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中华临床感染病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중화림상감염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2397
  • 国内刊号: 11-567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杭州市庆春路79号浙医一院内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李兰娟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新疆地区70例艾滋病相关型卡波西肉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杨彤彤;万学峰;宋玉霞;买买提艾力·吾不力;潘珂君;鲁晓擘;张跃新

    目的 分析新疆艾滋病相关型卡波西肉瘤(AIDS-KS)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及系统性化疗等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AIDS-K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人群特点、KS进展情况、病变部位及范围、治疗及预后等进行总结分析,并采用t检验和x2检验比较不同治疗组的疗效及预后.结果 70例AIDS-KS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0±10)岁,男女比例2.5∶1,其中66例(94.29%)为维吾尔族,23例(32.9%)疾病进展评分为快速.KS临床症状主要有斑片、结节等,且头颈、躯干、四肢和内脏均有累及.治疗组总病死率为7.7% (4/52),而未治疗组的12例患者中4例死亡,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61,P<0.05).单纯HAART组和HAART序贯化疗组治疗半年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明显上升(t=35.258和42.528,P<0.01),而采用其他治疗方案的患者和未治疗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或下降.HAART序贯化疗组、化疗序贯HAART组和单纯化疗组中的所有患者对KS治疗均有效,而单纯HAART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4% (19/22),且45.5% (10/22)的患者在HAART后出现免疫重建炎症反应综合征(IRIS),KS症状加重.结论 AIDS-KS多发生于中青年,以维吾尔族男性多见,病灶部位多样化,部分呈快速进展.HAART联合系统性化疗疗效较好,且可降低IRIS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陆坤;李静;李金;田彬;李妍淳;胡志东

    目的 探讨影响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预后的危险因素及菌株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80例血流感染鲍曼不动杆菌住院患者的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入住科室、基础疾病、治疗、有创操作、细菌耐药性和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8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西丁的耐药率高达90%以上,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66.3%,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以及替加环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7.5%和2.5%.入住ICU[优势比(OR)=6.67,95%可信区间(95% CI)为2.01 ~ 22.07,P<0.01],多重耐药(OR=3.55,95% CI为1.30~9.69,P<0.05),APACHEⅡ评分≥19(OR=39.00,95% CI为9.87 ~ 154.09,P<0.01),动脉插管(OR=3.24,95% CI为1.16~9.04,P<0.05),中央静脉插管(OR=3.33,95% CI为1.22 ~9.12,P<0.05),气管插管(OR=3.60,95% CI为1.31 ~9.88,P<0.05),气管切开(OR =3.21,95% CI为1.19 ~8.66,P<0.05),其他有创操作(OR =3.00,95% CI为1.11~ 8.08,P<0.05)为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侵入性操作与细菌的耐药性会增加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的病死率.

  • 耐药结节细胞分化超家族外排泵介导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耐药机制的研究

    作者:沈晓强;陈琼;周华;蒋琰;俞云松

    目的 研究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耐药结节细胞分化超家族(RND)外排泵介导菌株对替加环素敏感性降低的机制.方法 连续收集2010年7个省市16家医院鲍曼不动杆菌631株.采用PCR检测oxa-51和oxa-23基因,并对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用纸片药敏法检测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的抑菌圈直径.对替加环素抑菌圈直径≤12 mm的菌株采用E-test法检测替加环素小抑菌浓度(MIC).使用外排泵抑制剂1-(1-萘甲基)哌嗪(NMP)检测操纵子基因中adeB、adeG和adeJ的表达,确定外排泵抑制剂抑制表型的分布.选取对替加环素和碳青霉烯类均耐药,且具有外排泵抑制剂抑制表型的菌株作为实验组;对替加环素敏感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菌株作为对照组,并以对替加环素敏感的ATCC1 9606菌株作为标准菌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外排泵adeABC、adeFGH和adelJK的转录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PCR法对adeR、adeS和adeL进行全基因长度测序,查找突变位点或插入序列.结果 631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共筛选出32株对替加环素敏感性降低的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其中8株具有外排泵抑制剂抑制表型.同时选取对替加环素敏感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4株作为对照组.实验组A518、Z1219和A527菌株adeABC表达明显增高,分别是标准株ATCC19606的13,5和7倍;adeFGH和adeIJK表达量在部分菌株中稍有上调.对照组A207和A1731菌株在转录水平未检测到adeABC,其他菌株adeABC、adeFGH和adeIJK表达没有上调.在adeR和adeS分别发现多态性位点E220K和A130D.在adeABC高表达菌株中发现了adeS的ISAbal插入突变.adeL中未发现突变位点.结论 adeABC高表达在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替加环素耐药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是调控基因adeS中存在ISAbal插入突变导致adeABC高表达所致,但不排除其他替加环素耐药机制的存在.

