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鞘内注射氯胺酮对甲醛炎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nNOS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勇;郭曲练;邹望远;王锷

    目的:观察甲醛炎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表达,以及鞘内注射氯胺酮对甲醛炎性痛大鼠脊髓背角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采用改良Yaksh法进行鞘内置管,随机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组(NS组)、氯胺酮50 μg组(K1组)和氯胺酮100 μg组(K2组).NS,K1和K2组于置管5 d后,复制甲醛炎性疼痛模型.采用疼痛加权评分法(PIS)评估大鼠甲醛致痛后1 h内的疼痛行为,24 h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腰5节段水平脊髓背角nNOS的表达.结果:与NS组比较,K1组和K2组在甲醛炎性痛第2时相(15~60 min)的PIS值明显降低(P<0.01);NS组大鼠脊髓背角nNOS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及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均较C组明显增加(P<0.01),而K1和K2组则明显低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鞘内注射氯胺酮对甲醛炎性痛大鼠具有明显的抗伤害作用;鞘内注射氯胺酮可明显抑制甲醛炎性痛引起的脊髓背角nNOS表达的增加,表明nNOS在脊髓水平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和调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四联疗法治疗狼疮脑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段妮娜;杨超;周伟强;李星;刘建军

    目的 观察甲基强的松龙(MP)和环磷酰胺(CTX)冲击联合鞘内注射甲氨喋呤(MTX)和地塞米松(DXM )及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四联疗法治疗狼疮脑病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复发率.方法 对14例狼疮脑病用MP和CTX冲击加鞘内注射MTX和DXM及IVIG四联疗法治疗,并与狼疮脑病仅用MP和CTX冲击加鞘内注射MTX和DXM治疗病例中随机抽取的16例进行治疗效果比较.结果 5天内症状缓解率在四联疗法治疗组为100.0 %,对照组为 87.5%.治疗后近期副作用在联合治疗组为0,MP组为31.3%,治疗后随访6个月,复发率联合治疗组为21.4%, MP组为31.3%.结论 MP和CTX冲击加鞘内注射(MTX+DXM )及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联合治疗狼疮脑病的临床疗效较好,副作用较少,复发率较低,可供临床选用.

  • 阿米卡星鞘内注射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应用研究

    作者:吴锋;蔡琦;刘吉祥;任洪波

    目的 研究阿米卡星鞘注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该科近5年来应用阿米卡星鞘内注射治疗的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病例共30例,作回顾性研究分析,判断阿米卡星对颅内感染致病菌的敏感性,鞘注剂量、疗程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及其CNS毒副反应.结果 阿米卡星对颅内感染致病菌的敏感比例为15/17(88%),治愈率为86.7%.颅内感染控制时间,无CSF漏组和有CSF漏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阿米卡星鞘注可使患者颅内感染迅速得到控制,其鞘注药物总量和CSF中WBC计数、糖定量、体温及颅内压等颅内感染监测指标之间均呈负相关(r=-0.8037,-0.7135,-0.7419,-0.6872;P<0.05).仅有3例出现轻度神经系统毒副反应,很快恢复.结论 阿米卡星对大多数颅内感染的致病菌敏感,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CNS毒性作用.

