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病毒学报杂志

病毒学报

病毒学报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Virology 병독학보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微生物学会
  • 影响因子: 1.04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0-8721
  • 国内刊号: 11-1865/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bdxb.cbpt.cnki.net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编辑出版:《病毒学报》编辑委员会 《病毒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侯云德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虎源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人工感染家猫的病理学研究

    作者:常爽;丁壮;杨松涛;高玉伟;邹啸环;王铁成;夏咸柱

    经SPF鸡胚增殖的虎源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Tiger/Harbin/01/2002(H5N1)株,其对MDCK细胞的TCID50为10-7.36/0.05 mL,经气管接种途径人工感染家猫,对感染致死的家猫和对照组家猫心、肝、脾、肺、肾、脑等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同时采集咽拭子和各脏器乳剂上清液进行RT-PCR检测,对耐过家猫与对照组家猫进行HI抗体测定.结果表明:剖检感染的死亡家猫以肺脏的损害为明显,肺叶上有大片暗红色实变灶,呈多病灶融合性肺损伤.组织学光镜观察,病毒对家猫的损害主要见于肺脏,呈融合性炎性病变,浸润的主要为单核细胞,肺泡腔内可见较多量巨噬细胞浸润及少量蛋白样浆液渗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在支气管上皮细胞、少数肺泡上皮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中可见到该病毒的抗原阳性染色颗粒.RT-PCR检测结果在咽拭子以及肺、肾、心、脑组织中均扩出与理论值一致的464bp核酸条带,耐过家猫血清H5N1亚型流感病毒HI抗体效价为1:32.

  • 2005~2006年湖南省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实验室诊断及病毒基因特性研究

    作者:黄一伟;李梓;张红;刘运芝;温乐英;李俊华;高立冬;赵新生;李中杰;陈碧云;蓝雨;周蕾;舒跃龙

    为了对2005~2006年湖南省2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实验室诊断,确定病因以及对其进行病原学研究,采集病例呼吸道标本和血清标本,对呼吸道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RT-PCR)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H5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对血清标本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特异性抗体,并对其中1例死亡病例(病例2)的肺穿刺物标本进行病毒分离,所获毒株予以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2例病例H5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阳性,病例1恢复期血清H5N1特异性抗体阳性,并且较急性期血清呈4倍以上增长;病例2急性期血清特异性抗体阴性,2例均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确诊病例.从病例2分离得到毒株A/Hunan/1/2006,测序及分子特性分析表明,其8个基因片段均为禽源,且与湖南本地禽类分离的病毒相似,并未与人流感病毒发生基因重组或产生显著变异.

  • 重组细胞高产型H3N2猪流感病毒株的拯救

    作者:杨涛;刘明;刘春国;张云;刘大飞;陈浩;童光志

    为拯救出一株能够在动物传代细胞中高水平复制的H3N2亚型猪流感疫苗株,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将A/Goose/Dalian/3/01(H9N2)毒株的PB1、PA、NP、M、NS基因和A/PR/8/34毒株的PB2基因作为内部基因与猪流感病毒A/Swine/Henan/S4/01(H3N2)毒株的HA、NA基因进行重组,成功拯救出了具有高度细胞适应性毒株rH3N2株,该毒株接毒MDCK细胞60h后,血凝价可以达到1:512,表明该毒株具有高度适应细胞繁殖特性,为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细胞培养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 表达CRT/E7融合蛋白的人乳头瘤病毒DNA疫苗对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抑制作用的研究

