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

齐鲁护理杂志

Journal of Qilu Nursing 제로호리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山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山东省护理学会
  • 影响因子: 1.4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7256
  • 国内刊号: 37-125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4-4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齐鲁护理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刘玉芹 盖庆云(执行)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气囊阴道塞在女性患者盆腔CT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何肖群;于芬;李佩文;李玉凤;文叶雪

    目的:探讨气囊阴道塞在女性患者盆腔CT检查中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行盆腔CT检查的已婚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代替纱布塞子,置入阴道后向气囊注入15~20 ml空气,扩张成气囊阴道塞;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阴道内放置纱布塞子.比较两组CT扫描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CT扫描图像优40例,良5例,差1例;患者满意度优41例,良4例,差1例.对照组CT扫描图像优31例,良15例,差8例;患者满意度优19例,良14例,差21例.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得出:观察组CT扫描图像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ZC=3.3,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ZC=4.3,P<0.05).结论:在女性患者盆腔CT扫描中,气囊阴道塞比传统的纱布塞子操作更简便,扫描图像更清晰,患者更满意.

  • 眼科局麻手术128例围术期护理

    作者:余辉霞;陈凤玲;陈锦香

    目的:探讨眼科局麻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8例眼科疾病手术患者通过术前访视、术后护理及术后回访进行围术期护理,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较成功,无一例出现术中眼血管痉挛等由于心理作用引起的并发症.结论:对于眼科局麻手术患者可通过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及术后回访来减轻患者身体的不适和心理的焦虑恐惧,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

  • 人工关节置换术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3例预见性护理

    作者:李传玉;刘静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见性护理方法.方法:对53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术前、术后进行全面评估及心理护理,术后给予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及抗凝药物治疗.结果:本组5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DVT.结论:预防治疗和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发生DVT.

  • 静脉注射阿托品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32例疗效观察

    作者:丁燕红;何瑛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阿托品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效果.方法:对32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者给予静脉注射阿托品治疗,并给予病情观察、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30例治疗10 d后呕吐消失,平均住院时间13 d,2例治疗无效后经手术治愈.结论:静脉注射阿托品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疗效满意,具有无创、并发症少等优点.

  • 严重心脏病围术期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17例临床护理

    作者:朱庆捷;窦英茹

    目的:探讨对严重心脏病围术期并发低心排、泵衰竭的患者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IABP)的效果.方法:对17例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行IABP后,血压、心律逐渐平稳,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好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逐渐减量并停用,14例抢救成功,3例因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及时、正确行IABP能有效增加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供氧,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纠正低心排.治疗过程中要严密监测病情变化、辅助循环的效果,做好管道护理、出凝血功能监测,防止并发症发生,提高IABP的成功率.

  • 针刀治疗肩周炎30例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作者:万霞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针刀治疗肩周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应用针刀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周炎患者在针刀治疗的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 多发骨折伴脑外伤性精神障碍16例临床护理

    作者:窦乐花

    2010年5月~2011年9月,我们收治多发骨折伴脑外伤性精神障碍患者16例,根据其病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全面、连续、无缝隙的优质护理,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了病死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急诊右房黏液瘤摘除术27例护理配合

    作者:纪清华;沈莉

    目的:回顾总结27例全麻体外循环下急诊行右房黏液瘤摘除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27例患者重点做好术前访视、手术间和各种器械的准备工作;加强体位管理,预防突发三尖瓣阻塞症状;术中注意严格无菌操作,预防瘤体破裂脱落,做好正常组织器官的保护性隔离护理措施;熟悉手术相关步骤,密切配合术者,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结果:27例患者均在术后早期清醒,无合并肺动脉栓塞,术后心功能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结论:手术室护士充分且重点了解患者病情,考虑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病情变化,并积极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护理干预对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的影响

    作者:吴三梅;邵力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实施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及认知干预、行为干预等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气胸、肺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气胸、肺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围术期健康教育宣教,适时给予护理干预,并认真检查患者实施效果,可保证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顺利完成,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 重型颅脑损伤45例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作者:蔡红梅;刘旭;张直;马云云;刘汉佳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做好常规护理,加强口腔护理和鼻饲的护理,并在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和血氧饱和度下降时,积极查找原因并实施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治愈28例,好转9例,植物生存状态5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4.44%.生存的43患者均无导管堵塞、气道狭窄、脱管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加强护理,可减轻其脑水肿程度,降低肺部感染及低氧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邹传惠;周常细

    目的:对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以提高临床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将196例需要在术中进行麻醉治疗的患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麻醉方法,观察组在手术麻醉过程中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更低(P<0.05).结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有较大的作用,可以降低手术风险,为医生提供正确情况,使手术成功率大大提高.