  • 500mg甲基强的松龙及鞘内注射甲氨喋呤加地塞米松治疗狼疮脑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曾卫东;左晓霞;游运辉;罗卉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联合鞘内注射甲氨喋呤(MTX)和地塞米松(DXM)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患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复发率及死亡率.方法对13例狼疮脑病用MP 500 mg静脉滴注3 d加鞘内注射MTX和DXM联合治疗,并与1990~1999年狼疮脑病用MP 500 mg或1000 mg冲击治疗病例中随机抽取的15例进行治疗效果比较.结果2 d内症状缓解率在MP 500 mg+鞘内注射组为92.2%,MP 1000 mg组为84.6%.治疗后近期副作用:在MP 500 mg+鞘内注射组为0,在MP 1000 mg组为20.0%,治疗后随访3个月~3年,复发率:MP500 mg+鞘内注射组为15.4%(2/13),1000 mg MP组为33.3%.死亡率:MP 500mg+鞘内注射组为7.7%,MP1000mg组为33.3%.结论MP500 mg静脉滴注加鞘内注射组(MTX+DXM)联合治疗狼疮脑病的临床疗效高,副作用少,复发率及死亡率低.优于单用500 mg及1000 mg MP冲击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 鞘内长时间间断注射罗哌卡因小鼠脊髓中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作者:赵媛;孔高茵;刘际童;潘冰冰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鞘内长时间间断注射对脊髓超微结构和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影响,探讨NOS在罗哌卡因脊髓神经毒性中的作用.方法 体质量260 ~ 320 g的雄性SD大鼠36只,按改良Yaksh法成功置入Microspinal导管.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18只,间隔1.5 h给药1次,观察注药后的运动恢复时间和机械痛阈、热痛阈改变.于注药6、12和24h各组处死6只大鼠取脊髓腰膨大及神经根进行电镜检查和NOS测定.结果 N组NOS仅有少量表达,染色淡,同期的电镜结果示正常.R组的NOS值在6h开始增高(P<0.05),12h和24 h持续增高(P<0.05).同期电镜结果示神经元细胞核固缩等早期凋亡改变.结论 1%的罗哌卡因鞘内间断注射6h后脊髓NOS表达开始增加,到24h一直呈升高趋势,提示NOS增高可能与罗哌卡因脊髓毒性有关.

  • PSD-93反义寡聚核苷酸鞘内注射对吗啡耐受大鼠的影响

    作者:张宇;郭曲练;王锷;颜璐璐;黄长盛;邹望远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PSD-93反义寡聚核苷酸(AS ODN)对慢性吗啡耐受大鼠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试做探讨.方法 取鞘内置管成功的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n=6),NS组予生理盐水20μL,每日1次.Mor组予吗啡40μg鞘内注射,每日2次以建立吗啡耐受模型.MA组予吗啡40μg鞘内注射,每日2次,同时予PSD-93 AS DON 5μg鞘内注射,每日1次.MM组予吗啡40μg鞘内注射,每日2次,同时予PSD-93误义寡聚核苷酸(MS DON)5μg鞘内注射,每日1次,连续6 d.于第6天注药后1 h处死,取腰段脊髓用于nNOS及NMDAR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NS组、MA组NMDAR1、nNOS平均灰度均小于Mor组、MM组,NS组NMDAR1、nNOS平均灰度小于MA组.结论 5μg PSD-93 AS ODN可减弱大鼠吗啡耐药现象.

  • 阿米卡星鞘内注射对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吴锋;蔡琦;刘吉祥;任洪波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米卡星单次鞘注对CNS的毒性影响.方法选用标准实验用兔24只,设生理盐水对照组,阿米卡星15 mg,30 mg,50 mg实验组.分别在鞘注前后观察记录动物行为学变化、脊髓诱发电位(SCEP)和脊髓标本病理学检查.结果生理盐水组在鞘注前后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显著性.阿米卡星实验组全瘫率30 mg组为33.3%,50mg组为66.6%,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SCEP测定有不同程度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实验组阿米卡星剂量和神经组织损伤程度间呈正相关(r=0.6746,P<0.05).结论阿米卡星鞘注对兔CNS的毒性作用和剂量有相关性.

  • 微量吗啡鞘内注射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研究

    作者:夏云飞;郑吉建;王莹恬;崔晓娜;徐子锋

    目的 观察微量吗啡术前鞘内注射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并探讨其应用剂量.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足月妊娠择期行剖宫产手术产妇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分别用吗啡25、50及100 μg加用0.5%布比卡因12 mg+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2mL鞘内注射.评价新生儿1min和5min Apgar评分,产妇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 各组新生儿1min、5 min Apgar评分在正常范围.产妇均无呼吸抑制发生.25μg组与50μg组相比,术后4、8、12及16h VAS评分显著增高,而术后20、24h VA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100μg组与50μg组相比,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而术后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率明显大于50μg组.结论 50μg和100μg吗啡剖宫产术前鞘内注射可以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其中50μg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较少.