  • 潍坊市人民医院妇科就诊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丽红;张美书;张玉杰;赵小伟;陈芳

    目的 分析潍坊市人民医院就诊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及高危型HPV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潍坊市人民医院妇科就诊妇女的宫颈分泌物进行HPV DNA分型检测,从符合纳入标准的391例HPV阳性妇女中选出高危型HPV感染妇女(356例)作为病例组,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的方法,选取HPV检测阴性妇女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接受问卷调查,包括基本人口学信息、孕期情况、生活环境史、性行为特征和家族史等50个项目.采用逐步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高危型HP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391例HPV阳性妇女中,HPV单一高危亚型318例(81.3%),单一低危亚型35例(9.0%),多重感染38例(9.7%).对356例高危型HPV感染妇女进行逐步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已婚、初次性行为<20岁,多个性伴侣,有口交史,有商业性行为史和阴道冲洗≥1次/周是高危型HPV感染的危险因素(OR=4.053,1.861,1.587,2.420,5.125和1.943,P<0.01).结论 不安全性行为方式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应提倡健康的性行为方式,并加强对妇女高危型HPV感染检测和预防控制.

  • 不同人群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筛查及异烟肼预防效果五年随访研究

    作者:林存智;杜建新;王芳芳;李金凤;修麓璐;王海荣;朱新红

    目的 分析不同人群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强阳性者异烟肼预防用药后随访5年的结核病发病情况.方法 按数字表法随机选取2003年1至12月三类不同人群共12 598人,其中高校学生8 896人,进城农民工2 496人,有活动性肺结核密切接触者1 206人.将TST强阳性且肺部无异常的人群按1∶1的比例分为异烟肼预防用药组(服用10个月)和对照组(不接受任何预防治疗),两组均密切跟踪随访5年,分别记录第2年、第3~5年各组的结核病发病情况.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以及三类不同人群结核病发病率的差异.结果 12 598名不同人群中,TST强阳性共897人(7.12%),其中大学生、农民工和密切接触者分别为316,388和193人,强阳性率分别为3.55%(316/8 896),15.54% (388/2 496)和16.00% (193/1 206),农民工和密切接触者的TST强阳性率明显高于大学生(x2=483.51和344.11,P<0.01).TST强阳性人群中诊断为结核病37例.其中,大学生11例,结核病检出率为0.12%(11/8 896);农民工12例,结核病检出率为0.48%(12/2 496);密切接触者14例,结核病检出率为1.16%(14/1 206);农民工和密切接触者的结核病检出率明显高于大学生(x2=12.34和42.18,P<0.01).随访2年,预防用药组429例中9例因药物不良反应停药,其余420例中9例发生结核病,发病率为2.14%(9/420);三类人群结核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34%(2/149),1.60% (3/188)和4.82%(4/83),三类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2,P>0.05).对照组31例发生结核病,发病率为7.23%(31/429),与异烟肼预防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69,P<0.01).随访第3~5年,异烟肼预防用药组失访23例,其余388例中发生结核病8例,发病率为2.06%(8/388),三类人群结核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41% (2/142),2.35%(4/170)和2.63%(2/76),不同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3.11,P >0.05);对照组有17例发病,发病率为4.27% (17/398),与异烟肼预防用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7,P>0.05).结论 进城农民工和活动性肺结核密切接触者是结核病高危人群,TST强阳性者异烟肼单药预防10个月,2年内预防效果明显.