  • 会阴冷敷在促进阴道分娩后首次排尿中的应用

    作者:吴丽丽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后2 h会阴冷敷对促进产后首次排尿的效果.方法:将180例阴道分娩的产妇按分娩日期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使用产妇专用一次性会阴冷敷垫冷敷会阴部30 min后协助产妇排尿;对照组使用无冷敷作用的产妇专用卫生护垫,产妇有尿意时协助排尿.观察两组产妇产后首次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在产后3 h内首次排尿86例、自主排尿89例,对照组分别为42例、7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阴道分娩后2 h会阴冷敷可促进产后首次排尿.

  • 内镜消毒灭菌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及质量改进措施

    作者:冯小丽

    目的:探讨影响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原因和改进措施.方法:把内镜清洗消毒灭菌效果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分别是执行卫生部有关内镜清洗消毒灭菌标准前、执行初期、执行成熟期,对2004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内镜中心使用后的泌尿内镜、胆道镜、纤支镜、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总结可行的改进措施.结果:执行卫生部有关内镜清洗消毒灭菌标准前、执行初期、执行成熟期的内镜消毒灭菌合格率越来越高,特别是执行成熟期的各种内镜消毒灭菌合格率均达到100%.结论:不同阶段采取的消毒灭菌方法不同,出现的灭菌效果不同.内镜清洗消毒规范执行前及执行初期,内镜清洗消毒灭菌设施不齐全,内镜资源短缺,清洗不彻底,是造成消毒灭菌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

  • 排尿反射训练在预防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

    作者:许珍玲;劳东玲

    目的:探讨排尿反射训练在预防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拔除导尿管前观察组实施排尿反射训练,对照组按术后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拔除导尿管后排尿情况、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拔除导尿管前加强排尿反射训练,可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促进膀胱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乳房缺陷18例围术期护理

    作者:吕小丽;李玉环;刘毅

    乳房是女性哺育后代的重要器官,健康而丰满的乳房是构成女性人体曲线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男性来说,如果乳房肥大也会显得不雅,还可能引起心理障碍,也会因此产生较强的自卑感,这些都可能给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影响其社会活动.2007年以来,我院共收治乳房缺陷患者18例,均给予手术治疗并加强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肋骨骨折150例手术体位护理

    作者:姚惠娟;傅洁

    2008年4月~2011年4月,我们采用肋骨爪形接骨板治疗肋骨骨折150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手术体位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肋骨骨折患者150例,男120例,女30例;年龄30~50岁.其中双侧肋骨骨折45例,骨折数2~8根,合并血气胸20例.

  • 股神经阻滞麻醉下膝关节镜手术368例护理配合

    作者:尚义美;孟涛;石辉

    膝关节镜手术是骨科微创手术,随着操作技术及相应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发展,通过膝关节镜已能很好地完成膝关节大多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避免了传统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多等弊端,具有微创、安全、直观、并发症少等优点.2010年1~12月,我们对368例患者应用股神经阻滞麻醉行膝关节镜手术,经精心护理配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平阳霉素治疗小儿颌面部血管瘤36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作者:邓远绮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治疗小儿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6例颌面部血管瘤患儿采取平阳霉素治疗,并给予精心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愈率为88.89%,显效率为11.11%.结论: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具有用药安全、疗效确切、不易复发、操作简便及经济适用的优势.

  • 无痛胃镜下锐利异物取出术26例围术期护理

    作者:黄燕霞;刘婕婷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下锐利异物取出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6例吞入锐利异物的患者在丙泊酚静脉麻醉的配合下行异物取出术,术中注意观察黏膜损伤情况及患者病情变化,术后加强观察.结果:本组26例患者均在无痛状态下顺利取出锐利异物,术中未出现黏膜严重刮伤、大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在无痛胃镜下锐利异物取出术中医护精湛的技术、密切的配合和积极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两种皮瓣瓦合复合移植颊重建术3例护理配合

    作者:冯仁梅;周卫东;冯敏;邢战中;吴春华

    颊部位于面侧,皮下组织疏松,其中有面神经和三叉神经的分支,有面动脉、面前静脉及颊动脉通过,腮腺导管开口于颊黏膜.颊癌侵犯这些结构及周围组织,手术切除后造成不同程度和形状的缺损,不仅影响患者语言、咀嚼、表情等重要功能和容貌,而且会对其造成精神上的创伤,需进行恢复功能和重建外形两者兼顾的颊重建术[1].我院于2008年1月~2010年1月共施行3例两种皮瓣瓦合复合移植颊重建术,经精心护理配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36例围术期护理