  • 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合并鞘内注射尿激酶治疗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政委;孔文龙;石小峰;尹夕龙;纠智松;叶宇;黄凯雄;陈委

    目的 探讨鞘内局部注射尿激酶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 将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加静脉泵入尼莫地平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放置腰大池引流管并脑池内注射尿激酶治疗,通过观察病情变化评价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 实验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征等主要症状及体征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5/26)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24,P<0.05).结论 早期鞘内注射尿激酶并持续外引流防治脑血管痉挛的效果良好,且术后脑积水的并发症少.

  • 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在Neuregulin1加剧大鼠疼痛中的作用

    作者:蒋晶晶;姚鹏;张锦;吴秀英;田悦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神经调节因子(NRG1)对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探讨磷脂酰肌醇3/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在NRG1诱发大鼠疼痛中的作用.方法 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鞘内注入生理盐水;HRG1β组:鞘内注入外源性NRG1(HRG 1β),生理盐水稀释,0.4 ng/μl,10μl,每日1次,连续3 d;LY294002组:鞘内注入LY294002,10μg每日1次,连续3d;HRG1β+ LY294002组:鞘内注入LY294002,10μg后1h,经鞘内注入HRG1β 4 ng,每日1次,连续3d.不同时点观察大鼠疼痛行为学变化,检测大鼠脊髓组织磷酸化AKT(p-AKT)的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给予外源性HRG1β后脊髓组织中p-AKT的水平显著增高,缩足潜伏期(PWL)、机械性痛阈(PWT)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LY294002能显著降低p-AKT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PWL、P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LY294002预处理后明显减轻HRG1β诱发的触觉异常痛敏和热痛敏(P<0.05),明显抑制p-AKT表达升高.结论 NRG1能诱发大鼠痛觉过敏,促进磷酸化AKT水平增加,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在NRG1诱发的大鼠疼痛中,具有明显的抗伤害感受作用.

  • 鞘内注射Ro25-6981对大鼠慢性吗啡耐受的抑制作用研究

    作者:郑彬;付晓东;索琨;佘守章;许立新;许学兵

    目的 研究鞘内注射Ro25-6981对大鼠吗啡耐受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理.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C1组):蛛网膜下腔注射0.9%生理盐水25 μl;溶剂组(C2组):蛛网膜下腔注射5%二甲基亚矾(Dimethyl Sulfoxide,DMSO)溶剂25 μl;鞘内注射组Ⅰ(R1组):蛛网膜下腔注射Ro25-6981注射液 25 μl(50 μg);鞘内注射组Ⅱ(R2组):蛛网膜下腔注射Ro25-6981注射液 25 μl(100 μg).四组大鼠完成鞘内注射后,参照文献[3]方法分别建立慢性吗啡耐受模型.注射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和第7天采用热水甩尾法(hot-water tail-flick)测定甩尾潜伏期(Tail Flick Latency,TFL)的变化来评价吗啡的镇痛效果,同时采用斜板实验方法进行运动功能检测.结果 同C1组比较:R1组第3 天和第5天MP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2组各时间点MPE%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C1和C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第1天比较:R1组第5天和第7天MPE%逐渐降低(p<0.05),第3天变化不明显;R2组第7天MPE%明显降低(p<0.05),第3天和第5天变化不明显(p>0.05).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斜板角度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25-6981鞘内注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鼠慢性吗啡耐受的形成且不影响运动功能,表明NR2B在吗啡耐受形成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 曲安奈德鞘内注射不良反应2例

    作者:郑桂英;操红艳

    目的:通过对2例腱鞘炎患者进行曲安奈德鞘内注射的观察,探究曲安奈德鞘内注射的不良反应,并分析其相关原因,为减少不良反应提供共性的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例腱鞘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鞘内注射曲安奈德后观察其不良反应并进行对症处理;对治疗全程进行跟踪整理记录,汇集出其共性问题,后进行综合讨论分析.结果:曲安奈德的不良反应发作紧急,来势凶猛,共性症状多;在给药前,为减少不良反应,应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做好相关抢救准备.结论:曲安奈德鞘内注射发生不良反应机率大,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为曲安奈德注射液安全用药提供合理性建议.

