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杂志
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중화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376-2491
- 国内刊号: 11-2137/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糖耐量低减者和新诊断2型糖尿病者动态血糖谱的特点
目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了解糖耐量低减(IGT)者和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者动态血糖谱的特点,以便指导制定合理的干预治疗方案.方法对6例糖耐量正常(NGT)者、10例IGT者和20例新诊断T2DM者的CGMS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随着糖耐量受损加重,CGMS平均血糖值、血糖值标准差、血糖≥7.8 mmol/L时间百分比等逐渐升高(均P<0.05),CGMS血糖谱波动幅度逐渐增加.(2)IGT组餐后血糖达峰值时间为餐后109 min±32 min,全天血糖≥7.8 mmol/L时间为3.0 h±0.8 h;新诊断的T2DM组餐后血糖达峰值时间为92 min±22 min,全天血糖≥11.1 mmol/L时间为12.6 h±1.3 h.IGT组和新诊断T2DM组中,早餐后血糖上升速度较快、幅度较高且持续时间较长.结论 (1)CGMS检查能比较准确地显示IGT者和新诊断T2DM者动态血糖波动规律,有利于指导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治疗方案.(2)IGT者全天持续约3 h血糖≥7.8 mmol/L.(3)随着糖耐量受损加重,餐后血糖上升速度加快、峰值增高,血糖曲线波动幅度逐渐增加.
-
去甲斑蝥素对胆囊癌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NCTD)对胆囊癌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建立荷瘤裸鼠胆囊癌模型和胆囊癌GBC-SD细胞模型分别进行血管生成随机干预实验,实验分对照组、5氟尿嘧啶(5-FU)组、不同浓度NCTD组、内皮抑素(ES)组、NCTD+5-FU组和NCTD+内皮抑素组,每组10只.应用病理学检查、流式细胞术(FCM)、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CD34染色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观测荷瘤大小、凋亡率、瘤周血管形态和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TSP)、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TIMP2)表达.结果 (1)NCTD组裸鼠荷瘤MVD(4.1条±1.4条)明显少于5-FU组(15.8条±5.9条)和对照组(17.6条±3.2条,均P<0.01);与ES组(4.5条±2.1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CTD组显微镜下见凋亡、片状坏死肿瘤细胞周围有血管破坏现象.荷瘤MVD与荷瘤体积(r=0.985,t=8.069,P<0.05)、细胞增殖/凋亡比(r=0.956,t=4.61,P<0.05)相关.(2)NCTD组荷瘤细胞VEGF(32.3%±5.6%)、Ang-2蛋白表达(22.6%±3.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4.7%±4.2%及36.8%±8.7%)和5-FU组(41.0%±4.4%及31.7%±1.8%)(均P<0.01),TSP(166.9%±8.9%)、TIMP2(180.4%±4.1%)蛋白表达则明显高于对照组(14.7%±1.1%及56.7%±0.8%)和5-FU组(99.1%±2.8%及100.6%±18.4%)(均P<0.01),与E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Ang-2表达与荷瘤MVD呈正相关,TSP、TIMP2表达则呈负相关.(3)NCTD应用后逆转录(RT)-PCR检测显示,GBC-SD细胞VEGF mRNA(578 vs 435)、Ang-2 mRNA(236 vs 139)特异性条带净面积(Pix)明显降低,TIMP2 mRNA则明显增高(191 vs 421),与裸鼠荷瘤血管生成相关蛋白改变一致.结论 NCTD可有效抑制、破坏胆囊癌肿瘤血管生成,进而抑制胆囊癌的增殖与生长.其机制可能与NCTD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直接破坏血管内皮细胞、改变血管内皮细胞PCNA /凋亡比、下调血管生成因子VEGF、Ang-2和上调血管抑制因子TSP、TIMP2表达有关.
