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世界感染杂志

世界感染

世界感染杂志

World Journal of Infection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562-3122
  • 国内刊号: 43-588/R
  • 发行周期: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巫善明 张志勇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大肠癌372例的内镜诊断及病理分析

    作者:王波;张建民

    目的探讨大肠癌内镜诊断与病理特点.方法对3586例反复有血便、腹痛、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者作电子肠镜检查.结果372例确诊为大肠癌,其中4例为多原癌.癌肿位于盲肠17例,升结肠60例,横结肠24例,降结肠12例,乙状结肠85例,直肠178例.腺癌包括乳头状、管状、绒毛状腺癌288例;低分化腺癌43例;粘液腺癌22例;印戒细胞癌9例;未分化癌8例;鳞腺癌、类癌各1例.伴血吸虫卵沉积7例.本组有32例为息肉癌变.结论大肠癌可发生于大肠的各个部位,但以直、乙状结肠多见,其次依此为升结肠、横结肠、盲肠及降结肠.大肠腺瘤性息肉有不典型增生与大肠癌的关系密切.对腺瘤性息肉及时切除并随访,可以减少大肠癌的发生.

    关键词: 内镜 病理 大肠癌
  • 血小板减少的程度与肾综合症出血热病情的关系

    作者:吴友朋;孙庆丰;潘继豹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的程度与肾综合症出血热病情的关系.方法肾综合症出血热51例,男39例,女12例,年龄(16~72)a.根据临床表现,分为非典型1例,轻型15例,中型21例,重型12例,危重型2例.应用CA-620血球仪检测血小板计数.结果轻、中、重型血小板数均显示低于对照组(P<0.001),轻型与中重型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中重型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86.7%轻型病人血小板60×109/L;83.3%~100%中重型病人<60×109/L;75%重型病人血小板数<40×109/L.结论血小板计数简便、快速,有助于肾综合症出血热的分型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

  • 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郭志刚;罗成华

    目的提高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至1999年我院收治的107例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病人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腹部不适71例(66.35%),消瘦乏力53例(49.5%),恶心呕吐52例(48.6%),消化道出血49例(46.8%),腹部饱胀感41例(38.3%),腹部肿块29例(27.1%),腹痛19例(17.7%),眩晕12例(11.2%),消化道梗阻4例(3.7%),便秘2例(1.9%).107例中93例行手术切除,3a存活率95%,5a存活率64%.结论选择适宜的检查方法,做到肿瘤的早期诊断,准确的术前分期,一定会使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的病人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 双环醇治疗青少年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作者:罗靖;殷科珊

    目的观察双环醇对青少年慢性轻度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36例体检发现的肝功能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青少年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用双环醇片,25mg,3次/d,口服;对照组用甘利欣(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50mg,1次/d,静脉点滴(稀释于5%GS葡萄糖溶液250mL中),疗程均为4wk.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乙肝病毒定量(HBVDNA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恢复快而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疗程结束时HBV DNA定量有下降,而对照组HBV DNA定量治疗后反而升高.结论双环醇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护肝药物,可能还具有抑制乙肝病毒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骨钻孔植骨治疗陈旧性骨折感染

    作者:宋锡刚;于宪贵

    目的探讨骨钻孔植骨对陈旧性开放性骨折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25例26个肢体陈旧性开放性骨折感染,采用皮质骨、硬化骨钻孔,自体骨或人工骨移植,视情选择固定方法.结果伤口一期愈合14例,1~4mo愈合11例,骨折临床愈合时间70~180d,平均109d.复查16例,复查时间3~18mo,平均9mo,功能恢复优9例,良6例,差1例.结论此方法能改善病变区的血供状态,使病骨重新修复、硬化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

  •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丁其扬;王钧镕;郁启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关系及其在母婴传播中的作用.方法对87例慢性乙型肝炎行血清HBV标志物、HBV DNA和前S1抗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20例HBsAg阳性孕妇外周血及新生儿脐血前S1抗原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87例HBsAg与HBV DNA同时阳性病人的血清中,前S1抗原阳性检测率为78.2%,HBeAg阳性检测率为50.6%.13例前S1抗原阳性产妇的新生儿中,前S1抗原阳性检测率为84.6%.结论前S1抗原表达主要在HBV DNA复制期,可以作为HBeAg阴性病人的补充检测;前S1抗原阳性孕妇的乙型肝炎病毒可垂直感染婴儿.

