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Transfusion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림상수혈여검험
-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安徽省立医院 安徽省输血协会
- 影响因子: 1.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2587
- 国内刊号: 34-1239/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100例母婴ABO血型不合者血型血清学检测
新生儿溶血病(HDN)是新生儿期常见病之一,是母胎ABO、Rh及其他系统血型不合而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严重时可导致死胎或习惯性流产.
-
流动采血车及单位计划献血者重度脂肪血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无偿献血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上海市流动采血车的采血工作量逐步增加,计划无偿献血任务逐年减少.
-
北京献血人群Rh血型抗原的分布
Rh血型系统的抗原主要有RhD、 RhC、 Rhc、 RhE和Rhe.临床上许多血液病、肿瘤需反复输血治疗的患者以及孕妇,会由于外来Rh抗原的刺激而产生抗体,若将Rh抗原阳性血液输给已产生相应抗体的患者,会产生危及生命的溶血性输血反应.
-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丙肝抗体试剂盒的评估
胶体金法是以硝酸纤维素为载体,利用微孔膜的毛细管作用,滴加在膜条一端的液体可慢慢向另一端渗透,犹如层析一般.由于胶体金的制备简单稳定,无需着色,且能与多种蛋白质结合,因此,该技术发展迅速.笔者采用胶体金法快速检测丙肝抗体,以探讨其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
多次输血者Rh分型检测的重要性
绝大多数的Rh抗体是由人体免疫系统暴露于外来红细胞(经输血或怀孕)所致.Rh抗原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其抗原性强弱顺序为D>E>c>C>e,其中D抗原强.
-
血红蛋白测试卡检测献血者血红蛋白的效果评价
临床常用的血红蛋白测定方法是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比色法),也是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N)推荐的国家血红蛋白测定标准法[1,2].
-
新鲜冰冻血浆质量抽检结果分析
血站质控科对各种血液成分进行质量抽检,不仅是执行<血站基本标准>的要求,也是动态监测血站各科室日常执行标准操作规程的情况和准确性,从而不断改进、完善血站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血液的质量与安全.
-
无偿献血者迟发型献血反应的调查
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分为速发型与迟发型两种,前者与献血者心理紧张、疲劳、睡眠不足、空腹及晕针史、献血环境、静脉穿刺技术、采血时间长短等有关,通过现场工作人员的全面护理,协助献血者调整心态,可及时消除此类献血反应的发生;而后者对献血者造成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及在献血者周围人群中造成的负面影响令人担忧,也对无偿献血的宣传、招募带来很多的不利.笔者现将无偿献血工作中对献血者迟发型献血反应的调查报告如下.
-
初次与重复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分析
实施无偿献血以来,本站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献血者队伍,定期重复献血.随着临床用血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必须通过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使新的献血者不断加入此队伍,才能为临床安全用血提供保障.
-
2型糖尿病患者尿游离皮质醇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皮质醇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主要糖皮质激素,血液中的皮质醇有90%与类固醇结合蛋白结合,仅有10%以游离状态存在,并发挥生物活性.
-
流动采血车上人员手部消毒的可行性探讨
按照<血站基本标准>的要求,工作人员手部消毒的方法主要是:流动水冲洗、新洁尔灭擦拭消毒,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较满意,但可操作性不是很理想.
-
大肠埃希菌Ⅰ类整合子携带率及可转移耐药率研究
目的 研究大肠埃希菌Ⅰ类整合子携带率及可转移耐药的发生率.方法 用Ⅰ类整合酶基因通用引物对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进行PCR检测,并对阳性菌株进行接合转移实验.结果 大肠埃希菌Ⅰ类整合酶基因阳性率为70.8%;质粒的转移接合率为51.4%.Ⅰ类整合子的接合成功菌株仅占接合子的3.1%.结论 大肠埃希菌中Ⅰ类整合子的存在非常普遍,耐药性的质粒传播也时有发生,整合子的质粒传播概率相对较低.
