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成体干细胞与肺重建

    作者:苏申;孙海燕;张彤;吴丽君;姚济荣

    背景:肺组织结构复杂,病变周期长,具有主动归巢与调控功能的干细胞植入的治疗手段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目的:全面了解成体干细胞治疗肺疾病与损伤的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med数据库中2011年前发表的有关成体干细胞与肺损伤,多系分化及组织重建等方面的文章,排除重复性研究.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135篇相关文献,保留其中50篇进行综述.研究表明以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为代表的成体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多系分化潜能,可用于治疗肺部疾病,可参与损伤修复甚至组织再生.其治疗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子宫内膜中的成体干细胞

    作者:刘志贞;刘丹;解军

    背景:近年来子宫干细胞尤其是子宫内膜干细胞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多个学者用不同方式证明了子宫内膜干细胞的存在.目的:介绍子宫干细胞存在的依据、位置及表面标志物.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5-01/2010-12 清华同方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子宫内膜干细胞",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计算机检索PudMed 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endometrium stem cell",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共检索到文献233 篇,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0 篇.结果与结论:近年来子宫内膜干细胞的分离与鉴定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子宫内膜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仍在探索中.文章就克隆形成能力、标记滞留细胞实验及组织重建能力等多种方法对子宫内膜干细胞存在的可能性,存在部位以及可能的表面标志物等进行了综述.

  • 神经系统疾病的干细胞治疗

    作者:王裕;王任直

    背景: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生物学特性,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能维持组织器官内环境的稳定,近年被广泛用于再生医学的研究.目的: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干细胞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方法:通过Pubmed数据库检索有关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stem cells、Nervous system diseases、therapy".初检得到298篇文献,终保留54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经过近些年的研究,干细胞被认为是神经损伤和变性疾病的一个很有前景的治疗手段.通过干细胞的移植,取代受损的神经细胞,促进受损神经网络的恢复从而重建神经功能.

  • 真皮来源细胞亚群修复小鼠颅骨缺损

    作者:王庭亮;何金光;张阳;李丹;董佳生;祝联

    背景:考虑到皮肤是全身大的器官,拥有丰富的皮肤毛细血管网,可能存在足够的成体干细胞用于组织工程.目的:探讨真皮骨形成蛋白受体ⅠB亚型阳性细胞的成骨潜能和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方法:采用组织学方法分析骨形成蛋白受体ⅠB 亚型细胞在皮肤中的定位和表达情况.新鲜皮肤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以表面蛋白骨形成蛋白受体ⅠB 亚型作为分选标志,采用免疫磁珠分选获得骨形成蛋白受体ⅠB亚型细胞.在体外进行成骨诱导分化,并分别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检测其碱性磷酸酶和钙结节的表达.将骨形成蛋白受体ⅠB 亚型细胞复合于珊瑚支架后修复小鼠颅骨缺损,术后 6 周通过组织学方法,术后24周通过影像学方法评估其修复骨缺损的能力.结果与结论:骨形成蛋白受体ⅠB 亚型细胞在皮肤中呈单个分散存在,位于真皮网状层.通过免疫磁珠分选可获得表达骨形成蛋白受体ⅠB 亚型的细胞亚群.体外成骨诱导后,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表达,茜素红染色显示大量的钙结节形成,证实其在体外具有成骨分化能力.体内修复颅骨缺损 6 周后组织学结果显示在骨形成蛋白受体ⅠB亚型阳性细胞复合珊瑚组可见大量新生骨形成;24周影像结果显示骨形成蛋白受体ⅠB亚型阳性细胞复合珊瑚组的颅骨骨缺损组织基本完全修复.结果表明真皮来源的骨形成蛋白受体ⅠB 亚型阳性细胞亚群拥有成骨的潜能,其可能是骨组织工程适合的种子细胞.

  • 小鼠腹白线组织中Sca-1+成体干细胞的分布

    作者:郝宇卉;刘志贞;刘丹;冯玉娟;解军

    背景:干细胞与经络的关系目前还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亟需通过实验进行科学研究.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小鼠腹白线脂肪组织Sca-1+成体干细胞的分布情况,为进一步探讨干细胞与任脉的关系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选取Balb/c小鼠,通过体视显微镜、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鼠皮下胸部前正中线任脉循行部位组织形态特点.以任脉在腹部的体表标志——腹白线为研究对象,通过体视显微镜、苏木精-伊红染色、油红O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腹白线组织形态特点;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多层切片观察小鼠腹白线脂肪组织Sca-1+成体干细胞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①首次观察到脂肪组织呈条带状分布于小鼠皮下前正中线任脉循行部位;②首次观察到小鼠腹白线由脂肪组织构成;③首次观察到Sca-1+成体干细胞沿小鼠任脉在腹部的体表标志——腹白线分布;④该实验只对任脉腹白线段Sca-1+成体干细胞进行了观察,是在一个小范围的尝试,但这一尝试有可能为探讨任脉功能与干细胞功能提供实验基础与思路.

