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环球中医药杂志

环球中医药

环球中医药杂志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환구중의약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
  • 影响因子: 1.5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1749
  • 国内刊号: 11-565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hqzyy.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环球中医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永炎(名誉),张伯礼(总编辑)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急性缺血性中风末梢微循环特点及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闫如玉;陈沛;江澜;王雅惠;耿花蕾;吴爽;王珊;邹忆怀

    目的 观察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末梢微循环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符合标准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96例,对所有患者行NIHSS评分、中医症状与体征积分、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评分及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检查,统计并分析数据的分布及相关性.结果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末梢血液灌注量与年龄、NIHSS积分、中医症状与体征积分均呈直线负相关(P<0.05);证候要素上与气虚证存在显著直线负相关(P<0.01),气虚组的末梢血液灌注量低于非气虚组(P<0.05).余证候积分无统计学上的相关性(P>0.05);证候表现及分布上,以痰湿证候为多,其次为内火证和气虚证.结论 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年龄越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或气虚证候越明显,则其末梢微循环越差,且在此阶段内表现明显的证候为痰湿证.

  • 苦参碱致HepaRG细胞毒性研究

    作者:游龙泰;杨春静;冷新;董晓旭;刘艺;赛那;倪健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HepaRG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并初探其机制.方法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yl 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5,1,2,4 mg/mL)苦参碱对HepaRG细胞活力的影响;检测苦参碱给药后,HepaRG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力;采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染色观察HepaRG细胞形态学变化;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苦参碱对HepaRG细胞内活性氧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利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变化;利用PI/RNase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MTT和LDH结果显示苦参碱能明显抑制HepaRG细胞活力,并呈时间与剂量依赖关系;DAPI染色发现随着药物浓度升高,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出现核固缩,呈亮蓝色,形成凋亡小体等.流式结果表明苦参碱能使HepaRG细胞内活性氧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下降;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HepaRG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细胞,且细胞凋亡率随苦参碱浓度增大而逐渐升高;给药组HepaRG细胞处于G0/G1期的细胞数减少,S期的细胞增多,表明苦参碱能将HepaRG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结论苦参碱在体外对HepaRG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活性氧,使线粒体功能受损,改变细胞周期分布,诱导细胞凋亡.

  •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熟地黄配伍规律对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启示

    作者:郑利钦;林梓凌;郑永泽

    目的 探讨中国古代方剂中熟地黄的配伍规律并为临床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 利用Excel的筛选功能搜集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平台中国方剂数据库中所有含熟地黄的方剂,并对药物名称规范化处理,分别在SPSS、Weka、Pajek统计分析软件中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挖掘、关联规则可视化处理.结果 共搜集到487首熟地黄方,累计使用频率在50%以上的中药有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茯苓、白术、甘草、人参等24种,以益气补血为主;熟地黄的使用剂量多集中在2两以内,而以1两以内为多,其中1两以内又以1~2钱,3~4钱,5~6钱为主;关联规则中二项药物关联置信度较高的是山茱萸—熟地黄、泽泻—熟地黄、延胡索—当归等;三项药物关联置信度较高的是当归—茯苓—川芎、山药—山茱萸—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熟地黄等;四项药物关联置信度较高的是川芎—白芍—熟地黄—当归、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白术—茯苓—熟地黄—人参等.关联规则可视化处理显示,熟地黄常以四物汤、八珍汤、六味地黄汤的形式被遣用.结论 运用熟地黄益气补血与填精益髓并重防治骨质疏松症可能是重要的或有效的治则治法.

  • 活血解毒中药配伍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时段炎症水平的影响

    作者:董国菊;张庆祥;刘剑刚;李晓;张蕾

    目的 观察活血解毒中药组分配伍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um infarction,AMI)后大鼠不同时段炎症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 体重180~200 g的Wistar大鼠60只,结扎前降支中上1/3处造成AMI模型;假手术组仅穿线不结扎.造模24小时后存活的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即空白对照(假手术)组、AMI(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辛伐他汀)组、活血药(赤芍总苷)组、解毒药(黄连生物碱)组、活血解毒药(赤芍总苷+黄连生物碱)组.各组给予药物或者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治疗.各组分4个时间段:均连续灌胃1天、3天、7天和14天,动态测定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hs-CRP)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的变化.结果 (1)造模后第1天,模型组大鼠血清hs-CRP、IL-1β、TNF-α和MCP-1水平开始升高,和假手术组比有显著差异(P<0.05);和模型组比,活血组大鼠血清MCP-1水平、活血解毒组大鼠TNF-α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2)造模后第3天,模型组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含量显著升高,和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活血组、解毒组、活血解毒组分配伍对大鼠血清hs-CRP、IL-1β、hs-CRP和MCP-1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0.05);(3)造模后第7天,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含量较第3天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和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组、活血组及活血解毒组对TNF-α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解毒组和活血解毒组对大鼠血清IL-1β含量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4)造模后第14天,模型组大鼠血清MCP-1和IL-1β水平再次上升,与AMI后第3天水平相当;hs-CRP和TNF-α含量较前略有下降,和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和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均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对大鼠血清hs-CRP、IL-1β、TNF-α和MCP-1的抑制作用(P<0.05),其中以活血解毒组效果佳.结论 AMI后血清炎症因子呈动态演变,在第3~7天时基本达峰,持续反应至2周左右,中药对各个阶段的炎症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为尽早启动中医药在AMI后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 自拟和血除湿汤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60例

