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世界感染杂志

世界感染

世界感染杂志

World Journal of Infection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562-3122
  • 国内刊号: 43-588/R
  • 发行周期: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巫善明 张志勇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肺曲菌球病的诊断和治疗(附36例报道)

    作者:祝冒善;马海涛;李忠诚;扬帆;余勇

    目的 报告36例肺曲菌球病诊断与外科治疗体会.方法 系统回顾分析我院自1992~2007年经外科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36例肺曲菌球病病人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其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36例病人全部手术治疗,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手术治疗是本病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肺曲菌病 诊断 治疗
  • 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

    作者:达炜;姚惠香;朱金水;孙群

    目的 评价低腹水白蛋白和高血清总胆红素与肝硬化腹水病人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1976~2006),主题词为Liver cirrhosis、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risk factors,以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危险因素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06),同时查阅相关文章的参考文献目录.并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符合条件的文献7篇,分别对低腹水白蛋白(≤10g/L)和高血清总胆红素(>51.3mmol/L)与肝硬化腹水病人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低腹水白蛋白和高血清总胆红素是肝硬化腹水病人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其合并OR和95%CI分别为5.78(4.10~8.14)和5.71(3.80~8.57).结论 低腹水白蛋白和高血清总胆红素与肝硬化腹水病人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有密切的关系.

  • 内皮素与运动性支气管痉挛相关——内皮素拮抗剂对过度通气诱导豚鼠支气管痉挛的影响和脉冲振荡肺功能仪对运动性哮喘的临床评估

    作者:何翔;梁永杰;汪蜀;郭忠良;陶梦非;尹琦;朱晖;蔡映云

    目的 探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过度通气诱导豚鼠支气管痉挛的影响.方法 ①将19只小鼠分成两组.(A)bosentan组:在过度通气前予bosentan;(B)对照组:在过度通气前给予生理盐水.在诱发前后分别测定肺阻力与肺顺应性,用含5%CO2、95%O2干燥混合气通过动物呼吸机提供机械通气.分别收集肺泡灌洗液.②14例哮喘病人和141例健康对照者,用脉冲振荡仪测定呼吸阻抗,而后进行运动激发试验并再次测定呼吸阻抗.后,收集两组血清并测定ET-1浓度.结果 ①动物试验组,过度通气显著诱发对照组肺阻力增加,为3.28倍,肺顺应性下降,下降为49.9%,而bosentan组无明显变化.肺泡灌洗液bosentan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1).②临床试验组哮喘病人在运动后5~10min外周阻力大于中央阻力,诱发前后,R5-R20,Zrespir,resonance frequency(Fres)and X5均有显著变化(Table6、Fig3).R5-R20增高≥0.032kPa/L/s,71.4%哮喘病人X5的变化率≥41%,571%病人VT-Zrespir-图表现气流诱捕.哮喘组血浆内皮素-1浓度为(66.6±12.13)ng/mL,对照组为(40.7±5.6)ng/mL(P=0.022),哮喘组运动激发前后呼吸阻抗和血浆内皮素-1浓度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实验证明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能抑制过度通气诱发豚鼠支气管收缩.运动性周围支气管痉挛中ET1起重要作用.

  •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肝组织穿孔素表达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及其蛋白分泌的影响

    作者:朱传武;王海燕;钱峰;李明;罗湘蓉;常建国;张雪华;叶建中;童福易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以下简称慢乙肝)肝组织穿孔素表达对外周血乙肝病毒载量及肝脏内、外乙肝病毒蛋白分泌的影响.方法 对47例慢性乙肝病人作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肝组织穿孔素的表达、乙肝病毒HBsAg和HBcAg的分泌,并同期检测病人外周血HBeAg的水平及HBV DNA载量.结果 37例肝组织穿孔素表达阳性,其中强阳性13例.肝组织穿孔素表达越强,外周血HBV DNA载量越低,二者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χ2=7.902,P=0.019);穿孔素与肝内HBcAg表达也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χ2=7.403,P=0.025),但与HBsAg的表达水平无关(χ2=0.454,P=0.797).在HBeAg阳性和阴性组之间,发现肝组织穿孔素的表达似乎与血清HBeAg水平的分泌无关(χ2=1.881,P=0.390);而对31例HBeAg阳性病人以200S/CO为界进一步进行分析,发现穿孔素表达越强,HBeAg水平越低,但二者间尚未见显著统计学意义(χ2=5.283,P=0.07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肝组织穿孔素表达似可抑制乙肝病毒蛋白和病毒的分泌与产生,因此肝内穿孔素表达的水平可能反映机体免疫功能发挥的抗病毒程度,因而成为影响乙肝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欧强;王渭康;盛燕

    目的 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PE)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日本Plasauto IQ免疫吸附机对50例慢性重型肝炎病人进行123例次P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介质、血氨、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50例病人经人工肝PE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氨、凝血酶原时间明显下降,白蛋白水平升高,差异显著(P<0.05);PE治疗前后血清电介质、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数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PE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内科综合治疗组(54.0% VS 75.0%),差异有显著性(χ2=5.5,P<0.05).结论 PE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凝血功能和肝功能,治疗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提示PE是治疗重型肝炎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过程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表达的动态变化