    作者:高兴峰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措施.结果: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进食1~2 d,下床活动1~2 d,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5~7 d.结论:科学、系统地围术期护理对提高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疗效、减少并发症并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直肠癌行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23例术后护理

    作者:吕淑娅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行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Miles术)后全方位的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3例患者术后加强常规护理、引流管护理、结肠造口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2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并且增强了社会活动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直肠癌Miles术后全方位的精心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 桥脑小脑角区肿瘤62例围术期护理

    作者:蒲萍

    目的:总结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患者的护理经验,探讨围术期更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62例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患者进行护理经验总结,对其术前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有效沟通,术后加强病情变化的观察及对并发症的护理.结果:通过精心的护理和治疗,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早期生长隐匿,就诊时肿瘤已较大,手术危险性高,且术后极易出现颅神经损伤,及时有效的围术期护理能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8例围术期护理

    作者:孙林艳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28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8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发生皮下气肿3例,恶心、呕吐6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全部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3.23 d.结论:周密、有效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工作对预防手术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起到重要的作用.

  • 视网膜脱离手术216例全方位护理

    作者:虞玲;黄雄招;罗小菊

    目的:通过对216例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方法:根据视网膜脱离患者的病情特点,从健康教育、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观察、出院指导等实施全方位护理,术后评估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对视网膜脱离手术有了充分认识,取得了良好的心理适应效果,所有患者均能积极配合医生护士顺利完成手术及术后治疗,术后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及比较满意者达98%.结论:全方位护理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能提高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并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手术疗效.

  • 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急诊介入治疗19例围术期护理

    作者:陈容;李平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急诊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对19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急诊介入治疗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17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亚急性血栓形成,另1例因心源性休克无法纠正而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急诊介入治疗为心肺复苏术后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良好的医护配合、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 ICU高血压脑出血96例术后护理

    作者:徐福琴;叶德琴;张秀芳;程长秀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1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ICU监护患者96例为观察组,普通监护患者10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病死率、治愈率、并发症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死亡15例,生存81例,生存率84.3%,痊愈69例,出现并发症27例;对照组死亡32例,生存70例,生存率68.6%,痊愈54例,出现并发症4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护理有效地减少微创清除术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术后存活率,为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 急性主动脉夹层并心包填塞12例急诊护理

    作者:贾莉;吕贝贝;姚红燕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并心包填塞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对12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并心包填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通过稳定血压、控制心率及急诊心包穿刺等治疗和一系列观察护理后,病情稳定收住入院或转上级医院10例,死亡2例.结论: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并心包填塞患者,通过严密的观察护理及合理的治疗,可以在急性期控制夹层的进一步扩展.

  • 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作者:武睿敏

    目的:探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我科42例发生术后谵妄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给予术前评估和术后控制并发症、低氧血症、疼痛刺激、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针对性护理.结果:42例患者中,39例康复出院,3例出院1个月后均顺利康复.结论:护理人员加强对老年骨科术后患者的整体评估,早期发现谵妄表现,分析原因并给予针对性护理,是使患者早日康复的有效保证.

  • 肝肿瘤切除术后压疮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陈梅先;黄羽频;王雪珍

    目的:回顾性分析6例肝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探讨预防术后压疮发生的对策.方法:对2009年1~10月发生2期压疮的6例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过程的影响、护理人员对术后压疮预防的认识不足、患者的遵医行为差、患者及家属的知识缺乏等因素是导致术后压疮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提高护理人员预防术后压疮的意识、加大预防压疮的管理力度、规范术后交接内容、协助患者术后尽早活动等是预防术后发生压疮的关键.

  • 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泌尿结石48例围术期护理

    作者:孙彦荣;陈光;臧光炬;张成辉

    目的:总结48例泌尿系结石行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4月的48例患者,通过临床护理观察对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7例一次手术碎石成功,成功率97.9%,住院时间7~14 d,二次碎石1例.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及健康教育,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引流管的护理、详细的出院指导,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是确保患者康复出院的保障.

