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儿童局灶性颞叶癫痫:3.0T 1H-MRS及MR海马容积分析
目的:探讨3.0T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与磁共振容积测量(vMR)对儿童局灶性颞叶癫痫(fTLE)的诊断价值及临床相关因素分析.材料与方法:对30例经24小时动态脑电图确诊的fTLE患儿(年龄5~14岁,平均8.5岁)行3.0T 1H-MRS分析及vMR测量,并以随机的30名儿童(年龄5~14岁,平均8.8岁)对照,计算患者组双侧海马区代谢产物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及海马容积、对照组任一侧海马NAA/Cr及容积,比较患儿病灶侧与病灶对侧、病灶侧与对照组、病灶对侧与对照组之间有否差异.分析癫痫发作频率等临床相关因素与海马萎缩的相关性.结果:患儿病灶侧海马区NAA/Cr(1.47±0.24)较病灶对侧(1.79±0.35)及对照组(1.81±0.27)明显减低,而病灶对侧NAA/Cr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患儿病灶侧海马容积[(2.75±0.35)cm3]较病灶对侧[(3.06±0.46)cm3]和对照组[(3.11±0.17)cm3]亦明显减小(以对照组NAA/Cr值及海马容积参考值范围为标准).此外,fTLE患儿癫痫发作频率与病灶侧海马容积缩小不具有相关性,而热惊厥史对海马体积具有显著影响.结论:3.0T 1H-MRS及vMR测量对儿童fTLE病灶具有定位作用,并且能够定量反映患儿海马代谢异常及形态学改变,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的无创性检查手段.
-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囊变坏死与P73表达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MRI表现囊变坏死与P73因子表达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用抗P73抗体对29例颅内HPC组织标本进行标记并分析,对肿瘤MRI图像上囊变坏死情况进行评分,对照做相关分析.结果:29例颅内HPC P73均呈阳性表达,与对照组血管瘤型脑膜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肿瘤囊变坏死MRI评分的增高,P73阳性表达水平也提高(P<0.05).结论:颅内HPC MRI表现囊变坏死与P73的表达程度相关,可做为分析肿瘤治疗和预后的参考.
-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中滑膜改变的MRI表现
目的:探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中滑膜改变的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和关节镜证实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MRI表现,重点观察其滑膜的改变.结果:MRI表现有关节滑膜水肿20例,关节积液20例,关节滑膜增生13例,滑膜增生骨化1例,滑膜性关节游离体1例.结论: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中,关节滑膜的改变是其重要的表现之一,其在MRI上可得到良好的显示,对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
脊柱原发性软骨肉瘤的CT和MRI诊断
目的:分析脊柱原发性软骨肉瘤的CT和MRI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提高其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原发性软骨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由两位高年资影像医师阅片,对肿瘤的发生部位、侵犯范围、形态、钙化或骨化、强化表现及肿瘤性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颈椎1例,胸椎7例,骶椎3例.11例均呈溶骨性破坏,4例椎体破坏,5例椎体和附件破坏,2例肋椎关节破坏,11例肿瘤均有软组织肿块形成,8例有明显钙化,4例累及相邻两个椎体.结论:脊柱原发性软骨肉瘤与其它部位软骨肉瘤的CT和MRI表现相似,CT对于钙化的显示具有明显优势,对定性诊断有一定价值,MRI对于显示软组织肿块和椎管内侵犯具有明显优势,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
MRI在儿童肘关节不典型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儿童肘关节不典型损伤的MR信号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1例临床怀疑肘关节不典型损伤在我院行MR检查的患儿的MR表现.均有伤后肘关节正侧位X线平片,其中加做CT检查3例.结果:41例中,31例(75.6%)经MR检查确诊为儿童肘关节不典型损伤.其中X线平片或CT检查未见骨折病例中,骨骺骨折7例,关节软骨骨折3例,骨挫伤18例;肌腱损伤0例.6例X线或CT检查虽可诊断骨折但不能显示损伤是否累及关节面,MR检查证实平片所见,并进一步确诊骨折并伴不典型损伤者3例.单纯骨折不伴不典型损伤者3例,仅有单纯软组织损伤或关节积液5例.结论:MRI能清晰显示儿童肘关节不典型损伤的部位、性质和程度,应作为儿童肘关节不典型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在儿童肘关节不典型损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基于超声图像边缘的乳腺肿瘤良恶性判别
目的:提取乳腺肿瘤超声图像的边缘,判别乳腺肿瘤的良恶性.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各向异性扩散滤波,即根据图像不同的梯度选择不同的扩散系数的扩散方程,滤除噪声的同时很好地保留了图像的边缘信息.然后在Level Set方法中提出一种新的变分公式,完全避免了重初始化步骤,且水平集函数的初始化灵活,采用手工勾画粗略边界的半自动分割流程,不仅提高了分割准确性,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分割效率.结果:采用综合灰度共生矩阵计算乳腺肿瘤的纹理特征和模糊C均值的方法进行良恶性判别,正确率为72.64%.结论:实验证明,本文算法能高效准确地提取出肿瘤边界,为肿瘤良恶性的判别提供可靠的依据.
