首页 > 文献资料
-
四国全科医师培训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近10年来,我国在全科医学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如何培养和考核全科医师方面尚缺乏经验,至今没有统一有效的模式.现阶段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全科医师存在人数少、学历低、业务素质差,知识、信息更新速度较慢,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因此,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全科医师培养模式,建立完善的全科医师考核评价体系,来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刻不容缓.
-
追踪L型开放式护士站
传统精神病医院病房的护士站一般都是封闭的形态,门是锁死的,观察外面情况或与患者对话是隔着玻璃甚至铁栏杆进行的,病人一般不能随意进出护士站.这些传统的设计,是考虑到精神病患者在病情不稳定时可能会有攻击行为,或闯进护士站毁物、伤人、干扰护士工作的隐患,而医院理应为医护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
-
大椎、陶道治疗交感型颈椎病3例
交感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病变.临床表现有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视物模糊、耳鸣盗汗、心悸胸闷、情绪变化等.笔者在跟随导师学习诊治过程中,发现取用大椎、陶道二穴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可有效改善相关症状.
-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原始移位程度与骨折愈合后骨折对位质量的关系.方法: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1例,男5例,女36例;年龄50~82岁,平均67.8岁.按Lidstrom分型:Ⅰ型3例,Ⅱ型12例,Ⅲ型11例,Ⅳ型15例.按Frykman分型:Ⅰ型3例,Ⅱ型6例,Ⅲ型5例,Ⅳ型6例,Ⅴ型7型,Ⅵ型4例,Ⅶ型4例,Ⅷ型6例.粉碎性骨折20例.对愈合后的复位质量进行评估,并分别对Lidstrom Ⅰ-Ⅱ型和Ⅲ-Ⅳ型,Frykman Ⅰ-Ⅳ型和Ⅴ-Ⅷ型,非粉碎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愈合后的复位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41例患者随访6个月,按Dienst复位质量评分,优3例,良21例,优良率为58.5%(24/41).Lidstrom Ⅰ-Ⅱ型和Ⅲ-Ⅳ型愈合后复位质量优良率分别为86.7%(13/15)和42.3%(11/26)(P<0.01);Frykman Ⅰ-Ⅳ型和Ⅴ-Ⅷ型愈合后复位质量优良率分别为65.0%(13/20)和52.4%(11/21)(P<0.05);非粉碎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愈合后复位质量优良率分别为81.0%(17/21)和35.0%(7/20)(P<0.01).结论:原始移位大的、粉碎性的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愈合后容易出现短缩和再移位,建议采用经皮穿针、外固定支架及开放复位内固定等方法恢复并维持桡骨远端的解剖对应关系.
-
清胆胶囊中龙胆苦甙的测定
清胆胶囊是齐中药一厂产品,为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等病的中药制剂.其中主要成份为龙胆、泽泻、金钱草、元胡、苦参等.为对本品质量控制,进一步开发,对其中有效成分龙胆苦甙,利用双波长薄层扫描的方法进行了含量测定,用TLCS对龙胆苦甙的测定未见报道.实验中发现本品性质不稳定,本文方法较易控制.
-
影响护士职业心态的社会因素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士执业越来越为人们所尊重,但社会上仍存在着轻视护理的现象,在护士队伍中也有着不稳定的社会心态.1.社会心里因素轻视劳动,落后观念的影响,把护理工作视为又脏又累的简单劳动,把护士看成伺候人的"保姆",这种思想在不同程度影响着护士职业在社会价值中的体现.
-
检测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新生化标志物
近国际上发现,针对心脏疾病,如细胞炎性因子、细胞黏附分子、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血小板不稳定和斑块破裂相应标志物、心肌缺血标志物和心肌伸展而释放的标志物等,可以对病人提供危险性早期判断,及时帮助临床进行早期干预,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下面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S)临床病理变化过程中的几项生化标志物作简要介绍.
-
丹红治疗不稳定心绞痛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动态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动态心电图检查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心肌缺血时间及心律失常指标均有明显减少旭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心绞痛的症状及动态心电图指标改善方面均具有较好的疗效.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60例疗效观察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属中医“脉痹”、“血痹”等范畴.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发病西医认为与各种原因导致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引起非特异性炎症有关.若其活动期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容易使受累大动脉病变处出现管腔狭窄,甚则完全闭塞,引起严重后果.目前,国内外治疗该病主要以激素、麦考酚酸酯、环磷酰胺等为主,但毒副作用多,疗效不稳定.我们自2008年以来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6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
针刺治疗亚急性原发性高血压病30例
高血压亚急症是高血压病程中的一种特殊的临床现象,指血压显著升高(≥180/120mmHg),但不伴靶器官的损害,美国"高血压预防、诊断、评价与治疗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7)~([1])认为,本病病情危重,病因复杂,如不及把血压控制到安全水平,则可导致严重的靶器官损害,甚至危及生命.高血压亚急症目前治疗以口服降压药为主,但存在疗效不稳定、剂量不容易控制等问题.以活血散风、平肝降逆为法则的针刺疗法,是石学敏院士的重要临证经验之一,我们将之用于治疗高血压亚急症获得显著的的临床效应,现报道如下.
-
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高位颈椎骨折脱位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上颈椎骨折与脱位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13例寰枢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实施全麻下撬拨复位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手术全程在C臂X线机监视下操作.结果:1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X线显示钉位良好,复位满意.术后随访2~16个月,未出现上位颈椎不稳,颈部旋转功能良好.结论: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高位颈椎骨折脱位,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但有一定风险性,术者要掌握解剖结构特点,熟悉颈部局部解剖关系,正确选择进针点、角度和深度,严格掌握适应证.
