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

齐鲁护理杂志

Journal of Qilu Nursing 제로호리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山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山东省护理学会
  • 影响因子: 1.4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7256
  • 国内刊号: 37-125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4-4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齐鲁护理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刘玉芹 盖庆云(执行)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瓣膜置换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及心律失常120例临床护理

    作者:苏建薇;梁清梅;叶翠玲

    目的:探讨瓣膜置换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及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12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外科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治疗房颤者为研究对象,在其接受治疗过程中,开展综合护理,分析治疗结果,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术后2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并多脏器功能受损,抢救无效,死亡;其余118例患者手术成功,顺利出院.结论:在患者完成瓣膜置换术同期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强化强心功能维护,并完善临时起搏器护理,为进行该项手术后预防以及治疗心律失常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 延续性指导对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

    作者:罗雁翎;蔡妙颜;吴结英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门诊延续性指导对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365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89例和对照组176例,对照组出院前给予常规产后健康指导,观察组给予母乳喂养门诊延续性指导,比较两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婴儿6月龄时纯母乳喂养率及12月龄坚持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乳喂养门诊的延续性指导能有效解决母乳喂养过程中的问题,提高母乳喂养率.

  • 全程护理干预在卵巢癌患者腹腔热灌注化疗中的应用

    作者:马莹;张小娟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卵巢癌患者腹腔热灌注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6例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情况、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护理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提高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焦虑、抑郁心理.

  • 音乐疗法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刘倩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音乐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心率、焦虑评分、疼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音乐疗法应用于手术室患者护理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还可以稳定其心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 系统优质护理对初产妇产后哺乳的影响

    作者:姚淑霞

    目的:探讨系统优质护理对初产妇产后哺乳的影响.方法:将46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2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系统优质护理,观察两组产后哺乳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后泌乳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产后6周、3个月LATCHES哺乳喂养技能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产后3 d、6周、3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系统化优质护理能提高产妇哺乳技能及纯母乳喂养率.

  • 舒适护理对创伤骨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影响

    作者:李熠;陈梦;徐艳华;郑玉琴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创伤骨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0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创伤骨科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第30天Barthel指数评分及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状况.结果:研究组第30天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创伤骨科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系统性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作者:卢凤环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实施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围术期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围术期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老年患者行All-on-4种植术13例围术期护理

    作者:管兆兰;尹小青;李砚君;高姗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All-on-4种植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择13例行 All-on-4种植手术的无牙颌老年患者,种植体植入当天完成固定修复.所有病例均采用口腔种植专业围术期护理管理及护理技术,术后进行系统化健康宣教及护理效果评估.结果:13例患者共植入66枚种植体,无种植体感染脱落.结论:专业的围术期护理是All-on-4种植术成功的保障,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保障治疗的成功率.

    关键词: 无牙颌 种植 修复 护理
  • 中药熏洗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外用在痔疮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柳阳娟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外用在痔疮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痔疮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高锰酸钾坐浴护理,研究组则给予中药熏洗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外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记录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于术后1 d、3 d和7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结果:研究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外用可有效缓解痔疮术后患者的疼痛症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儿童肿瘤全麻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5例围术期护理

    作者:杨红霞;孙健;何晶;井学敏;刘明慧;甄津鹤;邢秀亚

    目的:探讨儿童肿瘤全麻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全麻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的肿瘤患儿5例,行肝脏肿瘤消融4例,肺部肿瘤消融1例,均给予积极围术期护理.结果:患儿住院时间为(28.8±7.5)d,术后住院时间为(15.0±3.1)d,均无围术期相关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结论:良好的围术期护理在接受全麻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的肿瘤患儿早期康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肘关节调节器在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刘晓云;邵海燕;王飞;邢健昆

    目的:探讨自制肘关节调节器在肘关节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采用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治疗的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石膏夹外固定3周后进行功能锻炼,研究组采用自制的肘关节调节器固定,术后1周开始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时间、疗效及患者依从性.结果:研究组在康复速度、疗效及依从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术后配合使用肘关节调节器,能更早进行肘关节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的康复疗效及依从性.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病191例临床护理

    作者:黄淑华;王伟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91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治疗前心理护理、饮食和膀胱的准备,治疗中密切观察、治疗后加强饮水和皮肤护理.结果:通过对191例患者的护理,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结论:规范护理是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病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 肾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及防控护理

    作者:张荣梅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情况,探讨防控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MDRO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送检标本及病原菌培养结果,根据培养结果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结果:本组57例MDRO感染患者均康复出院,未发生院内传播.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氏菌和铜绿假单胞多见,以尿液及痰液中多见.结论: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能预防和控制肾移植术后MDRO感染.