-
脑节细胞胶质瘤MRI表现与临床病理联系
目的:探讨脑节细胞胶质瘤的MRI与临床病理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例脑节细胞胶质瘤的MRI和临床病理特点.结果:病灶全部为单发,幕上18例,幕下2例.额叶8例,颞叶7例,顶叶、枕顶叶、额颞叶及小脑、延颈髓各1例.17例为术前检出肿瘤,3例为术后检出肿瘤,其中2例为原发灶复发,1例为非原发灶部位新发肿瘤.MRI上肿瘤信号呈多样性,根据MRI表现可分囊性为主型和实性为主型,增强后,肿瘤强化呈多样性,囊性为主型可无强化或伴壁结节强化,实性为主型可局灶强化、弥漫强化.瘤周水肿多较轻或无.脑电联合同步功能磁共振成像结果显示,大激活区与病理灶位置一致.结论:脑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应用脑电联合同步功能磁共振成像有助于临床术前评价.
-
彩超与左室造影对室间隔缺损并膜部瘤介入封堵术前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左室造影对室间隔缺损(VSD)并膜部瘤介入封堵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用CDFI与左室造影两种方法,对27例VSD并膜部瘤患者在行介入封堵术前进行检查,分别观察VSD并膜部瘤的位置、大小,膜部瘤的形态及距主动脉瓣环、三尖瓣环的距离,术前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DFI对VSD并膜部瘤的检出率为92.6%,左室造影的检出率为10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CDFI与左室造影对VSD口的大小测量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但对VSD并膜部瘤的VSD上缘距主动脉瓣环的距离测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FI对人体无损伤,重复性好,在VSD并膜部瘤介入封堵术前可提供较准确的依据,与左室造影相关性良好,有重要价值.
-
甲状腺单发结节三维超声定性诊断及其ROC曲线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单发结节三维超声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对128例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行三维超声检查,评价甲状腺结节的三维灰阶特征及三维血管的形态及分布特征,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三维灰阶超声特征、结节内部三维血管形态及分布、结节周边三维血管形态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三维灰阶超声特征来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9218,诊断价值较高;以结节周围血管形态来鉴别结节良恶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8131,诊断价值中等;以三维超声灰阶和血管三维能量图整体评价结节良恶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9608,诊断价值高.结论:三维超声成像能评价甲状腺结节的灰阶特征及结节内部及周边血管的形态及分布特征,可以提高甲状腺单发结节的鉴别诊断能力.
-
活体前交叉韧带MRI功能解剖学研究
目的:研究活体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功能解剖学的变化.方法:本组30例自愿者,共40侧膝关节,平均年龄23岁.应用三维MRI扫描序列,每个膝关节行4种体位扫描.膝伸直位(0°)和屈膝位(30°、60°、90°),经斜矢状和斜冠状面图像重建,测量ACL前内侧束(Anteromedial bundle,AMB)和后外侧束(Posterolateral bundle,PLB)长度和上倾角的变化,并观察解剖形态学变化.结果:随屈膝度不同AMB和PLB长度发生变化,屈膝90°时AMB长,张力高;而PLB短,张力低.屈膝时AMB与PLB可形成平行结构型和绞扭结构型.膝伸直位时,AMB与PLB上倾角分别为38.5°±4.9°和48.3°±6.9°.结论:应用MRI技术可行ACL功能及解剖学研究.