    作者:马卉;黄敏;李建红;郭杨;钟牧晴;苏兆铎;张晓林;李凌;彭静;段行武

    目的 观察自拟和血除湿汤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自拟和血除湿汤)和西药组(西替利嗪),18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及瘙痒程度进行评分,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血清中细胞因子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ASI、DLQI及瘙痒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中药组EASI、DLQI及瘙痒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总有效率为70%,明显高于西药组的4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IL-4、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L-4水平均明显升高,IFN-γ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IL-4水平均下降,IFN-γ水平均升高(P<0.05);且中药组IL-4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中药组IFN-γ水平明显高于西药组(均P<0.05).结论 自拟和血除湿汤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及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4水平、促进IFN-γ分泌以使Th1/Th2细胞分化趋于平衡有关.

  • 醒脾解郁法对抑郁大鼠肝脏能量代谢的调控机制研究

    作者:韩胜斌;郭蓉娟;高维;于姚;刘姝含;任非非;李文慧

    目的 观察抑郁大鼠模型肝脏线粒体能量代谢特征及其与抑郁症行为学指征变化的动态相关性,并揭示以益气健脾为主的醒脾解郁方调节情志的效应机制.方法 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方法应激6周,应激同时灌胃给药,糖水偏爱实验、强迫游泳行为学评价作为造模成功标志,肝脏取材,并使用化学法检测线粒体损伤指标(呼吸链复合体I、Ⅱ、Ⅲ、Ⅳ含量)和能量指标(ATP、Na-K-ATP酶、Ca-Mg-ATP酶含量).结果 检测模型大鼠肝组织线粒体指标、能量指标发现:应激2周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组织内呼吸链复合体Ⅲ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未见明显改善(P>0.05);应激6周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组织内呼吸链复合体I、Ⅲ、Ⅳ和ATP、Ca-Mg-ATP酶含量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可显著增加肝组织内呼吸链复合体I、Ⅲ、Ⅳ和ATP、Ca-Mg-ATP酶的含量(P<0.05),西药舍曲林组可显著增加肝组织内呼吸链复合体Ⅳ含量(P<0.05).结论 醒脾解郁方可以明显改善抑郁大鼠肝脏线粒体能量代谢功能,发挥抗抑郁效应.

  • 基于Th1/Th2细胞因子表达变化探讨扶正祛毒方对慢性HBV携带者的免疫调节机制

    作者:郭子宁;张立平;黄象安;彭龙;何光焰

    目的 通过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探讨扶正祛毒方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携带者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招募慢性HBV携带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基线时和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进行组内和组间的一般资料、病毒载量、转氨酶水平、以及Th1类细胞因子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Th2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表达的比较.结果 基线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滴度、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Th1类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表达亦无显著差异(P>0.05).扶正祛毒方干预12周后,治疗组血清HBV-DNA和HBeAg滴度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显著(P<0.05),Th1类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表达较对照组上升,差异显著(P<0.05);同时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表达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12周后较基线时血清HBV-DNA和HBeAg复制水平下降,差异显著(P<0.05),Th1类细胞因子IFN-γ、TNF-α及IL-2表达较前上升(P<0.05),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表达下降(P<0.05);对照组12周后与基线时比较,血清HBV-DNA和HBeAg水平、Th1类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以及Th2类细胞因子IL-4及IL-10表达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1)扶正祛毒方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毒复制有抑制作用(P<0.05);(2)扶正祛毒方抑制病毒复制同时对肝脏炎症反应无激活(P<0.05),疗效安全;(3)扶正祛毒方对Th1/Th2类细胞因子具有调节作用(P<0.05),这可能是其抑制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毒复制的核心机制.

  • 补肾益髓胶囊对缓解期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影响

    作者:杨涛;康越之;仝延萍;程翠翠;王静文;樊永平

    目的 观察补肾益髓胶囊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患者外周血中滤泡辅助性T细胞(T follicular helper cells,Tfh)及白介素(interleukin,IL)6、IL-21、干扰素(interferon,IFN)γ、趋化因子(C-X-C motif ligand,CXCL)13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补肾益髓胶囊治疗NMOSD的作用机制.方法 纳入缓解期NMOSD患者25例,对其进行补肾益髓胶囊干预3个月.利用流式细胞计数检测NMOSD患者经补肾益髓胶囊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4+PD1+CXCR5+Tfh亚群的分布变化情况,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NMOSD患者外周血中IL-6、IFN-γ、CXCL13及IL-21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NMOSD缓解期患者经补肾益髓胶囊治疗3个月后,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显著降低(P<0.05或P<0.01);外周血Tfh亚群分布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外周血IL-6及IL-21细胞因子较治疗前表达水平降低(P<0.05);外周血IFN-γ及CXCL13较治疗前表达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补肾益髓胶囊可以明显地降低NMOSD患者的EDSS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降低外周血促炎因子IL-6及IL-21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减少Tfh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改善NMOSD患者的炎性环境.

