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血栓与止血学杂志

血栓与止血学

血栓与止血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혈전여지혈학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广州医学院
  • 主办单位: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0.98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6213
  • 国内刊号: 44-151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8-30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血栓与止血学期刊社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刘泽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法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作者:孙达春;李小亮;张爱华;龚飞跃

    目的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Hp)疗法对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疗效.方法对合并Hp感染的19例RITP患者给予除Hp疗法,并比较治疗前后血小板(PLT)计数及血小板自身抗体(PA-IgG)水平.结果①显效2例,良效3例,进步5例,无效9例,有效率52.6%.②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PLT数上升,PA-IgG下降(P<0.05~0.01).结论根除Hp疗法对部分合并Hp感染的RITP患者有效.

  • 建立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栓塞预警机制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胡海澜;杨进顺;黄文铎;吴波以;冯莹

    目的探讨建立对下肢深静脉栓塞疾病发生的预警机制.方法对既往无血栓形成病史的下肢骨折及骨病住院病人(合并其它部位骨折者也纳入统计组)共44例,根据下肢深静脉栓塞危险度(Wells评分表)的评分和进行的实验室指标监测,分析这些指标对下肢深静脉栓塞形成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对得出的统计学资料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根据危险度的评分定为高危组患者相应的血栓前状态实验室指标(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vWF)均呈阳性,且实验室指标(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数值与Wells评分呈正相关(可建立回归方程),予超声多普勒监测可进一步证实诊断.结论骨科患者术后处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血栓前状态(PTS),故建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警机制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 冷沉淀治疗产科DIC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红花

    目的探讨应用冷沉淀治疗产科DIC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8例产科DIC孕产妇分成2组,两组均在去除病因治疗基础上,使用冷沉淀观察组和不使用冷沉淀对照组各14例,观察两组孕产妇的治愈率.结果观察组痊愈9例,显效3例,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2例,总有效率35.71%.结论治疗产科DIC尽早使用冷沉淀,可制止DIC的发生防治并发症,使抢救成功.且本方法经济、简便、副作用小.

    关键词: DIC 产科 冷沉淀
  • 西咪替丁辅助干预危重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作者:欧阳火桂;卢柏春

    目的探讨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治疗及预防.方法对82例我科NICU收治的新生儿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5~8 mg/kg加5%GS 20 ml静滴,2次/d,连用5 d,观察两组危重疾病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82例新生儿危重疾病中共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7例,其中干预组发生5例(11.9%),对照组发生12例(30%),全部患儿死亡11例(13.4%),出血者死亡5例(29.4%).原发疾病以窒息、缺血缺氧、严重感染为主,应激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主要死亡原因为DIC、多脏器功能衰竭、肠穿孔.结论西咪替丁干预治疗能减少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慧;刘霆;孟文彤;邓承祺

    目的考察幽门螺杆菌(Hp)在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中的感染情况,探讨针对Hp感染的CITP患者采用根除Hp治疗,是否有助于血小板的上升.方法通过检测CITP患者粪便Hp抗原(HpSA)和外周血HP IgG抗体,以确定是否有Hp感染.对确诊的有Hp感染的CITP患者在其原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根除Hp治疗(奥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0.5 g+阿莫西林1.0 g,1日2次×1周),比较治疗前后血小板数量.结果34例CITP患者中有Hp感染20例,感染率58.82%.20例患者中,成功根除Hp 11例,根除率55%.成功根除Hp的11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统计学比较有差异(17.00±5.13×109/L,vs 26.38±7.96×109/L,P=0.011);未成功根除Hp的9例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数量在统计学比较上无差异(26.10±13.93×109/L vs 51.85±39.28×109/L,P=0.138).给予根除Hp治疗的20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病例16例(80%),无效4例(20%).根除Hp治疗有效患者中血小板开始上升的时间为3~28 d,中位时间为6 d;维持有效的时间为17~125 d,中位时间为75 d.结论本临床观察中,CITP患者合并Hp感染率为58.82%,采用根除Hp治疗的根除率为55%,根除Hp治疗有助于Hp感染的CITP患者血小板恢复.