-
非典型性脉络丛乳头状瘤1例
病例男,26岁.右眼球及眶周疼痛,伴恶心、呕吐两月余,加重两天.专科检查:双侧眼球活动自如,无震颤.头颅CT平扫示右侧脑室三角区巨大分叶状肿块,表面尚光整;病灶以团块状钙化、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45HU)为主,前外侧部分呈现为囊性改变;侧脑室三角区明显扩大并为病灶所充填,邻近脑实质明显水肿;双侧侧脑室扩大,以左侧为主.MRI示右侧脑室三角及枕角巨大的分叶状囊实性肿块,实体部分以等T1、等T2信号为主,囊性部分呈现为稍长T1、长T2信号;FLAIR序列实体部分呈等~稍高信号,囊性部分呈稍低~等信号;周围脑实质明显水肿,侧脑室及三脑室扩大;增强后实体部分呈明显较均匀性强化,囊性部分呈明显、均匀的环形强化,伴壁结节形成.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海绵窦瘘1例
病例男,42岁,入院前3天曾有头面部外伤史,现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红肿、眼球突出伴耳鸣、头痛,严重影响了工作和休息,故来我院眼科.就诊时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0.5.左眼睑轻度水肿,闭合不全,球结膜高度充血水肿,结膜血管迂曲扩张.左眼屈光介质尚透明,眼底见静脉明显扩张,后极部网膜轻度水肿.眼压:右12mmHg,左16mmHg.左眼球明显向前突出,突出度右14mm,左23mm.左眼球活动度受限,未见眼球搏动.眶内容饱满,眶压高,未扪及包块,眶周听诊未闻及血管杂音.超声所见:右眼眼轴长24mm,左眼眼轴长25.30mm,双眼玻璃体内透声好,双眼视网膜未见抬高.左眼球后视神经增宽,于左眼球后视神经与眼上直肌之间可探及一类圆形无回声区,测内径4.1mm(图1),该无回声区与心脏同步搏动,压迫同侧颈动脉时,无回声区及其搏动消失.右眼球后未见异常.彩色多普勒显示:无回声区可见红蓝相间的五彩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显示:无回声区内可测到连续层流的静脉频谱中混叠有动脉搏动性频谱,患侧颈内动脉流速明显高于健侧, PW可录得颈内动脉高速、低阻血流频谱,测左侧PSV 90cm/s,RI 0.46,S/D 1.8(图2).右侧PSV 56cm/s,RI 0.60,S/D 1.1.超声诊断:①左眼视神经与上直肌之间类圆形无回声:考虑颈动脉-海绵窦瘘(CCF).②右眼球后端未见异常.经颈动脉造影确诊为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并经手术证实.
-
超声心动图诊断大动脉炎2例
病例例1,女,13岁,持续反复发热3个月,经抗炎治疗无明显好转,当地医院超声检查提示"左心增大,左室心肌肥厚,心包积液".血清心肌酶学指标均正常.患儿呈贫血外貌,全身乏力.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增大,左房内径32.0mm,左室舒张未期内径51.9mm,左室心肌增厚,室间隔厚度10.6mm,左室后壁厚度12.1mm,心肌回声增强,室壁运动减低,射血分数40%.心包腔内可见中等量液性暗区:左室后壁后方深约11.6mm(图1).在检查中胸骨左缘左室长轴切面显示主动脉根部增宽,主动脉瓣回声增强,多普勒探及中度返流信号.扩大检查范围,于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切面检查发现主动脉及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近端管壁内膜-中层不均匀增厚,较厚处约5.4mm,内膜上可见强回声光点(图2).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近端血流速度加快,主动脉内径增宽.超声提示:主动脉及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大动脉炎改变.