-
微卫星DNA在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植入监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卫星DNA多态性分析技术在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植入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对68例异基因干细胞移植的受者进行移植监测.采用荧光标记引物复合扩增15个微卫星DNA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比较受者移植前后的基因型变化.结果 经移植后检测微卫星DNA多态性,9例移植后DNA多态性为受者型;55例表现出单一供者型;1例检测出2个供者的混合供者型;3例检测出受者和供者基因型的混合嵌合型.结论 复合扩增微卫星DNA技术在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植入监测中十分有效,检测方法灵敏、可靠、快速、简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海藻糖在血液保存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海藻糖对优化血液保存、延长血液有效保存期的作用.方法 配制含不同浓度海藻糖的MAP红细胞保存液,以不含海藻糖的MAP为对照,在常温下保存红细胞,观察不同浓度海藻糖对红细胞保存指标的作用.结果 低浓度海藻糖起到稳定红细胞膜、减少溶血的作用,高浓度海藻糖可显著提高红细胞生物能量,将红细胞保存期延长至原来的2倍.结论 海藻糖用于血液保存具有广阔的前景.
-
MCS+机型"红细胞+血小板"成分的同时采集和产品质量分析
目的 对20名男性献血者的多成分采集情况进行现场观察和对随机抽取的保存于4℃的12袋机采红细胞(RBC)进行质量分析.方法 采用MCS+血细胞分离机和 946FF管路采集"少白细胞的红细胞+血小板"成分;受试者入选标准为体重≥60 kg、Hb≥133 g/L、HCT≥0.40和外周PLT≥150×109/L;每一供者采集2 U RBC和1个治疗量血小板(2.5×1011/袋);RBC产品于4℃贮存0~35 d进行质量观察.结果 20名受试者无献血不良反应;PLT产品计数值为(2.59±0.16)×1011/袋,白细胞(WBC)残留数为2.61×105/袋;RBC产品重量为(260.0±16.9) g/袋,WBC残留数为(2.39±1.27)×105/U RBC.12袋RBC产品在4℃贮存35 d时, RBC回收率为98.03%±2.21%,HCT为48.0%±3.8%,溶血率为14.53%±4.35%,游离Hb为(496.9±176.4) mg/L,血浆Na+为(103.42±4.01) mmol/L,K+为(34.48±4.11) mmol/L.结论 MCS+血细胞分离机"RBC+PLT"采集安全,受试者在采集过程中和采后无不良反应发生;采集的RBC和PLT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
错配杂交化学发光法检测MTHFR基因多态性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错配杂交及化学发光技术检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 基因多态性的新方法.方法 针对多态位点设计两条寡核苷酸探针,分别与野生型及突变型序列互补.将2条探针分别与含多态位点C677T的PCR扩增产物杂交,根据2条探针的发光值之比确定样品的基因型.结果 用本法随机检测50例DNA样品,结果3种基因型的发光值之比可以严格区分,其中野生型(C/C)15例,杂合型(C/T)28例,突变型(T/T)7例,与参考方法(PCR-RFLP)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且费用低廉,可广泛应用于MTHFR基因突变及多态性检测.