  • 霰粒肿760例围术期护理

    作者:范萍;范波;胡波;白煜;吕迎春

    霰粒肿手术是眼科门诊常见手术之一,由于睑板腺出口阻塞,其分泌物潴留在睑板内而形成慢性炎性肉芽肿,当霰粒肿合并感染时,则为内睑腺炎.2006年1月~2007年3月,我们对760例霰粒肿患者行手术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甘露聚糖肽在治疗肺叶切除术后持续肺漏气中的应用

    作者:易小艳

    目的:探讨注射用甘露聚糖肽胸腔内注射在治疗肺叶切除术后持续肺漏气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4例患者进行1~3次胸腔内注射甘露聚糖肽,并对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观察是否有复发及脓胸形式.结果:本组44例患者心理状态稳定,胸腔内注射后均未发生感染,分别随访2~10个月,无复发及脓胸形成.结论:注射用甘露聚糖肽胸腔内注射是目前治疗肺漏气的一种有效方法,且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阴式子宫切除术76例临床护理

    作者:赵芸;翟改凤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进行的手术之一,传统的子宫切除术途径有经腹和经阴道两种.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我们对76例患者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经皮herbert钉内固定术治疗桡骨头骨折10例围术期护理

    作者:江玉宇

    目的:探讨经皮herbert钉内固定术治疗桡骨头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桡骨头骨折患者行经皮herbert钉内固定术,并给予系统的围术期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指导其肘关节功能锻炼,在术后3个月、6个月、8个月时回访检查患者肘关节活动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后6个月关节评定,优9例、良1例,优良率达100%.结论:积极的围术期护理及早期锻炼等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使患者肘关节功能达到满意效果.

  • 无痛射频温控热凝术28例护理配合

    作者:杨红英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为2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无痛射频温控热凝术,经精心护理配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22~86岁,平均61.5岁.病程3个月~20年.病灶位于左侧12例,右侧15例,双侧1例.

  • 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53例护理配合

    作者:吕萍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对53例高龄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分析其临床护理资料,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本组53例患者术前均情绪稳定,术中配合情况良好,整体手术顺利,按照Harris功能评价标准,临床疗效优13例、良33例、中5例、差2例,治疗优良率为86.79%.结论:护理配合程度会直接影响患者手术效果,提高护理配合质量,对提高患者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 骨科创伤性休克48例急救与护理

    作者:陈芳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急救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4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创伤性休克患者采取及早的判断,及时的扩容和高效的护理.结果:通过及早发现、及时输液输血及心理护理,48例患者抢救效果满意,无一例死亡.结论:迅速、准确、及时而有效的抢救措施和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整体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作者:鹿霞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结果:观察组舒适度、满意度及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整体护理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内固定术患者,安全可行,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

  • 改良TVT-O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68例围术期护理

    作者:李琳;应梅

    目的:探讨改良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68例SUI患者行改良TVT-O术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术前加强盆底肌力和紧张性训练,术后做好并发症护理,指导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结果:本组随访6个月~1年,4例于术后6个月再次出现尿失禁症状,经治疗后好转,其余症状均消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TVT-O术治疗SUI效果满意,做好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手术室截石位患者术后体位改变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张雪艳;胡军

    目的:探讨手术室截石位患者术后体位改变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手术室取膀胱截石位手术的43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双腿同时慢放,实验组患者术后采用单腿慢放,即一腿慢放,轻拍小腿肌肉,做被动屈膝运动,再换另一侧下肢.对两组手术患者术前及体位改变后3 min、5 min、10 min的HR、BP及CVP分别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较,术后患者HR、SBP 、DBP、CVP各种检测值趋于稳定(P<0.05).体位改变后两组患者3 min、5 min、10 min时的HR、BP及CVP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3 min、5 min、10 min时的HR、BP及CVP变化幅度显著减小(P<0.05).结论:患者术后体位改变会对血流动力学造成一定的影响,可导致患者血压和心率的波动,采用单腿慢放可以减轻因体位改变给患者带来的不安因素,提高手术成功率.

  • 产褥感染120例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刘建春

    目的:探讨产褥感染的高危因素及其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产褥感染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会阴切口、第二产程剖宫产、孕前盆腔和阴道炎性病变反复发作、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是导致产褥感染的独立因素.结论:对存在产褥感染高危因素的产妇,在分娩前积极地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并应用有效的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加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产褥感染的发生率.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张瑞永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5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25例和优质护理组50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优质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产妇手术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低于常规组,优质组产妇术后疼痛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均优于常规组,优质组产妇抑郁和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于剖宫产产妇应用后,可以明显提高手术效率,降低产妇术后疼痛,提高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IVF-ET术中困难移植患者妊娠结局及手术配合

    作者:陈晶晶;廖光华;曾韩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中困难移植患者妊娠结局及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31例困难移植患者,分析每位患者移植困难的原因,寻找佳方式配合医生进行移植,与同期252例正常移植患者比较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结果:困难移植组临床妊娠率32.25%、流产率6.45%、异位妊娠率3.23%; 正常移植组临床妊娠率42.06%、流产率7.53%、异位妊娠率2.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植过程的困难程度与否并不直接影响患者的妊娠结局,但手术配合对移植起重要作用,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痛苦.