-
MR扩散加权成像在肝癌热化疗、热栓塞术后疗效早期检测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ADC值在肝癌经肝动脉"双热"(热化疗加热栓塞,DT)治疗后疗效早期检测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对49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并行经肝动脉DT治疗的患者,术前1~2天、术后1~2天、术后7~10天、术后28~30天内行MR常规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比较经肝动脉DT治疗前、后不同b值下ADC值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术后各组ADC平均值较术前高,术后7~10天及28~30天ADC平均值较术后1~2天平均值高,术后28~30天较术后7~10天平均ADC值低.结论:ADC值与肝癌DT术后的肿瘤坏死密切相关,可用于DT术后疗效早期检测;术后28~30天ADC值较7~10天平均值降低,可在此期行第二次DT术.
-
磁敏感加权成像检出兔眼玻璃体内自体睫毛异物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兔眼玻璃体内自体睫毛异物的检出价值.方法:实验动物12只,右眼玻璃体内植入5根长1cm、直径0.2~0.3mm自体睫毛异物,均于术后2小时行SWI序列检查,并于检查结束后处死动物行HE染色病理学检查.结果:所有实验动物中共有8只玻璃体内植入自体睫毛异物可在SWI序列幅值图及磁敏感加权图像上呈线状低信号,相位图像呈线状高信号.结论:SWI序列幅值图、磁敏感加权图及相位图的联合应用有助于兔眼玻璃体内自体睫毛的检出.
-
应用重组改良型人膜联蛋白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99mTc标记重组改良型人膜联蛋白(H-Annexin V)检测兔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的价值.方法:7只雄性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模型组4只(其中1只用于模型对照研究)大白兔通过球囊损伤腹主动脉内膜,并饲喂含2%胆固醇、5%猪油的高脂饲料15周制备AS模型.3只正常对照组大白兔饲喂普通饲料15周.15周后取3只模型组大白兔自耳缘静脉注射99mTc-H-Annexin V 37~55.5MBq/kg(含500μg H-Annexin V),进行活体及离体血管显像.正常对照组显像方法相同.对模型组兔降主动脉分段,测定各段质量和放射性计数,并进行病理学检查.剩余1只模型对照组兔静脉注射99mTcO4- 37~55.5MBq/kg.结果:3只模型组兔注射99mTc-H-Annexin V后10min降主动脉可见放射性摄取,随着时间的延长,显像剂摄取增加,显像剂注射后2h,模型组兔降主动脉显影为清晰.正常对照组兔在注射显像剂后10min可见降主动脉放射性摄取,随着时间的延长,显像剂摄取减少,注射显像剂后2h,降主动脉放射性摄取不明显.注射显像剂后2h模型组靶/非靶(T/NT)比值(2.68±0.25)明显高于对照组(1.57±0.24,t=5.44,P<0.01).含AS斑块血管片段的放射性摄取为(63.33±14.11)cpm/mg,明显高于非斑块的血管片段(21.75±8.30)cpm/mg(t=9.53,P<0.01).1只模型对照组兔静脉注射后10min到2h均未见明显主动脉影像.结论:99mTc-H-Annexin V核素显像可成为一种无创检测AS斑块的方法.
-
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声像特征,分析影响其产前诊断的相关因素.方法:总结2003年1月~2008年11月在我院产前超声检查、住院分娩或引产,产后病理证实为胎盘植入病例,分析其产前超声表现,按照有无合并产后出血、胎盘位置及超声人员经验等不同,分组比较其产前检出率.结果:54例胎盘植入病例中,产前正确超声诊断13例,检出率为24.1%.超声声像以胎盘内漩涡形成(10/13)、胎盘后间隙消失(9/13)及局部子宫肌层菲薄(5/13)为主.合并产后出血组产前检出率(45.8%)高于未合并产后出血组(6.7%);合并前置胎盘组检出率(50.0%)高于未合并前置胎盘组(8.9%);胎盘位于前壁组检出率(47.6%)高于非前壁组(9.1%);具有8年以上产科超声经验者诊断率(45.0%)高于其他人员(11.8%).结论:胎盘植入产前超声诊断率较低;胎盘植入深度、胎盘附着位置及超声诊断人员经验是影响其检出率的主要因素.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声像图特征,以期提高超声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对29例(32个)经手术病理确诊的PTMC声像图作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灰阶声像图、血流特征以及颈区淋巴结受累情况,并将其前后径与长径的比值与同期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3个良性结节的前后径与长径的比值作对照分析.结果:29例PTMC(32个)术前超声发现结节25例(28个),声像图表现为低回声25个(89.3%),不规则形21个(75.0%),边界不清19个(67.9%),内见微钙化9个(32.1%);颈区淋巴结受累9例(32.1%).肿瘤的形态、边界、回声、晕环、钙化、血流特点组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肿瘤部位组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8个恶性结节前后径/长径:0.86(0.64~1.05),63个良性结节其前后径/长径:0.67(0.46~1.02),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TMC声像图特征以结节呈不规则、不均质低回声,饱满或竖立感,前后径/长径较良性结节为大,边界模糊不清、毛刺样,内见点状或簇状钙化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以内部血供为主.
