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血栓与止血学杂志

血栓与止血学

血栓与止血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혈전여지혈학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广州医学院
  • 主办单位: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0.98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6213
  • 国内刊号: 44-151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8-30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血栓与止血学期刊社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刘泽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与抗凝血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鹏;汤荣华

    目的 探讨糖尿病微血管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A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糖尿病无微血管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组53例,糖尿病微血管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组47例,设健康人群对照组50例.所有人群入院或体检时即采集静脉血,进行vWF:Ag、AT:A检测.结果 2型糖尿病无微血管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组患者血浆vWF:Ag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2型糖尿病微血管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组患者血浆vWF:Ag含量与2型糖尿病无微血管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2型糖尿病微血管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组中背景性病变和增殖性病变患者血浆vWF:Ag含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型糖尿病无微血管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组患者血浆AT活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型糖尿病微血管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组患者血浆AT活性与2型糖尿病无微血管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2型糖尿病微血管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组中背景性病变和增殖性病变患者血浆AT活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浆vWF:Ag、AT:A的变化与糖尿病微血管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监测其水平与活性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丽华;孟亚红;邹健;范小红;王雪莲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rhTPO)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观察骨髓巨核细胞数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18例慢性难治性ITP患者皮下注射rhTPO 300u/kg·d-1,疗程14 d或血小板> 100×109/L后停药,动态观察患者血常规,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并分析治疗有效患者骨髓巨核细胞数与血小板上升数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8例患者rhTPO治疗后,完全反应(CR)7例,有效(R)8例,无效(NR)3例.用药前血小板平均值为10±5.4×109/L,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平均高值为116.4±82×109/L,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82,P<0.01).多数患者对药物耐受良好.rhTPO治疗有效患者骨髓巨核细胞数与血小板上升数值呈正相关(r =0.582,P=0.003).结论 rhTPO治疗慢性难治性ITP具有良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微,骨髓巨核细胞数越多的患者疗效越显著.

  • 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淋巴细胞亚群研究

    作者:孙雄飞;陈卫布;林海清;伍娟

    目的 研究淋巴细胞亚群在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人群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3例ITP患者治疗前、后及23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包括CD 3+、CD3+CD4+、CD 3+CD 8+、CD 19+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 3+CD4+/CD 3+CD 8+比值.结果 ITP患者治疗前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 3+CD4+/CD 3+CD 8+比值均较正常对照组及ITP治疗后组减低(P<0.05),CD 3+ CD 8+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 19+B淋巴细胞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及ITP治疗后组升高(P<0.05),正常对照组与治疗后ITP组四项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B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参与了ITP的发病,对其检测可能对ITP的诊断及治疗有帮助.

  • 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呼吸衰竭的预后关系

    作者:胡国平;喻延;梁伟强;李芳;吴泽龙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37例COPD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及患者的终预后,将患者分为无呼吸衰竭组、呼吸衰竭好转组及呼吸衰竭死亡组,比较三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同时根据D二聚体水平,将患者分为D二聚体小于500 ng/ml组、500~ 1000 ng/ml组以及大于1000 ng/ml组,比较其预后及其血气分析的差异.结果 无呼吸衰竭组、呼吸衰好转组及呼吸衰竭死亡组血浆D二聚体分别为283.0 ±311.1 ng/ml、315.9±442.5 ng/ml、997.9±1501.8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纤维蛋白原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二聚体小于500 ng/ml组、500 ~ 1000 ng/ml组,以及大于1 000 ng/ml组的死亡率分别为24.8%、57.14%,及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二聚体水平与动脉血pH值密切相关,而与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无关.结论 D二聚体增高是COPD继发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一个危险因素.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禹环

    目的 评估血小板生成素( rhTPO)对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给予慢性ITP患者皮下注射rhTPO 1.0 μg/kg,1次/d,连续1周,后改为3次/周,满1月后改为1周2次rhTPO皮下注射,再1月后改为1周1次治疗.结果 15例患者用药前血小板计数的中位数16.9(6.O~30.0)×109/L,给药起第5天、第7天、第15天分别升至40.0(16.0~56.O)×109/L、94.7(50 ~ 140.0)× 109/L和115.7(70.0~165.0)×109/L,与用药前相比,P值均<0.01.停药后血小板计数逐渐回落,至给药起第30天,血小板计数的中位数降至83.2(60.0 ~ 96.0)×109/L,但仍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近期有效率100%,其中显效73.3%(血小板≥100×1O9/L,无出血症状),良效26.7%(血小板升至50×109/L,或较原水平上升30×109/L以上,无或基本无出血症状).仅2例出现轻微临床不良反应.结论 rhTPO可一过性升高慢性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治疗效果明显且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轻微.

  • 山东省血友病患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张雪芹;张心声;颜新;滕彬;房云海;程彦;安立

    目的 了解山东省血友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情况.方法 对2005 ~ 2011年山东省血友病诊疗中心确诊或治疗的628例血友病患者进行HBsAg、抗- HCV和抗- HIV检测,并根据年龄段进行分组.结果 628例血友病患者HBsAg、抗- HCV和抗- HIV阳性率分别为3.3% (21/628)、9.6%( 60/628)和0.6% (4/628),总感染率为13.5%,不同年龄段患者HBsAg和抗- HCV阳性率有明显差异.结论 山东省血友病患者乙型肝炎感染率低于一般人群,而丙型肝炎感染率高于一般人群,艾滋病感染有上升趋势,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感染与年龄密切相关.

