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

齐鲁护理杂志

Journal of Qilu Nursing 제로호리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山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山东省护理学会
  • 影响因子: 1.4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7256
  • 国内刊号: 37-125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4-4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齐鲁护理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刘玉芹 盖庆云(执行)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文素英;黄桂桃;叶瑞香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足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0例糖尿病足患者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干预前后足部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疼痛、皮肤皴裂及麻木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有效率,明显改善患者足部症状,且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复方蛇鳞草膏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30例效果观察及护理

    作者:何石燃

    目的:探讨复方蛇鳞草膏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通过浅表静脉滴注胺碘酮致静脉炎的6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奇偶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规范化防治护理措施,对照组患处给予涂抹喜辽妥软膏方案,观察组患处给予涂抹复方蛇磷草膏方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药力起效时间、疼痛评分、用药前后静脉输液护理学会(1NS)分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INS分级为0级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力起效时间及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蛇鳞草膏具有药力起效快、镇痛效果突出、不良反应轻微等优势,联合规范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胺碘酮致静脉炎患者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延续护理模式对出院后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影响

    作者:王东;李晓华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对出院后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进行延续干预性护理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疾病相关知识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自我能力、情感状况、社会活动、身体状况、生活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造口袋正常更换、处理并发症、规律饮食、复诊延续等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P<0.0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予以延续干预性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对相关病症知识的掌握,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不同血液净化治疗在AIDS合并急性肾功能损害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苏春雄;林换年;兰玲鲜;黄秀金;马钰婷;陈秋霞;何洁;黄瑞芬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治疗在艾滋病(AIDS)合并急性肾功能损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90例AIDS机会性感染合并急性肾功能损害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血液透析(HD)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感染管理、饮食指导;比较两组透析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及患者半年病死率.结果:治疗后HD组及HDF组尿素氮、肌酐均显著下降(P<0.01).90例患者半年病死率为32.22%(29/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透析前BUN、APACHEⅡ均为患者半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 <0.05,P<0.01).对两组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后,躯体化不适抑郁、焦虑及恐怖均显著降低.结论:AIDS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两种透析方法的治疗效果及半年病死率无均显著差别,针对透析后半年内死亡的高危人群及高危因素应提高警惕,加强心理干预及饮食指导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当延长其生存期.

  • 同伴教育在冠心病患者PTCA术前的应用

    作者:曲哲;乔娟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在冠心病患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术前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7例预行PTCA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同伴教育,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教育前后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患者干预后SA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P<0.05).结论:在PTCA术前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同伴教育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情绪,一定程度上减轻抑郁状况,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 小儿肺炎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郑杰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1月~ 2014年12月收治的110例肺炎患儿,分析基本资料包括年龄、肺炎疫苗接种史、上呼吸道反复感染史、被动吸烟史、哮喘病史、特应性体质、先天性心脏病、宠物接触史及活动情况,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小儿肺炎高危因素主要有年龄、上呼吸道感染、被动吸烟、特应性体质、先天性心脏病及活动时间少.结论:年龄小、上呼吸道感染、被动吸烟、特应性体质、先天性心脏病及活动时间少均为小儿肺炎的高危因素,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小儿肺炎临床症状.

  • 临床路径护理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应用

    作者:黄日妹;潘彩金;杨开玉;刘启华;赖玉珺;肖燕娜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8例和对照组94例,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和健康知识检测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冠状动脉损害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川崎病患儿中应用临床路径护理,可以提高其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获得更好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 山东省综合医院护士长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作者:逯传凤;田庆秀;李云峰;乔建红

    目的:了解山东省综合性医院护士长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现状,并探讨综合性医院护士长个性特征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山东省2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85名护士长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本组护士长SCL-90、EPQ与全国女性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47.0%护士长为外向型;SCL-90各维度与EPQ各维度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P<0.01),不同个性特征的护士长心理健康状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护士长心理健康状况需引起重视;护士长的个性特征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不同个性特征的护士长心理健康状况水平显著不同.