  • 护理干预对ICU清醒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作者:周红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ICU清醒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并制定有利于患者健康的相应对策,为ICU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124例ICU清醒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1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信息告知护理、社会支持护理、睡眠护理、舒适护理和非语言沟通等干预措施.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焦虑和抑郁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缓解ICU清醒患者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灵活应用信息告知护理、社会支持护理、睡眠护理、舒适护理和非语言沟通等干预措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围术期安全性的影响

    作者:公丕欣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应用于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围术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157例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81例和FTS治疗组76例,传统治疗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FTS治疗组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新理念进行系统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结果:FTS治疗组术后寒战、低血压、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且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明显少于传统治疗组(P<0.01).结论:FTS理念应用于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护理是安全有效、经济可靠的,值得大力推广.

  • 延长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王玉瑛;徐萍

    目的:探讨延长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为期6个月的延长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及家属对功能锻炼的掌握程度、护理服务满意率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功能锻炼的掌握程度和护理服务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长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及家属对功能锻炼方法的掌握,提高护理服务满意率及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有利于调节患者心理,提升患者生命质量.

  • 优质护理服务对PICC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作者:陶风英;国慧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临床PICC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组行PICC治疗者213例.其中将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期间收治的110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将开展此项活动前收治的10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后SCL-90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改善PICC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 心理干预对缓解膀胱癌Bricker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作者:沈慕陶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缓解膀胱癌患者膀胱全切加回肠膀胱术(Bricker)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27例膀胱癌患者行Bricker手术,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心理干预,于心理干预前后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结果:心理干预前患者平均SAS、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心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及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P<0.05).结论:对膀胱癌Bricker手术患者实行心理干预能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肾脏移植术后受者感染并发症的预防

    作者:李丽红;张毓;呼爽

    目的:通过对肾移植受者术后并发感染的调查分析,强调有关肾移植手术术后感染预防工作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利用有关案例调查法和相关文献,对当前医院有关肾移植术后患者的感染并发症情况做了分析,对常见的并发症的发生频率做了一定的统计.结果:当前医院的肾移植手术的感染并发症形式多样且情况复杂,肾移植手术的感染并发症的控制形势不容乐观.结论:通过相关建议的提出,旨在对肾移植手术的感染并发症的控制和预防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肾移植 感染 预防
  • 超声刀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配合

    作者:靳明萍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将136例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术前物品准备、手术设备检测、人工气腹建立等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刀与手术护理配合能有效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平均出血量,降低术后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 改进型髋关节挡板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红云;郭达;邓晨辉

    目的:探讨改进型髋关节挡板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预实验时,模拟髋关节手术体位摆放,观察改进型髋关节挡板与传统体位摆放方法的组装时间、固定后前、后倾角度被动丢失角度、操作人员满意度4个项目;临床验证时将5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记录两组术前体位摆放所用时间、术中需要再次调整体位的次数、患者术中舒适度.结果:预实验和临床验证中两种体位摆放方法效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进型髋关节挡板较传统体位摆放方法更适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可进行推广.

  • 健康教育路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作者:韦桂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78例LC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康复效果、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可以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促使其采取有利于康复的行为,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促进康复.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应用

    作者:陈美兰;马勇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在预防髋关节置换(TH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1~12月在我院行THA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按骨科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FMEA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实施FMEA后6个高危因子的RPN值显著低于实施前(P<0.01);两组患者对预防下肢DVT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住院时间、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未发生下肢DVT,对照组发生3例下肢DVT.结论:应用FMEA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能够准确的把握相应流程中的重点工作,防范于未然,提高护理质量.

  • 胸腰段骨折合并气血胸23例舒适护理

    作者:蔡卫红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胸腰段骨折合并气血胸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46例胸腰段骨折合并气血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护理前后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进行心理状态评定;护理后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进行满意度评定.结果:心理状态方面,观察组护理后的HAMD和HAMA值明显低于护理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胸腰段骨折合并气血胸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可以有效调整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提高他们的舒适度.

  • 临床护理路径在舌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作者:卓礼霞;赵展;周燕辉;曾泳辉;马楠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舌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舌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临床路径实施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术后语言效果、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舌癌患者围术期中,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素质,并且有利于护理带教和管理工作,保证患者舌功能锻炼的有效性.

  • 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心理干预

    作者:程琳;徐凌忠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和心理干预对策.方法:分析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干预.结果:护理人员的压力源主要包括超负荷工作、职业风险、复杂的人际关系、编制严重不足、不良的工作环境、职称晋升机会少、失衡的社会、经济地位、身心健康状况不良等.根据护理人员工作的职业特点,实施有效的压力管理被当今社会普遍认为是解决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结论:在我国目前的医疗环境下,护理工作者的职业压力问题尤为突出.应根据护理人员的职业特点,实施有效的压力管理.