  • 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清除相关微RNA分子的筛选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邢同京;徐洪涛;王变;张晶

    目的 筛选并分析与慢性乙型肝炎(CHB)免疫清除相关的微RNA(miRNA)分子.方法 连续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住院的12例CHB患者和9名健康体检者,采用miRCURYTM芯片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iRNA分子的表达差异进行检测,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差异表达miRNA分子调控的靶基因、分子通路及功能.结果 与健康体检组比较,CHB患者PBMC中存在52个差异表达的微RNA,其中33个上调,19个下调.应用TargetScan、miRBase及miRanda数据库预测上调和下调miRNA分子的靶基因,其中上调miRNA分子调控的靶基因有354个,下凋miRNA分子调控的靶基因1 935个.基因本体(GO)及分子途径(Pathway)分析表明,上调miRNA分子和下调miRNA分子可调控多个分子信号途径,其调控的靶基因具有多种分子功能.miRNA-mRNA网络分析显示,上调的hsa-miR-520d-5p、hsa-miR-106a-5p等和下调的hsa-miR-30a-5p、hsa-miR-29b-3p等可调控多个靶基因,构成复杂的分子网络.结论 CHB患者PBMC存在多个异常表达的miRNA分子,可能通过调控多个靶基因和分子途径,参与CHB的免疫清除.

  • 2011和2012年浙江省肿瘤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

    作者:徐小仙;周晓芳;余元明;吴晔芳

    目的 了解浙江省肿瘤医院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浙江省肿瘤医院2011年8月11日和2012年6月19日所有临床科室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抗菌药物使用目的(治疗用药、预防用药、治疗+预防用药),使用方法(一联、二联、三联及以上)及病原菌检出情况进行统计,并采用x2检验比较两年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2011和2012年分别调查住院患者854和886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27% (45/854)和5.08% (45/886),二年间感染现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86,P>0.05).2011和2012年医院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为主,分别为28.89%和36.96%,两年间各部位感染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15,P>0.05);两年间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18.03% (154/854)和20.99%(186/886),以一联用药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目的和用药方法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94和3.042,P>0.05),在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病原菌送检率分别为94.92%(56/59)和87.69%(57/65),检出的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革兰阴性菌.结论 浙江省肿瘤医院感染控制较为理想,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 真菌对自然杀伤细胞内干扰素-γ和白细胞介素-4表达的影响

    作者:黎阳;刘玲;马晓晓;席丽艳;方建培;魏菁

    目的 探讨烟曲霉、白假丝酵母菌的不同菌体形态对脐血来源细胞因子诱导自然杀伤(NK)细胞内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4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NK细胞与真菌(烟曲霉孢子或菌丝、白假丝酵母菌孢子或菌丝)按10∶1的比例直接混合或隔离培养分为若干实验组,另设一个NK细胞空白对照组.培养6h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NK细胞内IFN-γ和IL-4的表达.采用方差分析或SNK-q检验比较各组间IFN-γ和IL-4的表达.结果 空白对照组NK细胞内IFN-γ的表达率为(15.11±2.60)%,NK细胞与烟曲霉菌丝、白假丝酵母菌孢子和菌丝直接接触后细胞内IFN-γ的表达率分别为(20.12±0.53)%,(20.69±0.34)%,(20.8±0.37)%,间接接触后细胞内IFN-γ的表达率分别为(21.40±0.53)%,(20.57±1.09)%,(20.20 ±0.51)%,细胞内IFN-γ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1);而NK细胞与烟曲霉孢子直接、间接接触作用后细胞内IFN-γ的表达率分别为(14.33±0.98)%,(14.97±1.5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空白对照组NK细胞内IL-4的表达率为(1.23±0.05)%,NK细胞与烟曲霉孢子和菌丝、白假丝酵母菌孢子和菌丝直接接触后细胞内IL-4的表达率分别为(1.25±0.06)%,(1.21±0.03)%,(1.22±0.46)%,(1.26±0.1 1)%,间接接触后细胞内IL-4的表达率分别为(1.21±0.06)%,(1.25±0.04)%,(1.27±0.03)%,(1.26±0.1)%,真菌刺激对NK细胞胞内IL-4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值均>0.05).结论 真菌刺激可抑制NK细胞胞内IFN-γ的释放,但对IL-4的释放无显著影响.

