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31I治疗儿童和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疗效的系统评价

    作者:程勇;弓健;郭斌;唐勇进;徐浩

    目的 对131I治疗儿童和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肺转移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1990年1月至2013年8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131I治疗儿童和青少年DTC肺转移的中英文文献,从中提取患者疗效及预后的相关资料.结果 共纳入10篇符合标准的回顾性研究报道,合计患者117例.按照131I治疗儿童和青少年DTC肺转移的疗效评价标准,完全缓解、好转或稳定、无效或进展的患者分别为47.0%、37.6%、15.4%;患者随访期内生存率为97.4%.1例患者出现了继发性肿瘤.结论 131I治疗儿童和青少年DTC肺转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对患者告知事项和内容的改进

    作者:刘柳芳;余业勤;韦媛;徐宗彩;陈考章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占全身各种肿瘤的1.2% ~2.3%,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发生率达80%以上[1].对于DTC的治疗,目前国际上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 131I治疗+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由于DTC癌细胞分化较好,有吸收和利用131I的能力,故可利用131I发射出的β射线破坏甲状腺癌及其转移灶,以达到治疗的目的[2].自1946年首次报道131 I用于治疗DTC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展,131I治疗已成为DTC术后处治的重要手段[3].131I属于放射性药物,在利用其释放β射线治疗DTC的同时,也释放穿透力较强的γ射线对他人造成外照射.因此,为保证病人进行131I治疗的安全性、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及医护人员的防护安全,作者在原有告知项目(注意事项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具体报道如下.

  • 健康教育视频在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刘柳芳;韦媛;徐宗彩;陈考章;廖洪春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占全身各种肿瘤的1.2%~2.3%.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发生率达80%以上[1],目前131I治疗已成为DTC术后处治的重要手段[2].很多甲状腺患者对于疾病本身和大剂量放射性核素治疗缺乏认识和了解,产生恐惧紧张心理,因此健康教育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几个问题

    作者:李敬彦;蒋宁一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全球年增长达4%[1],并有年轻化的倾向,部分患者以转移为首发症状就诊.甲状腺肿瘤虽只占全身肿瘤的1%,却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的肿瘤,其中90%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包括乳头状癌(PTC)和滤泡状癌(FTC)及混合型.DTC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射性131I治疗和内分泌治疗.自1946年首次报道131I用于治疗DTC以来,经过近70年的发展,131I治疗已成为继DTC术后处治的重要手段[2].DTC术后即行131I清除残留功能性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可对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起到极大的预防作用,而131I清灶则治疗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但具备摄碘功能的DTC转移灶.本文结合国内外出现的一些新方法新进展,作简要综述.

  • 再谈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

    作者:谭建;李亚明

    在我国,甲状腺结节是常见疾病.2010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发布的中国首次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供的数据显示,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18.6%,每5人中就有近1名患者.甲状腺结节中,5% ~ 15%为恶性,恶性病变中,90%以上为分化型甲状腺癌[1].2011年,我国有513所医疗机构开展核素治疗,设有病床1297张,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2.4万人次[2].目前国内外公认的DTC治疗方案是"手术切除+ 131I治疗+ TSH抑制治疗"的联合方法[3-6].131 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两部分,即131I清除甲状腺癌术后的残留甲状腺组织(简称为清甲)和131I治疗甲状腺癌转移病灶.近年来,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理念不断的更新,2009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TA)颁布了《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三版)》,2012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和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简称:中国四学会)颁布了《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7].

  • 血清Tg检测联合131I-WBS在DTC术后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治国;张文文;郝珊瑚;张彤;张国旭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甲状腺清除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联合131I全身显像(131I-WBS),为判定甲状腺癌的复发及转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56例DTC患者,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术后4~6周,均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治疗,3~6个月后重复治疗,治疗前停用甲状腺激素3~6周,同时忌碘饮食,治疗中检测血清Tg和口服碘化钠(131I)治疗剂量3.70 ~ 7.40 GBq后5~7天行131I-WBS.结果 在首次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治疗时,显像发现淋巴结、肺及骨转移8例,其余转移灶于3~6个月后二次治疗时发现,有11例DTC患者(19.6%)Tg测定在正常范围,而131I-WBS出现转移灶;有7例患者(12.5%)Tg测定异常,而131 I-WBS正常.结论 Tg测定和131 I-WBS可作为诊断DTC术后复发及转移的重要指标,二者应联合应用、互相补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联合利可君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王荣福;王飞;李颖;崔永刚;赵媛;吴茜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术后131I联合利可君治疗的可行性,以提高甲状腺癌患者接受治疗期间的依从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3月167例DTC术后残留、局部复发、淋巴结转移和/或全身转移的患者在接受131I治疗期间联合应用利可君治疗的效果.根据131I治疗前未给予利可君、131I治疗后给予利可君(20mg/次,tid)为A组47例;131I治疗前未给予利可君、131I治疗后给予利可君(40mg/次,tid)为B组57例;131I治疗前为预防WBC和PLT降低给予利可君(20mg/次,tid)、治疗后给予利可君(80mg/次,tid)为C组66例.结果 131I治疗和联合利可君治疗DTC患者167例,A、B、C三组患者在样本量、年龄相近、131I治疗前WBC、PLT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131I治疗后的WBC和PLT呈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A组和B组的WBC和PLT可见明显减少(P<0.05),C组未见明显变化(P>0.05);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残留、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疗效可靠.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期间联合利可君治疗是预防WBC和PLT减少及骨髓抑制的有效方法.