    作者:徐妍;程浩;赵可佳;朱可建;张行

    研究HPV6b E7/CRT DNA疫苗免疫保护,清除已有感染和相关肿瘤细胞及其血管生成抑制作用,分析CRT抗血管生成的功能片段,为筛选高效的HPV疫苗提供实验依据.用重组质粒pcDNA3.1(+)-GFP-CRT120/HPV6bE7、pcDNA3.1(+)-GFP-HPV6bE7、pcDNA3.1(+)-GFP-CRT120、pcDNA3.1(+)-GFP-CRT180/HPV6bE7、pcDNA3.1(+)-GFP-CRT180通过肌内注射途径免疫C57BL/6小鼠.Matrigel法进行抗血管活性检测;B16/HPV6bE7细胞接种于C57BL/6雌性小鼠建立荷瘤模型,观察各组DNA疫苗对HPV6bE7基因的荷瘤组织的出瘤时间和肿瘤大小的影响.结果显示:重组DNA疫苗pcDNA3.1-CRT180/HPV6bE7和pcDNA3.1-CRT180在动物体内能对bFGF诱导的新生血管的生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CRT180/HPV6bE7和CRT180能显著抑制荷瘤的大小且CRT180/HPV6bE7免疫组较其他组能明显延缓荷瘤的形成时间、生长速率以及肿瘤重量.CRT180/HPV6bE7免疫组较其他组能诱导更强的血管抑制作用和部分抑制肿瘤生长,推测抑制血管的功能片段存在于CRT 120~180 aa片段上.

  • 人博卡病毒基因克隆及衣壳编码基因序列变异分析

    作者:漆正宇;瞿小旺;刘文培;谢志平;高寒春;郑丽舒;匡治州;郁建平;段招军

    为了解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VP1基因进化关系;阐明HBoV目前具体的变化规律,用PCR的方法扩增了1株HBoV的全基因和9株HBoV的VP1基因,克隆并测序,在此基础上,将HBoV的全基因序列和衣壳序列分别与细小病毒亚科其他14个有代表性的病毒进行遗传分析,构建进化树,对目前所有可得到的HBoV的17个衣壳蛋白进行二级结构分析和抗原性分析.结果显示:HBoV全基因序列与B19关系较远,但衣壳序列遗传关系较近.以有典型性的猫瘟细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FPV)衣壳蛋白为参照,分析多个HBoV衣壳序列之间的变异情况,显示HBoV衣壳的二级结构基础表现出较高的保守性,序列之间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高抗原区域和感染活性区域.衣壳病毒变异情况显示HBoV在稳定自身的情况下表现出一定的活跃性以逃避免疫反应,也表现出一定的感染适应力.

  • 汉滩病毒G1蛋白胞质区ITAM样基序功能的研究

    作者:牟丹蕾;王英鹏;姜泓;肖书渊;于旭;李光玉;王平忠;孙永涛;聂青和;黄长形;白雪帆

    汉滩病毒(HTNV)的G1蛋白胞质区尾段包含保守的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样基序,该基序与许多重要的免疫受体胞质区ITAM基序同源性较高.为了研究HTNV的G1 ITAM样基序的免疫信号转导功能,首先人工合成了一段保守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的G1 ITAM样基序多肽,应用体外蛋白激酶共沉淀实验,分别从Jurkat细胞和Raji细胞裂解物中初筛到5~9种与该基序相互作用的磷酸化蛋白或激酶;然后通过突变体分析、体外磷酸化实验和体外激酶共沉淀-免疫印迹分析,进一步确证了G1 ITAM样基序在体外可以与Src家族蛋白酪氨酸激酶(PTK)Lyn、Fyn及其下游Syk家族激酶Syk、ZAP-70相互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依赖于该基序中两个高度保守的酪氨酸残基的存在.上述研究表明,HTNV G1蛋白胞质区包含一个高度保守的功能性ITAM样基序,该基序在体外可以与TCR和BCR信号转导中关键的PTK相互作用,为进一步探讨HTNV G1蛋白ITAM样基序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免疫信号传递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广东株bro基因家族分析

    作者:庞敏;潘国庆;李田;王霞;周泽扬

    对BmNPV广东株进行了空斑纯化,并对该基因组的bro基因家族进行克隆,获得4个bro基因序列(bro-a、b、c、d),与GenBank数据库中BmNPV bro基因序列及本实验室测定的重庆株的bro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广东株BmNPV bro基因存在插入及缺失,其氨基酸的改变主要发生在对应蛋白的N端部分;同时进行的bro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表明,广东株bro基因分别位于3个亚组中,广东株bro-d与日本T3、重庆CQ1株bro-d以及法国SC7株bro-Ⅲ属于亚组A,广东株broa、c与T3、CQ1株broa、c以及SC7株bro-Ⅱ属于亚组B,广东株bro-b与T3、CQ1株bro-b、e以及SC7株bro-Ⅰ属于亚组C,bro基因进化与地理位置的相关性不明显.根据bro基因在四个不同株系基因组中的位置特征,进一步支持了Kang等的观点:bro-d是BmNPV生存所必需的,bro-a和bro-c相互间功能互补.同时推测:SC7株的3个bro基因可能是BmNPV bro家族出现的简约形式.