  • 患者满意护士明星榜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作者:郑文琦;李萍

    2010年6月以来,我科推出患者满意护士明星榜,有效转变了护士的思想理念,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2010年1~12月在我科住院的712例患者,将2010年1~6月出院的3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0年7~12月实施患者满意护士评选后出院的356患者作为实验组.调查对象均为手术后患者,排除标准:对全体护士都满意的患者、认知障碍患者及失访者.

  • 3M粘着性棉布伸缩包带在胃管固定中的应用

    作者:赵洁;莫凡;张育森;周敏;方向红

    目的:探讨使用3M粘着性棉布伸缩包带进行胃管固定的效果.方法:选择胃肠道术后或肠梗阻需放置胃管患者113例,按手术日期单双日分为观察组54例及对照组59例.观察组使用3M粘着性棉布伸缩包带固定胃管,对照组使用传统医院胶布固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胃管移位情况及舒适情况.结果:3M粘着性棉布伸缩包带固定法明显优于传统医用胶布固定法.对照组有30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胃管移位,6例出现胃管滑脱;而观察组仅19例出现移位,3例出现胃管脱落(z=-2.262,P=0.024);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舒适度更好(z=-2.092,P=0.036).结论:改良后的胃管固定方法效果优于传统固定法,护理操作简单方便,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

  • 手术室静脉留置针输液18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作者:杜淑媛

    目的:探讨手术室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手术室进行择期手术的180例患者于术前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并于术前进行解释告知、术中护理和术后访视及进行宣传教育等实施全面护理,观察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情况及皮肤、血管的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失败原因,并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分析患者对静脉留置针使用效果的满意率.结果:调查表显示,在所有置入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中出现的并发症中首次穿刺失败占主要因素,占17.78%,其次是穿刺部位渗血渗液,占9.44%;180例患者首次穿刺失败者32例,其中因为护士的心理因素使穿刺失败的因素大,占37.5%;经过护理后手术室患者对静脉留置针的满意率为90%.结论:对手术室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减少了传统钢针造成的渗漏和反复穿刺的痛苦,术中可根据病情达到快速输液、输血的目的,长期输液既有安全性又可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 胃镜定位下经脐单孔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1例护理配合

    作者:冯璐;钱小娣;张艳;于艳明

    胃间质瘤是胃黏膜下肿瘤,大多数胃黏膜下肿瘤是平滑肌瘤或良性间质瘤,但仍需广泛切除,仅凭活检难以与平滑肌肉瘤、恶性间质瘤鉴别[1].内镜或手术切除是治疗良性肿瘤的主要方法[2].随着微创外科时代的到来和腔镜手术技术的成熟,2011年5月,我们对1例胃间质瘤患者在胃镜定位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切除术,经临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胸腹连体婴分离术2例临床护理

    作者:李敏;周玉佶;徐溧婕;范艳黔;李惠芳

    联体婴儿是一种罕见的双胞胎先天畸形,在娩出婴儿中的发病率为1/100 000[1].我国对1996~2004年出生的连体婴儿的调查发现,其发病率为0.28/10 000.在农村和城市分别为0.2/10 000 和0.47/10 000.女婴的发病率高于男婴,分别为0.17/10 000和0.36/10 000.连体婴儿的活产率为41.3%,围生期的病死率为82.6%.53.7%能在出生前诊断[2].胸腹联体儿约占其中73.0%.2006年5月~2007年5月,我们收治了2例胸腹连体女婴,于2006年9月17日与2007年8月14日实施了分离手术,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乳腺之家活动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

    作者:周红;王红娟;戴美芬

    目的:探讨乳腺之家活动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00例连续参加乳腺之家活动3次以上的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将100例未参加乳腺之家活动的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社会支持、社会职能、知识了解程度、遵医行为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之家活动对促进乳腺癌患者康复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健康教育及行为管理对鼻窦炎术后患者复诊情况的影响

    作者:焦海燕;周瑞芳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行为管理对鼻窦炎手术后患者复诊情况的影响.方法:将98例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护士长管理,全体护理人员参与,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实施有效的行为管理,以预防由护理原因所致的术后恢复不良及复发的发生.结果:两组患者对复诊的知晓率无差异.观察组复诊依从性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及行为管理是优质护理服务的体现,通过提高患者术后复诊的依从性,有效地提高了鼻窦炎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 医学院校学生评教现状及影响因素

    作者:李琛;苏艳霞;孙立荣

    学生评教是由学生对教师课堂理论授课质量的评价.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整个教学工作质量评价的核心内容,是衡量教师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并且目前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往往决定着教师的职称晋升、聘用、工资福利、评优等利益.因此,科学、有效、公正的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亟待建立.

