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世界感染杂志

世界感染

世界感染杂志

World Journal of Infection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562-3122
  • 国内刊号: 43-588/R
  • 发行周期: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巫善明 张志勇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影响重型肝炎疗效的因素分析

    作者:李淮;符政远

    目的观察肝性脑病(HE)、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HRS)、自发性腹膜炎(SBP)、总胆红素(TB)等五个因素对重型肝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我科2001~2003年间收治的182例重型肝炎在综合基础治疗后按有无HE等并发症及并发症的多少进行疗效分析.结果重型肝炎在没有发生并发症时疗效较好,当出现并发症时疗效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可依据发生HE等并发症与否对重型肝炎的预后进行判断,必要时可联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

  • 严重烧伤病人脓毒血症的临床特点(附196例分析)

    作者:李华强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病人脓毒血症的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我科十年来烧伤病人脓毒血症196例救治方法.结果尽快纠正休克,深度创面尽早手术切痂,脓毒血症发病率显著降低.结论休克期大面积烧伤病人避免休克,尽早手术去除坏死组织可以减轻感染,减少并发症,提高特重烧伤病人的治愈率.

    关键词: 脓毒血症 烧伤病人
  •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关系

    作者:王建芳;洪伟;陈晓蓉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及HBV DNA水平与肝脏病理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88例病人均做肝活检组织检查,比较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并检测其HBV DNA的水平.结果 88例病人中肝炎肝硬化符合率高为90.0%,慢性轻度肝炎符合率为84.0%,慢性中度为36.0%,慢性重度符合率低为33.3%.病理改变的程度与HBV DNA水平无明显相关.结论高度重视病理诊断,以利提高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诊断的正确性.

  • 临床标本中真菌分离情况分析

    作者:刘惠萱;朱玲;张浩军;张俭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标本中真菌的分离情况以及发生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3年度临床标本中真菌的分离以及感染病人的基本情况,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003年度全年微生物学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499株,其中真菌438株,占29.22%,在我院临床感染病原学构成中仅次于革兰阴性杆菌而列第二位;其中白色念珠菌为主要致病菌;年龄60岁以上、基础疾病严重、抗菌药物滥用、长期用激素及化疗药物和侵入性操作等是导致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真菌感染,特别是医院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应加强临床医务人员教育,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重视病原学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真菌感染的发生.

  • 药物性肝病92例的临床表现及其酶学分析

    作者:胡健;周仁荣;雷文婧

    目的熟悉引起药物性肝病的常用药物及不同型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分析92例药物性肝病病人使用的不同药物种类及实验室指标.结果 92例中肝损的药物分别为中药类、解热镇痛类、抗结核药、抗生素类及抗肿瘤药.结论临床类型以肝细胞损伤型为多,其次为胆汁淤滞及混合型.

  • 深圳市正常儿童末梢血-C反应蛋白水平的调查

    作者:朱新建;钟小强;黄烈

    目的了解深圳市正常儿童C-反应蛋白(CRP)水平,建立本实验室儿童CRP参考值范围.方法用微量末梢血,使用QuikRead CRP 分析仪进行CRP测定.结果男女儿童CRP含量分别为(6.27±2.10)mg/L、(6.16±2.04)mg/L、合计为(6.25±2.03)mg/L,性别和年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法所得CRP含量与其它方法所得大致相同,参考范围在8.28mg /L以下.本法操作简便,微量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在基层医疗点实施,像血常规一样用于临床,随时检测.

  • 中医推拿疗法配合微波治疗肩周炎46例的临床观察

    作者:丁春华;朱洁萍;赵宏杰;魏红沁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疗法配合微波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05年2月,我们采用中医推拿疗法配合微波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6例,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后37例病人肩部疼痛消失或基本消失,占80.4%;治疗后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改善8例,占17.4%,总有效率97.8%,平均治疗次数为18次.治疗后疼痛和活动功能无改善者1例(2.2%)为无效.结论中医推拿疗法配合微波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可以明显改善疼痛症状,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 临床分离的食酸丛毛单胞菌耐药性与β-内酰胺酶

    作者:朱焱;明德松;谢尊金

    目的检测食酸丛毛单胞菌耐药性和产β-内酰胺酶(BLA)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方法将临床分离的6株食酸丛毛单胞菌检测BLA及ESBLs,ATB PSE5药敏试验条测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6株食酸丛毛单胞菌中4株为产BLA菌株,两株产ESBLs,对氨基糖甙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全部耐药,对碳青霉烯类、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定比较敏感.结论食酸丛毛单胞菌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部分原因是其产β-内酰胺酶,由其导致的感染在治疗上优先考虑碳青霉烯类、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定.