-
与胃癌腹膜高转移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的多肽片段的研究
目的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筛选与胃癌腹膜高转移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多肽,为肿瘤细胞的靶向性治疗筛选药物和载体.方法利用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对人胃癌细胞系GC9811和其腹膜高转移亚系GC9811-P进行3轮差异筛选、富集,获得与胃癌腹膜高转移细胞亲和的噬菌体克隆.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其与GC9811-P和GC9811细胞的亲和力,提取阳性噬菌体DNA并进行DNA序列测定,获得与胃癌腹膜高转移细胞亲和的多肽序列并予合成.利用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鉴定噬菌体克隆和合成肽与胃癌腹膜高转移细胞的体内外的结合特异性.结果筛选及ELISA结果显示得到与GC9811-P细胞特异性结合并内化入癌细胞的噬菌体克隆,测序结果示45%的被检噬菌体展示相同的多肽序列SMSIASPYIALE,推测SMSI是胃癌腹膜高转移细胞特异性结合肽的基序.合成的多肽与细胞共孵育48 h或多肽药物浓度达5 μmol/L时,显示出明显的结合能力.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17.19±0.42和16.89±0.31(每组实验为3个样本均值),与对照组无关肽PC的平均荧光强度(4.33±0.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成的多肽与细胞共孵育72 h或多肽药物浓度达10 μmol/L时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为23.58±0.71和24.95±0.15(每组实验为3个样本均值),与对照组无关肽PC的平均荧光强度(4.16±0.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裸鼠体内试验说明合成的多肽可与GC9811-P细胞成瘤的组织结合而不与GC9811及其他细胞成瘤的组织结合.结论筛选噬菌体随机肽库获得能与胃癌腹膜高转移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多肽序列SMSIASPYIALE;合成的多肽与胃癌腹膜高转移细胞有特异亲和力,为进一步临床胃癌早期腹膜转移诊断和治疗提供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理想标志物和靶向载体.
-
中国人手足裂畸形患者中染色体10q24.3区域DNA重复突变的鉴定
目的鉴定一个中国人手足裂畸形(SHFM)家系的致病突变,揭示该家系中手足裂畸形发生的分子遗传基础.方法回顾家系(4代共5例患者)中3例患者已有X线检查资料,补拍畸形手足外观照片.采集其中2例患者外周血进行高分辨G显带核型分析.从现有4名家系成员(包括3例患者)外周血样品中提取基因组DNA.针对TP63基因全部16个外显子(包括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设计并合成引物,以1例患者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产物直接测序.在已知的5个SHFM位点染色体区域选择微卫星标记,通过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家系成员的基因型.对染色体10q24.3区域SHFM3位点内微卫星标记的多态片段进行测序分析,比较患者和基因型相同的正常对照个体不同等位片段测序峰高度的差别.结果家系中现存3例患者双手均为桡侧指/掌骨缺失,2例患者双足表现中央轴趾/跖骨缺失,1例患者双足仅剩腓侧趾/跖骨,都符合典型手足裂畸形的临床表现.对患者进行高分辨G显带核型分析,未见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畸变;对患者DNA进行TP63基因测序,未发现突变.通过检测微卫星标记进行基因型分析,发现患者在SHFM1、SHFM4和SHFM5三个位点不表现单体型共享,而在SHFM2和SHFM3两个位点则共享某一单体型,提示本家系中手足裂畸形表型可能由SHFM2或SHFM3位点的突变引起.进一步分析SHFM2和SHFM3两个位点微卫星标记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发现患者在SHFM3位点的患者共享等位片段呈现信号增强现象.以相同基因型正常人为对照个体进行微卫星标记的比较测序分析,发现患者间共享等位片段的测序峰在患者中增高约1倍.以上结果表明,本家系患者发生了SHFM3位点内的DNA重复.结论首次在中国人手足裂畸形患者中发现染色体10q24.3区域DNA重复突变.
-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Ⅰ类和Ⅱ类T细胞特点的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Ⅰ类和Ⅱ类T细胞的特点.方法采取30例慢性ITP患者外周血及8例慢性ITP患者和6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脾细胞(接受脾切除的患者),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辅助T细胞(Th)CD4+和细胞毒性T细胞(Tc)CD8+胞质内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4的比例;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 T-bet 和 GATA-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疾病活动期患者外周血Th1/Th2和 Tc1/Tc2的比例(25.62和30.2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8.29和12.58,均P<0.01);缓解期患者外周血Th1/Th2和 Tc1/Tc2的比例(9.86和10.1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TP患者脾细胞Th1/Th2的比例(41.46)显著高于对照组(16.30,P<0.01);Tc1/Tc2的比例(35.80)高于对照组(16.8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疾病活动期患者外周血以及ITP患者脾细胞GATA-3 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是对照组的0.20和0.34倍,均P<0.05),缓解期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是对照组的0.97倍).ITP患者外周血及脾细胞T-bet mRNA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是对照组的1.17和1.04倍).结论 ITP是Ⅰ类T细胞占优势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促进Ⅰ类T细胞模式向Ⅱ类T细胞转化可能为ITP患者提供一种潜在的免疫治疗方式.
