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刺对胃黏膜损伤的修复与EGFR信号传导通路的相关性

    作者:周胜勇;何旭峰;潘爱华

    目的:探讨针刺胃经穴后提取的血清对大鼠胃黏膜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后信使物质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血清组、胃经血清组、胆经血清组、胃经血清+PD153035组和胆经血清+PD153035组,采用水浸束缚法制作胃黏膜损伤大鼠模型,利用链霉蛋白酶消化法分离胃黏膜细胞,分别用EGFR抑制剂PD153035和血清孵育胃黏膜细胞,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LCγ-1活性,同位素掺入法检测PKC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c-mye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血清组大鼠胃黏膜细胞PLCγ-1,PKC和c-myc微弱表达;胃经血清组和胆经血清组大鼠胃黏膜细胞PLCγ-1,PKC和c-myc呈现较强表达,其中胃经血清组表达高,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胃经血清+PD153035组和胆经血清+PD153035组大鼠胃黏膜细胞PLCγ-1,PKC和c-myc的表达较弱,胃经血清组与胃经血清+PD153035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胃经穴后提取的血清能诱导大鼠胃黏膜细胞EGFR后信使物质的活化,并且存在经脉-脏腑的特异性联系.

  • 吸入麻醉预处理心脑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琪琳;魏蔚

    吸入麻醉预处理能减轻心脑器官的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涉及多方面,现主要对麻醉预处理发挥主要作用方面的KATP通道途径,蛋白激酶的激活途径和腺苷途径进行阐述.

  • PKC的酶学特征及在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范桂莲;王玉国;何苗

    蛋白激酶C(PKC)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的家族成员,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等信号转导均起重要作用,因而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迄今为止,在哺乳动物体内已经发现12种以上PKC亚型,而各亚型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有不同的表达.近年来的研究发现,PKC各亚型在正常结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生长调控和结肠癌变中都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 桂竹糖芥苷对大鼠肾髓袢升支粗段管周膜50 pS钾通道活性的调控机制

    作者:隋洪玉;齐淑芳;贾秀月;王毅

    目的:探讨桂竹糖芥苷对肾髓袢升支粗段(thick ascending limb,TAL)管周膜50 pS钾通道活性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细胞贴附式膜片钳技术及免疫印迹技术测定桂竹糖芥苷对50 pS钾通道活性的调控机制.结果:桂竹糖芥苷可明显抑制50 pS钾通道的活性(P<0.01);PKC阻断剂存在时,桂竹糖芥苷不再增加50 pS钾通道的活性(P>0.05).结论:桂竹糖芥苷可能是通过激活PKC依赖途径抑制50 pS钾通道活性的.

  • 丹皮酚对乳腺癌小鼠肿瘤组织PKB与PKC表达的影响

    作者:毛心韵;逢德志;罗文哲;王建杰

    目的:探讨丹皮酚(Paeonol,Pae)对小鼠乳腺癌细胞中蛋白激酶B(PKB)与PKC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乳腺癌移植瘤摸型,随机分成丹皮酚低剂量组(Pae L组)、丹皮酚高剂量组(Pae H组)、环磷耽胺阳性药物对照组(CTX组)以及摸型对照组(Control组)4组.兔疫组化法检验PKB与PKC在乳腺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结果:和摸型对照组相比,丹皮酚低、高剂量组PKB和PKC的表达比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丹皮酚的抗乳腺肿瘤作用与PKB和PKC的表达降低有关.

    关键词: 丹皮酚 乳腺癌 PKB PKC
  • PC12细胞铝染毒后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在PKC和NMDAR表达中的调控作用

