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Heilongjiang Medicine And Pharmacy 흑룡강의약과학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佳木斯大学
- 影响因子: 0.6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8-0104
- 国内刊号: 23-1421/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不同麻醉方法对胸科手术患者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胸科手术患者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ScVO2)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科手术患者20例,ASAⅠ~Ⅱ级.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55~75岁,均为食道癌和肺癌患者.将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分别给予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A组)和全身麻醉(B组).A组在全麻诱导前行硬膜外穿刺,间隙选择T5~6或T6~7,局麻药选用1.5%的利多卡因,确定硬膜外麻醉有效后再行全麻诱导.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均采用静注依托咪酯0.2~0.3mg/kg、芬太尼3~4μg/kg、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诱导成功后插入双腔导管,维持采用吸入1%~3%七氟烷,泵入瑞芬太尼并间断静注顺式阿曲库铵.A组持续泵入1.5%利多卡因5~6mL/h直至手术结束.B组单纯用全麻.记录两组病例术前、术中和手术结束时血流动力学、SaO2和ScVO2.结果:B组患者在手术中的ScVO2比手术前有明显的降低(P<0.05),且组间比较,A组患者较B组也有显著的下降,但SaO2在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可以显著提高胸科手术患者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降低氧的消耗.
-
小儿疾病高压氧舱治疗的健康指导
高压环境是指超过1个绝对大气压即超过1ATA或100kPa或0.1MPa称为高压.在高压环境下,呼吸氧分压超过0.1MPa (1ATA),称为"高压氧".常压吸氧与高压吸氧不同,二者的吸氧压力不同、吸氧浓度不同、获得的疗效也不同.我院高压氧舱是一座二室四门中型20人舱.2008年9月开始筹建,2009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自开舱治疗以来共治疗小儿疾病9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用利多卡因热敷血管协助小儿表浅静脉采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热湿敷在改善小儿表浅静脉充盈度,提高一次性采集血标本成功率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0.25%的利多卡因热湿敷患儿局部穿刺部位,观察血流图的改变,随机选择门诊2010-03~2011-02,3d~4岁的婴幼儿22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儿血管均相对细小,静脉采血难道大,对两组患儿的血管充盈度,一次性采集成功率及血标本检测合格卒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0.25%利多卡因热湿敷方法进行小儿静脉采血,热敷后局部血流量明显增加,一次性采集成功率及血标本合格率显著提高.结论:0.25%利多卡因热敷小儿局部血管的方法,临床应用,简单安全,效果满意,适宜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中推广应用.
-
急诊血液透析患者快速成功穿刺的技巧
血液透析在临床上大部分用于治疗慢性肾功不全(尿毒症期)患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随着医学科技的进展,其治疗范围也在逐渐增加,与透析并行发展起来更先进的技术,如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血浆置换等在临床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药物与毒物中毒,重症胰腺炎,多脏器衰竭,心源性水肿,痛风等.随着透析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近年来透析患者逐渐增多,使透析室护士工作量也相应加大.对于没有内瘘和体外插管而需立即透析的急诊患者来说,就必须行动静脉直接穿刺以建立循环通路进行透析治疗.
-
AQP1、ALP在肺腺癌早期诊断中临床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AQP1、ALP在肺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为找到一种简便易行且敏感性较高的肺腺癌早期诊断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抽取高度可疑肺腺癌住院患者血清163例(不含酗酒者),随访留取终确诊的31例患者血清;抽取30例无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健康者的血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两组中AQP1、ALP表达情况.结果:肺腺癌患者血清中的AQP1、AL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中AQP1、ALP的表达异常有助于肺腺癌早期的诊断.
-
48例颈椎病X线平片诊断与CT影像诊断对比分析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X线平片与CT影像对颈椎病的诊断,比较X线平片与CT影像对颈椎病诊断价值.方法:48例经临床确诊资料保存完整的颈椎病,对其X线平片和CT影像的表现进行比较分析.X线平片采用颈椎正侧位片、左右斜位片(45°角);CT扫描层厚2~5mm、层间距2~5mm、普通或螺旋扫描.结果:X线平片组,颈椎生理弯曲改变25例占52.08%、韧带 钙化9例占18.75%;椎间隙狭窄18例占37.5%;椎体边缘骨质增生40例占83.33%;椎间孔变窄29例占60.42%;钩椎关节可见退变15例占31.25%.CT扫描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41例85.42%;椎管狭窄变形,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变形34例占70.83%;钩椎关节骨质增生退变14倒29.17%;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受压移位33例占68.75%;韧带钙化骨化7例14.58%.结论:X线平片是颈椎病诊断主要方法,CT影像可为颈椎病诊断提供更为精确的依据.
-
眉上提术和点式重睑合并手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临床手术现察,眉上提术可以补充点式重睑的局限性,更广泛的扩大了适应点式重睑的人群.方法:165例其中女152例,男13例的临床观察术前设计、术中手术操作步骤.结果:对165例患者随诊两年以上.153例术后满意,5例术后感觉重睑线不流畅,7例术后感觉加宽,均二次手术术后满意.结论:眉上提术和点式重睑术合并手术术后切口瘢痕小,均是微创手术,术后恢复快.