  •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患儿中的应用

    作者:李夏燕;夏群英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6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行石膏固定治疗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缩短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行石膏固定治疗患儿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 微信式延续护理对初产妇的影响

    作者:吴琼;吴玲

    目的:探讨微信式延续护理对初产妇的影响.方法:将202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102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实验组出院后给予微信式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出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信式延续护理能有效改善初产妇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 肛肠疾病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守英

    目的:调查肛肠疾病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健康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我院肛肠科就诊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肛肠疾病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为(110.60±5.82)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人际关系、自我实现、健康责任、压力管理、营养、运动.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情况及病程(P<0.05).结论:肛肠疾病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处于一般水平,人际关系表现理想、运动表现差.今后在针对肛肠疾病患者制定干预措施时应将把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情况和病程作为参考因素.

  • 集束化转运模式在AMI患者心导管介入手术后的应用

    作者:周月霞;戴学英;张迎芳;华亚芳;朱建中;樊丽芳;蒋金英;秦芝莉;李欢;周会;袁建兰;王俊峰;周伟伟

    目的:探讨集束化转运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导管介入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2016年3月88例急性心肌梗死行心导管介入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转运模式;将2016年4月~2017年3月96例急性心肌梗死行心导管介入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集束化转运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转运交接用时.结果:观察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转运耗时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转运模式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转运时间,从而保障了患者安全.

  • 优质护理服务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

    作者:王星;付东英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疼痛改善情况、情绪变化情况、恢复状况及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研究组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可减少术后疼痛,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疗依从性.

  • 医护一体化随访模式在CHB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柴培培;迟慧梅;金丹丹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随访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用药期间实施常规护理随访,观察组用药期间应用医护一体化随访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率、饮食依从率、日常生活依从率、运动依从率及定期复查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理职能、心理机能、躯体症状、健康状况、精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及总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随访模式能有效提高CHB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躯体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护生高危药品认知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

    作者:申良荣;朱晓荣;辛爱利;姚晚侠

    目的:调查护生对高危药品的认知现状及培训需求,为开展护生岗前高危药品知识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57名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理专业护生进行高危药品相关知识和培训需求调查.结果:护生高危药品知识水平普遍较低,能够正确识别高危药品标识的护生占32%,能够叙述高危药品相关概念的护生占31%.药物管理和使用的18个问题中,有16个问题回答正确率低于60%.护生高危药品知识培训需求:78.71%认为培训很有必要,90%认为学校对高危药品的培训不合格,88%认为培训内容不够,85.43%希望在临床实习阶段完成培训.结论:护生高危药品知识教育缺乏或不足,岗前及实习过程中开展高危药品培训非常必要.

  • 心理干预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影响

    作者:卢志兰;汪海慧;戴洁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4例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按照入院单双次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后CD3+、CD4+、CD8+、CD4+/CD8+均较护理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心理干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免疫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HtoH连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影响

    作者:侯芳;张琪芳;曹晓晴;李伟;徐德臻

    目的:探讨医院到家庭(HtoH)连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3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实验组实施从入院到出院后1年的HtoH连续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HAMA)量表评分和1年内心血管抗凝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S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其中生理职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项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实验组术前、出院前、出院1年HAMA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年内实验组心血管抗凝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toH连续护理可以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术前眼位注视训练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殷承英

    目的:探讨术前眼位注视训练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术前眼位注视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调整眼位次数、调整显微镜次数、头面部偏移率、眼球旋转偏移率、角膜损伤率、手术时间及患者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调整眼位次数、调整显微镜次数少于对照组,头面部偏移率、眼球旋转偏移率、角膜损伤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眼位注视训练能保证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患者术中眼位固定,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且易于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基于家庭系统治疗法的延续护理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郭美凤;蒋阳;瞿玉兴

    目的:探讨基于家庭系统治疗法的延续护理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6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延续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家庭系统治疗法的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评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自主护理合格率.结果:观察组FAD评分低于对照组,社会支持量表评分、自主护理合格率、Harris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家庭系统治疗法的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家庭功能,提高社会支持度,促进患者康复.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6例护理干预

    作者:王小艳;李军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12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骨关节疾病治疗后健康教育,观察组根据护理干预指导书给予精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Lequesne指数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后Lequesne指数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护理后6、12个月Lequesne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据既定观察指标设计的护理干预措施使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得到科学的肌力训练,增强其膝关节周围以及股内侧肌力,促进膝关节稳定性,提升治疗效果.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作者:余新颜;杨慧;李素贞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8例TH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融入FTS理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FTS理念应用于THA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自理能力,缩短康复进程.

