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心肺血管病杂志

心肺血管病

心肺血管病杂志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Diseases 심폐혈관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影响因子: 1.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636
  • 国内刊号: 1007-5062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安定门外安贞医院内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心肺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陈宝田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体-肺动脉分流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方敏华;王辉山;汪曾炜;朱洪玉;王镇龙;张春振

    目的:分析影响体-肺动脉分流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以期提高手术效果.方法:2002年2月至2012年6月期间201例患者行体-肺动脉分流术,年龄3个月~13岁,体质量3.5~ 36kg.手术方法包括中央分流术(Waterston) 105例,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B-T分流)70例,墨尔本分流26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和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4例(7.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小年龄、低体质量、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术前低血球压积、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术中严重低血压或心律失常、术后早期分流管道堵塞、术后急性肺水肿是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早期分流管道堵塞、术后急性肺水肿是手术早期死亡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体-肺动脉分流术中,选择合适大小的分流管防止术后分流管道堵塞和急性肺水肿,可以明显降低术后早期病死率,特别是小年龄和低体质量患者.

  • 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大量输血后发生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作者:孙建萍;仲维佳;卢家凯;张京岚

    目的:分析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大量输血后发生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总结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非心脏手术后入SICU治疗,符合围手术期输血总量≥1 500mL的患者102例,其中术后发生ALI/ARDS的患者34例(A组),未发生ALI/ARDS的患者68例(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功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液制品的总量、输液量、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等指标,总结A组患者术后氧合指数(PaO2/FiO2)的变化趋势,寻找影响ALI/ARD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A组较B组患者手术时间长、输血总量及输液量多(P<0.05).A组患者术后氧和指数在术后第2天达到低(P<0.05).A组患者气管插管时间、SICU停留时间较B组延长,术后二次气管插管、肾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等并发症的发生多于B组(P<0.05),A组患者病死率较B组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及术中输液量是影响ARDS发生的危险因子.结论: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大量输血后发生ALI/ARDS的原因与患者手术时间、输血总量及输液量有关,发生ALL/ARDS的患者预后差.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输血及输液量对改善手术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作用.对于有发生ALI/ARDS倾向的患者,术后积极治疗是关键.

  • 双腔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心外科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体会

    作者:李党香;张建华;王建华;赵俊

    目的:观察耐高压双腔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s,PICC)在心外科围术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0例心外科围手术期应用耐高压双腔PICC的患者,给予规范的导管维护,利用注射泵进行高浓度微量补钾,专用通路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和输注心血管活性药物,总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特别是穿刺侧肢体的皮肤出血、渗血及肿胀情况.结果:主要并发症有穿刺点渗血30例(8%)、意外脱管20例(5%)、静脉炎12例(3%)、导管感染6例(1.5%)、静脉血栓5例(1.2%).26.5%的患者术后出现低钾血症,采用PICC高浓度泵入补钾,取得较好效果.结论:耐高压双腔PICC在监测CVP、输入高浓度心血管药物及高浓度补钾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出现的并发症以出血和渗血较为常见,需要观察穿刺侧上臂的肿胀情况.在维护PICC的冲管操作方面要注意心血管药物对心率、血压的影响.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肺血栓栓塞症影响因素的Logistic研究

    作者:侯微微;刘双;谢江;张蔚;王丽;张向峰;刘红艳;谢菲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肺血栓栓塞症(PTE)之间的关系,以及OSAHS对PTE患者抗凝治疗所需华法林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至2012年北京安贞医院呼吸科住院的PTE伴或者不伴OSAHS患者100例,根据睡眠监测或柏林问卷结果将患者分为PTE合并OSAHS组(试验组)34例,无OSAHS组(对照组)66例.分析两组的发病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糖尿病史、血脂异常、TC、TG、红细胞计数、HGB、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未吸氧状态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出院时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及对应的华法林剂量.结果:OSAHS组与无OSAHS组在性别、BMI、糖尿病史、血脂异常发生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G水平、未吸氧状态PCO2值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华法林剂量[(5.53±1.44)vs.(4.19± 1.26)mg,P<0.05)],矫正体质量后OSAHS组所需华法林剂量仍偏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男性、肥胖或者超质量、糖尿病为OSAFTS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OSAHS与PTE的高危因素密切相关,这可能是OSAHS患者PTE发病率增高的原因之一.