  • 基于病证结合模式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演变与生物学指标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作者:唐璐;高颖;孙塑伦

    目的 通过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与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为完善精准辨证论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病患者起病后72小时内、第7、14天热休克蛋白70(HSP70)、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放免法测定相应时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表达水平的变化,并动态采集四诊信息判断其证候要素,以方差齐性检验和组间比较的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发病72小时内COR表达水平高或ACTH表达水平低的患者,痰热证持续时间长(P<0.05);发病72小时内HSP70或ICAM-1表达水平高的患者气虚证持续时间长(P<0.05).结论 发病72小时内COR表达水平高或ACTH表达水平低的患者,临床中医药干预时应适时延长清热化痰法的治疗时间;发病72小时内HSP70或ICAM-1表达水平高的患者气虚证持续时间长,临床中医药干预时应配合延长补气法的治疗时间.

  • "体阴而用阳"角度探讨"肝病"辨证用药特点

    作者:刘绍永;游璐

    本文通过梳理"肝体阴而用阳"的理论渊源,结合"肝体"和"肝用"的内涵与相互关系论述了肝的生理病理特点,并探讨了"肝病"的辨证用药特点,认为肝体阴为肝用的物质基础,而肝用阳则是体阴的功能表现,二者阴阳和调,刚柔相济,是肝发挥生理功能的前提条件.肝的病理特点为肝阴、肝血易损易虚,肝阳、肝气易动易郁,体、用相互为病,也可同时为病.因此,临床"肝病"用药,既需"酸甘化阴"以柔养肝体,又需"辛散苦清"以条畅肝用,理气慎防伤阴,滋阴不忘舒气.

  • 《伤寒论》三承气汤方证应用辨析

    作者:黄美娜;边文彦;蓝海;谢美景;林浩铭;张迪;马胜锁;赵国平

    系统梳理《伤寒论》三承气汤证条文,分析各证候、病机,认为用痞、满、燥、实、坚区分三承气汤证有一定局限性.三承气汤证反映了阳明腑实证病机演变的三个阶段:调胃承气汤证为阳明腑实初期,燥热初结,胃气不和证;小承气汤证为阳明腑实中期,小热小实证;大承气汤证为阳明腑实极期,大热大实证.调胃承气汤的功效为泻胃中无形之结热,用芒硝的目的不是软化大便,而是解胃中无形热结.

  • 《伤寒论》辅汗法探析

    作者:马家驹;王玉光

    辅汗法是指辅助达到汗出的方法,源自于《伤寒论》桂枝汤方后注,临床常用到的是温服、啜粥、温覆、连服等,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汗出解表的治疗目的.本文分析归纳了辅汗法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应用,阐述了辅汗法的临床意义及应用指征等,强调辅汗法应根据临床情况灵活选用,达到微微汗出的目的,不可过汗、大汗等.并通过一则医案讲述辅汗法的临床应用,强调在解表发汗时,应重视辅汗法.

  • 论痿证的中医病机及治法研究

    作者:李盼盼;张林;王芮

    痿证是肢体筋脉松弛,痿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的一种疾病,痿证作为病名早存在于《内经》中,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基本分为温热毒邪、湿热浸淫、饮食毒物所伤、久病房劳、跌扑瘀阻等五种虚实错杂的证型.现在临床中常见的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疾病,中医学多从痿证论治.本文从痿证的病因、病机、文献及治疗方药等方向进行论述,为临床指导治疗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痿证 辨证施治 治法
  • 《金匮要略》从五脏辨治消渴探析

    作者:王慧;李鹏英

    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至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设专篇论消渴,并早提出治疗方药.消渴发病牵连多个脏腑,现就《金匮要略》中消渴与脏腑的关系进行论述,并从脏腑分治的角度探讨消渴的辨证治疗,以利临床应用.

  • 科技期刊视角下中医药动物实验报告的科研表述

    作者:邓媛;焦爽;侯建春

    通过分析中医药动物实验科研研究背景、实验药物、中医证候、不良反应等特殊性,以ARRIVE指南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初步拟定了"动物实验报告检查清单",共25个条目.此清单的应用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动物实验报告的书写规范,也可以促进中医药科研工作者的科研设计、执行和结果分析能力.

  • 理肺疏肝调脾辨证治疗肺癌经验

    作者:朱倩云;陈玉超

    中医药治疗肺癌有其独特的优势,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限.肺癌的基本病机为情志失节或邪毒留滞,气机功能失调,痰浊、瘀血产生,凝聚交结于肺,形成积块.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与气的盛衰及气的运动密切相关,临床常用调理气机法治疗肺癌,以辨证为基础,并根据病症、病位的不同灵活应用,主要分为调理肺气、疏泄肝气及调理脾胃之气,该文将分别阐述相对应的理、法、方、药.

