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天津医药杂志

天津医药

天津医药杂志

Tianjin Medical Journal 천진의약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天津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1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9896
  • 国内刊号: 12-111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天津医药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王贺胜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福辛普利联合非诺贝特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病变干预作用的研究

    作者:旷劲松;赵玉蓉;赵玉岩;李若溪;辛彩虹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联合非诺贝特对糖尿病(DM)小鼠视网膜病变(DR)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A组(假造模)、B组(DM模型)、C组[福辛普利干预,20 mg/(kg·d)]、D组[非诺贝特干预,400 mg/(kg·d)]、E组[福辛普利20 mg/(kg·d)+非诺贝特400 mg/(kg·d)干预]。RT-PCR法测定Bax与Bcl-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TUNEL染色法检测视网膜组织细胞凋亡情况。测定并比较各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活性氧类物质(ROS)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 A组Bcl-2 mRNA、B组Bax mRNA水平高于其他4组;E组Bcl-2 mRNA水平高于C、D组,而Bax mRNA水平低于C、D组(均P<0.05)。B组TUNEL指数高,E组<D组<C组<B组(均P<0.05),但E组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GSH-PX、SOD活性均低于其他4组,而ROS、MDA、VEGF均高于其他4组;E组GSH-PX、SOD水平均高于C、D组,而ROS、MDA、VEGF均低于C、D组(均P<0.05)。结论福辛普利和非诺贝特均能通过抑制凋亡与抗氧化对DM小鼠视网膜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两药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 黄连素抑制FSP27基因表达及改善T2DM地鼠内脏白色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作者:李国生;刘栩晗;李欣宇;高政南;黄澜;刘亚莉

    目的:研究黄连素(BBR)对2型糖尿病(T2DM)中国地鼠内脏白色脂肪组织(VWAT)中脂肪特异蛋白27(FSP27)和PR结构域蛋白16(PRDM16)信号通路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以高脂饮食诱导肥胖胰岛素抵抗(OIR)地鼠模型,然后给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T2DM地鼠模型,对照组喂以普通饲料。造模完成后随机分成对照组、OIR组、肥胖T2DM组和T2DM BBR组。BBR治疗9周后,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地鼠VWAT中FSP27和PRDM16信号通路及其靶基因的mRNA表达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IR组和肥胖T2DM组地鼠VWAT中PRDM16、CtBP-1、CtBP-2、C/EBPβ、PPARγ、PGC1α、PGC-1β及棕脂组织特异基因UCP-1、Cidea、Elovl3、PPARα及Acox、Cpt1和Acadm的mRNA表达降低,而FSP27和白脂组织特异基因Resistin、MEST和Serpina3k的mRNA表达增加。BBR治疗降低肥胖T2DM组地鼠VWAT中FSP27的表达而增强PRDM16信号通路效应,诱导棕脂组织特异基因mRNA的表达,诱导VWAT棕色化基因表型,改善脂诱性胰岛素抵抗。结论 BBR降低FSP27表达而增加PRDM16的表达与其诱导VWAT棕色化的分子机制相关,有助于增强产热耗能,改善VWAT的异常脂代谢,改善脂诱性VWAT胰岛素抵抗,恢复VWAT的功能。

  • 丹柴合剂对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作者:李颖曦;陈丹;王小东;景亚青;李克秋;李光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丹柴合剂对树突状细胞(DCs)的诱导分化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制备丹柴合剂的大鼠含药血清。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磁珠筛选出CD14+单核细胞,培养5~7 d获得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s),分为空白血清组与含药血清组,空白血清组分别加入含或不含脂多糖(LPS)的大鼠空白血清,含药血清组分别加入含或不含LPS的大鼠含药血清。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s表面分子CD86、CD11b和人白细胞抗原(HLA)-DR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DCs分泌白细胞介素(IL)-10的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s对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基因的表达。结果经丹柴合剂作用后,DCs高表达CD11b,低表达CD86与HLA-DR,IL-10分泌增加。且该制剂通过促进DCs表达IDO进而抑制DCs介导的T细胞增殖能力。结论丹柴合剂可诱导DCs分化为调节性树突状细胞(DCregs)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 非吸烟女性肺腺癌组织中miRNAs的表达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关系的研究