  • 产NDM-1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机制和临床特征

    作者:黄增光;夏淑;肖书念;林倍州;王爱华;徐安;卓超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的产NDM-1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机制及携带blaNDM-1质粒的特征和基因环境.方法 连续收集2011年8月至2013年1月华南地区6家综合性医院临床非重复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48株,同时选择大肠埃希菌J53作为接合试验受体菌.对所有菌株进行碳青霉烯水解酶表型试验(改良Hodge试验),用PCR法检测碳青霉烯类水解酶相关基因.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观察携带blaNDM-1质粒的大小,通过对质粒进行酶切分析质粒的同源性及不相容群分型,并对临床上产NDM-1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48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中有43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检测结果示,48株肠杆菌科细菌bla VIM、blaGIM和blaSPM均为阴性,19株细菌blaNDM-1基因为阳性,分别为3株大肠埃希菌、5株肺炎克雷伯菌、6株阴沟肠杆菌、3株弗劳地柠檬酸杆菌、1株产酸克雷伯菌和1株雷氏普罗威登斯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9株细菌均对亚胺培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为47.3%,但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68.4%.有13株产blaNDM-1细菌携带的blaNDM-1质粒均成功转移到大肠埃希菌J53中.接合子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仍耐药,但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均敏感.基因环境结果显示,接合子J-FR90(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所有基因为阴性,其余12株细菌携blaNDM-1质粒blaSHV、aac-(6')-Ib基因均为阳性.PFGE显示,携blaNDM-1质粒大小基本一致,为50 kb左右.质粒之间有相似的酶切图谱,其相似度>80%.质粒不相容群为IncX3型.菌株传代500代后,PCR检测显示所携带的blaNDM-1质粒均未丢失.19例产NDM-1细菌感染患者中6例死亡,13例存活.结论 华南地区已出现产NDM-1的肠杆菌科细菌,主要通过IncX3型质粒在肠杆菌中传播.感染此类细菌的患者预后良好.

  • 荆州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和耐药特征分析

    作者:周义正;李艳;王昌富

    目的 调查荆州地区社区相关性和医院相关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和HA-MRSA)的流行和耐药特征.方法 连续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分离自荆州市中心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送检样本的MRSA 159株.检测16种抗菌药物对所有菌株的小抑菌浓度,采用多重PCR检测所有菌株的SCCmec分子型别,并分别以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耐药谱聚类分析对ICU的MRSA进行同源性分析.采用WHONET 5.6和SPSS 19.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9株MRSA中,HA-MRSA 131株(82.4%),CA-MRSA 28株(17.6%).HA-MRSA和CA-MRSA在患者年龄、病区分布、来源样本类型、住院时间、抗感染治疗时间、感染类型和基础疾病的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103,31.372,59.756,71.703,54.153,59.756和54.232,P<0.01).159株MRSA中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和呋喃妥因耐药的菌株,但所有菌株对青霉素、头孢西丁和苯唑两林均耐药.HA-MRSA对莫西沙星、利福平、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的耐药性高于CA-MRSA(x2=30.179,27.352,28.523,28.523和25.987,P<0.01),但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低于CA-MRSA(x2=13.106和11.743,P<0.01).159株MRSA中,SCCmecⅡ型12株(7.5%),Ⅲ型113株(71.1%),Ⅳ型26株(16.4%),未能分型8株,CA-MRSA和HA-MRSA分别以Ⅳ(26/28,92.9%)型和Ⅲ型(113/131,86.3%)为主.ICU病区分离的49株HA-MRSA,经PFGE分型可分为6型,以Al(24株,49.0%)、A2亚型(9株,18.4%)和B型(9株,18.4%)为主;耐药谱聚类分析发现3群相关性很高的HA-MRSA,其对应的PFGE型别显示其分属于A1、A2亚型和B型.结论 荆州地区流行的MRSA以HA-MRSA为主,其与CA-MRSA在患者年龄、病区分布、感染类型以及耐药性等方面均显示出差异.HA-MRSA以SCCmecⅢ型为主,且在ICU病区存在HA-MRSA暴发流行.