  • 急性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

    作者:万红;周渐;秦华

    目的观察急性肝炎病人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Ⅳ-C)等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33例急性肝炎病人血清中HA、LN、PCⅢ及Ⅳ-C的含量.结果纤维化指标轻度升高占60.60%,中度升高占12.12%,重度升高占18.18%.结论急性肝炎时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可有不同程度升高,单纯依据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来诊断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证据不足,须结合临床及肝穿刺做出诊断.

  • 肝硬化病人血清sVCAM-1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丽莉;孙晓辉;王德荣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在肝硬化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肝硬化病人的血清sVCAM-1水平.结果肝硬化组病人血清sVCAM-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硬化病人血清sVCAM-1水平随Child-Pugh分级增加而升高.结论血清sVCAM-1水平可反映肝硬化肝细胞损害程度和炎症活动性,对其动态观察可对病情作出有价值的评估.

  • 狼疮性肾炎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关晓东;吴宇芳;赵文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1upus nephritis,LN)并发医院感染(NosocomialInfection,NI)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评价LN的临床特征和生化指标与NI的关系.结果63例LN中,23例共31例次发生NI,感染率为36.51%,感染例次率为49.21%.感染常见的部位是呼吸道16例次(51.61%),其次是泌尿道10例次(32.26%);尿路感染(UTI)中有症状者仅3例次(30.00%),无症状性菌尿7例次(70.00%);常见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和真菌.贫血、营养不良、低IgG血症、大量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狼疮活动、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等是导致LN易发生NI的因素.结论LN易并发NI,其中的UTI者多是无症状性菌尿;易感因素有贫血、营养不良、低IgG血症、大量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狼疮活动、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等,值得临床医生重视.

  • 医院感染两年监测资料的分析

    作者:周雄文;叶古祥;施咪娜

    目的监测我院医院感染率,探讨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策略.方法采用监测组调查和医生报告相结合的方法.结果两年共调查出院病人25290人,全院平均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7%,漏报率为14.1%;医院感染率以下呼吸道、泌尿道及胃肠道感染列前3位;医院感染排名前6位的科室依次是:普外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血液科、骨科;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结论采用监测调查方法,强化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意识,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监测 分析
  • 血清球蛋白改变对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判断价值

    作者:傅新民;洪定玲

    目的研究慢性重型肝炎时血清球蛋白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判断.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病人及正常人血清球蛋白水平.结果慢性重型肝炎病人的血清球蛋白水平明显下降,并与凝血酶原时间(PT)呈负相关.结论球蛋白下降可作为慢性重型肝炎的指标之一,可作为预后判断的实验室指标.

  • 肝脓肿的临床与影像学诊断

    作者:高欣;陈九如;王蔚

    目的分析肝脓肿的临床和CT特征,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经临床、CT随访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肝脓肿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7~86(平均64.05)a.回顾分析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临床表现寒战、高热伴上腹痛14例(35.0%).低热或不发热15例(37.5%).血白细胞计数升高25例/27例(92.6%).40例中有69个脓肿,脓肿形态不规则25个(37.88%),类圆形36个(52.17%),蜂窝状,表现为"簇形征"8个(11.59%).本组肝脓肿的临床初次诊断率低,而CT及B超检查均能发现病变,且CT定性诊断率显著高于B超(P<0.05).结论肝脓肿的准确诊断需依赖影像学检查,CT对肝脓肿的定性诊断有更高价值.

  • 重庆地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柯萨奇病毒、巨细胞病毒、人细小病毒B19的检测分析

    作者:曾佑群;刘瑜;张振琪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CBV)、巨细胞病毒(CMV)、人细小病毒B19(HPVBl9)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283例ITP患儿进行CBV-IgM,CMV-IgM,HPVB19-IgM检测,其中<1a 54例,1~3a 48例,>3a 181例.结果CBV、CMV、HPVB19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8.27%、12.01%、32.51%.<1a的患儿感染的病毒种类和>1a的患儿不同,前者以CMV感染为主,后者以CBV、HPVB19感染为主.结论ITP的发病与病毒感染有关,但<1a的患儿感染的病毒种类和>1a的患儿有所区别,临床选用抗病毒药物对患儿进行治疗时应注意根据感染的病毒种类选用有效药物.

