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针灸临床杂志

针灸临床

针灸临床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침구림상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
  • 影响因子: 1.2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0779
  • 国内刊号: 23-135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4-17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针灸临床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孙申田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针刺配合耳针沿皮透刺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林海瑞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耳针沿皮透刺及耳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针刺配合耳针沿皮透刺和耳压治疗,体穴取颈夹脊穴、大椎及阿是穴为主;耳穴取颈椎穴区、肩—肩关节—锁骨穴区、肘—腕—指穴区;耳压取神门、肝、脾、皮质下.对照组52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与治疗组中针刺疗法相同.连续治疗2个疗程进行疗效对比,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3%,对照组为80.7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耳针沿皮透刺及耳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与单纯针刺疗法治疗相比,其治疗效果更佳.

  • 分期针刺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

    作者:肖韩艳;徐婧;董嘉楠

    目的:应用分期针刺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与普通针刺法对比,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吞咽困难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分期针刺组和常规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辅以常规针灸治疗及分期针刺法进行康复治疗.在4周及3个月时,应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量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4周时分期针刺组治愈率为20%,有效率为65%;治疗3个月时分期针刺组治愈率为33.33%,有效率为95%,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期针刺法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一种有效、简便、安全的方法,可推荐临床使用.

  • 久病入络针药结合诊治验案

    作者:欧阳八四

    “久病入络”“久痛入络”是吴门医派叶天士络病理论的精髓,络病理论拓宽了中医临床诊治的思路,特别是提高了慢性病、疑难病的临床疗效,它不是针对一病一证而创制的,而是有普遍规律性的理论.笔者应用针药结合诊治久病入络的耳鸣、不寐、面瘫后遗症和头痛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 针刺治疗腕管综合征30例

    作者:王威;唐伟;迟海涛;张军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腕管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病人30例,给予针刺治疗,进行疗效评价,治疗前后进行诱发电位波幅、潜伏期、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30例患者治愈16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前、后正中神经指3-腕感觉、运动诱发电位波幅、潜伏期、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及临床疗效评定均证实针刺治疗腕管综合征有效,可推广应用.

  • 浮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黄素贞

    目的:研究浮针疗法联合传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抢救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2012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共有12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到我院住院部治疗,根据患者随机抽签单双号进行平均分组,采取不同的措施后对病人的神经缺损以及运动功能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FMA评分却显著增高,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脑卒中偏瘫病人的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z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利用浮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在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运动功能方面有显著的优势.

  • 埋线联合耳穴贴压对失眠患者PSQI的影响

    作者:吴靖;姚重界;叶萍;符梦彬;乏耿翰;孙曌

    目的:观察埋线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将4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共20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0%和85%,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5%和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睡眠质量、时间、效率及入睡时间均得到改善,但相同治疗周期下,治疗组在院总就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埋线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针灸结合刮痧治疗郁证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向娟;陈果;欧阳里知;薛智慧;张赛男;王煦哲;李铁浪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刮痧治疗郁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郁证患者随机分为针灸刮痧组(15例)、传统针刺组(16例)和西药对照组(15例).针灸刮痧组和传统针刺组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西药对照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片,每日20 mg/片,早餐时顿服.采用国际公认的HAMD和SDS量表积分法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针灸刮痧组显效率86.7%,总有效率93.3%,说明针灸结合刮痧能明显的改善患者症状(P<0.01);针灸刮痧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显效率56.3%,总有效率81.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疗效亦优于西药对照组(显效率80%,总有效率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刮痧疗法治疗郁证疗效颇佳,与西药盐酸帕罗西汀片疗效相当.

  • 远近配穴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作者:沈庆思;王浩然;贾红玲;张永臣

    目的:观察远近配穴法治疗推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局部取穴组30例,远端取穴组30例,远近配穴组30例,3个疗程后比较远近配穴法与其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远近配穴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局部取穴组总有效率83.3%,远部取穴组总有效率80%,远近配穴组总有效率93.3%),3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远近配穴能够改善患者的颈椎病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疗效.

  • 针刺治疗后半规管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经Epley法复位后的残余头晕

    作者:王玉琳;秦旭旭;刘佳;张凯宇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后半规管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经Epley法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疗效.方法:82例一次性Epley法复位成功的后半规管型BPPV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予针刺晕听穴、太阳穴、风池穴为主,1次/天,6天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在成功手法复位后不予任何额外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残余头晕持续时间及眩晕障碍量表(DHI)的得分.结果:治疗组残余头晕持续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DHI评分在治疗1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针刺可有效缩短后半规管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经Epley法残余头晕的持续时间并显著改善患者残余头晕的严重程度.