    作者:陈高峰;平键;成扬

    目的 研究大鼠肝星状细胞(HSC)活化过程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肝脏原位灌流酶消化、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方法体外分离大鼠HSC,分别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SC体外培养过程中,出现与体内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相似的活化过程.在静止、中间活化、活化的HSC中,PPARγ达水平不断下降.结论 PPARγ的表达水平随着HSC活化程度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可能在维持HSC静止表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弓形虫淋巴结炎组织中ACh、ChAT及CGRP的表达

    作者:卢慎

    目的 探讨弓形虫淋巴结炎组织中乙酰胆碱(ACh)、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的意义.方法 分别应用间接原位PCR法及免疫组化PicTureTM二步法检测淋巴结炎组织中的弓形虫及ACh、ChAT和CGRP.将弓形虫检测结果分为阳性及阴性组,两组的ACh、ChAT、CGRP的检测结果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71例淋巴结炎组织中41例弓形虫阳性.ACh、ChAT在弓形虫阳性组中表达强度增强,与阴性组表达强度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P<0.005).CGRP在两组中表达强度相似,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三种阳性标志物在两组淋巴结炎中的分布大致相似,主要分布在淋巴细胞,淋巴滤泡生发中心巨噬细胞,浆细胞及单核细胞,多呈颗粒状位于胞质,也可见于胞膜或/及核.结论 弓形虫淋巴结炎ACh、ChAT、CGRP的变化是弓形虫感染的结果,还是由于先有免疫抑制,后有弓形虫感染尚难定论,但提示弓形虫可能影响非神经性乙酰胆碱系统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二者可互为因果,对弓形虫病的病程演变有一定影响.

  • 拉米夫定单用及联合干扰素α治疗血清HBeAg高滴度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苏智军;柯邵鹏;林琪;叶汉年;郭如意

    目的 探讨血清HBeAg高滴度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抗病毒方案的选择.方法 采用美国Abbott公司微粒子发光免疫分析进行HBeAg定量检测.选择1999年7月至2002年12月间血清HBeAg高滴度(≥200S/CO)的CHB病人106例,分别采用拉米夫定联合α-2b干扰素及单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并进行疗效比较.LAM组用LAM 100mg/d至少服用12mo.LAM+IFNα组,LAM 100mg/d 服用至少12mo,并于服用LAM 2mo后联用α-2b干扰素5MIU,im,隔日1次,疗程6mo.停药后每3mo检测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HBV DNA.结果 疗程12mo时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转换率,LAM组分别为30.16%、30.16%,LAM+IFNa组为1 1.63%、11.63%,两组比较,χ2=5.01,P<0.05;疗程12mo结束后,LAM组40例、LAM+IFN组13例继续服用LAM,两组生化应答率及病毒应答率随疗程延长而呈上升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LAM+IFN组HBVYMDD变异率为6.98%,明显低于LAM组31.75%(χ2=14.62,P<0.05).两组临床疗效受基线ALT水平影响,病毒及生化应答率随基线ALT值水平升高而升高,在ALT值>2ULN与<2ULN水平间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5.停药随访期间LAM+IFNα组ALT复常率及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持续增高.结论 HBeAg高滴度的CHB病人LAM+IFNα抗病毒疗效并不优于单用LAM治疗,但联合治疗病毒变异率较低且有后续效果.

  • 大环内酯类耐药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分析

    作者:喻华;陈玲;杨琴;杨永长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大环内酯类耐药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发生情况,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Vitek-32和ATB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进行鉴定与药敏试验,收集红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346株,以D试验检测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的耐药表型.结果 346株红霉素耐药葡萄球菌中,81.20%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MRS),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苯唑西林、青霉素耐药率在80%以上;对利福平、呋喃妥因、奎奴普丁/达福普丁耐药率相对较低(<30%),未见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其中,核糖体结构变异(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217株,占62.7%,核糖体可诱导变异(D试验阳性)87株,占25.1%,泵出机制(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42株,占12.1%,67.4%的葡萄球菌具有诱导耐药作用.结论 本地区医院感染的大环内酯类耐药葡萄球菌对其它抗生素多重耐药,其耐药机制以核糖体结构变异型为主,其次为核糖体可诱导变异型.在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菌株中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较高,对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应开展D试验检测,以指导临床正确合理选用抗生素.

  • 细粒棘球蚴病34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贺海燕;张淼;李晶;李燕;孙琪

    目的 探讨人体细粒棘球蚴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相关文献复习,对34例细粒棘球蚴病标本进行光镜观察,对其临床及组织形态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细粒棘球蚴病在人体组织中呈囊性占位性病变,肝脏常见(占70.5%),肺脏次之(占14.6%),女性显著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2.7.30例可见角质层,3例可见原头蚴.角质层与正常组织间为厚薄不一的肉芽组织.结论 细粒棘球蚴病在牧区有广泛传播流行,女性为主要受害人群,肝脏为主要受累器官.临床上容易误诊为肝囊肿、肝脓肿、肝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 脐血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诱导的研究进展

    作者:程军;严家春;马勇

    干细胞技术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脐血干细胞具有来源丰富、采集方便且无涉及伦理学等优势,其研究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兴趣.在特定条件下,脐血干细胞可分化为肝细胞,为治疗肝脏疾病提供了新的细胞来源.

