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

肿瘤研究与临床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 종류구여림상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355/R
  • 国内刊号: 贾力涛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rc@cmaph.org
  • 曾用名: 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医院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结直肠癌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与△6脱饱和酶关系的研究

    作者:杨凯;田文;董矜;董岩;李红

    目的 了解结直肠癌患者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代谢状况,探讨PUFA代谢与△6脱饱和酶(D6D)的关系.方法 检测38例结直肠癌患者血红细胞及61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肿瘤组织PUFA的水平,分析ω-6和ω-3代谢途径各脂肪酸比例、D6D指数及两者关联性.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血红细胞及组织标本ω-6 PUFA代谢占优势,ω-6/ω-3 PUFA总比例分别为4.89和10.15;亚油酸/亚麻酸(LA/ALA)比值分别为101.92和86.16; ω-6/ω-3 LC-PUFA分别为2.86和4.51.ω-6代谢途径中D6D指数在肿瘤组织(t=11.609,P=0.00)及血红细胞(t=-9.151,P=0.00)中均高于ω-3途径代谢.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PUFA代谢以ω-6PUFA占优势,ω-6脂肪酸代谢途径较ω-3代谢途径活跃,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可能为结直肠癌的防治提供一种手段.

  • 螺旋CT对腹部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艳艳;原凌;徐树明;杜笑松;杨继虎;韩振国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腹部平滑肌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腹部平滑肌肉瘤患者的CT表现,术前CT定位为1例直肠,2例结肠,1例小肠,4例系膜,4例腹膜后.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平滑肌肉瘤,12例中1例肿瘤位于直肠,1例位于结肠,1例位于小肠,5例位于结肠系膜,4例位于腹膜后,CT定位准确率为91.7%(11/12).肿瘤一般体积较大,平均直径为6 cm,密度不均匀,中心常出现结节状及斑片状坏死,但无钙化及囊性变,增强后实性部分可以出现延时强化(9/12).结论 螺旋CT对腹部平滑肌肉瘤诊断的定位较为准确,CT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有一定特征,但后诊断依靠病理免疫组织化学.

  • 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77例免疫组织化学、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及生长抑素受体显像结果分析

    作者:于江媛;林保和;李洁;李囡;王雪鹃;翟士桢;许小宝;张晓鹏;杨志

    目的 探讨生物标志物对于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的诊断价值,以及不同分类GEP-NEN生长抑素受体的表达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GEP-NEN患者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99Tcm-HYNIC-TOC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影像学结果.结果 GEP-NEN突触素(Syn)的阳性表达率为90.4%(66/73),嗜铬粒素A(CgA)的阳性表达率为65.7%(44/6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P<0.01);70.5%(31/44)的GEP-NEN血清NSE水平升高,在16.02 ~ 5713.00 ng/ml之间;生长抑素受体显像64.9%(50/77)呈阳性结果,且神经内分泌瘤(NET)与神经内分泌癌(NEC)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3,P< 0.01).结论 Syn较CgA有更高的阳性表达,CgA在来源于胃、小肠以及胰腺的GEP-NEN中有着较高的表达;初步证实血清NSE水平可以作为GEP-NEN诊断的辅助指标;生长抑素受体显像阳性率与分化程度相关,分化好的GEP-NEN有着更高的Ⅱ型生长抑素受体表达.

  • 成年人嗜血细胞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

    作者:冯慧;刘新建;李玉富;周可树;周健;杜建伟;宋永平

    目的 探讨成年人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特点、预后相关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成年人HPS临床资料,用Kaplan-Meier分析患者的总生存率,并用Log-rank检验对可能 影响生存的17项临床病理因素和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患者原发病以病毒感染和恶性 淋巴瘤多见,临床表现以外周血2系或3系血细胞减少(100%),发热(83%)、脾大(78%)、淋巴结肿 大(56%)较常见,死亡率高达66.7%,中位生存时间为7.4周,单因素方差结果显示初发症状为发热 (P=0.039)、年龄> 30岁(P=0.03 1)、肝大(P=0.041)、血红蛋白(Hb)<100g/L且血小板(Plt)<50 g/L(P=0.039)为预后不良因素.结论 成年人HPS患者以发热为初发症状、年龄>30岁、出现肝大、Hb< 100g/L且Plt< 50 g/L时提示预后不良,具有HPS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该积极化疗和支持治疗.HPS发病率低,起病急,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极高,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注意.