  • 应用孙氏手术对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体会

    作者:牛兆倬;池一凡;侯文明;孙龙;生伟;林明山

    目的:评价应用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替换加改良支架象鼻技术(孙氏手术),治疗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应用孙氏手术治疗急性StandfordA型主动脉夹层11例,男性9例,女性2例,平均(42.1±10.4)岁.同期升主动脉行单纯置换8例,Bentall手术1例,Mini-root手术2例.结果:全组平均体外循环(166.0±44.8)min,主动脉阻断(103.7±17.5)min,深低温停循环(55.1 ±11.3)min,肾衰竭需要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1例,术后院内无死亡病例;平均随访(5.6±2.0)个月,随访中无死亡病例,患者出院1个月后支架血管段假腔闭合效果好的占81.8%.结论:应用孙氏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320排CT脑灌注参数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缺血缺氧性脑病相关性研究

    作者:骆迪;毕齐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后患者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e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与320排动态容积CT脑灌注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择期行OPCABG手术的患者,其中女性50例,男性225例,年龄36~79岁,平均年龄(62.68±7.83)岁.剔除其他神经系统合并症患者,其中HIE患者37例,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217例.收集患者影像学、神经系统查体信息,录入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①本研究术后发生HIE发生率4.36%.②HIE两组间各种灌注参数变化率结果显示:颞叶rCBV、颞叶rCBF、枕叶rMTT、基底节rMTT、额叶Delay及基底节Delay变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枕叶rMTT变化率为敏感;以枕叶rMTT变化率ROC曲线结果显示:枕叶rMTT变化率10.13%为ROC的移动诊断界点.结论:脑灌注参数与术后发生HIE关系密切,本研究中枕叶rMTT为较敏感指标.

  • 绝对时相收缩期采集降低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CT成像辐射剂量的研究

    作者:徐磊;杨琳;范占明;张兆琪;吕飙;于薇

    目的:研究绝对时相收缩期采集在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可行性,并与相对时相采集对照.方法:连续入组92例持续心房颤动患者,其中A组46例采用绝对时相收缩期采集(R波后200~400ms),B组46例采用相对时相收缩期采集(R-R间期:30% ~ 50%).对两组扫描的冠状动脉分别做图像处理.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结果:A组冠状动脉段图像质量总体评分为(1.56±0.25),B组为(1.62±0.2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83).两组之间可诊断的冠状动脉段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785).A组有效剂量5.76(3.20,8.63) mSv;B组有效剂量9.27(4.74,12.65)mSv,两组间有效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绝对时相采集比相对时相采集降低辐射剂量约38%.结论:在心房颤动患者绝对时相收缩期采集具有可行性,该方案比相对时相采集显著降低辐射剂量,而不影响图像质量.

  • 慢性肾功能不全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作者:邢文华;潘海净;房国强;董晖;尹英杰;张崟

    目的:了解慢性肾功能不全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05年3月至2011年3月,于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的患者共1 394例,根据患者入院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检查结果分为肾功能正常(n=671)、轻度肾功能减退(n =253)和中重度肾功能减退(n=62)三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各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病比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力衰竭病史、脑血管病史、SBP、HbA1c、TG、TC和LDL-C等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严重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余两组高,2支病变(P =0.001)、3支病变(P=0.001)、左主干病变(P =0.001)、LAD近端病变(P =0.027)以及开口病变(P =0.005)所占比例显著升高.多因素分析,校正其他因素后,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RR =2.33,95% CI:1.74 ~5.10).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密切相关性.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后心肌营养素-1的变化

    作者:许力壮;罗滨;单爱军;刘海华

    目的:观察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治疗前后,血清心肌营养素-1(cardiotrophin-1,CT-1)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60例成功接受CABG的CHD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d、1w测定血清CT-1浓度,于术前及术后1w行超声心动图(ultrasonic cardiogram,UCG)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结果:①CHD患者术后1d CT-1较术前增高(P<0.05);②CHD患者术后1w,CT-1明显降低(P<0.05),且UCG各参数明显改善(P<0.05).结论:CHD患者血清CT-1升高,且CT-I与心功能关系密切,检测CT-1对CHD患者的治疗和心功能的评价有一定价值.

  • 29例原位心脏移植近期疗效报告

    作者:潘禹辰;罗爱国;朱中权;唐开维;轩永波;左艳;展宇飞

    目的:总结29例原位心脏移植的近期疗效.方法:2006年10月至2012年12月,对29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行原位心脏移植治疗.受体肺血管阻力为3.6~5.2 wood单位,平均(4.2±1.8)wood单位;应用4℃的HTK液保护供心,供心冷缺血时间为63~360 min,平均(95.5 ±26.7)min;29例均采用双腔静脉吻合法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术前使用免疫诱导治疗,术后采用环孢素A、霉酚酸酯和泼尼松预防急性排斥反应.结果:术后死亡2例,1例死于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1例死于急性右心衰竭.术后早期并发症有急性右心衰竭3例,急性肾衰竭2例,心包大量积液4例.结论:心脏移植近期疗效满意.选择肺血管阻力较低的患者、妥善的供心心肌保护、熟练的手术操作、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正确处理术后肾功能不全是提高心脏移植近期疗效的重要措施.