  • 高岭土-血栓弹力图评价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效果

    作者:黎金庆;单志娟;周合冰;郭金成;张娟;曾惠;付晨晓

    目的 用高岭土-血栓弹力图评价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效果.方法 观察组97例,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照组22例,未服此二药.检测两组患者的高岭土-血栓弹力图;并检测观察组血小板抑制率.结果 两组患者高岭土-血栓弹力图K时间、α角、MA和TMA均无差别(P>0.05),观察组R时间较短(P<0.01);两组患者K时间、α角、MA异常患者的发生率相似(P>0.05);根据观察组花生四烯酸途径抑制率做3分位亚组,低、中、高分位亚组的R时间、K时间、α角、MA和TMA值均无差别(P>0.05);ADP受体抑制率也有类似情况,但高分位亚组TMA较长(P=0.017).花生四烯酸途径抑制率和ADP受体抑制率呈直线性正相关(r=0.486,P<0.001).结论 高岭土-血栓弹力图评价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效果价值有限,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花生四烯酸途径抑制率与氯吡格雷对ADP受体抑制率存在一定正相关.

  • 水蛭素对实验大鼠血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滕磊;白秀萍

    目的 观察水蛭素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水蛭素组(25只)、肝素钠对照组(25只)、模型对照组(25只)和空白对照组(25只),各组均采用尾静脉给药.给药1周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冰水游泳加注射肾上腺素的方法制作成急性血瘀模型,然后颈动脉采血,观察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情况的差异.结果 水蛭素组各项血流变学指标均优于模型对照组,与肝素钠组相当.结论 水蛭素具有改善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

  • 法舒地尔对糖尿病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左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立新;李桂平

    目的 评价法舒地尔对糖尿病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溶栓后左心功能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 以66例糖尿病AMI静脉溶栓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法舒地尔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控制血糖,静脉溶栓治疗AMI,法舒地尔治疗组在标准用药基础上滴注法舒地尔60 mg/d,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滴注,测定治疗前后临床心功能分级、血压、心率、左心室功能及血糖、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均减小(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输出量(CO)、短轴缩短率(FS)均有提高(P <0.05或P<0.01),心舒张功能改善(P>0.05).结论 法舒地尔治疗糖尿病伴AMI患者心功能不全安全、有效,同时能改善糖代谢和血脂.

  • 以单纯血小板减少为首发表现的MDS4例分析

    作者:李玲;江明;温丙昭

    目的 探讨以单纯血小板减少为首发表现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 分析4例MDS以血小板减少为首发表现的病例资料.结果 本文4例MDS其突出表现并非以贫血为主,而是以血小板减少为首发特征.初诊均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而行波尼松治疗.虽2例首次治疗血小板呈一度恢复正常,但随之即下降;2例按ITP治疗无效.4例随病情进展均出现2系甚至3系血细胞减少及不同程度病态造血,其中1例终转RAEB(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粒细胞增多);1例出现染色体核型异常.结论 此类患者病史主要表现出血,容易误诊,早期观察病态细胞及多指标联合检测综合分析对诊断有帮助;同时动态随访对确诊MDS及防止MDS漏诊至关重要.

  • 短期口服华法林治疗血透长期带涤纶套导管栓塞

    作者:李波

    目的 探讨口服华法林治疗血透长期带涤纶套导管栓塞的疗效.方法 对2009年~ 2011年在我院血透并以带涤纶套导管作为通路的5例病人进行堵管治疗.首先所有病人导管首次堵管时用尿激酶溶栓,其次所有病人导管堵塞时先用尿激酶溶栓后加阿司匹林口服,后所有病人经上述处理仍反复发生导管堵塞3次以上后,停用尿激酶及阿司匹林,改用华法林口服.结果 口服华法令至停药后所有病人导管均保持通畅,无导管再栓塞发生.结论 短期小剂量口服华法林治疗血透患者长期带涤纶套导管堵塞或单向堵塞者,有效、方便、安全.

  • 蛇毒对止血系统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作者:王瑞娟

    目前已知的3 000多种蛇中大约600种是有毒的.蛇毒几乎对每种动物的生理过程都能产生影响,例如神经毒素能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细胞毒素和磷脂酶可引起肌肉坏死;眼镜蛇毒因子能抑制补体的活性及凝血系统中各种蛋白酶的作用.

  • A Notable Platelet Activation Receptor-CLEC-2

    作者:贺石林

    In 1995,Huang et al.reported that rhodocytin,a snake toxin purified from callosdasma rhodostoma venom stimulates platelet aggregation.Ten years later,SuzukiInoue et al.

  • 病毒性脑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报道

    作者:王英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17岁,学生,因头痛发热,间断四肢抽搐23 d于2010年10月2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3 d受凉后出现头痛、发热,体温高达39℃,无呕吐,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对症治疗后病情加重,出现发作性四肢抽搐,伴意识障碍、小便失禁.

  • 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治体会

    作者:江必武;贾学平;李新成;胡伟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一种发生在许多严重疾病基础上或某些特殊条件下致病因素激活人体凝血系统,导致微循环弥散性微血栓形成及继发性纤溶亢进的综合征.

  • 癌症病人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处置

    作者:刘泽霖;刘敏涓

    1临床概况癌症病人临床上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研究已持续一个多世纪.1865年Armand Trousseau首次报道了胃癌患者易形成静脉血栓,Billroth于1878年发现血栓中存在癌细胞,并认为肿瘤患者并发血栓与肿瘤转移相关.

血栓与止血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