  • 乳腺癌MRMT-1细胞局部骨转移大鼠模型的研究

    作者:姚暄;贾立群;谭煌英;潘琳;向青;徐波;郭艳茹;高福云;刘轩

    目的 研究乳腺癌MRMT-1细胞局部骨转移大鼠模型在痛觉反应、影像学、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表现,为进一步的发病机制和药理学研究提供资料.方法 将32只雌性SD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各16只,在模型组大鼠胫骨内注射乳腺癌MRMT-1细胞,引起局部骨转移.造模后19d测定痛觉反应,21d处死大鼠取材,测定肿瘤体积,用X线对骨质损伤进行评分并测定骨密度(BMD),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改变,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法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骨保护素(OPG)水平,并计算比值;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存在痛觉异常状态(P<0.01);胫骨在X线下损伤评分较高(P<0.01).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左侧胫骨的BMD分别为(0.11 ±0.01)g/cm2和(0.13±0.02)g/cm2(P< 0.05).模型组胫骨标本上肿瘤生长明显,体积为(1082.73±679.44)mm3,而假手术组无肿瘤生长(P<0.01),病理可见混合性骨转移,但以溶骨性病变为主;伴有破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达到(40.84±25.59)个/高倍视野,而假手术组仅为(1.88±2.92)个/高倍视野(P<0.01).转移灶局部RANKL水平无明显变化,OPG水平下降(P<0.05),OPG/RANKL比值和PTHrP下降(P<0.05).结论 乳腺癌MRMT-1细胞局部骨转移大鼠模型存在癌痛、骨质破坏,甚至病理性骨折等表现.其发病机制可能是MRMT-1细胞在浸润生长过程中打破了OPG-RANKL-RANK系统的平衡,从而激活破骨细胞,引起骨吸收作用亢进,引起各种表现.

  • 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卡铂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

    作者:骆俊朋;胡鸿涛;姚全军;孟艳莉;郭晨阳;黎海亮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卡铂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 96例肝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热化疗灌注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B组常温下化疗灌注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观察介入前后及介入后30 d患者肝肾功能、免疫功能变化;治疗后第30天行平扫加多期增强CT扫描,依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间隔4~6周重复治疗1次,第3次介入治疗后随访,比较两组总生存期.结果 治疗后第3天,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较治疗前均升高[A组ALT:(43±5)U/L比(84± 12)U/L,B组ALT:(41±3)U/L比(175± 10)U/L,A组AST:(44±2)U/L比(94±11)U/L,B组AST:(42±1)U/L比(173± 13)U/L,均P<0.05],B组高于A组(P值分别为0.001,0.002),但治疗后第30天较治疗前无变化[A、B组ALT:(42±6)、(40±5)U/L,A、B组AST:(45±1)、(41±3)U/L,均P<0.05].两组肾功能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A组CD;细胞及活化T细胞较治疗前升高[(69.35±6.88)%比(72.23±6.84)%,(11.83±4.09)%比(14.17±3.92)%,P值分别为0.005,0.002],而CD;细胞较治疗前下降[(24.18±1.85)%比(23.56±2.66)%,P=0.028].A组总有效率75.00%(36/48),B组39.58%(1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4.0个月(95%CI为20 ~ 29个月),B组为18.9个月(95%CI为18 ~ 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卡铂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是治疗肝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其对肝功能影响较小且呈一过性.