  • 家养犬、猫及野生动物中狂犬病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及我国不同类型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观测研究

    作者:董关木;徐葛林;肖奇友;王定明;胡月梅;周敦金;王萍;张永振;杨晓明;朱凤才;王昭孝;罗述斌;罗同勇

    选择我国狂犬病高发地区(湖南、贵州)、低发地区(江苏、武汉)和无狂犬病报告地区(沈阳)等三种不同类型的地区,开展针对家养犬、猫和啮齿类动物,以及蝙蝠等野生动物的狂犬病病毒带毒率的流行病学调查,对分离到的病毒株在抗原型别、基因变异以及与现行疫苗是否匹配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狂犬病的主要宿主动物为犬,捕获犬总带毒率为2.56%;犬中狂犬病病毒的监测点高阳性检出率达到20.0%;啮齿类动物及蝙蝠等野生动物在本次研究未检测到狂犬病病毒.我国自主研制成功的以aG株和CTN株为毒种的现行人用狂犬病疫苗,经应用研究发现,CTN株的糖蛋白基因与本研究分离到的街毒核酸序列更接近.为进一步评价现行疫苗的有效性,在5个观察点分别以aG株和CTN株毒种生产的疫苗接种两组人群(每组各约50人),结果显示均未出现中、强度反应,疫苗免疫后第7d和14d产生的中和抗体分别达到0.49IU/mL~0.52IU/mL和6.7IU/mL~7.53IU/mL;抗体阳转率分别为45.1%~47.9%和100%,表明这些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保护效果.

  • 戊型肝炎病毒基因1型和基因4型中和表位区域分子差异研究

    作者:郭清顺;葛胜祥;熊君辉;闫强;李少伟;顾颖;徐平东;史维国;张军;夏宁邵

    戊型肝炎病毒(HEV)根据易感宿主的差别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只分离自人的H(Human)类,包括HEV-1和HEV-2;一类为人畜共患的Z(Zoonosis)类,包括HEV-3和HEV-4.本研究通过比较这两类HEV的ORF2aa368~606区段,发现存在4个类保守的差异位点,均位于HEV的主要中和表位区域aa459~606,分别是aa483、aa492、aa497和aa599;对这四个位点进行定点替换突变,以一组能够捕获HEV-1和/或HEV-4的单克隆抗体比较各种突变体的免疫反应性,结果表明仅aa497的差异造成了这两类HEV中和表位构象的部分差异,提示aa497及其相关的病毒表面结构差异在H类和Z类HEV宿主选择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 兔出血症病毒复制子的构建及其在RK-13细胞中的复制

    作者:刘光清;倪征;云涛;余斌;朱金梅;华炯钢;陈剑平

    为研究兔出血症病毒(RHDV)的复制机制、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致病机制等,创建一个安全、有效的技术平台,在前期构建的RHDV侵染性克隆基础上,将病毒的衣壳蛋白编码区删除,保留了RHDV复制必需的所有蛋白酶基因和两端的非编码区,构建了RHDV复制子.试验结果证明,将该复制子RNA导入RK13细胞中后,能够进行高水平的复制和表达.