  • 氧气源纤支镜引导胃管插入在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刘爱梅;王萍;欧阳红;李鹰

    目的:探讨氧气源纤支镜引导胃管插入在昏迷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0例.传统组采用常规插管,对照组采用橡皮球手动挤压注气纤支镜胃管插入,观察组采用氧气源纤支镜引导胃管插入.比较三组一次插入成功率、插管所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和传统组(P<0.05);插管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和传统组(P<0.05);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肺部感染、胃黏膜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氧气源纤支镜引导胃管插入在昏迷患者中具有较好临床应用效果.

  • 规范化护理对胃ESD后经多功能胃肠管行肠内营养患者的影响

    作者:欧阳合意;谢清云;周园园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对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经多功能胃肠管行肠内营养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胃ESD后经多功能胃肠管行肠内营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护理,观察组给予规范化肠内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堵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肠内营养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体重增加0.5~2.5 kg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可降低胃ESD后经多功能胃肠管行肠内营养患者的堵管率,提高肠内营养达标率,改善术后营养状况.

  • 盆底肌肉训练对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

    作者:陈艳芳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训练对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初次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后采用常规检查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盆底肌肉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45、90、180 d盆底肌力优于对照组,尿垫试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产妇压力性尿失禁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产后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可有效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

  • Teach-back在骨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中的应用

    作者:苏丹;赵梨;孙惠华;杨利英

    目的:探讨Teach-back在骨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骨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前访视;实验组由Teach-back访视小组中经过培训的1名护士负责,主要内容包括维护手术部位标识、麻醉体位摆放和配合要点、禁食禁水时间等.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部位标识维护率高(P<0.05)、麻醉体位摆放完成程度评分高(P<0.05)、麻醉体位摆放时间短(P<0.05)、禁食禁水遵守率高(P<0.05)、进入手术房间后焦虑评分低(P<0.05).结论:Teach-back适合于各个年龄层次及教育层次的患者,加强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使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增加,作为一种文明、有效的沟通方法,Teach-back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和推广应用.

  • 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任喜荣

    目的:探讨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6例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精神分裂症状.

  • 循证护理在降低脊柱损伤合并截瘫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

    作者:赵艳霞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降低脊柱损伤合并截瘫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脊柱损伤合并截瘫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循证组各46例,常规组实施基础护理,循证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循证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脊柱损伤合并截瘫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护理技能竞赛学生学习体验的现象学研究

    作者:刘静馨

    目的:了解参加护理技能竞赛学生学习体验,为护理教育改革和指导教学实践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深入访谈了11名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竞赛的学生.结果:运用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得出疲惫的身体、坚定的意志、团结和友情、心理素质、感恩和支持、职业素养等6个主题.结论:护理技能竞赛引导教育者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管理水平,零距离对接职业岗位.

  • 围术期护理在OSAHS行改良腭咽成形术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江岚;胡水花;周琼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行改良腭咽成形术围术期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78例采用改良腭咽成形术治疗的OSAH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低脉氧饱和度(LSpO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采用改良腭咽成形术治疗的OSAHS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AHI和LSpO2指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骨科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调查

    作者:徐静;郭菲菲;李媛媛

    目的:调查骨科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水平.方法:采用疼痛知识需求调查问卷、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调查表,对5所三级甲等医院68名骨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水平,提出相应干预对策.结果:疼痛评估、药物治疗、疼痛个案管理是护理人员主要知识需求;影响骨科护理人员疼痛管理态度和知识的因素主要是受教育程度、职称、工作年限和年龄等(P<0.05).结论:骨科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掌握不充分,医疗机构应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体差异加强疼痛知识的培训,进一步优化疼痛管理模式,改善骨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提高知识水平.