  • 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慢性肝炎及其抗氧化应激的研究

    作者:徐国光;巫善明

    目的探讨还原性谷胱甘肽对慢性肝病的疗效及抗氧化应激作用.方法62例慢性肝炎病人按1: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古拉定粉针剂1200mg溶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用强力宁注射液100mL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4~8wk.比较两组治疗后肝功能和抗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升高和黄嘌呤氧化酶水平下降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治疗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和P<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与黄嘌呤氧化酶水平同时恢复正常者,肝功能复常率高.结论还原性谷胱甘肽有显著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并对慢性肝病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 四环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评价

    作者:陈炎;陶荣芳;陈亚蓓

    目的研究四环素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6例RA病人随机分成四环素组(A组)与对照组(B组).A组32例(男8例,女24例),年龄(38±12)a.病程(8±5)a.B组24例(男5例,女19例),年龄(36±14)a,病程(9±6)a.两组均给予萘普生0.5g,po,2次/d;雷公藤多苷片20mg,po,3次/d;甲氨喋呤10mg+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wk.A组另加四环素0.5g,po,4次/d.48wk为一个疗程.结果A组显效46.5%,有效41%;B组显效25.2%,有效41.2%,P<0.01.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四环素治疗RA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 医院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的分布及其防治对策

    作者:喻华;刘华;张春平;乔宁;黄丽清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的分布及发病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316例医院感染性腹泻病人的大便标本进行涂片及细菌培养、鉴定,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16例病人的大便标本中共培养出142株病原菌,以酵母样菌感染为主(48.6%),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13.4%)、沙门菌(10.6%)、志贺菌(7.7%)、铜绿假单胞菌(6.3%)等是感染菌谱的主要菌群;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发生率占感染性腹泻的58.2%.高龄、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大量侵袭性操作、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为其主要原因.结论医院感染性腹泻以抗生素相关腹泻为主,革兰阳性菌、真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为主要病原菌.减少广谱抗生素的使用,避免由低级到高级频繁更换抗生素,可有效减少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发生.

  • 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110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晓娟;周平;张伟;刘春玲;司慧远

    目的探讨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综合分析110例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81.8%病人年龄小于40a,男:女比例为1.24:1;98.1%病人有发热,其中高热(T>39℃)占64%;63.6%病人有咳嗽,53.6%的病人有咳痰,仅10.9%病人肺内可闻及干湿罗音;X线胸片示81.9%病人有肺内病变,其中60(54.5%)例为斑片状影;肺外并发症总发生率22.8%,未发现严重肺外并发症;予以阿奇霉素治疗,全部治愈.结论成人支原体感染主要见于青壮年,老年病人较少,无性别差异;临床症状较重,但肺部体症、并发症和重症病人较少;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效显著.

  • 西安某幼儿园2003年水痘爆发流行和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陈仕珠;姚茹;温凤玲;张晋红;陈鹰军

    目的分析幼儿园水痘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每1例进行水痘流行病学调查,根据临床表现分典型、轻型典型和轻型不典型三型.结果175名幼儿中发病64例,占27.3%;大(5 6a)1班、大2班,中(4~5a)1班、中2班及小班(3~4a)发病数分别为25/30(83.3%)、21/30(70.0%)、9/27(33.3%)、5/28(17.9%)、4/60(6.7%).其中典型、轻型典型和轻型不典型水痘分别为7,18和39例.7例典型水痘经住院治疗.有水痘减毒疫苗接种史的14例中4(28.6%)例患病,与总患病率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其中2例为典型水痘.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42.18±2.32)×109/L和嗜中性粒细胞比例(0.53±0.034)%明显低于恢复期(62.51±1.82)×109/L,(0.67±0.057)%,(P<0.01),其下降幅度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本次水痘发病率以5~6a儿童为高;临床表现以轻型不典型为多;发病早期可能伴白细胞受损;水痘免疫接种者少,且部分免疫未成功.