  • HBV携带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淋巴细胞表达与病毒载量及肝脏病理的相关性

    作者:邓敏;丁韧烨;宣华;张戡;李洁萍;谢新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外周血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的表达水平与HBV载量及肝脏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收治的46例慢性HBV携带者,并选择23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BV携带者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4+ CD25+ CD127low/-Treg的表达.对46例HBV携带者在B型超声引导下行肝穿刺病理检查,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 DNA载量.组间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或Pearson直线相关.结果 46例HBV携带者的CD4+ CD25+ CD127low/-Treg水平为(5.11±1.47)%,健康对照组为(3.46±1.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29,P<0.01).HBV携带者外周血HBV DNA载量为(6.21±1.98)lg拷贝/mL,CD4+ CD25+ CD127low/-Treg水平与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r=0.405,P<0.01).46例HBV携带者肝穿刺病理显示,炎症分级≥G2者占45.65% (21/46),纤维化分期≥S2者占34.78% (16/46).HBV携带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表达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及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r=-0.434和-0.452,P<0.05).结论 CD4+ CD25+ CD1271ow/-Treg的表达与乙型肝炎病情的慢性化和肝组织损伤程度有关.

  • 肿瘤坏死因子-α对急性肝衰竭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及微生态制剂的保护作用

    作者:赵欣;赵彩彦;曹伟;苏淼

    目的 研究急性肝衰竭小鼠生化指标及肠黏膜通透性改变,并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对肠黏膜通透性影响的机制及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数字表法将30只健康清洁级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急性肝衰竭(ALF)组和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干预组(干预组),每组各10只.干预组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900 mg·kg-1·d-1)灌胃,对照组及ALF组予等量等渗盐水灌胃(9 mL·kg-1 ·d-1).2周后ALF组和干预组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3.0 g/kg),建立肝衰竭模型.注射后9h处死小鼠,留取血清、血浆观察生化指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和回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ZO)-1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检测回肠组织中ZO-1蛋白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a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各组间生化指标、TNF-α mRNA、ZO-1 mRNA以及ZO-1蛋白表达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ZO-1蛋白与血清TNF-α和血浆内毒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LF组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TNF-α及血浆内毒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上述指标均较ALF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F组小鼠肝组织TNF-α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4.038,P<0.01);干预组表达量较ALF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3.780,P<0.01).ALF组小鼠回肠ZO-1mRNA/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表达量较ALF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小鼠回肠ZO-1蛋白与血清TNF-α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均呈负相关(r=-0.946和-0.919,P<0.01).结论 TNF-α可能是导致肠黏膜通透性升高的原因之一.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既能通过减轻内毒素对肝脏的损害而发挥保肝作用,又能上调回肠ZO-1蛋白的表达以改善肠黏膜通透性.

  • 误诊为克罗恩病的肠结核11例临床分析

    作者:孙丽芳;金春;甄利波;朱敏

    肠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肠道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与克罗恩病在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学检查等方面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众多临床研究和病例报道均证实两者的鉴别十分困难,容易误诊误治.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结核科2007年4月至2014年3月共收治肠结核患者80例,其中误诊为克罗恩病11例,现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连续收集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结核科(浙江省结核病诊断治疗中心)2007年4月至2014年3月误诊为克罗恩病的肠结核患者11例.

  • 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产妇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

    作者:何鸣;方强;尤慧明;王莉钦

    产妇吸入性肺炎作为一个产科麻醉中的并发症首先在1946年由门德尔松描述[1],亦称为门德尔松综合征,其定义为吸入胃内容物导致的急性化学性肺损伤.吸入的原因为除全麻后气道防御反射下降外,还存在妊娠及生产过程中的腹内压增加加全麻肌松药物使用导致的胃肠道蠕动减少致使胃内液体返流吸入.随着医学的进展,临床上目前认为吸入性肺炎还包含了吸入有致病菌繁殖的口咽分泌物引起的肺部炎症,常为隐性吸入,其病原菌常见为厌氧菌及革兰阴性杆菌[2-3].吸入性肺炎常伴随明显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严重者可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4-6].