  • 两种冰敷方法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作者:丁素萍

    目的:比较术后间断冰敷3 d及持续冰敷72 h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间断冰敷3次/d,30 min/次,持续3 d.观察组术后除康复锻炼时间外持续不间断冰敷72 h.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患肢肿胀、疼痛情况及患膝关节屈曲活动范围.结果:两组术后72 h患肢肿胀情况、疼痛情况及术后1周患膝关节屈曲活动范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持续不间断冰敷72 h可有效减轻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肿胀程度,缓解疼痛,提高治疗效果.

  • 品管圈在提高妇产科ICU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中的应用

    作者:吴悟;杨弋;赵冬梅;徐秀梅;谢欣;何华;洪春;万群;尹燕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QCC)提高妇产科ICU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的效果.方法:在妇产科ICU开展QCC活动,选择"提高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为主题,运用头脑风暴、甘特图、查检表、帕累托图、鱼骨图、PDCA、雷达图、SOP等质量工具,通过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圈选及真因验证进行解析、对策拟订、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等步骤进行QCC活动.结果:QCC活动实施前,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为89.20%,活动后为97.30%,进步率为9.08%,目标达成率为109%.结论:QCC活动能发现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改进培训和考核流程、方法提高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

  • 综合护理对大肠侧向发育性肿瘤术患者的影响

    作者:王雪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大肠侧向发育性肿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2例大肠侧向发育性肿瘤术患者按护理干预方式分为综合组和常规组各31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综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胃肠道不适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情绪状态.结果:综合组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及肛门延迟排气发生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术后1周、3周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大肠侧向发育性肿瘤术患者,能促进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 气囊仿生助产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足月分娩产妇中的应用

    作者:饶文玉;姚娟;区少心

    目的:探索气囊仿生助产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足月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足月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阴道助产,研究组临产后宫口扩张3~4 cm时予以双扩法气囊仿生助产,比较两组分娩情况.结果:研究组阴道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产钳助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阴道分娩产程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仿生助产可提高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足月阴道分娩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对确保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鼻咽癌调强放疗联合靶向治疗45例综合护理

    作者:邝敏欢;胡燕

    目的: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联合靶向治疗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提高鼻咽癌调强放疗联合靶向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

  • 信息化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作者:陆永芬;钱丽芳;蔡桂芳;赵杏珍;陆海林

    目的:探讨信息化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门诊产检的140例GDM患者为观察组,实施信息化护理干预;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门诊产检的140例GDM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血糖水平、遵医行为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糖水平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多、巨大儿、早产、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信息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改善妊娠结局,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 ERAS护理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作者:陈军;訾金花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9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92例,观察组采用ERAS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ERAS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能够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择期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作者:张春琼;梁东华

    目的:探讨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择期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术前访视护理方案,研究组实施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患者护理满意度、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一体化护理模式用于择期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患者满意度.

  • PDCA护理管理在白血病患者PICC中的应用

    作者:杜微

    目的:探讨PDCA护理管理在白血病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效果中的应用.方法:将102例白血病化疗患者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PICC导管护理,实验组采取PDCA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PICC导管留置时间、患者满意度、护理依从性、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护理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及护理前,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PICC置管化疗的白血病患者采取PDCA护理管理,可明显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轻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基于TQM理论的无菌物品安全追溯与预警系统研究

    作者:马静;石玉芳;张瑾

    目的:探讨基于全面质量管理(TQM)理论的无菌物品安全追溯与预警系统的设计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基于TQM理论,设计无菌物品安全追溯与预警系统的总体框架从设计、试行、实践三个环节进行持续改进流程再造.通过选取60件无菌物品进行自身前后对照,比较应用系统前后工作质量管理效果.结果:应用质量追溯系统后,无菌物品追溯率、无菌物品回收及时率、无菌物品包装错误率均改善(P<0.05);护理工作用时,回收工作耗时、清洗工作耗时、包装分类统计耗时、灭菌统计耗时均缩短(P<0.05).结论:无菌物品安全追溯系统及预警系统应用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中,实现了无菌物品可追溯,保障了无菌物品的安全性,同时节约了护理人力成本,缩短了工作用时,值得推广.