  • 异位妊娠80例焦虑程度分析及护理

    作者:何春秀;谢静;叶瑞容;周燕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患者的焦虑程度,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80例异位妊娠患者,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果:80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焦虑的发生率为100%,其中,17例(21.25%)发生轻度焦虑,30例(37.50%)发生中度焦虑,33例(41.25%)发生重度焦虑.结论:应对异位妊娠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积极介绍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告知患者可以选择的治疗方式及佳治疗方式,尊重患者的选择,并做好各种治疗的护理,在患者出院时给予详细的出院指导,以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利于治疗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急诊手术100例心理护理

    作者:彭姗

    急诊手术危急,手术患者对此难以接受,存在恐惧、焦虑和烦躁等不良情绪,若反应强烈时,严重影响麻醉和手术实施,实施心理护理可改善手术患者不良情绪,利于手术进行.2009年3月~2010年3月,我们对我院急诊手术患者100例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有创动脉测压护理研究进展

    作者:钟笑媚

    有创动脉测压是利用套管针选择合适的动脉进行穿刺后,将套管针与测压装置连接,直接把血压值及其波形反映到监护仪屏幕上,从而对血压进行持续监测的方法.宋小宁[1]在不同部位动脉采血穿刺方法的临床应用分析中比较经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和足背动脉行动脉穿刺,结果显示这4种采血方法在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误穿静脉的发生率、操作所需时间、穿刺局部表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以血管的选择对留置有创动脉测压管的护理有一定的影响.留置有创动脉测压管在临床上还可用于血气及血液标本的采集,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也可以减少临床护理工作量.但是留置有创动脉测压管可导致血肿、血栓、假性纤维瘤等并发症发生.现就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有创动脉测压护理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VEGF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新生儿脐血中的表达

    作者:钟慈新;古丽华;黄碧梅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新生儿脐静脉、脐动脉血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VEGF水平对4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研究组)与40例正常产妇所分娩的新生儿(对照组)的脐静脉、动脉血的VEGF水平进行检测,其中对新生儿进行血糖测定发现对照组新生儿的血糖均正常,而研究组则有24例正常,16例低血糖.结果:研究组脐静、动脉血中的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对照组中脐静脉血VEGF水平明显高于脐动脉(P<0.05).研究组中16例低血糖患者脐动脉血中的VEGF水平明显比血糖正常(24例)和对照组高(P<0.05,P<0.01).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新生儿脐静脉、动脉血的VEGF水平比健康产妇新生儿高,且脐动脉血中VEGF水平是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的宫内造成损伤程度的反映.

  • 吸收性明胶海绵和无菌橡皮塞联合IV3000透明敷料在预防腹腔穿刺渗漏液中的应用

    作者:于晓莉;张慧;文凤;祁小宝;黄烁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1].失代偿期症状显著,主要有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症两大类临床表现.而腹水是肝硬化突出的临床表现.我院经常收治腹水Ⅲ型的患者,因大量腹水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坐卧不安、不敢进食、行为不便等,在治疗上给予保肝、利尿及支持疗法后,往往会采取腹腔穿刺术放腹水或在腹腔内留置引流管定时放腹水,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2].

  • 局域空气层流机对口腔种植手术室空气菌落数的控制效果

    作者:周利文;高永波;将瑷;舒香云;杨艳峰

    目的:评价局域空气层流机对口腔种植手术室空气菌落数的控制效果.方法:选择一间使用层流机的种植手术室,分别于开机10 min,手术开始后10 min、45 min,手术结束前10 min使用平板暴露法进行细菌含量的监测,并对未使用层流机的相同手术间在相同的时间点进行细菌监测.结果:未使用层流机的手术室空气中细菌浓度明显高于使用层流机的手术室,且未达到普通手术间要求的空气细菌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层流机的手术室术中层流区与周边区细菌浓度监测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开始后45 min层流区洁净度达到开机10 min水平,手术开始10 min和手术结束前10 min周边区细菌含量比层流区明显升高(P<0.01).结论:局域空气层流机能洁净手术间空气达到万级要求,且洁净时间与效果存在一定的规律,应加强人员和物品的管理,确保洁净效果.