  • 大分割与常规分割适形放射治疗复发转移子宫颈癌疗效分析

    作者:苏晓科;王霞;马晓捷;麻富卯

    目的 分析大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复发转移子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61例复发转移子宫颈癌患者,分为大分割适形放疗组(简称大分割组)30例和常规分割适形放疗组(简称常规分割组)31例.大分割组单次剂量为4~8 Gy,每周3次,总剂量为35 ~ 50 Gy,常规分割组单次剂量为2 Gy,每周5次,总剂量为40 ~ 60 Gy.分析比较两组的有效率、1、2年生存率和放疗不良反应.结果 大分割组总有效率为76.7 %(23/30)、常规分割组为67.7 %(21/3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04,P> 0.05);1、2年生存率大分割组分别为63.3%(19/30)、26.7%(8/30),常规分割组分别为54.8%(17/31)、29.0%(9/3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54,P>0.05;x2=0.042,P>0.05);但大分割组的骨髓抑制发生率[53.3%(16/30)]要低于常规分割组[77.4%(2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1,P<0.05);大分割组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56.7%(12/30)]要低于常规分割组[56.7%(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4.09,P<0.05).结论 大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与常规分割适形放疗疗效相同,但近期不良反应轻,患者易耐受,生存质量较后组有所提高.

  • 吉非替尼一线治疗70岁以上肺腺癌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若天;支修益;张毅;姚舒洋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81例初治晚期肺腺癌不吸烟、不适于全身化疗的老年患者,接受吉非替尼治疗至疾病进展或不良反应不可耐受,观察近期疗效、体力状态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81例患者均可进行疗效评估,部分缓解21例(25.9%),疾病稳定39例(48.1%),45例(55.5%)的患者治疗后体力状态有所改善.主要不良反应为Ⅰ度皮疹、乏力、腹泻.结论 吉非替尼一线治疗老年人晚期肺腺癌疗效确切,耐受性良好.

  • 间隙连接蛋白Cx43基因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国;王建利;陈武;黄柳桓;党育涛;高江平

    目的 观察间隙连接蛋白Cx43基因在人类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肺癌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48例肺腺癌组织中Cx43基因的蛋白及mRNA表达,并分析其与癌浸润程度、分化、分期等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x43蛋白在高、中分化和低、未分化的肺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7%(38/78)和30.0%(21/70)(P< 0.05);Cx43在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淋巴结转移的肺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3 %(18/32)和34.5%(40/116)(P<0.05);Cx43在Ⅰ、Ⅱ期和Ⅲ、Ⅳ期肺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5%(49/95)和34.0%(18/53) (P<0.05).Cx43 mRNA在肺腺癌及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4%(48/148)和60.0%(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x43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人类肺腺癌的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预后相关.Cx43可能参与人类肺腺癌发生、发展的过程,并可能是肺腺癌预后相关的指标之一.

  • miR-33对B16F10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李文波;周建大;谢慧清

    目的 进一步探讨miR-33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构建靶向miR-33的高表达mimics及inhibitor干扰单链,将同一株B16F10细胞分为5组:空白组、miR-33mimics组、mimics对照组、miR-33 inhibitor组、inhibitor对照组,运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对应基因导入B16F10细胞中,从RNA水平和细胞水平分析miR-33对B16F1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miR-33mimics组对应基因表达(1773.3±245.83)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R-33 inhibitor组中对应基因相对表达(0.6973±0.1958)低于空白组和inhibitor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R-33mimics组与空白组相比细胞生长呈下降趋势,在转染后48 h(1.1875±0.0502)及72 h(1.7500±0.0933)趋势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miR-33 mimics组细胞凋亡率[(1.8050±0.2050)%]高于空白组[(11300±0.1414)%](P<0.05);与空白组相比,miR-33 mimics组G1期细胞比例[(62.7000±1.7321)%]增加,S期细胞比例[(23.4000±2.5044)%]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miR-33在高表达时抑制B16F10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 钼靶引导下乳腺穿刺活组织检查278例

    作者:刘剑成;范秀丽;赵晚苗;张晓娟

    目的 分析钼靶引导下乳腺穿刺的病例,找出适宜进行乳腺穿刺的病例特征.方法 将初步诊断乳腺癌的278例患者按影像学特征分为肿块型197例及非肿块型81例,用14 G核芯针在钼靶引导下进行穿刺活组织检查,与终术后石蜡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穿刺与石蜡病理检查结果吻合260例,活组织检查准确率达93.52%(260/278),影像学表现为肿块的197例,穿刺准确者192例,准确率达97.46%(192/197),非肿块型81例,穿刺准确者68例,准确率达83.95%(68/81).结论 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为肿块型者适合进行乳腺穿刺,非肿块型者穿刺阴性时必须行术中冷冻活组织检查,以免漏诊.