    作者:王翡;张婷;李立荣;薛星莉;牛侨

    [目的]探讨激动和抑制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GluR1)蛋白表达对麦芽酚铝染毒的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瘤分化细胞株(PC12)蛋白激酶C(PKC)及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PC1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PC12细胞)、激动剂组(100 μmol/L mGluR1激动剂)、抑制剂组(100 μmol/L mGluR1抑制剂)、麦芽酚铝染毒组(200 μmol/L麦芽酚铝)、染铝+激动剂组(100 μmol/L mGluR1激动剂+200μmol/L麦芽酚铝)、染铝+抑制剂组(100 μmol/L mGluR1抑制剂+200μmol/L麦芽酚铝),染毒时间为24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各组PC12细胞中PKC及NMDAR亚基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PC12细胞中PKC及NMDAR亚基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PC12细胞的PKC酶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麦芽酚铝染毒组的PKC、NMDAR1、NMDAR2A和NMDAR2B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下降39%、21%、38%和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降39%、31%、41%和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铝+抑制剂组的NMDAR1 mRNA和蛋白表达与麦芽酚铝染毒组相比分别上调32%和36%(P<0.05);与麦芽酚铝染毒组相比,染铝+抑制剂组NMDAR2B mRNA表达下调46%,染铝+激动剂组NMDAR2B蛋白表达上调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麦芽酚铝染毒组PKC酶活性下降56%,而染铝+激动剂组PKC酶活性相对于麦芽酚铝染毒组上调116%(P<0.05).[结论]麦芽酚铝可以抑制PC12细胞的PKC和NMDAR各亚基的mRNA和蛋白表达;麦芽酚铝可通过mGluR1调节NMDAR表达和PKC酶活性;mGluR1对NMDAR的调节主要作用于NMDAR1和NMDAR2B.

  • 艾灸对衰老大鼠肝组织细胞周期及PKC、PP2A表达的影响

    作者:崔云华;施茵;张卫;吴焕淦

    目的 研究艾灸对衰老大鼠组织细胞周期及PKC、PP2A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注射D.半乳糖溶液法制备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采用艾灸"肾俞"穴进行治疗,并与模型组和正常组进行对照,以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细胞周期及PKC、PP2A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亚急性衰老模型大鼠组织PKC、PP2A阳性表达面积和阳性表达光密度均明显降低(均P<0.01);艾灸组PKC阳性表达面积和阳性表达光密度均较亚急性模型组显著增高(P<0.05,P<0.01),PP2A阳性表达面积与阳性表达光密度也有显著增高(P<0.01,P<0.05).亚急性衰老模型大鼠组织G0/G1期细胞比例较正常组升高(P<0.05),PI指数降低(P<0.05);而艾灸组G0/G1期细胞比例则较模型组有所下降,PI指数有所升高,但两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艾灸可能是通过调节衰老机体组织PKC、PP2A活性,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PI指数,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 补肾活血汤石油醚提取物对BMSCs迁移过程中Wnt5a/PKC通路的影响

    作者:罗辉;吴志方;沈玮;胡流超;王斌;余丽娟;罗毅文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汤(熟地黄、菟丝子、补骨脂,等)石油醚提取物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迁移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全骨髓贴壁法培养BMSCs,取第3代细胞用于实验,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细胞划痕、Transwell实验观察补肾活血汤石油醚提取物0、25、50、100、200μg/mL剂量组的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Wnt5a、蛋白激酶C(PKC)表达情况.结果 第3代BMSCs表面抗原CD29、CD90、CD44表达阳性,而CD45表达阴性;细胞划痕6h及12h后,药物各剂量组细胞迁移速度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P <0.01);Transwell实验中100 μg/mL补肾活血汤石油醚提取物为促细胞迁移佳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药物各剂量组的Wnt5a mRNA水平均升高(P<O.05,P<0.01),而与空白对照组的PKC mRNA水平比较,药物只有100μg/mL剂量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药物组各剂量的Wnt5a、PKC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都明显升高(P<0.01),均且以100 μg/mL剂量高(P<0.01).结论 补肾活血汤石油醚提取物可以促进BMSCs体外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Wnt5a/PKC信号通路有关.