  • 骨髓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肝系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俊峰;马勇;严家春

    骨髓干细胞(botle marrow stem celIs,BMSC)因其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发育的多能性,成为当前医学研究的热点.BMSC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成体干细胞,主要有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两大类.BMSC不但可以自发分化,而且在诱导因素作用下可以分化为多种组织细胞,如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肝系细胞等.因此,BMSC在细胞移植学、疾病治疗学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BMSC诱导分化为肝系细胞的研究进行综述.

  • 人类诺如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进展

    作者:曾玫;王晓红;朱启镕

    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人类诺如病毒(Norovirus,Nov)被广泛地认为是急性胃肠炎的常见致病原,是全球急性非细菌性暴发性胃肠炎的首要病原.由于人群普遍对NoV易感以及NoV容易在人群传播,NoV暴发感染通常很难及时控制,因此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近年来世界各地频繁发生NoV感染暴发流行,对公共健康和社会安全带来危害,GⅡ.4基因型在全球优势流行和不断变异导致NoV感染不断暴发,全球已积极开展并将加强NoV的流行病学监测.

  • T淋巴细胞与炎症性肠病

    作者:许昌泰

    T淋巴细胞是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一种白细胞,它接受抗原刺激变成致敏细胞后乃分化繁殖成具有免疫活性的细胞,其免疫作用包括排斥移植来的异体组织、破坏肿瘤细胞、抑制病毒与细胞繁殖等.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思病(CD).炎症性肠病与自身免疫密切相关,T淋巴细胞在其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蛋白转导域蛋白转运研究进展

    作者:潘庆春;臧国庆

    蛋白转导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蛋白转运工具,体内和体外实验显示其可以有效的将外源性蛋白转运入细胞内,已有多种方法用于改建PTD,证实PTD变体具有同样的蛋白转导特性.现就PTD的蛋白转运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绿汀诺诱发支气管哮喘1例

    作者:王秀虹

    1 病例报告女性,40a.因纳差、乏力、尿黄1wk,ALT388U/L,AST 376U/L,HBsAg、HBeAg阳性,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收治.自诉于14a前育儿时受冷后发生支气管哮喘,以后每年6~7月份易发病,发作时口服强的松能缓解.

    关键词: 绿汀诺 支气管哮喘
  • 腺病毒性胃肠炎

    作者:张占卿

    肠腺病毒是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轮状病毒.粪口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腺病毒血清型40感染没有明显的季节性,血清型41感染则多发于晚秋.腺病毒性胃肠炎常见的流行环境是社区、托幼中心和医院.腹泻和呕吐为腺病毒性胃肠炎的突出症状,约半数病人腹泻持续超过1wk;多数病人预后良好.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要治疗措施,洗手是关键的预防手段.

  • 艾滋病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卢洪洲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已经流行25a之久.本文综述了该病的流行病学、主要临床表现,介绍了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常用方案以及机会感染的防治.对目前使用的抗反转录病毒抑制剂及其相关耐药性也予以阐述,新的治疗药物将不断呈现.

  • 2007年8月至9月传染病世界疫情简报

    作者:张友祥

    英国一医院内部采取禽流感防治措施卫生部向威尔士医院工作人员和住院病患提供抗病毒医疗服务.Ysbyty Glan Clwyd和Bodelwyddan有近80人服用了抗病毒药物达菲,因为他们曾接触过一名感染了H7病毒的医护人员.

    关键词: 世界 传染病 疫情
  • 门冬氨酸鸟氨酸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作者:蒋音;陈良;巫善明

    由于门冬氨酸乌氨酸能参与尿素代谢而降低血氨,在纠正肝性脑病和亚临床型肝性脑病的临床应用中已得到认可.并随着应用经验的积累,发现门冬氨酸鸟氨酸在促进肝细胞修复,减轻肝细胞损害等方面有一定作用,已在肝脏的围手术期和放、化疗中作为护肝辅助治疗.而且有很好的安全性.

  • 美国肝病研究学会慢性乙型肝炎实践指南

    作者:徐国光;巫善明

    0 引言指南目的在于帮助内科医生和其他医务工作者对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病人的识别、诊断和处理.这些推荐建议为乙型肝炎病人的治疗提供了数据支持.

  • 传染病研究动态

    作者:欧强;张占卿

    外周血和骨髓聚合酶链反应(PCR)在诊断HIV感染者和非HIV感染者内脏利什曼原虫感染的临床应用:意大利一项为期8a的单中心临床研究

    关键词:
世界感染分期目录
期数
2011 01 02
2010 01 03 04 05
2009 01 02 03 04 05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