-
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在晚期血吸虫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晚期血吸虫病(简称晚血)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的变化及其对晚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77例晚血患者血清PA水平;同时采用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白蛋白(ALB),比较不同肝损害程度患者血清PA和ALB的水平及其差异.结果 血清PA水平在不同的血吸虫性肝损害程度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血清ALB水平在血吸虫性肝损害程度Ⅰ级与Ⅱ级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Ⅱ级与Ⅲ级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检测PA较ALB能更灵敏地反映血吸虫性肝损害程度,并对晚血肝损害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和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第二信使调节剂和2%二甲亚砜对血小板冻存后计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第二信使调节剂混合物(thrombosol:阿米洛利、硝普钠、腺苷)各组成成分及其浓度变化对血小板冻存后计数的影响.方法 第一阶段将新鲜浓缩血小板分为6组,分别应用2% DMSO 、6% DMSO、2% DMSO+thrombosol和2% DMSO+thrombosol中1种组分为低温保护剂;第二阶段将新鲜浓缩血小板分为10组,分别应用2% DMSO 、6% DMSO、2% DMSO+thrombosol和2% DMSO+不同浓度组合阿米洛利和硝普钠为低温保护剂.各组分于-80℃保存1周和1月后,复温血小板并计数.结果 第一阶段:2% DMSO+腺苷组血小板冻存后计数与2% DMSO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显著低于其他4组(P<0.05或P<0.01);第二阶段:2% DMSO+1/2 thrombosol中浓度(阿米洛利+硝普钠)组血小板冻存后计数显著高于2% DMSO组(P<0.01),与6% DMSO组和2% DMSO+thrombosol组相当(P>0.05).结论 就保护血小板冻存后计数降低而言, 2% DMSO+1/2 thrombosol中浓度(阿米洛利+硝普钠)作为低温保护剂的效果与6% DMSO或2% DMSO+thrombosol的相当,优于其他各组.
-
强直性脊柱炎免疫指标检测及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HLA-B27和细胞因子等项目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对自愿献血者356例和疑似AS 患者347例进行HLA-B27检测,筛选HLA-B27阳性对照组30例及确诊AS患者92例,对比ELISA法检测28例HLA-B27(+)AS患者治疗前后IL-1、IL-6、IFN-γ和SIL-2R等项目的变化.结果 自愿献血者HLA-B27抗原阳性率8.7%(31/356),AS患者HLA-B27阳性率92.4%(85/92),28例HLA-B27(+)AS患者治疗前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显著升高,IL-1、IL-6、IFN-γ和SIL-2R检测值分别为263.1±32.5、285.4±32.2、98.5±16.2(pg/ml)和368.2±152.1(μg/ml),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患者治疗后IL-6水平仍高于正常.结论 AS发病与HLA-B27的协同作用有关,IL-1、IL-6、IFN-γ诸因子组成网络共同参与AS的发病,CRP和ESR可作为判断患者处于活动期的指标.
-
C-erbB-2特异性siRNA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目的 构建并鉴定C-erbB-2特异性siRNA逆转录病毒载体.方法 体外合成含针对C-erbB-2特异基因序列的寡核苷酸,并定向克隆入逆转录病毒载体RNAi-Ready pSIREN-RetroQ.结果 构建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可以被限制性内切酶MIu I、BamH I、EcoR I切开,电泳可显示相应条带,经测序其序列与设计的一致.结论 成功构建了C-erbB-2特异性siRNA逆转录病毒载体pRetroQ/C-erbB-2/siRNA-1、pRetroQ/C-erbB-2/siRNA-2、pSIREN-RetroQ/C-erbB-2/siRNA-3,为进一步研究p185基因沉默奠定了基础.
-
精液常规联合改良巴氏染色检查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少、弱精子症与经改良巴氏染色后精子形态的关系,为选择合适的辅助生殖技术提供依据.方法 对262位患者进行精液常规分析和改良巴氏染色检查.结果 少精子症患者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的中位数为4.00,正常密度者中位数为8.21,少精子症组和正常密度组的正常形态精子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弱精子症患者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的中位数为6.67,精子活力正常组则为10.8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巴氏染色法检查精子形态对助孕方式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
酶法肌酐试剂对血清钙镁测定结果的影响
目的 应用全自动分析仪分析酶法肌酐试剂对血清钙和镁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混合血清单独检测钙和镁,以及测肌酐后再测定钙和镁,比较前后差异;将混合血清均分为6份,分别加入不同量的酶法肌酐试剂后检测钙和镁,并以加等量的蒸馏水作为对照,比较前后差异.结果 混合血清单独测定钙和镁均值(mmol/L)分别为2.38、0.95,测肌酐后再测均值(mmol/L)分别为2.16、0.86,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混合血清加入酶法肌酐试剂后测得钙和镁浓度较对照组为低,且降低程度与加入量相关.结论 酶法肌酐试剂中与H2O2显色的物质TOOS为含羟基和甲氨基等配基的配位体,属硬碱,能与属硬酸的钙和镁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影响钙镁离子测定.