  • 改良心肌保护液在瓣膜病患者置换手术中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程光存;程明光;汤丹丹;董桂福;蔡燕;姜波;严中亚

    目的:探讨改良心肌保护液在重症心脏瓣膜病置换手术中对心脏、肝脏及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90例首次重症心脏瓣膜病置换术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实验组(改良心肌保护液添加腺苷A组)、实验组(改良心肌保护液添加腺苷和丹参B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三组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前、体外循环(CPB)开始后30 min、CPB结束30 min及术后24 h采集血标本,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cTnI)、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尿素氮(BUN)及Cr,并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血浆水平变化,探讨改良心肌保护液在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脏、肝脏及肾脏的保护效果.结果:实验组(A组)、实验组(B组)和对照组(C组),ALT、AST、BUN、CR及CK-MB均有升高,但是对照组升高显著,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NF-α、IL-6及IL-8水平均比术前的明显升高(P<0.05),开放升主动脉后1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对照组TNF-α、IL-6、IL-8明显高于诱导前以及相同时点治疗组的水平(P<0.01);CPB结束后30 min及24h,三组IL-10水平均明显增高,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心肌保护液对成熟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应用能明显降低重症心脏瓣膜病置换术患者血浆TNF-α、IL-6及IL-8水平,同时可促进抑制炎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从而有效降低由CPB引发的炎症反应,促进器官功能的恢复,对心、肺、肝及肾脏等重要脏器有保护作用.

  • 非糖尿病、非肥胖、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月平;史冬梅;赵迎新;周玉杰

    目的:观察无糖尿病、不肥胖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和临床的意义.方法:连续入选236例非糖尿病、非肥胖、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测定外周血液学指标以及其他生化指标.根据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分为胰岛素抵抗组90例和胰岛素敏感组14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和血液学参数.结果:胰岛素抵抗患者男性(P=0.003)、高血压(P=0.004)、超质量(P <0.001)比例高;服用β-受体阻滞剂(P=0.003)和硝酸脂类药物(P=0.001)比例高.胰岛素抵抗组患者TG、UA、高敏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C-肽、HOMA-IR、BMI、MPV、血小板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例、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也较胰岛素敏感组患者明显增高(P<0.05),HDL-C明显降低(P=0.03).相关分析显示,MPV分别与HOMA-IR(r=0.35,P<0.001)、空腹胰岛素(r =0.37,P<0.001)、C-肽(r=0.27,P<0.001)、血小板分布宽度(r=0.53,P<0.001)、大血小板比例(r=0.74,P<0.001)以及BMI(r =0.17,P=0.009)呈正相关,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46,P<0.001).结论:对于非糖尿病、非肥胖、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MPV在胰岛素抵抗组明显增加且与HOMA-IR呈显著正相关,胰岛素抵抗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激活程度较高,应该采取更积极的抗血小板策略.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左心室功能的应用

    作者:李腾飞;任学军;聂建明;张烨;陈娇阳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特发性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左心功能.方法:研究纳入50例特发性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以及20例健康人群对照.两组对照进行基线的普通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左心室短轴应变、左心室圆轴应变及左心室长轴应变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01).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识别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早期隐匿的左心室功能损害.

  • 胱蛋白酶抑制素C对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对比剂对早期肾功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贺建勋;吴小慧;袁慧

    目的:评价血浆胱蛋白酶抑制素C(cystatin C,CysC)对于对比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首先连续入选50例患者采集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及术后2,4,8,12及24 h静脉血标本,明确血浆CysC变化趋势,确定佳样本采集时间.共连续入选拟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的患者311例.按照适合中国人的肾脏疾病饮食调整公式计算估测的肾小球滤过率来评价肾功能,入选30<肾小球滤过率(estin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90 mL·min-1·1.73m-2患者.CIN定义为介入治疗术后48~ 72 h SCr水平升高≥44.2 μmol/L(0.5mg/dL)或相对升高≥25%.按照是否发生CIN分成非对比剂肾病组(Non-CIN组,n=272)和对比剂肾病组(CIN组,n=39).血浆Cys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评价血浆CysC升高对CIN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前血浆CysC浓度与Scr正相关(r=0.340,p<0.001).血浆CysC在对比剂暴露后2h开始升高,24h达到高峰,因此术前及术后24h为标本采集时间点.术前及术后24h CysC水平的比较,术后CysC水平在CIN组[术后(554.20±198.69) vs.术前(456.96±136.23) μg/L]和Non-CIN组[术后(468.68±249.92) vs.术前(399.84±182.55) μg/L]均明显升高.以CysC相对升高≥25%为切点,诊断CI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9%和81.2%,阴性预测值为96.1%.结论:血浆CysC可作为CIN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其相对升高25%可作为CIN早期诊断的切点,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价值.