    作者:王富民;张寰;许芳秀;曲金力;孔金玉;钱碧云

    目的:探讨非吸烟女性肺腺癌(ADC)组织中miR-155、miR-16、miR-25及miR-133a的表达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12例非吸烟女性ADC患者按EGFR类型分为EGFR野生型组(n=51)和EGFR突变型组(n=61)。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2组ADC组织中4种miRNAs的表达量,比较2组4种miRNAs表达水平的差异。4种miRNAs表达量以平均数分层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比较2亚组患者间的生存差异。按年龄(≤60岁,>60岁)、EGFR类型和miRNAs的表达量分层,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检验。结果 EGFR突变型组miR-25的表达水平高于EGFR野生型组(P<0.05)。不同年龄分层、不同EGFR类型组、miR-155、miR-16及miR-133a表达量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R-25低表达者的生存率较高表达者更高(P<0.05)。在EGFR突变型组中4种miRNAs的表达量与ADC预后无关(P>0.05);在EGFR野生型组中miR-16、miR-25、miR-133a低表达者较高表达者生存率更高(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 miR-25高表达是非吸烟女性ADC患者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iR-25是非吸烟女性ADC的独立预后指标。miR-25在非吸烟女性ADC,特别是在EGFR野生型的患者中表达升高,可能提示患者预后不佳。

  • 乳酸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的比值对休克患者病情的判断价值

    作者:王灵;杨勇灵;王万灵

    目的:探讨乳酸(LAC)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的比值(LAC/ScvO2)对休克患者病情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休克患者64例,以入院后28 d是否死亡分为生存组35例和死亡组29例。比较2组性别、年龄、LAC/ScvO2、LAC、6 h乳酸清除率(6 h-LCR)、ScvO2、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差异;分析LAC/ScvO2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LAC/ScvO2、LAC、6 h-LCR、ScvO2、APACHEⅡ评分对休克治疗和预后评判的价值。结果2组LAC、ScvO2、6 h-LCR、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存组LAC/ScvO2低于死亡组(P<0.01)。LAC/ScvO2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s=0.706,P<0.01)。相对于LAC、ScvO2、6 h-LCR、APACHEⅡ评分,LAC/ScvO2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佳临界值为13.92。结论 LAC/ScvO2是休克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评估较好的指标。

  • 不同浓度七氟醚联合丙泊酚麻醉对罗库溴铵药效学的影响

    作者:于凯;王国林;闫东来

    目的:观察吸入不同浓度七氟醚联合丙泊酚麻醉对罗库溴铵药效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2月在我院行择期腹部手术患者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丙泊酚联合呼气末0.5低肺泡有效浓度(MAC)七氟醚组(Ⅰ组,24例);丙泊酚联合0.75 MAC七氟醚组(Ⅱ组,20例);丙泊酚联合1 MAC七氟醚组(Ⅲ组,23例)。3组患者采用咪达唑仑0.05 mg/kg、舒芬太尼0.3μg/kg、依托咪酯0.3 mg/kg诱导麻醉,闭环肌松输注系统(CLMRIS)输注2倍95%有效剂量(ED95)的罗库溴铵(0.6 mg/kg),并采用T1模式进行肌松监测。记录罗库溴铵平均使用剂量、恢复指数以及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平均使用剂量。结果Ⅰ~Ⅲ组罗库溴铵平均使用剂量依次降低[(9.71±2.38 vs 7.50±0.98 vs 6.90±1.14)μg·kg-1·min-1,F=18.562,P<0.05],3组间恢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2±2.62 vs 8.95±2.58 vs 10.30±3.65)min,F=1.577,P>0.05],同时Ⅲ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平均使用剂量较Ⅰ组、Ⅱ组降低(P<0.05)。结论高浓度的七氟醚可增强罗库溴铵的肌松作用,同时可减少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使用量。