    关键词: 肺癌 理肺 疏肝 调脾
  • 基于文献的中药汤剂服药方法分析

    作者:张立双;江丰;金鑫瑶;张俊华;冯睿;杨丰文;张明妍;赵宏杰;李越;季昭臣;张伯礼

    中药汤剂服药方法是中医处方行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各行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中药汤剂服药方法规范化发展是中医药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科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当前学科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的整体趋势.本文以中药汤剂服药方法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的检索、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归纳中药汤剂服药方法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合理服药方法,目前关于中药汤剂服药方法虽然进行了一些临床研究,但还存在很多问题,研究不够系统,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规范.

  • 从升降散治疗"火郁证"学术经验的传承看古方的有效性

    作者:李志强;李奇

    先贤流传下来的名方,如今是否仍然有效,这一问题始终困扰着后辈学者.本文通过升降散创立、传承和发展的论述,使后辈学者更深入理解掌握升降散的应用主治;通过对临床大家龚廷贤、杨栗山、赵绍琴、李士懋、刘保和应用升降散治疗火郁证这一学术思想渊源的梳理,阐明升降散的来源、主治范围、组方规律、应用指征和诸位医家在使用升降散上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创新,使后辈学者看到升降散从古至今的确切疗效,从而增强了后辈学者继承发扬此方的信心.

  • 银屑病从心肝论治理论浅析

    作者:李宁飞;王燕;赵京霞;底婷婷;蒙玉娇;刘正荣;翟春艳;李萍

    探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情志内伤是其起病复发之病因,心肝受邪导致的气血阻滞是其病机,心神不安,肝气不疏为起病传变之源,故而应当从心肝两脏着手,重视银屑病情志致病的特点,调治情志而使患者形与神俱.

  • 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思路初探

    作者:刘大铭;孙慧怡;张雯;李瑛;朱立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一种常见并且难治性的消化系统疾病,症状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关键在于和胃降逆,并当佐以制酸之品,治以疏肝和胃,降逆和胃,健脾益气之法,注重调畅情志,通阳散滞,上下通调,后期不忘养阴活血,化痰散结,临床上结合内镜下表现辨证用药.

  • 从"血"论治痛风浅析

    作者:毕翊鹏;阮莹艺;肖勇洪;李兆福;刘维超;狄朋桃;彭江云

    从中医气血津液辨证理论出发,对古代医家论治痛风之法加以提炼总结,认为痛风与"血"有着密切的关系,血虚证、血瘀证、血热证均可导致痛风,结合临床疗效证实从"血"治疗痛风的临床实用性.血病贯穿于痛风的各个时期,临床中从血入手治疗痛风亦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从"血"论治痛风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方法论.

  • 从四脏虚实论治"燥痹"之思路浅谈

    作者:周倩云;李建军;吴素玲

    多数医家认为干燥综合征病位涉及多个脏腑,以肺、肝、脾、肾为主,肾藏精濡养四肢百骸,肺之通调水道影响津液输布,肝失调达阻碍津液运行,肝血亏虚则致燥症丛生,肝郁致瘀加重津液输布不通,脾主运化统领水精输布,脾虚生痰湿阻滞气津运行.各医家或侧重单个脏腑为主,或和而治之,现从以上四脏之病机虚实浅谈干燥综合征之中医治疗.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 张锡纯治疗"肾不纳气"学术思想探析

    作者:段文强;张晓雷

    张锡纯思想上传承于中医经典,又不泥于传统,大胆创新,衷中参西,自创众多卓有成效的方剂,其对于肾主纳气有独特的认识,总结如下:肾不纳气的机制——肾阴虚,冲气挟胃上逆迫肺;重视肾不纳气的症状鉴别——喘、满闷(吸气难,气上迫);肾不纳气的脉象——脉多数;治则治法包括填补下焦真阴、敛浮阳、补脾阴、补益元气;张景岳、叶天士是其学术源流.研究其治疗肾不纳气的学术思想与方药的应用,对于肾不纳气的理论理解及喘证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曾斌芳教授以"土"论治临证验案举隅

    作者:孙婉卿

    本文是国家级名老中医曾斌芳教授临证施治验案撷萃.全篇以五行学说为理论依据,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思想为临证指南,着重阐述中医长养、化育之"土"于五行中所居"灌四傍"的中心地位.曾教授秉承"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阐微发挥,以此临证屡获奇效.

  • 万晓刚从痰瘀互结辨治痤疮经验

    作者:李娇曼

    痤疮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病程长而反复,万晓刚教授对痤疮的治疗有独到的经验及见解,万教授认为,痤疮发病,痰瘀互结贯彻始终,风湿热毒、脾胃湿热、脾肾阳虚为其标,治以逐瘀化痰,兼以疏风祛湿、清热解毒、健脾燥湿、温脾补肾为法,临床效果明显.

  • 张云茹运用当归六黄汤思想初探

    作者:张月;刘明

    当归六黄汤出自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所著的《兰室秘藏·自汗门》,是其创制的一剂名方,本方具有滋阴泄火,固表止汗作用,被誉为"治盗汗之圣方".张云茹,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临证60余载,熟谙经典,医术精湛,善以古方治疗内科疑难杂病,效如桴鼓.笔者有幸侍诊其侧,获益匪浅.临床上,张教授将当归六黄汤运用于各种汗证、失眠、便秘、更年期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屡获佳效.本文总结、介绍了张云茹运用当归六黄汤的临床经验,以供同道学习、探讨.