  • 女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内病死率的研究

    作者:符浩;华琦;赵玉生;罗平;聂绍平

    目的: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院内病死率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方法:入选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共1 189例,其中男性869例,女性320例.先比较女性与男性之间年龄,合并症等基线资料和典型症状,院内病死率等临床资料的差异,再分析STEMI患者院内病死率的性别差异.结果:与男性比较,女性STEMI患者年龄大(68.51岁vs.60.76岁,P<0.001),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病率高(24.4% vs.14.6%,P<0.001;61.3% vs.42.2%,P<0.001),脑力劳动者少(3.4%vs.23.7%,P<0.001),吸烟和饮酒者少(27.2% vs.68.1%,P<0.001;2.2% vs.27.0%,P<0.001);女性患者中有明显诱因和出现典型胸痛者少(27.5% vs.35.9%,P=0.008;50.9% vs.68.2%,P<0.001),出现并发症者多(41.9% vs.32.2%,P=0.002),接受急诊再灌注治疗比例低(67.2% vs.77.7%,P<0.001),院内病死率高(17.5% vs.7.9%,P<0.001).女性对STEMI患者院内病死率的影响很明显(OR2.459,95%CI1.684~3.593,P<0.001);校正年龄,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因素的影响后,STEMI患者院内病死率的性别差异消失(P =0.109),而年龄,高血压和低急诊再灌注治疗率为STEMI患者院内病死率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01,P=0.022,P<0.001).结论:女性STEMI患者的院内病死率高于男性.这是由于女性STEMI患者年龄大,合并高血压者多,接受急诊再灌注治疗的比率低所致.女性不是造成STEM2患者院内病死率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 妊娠合并大动脉炎8例临床治疗体会

    作者:李蕾;孙晓媛;李斌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大动脉炎的孕期治疗与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12年6月,妊娠合并大动脉炎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大动脉炎,其中3例病情稳定,获得良好母婴结局,1例孕36w以上出现症状,大动脉炎处于活动期,进行性加重,孕36w以后剖宫产终止妊娠;4例妊娠前确诊为大动脉炎,其中3例孕前行手术或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妊娠获得较好的母婴结局,1例早孕期服用激素治疗中出现胎停育,行人工负压吸引术终止妊娠.结论:①妊娠合并大动脉炎的治疗与处理需要产科、内科、血管科及麻醉科的密切合作;②孕期要尽早发现此病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加强监护,给予有效的对症治疗,并确定适当的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以获得良好的母婴结局;③孕期就诊时间晚与不良妊娠结局及妊娠并发症相关.

    关键词: 妊娠 大动脉炎
  • 微循环检测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李双磊;侯晓彤

    1929年,Krogh《毛细血管的解剖和生理》的发表,拉开了人们对微血管研究序幕.微循环的病理改变在重症患者脓毒血症、多器官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心源性休克(cardiac shock,CS)等病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重症患者的监护、治疗过程中,微循环的检测与管理有着重要意义[1].本文主要就目前微循环检测常用的技术和方法及微循环检测对于重症患者的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 介入术后无复流现象的研究进展

    作者:戴敬;吕树铮;宋现涛;柳弘

    无复流现象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PCI)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定义为PCI治疗后,已解除心外膜冠状动脉机械性梗阻,但血流仍持续减低或相应区域心肌仍然灌注不足,表现为造影剂排空延迟并伴随心肌缺血表现[1].无复流总体发生率约2%.在大隐静脉桥(SVG)行PCI中为10% ~15%,而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PCI中无复流发生率可高达30%.无复流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和心肌梗死再发率较对照组增加5 ~ 10倍[2],是心肌缺血、心室恶性重构的预测因子,因此须深入研究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正确认识其机制并努力找到有效的处理方法,以提高、完善PCI疗效.

  • 支气管扩张病因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晓云;刘双

    支气管扩张是一组异质性疾病造成的共同结果,病因及病理过程复杂.以往认为支气管扩张不具有可逆性,与此相关的研究一直较少.随着高分辨率CT (high resolution CT,HRCT)的广泛应用使得支气管扩张的诊断率大大提高,也使人们认识到它与临床常见的其他疾病并存,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支气管哮喘,甚至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些进展推动了对支气管扩张的病因病理学研究.本文着重总结目前对支气管扩张病因病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及HRCT在诊断中的价值.

  • 血管微小核糖核酸在心血管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蔚;吕树铮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s,miRNAs)是一类能降解靶mRNA或抑制mRNA翻译从而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非编码(RNA).近的研究发现,血液循环及其他体液中也存在丰富而稳定的miRNAs,并且在某些疾病或损伤状态下,体液中的一些miRNAs表达量会发生特异性改变,提示体液miRNAs作为一种新的无创性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和临床应用前景.目前已有许多特异性miRNAs在体内被证实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相关,本文重点就miRNAs在血管发生及调控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对miRNAs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预测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内皮细胞增殖情况做出展望.

  • 肺动脉高压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普文;黄石安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和右心功能进行性衰竭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是很多心、肺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近的临床实验、基础研究中发现[1],一些细胞因子、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离子通道功能等发生改变后,血管内大量异常增殖反应,导致了不可逆性肺血管的重构,肺动脉高压形成的结局,而且它们之间并不是独立的,有很多的相互作用.这里,就其分子机制综述如下.