  • 胞二磷胆碱鞘内注射治疗小儿重症颅内感染性疾病8例

    作者:李昭辉;聂亚平

    颅内感染是小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严重感染者治疗很棘手,预后差,后遗症严重,我们对8例年龄在1岁-8岁的小儿重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试用胞二磷胆碱鞘内注射,在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鞘内注射万古霉素对大鼠的神经毒性研究

    作者:钟德泉;徐伟光;赵展;王文涛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鞘内注射不同剂量万古霉素后血清及脑脊液中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变化,了解鞘内注射万古霉素的安全性.方法:建立SD大鼠鞘内置管动物模型.按鞘内注射剂量分为低、中、高剂量3组(研究组),另设1组对照组,每组各12只.研究组鞘内注射万古霉素,对照组鞘内注射同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每隔4h分别抽取脑脊液及血液并测定MBP含量,直至注射后24 h,绘制MBP时间曲线.结果:低、中剂量组血液及脑脊液中MB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血液及脑脊液中MBP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剂量鞘内注射万古霉素用药24 h内未见明显神经毒性反应.高剂量万古霉素鞘内用药24 h内可能导致脊髓受损,不适合鞘内注射.

  • 鞘内注射和电针对大鼠脊髓背角的影响研究进展

    作者:张永臣;房繄恭;吴富东

    本文作者从鞘内注射药物和电针对脊髓背角c-fos表达、NO、Fos蛋白、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P物质、NOS、γ-氨基丁酸转运体-1(GAT-1)、蛋白激酶C γ(PKC γ)、环氧合酶-2(COX-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等8个方面进行评述,为痛觉调制和针刺镇痛原理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 复方丹参注射液合鞘内注射立止血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观察

    作者:李梅荣;王春生;蔡永敏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常见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死率高,直接死因多为再出血.现总结我科1999年~2003年1月运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合鞘内注射立止血治疗SAH 30例,并与传统方法治疗的SAH 30例进行分析对比,报道如下:

  • 白血病患者鞘内注射化疗药不良反应的护理

    作者:金卫群

    总结82例白血病患者实施312例次鞘内注射化疗药出现不良反应的护理.不良反应:呕吐124例次,发热48例次,头痛37例次,下肢疼痛、麻木11例次,精神差、厌食187例次.护理时重视操作前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恐惧;注药后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如物理、药物降温,药物止吐,观察头痛的性质、预防高颅压等;当多位患者集中出现类似不良反应时,须警惕是否由药物质量所致.

  • 氟美松鞘内注射和联合冲击治疗狼疮脑病

    作者:徐成江;宫本凤;刘明日;张青;吕伟;张燕;钟百灵

    我科自1988~1999年应用氟美松鞘内注射加甲基强的松龙(MP)和环磷酰胺(CTX)联合冲击治疗狼疮脑病11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

  • 持续万古霉素灌洗治疗4例颅内葡萄球菌感染

    作者:蔡望青;钟伟健;刘安民;陈家祥

    颅内葡萄球菌感染治疗上十分棘手,死亡率较高.国外有少量文献报道鞘内注射万古霉素(稳可信)治疗颅内葡萄球菌感染,取得明显疗效,但用万古霉素持续灌洗治疗颅内葡萄球菌感染,未见有文献报道.自1996年至2003年8月,我们采用此方法治疗颅内葡萄球菌感染治疗4例,无死亡,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 鞘内注射氟美松及异烟肼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析

    作者:刘亚玲;卜晖;王惠娟;王志红

    我院1999年1月至2001年2月住院患者,符合结核性脑膜炎(结脑)诊断标准,其中重症结脑标准:有明显的浆液渗出,有明显脑膜刺激征及脑神经障碍,有意识障碍,有椎管阻塞的表现.

683 条记录 27/35 页 « 12...24252627282930...343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