  • 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陈劲龙;刘朝晖;杨银梅;张溪林

    目的监测不动杆菌耐药性.方法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3年分离所得的183株不动杆菌,采用K-B扩散法检测其耐药性.结果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液,在呼吸内科、老年病科、脑内科、ICU病人中检出率高.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高度耐药,对哌拉西林、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度低,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中度敏感,对氨基糖甙类及氟喹喏酮类、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磺胺、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高度敏感,对亚胺培南敏感度高.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敏感性显著高于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结论不动杆菌耐药性较高,主要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广泛耐药,需加强对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

  • MRSA耐消毒剂及耐抗菌药物基因研究

    作者:陆亚华

    目的研究MRSA耐消毒剂及耐抗菌药物基因.方法对20株MRSA的耐消毒剂基因(qacA)和9种主要耐抗菌药物基因[mecA、TEM、aac(6')/aph(2")、aph(3')-Ⅲ、ant(3")-Ⅰ、ant(2")-Ⅰ、ant(6)-Ⅰ、tetM、erm等]进行检测.结果20株MRSA除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外,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环丙沙星等均耐药.20株MRSA菌中,4株检出qacA基因;20株均检出mecA、TEM、aac(6')/aph(2")、tetM、erm等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红霉素类耐药相关基因,其中6株还同时检出aph(3')-Ⅲ基因.结论全部菌株均已携带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红霉素耐药相关基因,部分菌对消毒剂耐药.

  •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10例

    作者:王明桃

    氧化苦参碱(oxymotrine,om)是从中药苦豆子中提取的生物碱,具有免疫抑制、抗炎、抗过敏、抗肿瘤作用,且对多种化学毒物所致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近年发现有抗纤维化作用[1].肝纤维化是慢性乙型肝炎向肝硬化转化的基础,是可逆转的,苦参素可阻断、延缓及逆转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从而改善肝功能,苦参素亦有明显抗病毒的作用,通过抗病毒,达到减轻肝脏炎症的作用,以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我们对2003年2月至2004年2月间的11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以苦参素治疗,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 重病监护病房黄杆菌耐药性及易感因素分析

    作者:张永利;万献尧

    近年来黄杆菌所致院内感染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多趋势,尤其在重症监护病房较普通病房更明显,已受到重视.该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治疗相对困难,为提高对其认识,分析我院重病监护中心病人痰标本中分离出的黄杆菌耐药情况报道如下.

    关键词: 黄杆菌 感染 耐药性
  • 瘙痒症病人过敏原检测与分析

    作者:童文炜;支和平

    目的进一步了解瘙痒症的原因及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对瘙痒症病人进行血清特异性IgE及接触性过敏原检测.结果28例中有26例至少有一项过敏原阳性,总阳性率为92.8%.有两项阳性者13例,接近50%,无强阳性者.结论瘙痒症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在众多的内外因中,过敏原只是其中一项,但由于阳性率偏高,故此项检验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 微波定向照射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作者:徐菊英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了缩短病程,止痛快,减少化脓感染,我科用微波定向照射佐治带状疱疹,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微波照射
  • 传染性手足口病152例临床分析

    作者:何登明;张建勇

    本地区2003年夏秋季发生了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的局部流行,患儿总数达数千人,今年再次发生流行,但患病人数明显减少,现将我院诊治的152例报告如下.

  • 药物综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30例

    作者:张世清

    我院自2001年12月至2004年6月采用抗生素、花粉制剂舍尼通、选择性α1A受体阻滞剂萘哌地乐、吲哚美辛等药物综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30例,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

    关键词: 前列腺炎 慢性 治疗
  • 上海地区散发成人麻疹67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

    作者:欧强;刘惜年;张仁芳;唐徐英

    近年来上海地区成人麻疹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发生明显变迁.现将我院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成人麻疹67例分析如下.

  • 上海市近10年流动人口中67例麻风临床分析

    作者:侯玉鸿;王载明;陈家琨;王海山

    上海原为麻风中等流行区,经50年的积极防治,取得了显著成就.1990年在全国率先达基本消灭的标准,这在麻风流行国家的大城市中实为罕见.

  • 皮肤过敏性疾病200例在过敏原点刺实验中的反应

    作者:候红仙

    过敏性疾病尤其是荨麻疹、湿疹在门诊中非常多,其病因复杂,治疗效果往往不满意.我们在门诊中对荨麻疹、湿疹等6种过敏性疾病进行了皮肤过敏原点刺实验检测,以寻找某些过敏原在发病中的作用.

  • 妊娠合并重症肝病死亡16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庆英

    妊娠合并重症肝病严重威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据全国孕产妇死因调研协作组1991年报道,本病占孕产妇间接死亡原因的第2位,肝病中以病毒性肝炎较多见,其发生率国内外报道不一,约为0.08%~17.8%不等,孕产妇病死率较高.重症肝炎多发生于妊娠晚期,现将我院近10a 16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病死亡病例报告分析,目的是了解其发病特点,以期寻找诱发因素及抢救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在工作中降低妊娠合并重症肝病发生,减少孕产妇的死亡和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提供帮助.