  • 先天性气管狭窄的诊治

    作者:姚凤芝;安永

    先天性气管狭窄是一种少见的结构性阻塞性气道病变,由Wolman[1]在1941年首次报道,他描述此类疾病为完全性气管软骨环存在所导致的不同长度及程度的气管狭窄,发病率约占所有喉支气管狭窄0.3%~1%之间.Cantrell和Guild[2]在1964年首次报道了1例手术成功治疗气管狭窄患者,并早将其分类,认为先天性气管狭窄是气管管腔变窄所致,常见的是由于完全性气管软骨环的存在及膜性气管的缺失,导致管腔收缩,而气管黏膜增厚,黏膜下腺体和结缔组织增生进一步加重腔内梗阻.目前公认的对该病的描述为先天的气道狭窄并导致了气道梗阻[3].先天性气管狭窄患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及非特异性为它及时、有效的诊治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目前所知的先天性气管狭窄其病因、临床特点、诊治情况及预后,以期为该病的诊疗决策提供理论基础.

  • 不同处理条件下脱细胞脐动脉制备小口径组织工程人工血管生物力学性质的对比研究

    作者:白辰;李京倖;汪川;张帆;张昆亚;辛毅;张聪聪;顾承雄

    目的:测定使用3种不同方法处理人脱细胞脐动脉支架后,分别植入种子细胞组装的小口径人工血管生物力学性质,为小口径人工血管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取同一条人脱细胞脐动脉,均分3段并分三组:A组为0.9%氯化钠溶液处理组,B组为75%乙醇处理组,C组为0.5%戊二醛处理组.然后在特制的搏动培养装置中,将种子细胞的混悬液种植于血管支架内表面;后对其进行组织学及生物力学性能检测,并相互比较.结果:制备的三组小口径人工血管中B组及C组的塑形性较A组好;力学测试结果显示:抗张力强度C组大(4.98±0.16)N,B组次之(3.27±0.11)N,A组小(1.79±0.13)N(B组与A组比较P=0.023;C组与A组比较P=0.027);抗爆破压强度:B组(541±20) mmHg(1mmHg =0.133kPa),C组(605±24) mmHg,两组均大于A组(386±18) mmHg(B组与A组比较P=0.035;C组与A组比较P=0.042);位移-负荷曲线分析显示:,C组的斜率大,B组次之,A组小;HE染色结果显示:AB两组血管的内皮细胞数量、覆盖程度均优于C组;扫描电镜的检测结果显示:A组与B组的细胞种植情况也好于C组;结论:使用75%乙醇或0.5%戊二醛处理后的脱细胞脐动脉塑形性好,血管形态结构好、生物力学性质均明显较0.9%氯化钠液处理组好;而75%乙醇处理后的脱细胞脐动脉在其顺应性方面较0.5%戊二醛处理后更接近于生理状态、且种子细胞种植效果相对较好,因此75%乙醇处理的人脱细胞脐动脉是较理想的血管支架材料.

  • 糖尿病大鼠在心肌缺血及二氮嗪预处理中一氧化氮信号通路表达受抑的研究

    作者:韩宏光;王辉山;韩劲松;汪曾炜;尹宗涛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心肌缺血预处理(IPC)及二氮嗪预处理(DPC)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糖尿病及非糖尿病SD大鼠各40只,建立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各分为5组(每组8只):①对照组(Con组):仅行全心灌流120min,不做其他处理;②缺血再灌注组(I/R组):心脏平衡灌流30min,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③IPC组:缺血30min前,心脏平衡灌流10min,2次缺血5min,再灌注5 min后,余同I/R组;④DPC组:心脏依次平衡灌流10 min,重复2次灌注含二氮嗪(浓度为100μmol/L)的K-H液5min,间隔灌注K-H液5min,余同I/R组;⑤二甲基亚砜组(DMSO组):用DMSO取代二氮嗪,过程与DPC组处理相同.比较各组冠状动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环磷酸鸟苷(cGMP)、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含量的变化.电镜对心肌线粒体行Flameng评分.结果:①灌流液CK含量:缺血前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后CK含量比较(与I/R比较):非糖尿病大鼠的IPC组和DPC组明显降低(P<0.01);而糖尿病大鼠的IPC组和DPC组无明显降低,(与I/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心肌MDA含量:非糖尿病大鼠的IPC组和DPC组含量明显比I/R组降低(P<0.01),而糖尿病大鼠的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SOD含量:非糖尿病大鼠的IPC组和DPC组明显高于I/R组(P<0.01),而糖尿病大鼠的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心肌cGMP、NO、NOS含量的变化:非糖尿病大鼠的IPC组及DPC组与I/R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而糖尿病大鼠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心肌线粒体Flameng评分:糖尿病大鼠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C及DPC对非糖尿病大鼠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正调NO、cGMP及NOS的表达.而糖尿病可抑制IPC及DPC的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糖尿病大鼠心肌NO信号通路表达受抑制有关.