  • 进展性肝纤维化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

    作者:谢春晓;贾国瑜;王璐;李强;王绍程;杨玲;邸阜生

    目的:研究进展性肝纤维化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近3年(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73例(男89例,女84例),根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纤维化评分(NFS)分为3组:A组(NFS≤-1.455)49例,B组(-1.455<NFS<0.676)95例,C组(NFS≥0.676)29例。比较3组DPN、感觉神经病变(SNCA)和运动神经病变(MNCA)的发生率,并分析3种疾病的影响因素。DPN、SNCA和MNCA由神经电图确诊,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由NFS确定。结果 A、B、C组患者DPN、SNCA、MNCA的发生率分别为69.4%、78.9%、86.2%,65.3%、73.7%、86.2%和38.8%、49.5%、65.5%,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示高NFS为DPN、SNCA、MNC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导致的肝纤维化与DPN发生率的增加有关,高NFS是导致T2DM患者发生DPN、SNCA、MNCA的独立危险因素。

  • H型高血压与左心室重构的关系探讨

    作者:任志静;张晶;丛洪良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高血压对左心室重构的发生的影响及其与严重程度是否存在协同作用。方法选取因冠心病就诊患者275例,根据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将患者分为4组:H型高血压组96例,非H型高血压组44例,高Hcy(HHcy)非高血压组53例,对照组65例。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空腹血糖(Glu)、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生化指标,观察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器内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壁相对厚度等超声指标以及发生左心室重构的患者比例。分析左心室重构的影响因素。结果4组的生化指标除Hcy水平外,其余生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LVMI、左心室壁相对厚度及发生左心室重构的比例均为H型高血压组高于其他3组(均P<0.05)。Hcy水平与LVMI、左心室壁相对厚度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示,患有HHcy、高血压及两者共存(OR分别为7.443、7.754及9.948,P<0.05)为左心室重构的危险因素,高血压与HHcy两者共存时风险性高于单纯HHcy及单纯高血压者。结论 HHcy和高血压是导致左室重构的危险因素,HHcy与高血压共存时对左心室重构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存在协同作用。

  • 成人肾病综合征并发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冯炜;王一锋;唐榕蔚;廖蕴华

    目的:探讨成人肾病综合征并发肺血栓栓塞(PTE)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对60例临床怀疑并发PTE的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据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造影(CTPA)分成PTE组32例与无PTE组28例,对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起病时间、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病理类型等进行单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危险因素,根据筛选出的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基于评价指标在肾病综合征并发PTE的阈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病时间、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D-二聚体以及P2亢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浓度D-二聚体是肾病综合征并发PTE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D-二聚体诊断肾病综合征并发PTE的佳临界值为1015.50μg/L。结论D-二聚体是肾病综合征并发PTE的危险因素,当肾病综合征患者D-二聚体>1015.50μg/L时需警惕PTE的发生。

  • 微栓子监测在脑干梗死和椎基底动脉狭窄中的作用

    作者:荣艳红;赵琨;苏红军;齐金龙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患者微栓子信号(MES)阳性与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156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进行头颅核磁共振成像和CT血管造影检查,确定脑梗死病灶及椎基底动脉狭窄情况,并于发病7 d内应用经颅多普勒经枕窗进行基底动脉MES监测,分为MES阴性组136例及阳性组20例。考察2组一般资料及不同狭窄程度;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中2组不同部位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MES阳性表达的影响因素。结果2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史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狭窄程度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阴性组以无或轻度狭窄为主,阳性组以重度狭窄高(P<0.05)。无椎基底动脉狭窄70例,轻、中及重度狭窄86例均为椎基底动脉狭窄,其中MES阳性者14例,阴性者72例。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2组在不同狭窄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阴性组各狭窄部位比例差异不大,而阳性组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率高于85%(P<0.05),阳性组多部位梗死比例高于阴性组(P<0.05)。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椎基底动脉狭窄75%以上为MES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度狭窄的椎基底动脉更易出现后循环系统的MES,导致脑梗死;微栓子可能是椎基底动脉狭窄出现多部位脑梗死的发病原因。