  • 咳喘停贴剂穴位贴敷对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IgE的影响

    作者:周姗;刘兰英;王和生;吴文忠;张聪;刘成勇;陈栋;秦珊

    目的:探讨咳喘停贴剂穴位贴敷对处于哮喘缓解期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中医院2014年夏季哮喘患者,按有无过敏性鼻炎,分为合并过敏性鼻炎组55例,单纯哮喘组26例,用咳喘停贴剂穴位贴敷治疗,4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结果:治疗前,合并过敏性鼻炎组与单纯哮喘组血清Ig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合并过敏性鼻炎组显著高于单纯哮喘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合并过敏性鼻炎组治疗后血清IgE水平显著下降(P<0.05);单纯哮喘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8名患者血清IgE水平升高明显.结论:血清IgE是哮喘发病发展中的重要因素,且对于合并过敏性鼻炎或过敏性疾病的哮喘患者尤为明显.咳喘停贴剂穴位贴敷可以有效降低缓解期哮喘血清IgE水平,尤其是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进展

    作者:吴文刚;玛丽安;潘军英;吴北峰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且常反复发作,难以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病治疗依靠现代医学及中医学多种手段不断地发展.本研究对近年来各种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总结.

  • 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相关因素影响的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李佳诺;孙忠人;郭玉怀;曾祥新

    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历史悠久,其中电针的优越性近年来有着显著体现,查阅近10年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通过评分法、分子生物学、电生理、染色法4大方面对其疗效进行评价,对此作一综述.

  • 温针灸神道穴治疗失眠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王昆阳;华颖;高亚斌;薛亚静;田青

    目的:观察温针灸神道穴与口服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2名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30),分别予温针灸神道穴与口服佐匹克隆片治疗2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IQ)对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1月后随访评分与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8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对照组临床痊愈6例,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温针灸神道穴治疗失眠症疗效明确,与佐匹克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结束1月后随访疗效维持作用,总有效率温针灸神道穴组优于佐匹克隆组(P<0.05).结论:温针灸神道穴能较好的改善失眠症患者的睡眠情况且疗效稳定性优于佐匹克隆.

  • 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作者:毛珍;张红星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一组用电针治疗(电针组),另一组用普芦卡必利治疗(药物组),观察患者治疗前4周、后4周、随访期前4周、随访期后4周,平均周完全自主排便次数(CSBMs)、变化值及CSBMs≧3所占比例;治疗前与8周治疗后自主排便次数(SBMs)、粪便性状及排便困难程度得分及变化值.结果:在治疗前4周、治疗后4周、随访期后4周,电针组与药物组CSBMs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SBMs及粪便性状变化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期和随访期,CSBMs≧3所占比例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与普芦卡必利治疗功能性便秘各有优势,临床应酌情选择.

  • 电针拮抗肌腧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的临床评价

    作者:刘铭;李芝慧;马晖

    目的:观察电针拮抗肌腧穴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电针拮抗肌腧穴联合康复训练)和对照组(康复训练)各40例,两组均进行内科常规治疗.治疗前后用改良Ashworth分级、运动功能评定和ADL指数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0日后,两组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电针拮抗肌腧穴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明显缓解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及提高ADL指数,较单用康复训练有显著优势,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针刺加隔附子灸穴位治疗老年女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作者:崔秀敏;赵洁晶;何相成;文春光

    目的:探讨针刺加隔附子灸穴位治疗老年女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女性尿失禁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肾俞、膀胱俞、关元、中极、三阴交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加神阙穴隔附子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72 h尿失禁次数、1h漏尿量、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和临床症状评分,并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72 h尿失禁次数、1h漏尿量、ICIQ-SF评分和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加隔附子灸穴位治疗老年女性尿失禁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头穴丛刺结合丰富环境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海马BDNF、TrkB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艳春;叶涛;朱路文;张中伟;宋名杨;唐强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结合丰富环境刺激对脑瘫大鼠海马BDNF、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头穴丛刺组、丰富环境组及头穴丛刺结合丰富环境组5组,各组于造模后7天、28天时间点再分成2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参照RICE法制作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不给予任何干预,头穴丛刺组给予头穴丛刺治疗,丰富环境组给予丰富环境刺激治疗,头穴丛刺结合丰富环境组给予头穴丛刺结合丰富环境刺激治疗.造模后7天,28天,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测海马区BDNF、TrkB阳性细胞表达数目.结果:造模后7天、28天,与假手术相比,缺氧缺血组海马区BDNF、TrkB阳性表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缺氧缺血组相比,各干预组海马区BDNF、TrkB阳性表达均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28天,与头穴丛刺组、丰富环境组相比,头穴丛刺结合丰富环境组海马区BDNF、TrkB阳性表达有所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丛刺结合丰富环境刺激可促进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海马BDNF、TrkB蛋白表达,优于单纯的头穴丛刺或丰富环境干预.