  • 小鼠心肌梗死后补体系统激活与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贺忠梅;张红霞;杨敏;刘婷婷;杜杰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补体系统激活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心肌梗死小鼠模型,分为心肌梗死组(MI,n=25)与假手术组(Sham,n=12),术后7d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心肌组织HE染色观察炎症细胞浸润、Masson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胶原沉积与纤维化程度;Real-time PCR定量检测心肌组织中C3a与C5a的mRNA表达水平,并对C3a、C5a mRNA表达量与射血分数(EF)之间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术后7d,MI组小鼠的生存率为68.0%,明显低于Sham组(P<0.05);MI组的LVAWs、EF、FS均明显降低(P<0.05);HE染色可见MI组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Mas-son染色与天狼猩红染色发现胶原纤维沉积、纤维化面积增加(P<0.01);C3a与C5a的mRNA表达量增加,且这两项指标均与EF之间呈负相关.结论:心肌梗死后补体系统被激活,补体系统的活化程度与射血分数的降低有关,提示补体系统可能通过调控心肌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过程,成为加重心脏病理损伤的重要因素.

  • 悬浮培养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研究

    作者:李献帅;袁树民;穆军升;张健群;伯平

    目的:利用不加任何诱导剂的悬浮培养法,体外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并检测其分化效率.方法:人胚胎干细胞克隆用200U/mL胶原酶Ⅳ,37℃处理10min后,挑起克隆碎片转移到低黏附性培养皿中悬浮培养以形成EB(拟胚体),4d后将EB转移到基质胶处理过的6孔板中贴壁培养(1-3EBs/cm2),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出现跳动心肌细胞的时间和跳动频率,并计算跳动克隆百分比,24孔板一组,共记录4组96孔;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细胞特异标志物cTnT;膜片钳实验检测心肌细胞自发性动作电位;跳动心肌细胞经过24h缺氧刺激后,用凋亡试剂盒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比例.结果:在悬浮培养14d左右开始出现大量的自发跳动心肌细胞,分化出现自发跳动心肌细胞的平均时间(13.9±0.9)d,百分比为20.8%,平均跳动频率为(63.8±5.6)次/min;跳动心肌细胞cTnT染色阳性;跳动心肌细胞检测到自发性动作电位;跳动心肌细胞缺氧24h的凋亡比例为(8.1±0.4)%.结论:不加诱导剂的悬浮培养可以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分化效率达到20.8%,分化时间14d左右.为进一步的干细胞移植治疗动物心肌梗死模型提供种子细胞.

  • 热休克蛋白70对心脏移植供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刁力为;刘大勇;孙振东;亓峰;吴乃石;高宇

    目的:本实验通过热休克预适应产生热休克蛋白70,研究其是否对心脏移植中的供心有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并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经热处理的R0h、R24h、R48h、R96h及R192h实验组.分别于移植后24h取出供心,测定供心中HSP70含量,同时测定受体血液中和供心组织中心肌酶学变化并观察供心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HSP70在R24h组中表达明显增高(P<0.01),在R48h和R96h组中逐渐下降,在对照组、R0h组、R192h组表达无差异(P>0.05).同时,R24h组受体中的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浓度低,供心的炎症损伤小.结论:热休克预适应可能是一种临床中切实可行的减轻心肌缺血缺氧损伤的方法.热休克预适应-HSP70-心肌保护作用之间存在时间-剂量-疗效的关联.

  • 辛伐他汀对C-反应蛋白诱导的抵抗素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胡文兰;赵兴山;孙华毅;韩昊;马旃;徐新娜;赵颖;郑梅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C-反应蛋白CRP诱导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抵抗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0.1,1,10μmmol/L)预孵育2h,再与25 μg/mL CRP共同培养24h,分别用实时定量PCR和ELISA方法检测单核细胞抵抗素mRNA表达及细胞培养液中抵抗素的浓度.结果:辛伐他汀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CRP诱导的抵抗素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辛伐他汀可显著抑制CRP诱导的抵抗素的表达,提示CRP和抵抗素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进展,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调节CRP诱导的抵抗素过度表达发挥其抗As作用.

  • 槲皮素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李波;刘映峰;黄石安;陈灿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肺动脉高压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对照组)、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组(MCT组)和槲皮素预防组(预防组),每组10只.MCT组及预防组给予野百碱造模,对照组仅以等量0.9%氯化钠液注射,预防组在造模同时每天给予槲皮素100mg/(kg.d)灌胃,21d后测肺动脉压力并计算右心肥大指数,肺组织切片用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观察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Bcl-2)情况.结果:MCT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力[MCT组(42.13±6.28) vs.对照组(14.57±1.59),P<0.05;MCT组(42.13±6.28) vs.预防组(20.32 ±3.85),P<0.05]、右心肥大指数[MCT组(0.593±0.100) vs.对照组(0.241士0.050),P<0.05;MCT组(0.593±0.100) vs.预防组(0.290±0.065),P<0.05]、肺组织细胞的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MCT组(0.964 ±0.009) vs.对照组(0.684±0.014),P<0.05;MCT组(0.964士0.009)vs.预防组(0.849 ±0.009),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及预防组;同时预防组大鼠肺动脉压力[预防组(20.32士3.85)vs.对照组(14.57±1.59),P<0.05]、右心肥大指数[预防组(0.290±0.065) vs.对照组(0.241±0.050),P<0.05]、肺组织细胞的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预防组(0.849±0.009) vs.对照组(0.684士0.014),P<0.05]高于对照组.结论:槲皮素具有减缓MCT诱导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作用.