  • 莱菔硫烷经由miR-124抑制SWO-38胶质瘤干细胞的增殖

    作者:谢有科;李雪梅;黄丁平

    目的:研究莱菔硫烷对SWO-38胶质瘤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细胞增殖实验检测莱菔硫烷对SWO-38细胞增殖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肿瘤球形成实验、蛋白印迹法等检测并比较莱菔硫烷处理前后SWO-38细胞克隆形成能力、肿瘤球形成能力及干性相关基因(如β-catenin、Oct4、Sox-2、c-Myc)表达水平等改变,比较莱菔硫烷和(或)miR-124抑制物处理对干性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莱菔硫烷对miRNA-9、21、221、124、128、181等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莱菔硫烷有效抑制SWO-38细胞增殖,其平均半数抑制浓度为(26.41±2.13)μmol/L。莱菔硫烷呈现剂量依赖性地削弱SWO-38细胞克隆和肿瘤球形成的能力。莱菔硫烷下调β-catenin、Oct4、Sox-2和c-Myc等干性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莱菔硫烷还影响miR-9、21、221、124、128、181等miRNA的转录水平,其中miR-124转录水平增高约5.9倍,miR-128增高约2.6倍。miR-124抑制物组β-catenin、Oct4、Sox-2等基因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高,而miR-124抑制物与莱菔硫烷联合组上述基因表达水平高于莱菔硫烷组,但低于miR-124抑制物组。结论莱菔硫烷有效抑制SWO-38胶质瘤干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miR-124/(β-catenin/Sox-2/Oct4)通路有关。

  • 布南色林对H2O2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黄海潮;巫玮;张小红;聂阳;刘经亮;周捷

    目的:探讨布南色林对H2O2引起的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PC12细胞,接种于96孔板,每孔加入终浓度为分别为0、5、10、20、40、80及160μmol·L-1的布南色林,观察不同浓度布南色林对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另取细胞,分为空白细胞对照(C)组,H2O2处理(H)组,布南色林-H2O2处理(B)组,阳性对照(维生素E-H2O2处理,E)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活性变化。用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倒置显微镜直接观察法以及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氧化损伤细胞的形态变化;生化法测定各组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改变。结果合适浓度的布南色林(0~20μmol·L-1)能促进PC12细胞的生长。与C组比较,H组的细胞活性下降,凋亡指数增加(P<0.05);细胞碎片增多,细胞损伤明显;细胞内的SOD活性减低,MDA水平增高(P<0.05)。与H组比较,B组的细胞活性增强,凋亡指数下降(P<0.05);细胞形态部分恢复;细胞内的SOD活性增强,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布南色林对H2O2引起的神经损伤有保护作用。

  • 白头翁皂苷D联合索拉非尼对人肝癌细胞转移的影响

    作者:贺武斌;苏荣健

    目的:探讨白头翁皂苷D联合索拉非尼对人肝癌细胞株转移的影响。方法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细胞按干预方式不同分为白头翁皂苷D组(11.9 mg/L)、索拉非尼组(2.15μmol/L)、联合组(白头翁皂苷D 11.9 mg/L+索拉非尼2.15μmol/L)以及对照组(普通培养液)。通过MTT法、Transwell小室实验、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白头翁皂苷D和索拉非尼单药和联合对BEL-7402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并用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结果显示,白头翁皂苷D、索拉非尼单药和联合对BEL-7402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24 h的抑制率均<15%;Transwell小室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联合组的迁移抑制率高于单药组(P<0.01),联合作用为相加(0.85≤联合效应≤1.15);Western blot检测示联合组在下调MMP-2、MMP-9方面的作用强于单药组(P<0.05)。结论白头翁皂苷D和索拉非尼联合可协同抑制BEL-7402细胞转移,联合效果整体优于单药。

  • 中等强度静磁场对THP-1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郭志霞;毛立斌;王会琴;张蕊;张同存

    目的:观察中等强度静磁场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增殖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分泌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THP-1细胞,分为对照组和磁场处理组,利用60 mT、200 mT、400 mT的静磁场分别作用细胞18 h、24 h,、48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另取细胞分为对照组、磁场处理组、脂多糖(LPS)活化组、LPS+磁场组。利用60 mT、200 mT、400 mT的静磁场分别作用磁场处理组和LPS+磁场组18 h、24 h、48 h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TNF-α、IL-6、IL-8的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3种强度磁场处理组对THP-1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P>0.05)。(2)各组24 h时TNF-α、IL-6水平较18 h升高,IL-8则无明显变化。而48 h与24 h相比较,TNF-α出现下降,IL-6无明显变化,IL-8出现升高。3个时点LPS活化组TNF-α、IL-6、IL-8水平较对照组及磁场处理组升高,经过磁场处理后,LPS+磁场组IL-6、IL-8、TNF-α水平均较LPS活化组下降(P<0.05)。结论静磁场对THP-1细胞释放炎症因子有一定抑制作用,可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氯化钴低氧对黑色素瘤细胞系迁移能力及FSTL1表达分泌的影响