-
骨显像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与病理分级及PSA的关系探讨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骨显像诊断骨转移与病理分级及血清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SA)的关系,探讨其发生骨转移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前列腺癌患者,术前进行全身骨显像和术后进行病理分级,同时观察这些患者的术前血清PSA水平.结果:77例前列腺癌患者,全身骨显像中有33例发生骨转移,占42.86%(33/77).其中高分化组、中分化组、低分化组之间骨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别有显著性;随着PSA值的升高,骨转移的比例也明显增加,PSA>20ng/ml时骨转移率为54.90%.结论: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发生率与分化程度、血清PSA值有一定关系,低分化或PSA>20ng/ml发生骨转移可能性越大.
-
CT灌注成像对椎基底动脉TIA的应用研究
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CTP)对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作间期局部脑血流灌注状态进行研究,探讨CTP在TI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1例经临床诊断为TIA的患者和10名健康志愿者行头CTP扫描,同时记录TIA发作时间以及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测量患者感兴趣区的CBF、CBV、MTT值,计算其与TIA发作频率、NIHSS评分的关联程度,并与志愿者进行比较.结果:24例(77.4%)CTP上出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表现为MTT不同程度延长,伴或不伴有CBF下降,其中Ⅰ期7例(29.2%),Ⅱ期17例(70.8%).TIA发作时NIHSS评分≥4分组的CTP阳性率(86.2%)明显高于<4分组(37.5%,P=0.024).TIA发作频率≥2次TIA/24h组的CTP阳性率显著高于<1次TIA/24h组(P=0.038).结论:CTP对TIA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可为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TIA提供有利的影像学依据.
-
双介入联合放疗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初步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双介入联合放疗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1例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组采用肝脾动脉双介入联合门静脉癌栓的放疗法.结果:对照组6、12、18和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45.16%(14/31)、29.03%(9/31)、16.13%(5/31)和12.90%(4/31),门脉癌栓消失率为3.22%(1/31),治疗组6、12、18和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6.66%(23/30)、50.00%(15/30)、23.33%(7/30)和16.66%(5/30),门脉癌栓消失率为13.33%(4/30).两组生存率(P<0.05)及PVTT消失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脾动脉双介入联合放疗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且效果优于肝动脉化疗栓塞.
-
肾透明细胞癌的MRI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的MRI表现及特点.材料及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212例(222灶),男159例(168灶),女53例(54灶);年龄28~79岁(中位年龄55.6岁).结合病理改变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结果:MRI平扫90.5%的病例信号不均匀,T1WI肿瘤以中低信号及低信号为主(73.4%),T2WI及T2WI/SPIR肿瘤以混杂信号为主(70.3%),部分呈高信号(23.4%).增强扫描91.4%的肿瘤强化不均匀,以中、重度强化为主(88.6%).病理上透明细胞癌质地不均匀,常见出血(27.5%)、坏死(47.3%)及囊性改变(24.3%).出现假包膜、肾周组织(肾周脂肪囊及其以外的组织)侵犯、静脉瘤栓、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病例分别达68.5%、11.7%、8.6%、5.8%及3.2%.结论:肾透明细胞癌的MRI表现有一定特点,对肾细胞癌亚型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较有价值.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梗死后再灌注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是利用组织间磁敏感差异和BOLD效应成像的新的磁共振成像技术.SWI相对于传统意义的T1WI、T2WI、DWI、PWI以及MRA来说,对于静脉血管、微小出血更为敏感,它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与应用潜能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