-
80例牙周缓释药膜对牙周探诊深度和龈沟出血指数的研究
目的:探讨牙周缓释药膜对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典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基础治疗后,局部牙周袋应用牙周缓释药膜,对照组基础治疗后,局部牙周袋应用碘甘油,治疗前后分别检查患者患牙的牙周探诊深度及探诊出血情况并记录观察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牙周缓释药膜对治疗牙周炎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其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纯涂抹碘甘油的治疗方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586例剖宫产手术指征分析
目的:剖析我院2010年来剖宫产指征,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对我院2010-01~2010-12有586例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为51%,剖宫产率有上升趋势,剖宫产指征有:社会因素、胎儿窘迫、高龄初产、瘢痕子宫、产程异常、头盆不称、巨大儿、胎位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子宫先兆破裂、双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少、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等.社会因素上升为第1位.结论:社会因素是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应提高产科质量,认清剖宫产的利与弊,努力使剖宫产率降低.
-
陪护与院内感染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陪护对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感染内科去年出院930例病人,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甲组(无陪护)和乙组(有陪护),甲组对病人实行优护管理,从基础护理工作做起,取消陪护,所有的生活护理均由护工承担完成,乙组正常管理,有陪护,生活护理由陪护完成,两组病人年龄、性别、所患疾病及严重程度均无明显差异,将两组住院病人发生的院内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通过两组病人发生院内感染率进行比较,乙组发生的院内感染率明显高于甲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说明院内感染的发生与病人陪护有关,减少陪护或取消陪护可以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
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讨论分析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预后及影响因素,从而积极主动的避免或降低不良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对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自2003-01~2011-06收治并成功获得31.2(8~52)个月随访的手术病例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可能对手术有影响的因素作为自变量,疗效作为应变量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38例,良15倒,可7例,差4例,优良率为82.8%.结论:骨折类型、膝关节软组织复合伤、入路选择、内固定物应用、植骨、康复训练是影响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预后的独立因素.
-
探讨高危颅外脑供血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策略
目的:探讨高危颅外脑供血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提高安全性的策略.方法:影像结合高危因素、临床症状对脑供血情况综合评估,确定治疗策略.结果:术后随访发现:56例患者的62处狭窄血管恢复正常;球囊前扩或后扩时出现脉搏、血压下降13例(包括心脏停跳1例).术后无一例和手术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高危颅外脑供血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术前综合评估是作出正确治疗策略的前提,正确的治疗策略是手术安全性有效保证.
-
护患沟通在临床中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医疗卫生系统的改进,城乡医保患者越来越多以及农村合作医疗患者也相继增多.这样,广大患者不仅对医院的技术水平、护理质量、服务态度以及住院环境等一些其他方面多有较高的要求,尤其年老的病人及一些特殊病人在护理方面更需要耐心、细心特殊照顾,因此必须经常与他们进行心理沟通.通过沟通以便随时了解病人的情况变化,对护理有什么需求,同时也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能帮助病人保持乐观的心态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
杜冷丁镇痛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宫腔镜手术是治疗宫内占位性病变的手术.自2005-10~2010-10我院行宫腔镜手术520例,随即分为静脉注射杜冷丁240例(实验组),另外280例为对照组(静脉麻醉230例,腰硬联合麻醉50例),观察术中患者疼痛程度,是否能耐受手术.通过临床观察证实,杜冷丁镇痛在宫腔镜手术中应用,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
芪苈强心胶囊辅治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辅助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2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4例.对照组给予正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状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用药能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心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
大庆市2008~2010年抽验药品质量现状及分析
目的:分析大庆市近年来抽验药品的质量情况,为药监部门对药品监管及抽验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检验报告书为依据,对2008~2010年我中心抽验的药品质量现状及不合格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庆药品质量情况基本良好,存在质量问题较多的主要为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结论:通过总结归纳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为监管部门监管及涉药单位改进工作提出对策及建议.
-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研究MTA1与Bcl-2在肺腺癌的表达与关系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 associated 1,MTA1)和Bcl-2基因在肺腺癌组织中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在肺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两者在肺腺癌的进展中是否存在相关性,为丰富肺腺癌发生、发展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并且为诊断肺腺癌是否已经发生提供新的思路,从而判断预后,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用免疫组化的的方法检测60例肺腺癌标本及3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Bcl-2和MTA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肺腺癌癌灶组织中Bcl-2中的表达率65.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阳性率16.7%,两者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的表达与肺腺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癌灶转移范围密切相关(P<0.05);MTA1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71.7%,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阳性率16.7%,两者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MTA1蛋白的表达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且两者随病情的进展表达呈加强趋势和正相关表达.
-
冠心病患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和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的水平变化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和血浆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的水平变化及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行冠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60例,年龄39~77岁,平均(56.38±8.69)岁,其中男36例(60%)、女24例(40%),根据Gensini评分系统分析其狭窄程度分为3组:Ⅰ组(正常对照组)20例:0分;Ⅱ组20例:1—10分;Ⅲ组20例:>11分.通过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AGEs和血浆ADMA的水平变化.结果:AGEs、ADMA水平在Ⅰ组显著低于Ⅱ组、Ⅲ组(P<0.05).结论:AGEs、ADMA随着Gensini的积分增长而升高,提示AGEs、ADM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可能作为早期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一项指标.