  • 引起菌血症病原菌的类型及其耐药性分析

    作者:刘华;喻华;周中华;黄湘宁

    目的探讨菌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病原学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菌血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对2004年我院住院病人血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菌血症与人群的易感性、损伤、严重感染,侵入性诊疗,激素,细菌耐药性等密切相关.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分离率为58.6%,主要有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沙门氏菌、肠杆属细菌、不动杆菌,革兰阳性细菌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放线菌等.念珠菌分离率为5%.革兰阴性杆菌多数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敏感,阳性球菌对利福平、替考拉宁、氧氟沙星、万古霉素敏感,而对β-内酰胺类、大环素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结论了解引起菌血症的相关因素和血液感染病原菌类型及耐药性,可及时诊治感染性疾病,减少败血症的发生.

  • HBVM阳性与HBV 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晨波;储峰

    目的了解乙肝病人血清标志物(HBVM)指标阳性与HBV DNA定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住院病人血清标本94份,同时进行HBVM(ELISA法)及HBV DNA(荧光定量PCR法)定量检测.结果 94例乙型肝炎病人中,HBsAg、HBeAg、HBcAb阳性24例,血清HBV DNA均阳性,阳性率为100%,20例乙肝HBsAg、HBeAg、HBcAb阳性血清中HBV DNA阳性17例,阳性率85%.结论 HBVM与HBV DNA同时检测,对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抗病毒药物疗效观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肾病综合征并发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细菌学分析

    作者:关晓东;吴宇芳;赵文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并发尿路感染(UTI)的临床和细菌学特点,以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对72例经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细菌计数≥105/mL而确诊为UTI的NS病人的临床特点和细菌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72例UTI中,有症状者为24例,占33.33%(24/72).其中有典型膀胱刺激症状者仅10例(13.89%),其余临床表现均不典型,仅表现为轻微排尿不适、夜尿增多、低热、腰背痛、耻骨联合上压痛、肾区叩痛等.更有48例无任何临床症状,占66.67%(48/72);易感因素有:贫血、营养不良、低IgG血症、大量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81.33%,大肠埃希菌为优势菌群,占50.67%(38/75),其中有15.79%(6/38)为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阳性菌株;其次为变形杆菌9.33%(7/75)、枸椽酸杆菌8.00%(6/75)、肺炎克雷伯氏菌6.67%(5/75);球菌占18.67%(14/75),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常见,占8.00%(6/75),肠球菌亦不少见,占4.00%(3/75);大肠埃希菌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唑啉、环丙氟哌酸、庆大霉素等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NS并发UTI者临床症状常不明显,以无症状性菌尿(asymptomatic bacteriuria ABU)为多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率高,值得临床医生高度重视.

  • 乳管内药物灌注治疗炎症性乳头溢液112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美灵;汪永录;刘须才;马晓明