  • 张玉珍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廖慧慧;赵颖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的综合征,也是妇科常见疑难病.张玉珍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其主要病机是肾肝脾功能失常,气血水失调,导致痰瘀闭阻胞宫所致.临证时紧扣病机,辨证及分阶段论治;针对不同表现,治疗有别;衷中参西,促进生育.且强调患者要"管住嘴巴,迈开腿",调整生活方式.

  • 史利卿教授祛风宣肺法治疗感染后咳嗽经验

    作者:季坤;王丽云;董尚娟;温绍惠;林彬;刘云霞;王梁敏;綦振寒;马建岭

    感染后咳嗽临床常见,其病理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容易误诊误治,中医恰当辨治具有独特效果.史利卿教授师从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院士,从事中医呼吸专业教研工作近30年,针对该病开展了专项临床及基础研究,认为风邪为本病的主要病因,并可兼其他病理因素为病,基本病机为风邪犯肺,其中正气虚弱、脏腑失调为风邪致咳发病及迁延不愈之内伤基础,病程可较长,提示风邪不易祛除,余邪不尽,内伏于肺,外邪引动,咳嗽迁延不愈,临床自拟祛风宣肺方,以辨证论治为基础,用药轻宣灵动,祛风宣肺以透邪外出,注重肺脾同治,宣上畅中,重视中焦气机通顺,同时顾护阴津,寒热并用,驱邪不伤正,临床应用,效如桴鼓.

  • 吕仁和从益气养血论治"肾络微型癥瘕"

    作者:刘乐

    慢性肾脏疾病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增加了个人、社会负担,治疗难度较大.吕仁和教授受中医学中气血与络脉、络病与癥瘕关系的启发,将气血不足与络病、癥瘕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在消瘅期"微型癥瘕"基础上,提出了慢性肾脏疾病"肾络微型癥瘕"学说.吕师认为气血不足是造成"肾络微型癥瘕"的根本原因,因此益气养血须贯穿治疗始终,尤其是中晚期.临床用药时,也多选用益气养血之品.

  • 王庆国教授论治紫癜病经验探讨

    作者:雷超芳;翟昌明;马重阳;连雅君;程发峰;王雪茜

    王庆国教授辨治紫癜病,依据其病因不离乎火、气、血三方面,治疗之时,清解热邪,应分清虚实;灵活选用止血之法,以防留瘀;并重视脾脏,化生气血,扶正以祛邪.本文通过介绍王教授治疗紫癜病的辨治思路及其验案举隅,总结其临证经验,分析此病辨证施治过程中的理、法、方、药,阐述中医药治疗紫癜病的可能性,并为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从胡希恕认识厥阴病辨治慢性肾衰竭

    作者:戴浩然;董兆珵;刘宝利

    慢性肾衰竭是肾功能不可逆损失后,临床上以体内废物潴留而表现相关脏器损伤的综合征.中医学认为本病属"虚劳"等范畴.其病机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传统六经辨证从初期病位在肾、肾病及脾,水不涵木、肝火上炎,逐渐进展到气逆上冲、水饮凌心,后影响全身脏器功能异常.胡希恕辨六经实质是六经来自八纲,厥阴病即半表半里的阴证,与慢性肾衰竭寒热错杂证密切相关,但又与传统六经辨证不同,临床上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本病.

  • 针刺治疗高血压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与报告学质量评价

    作者:杨润;郭蕴萍;石学敏;李戈

    目的 评价国内外发表的针刺治疗高血压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与报告学质量.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PubMed、The CochraneLibrary、Medline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7年2月,由两名评价员独立检索、筛查并使用AMSTAR、PRISMA量表对文献的方法学和报告学进行评价,对于存在分歧者,有第三方讨论后决定.结果 共纳入17篇文献,13篇中文文献,4篇英文文献.文献方法学平均得分为6.47,高分9分,低分3分,主要存在未制定前期设计方案,未阐明文献发表情况,未列出纳入和排除文献等问题.报告学平均得分为18.24分,高分22.5分,低分13.5分,主要存在结构式摘要、目的、方案和注册、研究选择、资金等方面的报告不全.结论 目前,国内外已发表的针刺治疗高血压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和报告学质量评价尚可,但仍存在诸多缺陷,需要进一步提高方法学和报告学质量.

  • 中药及其提取物干预矽肺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雪鹏

    矽肺是危害严重的一种职业病,也是发病率和致残率极高的一种职业病.目前已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然而因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无法用单一机制来阐明,迄今为止仍缺乏有效的药物控制其发展.近年来研究发现氧化应激反应及细胞因子的参与在该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众多中药及其提取物在干预这些机制方面取得了较多的进展.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临床推广运用提供依据.