-
新生儿溶血病中FcγRⅡa表现型与IgG抗体亚型的相关性
目的 探索新生儿溶血病中FcγRⅡa(CD32)与IgG抗体亚型的免疫相关性. 方法 采用PCR法检测样本中FcγRⅡa的表达,常规ELISA法定量分析血清中IgG各亚型.结果 患儿母亲及患儿体内H/H131的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R131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母亲表现为H/R131的血清中IgG1和IgG3的含量均显著高于H/H131(P<0.05).结论 新生儿溶血病中母亲H/R131的表现型与血清中IgG1和IgG3的含量有一定相关性.
-
TECAN RMP150全自动酶免分析仪性能评价
目的 对TECAN RMP150全自动酶免分析仪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参考NCCLS EP5文件及有关文献,分别用零点漂移、不精密度、线性、交叉污染、加样精度、洗板残液量、准确度等试验对仪器的加样系统、洗板系统和比色系统进行评价.结果 TECAN RMP150全自动酶免分析仪零点漂移为±0.001;不精密度高、中、低值样本CV值分别为Swr:1.82%、2.34%、3.60%,Srr:1.26%、0.77%、3.20%,Sdd:1.20%、0.26%、2.27%,ST:1.80%、1.69%、4.26%;线性实验Y=0.000 7+0.113 1X,r=0.999 9;交叉污染率为0.65%;加样精度变异系数为0.30%,洗板残液量平均每孔为0.012 5~0.062 5 μl.结论 TECAN RMP150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加样系统、洗板系统、比色系统性能可靠、操作简单,能够满足检验科ELISA实验全程自动化的需要.
-
HBsAg/TP联合全血金标试纸条在无偿献血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HBsAg/TP)联合全血金标试纸条在无偿献血筛选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HBsAg、梅毒抗体临床科研血清盘对联合检测HBsAg/ TP的金标试纸条进行灵敏度、特异性的测试.选择本站2001~2005年7月TRUST、TP-ELISA法检测为阳性或可疑反应的107份血样;单一HBsAg阳性和单一梅毒抗体阳性血样进行1:1混合的30份血样,以及100份随机初筛血样,采用试纸条进行测试;再用两种不同厂家生产的TP-ELISA和TPPA法试剂对以上血样进行检测,后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HBsAg/TP联合检测金标试纸条对梅毒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100%;对HBsAg的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100%.结论 HBsAg/TP联合全血金标试纸条可用于无偿献血者的筛查,有助于确保血液质量,降低血液报废率,值得推广应用.
-
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及血小板交叉配型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竞争抑制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及血小板交叉配型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对临床确认的特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10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7例、甲亢43例、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NATP)23例及正常对照80例进行检测,同时检测104例ITP和80例正常对照的网织血小板(RP);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对部分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病例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结果 各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PAIg阳性率较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组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组相比,前者阳性率及各项指标增高不明显.104例ITP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RP分别为(13.6±5.2)%、(3.8±1.1)%, 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30例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且输注无效的患者进行血小板配型输注,其中25例相合,有效率为83%.结论 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血小板配型可有效提高临床输注效果.
-
冷沉淀中凝血因子检测结果与分析
目的 了解冷沉淀中凝血因子的活性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确保临床输注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份冷沉淀,采用凝固光学检测法,经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冷沉淀中部分凝血因子的活性及PT、APTT,并进行分析. 结果 检测FⅡ、FⅤ、FⅦ、FⅧ、FⅨ的活性(%)分别为5.40±0.11、7.35±0.35、5.27±0.40、165.42±32.55、108.50±2.96,PT、APTT(s)分别为15.20±0.25、14.01±5.54.结论 进行冷沉淀中凝血因子活性和PT、APTT的检测,有利于确保临床合理使用冷沉淀.