    目的通过乳管内视镜观察溢液乳管的管腔结构、病变性状,探索治疗炎症性乳头溢液的新方法.方法应用乳管镜对357例乳头溢液病人进行检查,112例乳管扩张及乳管炎病人进行冲洗,灌注药物为地塞米松+庆大霉素,一般2~3次,间隔时间2d,多一例灌注4次.结果灌注后随访6个月, 93例停止溢液(83.0%),16例经冲洗后1~3个月又出现乳头溢液.复现乳头溢液的16例病人均给予复查乳管镜,发现3例有导管内乳头状瘤(2.68%),予以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报告为乳头状瘤.13例溢液明显减少,其中2例为导管扩张,11例发现有不同程度的管腔结构改变、管壁破坏、管壁粗糙仍有絮状分泌物.均予以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报告,1例为重度不典型增生,余均为慢性炎症.失访3例.结论应用乳管内视镜对炎性乳管进行冲洗,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临床疗效佳等优点.通过冲洗去除分泌物,避免漏诊.对于冲洗后疗效不佳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术治疗.这样既避免了盲目手术切除给病人带来的组织创伤和精神负担,又能有效的治疗疾病,为临床个体化治疗乳头溢液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 检测血清Mp-IgM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维维;邹宁;徐安;米扬;尤举铭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发病情况及肺外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呼吸道感染患儿105例血清标本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查Mp-IgM抗体.结果 Mp-IgM检测的总阳性率为36.19%,其中3~5岁组阳性率高,为51.85%;12月份的阳性率高,为55.36%;呼吸道外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7.89%.结论 Mp感染发病年龄提前,肺外并发症多,本地区2002年12月至2003年2月Mp感染流行.

  • PCR结合反向杂交与细胞培养检测沙眼衣原体感染

    作者:宋旭霞;阎志勇;丁守怡;钱冬萌;王斌;柴桂凤

    目的建立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反向杂交技术快速检测沙眼衣原体,用于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诊断.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反向杂交技术对182例泌尿生殖道炎症病人的尿道分泌物进行沙眼衣原体检测,并与传统的细胞分离培养法的敏感性进行了比较.结果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反向杂交技术检测出阳性标本52份(28.57%),分离培养法测出阳性标本50份(27.47%).以细胞培养法结果为金标准,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反向杂交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8.48%,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96.15%、100%.结论与细胞培养法相比,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反向杂交技术敏感而快速,是临床应用的选择之一.

  • 血清CysC与尿微量蛋白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谢媛;李智;许丙根;左玫;禇庆华;王艳

    目的研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CysC)与尿微量蛋白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检测分析103例肾脏疾病病人,按肾小球滤过率(GFR)将其分为肾功能重度受损组、中度受损组、轻度受损组和肾功能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清CysC、BUN、Cr和尿微量蛋白α1-MG、ALB、IgG、RBP,各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及相关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重、中度受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而轻度受损组仅血清CysC和尿ALB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和P<0.05).血清CysC与GFR有较高相关性(r=-0.744,P<0.01).在肾脏轻度受损时,尿微量蛋白的异常早于血清CysC.结论检测病人尿微量蛋白可诊断早期肾脏疾病,检测血清CysC以了解肾功能受损的程度.

  • CA125测定与B超检查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凤仙;陈祥凤;范瑞玉;周宏良

    目的探讨血清CA125测定及B超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3例子宫腺肌病病人和35例子宫肌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两组病人的临床表现相近,但子宫腺肌病的痛经症状的发生率和B超检查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子宫肌瘤组,P值均<0.01,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子宫腺肌病组血清CA125水平明显升高,显著高于子宫肌瘤组(P<0.01),子宫腺肌病组血清CA125水平术后较术前下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症状以痛经为主,B超检查,血清CA125测定对子宫腺肌病是较好的诊断指标.B超检查对该病有一定诊断价值,两者互补能提高诊断的正确性,方法简便,无创伤,是目前较为实用的诊断方法.

  • 输注前与保存前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液临床应用比较

    作者:仇婷凤;周红梅

    目的评价输注前和保存前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RBCs)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23例受血者,输注红细胞悬液,输注前均不使用激素及抗过敏药物.观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FNHTR)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输注前和保存前去白细胞的RBCs输注后FNHTR的发生率分别为1.89%、1.96%,与未去除白细胞的血液输注后发热反应的发生率28.8%比较明显降低(P<0.01);两种方法去白细胞的RBCs比较,FNHTR 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输注前去除白细胞出现1例滤过不畅.结论保存前去白细胞可能是目前佳选择.