  • 昆明地区养老机构中老年人护理需求现状及社会支持调查分析

    作者:司延萍;谢卓燃;冷娇;汪云飞;朱国群;冉凌云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养老机构中老年人护理需求现状及社会支持,为社会养老机构的服务内容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老人护理需求及所期望的社会支持.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昆明市6家养老机构245名60岁以上的自愿参加本研究的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访谈.结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养老机构中老年人所患的慢性疾病以高血压(62.9%)为主,在列出的15项老年人需要养老机构提供的护理服务项目中,需求较高的6项为:定期测量血压、体温、脉搏、呼吸(82.4%);有关疾病及并发症相关知识的教育(65.3%);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64.5%);有关饮食、运动、控制体重等生活方式的指导(61.2%);提供社会交往的机会(55.1%);睡眠困难时给予帮助(55.1%).结论:老年人的慢性疾病患病率较高,对护理服务和社会支持有较高的需求.

  • 认知行为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作者:江润霞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糖尿病足(DF)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6例D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入院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时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及对照组出院时(P<0.05),观察组出院时DF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降低DF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不良心理的影响

    作者:王庆瑞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不良心理的影响.方法:将11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7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分析两组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不良心理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改善其不良心理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自我管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作者:冯艳平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维持性血透析(MH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2例MHD高血压患者采用自我管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3个月及干预6个月后患者的血压、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自我管理效能评分.结果:干预后透析前收缩压和舒张压等指标明显下降(P<0.05),自我管理能力中认知性症状管理能力、服药依从能力高于干预前(P<0.05),行为改变能力、透析依从能力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自我管理效能中饮食、治疗行为效能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躯体活动效能也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自我管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高血压,提升自我效能感,并对解决疾病相关性问题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具有较好效果,值得推广.

  • 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早产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及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作者:李秀娟;李媛媛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早产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及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0名接受住院治疗的早产儿父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增加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及群体支持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在早产儿住院第2天、出院时、出院第2周时的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及抑郁评分.结果:早产儿出院时和出院第2周,观察组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早产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及抑郁状态,有助于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 心理干预对CO2激光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患者的影响

    作者:黄红玫;赵婧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CO2激光联合咪喹莫特乳膏尖锐湿疣(CA)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8例CA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干预后心理状况及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O2激光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CA患者,实施以心理干预为主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明显缓解其心理状况.

  • 院外延续护患互动对2型糖尿病足中高危患者的影响

    作者:何立环;万建红;赵业芳;周涛;周庆玲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护患互动宣教模式对2型糖尿病足中高危患者自我管理及疾病控制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足中高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出院随访,干预组给予院外延续护患互动宣教模式.比较两组住院和出院2年后自我管理能力、血糖值及糖尿病足患病率.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后总体行为、用药管理、足部护理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外延续护患互动宣教对2型糖尿病足中高危患者自我管理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循证护理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徐萍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行高压氧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焦虑、抑郁、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中应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 精神科护士工作倦怠、应对方式及人格特质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纪春磊;程建艳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工作倦怠、应对方式及人格特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26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护龄的精神科护士在情绪衰竭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质、神经质和消极应对各维度与工作倦怠呈正相关(P<0.05).结论:精神质、神经质的人格特征及经常采用消极应对方式更容易产生工作倦怠,培养健全的人格,采用成熟的应对方式,有助于预防和降低工作倦怠.

  •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对早期DN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作者:孙小杰;李兵晖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7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实验组采用IMB健康教育模式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教育.6个月后比较两组DN知识得分、自我管理行为得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情况.结果:6个月后实验组知识得分、自我管理行为得分、糖尿病肾病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B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改变早期DN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对延缓DN病情进展具有积极意义.

  • 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测健康现状调查

    作者:张爱华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测健康状况,并分析两者间的关系,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提供干预对策.方法:采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3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AHSMSRS总评分为(131.25±24.18)分,处于中等水平;SRHMS总评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P<0.01);相关分析显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测健康呈正相关(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健康自我管理行为和健康自我管理认知是自测健康的预测因素(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测健康不佳,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是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的预测因素.