  • 主动脉瓣四叶畸形关闭不全并狭窄超声诊断1例

    作者:周帆;寇海燕;苏金花;陶丹丹

    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66岁.胸闷、气短5年.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劳累时加重.查体:心界扩大,主动脉瓣第1,2听诊区闻及双期杂音.ECG:窦性心律,心电轴正常,T波改变.胸X线片示:心影呈主动脉型,升主动脉梭性增宽,心胸比例为0.56∶1.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飞利浦IE3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2.5 MHz.

  • 二尖瓣位置入GK双叶瓣应用体会——附684例早期临床分析

    作者:文仁国;陈林;肖颖彬;王学锋;陈柏成;陈进劲;郝嘉;程伟;马瑞彦

    目的:评估二尖瓣置换术中应用GK瓣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间,二尖瓣位应用GK瓣的6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56例,女性428例,年龄(46.70±13.54)岁,病程(13.17±8.29)年;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141例,Ⅲ级369例,Ⅳ级174例,其中,再次手术4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53例,急诊手术75例,合并心房颤动509例.结果:死亡7例,病死率1.02%.早期并发症为:严重低心输出量综合征(低心排)30例,转化为多脏器功能衰竭6例;恶性心律失常11例;呼吸衰竭12例;肾功能严重损害6例.随访6个月至3年,恢复良好,6个月时心脏超声检查心脏功能和二尖瓣跨瓣压差满意.出院1个月后,发生瓣膜血栓1例,该患者合并三尖瓣置换,再次手术见人工三尖瓣和二尖瓣均有血栓,再次置入GK瓣,术后恢复较好;出院后4个月发生瓣周漏1例,再次换瓣手术,恢复好.结论:二尖瓣位应用GK瓣安全,缝合环柔软,入座自然,早期疗效好.

  • 复杂二尖瓣前叶脱垂不同术式选择探讨

    作者:李继勇;张健群;张富恩;伯平;曹向戎;迟立群;甘辉立;肖巍;孙广龙

    目的:总结腱索转移、人工腱索、瓣叶折叠及双孔技术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和体会,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8月,采用四种成形技术治疗的以二尖瓣前叶脱垂为主病例122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54例,年龄18~ 69岁,平均(43±7.9)岁,A1区脱垂21例,A2区脱垂12例,A3区脱垂28例,A1合并A2区脱垂26例,A2合并A3区脱垂35例,合并后叶脱垂16例.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Ⅱ级67例,Ⅲ级55例.45例采用腱索转移技术,54例采用人工腱索技术,12例采用瓣叶折叠技术,11例采用双孔技术,5例合并冠心病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降支单支桥3例,回旋支单支桥2例,).结果:腱索转移组和人工腱索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瓣叶折叠组1例患者术后第8天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双孔技术组1例患者术后13 d死于肺部感染.出院前心脏超声显示:腱索转移组少量反流6例,微量反流14例,未见明显反流25例.人工腱索组少量反流16例,微量反流15例,未见明显反流23例.瓣叶折叠组少量反流8例,微量反流4例.双孔技术组少量反流9例,微量反流2例.四组术前、出院前、术后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收缩末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术前舒张末内径、收缩末内径较出院前、术后6个月舒张末内径、收缩末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出院前射血分数较术前、术后6个月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腱索转移组术后14个月1例患者因转移的腱索缝合缘撕脱造成二尖瓣大量反流再次手术置换二尖瓣.人工腱索组1例患者术后6个月频繁出现血红蛋白尿再次手术置换二尖瓣.结论:四种成形技术可以满足各种类型复杂二尖瓣前叶脱垂的处理.腱索转移适合单纯的前叶脱垂病变;人工腱索适用范围更广泛,容易学习;瓣叶折叠适用范围稍窄,适合初学者;双孔技术适用范围较广,不应作为首选方法,可和其他方法联合应用.四种方法均有良好的近期效果,值得去掌握和应用.

  • 二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方法选择策略

    作者:李温斌

    在本期《心肺血管病杂志》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专栏中,一共收录了5篇有关二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方面的论文,这些文章从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及远期随访等方面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尤其是针对不同病因引起的二尖瓣关闭不全,结合二尖瓣不同的病变特点,不同的术者做出了不同外科术式的选择,对于行人工二尖瓣膜置换术或行二尖瓣成形术以及不同成形术式的选择方法和标准得出了很有价值的结论,对读者有真实的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参考了国内外众多文献,在我多年对二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的经验教训上,进行了以下分析,谨供读者参考.