  • 血清前白蛋白总胆汁酸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姚勤;陈密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肝病病人血清前白蛋白(PAL)、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凝血酶原时间(PT)等项目,判定肝脏功能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按照2000年西安第十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肝病学会联合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急性黄疸型肝炎36例 (甲肝、戊肝或乙肝),轻度慢性乙型肝炎20例,中度慢性乙型肝炎21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20例,肝炎后肝硬化34例,慢性重型肝炎19例,并以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全部受检者空腹抽取静脉血5mL(肝病病人均是入院第一次),检测PAL、ALB、TBA使用BAY ER-1650生化仪器及分别采用波亚、COLAB、 RANDOX试剂.检测PT使用美国ACL-200仪器及IL公司试剂.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结果各型肝炎的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的血清前白蛋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降低程度:轻度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重度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各型肝炎的血清总胆汁酸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的血清总胆汁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升高程度: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重度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轻度慢性肝炎.而白蛋白仅在肝炎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重度慢性肝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凝血酶原时间仅在肝炎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AL 、TBA能敏感、特异快速地反映肝脏功能.同时对不同肝病的临床诊断、病情判断和预后估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上海市闸北区1999~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黄瑾;徐敏钢;张桂芳

    目的了解闸北区麻疹流行特征,探讨麻疹控制策略.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闸北区1999~2004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闸北区人口麻疹年平均发病率0.62/10万,外来人口麻疹年平均发病率11.4/10万.麻疹发病呈散发和局部爆发,3~6月为高发季节.51.58%的病例发生在城乡结合部街道.闸北区人口发病以1岁以下儿童和20~39岁成人为主;外来人口发病以8月龄~9岁的儿童为主,其中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明的占89.36%.结论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外来儿童中的麻疹发病,是现阶段控制麻疹的主要策略.

  •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与多巴胺腹腔注入治顽固性腹水

    作者:李建华;施玉湘;林万隆

    目的探讨腹水超滤浓缩环注术与多巴胺腹腔注射对顽固性腹水的疗效.方法对64例顽固性腹水病人进行随机分组:①多巴胺组:腹水超滤浓缩环注术治疗后腹腔内注入多巴胺针剂20mg.②对照组:单纯腹水超滤浓缩环注术治疗.观察病人治疗前后症状、体征、24h尿量、腹围、血清及腹水电解质、总蛋白、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症状均明显改善,腹围减少为(10.2±2.8)cm,清除腹水量3860~12320(4696±1661)mL.血清及腹水电解质,血肌酐、尿素氮均无明显改变(P>0.05),腹水中总蛋白、白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总胆红素、ALT无明显改变(P>0.05).多巴胺组治疗前后24h尿量平均增加(648±82)mL(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24h尿量平均增加(324±61)mL(P<0.05),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体腹水浓缩超滤环注术是治疗顽固性腹水有效、安全的方法,术后多巴胺腹腔注射可使尿量明显增加.

  • 伤寒沙门菌OmpR缺陷变异株制备与分泌蛋白初析

    作者:黄新祥;徐顺高;周丽萍;马洁;张驰宇;许化溪

    目的观察伤寒沙门菌调节蛋白OmpR的调节作用,制备伤寒沙门菌OmpR缺陷变异株,并比较分析野生株和OmpR缺陷变异株在不同渗透压环境培养下的分泌蛋白.方法用自杀质粒pGMB151介导同源性重组方法制备伤寒沙门菌OmpR缺陷变异株,用PCR方法观察重组现象,变异株经测序和外膜蛋白的SDS-PAG电泳鉴定,用SDS-PAG电泳结合Western blot比较分析野生株和OmpR缺陷变异株在高、低渗透压环境培养下的SipC等分泌蛋白.结果成功制备伤寒沙门菌OmpR缺陷变异株,并发现变异株中,包括SipC、鞭毛素蛋白在内的多种蛋白的表达分泌有明显差异.结论伤寒沙门菌OmpR在不同的渗透压下分别影响SipC、鞭毛素蛋白等多种蛋白的表达分泌.