    作者:任方元;李莲;姜芳馨;冯靖;陈宝元;曹洁

    目的:探讨氯化钴(CoCl2)化学模拟低氧对黑色素瘤细胞系B16F10迁移的影响,以及Follistatin-like 1(FSTL1)蛋白在此过程中的转录、表达和分泌情况。方法 CoCl2模拟低氧作用于小鼠B16F10细胞,实验分为3组:0μmol/L CoCl2对照组、50μmol/L和100μmol/L CoCl2处理组。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用Transwell法测定细胞迁移能力;qRT-PCR检测Fstl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外FSTL1蛋白表达。结果 CoCl2模拟低氧可以导致B16F10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50μmol/L CoCl2处理组(0.158±0.006)、100μmol/L CoCl2处理组(0.203±0.002)B16F10细胞迁移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107±0.001,均P<0.05);50μmol/L CoCl2处理组(1.573±0.114)、100μmol/L CoCl2处理组(2.219±0.085)Fstl1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962±0.054,均P<0.05),而胞内FSTL1蛋白表达与Fstl1 mRNA表达趋势一致。同时也发现,CoCl2处理组细胞外FSTL1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且100μmol/L CoCl2处理组几乎检测不到FSTL1表达。结论 CoCl2模拟低氧促进黑色素瘤细胞迁移,可能与FSTL1的表达和分泌有关,但其功能和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

  • 以c-Met为靶点的抗肿瘤系列化合物体内外药效筛选

    作者:王莹;张玉花;陈占法;刘玉刚

    目的:从8个LY系列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中筛选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并进一步评价其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首先采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技术(HTRF)对LY系列化合物进行初步筛选,观察它们对c-Met酪氨酸激酶的抑制作用;采用CCK-8法观察筛选出的活性化合物在体外对人胃癌MKN-45、人神经胶质瘤U87MG、人肾癌Caki-1、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建立人恶性胶质母细胞瘤U87MG裸小鼠移植瘤模型,考察活性化合物的抑瘤效果。结果 HTRF结果显示有4个活性较好的化合物(LY22、LY25、LY28、LY32),其中LY28对c-Met抑制作用优于阳性对照药克唑替尼(Crizotinib)。CCK-8结果显示这些活性化合物对选用的4种靶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LY28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明显。裸小鼠移植瘤实验显示,LY28可显著抑制U87MG裸小鼠移植瘤的增殖,40 mg/kg LY28抑瘤率达到78.13%。结论化合物LY28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具有进一步研发的价值。

  • 脑损伤动物模型实施亚低温的模式概述

    作者:刘成龙;陈翀;孙洪涛

    脑损伤是全球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脑损伤动物模型的亚低温实验能够为脑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干预及治疗措施。在大量的脑损伤动物模型的亚低温治疗实验中,其脑保护的作用已经被证实。然而,目前的脑损伤动物实验的亚低温治疗模式尚不明确,其佳的治疗模式如低温持续的时间、低温诱导的方法以及佳的温度等仍然未知。本文对脑损伤动物模型的亚低温实验方法进行概述。

  • 抗病毒药物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茜;李倪;孙艳艳;宋淑荣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亚洲地区,母婴垂直传播是发生慢性感染的主要原因。对于体内高病毒载量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即使在产后进行适当的联合免疫接种,仍有10%~15%的母婴垂直传播率。因此,如何在孕期有效地阻断母婴垂直传播,以及应用抗病毒治疗的安全性问题是孕期管理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所面临的挑战。大量研究显示,体内高病毒载量的孕妇在孕晚期应用抗病毒药物(包括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替诺福韦)能够有效地降低母婴垂直传播率。本文就抗病毒药物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规律及肿瘤大小对其的影响