  • 综合护理干预在Budd-Chiari综合征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刘亚男;王桂珍;张新颖;项葆;齐少春;刘洪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Budd-Chiari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2014年9月实施综合护理干预40例Budd-Chiari综合征介入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将2012年9月~2013年8月实施常规护理4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手术耐受性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手术耐受性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满足Budd-Chiari综合征介入治疗患者的身心需求,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

  • 以临床护理工作为中心的OSCE考核在护理本科毕业临床综合考核中的应用

    作者:程利;李艳;张振桐;柯丽;董丽君

    目的:探讨以临床护理工作为中心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护理本科毕业临床综合考核中的应用.方法:设计以一个临床病例贯穿始终的OSCE考核模式,对254名2010级护理本科毕业生进行考核和成绩分析,应用自制的调查表对所有考官和部分学生调查,了解该模式的优缺点.结果:护生合格率为100%,成绩呈正态分布,总体难度为0.81,OSCE信度为0.649,校标效度为0.637,内容效度为0.813,生均考试费为30.29元,大多数站点区分度偏低,所有考官和绝大部分学生队为该考试形式好,站点数和难度适中,考核内容合理.结论:该OSCE考核模式客观、公正地评价了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但仍需继续探索更可信、有效的考核模式.

  • 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抑郁情绪与生活质量相关性调查分析

    作者:李杰;钟耕坤;刘灏;李国鹏;厉萍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抑郁情绪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4例抑郁症患者为观察组,51名健康人为对照组,以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CD-RISC 10)、自评抑郁量表(SD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调查分析两组心理弹性、抑郁情绪与生活质量,并作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心理弹性、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抑郁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弹性、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抑郁情绪对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提高其心理弹性、改善抑郁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 优质护理服务在高压氧辅助治疗突聋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冯梅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高压氧辅助治疗突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76例接受高压氧辅助治疗突聋患者,依据护理模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136例,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比较两组疗效、疗程完成情况、健康教育掌握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掌握情况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使突聋患者获得健康知识,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 延续护理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出院后的影响

    作者:李霞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耐多药肺结核(MDR-7B)患者出院后的影响.方法:将86例MDR-TB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沿用常规的出院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利用电话随访为主、QQ群交流为辅的方式进行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出院1、3、6个月时的生存质量、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社会支持水平.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社会支持水平测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电话+QQ群方式对MDR-TB患者进行延续护理效果满意.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青年脑卒中患者治疗方案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鲁婧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青年脑卒中患者治疗方案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青年脑卒中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2个月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治疗方案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且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可提高青年脑卒中患者治疗方案依从性.

  • 延伸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陈玉珍;连春鸯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8月高血压脑出血出院患者61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9月~2014年5月高血压脑出血出院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出院常规宣教及复诊时进行相关的健康宣教,观察组进行延伸护理服务,于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答卷(GQOLI)对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出院6个月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6个月观察组GQOL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伸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防再次出血.

  • 院外自我护理管理在痛风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向葵

    目的:探讨院外自我管理在痛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住院期间常规护理,实验组除住院期间常规护理外,还进行为期12个月的院外自我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和护理后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护理各项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血尿酸、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BMI)含量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实验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较少(P<0.01).结论:痛风患者采用院外自我护理管理,护理满意度高,相关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减少,有利于促进机体恢复健康.

  • 强化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史永进;刘永华

    目的:探讨强化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的心理行为进行强化性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躯体化、抑郁、焦虑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整体健康状况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性护理通过强化因素护理有助于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医护合作一体化模式在综合性ICU病房中的应用

    作者:彭爱霞;孙娟;汪勤;施亮华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一体化模式在综合性ICU病房中的应用及实施效果.方法:2013年1~12月在综合性ICU病房中未实施医护合作一体化模式,2014年1 ~12月实施医护合作一体化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三管感染率、医护患满意度及临床护士工作能力.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医护患满意度及临床护士工作能力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三管监测千日感染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综合性ICU病房中运用医护合作一体化模式,促进了专科特色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提高了ICU科室综合护理质量、临床护士工作能力及医护患满意度,保障患者安全.