-
浅析血站内部的质量控制
血站是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如何加强血站内部的质量控制工作,是目前摆在我们全体血站工作人员面前的首要任务.
-
血站医疗废物的管理及安全处置
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实施,加强了医疗废物的法制管理,对于保证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体健康,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障,推动了我国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发展.本站立足实际,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工作.
-
血站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建设和管理
血站实验室主要指血液筛查、质控和输血研究实验室.采供血实验室标本量大,检出的相对阳性数亦较大,是影响实验室安全不可忽视的潜在因素.虽然国内对血站实验室的感染情况未见统计报道,但国内外对临床实验室感染的报道表明,来自病毒性实验室感染时有发生,多为肝炎.艾滋病的流行和SARS的出现再一次给人们敲响了实验室安全的警钟,加强血站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建设和管理势在必行,是预防实验室感染的有效途径.
-
威海市农民无偿献血者的招募
威海市地处胶东半岛东部,所辖三市三区,人口近250万,年用血量650万ml.<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7年来,威海市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累计无偿献血已达16万人次.
-
1例cisAB血型患儿的家系调查
临床资料本科2004年1月19日鉴定1例患儿血型为O型,其父亲为A型,母亲为AB型,进一步检查发现其母亲为cisAB型,患儿为此家系第3代,男,汉族,1岁5个月.
-
肺癌中腺癌与鳞癌肿瘤细胞P-糖蛋白的表达差异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中腺癌与鳞癌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t,MDR)的表达.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5例患者肿瘤细胞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表达.结果 35例患者中20例腺癌患者的P-gp阳性率明显高于15例鳞癌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gap高表达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产生内在耐药性的机制之一.
-
广东省采供血机构实验室质控调查
目的 了解广东省采供血机构实验室总体情况.方法 对2003~2004年度全省采供血机构各次室间质评、室内质控结果,以及所用仪器、试剂进行总结,同时采用现场调查、发调查表以及电话联系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实验室情况.结果 各项目检测符合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常规ELISA检测中变异系数(CV)降到14%左右,但仍存在同一科室质控知识掌握情况参差不齐的问题.结论 实验室应进一步加强室内质控工作.将实验室常规ELISA检测中变异系数降到15%以下,为更多的实验室选用更有效、直观的控制方法提供可能.
-
PTEN基因突变与胃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突变高发区外显子5(exon 5)和外显子8(exon 8)在胃癌组织中的突变频率,探讨其突变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PTEN基因的突变,并对突变样本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42例胃癌组织中检测到PTEN基因突变3例,突变率为7.14%(3/42);42例胃癌不同临床病理分期中,Ⅰ、Ⅱ期突变率为5.88%(1/17),Ⅲ、Ⅳ期突变率为8.00%(2/25),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42例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未检测到突变,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42例胃癌进行组织学分级,结果低分化腺癌突变率为12.00%(3/25),中、高分化腺癌突变率为0(0/17),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存在PTEN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低分化腺癌中,而PTEN基因突变与胃癌病理组织学分级和临床病理分期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
病毒灭活冷沉淀的制备及初步评价
目的 评价以亚甲蓝光化学法制备的病毒灭活血浆为原料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以新鲜冰冻血浆和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用STA全自动血液凝固检测仪检测Fbg、FⅧ:C的浓度.结果 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制备的冷沉淀凝血因子中Fbg、FⅧ:C的浓度有所下降,但均符合血液成分质量的国家标准.结论 以病毒灭活血浆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是可行的.