    作者:丁维亮;蒲珂;王宏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的规律以及肿瘤大小对术后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89例听神经瘤患者均采用显微外科乙状窦后入路开颅听神经瘤切除术,术中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均达到面神经的完整解剖保留。于术后即刻、术后15 d、45 d、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12个月后等不同时点采用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HB分级)对患者的面神经功能级别进行评估,分析术后面神经功能的恢复规律。并根据瘤体大直径分为<30 mm(23例)、30~40 mm(31例)和≥40 mm组(35例),比较各组术后早期(15 d)和远期(12个月后)的面神经功能分级。结果本组89例患者,听神经瘤术后15 d面神经功能差(优秀率为52.81%),3个月内逐渐恢复(优秀率为80.90%),12个月内绝大部分可恢复至优秀水平(优秀率为91.01%),12个月后面神经恢复较平稳(优秀率为92.13%)。不同瘤体直径组术后早、远期HB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3.34、14.46,P<0.05);瘤体直径与术后早、远期HB分级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76、0.379,P<0.05),面神经功能优秀率均随瘤体直径增加而降低。结论听神经瘤术后早期(15 d内)患者面神经功能可能出现明显恶化,术后12个月绝大部分可恢复至优秀水平。瘤体直径是影响术后早、远期面神经功能预后的因素之一。

  • 实时三维超声和斑点追踪技术对慢性心衰患者左室再同步化治疗的评价

    作者:骆永娟;关欣;朱延波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RT-3DE)和斑点追踪技术(STI)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左室再同步化治疗中的应用。方法31例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慢性心衰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应用RT-3DE技术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RT-3DE评价左室16节段达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标准差和大差值与心电图R-R间期的比值(Tmsv-16SD%,Tmsv-16Dif%)。STI评价左室16节段QRS波起点至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和环向应变达峰时间的标准差与心电图R-R间期的比值(Tls-16SD%、Trs-16SD%、Tcs-16SD%)和对应的大差值(T-16Dif%)。结果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3个月及6个月LVESV、LVEDV小于术前,LVEF比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sv-16SD%、Tmsv-16Dif%、Tls-16SD%、Trs-16SD%、Tcs-16SD%、Tls-16Dif%、Trs-16Dif%、Tcs-16Dif%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sv-16SD%、Tmsv-16Dif%,Trs-16SD%、Tcs-16SD%与LVEF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79、-0.82、-0.69、-0.74,均P<0.05)。RT-3DE与STI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77)。结论 RT-3DE和STI技术能为心衰患者左室再同步化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更准确的定量信息。

  • 《天津医药》第七届编辑委员会委员名单

    作者:

    关键词: 天津 医药 委员会
  • 《天津医药》协作办刊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作者:

    关键词: 天津 医药 协作 办刊
  • 天津市居民腹泻症状发生情况及就医行为调查分析

    作者:高璐;孙忠

    目的:调查2013年天津市居民腹泻症状发生情况及腹泻后的就医行为,为今后开展居民腹泻症状监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天津市和平区、西青区、汉沽区和宝坻区共4028例居民,对其腹泻发生情况、就医和购药行为、发病后的就诊意向进行调查。结果2013年内出现腹泻症状的人次数为324人次,腹泻发生率为8.04%。腹泻发病主要集中在5—10月共241例(74.38%),60~74岁组腹泻发生率高,其次是75~岁和0~14岁,15~29岁组腹泻发生率低。腹泻患者选择就医121例(47.08%),选择购药78例(30.35%),未做任何处置58例(22.57%)。腹泻患者选择到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就诊比例高为68.59%(83/121),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分别为14.05%(17/121)、17.36%(21/121)。患者腹泻就医中位费用为60(20,200)元,购药费用为20(11,50)元,就医费用大于购药(Z=2.412,P<0.05)。在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就医费用均明显高于一级医疗机构(Z=50.709, P<0.05);宝坻、西青、汉沽和和平区患者腹泻就医费用依次升高(Z=74.282,P<0.05);不同年龄、有无医保患者腹泻就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5岁以下和60岁以上人群腹泻发生率高,居民患腹泻选择自行服药和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就医为主。