  • 持续质量改进在护士执行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中的应用

    作者:周燕;黄洁微;何金爱;陈庆玲;余艳梅;葛果;杨涛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护士执行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质量改进小组,分析胰岛素注射部位正确轮换执行不到位的原因,提出相应改进方案,设计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记录卡并使用,制定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流程,护士长及护理组长反复督查,确保护士执行胰岛素注射部位的正确轮换,比较改进前后注射部位正确轮换执行率.结果:改进后护士对住院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正确轮换执行率高于改进前(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护士执行胰岛素注射部位正确轮换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正确轮换的执行率,保证患者的安全.

  •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对策

    作者:孙秀芳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因素,探讨其对策.方法:通过分析职业危害产生原因,进一步细化各岗位工作流程、操作方法及质量标准,加强培训,采用有针对性的对策进行有针对性的完善,强调执行与落实的力度.结果:通过2年多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全科职业危害从10名减少到1名,无一人发生血源性传染病.结论:通过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提高了职工采取有效防护的自觉性,保护了医护人员的健康,有效防止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 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对急诊冠状动脉患者的影响

    作者:温映霞;温映红;付芳

    目的:探讨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对急诊冠状动脉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 ~12月收治的62例急诊冠状动脉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管理;将2014年1 ~12月收治的66例作为观察组,实施分级分区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两组患者满意度、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及护患纠纷情况.结果:实施后总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0.01),观察组总满意度评分及抢救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患纠纷事件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分级分区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急诊冠状动脉患者抢救成功率,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综合性医院心理科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作者:高霞;石元洪;杨扬

    鉴于国家对精神卫生事业的逐渐重视,我院2010年在本地区率先开设临床心理科,就诊患者逐年增多.由于社会大众普遍缺乏心理卫生知识,许多心理疾病或功能性精神障碍同时伴有躯体症状的患者,仍将综合性医院作为解决病痛的首要选择.经过4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如何适应医改新形势下心理科的格局变化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现报告如下.

  • 品管圈在提高体检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

    作者:关华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体检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控制和提高体检护理服务质量”为主题,开展为期5个月的品管圈活动,探讨以提高体检客户的满意度.结果:体检护理服务质量进一步规范,客户满意度较实施前得到较大幅度提升(P<0.05).结论:品管圈的开展有利于提高体检客户满意度,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本科室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品管圈在提高长期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中的应用

    作者:杨志彩;谢文菊;董翠锋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长期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4~7月在病区开展以“提高长期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将10个步骤按PDCA管理循环逐项实施,对活动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无形成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实施品管圈前的81.7%上升至实施后的98.5%(x2 =71.758,P=0.000);活动后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基础护理及巡视病房四方面的不满意项数均较活动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起到积极作用,并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 追踪方法学与PDCA循环管理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作者:徐秀丽;孙爱玲;沈威;彭淑华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和PDCA循环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护理质控追踪检查小组,根据追踪方法学的理论基础,对患者从就诊到出院期间得到的治疗、服务过程进行全面连续追踪,个案追踪中发现问题转入系统追踪,部分问题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全院专项督查,了解全院发生情况,采取相应对策.结果:实施追踪方法学和PDCA循环管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追踪方法学和PDCA循环管理在医院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实践经验,可为护理质量更好地运用科学管理工具提供参考.

  • 手术室护士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实施与评价

    作者:曹军香;林艳芬;胡艳辉;袁丽媚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效果.方法: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工作岗位类别、级别的设置,修订岗位说明书,岗位竞聘与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患者满意度、工作态度相挂钩的绩效考核体制,实施护士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并轨管理.结果:实施护士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后,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及护士对绩效考核的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结论:手术室实施护士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可有效地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护理质量.