-
PCR与细针穿刺联合诊断体表结核性肿块的探讨
目的 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和荧光定量PCR联合诊断体表结核性肿块的价值和可行性.方法 对体表肿块进行FNAC检测,并选取细胞学表现为可疑结核的病例,在相同部位重新取材进行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TB-DNA).结果 18例病例细胞学表现为肉芽肿性改变与结核性疾病相关的病例中,有11例PCR结果为阳性.结论 荧光定量PCR检测TB-DNA可作为结核性疾病诊断的一种重要手段,联合FNAC可以对体表结核性肿块进行快速准确诊断.
-
无偿献血工作中献血者满意度调查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工作中献血者满意程度,及时改进献血服务质量.方法 设计含有10项调查内容的满意度调查表,每年2次随机发放给献血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满意度调查表平均回收率为70.9%;2004和2005年共调查4次,献血者对血站综合满意度均在96.0%以上;对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技术水平、注射乙肝疫苗的满意度均稳定在98.5%以上;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积极采取整改措施后,满意度明显上升.结论 科学合理地开展献血者满意度调查能有效促进血站献血服务水平的提高.
-
安庆市血液集中化检测的现状分析
目的 分析安庆市实行血液集中化检测的现状,探讨进一步改进的方法.方法 对安庆市中心血站下属的7个采血点的血液标本集中检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实行集中化检测可以优化检验资源,提高检测质量,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结论 集中化检测是血站发展的必然趋势,经进一步规划和完善后,能更好地保证血液安全.
-
肾移植供-受者HLA抗原配合率的研究
目的 研究HLA抗原在肾移植供受者间的配合程度. 方法 采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或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915例肾移植供、受者的HLA配型情况. 结果 915例供受者的HLA抗原相配合程度为:在A抗原中,A1有11例(1.20%)、 A2有280例(30.60%)、 A3有8例(0.87%)、 A11有138例(15.08%)、 A24有108例(11.80%)、 A26有5例(0.55%)、A19有90例(9.84%)及A28有3例(0.33%).在B抗原中,B40有97例(10.60%)、B13有75例(8.20%)、B5有47例(5.14%)、B46有43例(4.70%)、B35有21例(2.30%)、B17有14例(1.53%)、B22有15例(1.64%)、B27有7例(0.77%)、B15有37例(4.04%)、B7有5例(0.55%)、B21有1例(0.11%)、B48有6例(0.66%)、B8有1例(0.11%)、B16有2例(0.22%).在DR抗原中,DR1有2例(0.22%)、DR2有119例(13.01%)、DR17(3)有8例(0.87%)、DR4有42例(4.59%)、DR5有115例(12.57%) 、DR6有31例(3.39%)、 DR7有49例(5.36%)、DR8有16例(1.75%)、 DR9有80例(8.74%)、DR10有2例(0.22%).结论 了解HLA抗原频率与肾移植供受者HLA抗原配合率的关系,有助于提高肾移植供受者的HLA配合率.
-
三种方法检测HLA-B27的比较
目的 比较3种方法检测HLA-B27的阳性率,结合临床诊断,判断3种方法的准确性.方法 应用淋巴细胞毒试验、酵素免疫分析技术与PCR-SSP法分别检测HLA-B27.结果 酵素免疫分析法和PCR-SSP法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法(χ2=12.14,21.47,P<0.01),且PCR-SSP和酵素免疫分析法检测强阳性例数中被临床确诊例数吻合率显著高于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法,尤其是PCR-SSP和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50,P<0.05).此外,酵素免疫分析法阴性例数中被临床确诊显著低于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法(χ2=4.76,P<0.05).结论 PCR-SSP法能准确检测HLA-B27,有助于临床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确诊.