  • 颈椎融合术后在体运动学研究进展

    作者:刘佳男;夏群;李宏达;魏冬

    通过查阅颈椎融合术后有关在体运动学文献,从融合相邻节段椎体间运动范围的改变、剩余运动节段在颈椎整体活动度中所占比例变化规律、融合相邻节段小关节运动模式以及相邻节段旋转中心的位置偏移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能发现融合术后相邻椎体退变的早期征兆,为临床上相邻节段病理改变(ASP)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目前,相关运动学研究多局限于对颈椎矢状面屈伸活动的观察,鲜有三维空间内的6个自由度(6DOF)运动数据报道。另外,相关运动学研究并没有终止争论,ASP是由过度运动引起,还是颈椎病病程自然发展的结果仍存在争议。长期随访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获得精确的6DOF运动学参数或许是解决争议的佳途径。

  • 射频热凝术结合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效果

    作者:徐进;马信龙;孙晓雷;赵志虎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采用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治疗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疼痛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于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1、3、6、12个月给予),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于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给予)。疗效评定采用改良MacNab标准。结果患者VAS评分术前为7.02±0.64,术后1周,1、3、6、12个月时分别为3.13±0.32、2.11±0.67、2.62±0.89、2.37±0.34、2.31±0.50,术后均较术前降低(P<0.05)。患者术前SF-36评分为48.32±7.46,术后6个月(82.03±5.89)较术前增加(P<0.05)。术后6个月改良MacNab标准评定结果显示患者优良率为89.17%。结论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 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致病因素分析

    作者:李会明;夏刚;刘洋;田融

    目的:探讨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行颈椎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54例,按术后是否发生C5神经根麻痹分为麻痹组20例和无麻痹组234例。比较2组间后纵韧带骨化、椎间孔狭窄、脊髓内缺血信号、术后颈椎曲度指数(CCI)改变、颈椎椎板开门角度以及脊髓后移等因素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的关系,分析可能影响C5神经根麻痹发生的致病因素。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平均(24.9±2.6)个月。麻痹组术后颈椎CCI、开门角度、脊髓后移距离大于无麻痹组(P<0.05)。2组脊髓内缺血信号、后纵韧带骨化、椎间孔狭窄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开门角度、脊髓后移、颈椎术后CCI是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致病因素[OR(95%CI)分别为2.035(1.684~2.359)、3.542(2.465~9.254)、9.126(4.425~17.273)]。结论在术中开门角度大、术后CCI较大以及术后脊髓后移较大是引起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牵引成骨区BMP-6表达的影响

    作者:付颖;董庆文;王稚英

    目的:探讨应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对牵引成骨区骨形态发生蛋白-6(BMP-6)表达的影响。方法25只大耳白兔随机分5组,分别行双侧下颌骨皮质骨切开术,一侧下颌骨牵引间隙放置PRF膜,作为实验组,对侧作为对照组,分别于稳定期第1、3、7、14、28天处死1组动物,切取牵引间隙处骨痂行HE染色和BMP-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细胞图像分析仪测量牵引间隙处骨痂BMP-6表达情况。结果下颌牵引延长后牵引间隙均有新骨形成,免疫组化染色显示BMP-6主要定位于成骨细胞的胞浆中。实验组在稳定期第1、3、7天BMP-6表达的阳性细胞率和阳性面积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稳定期第14、28天BMP-6表达的阳性细胞率和阳性面积百分比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RF能促进兔下颌骨牵引成骨区新骨的生成,BMP-6可能在牵引成骨过程的早期调控组织细胞应力信号传递,发挥成骨作用。

  • 促炎症因子与骨性关节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冰;刘军;肖瑜;卜延民;邢丹

    骨性关节炎(OA)是我国老年人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发病率逐年上升。除关节周缘骨赘增生和关节软骨退变外,炎症作为OA重要的病理改变之一,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促炎症因子是炎症反应重要的媒介,OA中促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导致全身和局部的炎症反应,加速包括关节软骨在内的多种组织结构破坏,促进OA进展的理念已被广大学者接受。此外,炎症严重程度和OA的临床表现密切相关。因此,深入了解各种促炎症因子在OA发病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从促炎症因子与OA的关系及分子机制角度入手,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OA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视角。