  • 中医药治疗白癜风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杭小涵;李楠;杨碧莲;张丰川;李元文

    近十年,中医药方法治疗白癜风取得的疗效备受瞩目;有关中医药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制研究日益增加,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集有关中医药治疗白癜风作用机制相关研究从研究对象、黑素细胞的数量及活性、酪氨酸酶的活性、炎症因子、自身免疫、氧化应激反应及信号通路等层面进行综述,望帮助研究者进一步探索中医药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制,指导临床用药,终致患者满意疗效.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诊治概况

    作者:丁佳媛;刘绍能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伴排便习惯改变为临床特征的功能性疾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其临床多见的一种类型,中医治疗有明显的优势.笔者通过文献复习,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病机认识、中医药治疗方法、中医非药物疗法及中医治疗的现代基础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希望对其中医临床治疗有所帮助.

  • 针灸治疗少弱精子症之文献回顾与探讨

    作者:丁劲;马健雄;唐楚英;李宪锐;盛文

    少弱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症发生的主要因素.目前西医治疗疗效局限,针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简、验、廉、便"的特点.本文就近年来关于针灸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与整理.结果显示针灸治疗该病疗效显著且在腧穴选择、刺激方式、综合治疗以及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将从中医辨证分型、腧穴处方、穴位刺激方式、针灸复合疗法等方面深入探讨针灸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 针刺夹脊穴治疗杂病验案三则

    作者:谢小男;董华;代利利;沈怡婷;倪光夏

    本文介绍了针刺夹脊穴治疗杂病验案3则.夹脊穴属经外奇穴,是一组位于背部脊柱旁的腧穴,其下分布着丰富的神经肌肉组织.笔者在临床中灵活运用夹脊穴治疗多系统疾病,尤其是疑难杂病效果显著.文中"顽固性呃逆"一则,证属气机郁滞,治则和胃降逆止呃;"心绞痛"一则,证属血行瘀滞,胸阳痹阻,治则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脑梗死后遗症期"一则,证属肝肾亏虚,治则滋养肝肾;三案均采用针刺夹脊穴治疗,从疾病本质出发,治病求本,整体调整,值得临床推广.

  • 浅议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与半夏厚朴汤

    作者:李薇;李吉彦;胡凤林;徐广鑫;许秀东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与半夏厚朴汤均来源于《伤寒杂病论》,二者看似相近,实则同中有异.两方均可治疗"痞满",但一为"因虚而滞",一为"痰气交阻".本文从药物组成、药量、煎服法、药物作用部位、功效、主治几个方面来仔细辨析,并结合临床验案来举例说明,以深入理解经方.

  • 从脏腑辨证谈老年失眠验案四则

    作者:杨雨翔;韩旭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治疗老年失眠的经验,老年人脏腑功能失调是老年人失眠的发病之本,主要病位在肝心脾肾及胃,临床观察老年失眠可分为肝胃不和,脾肾亏虚,肝肾阴虚和心肾不交,本文主要列举了四例验案,并分析了各案的用药特点.

  • 刘喜明运用经方辨治失眠验案举隅

    作者:刘娟;朱晓云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或醒后不易再寐,重者彻夜不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治疗失眠具有一定优势,目前多从心脾两虚、心肝血虚等进行论治,惯用滋补或潜镇之法.刘喜明老师辨治失眠认为:失眠可分为邪扰和内伤两大类,邪扰者重在祛邪,邪去则正安,不治失眠而失眠自愈;内伤重在调理脏腑功能.临证当求失眠之因,对证治之.本文详细分析刘师失眠验案5则,以示其临证思路.

    关键词: 失眠 经方 验案
  • 周正华教授治疗功能性腹胀验案举隅

    作者:丁伟

    功能性腹胀(functional bloating,FB)是临床消化内科的常见病,近年发病率呈升高趋势,西医治之多予胃肠动力调节、心理治疗及抗焦虑、抑郁等治疗,但疗效不佳且复发率高.中医基于辨证论治的理念,有其独特的优势.笔者查阅文献,辨治此病,众多医家多从肝、脾、胃、肾入手,周师从医多载,辨证本病多从病因及病理产物入手,寒热、气阴、气滞、淤血等均可成为导致本病的病因,亦可成为本病的病理产物,且相互影响.周师详查病程长短,结合舌脉,抓其主症,辨病之气血寒热,明证之属虚属实.证属寒热错杂者,治以平调寒热,属气阴两虚者,治以益气养阴……有是证,投是方,效如桴鼓,用药点兵,窥见一斑,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兹举验案4则,分而述之,以飨同道.

  • 辨证论治白塞病验案三则

    作者:李南南;周彩云;杜丽妍;韩淑花

    白塞病是一种慢性复杂性血管炎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可累及周身多系统.本文从验案入手,所选验案则分别以复发性口腔溃疡、结节性红斑、关节痛等不同临床表现为切入点,回顾性分析了白塞病辨证论治的过程.

  • 养阴祛风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63例

    作者:李丽梅;张国庆

    目的 探讨养阴祛风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养阴祛风方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CD3+、CD4+、CD8+、CD4+/CD8+的水平.采用咳嗽症状评分标准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OS、ECP、IgE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EOS、ECP、IgE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CD4+、CD4+/CD8+明显降低,CD8+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4+、CD8+、CD4+/CD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日间咳嗽评分、夜间咳嗽评分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日间咳嗽评分、夜间咳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祛风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确切,能调节免疫功能.