  • 巴豆中佛波醇酯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作者:王磊;刘振;高文远;张静泽

    佛波醇酯类化合物为巴豆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能够引起炎症、诱发肿瘤,同时还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对巴豆中佛波醇酯的分离和分析方法、衍生物的合成以及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巴豆的合理利用以及佛波醇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巴豆 佛波醇酯 PKC
  • 磷脂酶C信号通路与M通道调控

    作者:刘伯一;贾占峰;张海林

    M型通道作为一种外向型电压依赖型钾通道,在调节神经系统兴奋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M通道的功能受到体内多种因素的调节,其功能失常往往导致神经系统疾病.自M电流被发现后的20多年时间里,人们对其调节机制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磷脂酶C信号转导通路目前被认为在M通道的调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对这一信号通路中各个环节对M通道的调节作用及目前一些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蛋白激酶C与疼痛的中枢敏感化

    作者:王远胜;胡兴国;张励才

    目前认为多种慢性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过程与中枢敏感化存在密切的联系,而蛋白激酶C(PKC)在中枢敏感化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PKCγ亚型为神经系统所特有.PKC抑制剂GF10920X可产生强烈而持续的抗痛觉过敏效应.PKC可增加脊髓兴奋性氨基酸、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释放,调节缓激肽的效应,使μ受体去敏感化等.总之PKC可能是致痛物质发生作用的重要环节.

  • EP1受体介导PGE2对胆管细胞癌HuCCT1细胞MMP2表达和活性的影响

    作者:汪亦品;张丽;束为;孙波;张海;白小明;彭韬;冷静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2(PGE2)对人胆管细胞癌HuCCT1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与酶活性的影响及与EP1受体的关系.方法:分别用PGE2、EP1受体激动剂或抑制剂、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和钙离子螯合剂处理HuCCT1细胞,通过RT-PCR、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的mRNA水平以及MMP2酶活性.结果:5 μmol/L PGE2和5 μmol/L EPl受体激动剂17-PT-PGE2处理组MMP2 mRNA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上升了89.14%(P<0.01)和163.89%(P<0.01);MMP2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强了69.11%(P<0.05)和117.65%(P<0.01);10 μmol/L EPI受体抑制剂sc-51322处理后,MMP2 mRNA水平以及MMP2酶活性较PGE2处理组分别下降了47.74%(P<0.05)、84.58%(P<0.01);5 μmol/L PGE2或5 μmol=/L 17-PT-PGE2处理稳定转染EP1R-pcDNA3的人胚肾细胞株HEK293细胞,MMP2的酶活性较对照组分别增强了36.07%(P<0.05)、61.59%(P<0.05).5 μmol=/L PKC抑制剂BIS-1、10 μmol/L钙离子螯合剂BAPTA-AM处理后,MMP2 mRNA水平较17-PT-PGE2处理组分别下降了44.17%(P<0.05)、34.42%(P<0.05);MMP2酶活性较17-PT-PGE2处理组分别下降了70.95%(P<0.05)、71.82%(P<0.05).结论:PGE2可以通过EP1受体上调胆管细胞癌HuCCT细胞MMP2 mRNA的表达以及MMP2的酶活性,此调节作用可能与Ca2+/PKC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 阿托伐他汀减轻兔血管损伤后再狭窄机制的研究

    作者:蒋凤春;胡建坚;李海鹰;唐疾飞;杨鹏麟;林加锋;季亢挺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兔血管损伤后再狭窄的干预作用,探讨其与PKC、MMPs的关系.方法 将40只健康日本大耳兔,♂,分为5组,每组8只,模型组及阿托伐他汀高(2 mg·d-1)、中(1 mg·d-1)、低(0.5 mg·d-1)剂量组均行髂动脉二次损伤造模术,假手术组仅结扎股动脉.一月后取靶血管切片HE染色,图像分析仪检测各组内膜面积、中膜面积、管腔面积、内膜增生指数及狭窄指数;免疫组化检测各靶血管MMP-2、MMP-9、PKC表达.结果 经髂动脉二次损伤能成功建立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模型.与模型组相比,随剂量升高,阿托伐他汀各组内膜面积、中膜面积、膜增生指数及狭窄指数显著降低,管腔面积显著增加(P<0.01),与此同时,靶血管MMP-2、MMP-9及PKC表达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显著减轻兔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其机制可能与通过PKC途径抑制靶血管MMPs表达有关.