-
高尿酸血症与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对冠状动脉风险的联合评估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和高尿酸血症对急性冠状动脉(冠脉)事件风险的联合评估价值.方法将经冠脉造影确诊有急性冠脉事件(包括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195例冠心病患者和无急性冠脉事件的69例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作对照研究,分析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和尿酸的差别,以及二者在急性冠脉事件发生风险的联合作用.结果发生急性冠脉事件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尿酸高于对照组(FIB分别为4.09 g/L±1.36 g/L和3.52 g/L±1.37 g/L,P<0.05;尿酸分别为320 μmol/L±91 μmol/L和302 μmol/L±104 μmol/L,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在排除了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之后,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存在有意义的回归关系,而尿酸水平未进入回归方程.联合评估发现高纤维蛋白原水平及高尿酸水平的患者发生急性冠脉事件的风险高于单一指标增高者.结论高水平的纤维蛋白原与尿酸有共同促进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的作用.联合应用纤维蛋白原和尿酸对于全面评价急性冠脉事件风险有着重要意义.
-
保留脾脏和脾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手术
目的探讨胰腺体尾部肿瘤进行保留脾脏和脾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手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对2003年12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4例胰腺体尾部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患者,采用了保留脾脏与脾血管的方法进行胰腺远端的切除.在肿瘤的右侧横断胰腺,显露脾动静脉,自胰腺的体部向脾脏方向分离脾动静脉血管与胰腺.不需离断脾动静脉和胃短血管,不需游离脾脏.结果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保留脾脏和脾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手术.全部病例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08 min±52 min;手术中的平均出血为475 ml±96 ml;手术均未需要输血;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8 d±13 d.手术后1例患者出现胰瘘,经保守治疗治愈.无其他合并症.随访无复发与转移.结论保留脾脏和脾血管的胰腺远端切除是安全可行的,对于胰腺良性与交界性肿瘤的切除是佳的选择.
-
中国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型的鉴定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在不同民族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是否存在进化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 对中国云南少数民族地区50例CHB患者(25例少数民族CHB患者与对照组25例汉族CHB患者)HBV前S2/S(pre S2/S)和C(core,C)基因进行扩增,将PCR扩增产物克隆到载体pBS (pBluescriptⅡSK,pBS)上进行测序分析.结果50例患者HBV preS2/S基因全长846 bp,GC含量占49.1%,编码281个氨基酸(aa);C基因全长552 bp,GC含量占46.1%,编码183个aa.并在GenBank登录注册(AY517619、AY517620、AY517488、AY517489、AY517598、AY517599).通过与GenBank数据库中HBV基因及亚型序列比较,发现全部患者HBV基因与ayw1亚型具有高度同源性,preS2/S基因aa同源性为97.5%~98.6%,C基因aa同源性为94.5%~97.8%.所有患者S基因在"a"抗原决定簇aa第122位为精氨酸(AGA)、第160位为赖氨酸(AAA).发现全部患者HBV基因型均为B型(属ayw1亚型),未发现其他基因型.HBV准种发生频率为4%.25例少数民族CHB患者之间与对照组25例汉族患者之间HBV基因型B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preS2/S基因均存在aa 124精氨酸(R)→赖氨酸(K124)(1.1%)、172亮氨酸(L)→脯氨酸(P172)(1.3%)、306蛋氨酸(M)→苏氨酸(T306)(1.5%)和361异亮氨酸(I)→蛋氨酸(M361)(1.6%)的aa替代,其发生替代的频率>1%.但所有患者发生aa145甘氨酸(G)→精氨酸(R)(0.4%)替代的频率<1%.50例患者C基因在T细胞和B细胞表位存在27~63、80~110、135~153位间aa变异,其中45例患者C基因由于nt 1979A→G,nt 2012T→A,nt 2088G→T,nt2304C→A和nt 2339A→G的变异,分别引起V27、N38、V63、Q135和A147的aa替代,其发生替代的频率>1%.而另外5例重型CHB患者C基因由于nt 2159A→G,nt 2189A→C的变异,分别引起甘氨酸(G87)和亮氨酸(L97)的aa替代.所有患者preS2/S和C基因中未发现碱基的插入或缺失.结论中国云南少数民族地区HBV流行毒株为基因型B(属ayw1亚型,包括发现25个少数民族CHB患者为基因型B),基因型B与不同民族无相关性.HBV病毒载量可作为判定CHB患者预后的重要参数.