  •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门诊患者心理自评量表测试中的应用

    作者:赵丽云;薛继芳;秦芳霞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精神科门诊患者心理自评量表测试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科室成立QCC小组,确定活动主题为降低心理自评量表测试中断率,运用品管工具分析原因,制定并实施改善措施,观察比较改善前后效果.结果:门诊心理自评量表测试中断率由21.42%下降至7.43% (P <0.05);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感、沟通配合、凝聚力、品管手法运用均得到提升.结论:QCC降低了精神科门诊患者心理自评量表测试中断率,提高了组员团队协作能力,发挥圈员潜能,明显提高了医疗服务品质.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给药错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张霞

    目的:探讨根本原分析法(RCA)在给药错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RCA对31例给药错误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确认根本原因和执行整改措施.比较2013年及2014年实施RCA方法前后住院患者给药错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RCA后住院患者给药错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RCA管理工具可有效改进给药护理质量,降低给药差错发生率,从而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 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张裕娴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5~8月消毒供应室实施6S管理模式,2014年9~12月消毒供应室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物品供应质量及临床科室对供应室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消毒供应室各项目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物品准备完善率、物品取放时间和物品补充时间均优于实施前(P<0.05),临床各科室对消毒供应室的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提高(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应用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工作中,使护理人员工作更规范化,使物品供应质量及护理质量得到整体提高,值得推广.

  • 改良式PICC固定方式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杨濡溪

    目的:探讨改良式PICC固定方式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白色固定翼和3M透明敷贴方式固定方式,观察组采用改良后的3M透明敷贴、思乐扣和管状压力绷带固定方式.比较两组导管破损率、留置时间及导管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导管破损率、留置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后的3M透明敷贴、思乐扣和管状压力绷带对PICC固定效果良好,能有效延长导管留置时间,降低置管期间导管移位率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口腔护理液在手足口病患儿口腔疱疹中的应用

    作者:杨慧玲

    目的:探讨口腔护理液在手足口病(HFMD)患儿口腔疱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2例HFMD口腔疱疹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在对照组口腔护理中使用西瓜霜喷剂,观察组采用特别配置的口腔护理液进行口腔护理,并涂在患儿的口腔疱疹处,比较两组HFMD口腔疱疹的愈合时间、进食改善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及其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医院的及时治疗,观察组愈合时间、饮食改善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别配置的口腔护理液可以使HFMD患儿的口腔疱疹快速愈合,减少疼痛,可早日改变饮食,在临床的治疗效果很好,可以在治疗中进行推广使用.

  • 托拉塞米稀释后经静脉留置针输注的效果观察

    作者:师婷;查元;吴雅婷;赵倩;李琳

    目的:观察托拉塞米稀释后经浅静脉留置针输注对于减轻局部血管刺激症状及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效果.方法:选取需要经浅静脉留置针内注射托拉塞米的患者43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在留置针更换前后给予不同处理,A阶段静脉注射托拉塞米原液,B阶段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的托拉塞米.分别比较A、B两个阶段,患者静脉注射部位刺激症状的发生率以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差别.结果:B阶段患者主观疼痛及局部血管刺激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A阶段(P<0.05),而且其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也较A阶段明显延长(P<0.01).结论:将托拉塞米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进行静脉注射,不但能够减轻患者局部血管刺激症状,而且可以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效果.

  • 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3例用药护理

    作者:马艳

    近年来,关于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报道越来越多,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也备受关注.2005年Vitaliani等[1]首次报道了4例年轻女性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伴有卵巢畸胎瘤、流感样前驱症状、失忆健忘、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痫性发作、运动功能异常及幻听、幻视等,患者血清及脑脊液的实验室检查中NMDAR抗体阳性.本病进展较快,精神症状较重,具有潜在致死性,诊断不明确,尤其是要排除病毒性脑炎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给治疗及护理带来了难度.而国内外对其治疗的文献多为个案,关于护理的文献资料相对较少,尤其是用药护理.2014年11月~2015年4月,我们共收治3例抗NMDAR脑炎患者,并给予积极治疗及精心用药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脑干出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床旁血液净化枸橼酸抗凝治疗及临床护理

    作者:李玲;倪春燕

    枸橼酸抗凝治疗在危重出血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普遍证实,但由于使用枸橼酸抗凝不当带来的严重并发症如枸橼酸中毒、碱中毒、低钙血症等引起了临床工作者的重视[1-3].该例脑干出血伴急性肾衰竭患者前期使用无肝素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后期实行连续性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枸橼酸-氯化钙(CVVHDF Ci-Ca)治疗,现对该病例临床数据进行收集和总结,观察该患者平均血滤持续时间,血清钙离子水平和总钙水平,肌酐清除效果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等.现报告如下.