  • 结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疗分析

    作者:姚燕丹;林少芒;彭和平;胡以则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2例结直肠癌术后下肢DVT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全部病例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显著,小腿周径由治疗前的5.0±3.7 cm缩小为治疗后的2.0±1.5 cm(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是DVT的高危人群,术后应警惕DVT的发生,并尽量进行早期防治.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和纤溶的变化

    作者:杨萍;胡静仪;张立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和纤溶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发色底物、免疫比浊和凝固等方法定量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凝血酶(A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和血小板聚体率(PAgT),分别与对照组凝血纤溶各项指标比较.结果脑梗死组PAgT、D-D、Fbg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AT低于对照组;tPA低于对照组(P<0.01);PAI-1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异常.

  • 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作者:胡坤芳

    目的了解通心络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病人的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方法用通心络胶囊治疗中风病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小板聚集性的变化.结果通心络胶囊能明显改善患者脑梗死的各种症状,对脑梗死患者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0.3%.通心络胶囊治疗4周后对中医证候、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小板聚集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机理可能与降低血小板聚集性有关.

  • 遗传性易栓症与不良妊娠

    作者:郑昌成;吴竞生

    近年研究,许多不良妊娠的患者具有血栓形成倾向,这种因遗传性或基因突变所致的持续高凝状态而引起血栓形成风险增加称为遗传性易栓症(thrombophilia).

  • 抗凝血因子蛋白C系统的生理及应用前景

    作者:赵路宁;侯力强

    在机体内,抗凝系统和凝血系统处于动态平衡,当凝血系统被激活占优势时,则出现血栓性疾病.目前,血栓性疾病是致死率高的常见病,因此对抗凝功能的研究引起了医者的广泛的关注.在抗凝生理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血液中的抗凝因子,主要有3个体系:抗凝血酶、蛋白C系统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 抗凝血酶活性变化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作者:宋丽洁;丁琪;姚桂玲;王海燕

    1抗凝血酶的分子结构及功能抗凝血酶(AT)是一单链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8.2ku,血浆浓度为2 μmol/l,t1/2为2.8 d.AT的基因位于染色体1q23~25位点,该基因包含19 000对碱基对及7个外显子[1].

    关键词: 抗凝血酶 临床意义
  • 活血化瘀药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何武;王恰如;曾祥发;陆晖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大约15%的脑出血患者死于急性期.脑出血急性期血液溢出血管后,在局部形成血肿,其占位效应可造成脑组织的机械性损伤.

  • 慢性心力衰竭的血栓栓塞相关因素研究现状

    作者:王华;包承鑫;杨杰孚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归宿,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事件是慢性心衰患者中较严重的并发症,在心衰病情发展和预后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栓形成
  • 作者:彭黎明

    The coagulation laboratory aids the clinician in assessing not only the bleeding patient but also the thrombotic patient. The techniques of coagulation laboratory are used to evaluate not only the coagulation system but also the anti-coagulation system, fibrinolytic system,platelet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Enzymes, inhibitors, plasma factors and co-factors, cellular release products, and cell receptors can be measured in coagulation laboratory.

  • 因子Ⅷ、Ⅸ抑制物的诊断与处理

    作者:Kasper CK;周立红;刘泽霖

    抑制物是一种可中和凝血因子活性的抗体.当血友病A或血友病B患者输入了外源性因子Ⅷ或Ⅸ时,便可引起抗因子Ⅷ、抗因子Ⅸ的同种抗体产生.在非血友病的病人亦可能会产生因子Ⅷ抑制物的自身抗体,但此处不作讨论.

  •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作者:彭黎明;王鸿利;颜存粮

    本文为征求意见稿,特诠释如下:YY/T XXXX《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行业标准是根据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自身特点而制定的,适用于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关键词: 全自动 凝血分析仪
血栓与止血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