  • EdU标记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体外增殖

    作者:赵鸣雷;甄栋钦;黄健发;黎韦华;王文聪;李志权;张和宁;冼碧琨;彭宇婷;周敏仪;黄冰

    背景: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群中含有外周血干细胞,其体外增殖情况仍不清楚,体内移植也缺乏良好的标记物.目的:以EdU作为标记物,观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干细胞培养基中的增殖情况,以及探讨EdU标记外周血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分离新西兰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加入EdU的干细胞培养液中培养1-5 d;于不同的时间点观察细胞形态和进行细胞计数;收获细胞,进行EdU染色,观察EdU阳性细胞并检测阳性率.结果与结论:①刚分离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为类圆形,轮廓清晰;经过1d培养时,大部分细胞仍悬浮在培养液中,球形或类圆形,有细胞团出现,也见少量细胞散在贴壁,呈现三角形或多边形;培养2d时,可见较多细胞碎片,大多数细胞仍为类圆形;培养3-5d时,细胞碎片增多,细胞团体积变小,细胞密度明显降低;②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计数逐渐降低;③在培养1 d时,有散在EdU红色标记细胞;在培养2 d时,EdU红色标记细胞明显增多,并在培养三四天时维持不明显的变化;在培养5 d时,EdU红色标记的细胞明显减少;培养2 d时,EdU阳性细胞率高,为(2.38±0.10)%;④结果表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群中增殖细胞率很低,EdU能标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有增殖能力的细胞.

  • 利用月经血建立的经血源性基质干细胞系

    作者:谭季春;李雅璇;王秋实;李小妮

    背景:经血源性基质干细胞被证实是一种新型的成体干细胞,目前国内关于其系统的建系方法报道极少。
      目的:建立经血源性基质干细胞系,并鉴定其表型和多能性。
      方法:收集健康成年女性的月经血,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经血源性基质干细胞进行培养,观察细胞的形态及增殖特性;采用CCK-8法检测各株细胞的增殖能力,定期收集细胞进行核型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D34,CD38,CD44,CD45,CD73,CD90,CD105,Oct-4的表达,对细胞进行体外成脂和成骨诱导分化并鉴定。
      结果与结论:成功从6名健康志愿者的经血中分离获得4株经血源性基质干细胞系。细胞呈现典型的梭状结构,具有46,XX核型,能在体外稳定迅速增殖,传代后大约48 h进入对数生长期,表达CD44,CD73, CD90,CD105及Oct-4,不表达CD38,CD34,CD45;成脂诱导22 d后油红O染色阳性,成骨诱导2周后茜素红染色阳性。实验表明经血源性基质干细胞具备扩增迅速、核型稳定、多潜能性等优点,通过建立经血源性基质干细胞系,为进一步的临床治疗应用以及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 成体毛囊中干细胞与其他皮肤干细胞不一样

    作者:肖雪莲

    威斯康星州医学院的科学家Maya Sieber-Blum与Yao Fei Hu和Zhi-Jian Zhang博士近发现,真皮神经嵴细胞和其他的皮肤干细胞并不一样.位于毛囊凸起部位的真皮神经嵴细胞同时具有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的特性.与胚胎干细胞一样,它们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可被高纯度分离,经过培养得到增生;同时这些细胞又具有成体干细胞非侵入性特点.

  • 人体脂肪基质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成骨活性的研究

    作者:江毅;韩立强;朱争艳;肖连平;刘智

    目的:脂肪组织来源的脂肪基质细胞具备向其他多种组织成分,如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软骨细胞、骨细胞等分化的能力.探讨人体脂肪组织来源脂肪基质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其成骨活性.方法:于2005-10/2006-05选取临床手术中收集的废弃脂肪组织及行脂肪抽吸术所得的脂肪组织为实验材料,采用机械切割及Ⅰ型胶原酶消化法从脂肪组织中分离获得脂肪基质细胞,原代培养后,以诱导培养基(内含10 mmol/L β-甘油磷酸钠、10-8 mol/L地塞米松、50 mg/L维生素C)进行诱导培养.实验评估:应用形态学观察、碱性磷酸酶钙-钴法染色检测碱性磷酸酶,Von Kossa钙化结节染色检测钙化结节的形成等方法来鉴定诱导分化所得细胞的成骨活性.结果:行诱导培养的脂肪基质细胞呈多层成长,形态多为梭形、锥形或立方形,细胞外基质有白色钙化结节形成;细胞增殖速度减慢,生长周期变长.碱性磷酸酶钙钴法染色及Von Kossa钙化结节染色后均表现为阳性,未诱导培养的脂肪基质细胞则表现为阴性.结论:初步建立了一套由脂肪组织分离培养脂肪基质细胞的方法,并证明该细胞具备成体干细胞的特性,在体外诱导培养条件下具备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