-
1993-2004年血液病房2388例次住院患者感染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病房医院、社区感染的发生、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1993-2004年2388例次住院患者发生细菌和真菌感染的情况.结果全部住院患者中,819例次(34.3%)发生感染,其中社区感染为237例次(9.9%),医院感染为582例次(24.4%).在医院感染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痰培养常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18株,16%),血培养主要为大肠埃希菌(36株,43%),一些耐药的革兰阳性菌也较常见,如痰中肠球菌属(30株,27%)、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13株,12%);在社区感染中,痰中以副流感杆菌(9株,15%)、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9株,15%)为主;血中以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9株,28%)、大肠埃希菌(9株,28%)为主.医院感染真菌较社区感染更为常见,主要以念珠菌为主.12年中,医院感染痰中始终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而血培养中,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比例逐年增加;社区感染痰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血中的克雷伯菌属比例逐年增加.所有部位的真菌感染的比例亦逐年增加.医院感染死亡36例(6.1%),社区感染死亡9例(3.8%,P=0.17).社区感染死亡率近年呈逐渐减少趋势,而医院感染死亡率变化不大.结论血液科患者感染发生率高,医院感染比例数值高于社区感染,死亡率较高,且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菌多,真菌感染比例高,并有逐年加重的倾向.
-
小肠淋巴瘤致多发穿孔一例
患者,女,57岁,因糖尿病入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住院8 d后,于凌晨5时突发腹部剧痛.体格检查:体温:38.6℃,痛苦貌,强迫体位,颈部等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部平坦,板状腹,全腹有压痛及反跳痛,以下腹部显著,肝浊音界消失.血常规:血红蛋白:89 g/L,白细胞: 21.3×109/L,中性粒细胞:0.91,血糖:8.72 mmol/L,腹部X线片示:双侧膈下可见游离气体,诊断结果:上消化道穿孔.遂转入普外科治疗,追问病史,患者近半个月腹部不适,隐痛,偶尔剧痛,时有黑便,体重下降,否认有溃疡病史.
-
迎接"世界肾脏日":重视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
近,国际肾脏病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Nephrology,ISN)和国际肾脏基金会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Kidney Foundations,IFKF)联合倡议,将每年3月份的第2个星期四定为"世界肾脏日"(World Kidney Day),第一个"世界肾脏日"就在今年3月9日.开展"世界肾脏日"活动,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医务人员及广大民众充分重视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 CKD),了解其危害,加强防治[1].
-
第95例皮疹-发热-肝损害-急性肾衰竭
病历摘要患者男,16岁,因间断皮疹、发热1个月,无尿3 d入院.患者1个月前因治疗"疥疮"服用罗红霉素0.25 g后24 h内出现头颈部及双臂皮疹,瘙痒,压之退色,渐扩散到全身.28 d前出现发热,体温不详,当地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丁胺卡那霉素及阿莫西林等治疗,体温逐渐升高至38.6℃ ,原有皮疹面积扩大并出现巩膜黄染.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121 I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63 IU/L、总胆红素 35.4 μmol/L、直接胆红素9.4 μmol/L,肾功能正常,考虑为"麻疹合并肝损害",给予青霉素、泰能、丙种球蛋白、利巴韦林、解热镇痛药,甲泼尼龙等药物治疗,体温持续较高,高达40℃,皮疹较前加重,周身泛发红斑,融合成大片潮红斑,头面部弥漫米粒大小脓疱.