  • SNI大鼠神经痛维持期脊髓背角TRPV1的活化形式及低频电针干预作用

    作者:颜思思;蒋永亮;叶佳瑜;何晓芬;杜俊英;陈利芳;陈晓军;赵文胜;方剑乔

    [目的]探讨神经痛维持期脊髓背角辣椒素受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type1,TRPV1)的活化形式及低频电针的干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组)、假手术组(sham SNI组)、模型组(SNI组)和电针组(2Hz EA组),每组8只.建立大鼠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模型,取术侧足三里、昆仑穴进行2Hz电针干预,每日1次,连续14天,检测大鼠术侧后足缩腿阈(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观察大鼠痛觉超敏反应.运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术侧脊髓背角TRPV1、p-TRPV1及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水平,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术侧脊髓背角TRPV1及PKC阳性细胞表达情况.[结果]SNI模型大鼠维持期出现痛觉过敏,PWT下降(P<0.01),术侧脊髓背角TRPV1水平、PKC水平均升高(P<0.01),p-TRPV1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sham SNI组大鼠PWT无明显变化.低频电针提高SNI模型大鼠的PWT(P<0.01),降低脊髓背角TRPV1与PKC水平(P<0.01).[结论]神经痛维持期脊髓背角TRPV1活化以表达上调为主.低频电针能改善维持期神经痛,其机制可能与其有效下调PKC介导的TRPV1信号通路有关.

  • 核因子-kappa B活化对鼻息肉组织中PKC、IL-8表达活性的影响

    作者:孙娟;李玲香

    目的 探讨核因子-kappa B p65(NF-κB p65)活化对鼻息肉组织中蛋白激酶C-α(PKC-α)和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及其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息肉组织标本35例,正常下鼻甲黏膜16例,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NF-κB p65、PKC-α、IL-8的表达活性.结果 鼻息肉中的NF-κB p65、PKC-α和IL-8表达活性明显高于下鼻甲黏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F-κB p65表达活性与PKC-α和IL-8呈正相关(r分别为0.902,0.946,P《0.01);PKC-α表达活性与IL-8呈正相关(r=0.970,P《0.01).结论 NF-κB-PKC信号传导通道可以调节IL-8的表达活性,是鼻息肉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 烟碱对大鼠脑内蛋白激酶A和C活性的影响

    作者:孙秀兰;刘跃;胡刚;汪海

    目的:观察烟碱对脑内蛋白激酶A和C活性的影响.方法:在烟碱诱导N受体处于激动态、亚急性失敏、急性失敏和慢性失敏态时,处死大鼠取全脑匀浆.分别加入PKA特异性生物素化底物Kemptide和PKC特异性底物生物素化Neurogranine,用32P掺入底物法测定大鼠全脑中蛋白激酶A和C的活性.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慢性失敏时PKA和PKC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N受体激动状态下对PKA和PKC的活性没有影响;N受体亚急性、急性和慢性失敏时使PKA和PKC的活性降低.慢性失敏时,PKCⅢ基因表达增加,而PKC中α、γ、ζ等基因表达没有变化;cAMP反应元素结合蛋白、cAMP反应元素调节因子、cAMP磷脂酶、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Ⅱ等6种基因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烟碱作用使N受体失敏耐受时,可降低脑内PKA和PKC的活性,使脑内信号转导通路发生适应性改变,这些变化可能是烟碱耐受的重要生化基础.

  • PKC、Rho激酶在卡托普利舒张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中的作用

    作者:张玉洁;胡晶晶;李荣巧;杨彩红;张轩萍

    目的 研究卡托普利对大鼠胸主动脉的作用,并探讨PKC、ROCK是否参与其作用.方法 离体血管环灌流装置观察卡托普利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基础张力,以及PE或KCl预刺激血管后卡托普利的舒张作用,并使用不同工具药探讨其舒血管机制.结果 卡托普利(1×10-7~1×10-4 mol·L-1)对基础状态血管张力无影响,但对PE或KCl预收缩的血管具有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且内皮完整组舒张作用强于去内皮组(P<0.05).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和环氧合酶抑制剂吲哚美辛可使其舒张作用部分被抑制(P<0.05).且卡托普利可浓度依赖性抑制CaCl2引起的血管收缩.PKC抑制剂十字孢碱或ROCK抑制剂法舒地尔可明显增强卡托普利舒血管作用(P<0.05),而PKC激动剂佛波醇酯或ROCK激动剂花生四烯酸可使其舒血管作用部分被抑制(P<0.05).结论 卡托普利浓度依赖性舒张大鼠胸主动脉机制可能与其促进NO释放、前列环素合成、减少细胞外钙内流、PKC-ROCK通路有关.