  • 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内科患者口服给药缺陷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高菁遥;蓝晓琴;杨晶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神经内科患者口服给药缺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以降低住院脑卒中患者口服药缺陷频次为活动主题,通过现状调查、目标设定、解析、对策并实施、效果确认等10个步骤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实施QCC活动后,住院患者口服给药缺陷频次明显减少,服药缺陷频次由9.2次/周降至3.4次/周,降幅为63.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QCC可以有效降低口服给药缺陷频次,保证患者安全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 品管圈在提高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滴数正确率中的应用

    作者:沈艳梅;叶园园;王春梅;王莹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滴数正确率中的应用,以保证临床输液质量,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建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运用品管圈十大活动步骤及各手法研究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滴数的不正确原因及改进的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滴数正确率从活动前的75.89%提高到88.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使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滴数正确率有了显著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圈员各项综合能力.

  • 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

    作者:陈金莲;罗润娥;向卫桃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并实施相应安全防范措施.方法: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观察实施效果.结果:实施防范措施后医务人员工作质量达标率及职业风险防护知识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通过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医务人员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防范措施,可以提升医务人员的工作质量,降低职业风险.

  • 品管圈在提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

    作者:仲丽媛;程梅;陈丽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中的作用.方法:将2015年1月1日~2月28日44例AS患者作为品管圈实施前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将2015年4月1日~6月11日43例AS患者作为品管圈实施后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包括成立品管圈,选定提高AS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为活动主题,按照活动流程,分析知晓率低的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品管圈实施后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品管圈能够提高AS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使护士沟通与协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凝聚力等方面有较大提升.

  • 三维细化分类管理模式在手术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刘宝梅

    目的:探讨三维细化分类管理模式在手术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9月的839份手术病理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施三维细化分类管理模式前涉及送检标本417份,实施三维细化分类管理模式后涉及送检标本422份,比较实施前后标本管理效果.结果:三维细化分类管理模式实施后手术标本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手术室、病理科、手术科室工作人员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三维细化分类管理模式可提高手术病理标本管理质量以及手术室、病理科、手术科室工作人员满意度.

  • 两种术前皮肤准备方法在急诊颅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作者:王红岩;王琳;李勐;王玉果;李学新;杨鹏鹏

    目的:探讨氯己定皂液联合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在急诊颅脑手术皮肤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8例急诊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氯己定皂液联合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组(观察组)和氯己定皂液组(对照组).皮肤准备完毕后采样进行细菌培养,比较皮肤准备效果及手术部位感染率.结果:观察组备皮区域细菌数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己定皂液联合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消毒液应用于急诊颅脑手术强化皮肤准备,快速有效,起到较好的皮肤清洁效果,能降低手术部位感染风险.

  • 改良式引流管外露长度测量方法在妇科交接班时的应用

    作者:鞠小梅;许燕;陈蕾;陈锦凤

    目的:探讨改良式引流管外露长度测量方法在妇科交接班时的应用.方法:将200例妇科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术后均留置1~4根引流管.对照组使用带刻度的软尺测量引流管全部外露长度的方法判断引流管在位情况,观察组采用改良式测量法判断引流管在位情况,从交接班时间、护士测量依从性、非计划拔管率及患者、护士满意度等方面比较两种测量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交接班时间、非计划拔管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护士规范测量依从性、护士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引流管外露长度测量法节时省力,管道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控制,降低了非计划拔管率,同时提高了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护士在交接引流管时推广应用.

  • 超声引导下二次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术在1~12月龄患儿中的应用

    作者:蔡志云;李兰;韩秋英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二次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术在1~12月龄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行PICC置管的39例1~12月龄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盲穿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3月行PICC置管的36例1~12月龄患儿作为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下二次改良塞丁格技术.比较两组置管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原发导管异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置管操作时间以及留置期间导管异位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二次改良塞丁格技术在1~12月龄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 生理盐水冲洗对枸橼酸抗凝患者CRRT中滤器使用寿命的影响

    作者:戴雪梅;郭晓娟;窦英茹;徐艳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冲洗对枸橼酸抗凝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滤器使用寿命的影响.方法:将111例采用枸橼酸局部抗凝行CRRT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冲洗组53例和无生理盐水冲洗组58例,比较两组滤器使用寿命、0~5 h滤器跨膜压、护理人员每小时用于管理CRRT所花费的时间.结果:两组滤器使用寿命、0~5 h滤器跨膜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小时花费护理人员管理CRRT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理盐水冲洗对枸橼酸抗凝在CRRT中不能延长滤器的使用寿命,并且增加护理人员工作时间,故不推荐常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的方法延长此类患者CRRT中的滤器使用寿命.