  • 社区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压疮预防的影响

    作者:冯凤谊;陆映香;左琴;吴丽芬;邱佩娟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压疮预防的影响.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选择本社区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式,随访12个月后,比较两组家属压疮预防知晓率、并发症发生率、遵医嘱依从性率、再入院率.结果:观察组家属的压疮预防知识的知晓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社区健康教育能加速患者的预后恢复,减少了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PDCA循环结合全程健康教育对AIDS患者口腔护理的影响

    作者:武昆利;薛莲;郭雁;谢春红

    目的:探讨PDCA循环结合全程健康教育形式(PIO)对艾滋病(AIDS)患者口腔护理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0月~2012年3月住院确诊的160例AI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PDCA结合PIO形式开展的口腔护理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2组患者健康教育应用的效果.结果:2组患者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口腔病损情况及口腔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PDCA循环结合PIO形式的AIDS患者口腔护理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缓解焦虑,提高其口腔健康认知程度,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维持口腔健康.

  • PBL教学模式在涉外护理专业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杨茜;杨晓玲;李雨昕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涉外护理专业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2013级涉外护理专业2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任意抽样的方法,一班(28名)为观察组,采取PBL教学模式对内科护理学进行教学;二班(30名)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学期末,对两组学生学习效能、临床综合能力及课堂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在学习效能、临床综合能力、课堂教学满意度3个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BL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能,对培养涉外护理专业本科生临床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满意度高.

  • 目标带教结合基于问题的学习在ICU护理专业学生带教中的应用

    作者:谢海莉;黄德斌;林善娟

    目的:探讨目标带教结合基于问题的学习在ICU护理专业学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ICU实习的大专护理专业学生5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名,观察组采用目标带教结合基于问题的学习带教法,按照《学生实习指导守则》的相关条例,认真完成实习任务,对照组仅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带教法,比较两组学生的带教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笔试成绩、综合素质、技能得分等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对带教老师的满意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带教结合基于问题的学习的带教法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师生关系,应用效果优势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脑卒中患者循证护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作者:朱立君;刘晓亭

    循证护理(EBN)是近几年来在护理领域逐渐兴起的护理观念,目前这一护理观念被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所接受[1].有研究显示[2],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新发卒中患者达200万,年均致死率约30%,而70%的幸存者中大部分遗留偏瘫、失语等,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如何运用循证思想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保障其生命质量,是脑卒中护理研究的新趋势.现将脑卒中患者EBN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脑卒中
  • 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进展

    作者:彭星宇;方汉萍

    自20世纪80年代,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被应用于临床,具有减轻患者痛苦、安全、易于操作等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临床中[1].PICC与其相关的各种并发症不容忽视,如相关性血行感染,导管堵塞、移位,血栓形成等.其中与导管相关的血栓形成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35%~67%[1].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大部分无明显临床症状,但15%会引起致死性的肺栓塞.此外,其他主要并发症包括继发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等.这不仅使治疗复杂化,还会增加医疗成本和患者病死率.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已引起了很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虽然目前对于相关危险因素还无准确的定论,但已有很多研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2].现将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影响移动手持电脑设备在护理工作中推广的原因探讨

    作者:张妍;陈洁荣;张蕾;曾丽;沈彤;杨静;陈传英;付刚

    移动手持电脑设备(PDA)是以无线局域网为网络平台,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的数据资源,实现HIS向病房的扩展和延伸,同时也实现无纸化、无线网络化办公的必要设备[1].利用PDA移动设备将护理工作在病床旁收集的数据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大小便、体液进出量等及时录入,医生开出的医嘱按病床、项目等同步显示在护士站电脑终端HIS系统和PDA的护理工作站上,护士完成医嘱的同时在PDA上确认执行.医嘱执行的情况和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记录,通过无线网络病房护理管理系统即刻回传HIS系统,及时为医生提供患者的治疗情况[2].