-
胃癌组织中miR-181c基因甲基化的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对照组与胃癌组miR-181c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以及Pre-miR-181c、NOTCH4和KRAS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胃癌发病机制,寻找胃癌发生标记物.方法:选取60例新鲜胃镜活检标本,其中胃癌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8岁.正常对照组(正常或浅表性胃炎)30例,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4岁.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检测组织标本中miR-181c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并用RT-PCR法检测组织中Pre-miR- 181c、NOTCH4和KRAS的表达.结果:胃癌组miR-181c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Pre-miR- 181c基因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胃癌组NOTCH4和KRAS基因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胃癌中miR-181c可能通过甲基化作用低表达或不表达,并且通过调节靶基因NOTCH4和KRAS的表达情况,在胃癌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iR-181c的甲基化状况可能成为胃癌发生、发展的标记物.
-
诃子提取液对根管内粪肠球菌作用的体外抑菌研究
目的:验证诃子提取液对粪肠球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牛津杯法测定诃子提取液对粪肠球菌的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诃子提取液对粪肠球菌的小抑菌浓度为0.625 g/mL.结论:诃予提取液对感染根管内粪肠球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
神经生长因子促大鼠缺血后肢血管再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制备大鼠后肢缺血模型,我们对神经生长因子(NGF)促大鼠缺血后肢血管再生的功能进行评价,为临床上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及实验依据.方法:通过结扎Wistar大鼠一侧股动脉制备大鼠缺血后肢模型,通过ELISA和免疫组化,观察缺血后肢的血管再生与NG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在缺血组织中的表达与是否具有相关性的作用.结果:反复的缺血内收肌的NGF注射,可以增加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密度,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及纤维细胞的凋亡,并在不改变血流动力学的前提下加速缺血再灌注.结论:结果表明NGF在血管的修复和新生血管的形成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此外,在组织缺血的条件下,NGF途径的正反馈作用,刺激了血管再生及动脉形成,从而加速了血液血流动力的恢复,NGF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缺血肢体骨骼肌中的表达,从而可能促进缺血肢体的血管再生;通过增加一定剂量的NGF,可以明显改善缺血肢体的功能恢复.NFG促血管再生的机制可以做为缺血性血管疾病的治疗的一个科研方向.
-
血清表皮生长因子与胃息肉关系的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与胃息肉关系的研究,对胃息肉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Elisa法测定60例胃息肉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清EGF.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胃息肉组患者的血清EGF水平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EGF与胃息肉存在正相关,可能参与了胃息肉的形成.
-
MG与人类端粒DNA G-四链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MG对人类端粒DNA G-四链体的稳定作用,为发展新型抗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MG与端粒DNA G-四链体的相互作用.结果:MG与杂化型端粒DNA G-四连体有很好的亲和性.结论:MG作为平面共轭的小分子配体与端粒DNA G-四链体良好的结合能力可以为修饰和设计更加优良的端粒DNA G-四链体配体提供依据.
-
白黎芦醇对Hella细胞侵袭作用及Survivin,Caspase-3与β-catenin表达的影响
宫颈癌是影响妇女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占妇女恶性肿瘤之首,约为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的72.4%~93.1%.传统的宫颈癌治疗主要是手术和放疗,这对早期宫颈癌疗效较好,对于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自70年代化学治疗途径的出现,宫颈癌的化疗被重视起来,目前,从天然动植物中寻找毒性低、疗效高的抗癌活性成份己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
凋亡抑制蛋白FLI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FLI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于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鉴别价值.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6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FLIP的检测.结果:FLI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阳性率67.1%,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15%;良、恶性病变之间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甲状腺孔头状癌各临床指标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FLIP可有效地区别良、恶性甲状腺病变,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鉴别诊断标志.
-
340例就诊患者对生殖道感染认知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妇科就诊患者对生殖道感染认知情况,探讨其健康教育方式,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340例患者逐项讲解填写,当场收回.结果:通过对女性生殖道感染认知的调查,感染率高达77.4%,患者对生殖道感染途径、感染后危害和预防感染方法的知晓率较低.结论:妇科门诊患者对生殖道感染认知水平有待于提高,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女性的防护意识,能有效的降低感染率.
-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瘦素与骨密度及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瘦素(Lept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BMD)及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89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和50例正常男性老年人血清Leptin、骨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TRACP-5b),采用美国NORLAND Excell-plus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分别测定其正位腰椎(L2~4)及左侧股骨颈处BMD.结果: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正位腰椎及左侧股骨颈BMD、血清Leptin、BAP、BGP水平较正常男性老年人明显降低(均P<0.01),血清TRACP- 5b水平较正常男性老年人明显升高(P<0,01).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leptin水平与患者正位腰椎及左侧股骨颈BMD、血清BAP、BG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437,r=0.496,r=0.512,r=0.489,均P<0.01),与患者血清TRACP- 5b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529,P<0.01).结论:血清瘦素水平降低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褪黑素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表达NF-κB的影响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T)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新生健康7日龄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40只)、缺氧缺血模型组(40只)、MT治疗组(40只),参照经典方法建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MT治疗组于模型制作完成后立刻注射MT10mg/kg1次于腹腔内,脑损伤组则于腹腔内注射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各组分别于手术后6、24、48、72 h取脑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氧缺血组NF-κB表达随时间的变化增加显著(P<0.01).与缺氧缺血组相比较,MT治疗组NF-κB表达在12,24,48h三个时间点中下降显著(P<0.01).结论:MT对HIBD后海马区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在海马区的持续活化有关.