  • 外侧小切口和普通切口高龄全髋置换术的疗效对比

    作者:袁晓伟;李林;李青松

    目的:比较小切口和普通切口直接外侧入路在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118例行THA的老年患者按所行术式的不同分为小切口组61例和普通组57例。术后随访时间15个月~3年,记录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2 h引流量,输血人数,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3、6个月和末次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小切口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12 h引流量、输血人数、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低于普通组,而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均高于普通组(P<0.05);2组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但小切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普通组(3.28%vs 15.79%,P<0.05)。结论与普通切口相比,小切口直接外侧入路THA治疗高龄髋关节疾病具有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疗效满意。

  • 后路腰椎全椎板减压术后腰椎失稳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刘钢;李爽;邓树才;郝永宏;荆峰

    目的:探讨腰椎全椎板减压术后患者腰椎失稳对其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获得4年以上随访的全椎板减压患者76例。通过末次随访的影像学资料将患者分为失稳组27例以及无失稳组49例。比较2组术前、术后3个月以及末次随访的视觉模拟(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标准(JOA)评分及改善率(改善率≥50%为改善)的差异。结果2组性别、年龄及平均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间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VAS和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依随访时间延长,各组术后VAS评分均降低,JOA评分增加(P<0.05)。失稳组、无失稳组改善率[(80.0±8.8)%vs(83.6±11.7)%]和改善比例[81.48%(22/27)vs 61.22%(30/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全椎板减压术后部分患者存在影像学上失稳甚至滑脱表现,但其与患者症状改善无关。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后路全椎板减压术操作简单,同时保护了患者脊柱运动功能。

  • Ti-6Al-7Nb喷砂酸蚀处理后对大鼠成骨细胞的影响

    作者:孙鸿婉;李志刚;张静莹

    目的:研究纯钛(Ti)、Ti-6Al-7Nb表面经喷砂酸蚀(SLA)处理后大鼠成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实验分为Ti机械打磨组(S1组)、Ti喷砂酸蚀组(SLA1组)、Ti-6Al-7Nb机械打磨组(S2组)以及Ti-6Al-7Nb喷砂酸蚀组(SLA2组)。用显微镜观察4组样品的表面形貌,使用接触角测量仪分析SLA1、SLA2组样品表面亲水性,并将2组样品放入模拟体液(SBF)中,7、14、21 d后分别用扫描电镜(SEM)、X线衍射仪(XRD)观察样品表面沉积物的形貌、物相,将从大鼠颅盖骨中提取的成骨细胞接种于4组样品上,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大鼠成骨细胞形态,用MTT比色法测量大鼠成骨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显微镜下SLA1、SLA2组较S1、S2组样品表面拥有更多孔洞,接触角测量仪分析得出SLA1、SLA2组样品表面为亲水性结构,且SLA2组接触角小于SLA1组;SEM显示在14 d时SLA2组样品表面先观察到覆盖的羟基磷灰石涂层,21 d时2组样品表面都观察到羟基磷灰石涂层。MTT实验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得出成骨细胞在SLA1、SLA2组样品表面增殖能力强于S1、S2组,且在SLA2组样品表面的增殖能力强于SLA1组(P<0.05)。结论喷砂酸蚀处理的Ti-6Al-7Nb拥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利于促进种植体与骨组织的结合。

  • 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诊断的可靠性研究

    作者:李万强;吴斗;郑艮强;马晓龙;刘强

    目的:比较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研究协会(AO)分型及Evans-Jensen分型在X线片与三维CT重建影像下诊断结果的可靠性,探讨三维CT的优势。方法由3名骨科医生回顾性分析我院具有完整X线和CT三维重建检查影像学资料的5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别在X线片和三维CT影像下进行AO分型和Evans-Jensen分型。应用一致性检验评价同一医生在不同影像方法下和不同医生在同一影像方法下两种分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采用X线片进行骨折AO分型和Evans-Jensen分型3名医生间Kappa平均值分别为0.597和0.571,中度一致性;而采用三维CT进行AO分型Kappa值降低为0.411,为中度一致性;Evans-Jensen分型Kappa值升高为0.704,为高度一致性。各自分别通过X线片和三维CT进行骨折AO分型Kappa值为0.464,中度一致性,Evans-Jensen分型Kappa值为0.191,一致性很弱。结论基于X线片的AO分型和Evans-Jensen分型均有中度的组间一致性,采用三维CT不能提高AO分型的一致性,且不适用于Evans-Jensen分型。

天津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