  • 乙型肝炎病毒准种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影响

    作者:韩永年;汤群;朱玮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准种与慢性乙型肝炎病人(CHB)对干扰素(IFN)应答的关系.方法在接受IFN治疗的病人中,选择以PCR加RFLP方法测定为A1896或T1762-A1764突变株感染者各5例,应用克隆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A1896和T1762-A1764突变,以了解每位病人的准种池中这两种突变株的比例与IFN应答之间的关系.结果在PCR检测为T1762-A1764突变株感染者中,3例应答者均为检出A1896突变株,1例非应答者也如此,另1例非应答者A1896突变株占40%.在PCR检测为A1896突变株感染者中,2例应答者的A1896突变株在准种池中的比例(70%和88%)低于另2例对IFN无应答者(均为100%),其中1例50%克隆为T1762-A1764突变株;另1例非应答者A1896突变株和T1762-A1764突变株比例分别为60%和30%.结论 HBV准种分析可以更准确地反映突变与CHB病人对IFN应答之间的关系.T1762-A1764突变株在准种池中的比例愈高者对IFN应答率愈良好;A1896突变株情况似乎正相反.

  • HIV/AIDS病人264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何浩岚;雷春亮;唐小平

    目的了解近年来广州地区HIV/AIDS病人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264 例HIV/AIDS病人临床资料,并从流行情况、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指标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4 例病人中,2000年至2004年逐年的病例数分别为19,32,43,70,100例,年增长率分别为68.4%,34.4%,62.8%和42.9%,平均52.1%.男性占75.4%(99/264),无职业者占47.7%(126/264),感染途径以静脉吸毒传播为主(115/264),占43.6% ,性传播、输血或血制品及垂直传播分别占38.3%、10.6%及0.8%,原因不明者占6.8%.237例(89.8%)发生了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机会性感染.发热、肺部炎症、消瘦、淋巴结肿大及皮肤、口腔感染为主要临床特征.大多数病人CD4+T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近年来广州HIV/AIDS病人增长迅速,静脉吸毒仍是本地区HIV/AIDS病人感染的主要途径,但性途径感染比例明显增多.AIDS病人出现相关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累及系统广泛,相当一部分HIV感染者已进入艾滋病期,艾滋病防治形势严峻.加强宣传,早期发现病人,积极开展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防治十分重要.

  • BiPAP通气治疗慢性肺心伴感染急性加重低氧血症

    作者:张麒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感染急性加重期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共67例COPD慢性肺心病伴感染急性加重期右心功能不全低氧血症的病人入选本研究,35例接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BiPAP通气治疗; 32例予鼻导管吸氧作对照.观察病人临床征象变化,如神志、胸闷、胸痛、气喘、呼吸困难、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压(BP)、心电图(ECG)等.动态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如pH、PaO2、PaCO2、SaO2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pH、PaO2、SaO2、HR、RR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PaCO2、SBP、DBP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病人临床征象,如神志、胸闷、胸痛、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好转32例(91.4%).对照组治疗后病人临床征象好转18例(56.3%),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BiPAP可以治疗COPD慢性肺心病伴感染急性加重期右心功能不全低氧血症的老年病人,优点为无创性、使用方便安全、疗效迅速可靠、并发症少.因此,应将BiPAP辅助呼吸列为老年人右心功能不全低氧血症的常规治疗措施之一.

  • 药物性肝损害57例临床分析

    作者:阎兰菊;许青田;李蒙军

    目的对药物性肝损害进行临床分析.方法从药物性肝损害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原则、预后等方面分析研究.结果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前五位是抗结核药、抗肿瘤药、麻醉镇静药、抗甲状腺药、解热阵痛药;特点以肝损害为主;停用损肝药及综合治疗预后良好.结论药物性肝损害病因不断增加,一般病例停用损肝药物后综合治疗预后良好.

    关键词: 肝损害 药物性 病因.
  • 复方丹参联合干扰素治疗慢乙肝肝纤维化110例

    作者:郭长海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用复方丹参和IFN-α治疗慢乙肝,动态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肝组织学改变.结果治疗后血清纤维化指标和肝活检纤维化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积累病例,延长疗程,增加肝活检病例,进一步探讨.

  • 婴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

    作者:马海秀

    目的探讨婴儿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临床护理.方法对52例婴儿乙脑在高热、抽搐、呼吸衰竭及基础护理等方面的重要性进行总结.结果治愈或好转88.5%;无效和死亡11.5%;并发症15.4%,后遗症7.7%.结论婴儿乙脑护理难度较大,应认真执行护理计划,及时处理高热、抽搐、呼吸衰竭,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 社区糖尿病病人用药调查

    作者:段晓红

    目的了解社区糖尿病病人降糖药物的服用情况.方法按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和Ghodes提出的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计算.结果降糖药使用频率前3位是二甲双胍、格列吡嗪、阿卡波糖;联合使用占抽取处方的38.48%;有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结论降糖药要提倡合理应用.提醒医生或病人为了提高降糖效果而采取联合用药的同时,要注意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存在.