  • 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戚秀荣;张树平;赵忠仁;李磊;崔淑敏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寻找合理的预测指标.方法 对98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随访.处方剂量60~68 Gy,以患者临床症状、胸部X线片、薄层CT了解患者有无放射性肺炎发生,对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计划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价放射性肺炎相关因素.结果 98例中,发生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26例(26.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放疗前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化疗、大体肿瘤靶区(GTV)、V20、V25、V30与放射性肺炎发生有关(x 2=12253,x 2=8.802,t=3.758,t=3.432,t=3.210,t=3.190,均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放疗前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和V20> 25%、V30>18%为放射性肺炎的独立影响因素(x2值分别为4.17、24.18、3.56,均P<0.05).结论 肺V20、V30、伴有肺部慢性疾病的患者是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对肺部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要严格控制正常组织受量,使V20≤25%,V30≤18%.

  • FRAT1和β-catenin在人类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郭庚;章翔;蒯东;薛乃照;刘跃亭;郝解贺

    目的 探讨FRAT1、β-catenin蛋白在人类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及两者关系,研究二者与临床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RAT1及β-catenin蛋白在84例人类脑胶质瘤组织和6例人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人类脑胶质瘤组织中FRAT1与β-caten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56/84)和77.4%(65/84),人正常脑组织均未见FRAT1与β-catenin蛋白表达.在Ⅰ、Ⅱ、Ⅲ、Ⅳ级脑胶质瘤标本中,FRAT1免疫反应评分分别为1.25±1.77、2.64±3.13、4.63±3.17和6.52±3.42,与人正常脑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β-catenin分别为1.06±1.18、2.86±2.75、4.74±3.07和7.15±1.90,与人正常脑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RAT1与β-catenin表达水平随着脑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增高而升高(r=0.55,P< 0.01;r=0.70,P<O.01),且FRAT1与β-catenin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7,P< 0.01).结论 FRAT1与β-catenin高表达可能与人类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也为脑胶质瘤病理诊断和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在诊断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路光;丁连安;赵延东;王莉莉;侯钦猛

    目的 分析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仪(18F-FDGPET-CT)在胃肠道恶性肿瘤诊断及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9例怀疑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患者均行全身18F-FDG PET-CT检查,并经手术或术后病理结果及随访确诊.结果 18F-FDG PET-CT显像对胃肠道恶性肿瘤原发病灶检出的灵敏度、特异度均为100.0%,在胃癌中对于转移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0.0%(4/5)、90.9%(10/11)、87.5 %(14/16),对结直肠癌转移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8.9%(8/9)、92.9%(13/14)、91.3%(21/23).PET-CT诊断胃癌局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50.0%(3/6)、90.0%(9/10)、75.0%(12/16),诊断结直肠癌局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1.4%(5/7)、93.8%(15/16)、87.0%(20/23).结论 18F-FDGPET-CT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术前诊断及分期有重要价值,优于传统检查方法.

  • 结肠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增殖能力和抗凋亡因素的变化特点

    作者:崔阳阳;陆建波;王京晔;沈剑;习杨彦彬;王春艳

    目的 分析Ki-67、Survivin和Livin蛋白在结肠腺上皮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结肠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增殖能力的变化和抗凋亡因素的影响.方法 取结肠腺上皮轻度非典型增生36例,中度非典型增生34例,重度非典型增生18例,高分化腺癌35例,中分化腺癌27例,低分化腺癌35例,癌旁组织3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组织芯片技术分别检测Ki-67、Survivin和Livin蛋白在不同组间的表达.结果 结肠上皮轻度非典型增生、中度非典型增生、重度非典型增生、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和癌旁组织Ki-67的阳性表达率为(21.56±19.20)%、(37.44±17.41)%、(36.17±17.41)%、(55.29±16.13)%、(44.89±29.67)%、(45.11 ±29.24)%及(43.94±28.84)%,Ki-67在各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96,P<0.05).Survivin和L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8%、44.1%、77.8%、85.7%、85.1 %、91.4 %、91.1%和2.7%、38.2%、55.6%、100.0%、77.8%、80.0%、79.4%.Survivin和Livin在各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4.754、95.200,P<0.05).Livin与Ki-67表达有相关性(r=0.360,P<0.05),而Survivin与Ki-67表达无相关性(r=0.044,P>0.05).结论 结肠腺上皮从轻度非典型增生到高分化腺癌细胞增殖形成一个高峰,又逐渐下降到低分化腺癌形成一个平台.结肠上皮发生癌变时,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增强,凋亡抑制也达高峰,肿瘤细胞发生了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转变;结肠癌周微环境使得癌旁组织增殖能力增强,进一步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Livin能够抑制凋亡,而且与Survivin协同作用,在结肠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 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