  • 参芪固元汤对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谭定富;黄敬东;冯滢洁

    目的 探讨自拟参芪固元汤对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四川省乐山市中医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拟行腹腔镜手术的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试验组于术前和术后口服两周自拟处方参芪固元汤.记录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分别于治疗前后取患者外周血,采用ELISA实验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水平;采用流式细胞实验测定CD3+T、CD4+T、CD8+T细胞计数.结果 试验组术后腹胀发生率为13.6%,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0.5%;试验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常规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IgA、IgG、IgM水平高于常规组,外周血CD3+T、CD4+T细胞计数、CD4+/CD8+水平高于常规组,两组之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处方参芪固元汤可提高腹腔镜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能力,并可提高其机体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益气活血补肾方治疗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障碍60例

    作者:崔晓云;范文英;李品慧;李岩;周鹍;董巧稚;万洁;林谦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补肾方防治高血压心脏舒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前期横断面调查中筛选出的60例高血压心脏舒张功能障碍的患者分层随机分配进入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使用基础治疗加益气活血补肾方中药颗粒剂,对照组使用基础治疗加中药模拟颗粒剂,疗程8周,并观测治疗前后中医证候、24小时动态血压、心脏舒张功能、安全性指标和心血管事件,服药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一次心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事件的随访.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主要症状积分减少更为明显,其中神疲乏力、五心烦热、瘀血及失眠好转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8.1%,明显高于对照组21.4%(P<0.05).结论 益气活血补肾方对高血压(肝肾不足兼气虚血瘀型)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自拟养心饮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70例

    作者:王海涛;刘艳军;黄春莉;赵鑫

    目的 探讨自拟养心饮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就诊于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科的1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各70例.对照组70例患者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组70例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养心饮.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心绞痛发作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监测血脂代谢及血清因子sCD40L、VCAM-1、MPO水平.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8.6%(x2=5.23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每周心绞痛平均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心肌耗氧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心功能指标LVDD、LVEF较对照组则显著升高(P<0.05);TG、TC、LDL-C、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HDL-C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血清sCD40L、VCAM-1、MPO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自拟养心饮利于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改善心功能,疗效满意,其机制与改善脂质代谢、调控血清sCD40L、VCAM-1、MPO水平有一定相关性,值得临床深入探究.

  • 自拟补气通脉饮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2例

    作者:侯莉;丁力

    目的 探究自拟补气通脉饮联合常规西药对气虚血瘀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2酶(creatine lcinase-MB,CK-MB)、心肌肌钙蛋白I2(cardiac troponin I2,cTnI2)、肌红蛋白(myoglobin,MYO)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就诊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心血管病科的气虚血瘀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用自拟补气通脉饮内服治疗,连续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记录用药过程中呼吸困难、周身乏力、下肢凹陷性水肿等主要症状的缓解时间,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AESD)等心功能指标水平;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C)水平及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TnI2、MYO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9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呼吸困难、周身乏力、下肢凹陷性水肿等主要症状缓解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LVEF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LVEDD、LVESD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TA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CK-MB、cTnI2、MYO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自拟补气通脉饮联合常规西药利于促进气虚血瘀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的缓解,改善心功能,降低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减轻心肌损害,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双降汤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43例

    作者:唐三辉;吴兆黎;龚放华

    目的 观察双降汤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3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双降汤内服,连用2个月.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监测治疗前后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itroglycerin-mediated dilation,NMD)、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ndothelium-dependent dilation,EDD)、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变化.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12%(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的DBP、S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LDL-C、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TC水平则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bAlc、FB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NMD、ED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M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E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双降汤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较高.

  • "同经争寒热,分经司本职"以论药、方关系

    作者:穆杰;王雪茜;王庆国;程发峰;任北大;纪雯婷;刘姝玲;张海霞

    寒热药并用组方在临床中颇为常用,药有寒热温凉平,方剂亦有,究其配伍后的方剂寒热之性大多遵循"同经所属争寒热,分经自行司本职",能够洞悉错综复杂配伍后的方剂寒热属性在临床应用中便可游刃有余地做出有针对性的的治疗.

  • 中医心、血、神三者间关系的理论探讨

    作者:王雪;赵燕;吴昊;韦昱;杨丽;扈新刚

    心主血、血舍神,是中医学气血理论与神志理论部分的研究内容,自《黄帝内经》起就有关于其理论的文字记载.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不调是神志疾病发生的重要病机,目前现代生物学对于这一机制的认识也有一些新的研究进展.在临床应用方面,古今医家认为调节气血在精神情志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拟从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方面,对心、血、神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思考.

    关键词: 关系 理论
  • 论"少阳为枢"的理论内涵

    作者:胡济源;张向伟;柳红芳

    开阖枢理论是《内经》论述阳气运行的三种方式,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少阳枢主导阳气的开阖,是人体阳气消长输布的枢纽,具有宣通、升发、疏调阳气的作用.少阳包括足少阳胆和手少阳三焦系统,为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是元气周行、津液输布、相火布散的通道,其中相火根于肝肾,寄藏三焦、心包,少阳三焦为相火输布通道和枢纽.少阳枢机不利可继发一系列疾病,诸如气机及气化紊乱、水液代谢失常、相火郁结妄动等,因此,在"少阳为枢"的理论指导下,可以治疗多系统疾病.