  • 乙型肝炎病毒与宫内感染

    作者:宋坤;侯振江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引起乙型肝炎的病原体,其感染率为7.63%.HBV可通过唾液、血液、乳汁、母婴胎盘等途径传播.本文综述HBV宫内感染的诊断、传播途径、影响因素、转归和预防.

  • 肺部隐球菌感染

    作者:马建新;卢洪洲

    新型隐球菌是一种机会性的真菌病原体,肺部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感染.自80年代以来艾滋病世界上广泛流行及越来越多器官移植病人使用免疫抑制药物,肺部隐球菌感染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本文综述肺隐球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新进展.

  • 艾滋病与变态反应

    作者:蒋卫民;卢洪洲;潘孝彰

    HIV-1感染期间T辅助细胞2(Th-2)细胞因子的合成、白细胞介素4(IL-4)的增加及IgE水平的提高均是一种变态反应.HIV-1脱落的gp120颗粒与IgE分子连接的FCε受体阳性细胞包括肥大细胞、嗜碱细胞、单核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DC)均可诱导IL-4合成.IL-4具有抑制B细胞的IgE及IgG合成、灭活Th-1、抑制细胞毒T细胞(CTL)反应功能.病毒调节蛋白Tat和Vpr也可从嗜碱细胞中释放并刺激IL-4产生.HIV-1参与了对人类免疫系统的攻击:感染Th2细胞、巨噬细胞和DC;脱落的gp120可引起过敏反应,抑制了Th1诱导细胞因子的合成以及抗病毒CTL免疫反应.用抗病毒合并抗过敏药物可望成为有效治疗HIV/AIDS的方法.

    关键词: HIV/AIDS gp120 变态反应
  • 内毒素耐受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炎症反应的动态变化(摘要)

    作者:王晓丹;瞿介明;张静;欧周罗;潘珏;何礼贤

    关键词:
  • 全身播散性霉菌病1例

    作者:钟丽萍;李德祥;林小剑;程小菊

    我们遇因大量长时间应用广谱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引发全身播散性霉菌病致死1例.

    关键词: 霉菌 感染 全身性
  • 输入性登革热1例

    作者:蒋音;骆成榆;巫善明

    1 病例报告女,39岁,干部,江苏籍,天津工作.发热伴全身酸痛7d,阴道流血4d,于2004年10月14日下午入院.病人自诉:于2004年10月8日下午自觉畏寒、发热,伴全身肌肉持续性酸痛,以腰背及双侧膝关节酸痛为甚,尚能忍受.同时感左侧颞部间歇性针刺样疼痛,自行服索密痛,症状好转不明显.10月11日赴天津第三人民医院就诊,测体温37.8℃(已服退热片).化验:WBC 1.7×109 /L,PLT 33×109 /L.予鲨肝醇等治疗.于10月12日出现阴道流血(末次月经9月30日),量多,暗红色伴有血块,无腹痛.当天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

    关键词: 登革热 输入性 个案
  • 左上臂昆虫叮咬伤继发感染后检查确诊非何杰金淋巴瘤1例

    作者:段晓红;王永才;赵成艳;刘玲;朱杰

    1 病例报告病人,女,57岁.于2001年4月13日就诊,自诉4个月前左上臂昆虫叮咬后继发感染,逐渐出现局部红肿热痛,左臂活动受限,经各种对症及抗炎治疗效果不佳而来就诊.

  • 布特软膏治疗小儿皮炎、湿疹50例

    作者:徐菊英

    2004年7月至12月,我们用沈阳抗生素厂生产的布特软膏治疗50例小儿皮炎、湿疹.