  • 精神科护士职业高原现状与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刘艳华;邵静

    目的:调查和分析精神科护士职业高原现状与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提供更科学、更合理、更准确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职业生涯高原正式测量问卷、工作授能条件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28名精神科护士完成问卷调查.结果:职称、学历、岗位、年龄、工作年限、性别对职业高原的影响显著,职称、年龄、工作年限、婚姻状况对层级高原的影响显著,职称、学历、岗位、性别对职业高原的中心化维度影响显著,岗位及职称对工作授能的影响显著.精神科护士职业高原总分及各维度与工作授能成负相关(r=-0.723,-0.690,-0.718,-0.366,P<0.01),精神科护士中心化高原维度与自我效能成负相关(r=-0.156,P<0.05),自我效能与工作授能成正相关(r=0.186,P<0.01).结论:职业高原现象是各行业都会面临的问题,精神科护士总体职业高原水平处于偏高水平,管理者应根据护士的职称、学历、性别、岗位、年龄、工龄等在工作中为护士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在适宜的情况下提供帮助,可以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增强其胜任工作的信念,降低其职业高原,使其更加有效地完成任务,提高护理质量.

  • DASH调查表在动态评估手外伤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作者:李萍;娄湘红

    目的:探讨DASH调查表在动态评估手外伤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0例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DASH调查表在患者入院时、手术后、出院时及出院后进行动态评估,了解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焦虑、抑郁状况、参与功能锻炼积极程度、与护士关系改善程度及出院后坚持功能锻炼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护理过程中运用DASH调查表动态评估手外伤患者功能恢复情况,为完善护理措施提供了依据,改善了患者心理状况,提高了患者参与功能锻炼的积极性,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

  • 护理干预对未婚人流术患者避孕知识认知度改变的影响

    作者:黄剑仪;李翠芬;罗秀兰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未婚人流术患者避孕知识认知度改变的影响.方法:将自愿到本院行人工流产术的860未婚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32例和对照组428例,干预组安排专职护理人员在围术期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同时进行避孕知识宣教,指导患者选择避孕措施;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围术期护理及宣教.结果:护理干预前干预组避孕知识平均认知度为45.3%,对照组为44.98%;1个月后干预组避孕知识平均认知度为79.32%,对照组为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人工流产患者避孕知识的认知度.

  • 自制简易负压封闭引流在Ⅳ期压疮术前创面准备中的应用

    作者:冯国华;凌红芬

    Ⅳ期压疮通常需要皮瓣或皮片移植手术才能修复,良好的创面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由于Ⅳ期压疮存在坏死组织多、潜在腔隙深、骨骼等深层组织暴露等临床特点,常规换药创面准备时间长、换药次数多、工作强度大.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对15例Ⅳ期压疮患者采用自制的简易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准备术前创面,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全髋关节置换术30例康复护理干预

    作者:涂丽琴;周桂梅

    目的:探讨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6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康复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缩短卧床时间,稳定情绪,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 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仇成华;林娟;蔡艳平

    目的:探讨循证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措施.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存在自卑心理16例、恐惧心理9例、抗药心理12例、其他不良心理6例,明显少于对照组26例、17例、21例、15例(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总生活质量评分(63.79±18.4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79±12.35)分(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中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提高生活质量.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8例循证护理

    作者:李倩;何靖敏;梁美萍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循证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56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并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死率和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致残率及病死率.

  • 小儿静脉输液保护板在输液部位固定中的应用

    作者:崔彩萍;林焱

    经静脉注射药物是治疗小儿疾病常采用的有效给药途径,由于小儿配合能力差或不合作等原因,致使在进行手背静脉网、足背静脉弓或大小隐静脉穿刺时,常因固定不良导致针头滑脱或刺破血管而造成局部渗漏疼痛肿胀、输液中断.不仅给患儿增加了痛苦,造成家属不满,而且也影响了抢救、治疗及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 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在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柏玲;缪菲;宋康

    大便失禁在ICU危重患者中时有发生,给护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临床曾应用气囊导管外接保鲜袋或引流袋引流稀便,保鲜袋的弊端是无刻度,无法记录大便量,外接引流袋引流的弊端是管端细小,易堵塞,且不易清洗,需每日更换,成本较高.自2008年以来,我们对大便失禁的患者应用气囊导管外接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引流,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输液管理表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解明娥

    我科95%以上的患者需要通过静脉输液完成治疗,如补液、抗感染、化疗、营养支持、补充水电解质、镇疼、输血等.输入的药物很多是强酸、强碱、强刺激、高渗压,如果不采用正确的输液器材和方法,轻者会损害血管、软组织,重则会导致患者残疾.随着输液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中心静脉导管的优越性,输液途径出现了多样化,如静脉留置针、PICC、CVC、输液港等.为了更好地做好静脉输液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我们自制了输液管理表,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齐鲁护理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