    关键词: 少阳枢机 三焦 相火
  • 温润辛金培本法治疗Kartagener综合征一例

    作者:葛亚如;甄建华;史琦;阎玥;李友林

    通过分析一例男性青年患者,反复出现呼吸道症状的Kartagener综合征的中医诊治过程,结合相关文献查阅,认为Kartagener综合征属于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及三联征(慢性鼻窦炎或鼻息肉、支气管扩张、内脏反位),中医各家对该病的认识有所差异,但都认为本虚标实是本病的基本病理特点,治则上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本文主要探讨Kartagener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温润辛金培本疗法在本病中的应用,为中医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 仲景脉法自成体系,平脉辨证,服务临床

    作者:刘宁;杨桢;张保春;贾海忠;赵进喜;肖遥

    仲景脉法是仲景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张仲景在总结继承总结《内经》《难经》脉法的基础上,创立了仲景脉法,自成体系,切合实用,为后世脉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仲景脉法对我们理解张仲景的学术思想,学好《伤寒论》提高临床疗效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应重视《伤寒论》中的仲景脉学思想,学习继承仲景脉法,传承经典,实践创新,融合各家脉学思想,领会其中的深意,为现代临床服务.

  • "一带一路"沿线东北亚国家中医药政策及市场调查

    作者:苏芮;苏右竹;苏庆民;图雅

    "一带一路"是中国在新形势下提出的对外开放重要战略布局,东北亚地区是"一带一路"沿线大的中医药产品出口市场,是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重点区域,中医药服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日本和韩国是中国重要的中药产品贸易伙伴,但由于其对本国中药产业的保护,中国不得不扮演原料输出国的角色.中医药在俄罗斯虽然认可度比较高,但华人医生很难取得执业资格,限制了中医药在俄罗斯的发展.服务贸易是解决中药产品难以进入海外市场的新途径,东北亚4国民众对中医文化的认同以及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为中医药在这一区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应鼓励中药企业由中药原料供应商向中医服务提供商转变,积极构建涵盖科研、培训、医疗、康复和养生的中医药服务产业链,摆脱"原料输出国"的境遇,在增加中医药健康服务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的同时,为中医药国际化探索更高层次的发展模式.

  • 基于国际传播的中医经典翻译内涵、现状与原则探讨

    作者:程颜

    作为中医理论、思想和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兼顾语言形式和意义转换的中医经典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基于中医语言翻译和中医文化翻译两个维度、基于专门化、标准化的出发点、基于中医经典翻译的现状分析,从中医语境化、国际化、跨学科视角来考量其翻译原则意义非凡,将为业界开展中医经典翻译标准化研究提供颇值借鉴的宝贵经验.

  • 浅谈五音疗法在中医情志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王梁敏;胡海荣;季坤;董尚娟;叶云;许冰;单晨曦;綦文婧

    音乐疗法是一种集医学、音乐、心理、物理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传统的五音疗法是以五行理论为基础,通过五音与五脏、五志相结合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五音疗法用于情志护理中已逐渐被广泛开展.本文通过对五音疗法应用于中医情志护理进行探析,以期望为情志所致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也为其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但此研究大多为临床应用,内在机制的基础研究尚有不足.

  • 应用病案一体化数据挖掘系统分析张声生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经验

    作者:周强;朱彦;杨雪;朱春洋

    目的 运用病案一体化数据挖掘系统分析张声生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经验.方法 本研究收集张声生教授门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资料105例,共457诊次,收集患者基本信息、主要症状、证候、中药方剂,分析症状、证候、中药频次;并初步探讨治疗对主要症状缓解的有效率,挖掘有效率与药物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复杂网络,探讨药物之间、症状直接的关联分析,以及症状和药物之间的关联分析.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症状有胃脘痛、烧心、早饱、口干、畏寒、上腹胀、脉弦、反酸、纳差、心烦;证候频次排序依次为:肝胃气滞证、肝胃郁热证、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反酸症状与香附呈负相关,提示香附可能增加反酸症状,烧心与黄连呈正相关,提示黄连能有效减轻烧心症状;常用核心方:茯苓、炒白术、白芍、炙甘草、延胡索、三七、煅瓦楞子、厚朴八味药物组成.相关性分析:从中药关联性分析提示,张声生教授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常用药对有:(1)炒白术、党参、娑罗子;(2)炒薏米、白扁豆、焦神曲;(3)旋覆花、莱菔子、厚朴;(4)茯苓、炒白术、党参、炙甘草.复杂网络分析症状与中药关联提示:嗳气伴有腹胀时,多用延胡索、佛手;腹胀伴有便秘时,多用莱菔子、枳实;畏寒时多用木香、炒白术;口苦时,多用煅瓦楞子、炒白术;心烦易怒时多用白芍.结论 运用病案一体化数据挖掘系统,深度挖掘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和证候规律,以及张声生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用药经验.

环球中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