  • 人工腱索植入术对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石健骢;马东亮;蔡国华;亓峰;刁力为;孙振东;张庆华;韩思扬;吴乃石

    目的:探讨人工腱索植入术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因患风湿性心脏病而需要进行二尖瓣置换手术(mitral valve replacement,MV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对二尖瓣不同处理方式分为两组:A组(n=26),切除全部瓣膜及瓣下结构组;B组(n=24),为需切除全部瓣膜及瓣下结构的患者实行人工腱索植入术重建瓣下结构.分别于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患者左心功能,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别.结果:术后3个月B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改变优于A组(P<0.05).结论:二尖瓣置换术中,人工腱索植入重建瓣下结构的技术安全有效,对患者术后短期左心功能的恢复有良好改善,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 预制人工腱索环和二尖瓣成形环置入术治疗二尖瓣脱垂

    作者:姜文剑;来永强;丁焕焕;李进华;戴江;李景伟

    目的:回顾预制人工腱索环和二尖瓣成形环置入术治疗二尖瓣脱垂,探讨此手术对二尖瓣脱垂的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15例二尖瓣脱垂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48.5±3.2)岁,SBE后腱索断裂导致关闭不全2例,单纯腱索断裂导致关闭不全8例,腱索延长导致关闭不全5例.术前超声心动图(TEE)显示:根据Carpentier标准,前叶脱垂10例,后叶脱垂3例,前叶合并后叶脱垂2例.所有患者二尖瓣均为重度关闭不全,反流面积(11.0±0.9)cm2,1例合并三尖瓣重度反流.术前射血分数(EF)平均(64.9±1.9)%,左心室舒张末直径(LVDD)平均(54.9±1.4) mm,左心房直径(LA)平均(42.9±1.7)mm.所有患者均经胸正中切口,体外循环下行预制人工腱索环移植,移植腱索数量为(3.6±0.3)根,腱索长度(15.4±1.5)mm,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13± 11.7)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86±9.8)min.3例患者置入SJ成形环,12例患者置入爱德华成形环,1例患者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结果:术后无死亡,无恶性心律失常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复查TEE显示少量反流3例,微量反流8例,未见反流4例.术后EF平均(60.2±2.9)%,未见明显改变.LVDD平均(46.5±1.1)mm,LA平均(32.9±1.2)mm,均较术前明显改善.随访12 ~ 57个月,平均(35.7±4.3)个月,少量反流3例,无或微量反流12例.结论:预制人工腱索环和二尖瓣成形环置入术治疗二尖瓣脱垂近中期效果确切,但是远期预后尚需进一步观察.

  • 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巨大左心室外科治疗及远期随访

    作者:龚达;李温斌;陈宝田;孟旭;周其文;张健群;顾承雄;周子凡

    目的:报道单纯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巨大左心室患者外科治疗方法和远期随访结果.方法:自1988年4月至2000年9月,我院共对45例单纯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巨大左心室患者进行了二尖瓣置换术(mitral valve replacement,MVR),其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13~ 58岁,平均年龄(33.8±10.5)岁.病例入选标准:术前诊断为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左心室舒张内径(left ven-tricle diastole diameter,LVDD)>70mm者.该组患者中,病因为风湿性心脏病者36例(占80%),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者9例(占20%).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13例,Ⅲ~Ⅳ级32例.胸X线片C/T示:0.64±0.12(范围0.47~0.84).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m,UCG)示所有患者均患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巨大左心室,LVDD为(76.3±4.1)mm(范围:70.2~89.6mm),射血分数(EF)为(45.7±6.3)%(范围:30.0%~66.3%);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接受MVR.结果:全组45例患者中,围术期死亡2例,病死率为4.4%,术后2w UCG示LVDD减小为(65 ±5.2)mm(与术前相比P<0.01).随访至2012年9月,37例患者得到随访,占总数的82.2%,平均随访时间为(13.8±0.12)年(144~264个月),至今存活患者23例,占62.2%,其中5例患者心功能Ⅰ级,14例患者心功能Ⅱ级,2例患者心脏功能Ⅲ级2例心功能Ⅳ级.随访期间死亡12例,随访病死率为32.4%,失访2例,失访率为5.4%.因心脏原因死亡9例,占死亡例数的75%,主要原因慢性心功能不全和为抗凝并发症或合并肾功能不全.存活患者LVDD进一步减小达(60.0±6.1)mm,与术后围术期LDD相比有明显缩小(P <0.001).结论:对于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巨大左心室患者行MVR是一种远期疗效好的外科治疗方法,术后患者左心室能够进一步缩小.远期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和抗凝并发症为主要死亡原因.

心肺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