  • 阿霉素减轻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及其机制

    作者:何林峰;王可欣;雷蕾;张永健;苏素文

    目的 观察阿霉素(DOX)对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CI)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并从形态学及组织凋亡蛋白的角度对其机制进行分析.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CCI模型组(Model)、假手术+阿霉素5 mg·kg-1组(Sham+DOX)、CCI模型+阿霉素5 mg·kg-1组(Model+DOX).造模成功后,各组采用尾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Sham组和Model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各组大鼠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在行为学检测结束后,即手术后d 15取大鼠右侧L4-5 DRG,观察DRG细胞形态、超微结构及DOX的分布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DRG组织中Bax、Bcl-2、PKCɑ、PKCδ及PKCε的蛋白表达.结果 静脉注射DOX可在DRG组织检测到其自发荧光表达.与Sham组相比,Sham+DOX组痛阈值在整个观察期未见差别,而Model组在术后d 7痛阈值明显降低.与Model组相比,Model+DOX组的痛阈值在给药后明显回升,并表现出DRG细胞明显损伤,Bax/Bcl-2升高以及PKCδ、PKCε的蛋白表达量降低等现象.结论 DOX静脉注射可以到达并蓄积于DRG组织,明显减轻CCI大鼠的疼痛反应,这一作用与其降低PKCδ和PKCε的蛋白表达,诱导DRG的凋亡有关.

  • 抑制NADPH氧化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于丽;童旭辉;樊宗兵;陈银玲;李言;董淑英

    目的:研究抑制 NADPH 氧化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利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模型,于缺血前15 min尾静脉注射apocynin 2.5 mg ·kg-1,脑缺血2 h恢复血液再灌注24 h后,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脑组织病理形态学以及Cx36、PKC、Bax、Bcl-2蛋白表达变化的检测。结果使用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nin,能明显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百分率,减轻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增加大鼠Cx36、PKC蛋白的表达,降低Bax与Bcl-2的比值。在使用apocynin的基础上加用PKC激酶抑制剂,与单用 apocynin组相比,其上述保护作用则减弱。结论抑制NADPH氧化酶能够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并且能增高Cx36、PKC的蛋白表达,降低Bax与Bcl-2的比值。

  • 一种新的吲哚咔唑类化合物(ZWM233)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探讨

    作者:刘书娟;戚欣;朱伟明;李静

    目的 探讨ZWM233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及对K562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ZWM233对K562、HL-60、A549、HeLa及HCT-116等10种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对K562细胞周期的影响;AnnexinV/PI双染法考察对K562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Western blot检测K562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Caspase-9及PARP的变化,同时检测蛋白激酶C(PKC)各亚型、GSK-3β、ERK1/2、JNK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 ZWM233体外能有效抑制多种肿瘤细胞株的增殖,其中对K562细胞作用明显,IC50为2.81 μmol·L-1;流式细胞仪检测K562细胞被明显阻滞在G2/M期,并诱导其凋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ZWM233作用K562细胞24 h后,可明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引起Caspase-9、Caspase-3及下游底物PARP的剪切,诱导K562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进一步显示药物作用24 h后PKCδ的表达有所降低,其下游分子p-GSK-3β及p-ERK的表达水平降低,而 p-JNK 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ZWM233体外能有效抑制K562细胞生长,并通过激活线粒体途径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PKCδ,进一步抑制p-GSK-3β及p-ERK1/2的表达来发挥凋亡诱导作用.

111 条记录 3/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