-
Glycodelin与IL-17在子痫前期患者底蜕膜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glycodelin与IL-17在子痫前期患者底蜕膜中的表达,分析glycodelin与IL-17在子痫前期患者发病过程中在免疫抑制方面的相互作用.方法:选取子痫前期患者34例为实验组,正常足月妊娠患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底蜕膜中glycodelin及IL-17的表达情况.结果:①Glycodelin在34例子痫前期患者底蜕膜中的阳性表达率是14.17%;在30例对照组阳性表达率为16.67%.两组比较,在底蜕膜中glycodelin表达经统计学分析无差异(P>0.05).②IL-17在34例子痫前期患者底蜕膜中的阳性表达率是79.41%在30例对照组阳性表达率为13.33%.两组比较,在底蜕膜中IL-17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随着病情加重IL-17表达逐渐增加.③Glycodelin与IL- 17子痫前期患者底蜕膜中表达两者呈现负相关(r=-0.984,P<0.05).结论:Glycodelin可能在妊娠过程中通过自身在底蜕膜中表达减少并上调IL-17在底蜕膜中的表达进一步过度激活免疫系统,进而导致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
-
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IL-18、MMP-3表达水平及二者相关性研究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目前己成为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其中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发病高.由于人群预期寿命的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在本世纪内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尤其是在肥胖的老年人群.但KOA的病因至今尚未研究明确.研究表明,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都参与KOA的致病过程,其发生机制主要是抗炎与促炎因子的失衡,从而导致关节软骨的破坏和滑膜的炎症反应,其病理特征主要是关节软骨变性和丢失及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骨质再生.
-
黄芪水煎剂对荷瘤小鼠抗肿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黄芪水煎剂对荷瘤小鼠血液中β-内啡肽及P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抗肿瘤中药黄芪水煎剂给予荷瘤小鼠灌胃(5g/kg),每日一次,连用20d.采用放免方法测定血中β-内啡肽及P物质水平的变化.结果:荷瘤小鼠血中β-内啡肽水平明显升高(P<0.01),P物质浓度无显著变化(P>0.05),瘤体重量明显低(P<0.01).结论:黄芪水煎剂可起到减轻肿瘤小鼠的疼痛和抗肿瘤的作用.
-
2331名中小学生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开展学校卫生工作,为保护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一般正常青少年儿童体检要求对2331名中小学生进行体质检查.结果:患病率龋齿54.69%、近视4.41%、沙眼3.21%、地方性甲状腺肿大0.73%、鼻炎0.68%、皮肤病0.3%、肝炎0.22%、菌痢0.18%.结论:影响小学生健康的主要疾病是龋齿、近视、沙眼,学校、家庭应注意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对小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以增进少年儿童体质健康.
-
电刺激对兔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电刺激疗法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制备64只成年大白兔左侧股骨骨折模型,并对其随机分为试验和对照组.实验组对骨折处行电刺激治疗,每天1次,每次20min,对照组进行假刺激治疗.各组实验动物分别于术后7d、14d、21d、28d、35d、42d,采用X线片、组织学等指标对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进行电刺激疗法后,实验组骨折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骨折断端免疫组织学染色后,经过MPIAS-500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对比各时间段切片结果,实验组优于对照组.X线:实验组灰度值在术后14、21、28d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5、42d二者无明显区别(P> 0.05).结论:电刺激疗法能明显促进骨折愈合.
-
蝙蝠葛酚性碱对胃癌菏瘤鼠抗肿瘤作用
目的:初步现察蝙蝠葛酚性碱对胃癌小鼠原位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取50只小鼠建立肿瘤鼠动物模型,测定小鼠瘤重、检测蝙蝠葛酚性碱对肿瘤的抑制率.结果:蝙蝠葛酚性碱各组对荷瘤鼠肿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三个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是55.13%、48.67%、39.92%,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蝙蝠葛酚性碱对胃癌荷瘤鼠具有抑制作用,本研究为其在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和理论依据.
-
纳米羟基磷灰石种植体的实验研究
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三种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n-HA/SF)、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壳聚糖(n-HA/SF-CS),并植入实验兔股骨下端缺损处,通过种植体在不同时期的骨结合界面情况的研究,探讨复合体的生物学行为,为建立更为理想的种植体提供理论依据.
-
血清PSA、fPSA/t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血清PSA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tPSA (free- PSA/total-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和18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fPSA/tPSA值,并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PSA、fPSA/tPSA值在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差异.结果: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PSA、fPSA/tPS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PSA介于4- 10ng/mL时,两组患者的PSA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PSA/tPSA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明显升高,fPSA/tPSA显著降低,当血清PSA介于4- 10ng/mL时,PSA对前列腺癌诊断无意义,但fPSA/tPSA有一定价值.