  • 北京地区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核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

    作者:孙宇;邢江峰;朱汝南;邓洁;赵林清;王芳;钱渊

    为了解北京地区流行的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N蛋白基因的特征,并用大肠杆菌表达获得N蛋白,从2006年1月至3月收集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中分离到7株HRSV毒株(3株A亚型,4株B亚型),分别经RT-PCR扩增得到HRSV N蛋白全基因,克隆至pUCm-T载体中并进行测序和分析;从重组质粒pUCm-N9968中经PCR扩增获得N基因,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ET30a-N9968,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培养;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和抗原性.经扩增并测序,7株HRSV N蛋白基因全长均为1 176 bp,编码一个含391个氨基酸的蛋白;北京地区7株RSV分离株的N蛋白基因之间的核苷酸和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85.4%~99.7%之间和95.4%~100%之间,进一步证明N蛋白基因的高度保守性.经诱导培养产生大量带6个组氨酸标记的重组N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N蛋白粗提物经Ni2+亲和层析获得较理想纯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所表达的蛋白能与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和人血清反应.说明本研究构建的重组pET30a-N9968原核表达质粒使N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并且具有特异的抗原活性,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 SARS-CoV假病毒中和试验技术的建立及评价

    作者:闫克夏;谭文杰;张相民;王慧娟;李岩;阮力

    为避免传统的SARS病毒中和试验需要操作活毒而存在的生物安全隐患,建立了基于假病毒系统、操作较安全的SARS中和试验技术平台.本研究应用高效表达SARS-CoV S(密码子优化的全长S蛋白,简称S)的真核表达载体(pVRC8304),与HIV慢病毒包装质粒(p CMV△8.2)及转移质粒(pHR'CMV EGFP)3个质粒载体系统共同转染人胚肾细胞293T,包装了SARS假病毒;通过SARS假病毒感染的RD-A细胞中标记基因EGFP表达的分析,确定SARS假病毒能有效进入细胞,建立了可在BSL-2级实验室操作的SARS病毒中和试验技术平台.用该技术平台对不同免疫血清进行了中和抗体分析,并比较了基于假病毒和基于SARS活病毒的中和试验效果.结果显示:SARS假病毒和SARS活病毒两个中和试验系统获得中和抗体滴度变化趋势一致,表明本研究构建的SARS假病毒可替代SARS活病毒用于建立操作上安全的SARS病毒中和试验技术平台.

  • 我国首例孕妇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的病原学研究

    作者:柳燕;李群;何益新;张烨;温乐英;王敏;胡万富;马明英;汪道发;刘丽萍;何军;胡守奎;任军

    对2005年11月8日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报告的一例孕妇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死亡病因进行研究.采集病人的气管吸出物及血液标本,用RT-PCR和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A/M、A/H5N1、A/H7N7、A/H9N1亚型特异性核苷酸片段;气管吸出物接种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物进行鉴定和序列测定及分析;利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血清标本抗体.结果表明病人气管吸出物可以检测到甲型流感病毒M片段及H5亚型的特异性HA基因.2005年11月9日采集的血清标本用Real-time PCR检测到甲型流感病毒M基因.从病人的气管吸出物中分离到H5N1病毒(A/Anhui/1/2005),对病毒的HA基因序列结果进行分析表明病毒是禽源的,其主要依据是受体结合位点第226~228位氨基酸位点(QSG)为禽流感病毒所特异,HA受体连接肽仍为9个碱性氨基酸(LRERRRKRP);基因进化树分析显示,HA基因与禽源病毒进化距离接近.发病后7、8、9d的血清H5N1禽流感病毒HI抗体小于20.对该病例的病原学研究证明,该病例为H5N1禽流感感染病例.

  • 整合素αVβ3与病毒感染

    作者:姜泓;白雪帆

    整合素αvβ3是一类表达于细胞表面的跨膜糖蛋白粘附分子,由α和β两种Ⅰ型膜蛋白亚单位以非共价键形式连接形成异源二聚体分子.

  •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中国地方株变异区基因的比较

    作者:康桦华;陆承平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对虾养殖的主要病原之一,它是目前发现的基因组大的动物病毒,为环状双链DNA病毒[1,2],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和其他杆状病毒相差甚远,新病毒分类报告已将该病毒划归新建立的线头病毒科(Nimaviridae)白斑病毒属(Whispovirus)[3,4].目前GenBank公布有3个版本的WSSV全序列[1,2],其基因组大小的测定结果相差较大.

  • 《病毒学报》征稿简则

    作者:

    关键词: 病毒学
病毒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