-
Cdc20基因突变对 APCmin/+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观察Cdc20AAA/+APCmin/+基因型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s)的生物学性状,探讨Cdc20基因突变对MEFs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制作Cdc20AAA/+APCmin/+基因型、Cdc20AAA/+基因型、APCmin/+基因型和野生型( WT)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绘制生长曲线、进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比较各种基因型MEFs生长特性的改变。各种基因型MEFs核型分析染色体个数,并检测有丝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情况及是否存在染色体不稳定。结果Cdc20AAA/+APCmin/+基因型MEFs生长速度快于APCmin/+基因型(P<0.01)。 Cdc20AAA/+APCmin/+基因型MEFs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增强。 Cdc20AAA/+APCmin/+MEFs 中可见姐妹染色单体的提前分离,且染色体数目异常要多于APCmin/+MEFs,大多数为38对。结论 Cdc20AAA/+基因突变促进APCmin/+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生长及增殖,使其呈现肿瘤细胞的生长特性,其机制可能与染色体不稳定有关。
-
大肠杆菌肽脱甲酰基酶的表达、纯化及活性检测
肽脱甲酰基酶(peptide deformylase,PDF)是原核生物生长、代谢、繁殖必不可少的关键酶,而在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中不发挥明显作用,因而被视为新一代广谱抗生素药物筛选的理想靶点.早被发现并进行研究的是大肠杆菌的PDF,但其体外活性非常低且不稳定,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一直在对不同金属离子形式的PDF进行研究,以获得既稳定活性又高的PDF.
-
电风暴的研究现状
1 ES的概念2006年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的诊疗和心源性猝死预防指南"首次对"室速风暴"做出明确的定义,室速风暴、ICD风暴、交感风暴和电风暴(electrical storm,ES)是同义语,定义为24 h内自发两次或两次以上的伴JfIL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和/或室颤,间隔窦性心律,通常需要电转复和电除颤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ES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机制,多见于ICD置人术后和急性或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反复发作的室速、室颤町致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死亡.
-
伽马钉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68例
目的分析伽马钉(Gamma-Nail)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7~2004年治疗68例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按Tronzo-Evans分类,其中Ⅲ型36例,Ⅳ型22例,Ⅴ型10例.采用闭合复位,透视下穿针,伽马钉内固定.结果病人术后1~2周不负重下地活动,平均12周负重,13.4周骨折愈合.半年后随访,能独立行走59例,扶杖行走4例,借助轮椅行走2例,死亡3例.按照X线评定标准,86.8%疗效满意.结论伽马钉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疗效满意,是治疗此类骨折的有效方法.
-
护理人员慢性踝关节不稳二级预防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探讨二级预防模式预防护理人员慢性踝关节不稳( CAI )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9月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符合筛选条件的存在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可能性的护理人员100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51)和对照组(n=49),干预组采取二级预防模式进行干预,包括集束化健康教育、护具使用及“四阶段”式的功能锻炼;对照组仅进行踝关节防治健康知识的常规宣教。干预前和干预后4个月,采用汉化版Cumberland踝关节不稳定评价问卷( CAIT)对两组人员的踝关节功能情况进行评价,比较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干预组CAIT 问卷评分为(19.0±4.8)分,干预后为(28.2±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10,P<0.05);对照组干预前CAIT问卷评分为(19.0±5.1)分,干预后为(21.3±5.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9,P>0.05);两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17,P<0.05)。结论护理人员踝关节不稳二级预防模式能够提升踝关节不稳护理人员的关节稳定性,提高其对CAI防护知识的认知水平,并促使其进行有效的CAI临床症状前防护,对于改善护士踝关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
56例急性氯气中毒事件紧急救治分析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强烈腐蚀性、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比空气重2.5倍,不稳定,可溶于水和碱溶液,是强氧化剂和漂白剂.在工业生产中因制造或使用过程中若设备管道密闭不严或检修时均可接触到氯.液氯灌注、运输和贮存时,若钢瓶密封不良或有故障,亦可发生大量氯气逸散导致中毒.现将镇江市急救中心在2011年5月19日执行因技术责任导致56例急性氯气中毒事件的救援情况报道如下.
-
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治疗新进展
踝关节扭伤处理不当常导致慢性踝关节不稳定.随着足踝外科技术及认识的不断发展,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治疗也出现新的方法和临床长期随访结果,在改善症状、恢复踝关节功能方面显现出积极意义.本文就新的文献报道进行文献综述.
-
重症监护病房的康复医学治疗进展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危重患者的医疗单元,是对因创伤或疾病而导致危及生命或处于危险状态,并且有一种或多个器官衰竭的患者,进行多学科,多功能监护医疗的领域.由于康复医学常被相关学科的医生误解为是解决疾病后期功能障碍问题的学科,因此普遍的想法是对于尚处于生命体征相对不稳定的ICU患者来讲,康复的介入似乎言之过早.近些年来ICU在全世界医疗体系中得到迅速发展,其救治不再局限于专科病患,更多患者由于其复杂综合病症涉及多个学科,对于二级医院以上的综合ICU的大部分危重患者而言,康复医学可以参与的工作范围及内容也正在不断开拓.
-
脑损伤后发作性自主神经不稳定伴肌张力障碍:2例报告
脑损伤后发作性自主神经不稳定伴肌张力障碍(paroxysmal autonomic instability with dystonia after brain injury,PAID)是脑损伤后康复阶段相对少见的一个并发症,该症的主要表现由于临床上其症状类似于癫痫、败血症及恶性综合征等临床急症,常不被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认识,而导致误诊误治;同时这一综合征如果短时间不能缓解,往往会进一步导致患者出现继发性高血压、高热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