-
食管鳞癌中HDAC1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HDAC1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8例食管鳞癌手术切除标本及30例癌旁组织的HDAC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食管鳞癌组织HDAC1阳性表达率为63.8%(37/58),其高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和其浸润深度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HDAC1的表达可以作为判断食管癌恶性潜能的重要生物学指标,对于临床选择高危复发病例给予积极治疗,提高预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贝飞达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IL-1O表达的影响
目的:评价贝飞达联合美沙拉嗪对乙酸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白介素细胞-10(IL-10)水平的影响,寻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新途径.方法:成年Wistar大鼠3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四组(n=8):正常对照组(G1)、模型对照组(G2)、美沙拉嗪治疗组(G3)、贝飞速和美沙拉嗪联合治疗组(G4),经过不同的处理和治疗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IL-10表达:G2组(9.11±1.79pg/mL)低于G1组(40.89±5.0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G4组(32.61±2.79pg/mL)与G3组(24.22±5.13pg/mL)均高于G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4组IL-10表达增高较G3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0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贝飞达能提高此过程中IL-10的表达水平,可能是通过调控IL-10的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
-
桩道及桩核不同时间差预备对纤维桩冠方微渗漏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预备桩道及桩核对纤维桩系统冠方微渗漏的影响.方法:100颗离体下颌单根管前磨牙,采用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将样本分为5组,1组为即刻桩道预备组,2组为2d后桩道预备组,3组为一周后桩道预备组,4组为阳性对照组,5组为阴性对照组.1、2、3组内分别随机分成A、B、C 3个亚组,分别在黏固剂调合15min、30min、60min后进行桩核预备后,经染色及透明化处理.在体式显微镜下记录各亚组冠方微渗漏得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一周后桩道预备组冠方微渗漏值显著高于两日后预备组和即刻预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隔15min、30min与60min备牙组的微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刻桩道预备引起的冠方微渗漏小.针对纤维桩,同一种黏固剂完全固化后,不同桩核预备时机对其微渗漏无影响.
-
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浆胰淀素、ADMA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研究血浆胰淀素(amylin)、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在高血压胰岛素抵抗(IR)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把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组(EH伴IR,27例)和高血压不伴胰岛素抵抗组(EH不伴IR组,23例),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胰淀素、ADMA并分析高血压IR与胰淀素、ADMA的关系.结果:EH伴IR组和EH不伴IR组胰淀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49±0.62 )mg/L、(0.46±0.63)mg/L、和(0.41±0.36)mg/L (P<0.05); EH伴IR组和EH不伴IR组ADM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51±0.78)μg/L、(1.46±0.72)μg/L和(1.28±0.6)μg/L (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Amylin与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呈正相关;在EH伴IR组Amylin与IRI显著正相关(r=0.673;P<0.01)ADMA与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在EH伴IR组呈正相关;(r=0.410;P<0.05),在EH不伴IR组无相关性.ADMA、Amylin两者呈正相关(r=0.390;P<0.05).结论:血浆胰淀素和ADMA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血浆胰淀素和ADMA的表达可能与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
三甲氧苄嗪低温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对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
目的:观察三甲氧苄嗪低温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对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建立体外循环动物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肺组织Bcl-2基因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以及进行肺组织光镜、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肺组织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肺组织光镜及电镜改变轻微,而对照组肺泡内以及间质水肿明显,肺血管内皮完整性破坏.结论:三甲氧苄嗪对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佳木斯市卫生系统医务人员病故原因的调查分析
作为医院的医务工作者,每天为解除患者的病痛而忙碌,同时也极易忽视自己的健康,本文记录了二十年内,佳木斯市医疗卫生系统病故的医务人员,并对病故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其中,因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引起的占总数的99%,分别排在第一、二位,并且男性多于女性.而疾病多由生理性衰退、传染病、病理性衰退等因素引起.如果我们讲究卫生,讲究良好的、文明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就会减少生病几率,做好自己的保健工作,延年益寿.
-
槲皮素对HeLa细胞P21、CDK4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对HeLa细胞P21、CDK4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培养48h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eLa细胞P21、CDK4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均能显著增高P21和降低CDK4蛋白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且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槲皮素可能通过上调HeLa细胞P21蛋白表达和下调CDK4蛋白表达,促进HeLa细胞凋亡.
-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电生理改变特点.方法:对45例 GBS患者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肌电图和F波进行检测.共检测160条运动神经、100条感觉神经、及l50块肌肉.结果:MCV减慢为60.6%,SCV减慢为49.0%,EMG提示神经源性改变占66.6%,F波异常占88.42%.结论:GBS为广泛周围神经损害,存在以脱髓鞘为主件有轴索变性的电生理改变.神经电生理检测对GBS的诊断是极为重要的诊断手段.