  • 1例无关供者骨髓源性成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护理

    作者:陈剑荣;赵洁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又称杜兴(氏)肌营养不良(duchenne's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病,以进行性四肢近端骨骼肌萎缩无力、小腿腓肠肌假性肥大为特征,同时累及心肌和呼吸肌.患儿多于3~4岁起病,6岁左右出现行走困难,12岁后丧失行走能力,病情不可逆的进行性恶化,通常20岁左右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DMD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1].骨髓源性成体干细胞是指人出生后骨髓液中所含干细胞的总称,其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为骨骼肌细胞,2004年12月,我院使用无关供者骨髓源性成体干细胞移植成功治疗1例DMD,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 胰腺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

    作者:华秀峰;李建远

    UKPDS及DCCT等一系列大规模的糖尿病强化治疗研究证实严格的血糖控制可以明显减少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而要完全控制糖尿病只有通过胰腺移植或胰岛移植.但胰岛移植需要足够的供体,目前胰腺供体严重匮乏,且受配型的限制,成功配型的机率过低,另外移植后长期的免疫抑制治疗给病人带来诸如排斥、感染、肿瘤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新的胰岛细胞来源,近年对胚胎干细胞(ES)及成体干细胞(AES)的研究为糖尿病的细胞替代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

  • 伤口愈合的新概念

    作者:付小兵;程飚

    近年来国内外在伤口愈合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概念和治疗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创面治疗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中生长因子与成体干细胞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组织工程化产品在修复与再生医学中的应用等方面的进展将可能为创面愈合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 牙髓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与鉴定

    作者:王宏;黄克强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具有两个基本性质:(1)自我更新能力;(2)分化能力.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细胞)和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s,AS细胞).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存在于牙髓中,是AS细胞的一种,现已成为牙组织工程新的种子细胞.本文综述了DPSCs的提出、分离培养、鉴别、影响因素及研究前景.

  • 成体干细胞分化调控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丁强;贾心善

    干细胞指具有自我更新以及多能分化的细胞.它分为两类:胚胎干细胞及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s).近年来,已发现造血系统、神经系统、表皮、肝脏、胃肠、气管[1]等处存在成体干细胞,并证明干细胞与组织修复及肿瘤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有关胚胎干细胞的进展已有报道[2],本文仅就成体干细胞调控机制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 胰腺干细胞研究中的思考

    作者:郭皖北;方会龙;周智广

    从干细胞研究发展和胰腺生理病理学研究发展两个方面,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阐述了胰腺干细胞研究的思路,用辩证认识论和普遍联系与对立统一原理分析了胰腺干细胞研究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应对的策略和方法,并结合胰腺干细胞发展现状,展望其应用前景.

  • 生物自组织临界性与肿瘤

    作者:朱克刚;赵万红;张秋芳;王兴文

    分析了局部组织由再生、化生和癌变呈现的各种宏观行为和性质,从生物自组织临界性的角度讨论了这类行为和性质的演化模式及机制,指出肿瘤实质是局部组织经历一系列临界状态下相变造成的.

  • 成体干细胞可塑性研究中的若干哲学思考

    作者:尹雅玲;贺达仁;何群

    随着干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成体干细胞被发现可以分化成组织来源与其无关的其他系统的细胞,即成体干细胞的可塑性.但是近不断有学者对其提出质疑,认为可塑性可能是与"细胞融合"或成年组织中的"多潜能成年祖细胞"有关.面对可塑性上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我们在热切关注其研究进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连串的哲学思考.

  • 干细胞免疫功能研究进展

    作者:王永胜;胡卓伟

    干细胞是一种永生性细胞,能够不断地自我更新并分化为特定组织的成熟细胞.根据机体发育的不同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和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s,ASCs),ESCs能够分化出机体所有组织器官的细胞类型,ASCs则只能分化为特定的组织细胞,ASCs中的造血干细胞(Haemopoietic stem cells,HSCs)负责血液和免疫系统的形成和再生.

  •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分化潜能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玉琳;王静文;石予白;于纪棉;曾斌

    关于干细胞的描述始于19世纪末,随着生命科学的进步,干细胞研究和应用领域得以不断拓宽和深入。所谓干细胞是一类具有无限的或者永生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能够产生至少一种类型、高度分化的子代细胞。干细胞按其发生学来源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成体干细胞是指已分化组织中的未分化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皮肤干细胞等。我国对成体干细胞的研究甚多,尤其是对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的研究。 MSCs主要存在于骨髓、外周血、胎盘、脐带、脐血、成人膝关节的滑膜中,胎儿、成人和老年人的骨骼肌和皮肤结缔组织中也均含有MSCs [1]。脐血作为干细胞的来源和应用已被广泛接受,近年来,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 UBMSCs )以其来源丰富和生物学特性,成为倍受关注的成体干细胞。

  • 干细胞与心肌梗死

    作者:

    干细胞(stem cell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根据来源的不同,可分为胚胎干细胞(ESC)和成体干细胞.ESC是从着床前囊胚的内细胞团或原始生殖细胞中分离出来的,具有全能性.

339 条记录 8/17 页 « 12...567891011...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