  • 老年慢性病患者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志恒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健康状况会逐渐恶化,据统计,无重要脏器疾病的老年人仅占全部老年人口的20% ~ 25%,82%的老年人都深受慢性病的困扰[1].据我国卫生部近年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全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慢性病患病率已高达51.8%[1].我国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居高不下,对社会医疗护理资源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延续护理概念的提出和实施可使老年慢性病患者在不同健康照护场所或在同一健康照护场所内转移时得到应有的照料,在转科、转院、出院后依然得到持续的、正确的卫生保健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节约国家医疗卫生资源.

  • 精神科暴力冲突现状分析与护理干预进展

    作者:徐兰

    暴力行为指个体直接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躯体或某一物体的严重破坏性攻击行为,给患者及周围环境造成危害性的影响.精神科患者的暴力行为是在精神症状或社会-心理因素影响下,发生的自杀、伤人、毁物、外走等行为.其中以伤人、毁物常见.精神疾病患者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率约为一般人群的10倍,在精神疾病患者的攻击对象中,精神病院的工作人员占首位,而护士所占的比例又高[1].因此,了解暴力行为的临床特征与发生原因,及时发现暴力行为的先兆,并从多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地降低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保证工作人员和患者自身的安全,利于医患和谐.现报告如下.

  • 老年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与职业范畴研究进展

    作者:马美琪;孙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使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及占总人口的比例越来越高.截至2009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1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8.9%;2011年占全国总人口的9.1%[1-2].老龄化社会的深入使得对老年人提供的专业化、长期化的护理呈现广泛的现实需求.《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医院老年病科建设,设立老年病、临终关怀病房,为老年患者、慢性病患者提供居家的长期护理服务,而老年专科护士(GCNS)的培养和发展则为这类人群的整体照护及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3].现将GCNS核心能力与职业范畴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晚期患者姑息照护需求状况

    作者:阴其玲;杨红霞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晚期患者姑息照护需求状况.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8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晚期患者进行非结构式的深度访谈,并以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进行资料的相关分析.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分别为身心需要的程度,医护人员控制疾病症状的经验值,疾病对患者社会活动的影响,疾病对患者依赖照护者程度及人际关系变化的影响.结论:给予教育和适当的姑息照护干预指导来提高医护人员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晚期患者的症状控制能力,个案会议干预与个性化的照护计划可有助于控制主要症状和实现患者及照护者心理需要.

  • 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与生活质量相关性调查分析

    作者:杨培秀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与生活质量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职业倦怠调查量表,对临床护理人员96名进行职业倦怠感调查,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CCQQ)量表对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分,探讨其相关性.结果: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总分与生活质量及其各维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现象存在明显,导致个人成就感明显降低,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与生活质量显著相关.

  • 2011~2014年江苏省某三甲医院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作者:向爱华;张镇静;周婉;陈玉华

    目的:对江苏省某三甲医院2011 ~2014年职工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为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4年江苏省某三甲医院职工健康体检数据资料.结果:2011~ 2014年健康体检中,每年均有部分人员未参加体检,未体检人数占计划体检人数的9.17%~ 11.55%.在常规体检项目中,各项目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检.常见慢性病中,肥胖的检出率高,在20.00%~ 23.31%之间;其次为高血压和脂肪肝,检出率分别为11.62%~ 18.72%、7.27%~ 15.66%.每年新发恶性肿瘤检出率为0.12%~0.35%.结论:每年职工未健康体检者比例较高,常见慢性病的检出率较高.应提高职工对健康体检的意识,重视及开展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切实维护医务人员自身健康.

  • 潍坊地区老年人幸福指数及影响因素现状分析

    作者:王志梅;杨兰

    目的:探讨潍坊地区老年人幸福指数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潍坊地区100名老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生活满意度指数B(LSIB)量表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老年人幸福指数高于东北地区(P<0.05);老年人幸福指数受多因素影响.结论:潍坊地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总体水平较高,其中居住方式、收入水平、周围噪声等客观条件、自身生理健康状况、主观满意度以及锻炼娱乐等影响老年人幸福指数.