  • 综合性口腔护理干预方案在ICU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刘娟;王婷;徐培;翟凤平

    目的:探讨综合性口腔护理干预方案在ICU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ICU住院的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方法,实验组实施综合性口腔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干预后口腔异味发生情况、Beck口腔评分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第5天口腔异味轻于对照组,实验组Beck口腔评分均值、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口腔护理干预方案在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应用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术中糖水冲洗腹腔致高血糖1例临床护理

    作者:向瑜;周俊英

    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是卵巢上皮性肿瘤之一,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仅次于浆液性肿瘤,良性居多,占77%~87%.多为单侧性,表面灰白色,体积较大或巨大,切面常为多房,囊腔大小不一,囊液呈胶冻样,含粘蛋白或糖蛋白,肿瘤表面光滑[1].2%~5%患者并发腹膜黏液瘤,多继发于囊肿破裂后,瘤细胞种植于腹膜,并形成肿瘤结节,产生大量黏液.2015年9月,我们收治1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患者,因术中糖水冲洗腹腔致高血糖,给予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复发性多软骨炎1例护理体会

    作者:王小霞

    复发性多软骨炎是少见的累及全身多系统的疾病,具有反复发作和缓解的进展性炎性破坏性病变,累及软骨和其他全身结缔组织,包括耳、鼻、眼、关节、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等.临床表现为耳、鼻、呼吸道软骨炎,并伴有眼、耳前庭等器官受累症状,多关节炎和血管受累也比较常见.

  • 胃癌术后化疗应用碘佛醇造影剂外渗1例临床护理

    作者:李玉贞;吕宝玉;马岚菊

    CT增强扫描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与疗效评估,尤其恶性肿瘤患者,我院常规使用碘佛醇作为造影剂.该造影剂的黏度大、渗透压高、用量相对较大,并且需要专用高压注射器,压力高、注射速度快(2 ml/s),对于长时间、多疗程化疗后的肿瘤患者来说,血管破坏尤为严重,更容易发生外渗的情况.碘佛醇外渗作为一种医源性损伤,会影响患者CT增强扫描结果的准确性[1].

  • PDCA循环管理下TBL教学法在手术室实习护生中的应用

    作者:陈祥青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下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教学法在手术室实习护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2016年5月在我院实习的115名护生作为实验组,采用TBL教学法带教,教学方法纳入PDCA循环管理;将2011年7月~2013年5月在我院实习的103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结果:实验组出科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护生对TBL教学在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等方面有较高的认同度.结论:TBL教学法能够提高护生学习积极性、护理教学效果,在增强判断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具有肯定价值;PDCA循环用于手术室护生教学评价,有利于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 成组多站点仿真考核法在规范化培训护士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顾海燕;王丽华;孙丽

    目的:探讨成组多站点仿真考核法在规范化培训护士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入职的48名规范化培训护士为研究对象,应用成组多站点仿真考核法将护士分成8组,每组6名护士,设置3个站点,每个站点设置3名考官,运用标准化病人和模拟病人,对其临床综合护理技能进行考核评价,考核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法评价护士对成组多站点仿真考核法的满意度.结果:规范化培训护士在成组多站点仿真考核的各个站点中,考核成绩得分率均高于75%;对成组多站点仿真考核效果评价的满意度均高于65%.结论:成组多站点仿真考核法能客观地评价规范化培训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提高了规范化培训护士临床综合技能,也为今后开展规范化培训和改进规范化培训提供明确导向,值得进一步推广.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作者:刘亚男;王卫红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在每天晚上大于7 h的睡眠时间中,以反复发生上呼吸道完全或不完全性阻塞为特点而导致频繁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引起的疾病,是一种慢性睡眠障碍疾病[1-2].随着医疗的发展,被识别出的OSAHS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3].疾病不但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危害,还会造成心理影响,如不积极治疗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4].

  • 消毒供应中心灭菌监测方法现状分析及进展

    作者:赵萍;王旭;田莹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医用物品处理和供应的中心,负担着为整个医院的医疗工作提供所需的无菌物品的职责.研究显示,将消毒物品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及灭菌质量,保障灭菌物品的安全性[1].消毒供应中心通过对器械进行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与保养、包装、装载、灭菌、卸载、储存、发放等工作为全院提供医疗过程需要的各种无菌器械、敷料和其他物品.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可以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齐鲁护理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