    作者:杨慧华

    目的 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诊断MM患者的临床首发症状、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其中,常规化疗组28例,治疗方案为MP(美法仑+泼尼松)、VAD(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地塞米松);联用沙利度胺组16例,治疗方案为MPT(美法仑+泼尼松+沙利度胺)、VADT(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地塞米松+沙利度胺);硼替佐米组12例,采用方案为VD(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及VMP(硼替佐米+美法仑+泼尼松)方案.对3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56例MM患者发病中位年龄为62.5岁;首发症状以贫血、骨痛、感染常见,临床误诊、漏诊率为64.3%(36/56).硼替佐米组有效率及完全缓解(CR)率比常规化疗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3.3%(10/12)比46.4%(13/28),x2=5.334,P=0.039;33.3 %(4/12)比3.6%(1/28),x2=6.803,P=0.022].联用沙利度胺组[68.8%(1 1/16)、6.3%(1/16)]与常规化疗组有效率及CR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2.046,P=0.153;x2=0.168,P=1.000).结论 MM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诊、漏诊,MP及VAD等常规化疗方案联用硼替佐米后可使MM治疗的有效率及CR率明显提高.

  • 支气管针吸活组织检查在支气管肺癌诊断与分期中的价值

    作者:龚享文;刘春云;陈谦;许军莲;曾江

    目的 探讨支气管针吸活组织检查(TBNA)在支气管肺癌的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TBNA对32例支气管肺癌合并纵隔气管周围淋巴结病变的诊断和分期方法,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32例经TBNA确诊支气管肺癌并协助临床分期,阳性诊断28例(87.5%),阴性4例,操作过程中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TBNA操作简单,创伤小,诊断率高,是协助诊断支气管肺癌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

  • 乳头浸润性汗管瘤样腺瘤三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白继花;张煜君;史爱学;张云;仇方方

    目的 探讨乳头浸润性汗管瘤样腺瘤(ISA)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3例ISA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2例肿瘤发生于乳头,1例发生于乳晕.刺痒、触痛和皮肤溃疡是主要症状.大体检查:肿物界限不清,切面灰白,未见包膜.镜下,肿瘤内可见小管状结构和实性上皮细胞条索结构,二者弥漫分布于纤维性间质中.多数小管被覆双层上皮,具有特征性的逗号样外观.肿瘤细胞呈立方形,胞质红染,细胞核居中,无异型性.未见分裂象和坏死.肿瘤细胞表达细胞角蛋白(CK),不表达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囊泡病液体蛋白(GCDFP)-15,肌上皮细胞表达CD10、p63和SMA.结论 ISA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具有局部浸润性,要注意与小管癌和低度恶性腺鳞癌等肿瘤鉴别.