-
两种血液冷冻保存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慢速冷冻盐液聚集洗涤法和快速冷冻法制备冰冻、解冻红细胞在冰冻、融化、洗涤后的质控指标,比较两种方法保存红细胞的差异.方法 各取12例保养液为输血用复方枸橼酸钠注射液(ACD-B)的全血,于采血后6 d内离心制成浓缩红细胞,使用ACP215型全自动密闭血液处理机,采用慢速冷冻盐液聚集洗涤法和快速冷冻法保存、洗涤红细胞,于融化后即刻、洗涤后即刻以及洗涤后24 h分别取样测定红细胞回收率、游离血红蛋白、体外溶血及甘油含量.结果 使用快速冷冻法保存、洗涤的红细胞,其红细胞回收率为(89.28±4.92)%,高于慢速冷冻盐液聚集洗涤法红细胞回收率(81.32±3.52)%;体外溶血超标,其他指标差别无显著性.结论 使用快速冷冻法保存、洗涤红细胞的红细胞回收率较高,但水浴温度需要控制,且其制剂目前无法提供,应借鉴其方法对慢速冷冻盐液聚集洗涤法进行技术改进.
-
白细胞滤除、离心对红细胞的损伤分析
目的 探讨造成滤除白细胞后的红细胞溶血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以保证血液质量.方法 随机抽取200 ml ACD-B全血10例,平均分成3组.A组为未经任何处理的对照组,B组为白细胞滤除组,C组为经离心后制备成红细胞悬液组.于0、1、3、6、9、18、24 h对3组分别取样,进行红细胞脆性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根据结果再进行滤白、离心两者叠加对红细胞的影响实验.随机抽取200 ml ACD-B全血18例,平均分成3组.A组为未经任何处理的对照组,B组为白细胞滤除后立即离心制备红细胞悬液组,C组为白细胞滤除后于4℃±2℃静置3 h后再离心制备红细胞悬液组.对3组分别取样,进行红细胞脆性实验并检测其游离血红蛋白值.结果 白细胞滤除、离心对红细胞的损伤实验表明,白细胞滤除后3 h,离心制备成红细胞悬液后24 h,红细胞的形态才能基本恢复,两者作用叠加后的实验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结论 白细胞滤除后立即离心分离血浆和红细胞是造成红细胞溶血的一个原因.白细胞滤除后应至少放置3 h待红细胞形态恢复后才能离心.
-
江苏省临床输血量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总结2004年江苏省临床用血情况,探讨全省各地区临床输血量的相关因素,找出各地区临床输血量的规律.方法 对江苏省各地区临床输血量与年平均人口、卫生机构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以及居民的经济状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 临床输血量与三甲医院输血量、卫生机构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成正比.结论 全省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是临床用血的主体;各地区临床输血量与该地区医疗卫生的基本设施、从业人员的多少和经济发展有关.
-
弓形虫病的实验诊断研究进展
弓形虫是一种可感染所有温血动物并导致弓形虫病的细胞内寄生原虫.对弓形虫病的诊断可采用血清学试验、核酸检测(如PCR)、组织学检测寄生虫和/或其抗原(如免疫过氧化酶染色)或组织分离.其他较少使用的方法包括细胞培养、动物接种、弓形虫皮肤试验和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现对细胞培养、动物接种、血清学方法和核酸检测方法检测弓形虫作一综述.
-
缺糖基转铁蛋白对酒精性肝病的诊断价值
酒精性肝病(ALD)目前在肝病中的严重程度仅次于甲肝、乙肝等病毒性肝炎.缺糖基转铁蛋白(CDT),作为诊断ALD较特异的指标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CDT的定义、结构、病理机制、分析方法及诊断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Excel在室内质控中的应用
目前,ELISA试验的室内质控常规采用Levey-Tennings质控图法和"即刻法"(Crubbs氏法)[1],在开始做室内质控或更换质控后数据在20次以内时,通常采用"即刻法".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
2013 | 01 02 03 04 |
2012 | 01 02 03 04 |
2011 | 01 02 03 04 |
2010 | 01 02 03 04 |
2009 | 01 02 03 04 |
2008 | 01 02 03 04 |
2007 | 01 02 03 04 |
2006 | 01 02 03 04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