  • 综合性医院发热门诊病人诊疗流程设计的初步探讨

    作者:周平;李晓娟;司慧远;刘春灵;张伟

    2003年春天,在我国部分地区集中暴发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的疫情.在那次SARS疫情中,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医务人员感染占了很大的比例,国内多所大型综合性医院因院内交叉感染严重而被迫整体关闭和隔离,医院成了SARS暴发流行的重要传染源之一.

  • 肺癌并发胸腔积液31例的治疗

    作者:宋惠珍;耿秀云

    1998年6月至2003年6月,我们对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进行抽胸腔积液加化疗,在无胸腔积液后加放疗的综合治疗,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肺癌 胸腔积液 治疗
  • 乙型肝炎病人性甾体激素变化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相关性

    作者:张占卿;徐伟民;巫善明

    性别因素可能通过调节宿主免疫和病毒复制影响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过程.性甾体激素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清除病毒的免疫反应可能下调雄性激素和上调雌性激素.性甾体激素可能通过雄性激素受体介导调节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

  • 创伤后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的发病机制与意义

    作者:姚咏明;董胜利;于勇;盛志勇

    严重创伤打击下,机体肠黏膜屏障破坏可引起肠道细菌移位/内毒素血症的发生,通过内毒素增敏效应介导失控性炎症反应,进一步发展可诱发脓毒症和多器官损害.虽然细菌/内毒素移位的确切临床意义尚有争议,但许多证据支持肠道是脓毒症发生的"枢纽"器官.因此,防止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具有重要临庆价值.

  • 鼠咬热

    作者:卢洪洲;石尧忠

    鼠咬热是一种由念珠状链杆菌或小螺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大多数鼠咬热病人是通过与被感染动物的分泌物如唾液、鼻腔分泌物、尿液接触时感染的,其中以鼠咬伤常见.该传染病可损伤多种组织和器官,高热为主要临床表现.本文通过介绍鼠咬热的临床特点、病理改变和治疗等方面进展,使人们对该病有进一步了解.

  • 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朝晖;陈跃宇

    近一项研究发现,CRP含量高的人患结、直肠癌的危险性是低者的两倍,并认为其是结、直肠癌的一个早期标记.如何将测量CRP含量与当前结肠癌筛检的预防策略相结合,尚缺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是否可作为术后检测复发和转移的指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药物性肝损害的研究进展

    作者:齐唐凯;卢洪洲

    目前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包括中药与减肥药等各种药物的用量均在不断扩大.而肝脏是药物代谢、灭活与处理的主要器官,药物的代谢可损伤肝细胞,药物相互作用也会加重肝损害.某些特异体质的人更易出现严重的药物性肝损伤,此种现象虽少见但应引起对药物安全性的足够重视.

  • 甲型肝炎肝功能持续损害8个月1例

    作者:周翔;张振方;王冰

    1病例报告男性,37a.因乏力、厌油、恶心、右上腹隐痛1wk,于2002年9月5日来院就诊.既往无特殊病史,无烟酒嗜好,否认特殊用药史.查体:两眼结合膜明显黄染,皮肤、黏膜轻度黄染,肝脏肋下触及,轻度压痛,脾未扪及.

  • 艾滋病合并全身隐球菌感染1例

    作者:王燕;孙洪清

    1病例报告 男,51a.2003年9月起腹泻,2~3次/d,不含脓血,伴里急后重,服黄连素、菌必治1mo后好转,体重开始下降.12月28日感到脐周痛,持续性隐痛,出现便秘,2~3d一次大便,瑞金医院肠镜,提示直肠炎.2004年1月28日因腹痛、发热在南京鼓楼医院住院治疗.查血常规:白细胞2.2×109/L,血红蛋白93g/L,胸部CT考虑结核可能,经呼吸科检查后排除.

  • 艾滋病伴类产碱假单胞菌感染所致原发性败血症1例

    作者:吴立奇

    艾滋病病人由于获得性免疫缺陷,消化系统机会感染甚为常见,易发生沙门氏菌、志贺菌及空肠弯曲菌感染[1,2],其中人畜共患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尤其多见,同时亦常发生各类细菌引起的败血症.我院在2003年7月收治1例艾滋病病人合并类产碱假单胞菌(p.pseudo-alcaligenes)感染所致原发性败血症,报告如下.