  • 输入性疟疾18例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周宜庆;金柯;徐菱遥;蒋龙凤;孔练花;韩亚萍;黄祖瑚;李军

    疟疾是由按蚊叮咬传播的原虫病,以间歇性寒战、高热、大汗后症状缓解为典型临床表现.现阶段,全国疟疾流行的24个省市、自治区中,95%的地区疟疾发病率已降到万分之一以下[1],其中江苏省年均发病率在0.026/万左右[2].临床上,医务工作者多对疟疾认识不足,易导致漏诊、误诊.本研究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例输入性疟疾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的诊疗水平.

  • 肝衰竭患者并发肺曲霉病八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文媛;盛吉芳;杨益大;郑临

    曲霉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真菌,当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可发生危及生命的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IPA属于深部真菌感染,其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较为困难,容易引起误诊或漏诊,且该病预后较差,病死率极高[1-2].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患者多免疫功能低下,加之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IPA的发病率呈现持续上升态势[3],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为提高临床医师对肝衰竭并发IPA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的8例肝衰竭合并IP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 麻疹患儿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1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平;林洁;许志良;陈瑜;崔大伟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全身迟发超敏性细胞免疫而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人感染麻疹病毒后,特异性IgM抗体和干扰素(IFN)-γ在早期感染的诊断和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控制病情,促进康复;后期产生的特异性IgG抗体是机体获得终身免疫的重要保障[24].白细胞介素(IL)-21是细胞因子Ⅰ型家族成员之一,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T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等的增殖及相关细胞因子的释放,而且能促进B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的IgM、IgA和IgG等,并参与调节Ig的类别转换[5-7].本研究我们探讨了IL-21在麻疹患儿外周血中的水平及其与麻疹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及IFN-γ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 血清降钙素原、Child-Turcotte-Pugh评分和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价

    作者:陈巍;高国生;董飞波;胡爱荣;祝成亮

    对于评价肝功能的储备,国内外有很多评分系统,其中Child-Turcotte-Pugh (CTP)评分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终末期肝病患者短期或长期生存率有较准确的预测价值[1-2],然而上述评分系统大多建立在欧美以酒精性肝病和丙型肝炎为基础的患病群体.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肝衰竭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价值[3].本研究旨在评估血清PCT和传统评分系统MELD对国内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3个月)预后的预测价值,以期能指导临床医师对预测指标的合理选择.

  • 金黄色葡萄球菌侵袭性感染分离株细胞毒素与侵袭毒素基因研究

    作者:唐朝贵;张小云;林涛;李前辉;陈滢

    金黄色葡萄球菌不仅可致皮肤软组织感染,并可致败血症、骨髓炎、关节炎等侵袭性感染[1-4].为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毒素基因和侵袭性毒素基因的状况以及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我们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住院患者无菌部位体液分离的一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10种细胞毒素基因与9种侵袭毒素基因检测,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

  • 成人水痘合并绞窄性肠梗阻一例

    作者:司炎辉;刘保池

    患者男,24岁,因全身皮疹、发热5d,持续性腹痛3d,以“水痘合并肠梗阻”急诊入院.患者入院前5d无明显诱因自胸部开始出现红色斑丘疹、疱疹,逐渐遍及面部、四肢,伴有瘙痒;伴发热,高38.7℃;入院前3d突发右下腹绞痛,持续性加重,放射至腰背部;伴频繁呕吐,呕吐物初为黄色胆汁样,后为咖啡样;伴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在外院查:水痘带状疱疹病毒IgM抗体(+),腹部平片:肠梗阻;予禁食、胃肠减压,抗病毒、解痉、护胃药物治疗,无明显缓解.患者9年前因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20 d前有“水痘”接触史.

  • Saffold心病毒对人类感染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亦林

    Saffold心病毒(SAFV)是近年来从人体分离到的一种新的心病毒,至今已发现11种基因型.SAFV感染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可通过粪-口途径和呼吸道传播,临床上常引起急性胃肠炎、呼吸道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者可致重症脑炎.此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就SAFV的特性、感染人类的情况作了综述,以期引起儿科及感染科医师对该病毒的重视.

  •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三版)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可高达50% ~ 90%.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主要在苏丹、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加蓬、南非、乌干达、刚果、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流行.目前尚无预防埃博拉出血热的疫苗,及时发现、诊断和严格隔离控制病人、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加强个人防护与感染控制等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
中华临床感染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