  • 手术治疗的老年与青年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对比

    作者:陈延治;刘丹;赵玉霞;白露;苏洪新;王鹤潼

    目的 分析手术治疗的老年与青年肺癌患者临床病理差异.方法 对经手术切除的153例老年肺癌患者(老年组)和57例青年肺癌患者(青年组)临床病理资料及肿瘤位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组周边型和吸烟者比例明显高于青年组[67.3%(103/153)比52.6%(30/57),60.1%(92/153)比38.6%(22/57),x2值分别为3.858、7.760,均P<0.05],两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34、P=0.072);青年组以胸痛为首发症状者明显高于老年组(x2=12.14、P=0.000).两组间肿瘤所在肺叶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655、P=0.226).肺鳞状细胞癌、肺腺癌、小细胞肺癌在老年组的比例分别为38.6%(59/153)、53.6%(82/153)和3.3%(5/153);青年组分别为22.8%(13/57)、52.6%(30/57)和12.3 %(7/57).两组腺癌所占比例均高,老年组鳞状细胞癌比例比青年组高(x 2=12.621,P=0.006).但老年组与青年组吸烟患者肺癌病理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128,P=0.106).结论 手术治疗的老年与青年肺癌患者相比周边型、吸烟者及鳞状细胞癌的比例高,青年组以胸痛为首发症状者比例高于老年组.

    关键词: 肺肿瘤 青年 老年人
  • 三维钼靶定位及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不可触及乳腺微小钙化灶的研究

    作者:王承正;袁鹏;吴军召;杨晗昭;毛书明;崔树德

    目的 探讨三维钼靶定位及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不可触及乳腺钙化灶切除中的价值.方法 对56例不可触及乳腺钙化灶的患者行三维钼靶定位及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下的旋切手术.结果 56例患者旋切术后病理学结果:导管内癌7例(12.5%),浸润性癌1例(1.78%),癌发现率14.3%(8/56).结论 目前三维钼靶定位及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可能是切除临床不可触及乳腺微小钙化灶的佳技术,有助于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及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

  • 三阴性乳腺癌96例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作者:王传省;张芳

    目的 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临床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经病理组织学确诊、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可手术乳腺癌患者96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Her-2/neu均为阴性,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 TNBC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3个月(24~81个月),有71例患者出现复发及转移,28例死亡.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大小、淋巴结状况、是否化疗均可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大小、是否化疗是影响TNBC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 TNBC是一种独立的临床病理类型,以侵袭性强、预后较差为主要特征的乳腺癌应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 胃癌基因改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蒲汪旸

    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基因单碱基突变、基因小片段插入与缺失、微卫星不稳定性、杂合性缺失、启动子甲基化等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改变影响基因的表达,参与细胞的癌变过程和肿瘤的生长转移等.文章对胃癌常见的基因改变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 蛋白质组学在辐射相关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生卫红;王明科

    辐射的致癌效应是人类严重的辐射远期效应.辐射引起的肿瘤主要有白血病、甲状腺癌、肺癌、乳腺癌、胃癌、结肠癌、多发性骨髓瘤等.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的执行者,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研究视野逐渐从基因组学转向蛋白质组学,并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蛋白质组学以基因组编码的所有蛋白质为研究对象,可从整体水平研究肿瘤在不同阶段和条件下蛋白质的组成及变化规律,已被用于肿瘤的分子标志物检测、发病机制、早期诊断、治疗、预防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文章探讨蛋白质组学在几类辐射相关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 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淋巴结清扫的研究进展

    作者:任宝清

    中国早期胃癌诊断率低,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处于进展期.随着肿瘤免疫学研究的深入,淋巴结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根据淋巴结转移规律进行淋巴结清扫已成为胃癌根治术研究的重点.D2根治术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标准术式,而腹腔镜下D3根治术目前亦在积极探索之中.就腹腔镜在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应用中的现状、近期和远期疗效等进行综述.

  • 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

    作者:薛令军;李培梅;杨玉香

    患者男,63岁,于2009年10月5日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吞咽障碍,能自行缓解,遂未就诊.2010年1月15日因呼吸困难突发加重伴喉鸣1h,急诊入住威海市立二院耳鼻喉科.入院时检查: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期喉鸣,呼吸急促,脉率102次/min,皮肤无紫绀,纤维喉镜下示会厌舌面见一约5 cm×4 cm肿物,表面光滑,色泽灰暗,向下挤压会厌堵塞声门.诊断:喉梗阻(Ⅲ度);会厌肿物待查.给予吸氧、急行气管切开术缓解呼吸困难,待呼吸平稳后检查心肺功能无异常,行活组织检查2次后确诊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并进一步完善术前辅助检查.

肿瘤研究与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