  • 刺血疗法对原发性肝癌大鼠VEGF、TGF-β1的影响

    作者:刘新燕;赵慧玲;吴云;魏珂;陈子晨;谭丽;战慧敏

    目的:观察刺血疗法对原发性肝癌(HCC)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肝脏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其对HCC大鼠癌变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15只)、刺血预防组(15只).采用腹腔注射二乙基亚硝胺(DEN)法诱导建立HCC模型,为期13周.正常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模型组只抓取按压;刺血预防组从造模开始即给予大鼠后肢肝经浅表静脉处刺血,每次0.3~0.5 ml,每周2次,至13周.第13周末,以10%水合氯醛麻醉大鼠,腹主动脉取血5ml,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和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TGF-β1的检测,剖取肝叶行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AFP-L3、VEGF、TGF-β1含量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刺血预防组大鼠AFP-L3、VEGF、TGF-β1含量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切片,模型组肿瘤灶诱导形成,癌结节较多;刺血预防组癌细胞数量较少,仅见少量结节形成.结论:刺血疗法具有预防或延缓肝癌形成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肿瘤血管生长因子VEGF、TGF-β1的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 电针“足三里”“肾俞”对吗啡戒断大鼠NAc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作者:武文鹏;谷栩萌;孙兴华;孙远征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肾俞”对吗啡戒断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NAc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和电针组,每组各10只大鼠.采用剂量递增法颈背部皮下注射吗啡,连续5日,每日2次,间隔时间为8h,每日剂量分别为20mg·kg-1、30 mg·kg-1、40 mg·kg-1、50 mg· kg-1、50 mg· kg-1,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末次注射结束后3h,给予纳洛酮催促戒断.针刺组和电针组选取“足三里”“肾俞”穴分别予以单纯针刺和针刺基础上连接KWD808 Ⅰ脉冲治疗仪,每日15 min,每日1次,连续干预6日.应用Morris水迷宫测试评价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和记忆保持能力.高效液相色谱-ELISA测定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结果:与空白组在相同时间点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1);与模型组在相同时间点比较,针刺组、电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0.01).在相同时间点,电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短于针刺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空白组、针刺组、电针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且电针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高于针刺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内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显著增加,5-羟色胺(5-HT)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电针组大鼠脑内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明显降低,5-羟色胺(5-HT)含量显著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且电针组在降低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增加5-羟色胺(5-HT)含量方面优于针刺组,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肾俞”能改善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促戒断后的学习记忆能力和记忆保持能力,并推测机制可能与其能降低伏核内的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增加5-羟色胺(5-HT)含量有关.

  • 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疼痛反应及中脑内κ、μ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周瑾;崔晓;齐丹丹;张梅;刘珍珍;郭孟玮;赵雅芳;任晓暄;张露芬

    目的:观察不同刺激量针刺关元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扭体反应及中脑内κ、μ受体表达的影响,旨在讨论不同针刺刺激量(粗针、深刺、行手法与细针、浅刺、不行手法)对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的镇痛效应及其部分影响机制.方法: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成盐水组、寒凝类痛经模型组、刺激量A组(粗针、深刺、行手法)、刺激量B组(细针、浅刺、不行手法),每组10只.除盐水组外,其它各组采用冷冻法结合苯甲酸雌二醇加缩宫素制备类痛经大鼠模型,刺激量A组和刺激量B组以不同刺激量针刺关元穴.观察大鼠扭体反应,并以荧光定量PCR(RT-PCR)法测定中脑内κ、μ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刺激量A组以及刺激量B组扭体的潜伏期缩短(P<0.05),疼痛扭体次数、扭体评分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刺激量A组、刺激量B组的扭体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1),扭体次数、扭体评分显著减少(P<0.01).结论:不同刺激量针刺关元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均有镇痛作用;粗针、深刺、行手法针刺关元穴能够更好的缓解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的扭体反应.