-
血管内再通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有效
2006年2月的<卒中>杂志(Stroke,2006,37:419-424)报告,对于不适宜做静脉内溶栓的卒中患者,血管内再通治疗(endovascular recanalization therapy,ERT) 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选择,在美国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
-
禽流感病毒突变加大了对人类的威胁
<自然>杂志(Nature,2006,439:248-249)1月19日报道,禽流感病毒的突变警钟已经拉响,禽流感加大了对人类的威胁.报道说,土耳其短时间内禽流感爆发给世人敲响了警钟,世界卫生组织位于伦敦的合作中心--国家医学研究院(NIMR)的科学家们已经确定了在禽流感病毒的序列中发生了3个突变,其中至少有2个使病毒更加适应人类.这些科学家们迫切地想知道这些病毒在土耳其的传播与先前在亚洲出现的禽流感病毒的传播有什么不同,他们特别关注人类之间禽流感传播的可能性.
-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变化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关系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是高原低气压低氧环境下群体的常见慢性疾病.其病变以单位容积循环血中红细胞数超常增多,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比容(Hct)随之增强为表现,从而对机体各组织器官造成损害,甚至导致患者丧失生活与劳动能力.虽然国内外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但仍未能阐明该病的发病机理.以往许多研究认为HAPC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有直接的相关性,然而目前有研究结果[1]发现,南美安第斯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病人EPO水平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EPO在HAPC中究竟起着什么样的角色.我们针对这一问题,对青海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病人与EPO水平的关系作了探索.
-
胃癌组织中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的表达研究
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15-PGDH)广泛分布于人和哺乳动物的胃肠道、肺等正常组织中[1],可催化15-羟基前列腺素(PG)成为活性较弱的15-酮基PG,并可减少致癌物和前致癌物[2].近研究显示15-PGDH表达缺失或减低与恶性肿瘤(如肠癌、肺癌等)的发生发展相关[3-5],但15-PGDH与胃癌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针对两者关系进行探讨.
-
核转录因子κB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中调控多药耐药基因转录的研究
近年来,发现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都是组成型活化的,并与肿瘤的耐药有密切关系[1-3].MDR1基因编码产物的P-糖蛋白(P-glycoprotein ,P-gp)为能量依赖性的运输泵,它能将细胞内的药物泵出细胞外[4],因此P-gp的过表达能使细胞内药物浓度降低,是引起化疗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荧光染料Rho123可作为底物被P-gp泵出细胞外,造成细胞内荧光分布减少,常被用来检测P-gp离子泵的功能.近的研究发现NF-κB可以结合于MDR1基因的第一个内含子区域,并且在大肠癌细胞系中通过表达NF-κB抑制蛋白(IκBα)来特异性抑制NF-κB,减少MDR1的表达[1].
-
第一鳃沟瘘管12例临床分析
第一鳃沟瘘管亦称先天性耳颈瘘管,临床上较少见,亦比较容易误诊漏诊,治疗上因瘘管与面神经和腮腺关系密切,某些病例瘘管走向复杂、位置深、分支多,手术有一定难度.对该病的充分认识有利于早期诊断,完整切除瘘管及减少手术并发症.本文介绍了12例第一鳃沟瘘管的诊断和手术经过.
-
非小细胞肺癌同时伴脑转移的外科处理
脑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常见的远处转移.通常预后很差,一般自然病程不超过2个月,即使采取姑息性放疗和/或化疗等非手术治疗其中位生存时间也不超过6个月[1].尽管有文献报道,对部分经选择的病例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获得长期生存,但对手术治疗的结果、手术方式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等依然意见不一[1-6].我们对41例非小细胞肺癌同时伴脑转移的外科处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
先天性肠旋转异常并回结肠型肠套叠
患者男,15岁,因先天性心脏病于2005年5月9日入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于5月15日在全麻下行Gleen手术.术后第5天出现腹痛,解大便时发现肛门坠出物并便血约400 ml,鲜红色.肛门坠出物为肠黏膜,红润,约10 cm.手法复位后扪及直肠内肿物,行钡灌肠见钡剂至降结肠近段时不能上行,腹壁加压,见肠侧壁散在钡剂上行约9 cm至结肠脾区停止(图1).
-
第二届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由中国癌症基金会(CCRF)、中国抗癌协会(CACA)、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the 2nd China North-South lung cancer summit)于2005年9月24日在北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