-
玻璃酸钠单独使用与联合使用复方倍他米松关节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对比
目的:分别探讨玻璃酸钠及玻璃酸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关节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对比上述两种方法的疗效有无差异.探讨两种方法短期疗效与膝关节骨关节炎病情轻重有无关系.方法:选择膝关节骨关节炎病人8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43个膝(双膝13倒),治疗方法为玻璃酸钠(阿尔治)膝关节腔内注射,每次2.5mL,每周一次,5周为一疗程.B组62个膝(双膝12例),治疗方法为第一周膝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阿尔治)2.5mL后,再注入复方倍他米松1mL.以后四周继续玻璃酸钠(阿尔治)膝关节腔内注射,每周一次,每次2.5mL.A组和B组治疗疗程结束后2周,根据Lequesne等的有关膝关节OA病情严重性指数评估方法,制定相应观察表.对第一次治疗前及第5次治疗结束后2周膝关节进行评分,分别对A、B两组治疗前后评分进行配对t检验,之后对A、B两组治疗后评分进行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计算改善率.根据治疗前评分分别将A、B组患者分为轻中度和重度两组,根据改善率将疗效分为有效和无效.使用组内分组的卡方检验对上述计数资料进行检验.结果:80例病人全部得到回访.A、B两组治疗前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治疗后评分与治疗前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治疗后评分与治疗前评分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A、B两组治疗后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显效13倒(缓解率≥75%),有效31例(缓解率<75%,≥30%),无效3例(缓解率<30%);B组显效16例,有效43例,无效3例.结果显示A、B两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玻璃酸钠组(A组)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病情轻中度和重度的病人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玻璃酸钠组联合复方倍他米松组(B组)同样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病情轻中度和重度的病人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及复方倍他米松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具有较好的、相同的临床效能.两种方法的短期疗效与病情轻重无关.
-
T2DM患者血糖波动与DR及血清VEGF的关系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7%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50例T2DM患者进行连续72h血糖监测并计算平均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内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VEGF水平;根据眼底照相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结果进行视网膜病变分期.结果:①各组间血清VEGF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DR组SDBG、MAGE、LAGE、MODD均高于非DR组和对照组.结论:血糖波动可能通过升高VEGF水平而参与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进展,VEGF可作为判断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指标之一.
-
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VEGF表达及Ang-1对其变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Ang-1对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脑含水量、脑组织EB含量、VEGF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1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0只(A组)、脑出血组50只(B组)、Ang-1干预组50只(C组),分别设6h、12h、1d、3d、7d五个时间点各10只,检测脑含水量、脑组织EB含量、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①Ang-1对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水肿有治疗作用,并能有效地减轻BBB的通透性.②脑出血后血肿周边组织VEGF表达增高,可诱导小血管生长,建立侧支循环,改善血液供应,促进脑功能的恢复.③Ang-1干预后VEGF阳性细胞数表达持续增高与微血管生长增高有正相关,能共同促进血肿周边组织的微血管形成作用和血液供应.结论:Ang-1对促进血肿周边新生血管的生成和降低脑水肿具有统计学意义.
-
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P-1O、Fractalkine水平影响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目的:在应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过程中不同时期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用血浆中趋化因子IP-10、Fractalkine的水平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定量检测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不同时期的血清中IP- 10、Fractalkine水平,并同时检测肝功能.结果:应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后,血浆IP-10、Fractalkine及血清ALT水平明显的下降,治疗后第12周、第24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趋化因子IP-10、Fractalkine在慢乙肝患者肝脏免疫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监测血浆IP-10、Fractalkine水平变化有助于了解机体免疫动态,评价治疗效果.替比夫定能下调IP-10、Fractalkine,减轻肝细胞损伤,降低ALT水平,有利于控制疾病进展及肝功能恢复.
-
红霉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0及IL-17细胞因子水平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红霉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 10、IL- 17水平的影响,探讨红霉素的干预效果.方法:将Wistar雌性大鼠45只分为3组:对照组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0.1mL于大鼠足跖部,模型组及治疗组予以0.1%弗氏完全佐剂0.1mL注射于大鼠足跖部,第6、12天予以加强免疫.治疗组造模14天后予腹腔注射红霉素注射液50mg/kg每日一次,连续10天;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于造模30d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TNF-α、IL-10、IL-17浓度.结论:红霉素可降低大鼠血清中TNF-α、IL-17的水平,升高IL- 10的水平,对佐剂性关节炎有治疗作用.
-
丹皮酚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致肺功能损伤的影响
目的:观察丹皮酚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并发肺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丹皮酚低剂量组、丹皮酚高剂量组和雷公藤阳性药物对照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它大鼠均于右后足趾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mL/d,共45d,于第30天开始给药15d.观察各组大鼠关节炎系数、肺功能及肺泡炎程度.结果:模型组大鼠关节炎系数显著升高(P< 0.05),用力肺活量(FVC)、50%肺活量的大呼气流量(FEF50)、大呼气中期流量(MMF)、用力大呼气流量(PEF)显著降低(P<0.05),1秒内平均呼气流量(FEV1/FVC)和肺泡炎程度显著升高(P<0.05).丹皮酚高剂量治疗组关节炎系数明显减轻(P<0.05),FVC、FEF50、MMF和PEF明显回升(P<0.05),FEV1/FVC和肺泡炎程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丹皮酚能明显改善AA大鼠关节炎症和肺功能损伤.