  • 血清支原体抗体高滴度阳性疟疾1例

    作者:张伟;周平

    1病例报告男性,36a.因间断畏寒、高热15d,于2003年9月15日入院.病人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畏寒、高热发作.病初隔天一次下午出现畏寒、高热,体温在39.5~40℃,发病d4~5后,持续每天发热,午后明显,同时伴有畏寒、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热退时伴有大汗.

    关键词: 疟疾 支原体抗体
  • 《世界感染杂志》、《世界肿瘤杂志》作者投稿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

    关键词:
  • 《世界感染杂志》、《世界肿瘤杂志》"经验交流"栏目稿件须有结构式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作者:

    关键词:
  • 欢迎订阅2005年《疾病控制杂志》

    作者:

    关键词:
  • 《世界感染杂志》2004年起增设"动物传染病"新栏目

    作者:

    关键词:
  • 《世界感染杂志》、《世界肿瘤杂志》编辑部迁址通告

    作者:

    关键词:
  • 2005年《世界感染杂志》、《世界肿瘤杂志》征订启事

    作者:

    关键词:
  • 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道感染的疗效比较(摘要)

    作者:张磊;刘希会;彭涛;于迎;胡昭

    目的比较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敏感性细菌引起的泌尿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左氧氟沙星为对照,在48名受试者中进行了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试验.A组24例,每日给予加替沙星400mg口服,B组24例,每日给予左氧氟沙星400mg口服,疗程7~14d.结果A组病人用药后临床痊愈率为100%,有效率为100%,B组的痊愈率为92%,有效率为92%.2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A组和B组的细菌清除率均为100%,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和12%,P>0.05.结论加替沙星治疗泌尿道感染疗效及安全性与左氧氟沙星相仿.

    关键词:
  • 甲磺酸加替沙星片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摘要)

    作者:李宏力;文爱东;罗晓星;吴寅;赵磊;李薇

    目的研究健康志愿者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后的药动学特征,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8名健康男性单剂量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400mg,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服药后24h内的血药浓度,计算其药动学参数.

    关键词:
  • 婴儿暴露于霉菌可能导致哮喘

    作者:

    关键词:
  • 6种头孢克洛胶囊溶出度比较(摘要)

    作者:郑艳彬;印杰;苗抗立

    目的对市售6种头孢克洛胶囊进行溶出度比较.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版溶出度检查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测定波长为264nm.结果6种头孢克洛胶囊(A,B,C,D,E,F)在5min时的溶出度分别为(93.8±S0.5)%,(92.8±0.8)%,(54.5±2.4)%,(69.6±15)%,(61±5)%,(44.6±2.7)%.30mir时的溶出度都超过中国药典2000版规定的标示量的80%.结论A胶囊和B胶囊的溶出速度较快. 全文发表于<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4,23(9):609-611.

    关键词:
  • HIV感染者机会性感染预防预防疾病(二)

    作者:骆成榆;黄琴;陈良;徐伟民;巫善明

    7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成年及青少年的HIV感染者CD4+T细胞记数≥200/μL者,在近5a中未接种疫苗的,则应给予一次单剂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

  • 儿童期硬化性胆管炎

    作者:王建设;朱启镕

    硬化性胆管炎是一种以肝内或肝外胆管炎症导致局灶性胆管扩张、狭窄或消失伴周围纤维化为特征的慢性肝胆疾病,可进展为胆汁性肝硬化和门脉高压.评价较大胆管结构异常的好方法是胆管造影,为确立诊断所必需.对肝实质和较小胆管的细致的组织学检查也可提示诊断.随着胆管造影技术应用的增多,报道的儿童硬化性胆管炎病例也在增加.同成人的大多数硬化性胆管炎被归于"原发性"不同,儿科病例可有几种不同的形式:在新生儿期起病的新生儿硬化性胆管炎(Neonatal sclerosing cholangitis,NSC),具有强烈的自身免疫特征并且对免疫抑制治疗反应良好的自身免疫性硬化性胆管炎(Autoimmune sclerosing cholangitis,ASC),或伴有各种疾病包括免疫缺陷、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银屑病、囊性纤维化、网状细胞肉瘤和镰状细胞贫血等的硬化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cholangitis,PSC)特指无上述任何特征的硬化性胆管炎.

    关键词: 儿童 硬化性胆管炎
世界感染分期目录
期数
2011 01 02
2010 01 03 04 05
2009 01 02 03 04 05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