    关键词: 布特软膏 皮炎 湿疹
  • 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细菌性痢疾1例

    作者:李仲平

    1 病例报告女,64岁.因发热、粘冻样大便、腰痛、眼眶痛3d,于2004年9月2日收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8.8℃,血压125/70mmHg.神志清,精神萎,口腔上腭及两腋下可见针尖样出血点,眼睑浮肿,眼球结膜充血水肿,两眼结合膜无黄染.

  • 肺隐球菌病误诊2例

    作者:王洪三;蔡后荣;曹敏;黄妹

    肺隐球菌病是一种非常少见的新型肺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肺真菌病,近年来由于免疫缺损者增多及对该病认识的提高,病例有所增加,但临床诊断仍很困难,都误诊为肺癌、肺结核及肺炎,现对我院收治的两例肺隐球菌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关键词: 隐球菌病 肺部 误诊
  • 二氧化碳激光和微晶治疗仪治疗脂溢性角化的比较

    作者:侯红仙

    2003年3月至2004年10月,我们收集了91例脂溢性角化病例,采用二氧化碳激光和微晶治疗仪两组治疗方案,比较疗效.

  • 泰尔丝胶囊治疗面部痤疮疗效观察

    作者:温宗莲

    2003年6月至10月间我科采用上海延安制药厂生产的泰尔丝胶囊治疗痤疮,取得了较好疗效.

  • 毒品依赖合并胸腔积液误诊结核性胸膜炎1例

    作者:冯晓妍

    1 病例报告男性,27岁.发热、左侧胸痛伴气促、心悸10d,于1995年3月21日入院.主诉入院前10d,出现食欲减退、全身无力、低热,体温高37.9℃,恶心、面色苍白、精神萎糜,自服消炎及止痛药无效.

  • 美国肝病研究学会推荐的成人肝硬化腹水治疗实践指南(下)

    作者:徐国光;巫善明;骆成榆

    美国大学附属医院协会是一种非赢利医学中心联盟;1995年更名为国家健康咨询合作协会,其推荐腹腔穿刺术后放液小于4L不需静脉输入白蛋白,并推荐腹穿时大量放液后晶体液补充为第一线,输入白蛋白为第二线.考虑到白蛋白价格昂贵,未来研究也应包括价值分析.尽管如此,治疗性腹腔穿刺术后仍可使用白蛋白.在等待更多研究报告时,对于腹腔穿刺术放液大于5L给予白蛋白虽然不是指令性的,却是合理的.对腹腔穿刺术放液每升给予白蛋白5~10g已有研究.但剂量对照没有研究.

  • 关于慢性丙型肝炎诊断若干问题

    作者:王燕颖;朱雅琪;许斌;徐忠庆

    根据美国NIH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Consensus Development会议报告及美国国家保健医学会主办的丙型肝炎(Hepatitis C)会议[1]报告纪要等加以编译.目前,在美国至少有390万人感染了丙肝,并且有270万人已确诊为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美国早在1974年就发现了非甲非乙型肝炎,1989年HCV被识别出来.1997年在NIH主持下召开了第一次丙肝会议,5年后即2002年再次召开, 对慢性丙型肝炎诊治的进展、已取得的成绩达成了共识,并指出了未来丙肝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策略.

  • 2005年5至6月份传染病世界疫情简报

    作者:张占卿;张友祥;卢洪洲

    1 禽流感印度尼西亚对Banten省Tangerang地区猪感染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情况进行了3次抽样调查.第一次调查于2005年2月23日在Legok小区的Babat村进行,10份猪鼻拭子标本中5份H5N1阳性;第二次调查于2005年4月14日在Panongan小区的Rancaiyuh村进行,10份猪鼻拭子标本中6份H5N1阳性;第三次调查于2005年4月26日在Legok小区的Babat村进行,6份猪鼻拭子标本中1份H5N1阳性.但猪均未出现禽流感的临床症状.该结果证实了猪是禽流感病毒的又一宿主.从2004 年12月16日到2005 年6月8日,东亚实验室证实的人禽流感病总数达到56例,其中22例死亡.世界粮农组织于2005年4月25日发表声明,朝鲜禽流感疫情已经成功地得到控制.

    关键词: 疫情 传染病
世界感染分期目录
期数
2011 01 02
2010 01 03 04 05
2009 01 02 03 04 05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