  • 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分次与单次口服肠道准备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作者:王萌;马丽娟;杨文霞;范俊青;李玲玲;尹华莹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分次与单次口服肠道准备不良反应,有针对性的指导患者肠镜检查和(或)治疗前服药准备.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期刊文献进行搜索查阅,搜索主题词为“肠镜”“肠道准备”“清洁肠道”“分次与单次”和“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检索年限为2000~2015年.收集肠镜检查和(或)治疗前给予肠道清洁药物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分次与单次干预的随机、对照实验.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试验质量,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5篇作Meta分析,共计患者1 84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分次服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次服用(RR =0.71,95%CI =0.58,0.87,P=0.0008).结论:分次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肠道准备不良反应患者的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不良反应发生少、从而提升患者肠镜检查和(或)治疗的耐受性.

  • 社区高血压前期人群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现状调查

    作者:黎玉冰;陈小斌;袁志豪

    目的:调查社区高血压前期人群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状况,为社区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人群发现的单纯收缩压高血压前期100例为观察1组,合并收缩压和舒张压高血压前期100例为观察2组,单纯舒张压高血压前期100例为观察3组,选取同期体检的正常人群100名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结果: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3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腰围(WC)、体重指数(BMI)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前期人群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较正常血压人群更为常见,且有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现象,对社区中高血压前期人群预防心血管疾病要综合干预.

  • 三甲综合医院合同制护士与编制护士离职意愿调查分析

    作者:屈金莲;张涛;宋杰;房海英

    目的:探讨合同制与编制护士的离职意愿及其相关特征因素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95名合同制护士和189名编制护士,采用离职意愿问卷、医院护士离职影响因素问卷、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量表(MSQ)和付出-回报失衡量表(ERI)进行调查.结果:合同制护士的离职意愿检出率高于编制护士(P<0.05),合同制护士4个维度的护士离职影响因素问卷评分和职业紧张指数高于编制护士(P<0.05),而合同制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评分低于编制护士(P<0.05).结论:合同制护士的离职意愿检出率高,需改变不合理的护理人事制度,改善合同制护士的薪酬待遇,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和减轻其职业紧张程度,以减少护士离职的发生.

  • 一次性留置洗胃装置设计与应用

    作者:周健;倪海滨;夏舜

    留置洗胃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是彻底洗胃、抢救成功的基础.临床上传统留置洗胃是用鼻胃管连接一次性负压吸引球反复洗胃,根据医嘱备好对抗的洗胃液,用注射器抽取500 ml洗胃液从鼻胃管中注入患者胃内,夹闭鼻胃管保留5~10 min,使洗胃液与胃内液充分融合.连接一次性负压引流球,利用负压引流出洗胃液,完成一次完整的循环,如此反复数次.抢救1例患者时需多次完成将洗胃管从管路接头上拔下、套上的动作,存在操作不方便、护士工作量大、易污染病室环境等缺点.我们自行设计了一次性留置洗胃装置,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设计与特点

  • 多功能输液操作台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卢志勤;曾海燕;彭方国;吴涛

    医院管理者本着一切为了方便患者,一切为患者着想的服务理念.一直以来,我院的输液中心一直设在急诊科,保证24 h不间断的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1-2].输液中心的护理工作是急诊科繁重的护理工作之一.物品规范化管理是衡量医院输液中心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由于输液操作需要物品种类较多,常常需要同时满足静脉注射、静脉抽血、药物皮试等护理操作[3].我科既往使用过多款普通木质办公输液台作为输液操作台,使用中存在以下缺陷:医疗废物桶暴露于输液桌周围,护士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反复弯腰丢弃医疗废物,导致输液台周围地面脏乱、输液架位置难定位、穿刺时护士和患者体位不舒适、输液物品难以分类、护士来回取物消耗大量体力等,存在以上弊端无形中增加了护士人力资源和劳动强度,输液中心工作人员对设施配备的满意度低.为此,我们通过在工作中不断摸索研制此多功能输液操作台,并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齐鲁护理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