-
壳聚糖修饰后的纳米羟基磷灰石作为BMP-2输送载体转染细胞的研究
目的:研究羟基磷灰石( hydroxyapatite,HA)纳米粒载体经壳聚糖(chitosan,CS)修饰后介导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基因转染成骨细胞后的表达及表达产物对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用壳聚糖对羟基磷灰石纳米粒进行表面修饰;复苏成骨细胞株并进行传代培养,采用HA-CS纳米粒载体转染技术,将BMP-2目的基因导入成骨细胞,RT- PCR法鉴定BMP-2的整合和表达;检测细胞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aphatase,ALP)及骨钙素(osteocalcin,OCN)活性.结果:RT-PCR结果显示BMP-2基因在成骨细胞中稳定表达,而且表达产物增加了成骨细胞中碱性磷酸酶及骨钙素活性.结论:HA-CS纳米粒作为输送载体可以安全地将目的基因BMP-2导入成骨细胞中并稳定表达,同时增加了成骨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
46例脑膜瘤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加强脑膜瘤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术后康复.方法:总结和分析46例脑膜瘤病人的护理要点.结果:46例脑膜瘤病人中,40例痊愈出院,6例好转出院.结论:脑膜瘤术后加强生命指征的观察,及早发现并发症并采取积极护理措施,大大减少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
颅脑损伤合并四肢骨折的急救护理
颅脑损伤合并四肢骨折是神经外科比较危重的危及生命的急诊病变,具有死亡率、致残率均高的特点,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不清,失血性休克,感染,呼吸困难等,早期诊断手术治疗,完善护理措施,优先处理威胁生命的创伤,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2009-01~2011-06收治62例颅脑损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经全科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骨盆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方式及护理效果,为指导术后病人的早期功能锻炼提供可借鉴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并分析我科近三年以来收治的36例骨盆骨折病人病例资料,对每份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骨盆骨折病例围手术期病情稳定,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及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疗效满意.结论:对骨盆骨折病人实施科学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具有重要的作用.
-
肋间皮瓣移植术前术后护理
临床上因各种意外致肘后部组织缺损的病例较多.既往采用单纯皮肤移植封创.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自1995年我院采用同侧肋间皮瓣交叉移植修复肘后部创面,辅以有效的皮瓣术前、术后护理,使病人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前明显减少,取得了较好的康复效果.
-
小儿惊厥的护理
小儿惊厥是儿科临床常见的急症,儿童期发生率4%~6%,较成人高,年龄愈小发生率愈高,是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易有频繁或严重发作,甚至惊厥持续发作.临床表现为面部、肢体局灶性或多灶性抽动,局部或全身性肌阵挛或表现为突然瞪眼、咀嚼、流涎、常伴有意识障碍、口唇发绀、呼吸暂停.
-
鼻内镜下鼻腔多结构异常手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多结构异常手术的并发症及护理经验.方法:对136例鼻腔多结构异常病人术后的护理干预.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其中鼻出血7例;鼻腔黏连3例;眶用血肿1例,均早期发现,无一例出现严重后果.结论:鼻内镜下鼻腔多结构异常联合处理,在矫正鼻中隔偏曲的同时,对中、下鼻甲、钩突、筛泡异常同时进行处理,来恢复鼻腔正常的通气生理功能,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加之细致周密的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效果.
-
肝素钠配合尿激酶—动静脉内瘘溶栓的护理体会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病人常采用的血管通路,其感染率及血栓形成率均较低是目前为止理想的永久性血管通路[1],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而内瘘一旦形成血栓,造成血管栓塞,则内瘘失去原有功能,使血液透析治疗无法顺利进行,其中血栓形成和狭窄是常见的并发症,大约发作0.5~0.8次血栓/年·人[2].对血栓形成进行药物溶栓治疗是使血管通路再通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将我科10例动静脉内瘘栓塞后的溶栓治疗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苯甲酸薄荷酯
目的:用对甲苯磺酸做催化剂,苯甲酸和薄荷醇作为原料合成苯甲酸薄荷酯的反应条件进行研究.方法:考察反应时间、醇酸比、催化剂用量因素对合成苯甲酸薄荷酯的影响,得到合成酯的适宜条件.结果:佳的反应条件:反应时间为8.0h,醇酸摩尔比为1.0∶1.4,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量的3%.以述条件下,苯甲酸薄荷酯产率可高达80.0%.结论:对甲苯磺酸为合成苯甲酸薄荷酯的良好催化剂,具有较高实际应用价值,酯收率较高,实验的合成工艺简单.
-
双向电泳技术筛选乙肝患者血清中标志蛋白
利用双向电泳技术进行筛选乙肝患者血清中的标志蛋白,通过对比乙肝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中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得到了11个显著的差异点,其中在乙肝患者血清中表达量上调有6个点,表达量下调有2个点;乙肝患者血清中新出现2个点,消失1个点.本研究为乙肝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
分子参数对5-氟尿嘧啶-N-琥珀酰壳聚糖纳米粒理化性质的影响
目的:考察5-氟尿嘧啶-N-琥珀酰壳聚糖纳米粒(5-FU-Suc-Chi/NPs)理化性质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5-FU-Suc-Chi/NPs并考察其理化性质的影响因素.结果:5-FU-Suc-Chi/NPs的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及载药量的大小与N-琥珀酰壳聚糖的取代度(DS)和分子量(Mw)有关.结论:N-琥珀酰壳聚糖的分子参数是影响5-FU-Suc-Chi/NPs理化性质的重要因素.