  • 电针“太冲”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血压及血清NPY、Ach含量的影响

    作者:郭文;刘清国;朱华超;纪智;谢晓佳;贾文睿

    目的:观察电针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血压及血管内皮相关因子NPY、Ach的影响,探讨电针对高血压前期血管内皮的保护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2只.每日采用足底电击结合噪声刺激方法,制备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动物模型.除正常组外,电针组每日接受与模型组相同的造模刺激.电针组取双侧“太冲穴”直刺1~2mm,连接电针,刺激强度以大鼠肢体出现微微颤动为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血清NPY、Ach含量.在实验前1天,以及实验的第3、5、7、9、11天分别测量大鼠收缩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压明显升高(P<0.01),至实验结束时,血压值接近临床高血压;电针干预后,血压上升缓慢,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血压降低(P<0.01,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浆NPY含量升高(P<0.01),Ach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血清NPY含量降低(P<0.01),Ach含量升高(P<0.01).结论:电针可以降低高血压前期血压,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内皮因子NPY、Ach实现的.

  • 热敏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海华;许能贵;李知行;孙健

    目的:观察并比较热敏灸与艾柱灸在治疗颈型颈椎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治疗组和艾柱灸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对照组隔日1次,3次为一疗程.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NPQ、McGill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在提高临床疗效、NPQ、McGill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敏灸可以减轻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运用.

  • 六泉穴刺法配合情志护理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郭永娟;李鞍英

    目的:观察六泉穴刺法配合情志护理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六泉穴刺法配合情志护理)、对照组40例(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前后进行洼田饮水试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在饮水试验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在吞咽困难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六泉穴刺法配合情志护理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

  • 火针扬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闫珺;赵志轩;刘松江

    目的:观察火针扬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带状疱疹后遗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火针扬刺法治疗,对照组37例外用扶他林软膏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3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火针扬刺法可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 低频负压脉动气流集成罐调控装置研制及应用策略

    作者:杨洋;马良宵;潘秋银;芦煜;杨学智;牛欣

    研发融合经穴体表刺激疗法与现代技术的中医类智能化诊疗设备,并应用于调治亚健康状态.本研究结合针灸临床实践经验,整合现代生物工程、人体信息数字化采集、现代微电子、流体力学、生物信息反馈等技术,研制一种集拔罐、推拿、刮痧为一体的中医诊疗保健设备.集成局部负压、低频振动、循经刺激等体表经穴刺激疗法的优势,并设计同步采集局部血流阻抗及皮肤温度等生物反馈信息,达到诊断与治疗的同步,实现技术手段的数字化、智能化、人性化.并将低频负压脉动气流集成罐调控装置应用于疼痛性亚健康人群,观察其疗效、稳定性及安全性,规范临床操作方法,以进一步推广使用.

  • 浅述“一种治疗关节疾病的针灸针”

    作者:杨玉赫;李陈雪;黄斌;修畅;孙晓伟

    笔者在传统针灸治疗疾病的原理与关节疾病临床治疗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对针刺疗法治疗关节疾病的总结与体会,对传统的针灸针进行了新的、有益的探索与改良.保留了针灸针原有针尖、针柄与针体的结构,增加了针梗、活塞、活塞柄、指板、液体腔、针口、针口连接孔、螺纹、刻度等部分,实现了将针刺关节上的相关穴位功能、关节腔注射药物功能与关节腔积液抽取功能结合在一起,从而增加了关节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 热敏灸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作者:陈新宇;舒华;吴治谚;张世鹰;刘佑晖;蔡虎志;王笑莹;李琰

    目的:对热敏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评价.方法:登录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对有关热敏灸治疗哮喘的文献进行检索,将得到的文献进行筛选、排除后,使用Review manager 5.3版软件对筛选后得到的同质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热敏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总有效率的合并OR为1.88,95%置信区间为[1.23,2.86],合并影响Z=2.94(P <0.003);FEV1改善值比较的合并MD为1.57,95%置信区间为[-0.58,3.73],合并影响Z=1.43(P =0.15).结论:热敏灸治疗支气管哮喘较常规治疗手段更有效.

  • 周围性面瘫的针灸取穴规律研究

    作者:彭志杰;王妍妍;边涛;李在荣;李艺;王朝阳

    目的:探究周围性面瘫的针灸取穴规律,为临床取穴提供方向和理论依据.方法:检索24部古籍和11种核心期刊,对检索结果和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探究.结果:共检索到古代文献77条原文,34个穴位,合160穴次;现代文献336篇,80个穴位,合3792穴次.结论:周围性面瘫的基本取穴规律:重视阳经,以手足阳明经为主,手足少阳经、太阳经为辅,具体经穴以地仓、颊车、丝足空、水沟、承浆、阳白、合谷、迎香为主,同时依据经络诊察兼顾其他经脉及经穴.

针灸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