-
大黄素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目的:研究了大黄素的电化学性质以及大黄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行为.方法: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对大黄素进行电化学行为的研究,并在不同pH值下进行线形扫描实验;同时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大黄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大黄素在-0.522V处出现一个明显的还原峰;大黄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生成了一种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并对结合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论:大黄素的还原峰电流与扫描速率呈简单线性关系.大黄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形成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导致大黄素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峰电位基本不变,峰电流的下降值同所加入的BS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
浅议医学论文标题的撰写
医学论文的标题对于全文来讲是高度的概括,能准确地反映该文章的主题思想及中心内容,因此,论文标题应做到揭示主题要准确,表达题意要简明,选择字词要精炼,这样才能使读者一目了然.
-
韩式数码重睑术与传统重睑术比较
目的:比较多种重睑术式术后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12~2011-10门诊行重睑手术患者72例,根据术式的不同 分为甲、乙、丙、丁四组.甲组采用韩式数码打孔埋线法,乙组采用皮肤睑板固定法,丙组采用简易缝合结扎加压法,丁组采用皮下埋线缝合法.结果:各组术后均比较理想.术后平均随访5(4~6)月.甲组18例中,2例重睑线稍不自然.乙组20例中,1例术后1月内轻度上眼睑外翻,1个月后症状自然消失.1例术后瘢痕略明显.丙组16倒中,1例闭眼后可见皮下线结处皮肤结节,1例术后5月单侧重睑沟稍有变浅.丁组18例中,2例术后3月余重睑线单侧稍有变浅.结论:新兴韩式重睑术与传统皮肤睑板固定法、简易缝合结扎加压法、皮下埋线缝合法均达到较理想效果,各有优缺点,重要的是不同方法对适应人群的选择与重睑的设计.
-
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稳定性方法研究
目的:本文介绍了根据绿原酸的性质和双黄连口服液制剂特点,通过改进工艺达到增强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稳定性的目的.方法:①采用调节pH值、加入抗氧剂、pH稳定剂的方法,改进了双黄连口服液工艺,抑制绿原酸的氧化和水解.②通过加速稳定性实验,考察改进工艺后双黄连口服液绿原酸的稳定性.结果:与原工艺相比,改进工艺方法后,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的稳定性明显增强,产品质量更加稳定.结论:采用调节pH值、加入抗氧剂、pH值稳定剂的方法,抑制绿原酸的氧化和水解,应用于双黄连口服液工艺是可行的,增强了绿原酸稳定性,使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可靠.
-
1例流行性出血热合并胃溃疡出血的护理
流行性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毒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传染性疾病,本病在病理上改变是全微小血管广泛性损害,病情多变,极易发生各种严重并发征,上消化道出血是流行性出血热危重的并发症中较多见一种.我科于2010年11月成功的抢救一例流行性出血热并发胃溃疡出血的病人,现将临床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
-
宫颈妊娠1例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异位妊娠依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不同而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和宫颈妊娠.以输卵管妊娠常见占异位妊娠的95%左右.宫颈妊娠是受精卵着床和发育在宫颈管内,极罕见,发病率1∶18000[1].
-
术中出现高频电刀负极板灼伤1例
高频电刀因其操作简单、切割速度快、止血效果好、安全实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既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又减少了患者的出血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在我院外科手术中只要没有禁忌证,几乎每台手必用.高频电刀是以接触放电的形式进行工作,在使用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电灼伤.现将在手术过程中发生负极板电灼伤1例,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报道如下.
-
Stargardt病1例
Stargardt病(stargardt macular dystrophy,STGD)由Stargardt于1909年首次报道随即命名,该病是一种黄斑萎缩性疾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少数为显性遗传,患者双亲多有近亲结婚史,也有散发病例,本病例属于散发.发病年龄多集中于6~20岁,视力下降常为首发症状且多为双眼对称,中心视力缓慢进行性减退,终视力可下降到0.1~0.05.
-
病理学实验教学调整改进的思考与实践
病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实验性学科,近年来学科发展很快、教材翻新也很快;病理学的实验教学也在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进行调整改进,步入现代病理学的实验教学;充分体现视听媒体形成的立体式、多层次教学体系的优越性和重要性.开展病理学与组胚学实验课的互动教学,提高对病理学实验的学习效果及教学水平.结合《肿瘤》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开展课外科研活动小组动物实验研究.为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
中医院校开展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思考与探索
客现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是近几年西医院校普遍推崇的临床实践能力的考试,而多数中医院校仍处在借鉴与探索中,在尊重其内涵与实质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特点进行本土化改造.福建中医药大学从2010年4月开始试行此项考试,并进行问卷调查与成绩分析,提出建设目标与工作思路,为进一步完善OSCE,实现其客现、公平、公正的考试效度奠定基础,对兄弟院校开展此项考试有一定借鉴与启迪作用.
-
PBL教学模式在超声诊断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在超声诊断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本科临床实习学生平均分为传统教学组和PBL教学模式组,通过问卷调查表评价两组学生对PBL教学的满意度.结果:PBL教学组综合测试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学生对PBL教学模式总体评价较高.结论:PBL教学模式在使学生充分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又能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临床综合能力.
年 | 期数 |
2018 | 01 03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5 06 |
1999 | 02 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