  • 131I-SPECT配2.5mA X射线球管装置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去除治疗后的临床应用

    作者:邓燕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CT)在131I去除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后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119例接受甲状腺全切或部分切除术后的DTC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97例),用131I去除残余甲状腺组织(简称去除治疗)5 ~7d后,行131I-SPECT配2.5mA X射线球管装置和131I全身扫描(131I-WBS显像),所有结果均通过病理、其他影像检查(B超、CT)和临床随访一年,确定DTC转移灶397处.结果 119例病人经131 I-SPECT配2.5mA X射线球管装置融合显像检查发现DTC转移或复发灶377处,占95% (377/397),假阴性有9处,占2%(27/397),假阳性病灶11处,占3% (11/397).131I-WBS显像检查发现DTC转移灶或复发灶324处,占82%(324/397),假阴性有64处,占16%(64/397),假阳性病灶9处,占2%(9/397).从病灶检出数目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445,P<0.0I).结论 131 I-SPECT配2.5mA X射线球管装置显像在131I去除治疗后能够精确定位DTC复发和转移,准确鉴别病灶和生理显像或污染的影响,提高DTC术后病灶的检出率,明确病灶的具体部位及摄碘情况,有助于对DTC进行再分期,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治国;张文文;郝珊瑚;张彤;张国旭

    目的 探讨131I-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技术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转移灶定性、定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69例确诊DTC患者,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术后,口服碘化钠(131I)治疗剂量3.70~7.40 GBq后5~7d,行全身平面显像(131 I-WBS),随后在同一床位进行SPECT断层扫描和CT扫描,扫描结束后进行图像融合处理.检查结果与病理或其他影像学检查以及临床随访结果对比,分析确定DTC转移灶的定性、定位诊断,并做对比分析.结果 69例患者中,临床证实转移灶共计186处;平面显像170处、融合显像179处发现异常摄碘浓聚灶;其中平面显像有160处,融合显像有174处与病理、螺旋CT、MRl以及超声等检查结果一致,其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6% (160/186)、93.5% (174/186),定性、定位准确性分别为81.6% (160/196)、91.1% (174/191);两种方法的诊断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4,P<0.05),定性、定位准确性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7.33,P<0.01).结论 131I-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能够精准的定性、定位DTC的复发和转移,克服污染灶、组织重叠等因素的影响,较平面显像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用于DTC患者的临床分期、疗效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131I治疗格雷夫斯甲亢指南(2013版)

    作者: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前言格雷夫斯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而其诊治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目前临床治疗格雷夫斯甲亢的方法主要有3种:内科药物治疗、核医学131I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131I治疗因具有快速简便、质优价廉、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好等优点,已被美国等国家广为接受,成为大多数成年格雷夫斯甲亢患者的首选或重点选择的治疗手段.为使国内131 I治疗格雷夫斯甲亢更为规范,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早在5年前就考虑组织专家制订131I治疗格雷夫斯甲亢专家共识及指南,2010年完成了《131I治疗Graves病专家共识》.2012年10月在《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上,核医学专家首次与内分泌及外科专家共同编写并发表了《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实现了核医学跨出学科与临床内外科等多学科合作制订指南的目标.本期发表的《131 I治疗格雷夫斯甲亢指南(2013版)》(简称指南),正是在去年核医学与内分泌及外科等多个学会交流合作的基础上,针对131I治疗格雷夫斯甲亢的重要性、特殊性及独特优势,经各层面专家反复论证交流,立足中国国情及目前中国甲亢诊治的实际状况,参考近年来国际权威指南和主要参考文献,依据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及大量循证医学数据,科学修订,数易其稿,终成文.

  • 甲状腺癌病理诊断中的若干问题

    作者:李媛;霍真;陈杰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同时,一些侵袭性亚型乳头状癌的发生率也显著增加[1],诊断技术提高使得一些亚临床甲状腺癌被早期发现是重要原因。甲状腺癌的主要病理学类型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癌、低分化癌、未分化/间变性癌和髓样癌,前三者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癌又称为高分化癌。大于90%的甲状腺癌属于高分化癌,临床表现为惰性过程,手术切除可治愈,即使有区域淋巴结转移,预后仍良好,属于低度复发危险因素。高分化癌的某些亚型(包括乳头状癌的高细胞型、柱状细胞型、弥漫硬化型、鞋钉亚型和滤泡癌的广泛浸润型)呈现临床侵袭性过程,有较高复发率,称为高分化癌侵袭性亚型,预后较一般高分化癌差,但好于低分化癌,属于中度复发危险因素。未分化癌罕见,是恶性度高的甲状腺癌,中位生存期不足6个月,即使灶性出现亦提示预后不良,TNM分期直接将其归入T4期。低分化癌临床及生物学行为介于高分化癌和未分化癌之间。本文将对甲状腺癌病理诊断中现存问题进行讨论。髓样癌起源于甲状腺C细胞,有独特的生物学行为,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停服左甲状腺素钠随访期间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

    作者:杨宏斌;王林;宋斌;张勇;靳宝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在手术后随访过程中左甲状腺素停药后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 ~2016年DTC甲状腺手术的患者138例,在术后停药进行随访.观察停药后3天、3周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和VAS评分,及二者的相关性.以停药第3周随访时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高于270 U/L为阳性组,低于270 U/L为阴性组,分析血清肌酸激酶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停药第3天患者肌酸激酶水平与VAS评分无相关性,停药第3周肌酸激酶水平与VAS评分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两组患者在性别,体力活动量,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等方面差异显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T3是影响患者肌酸激酶水平的主要因素.以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FT3的佳临界点为1.3 pmol/L,ROC曲线下面积为0.719[95% CI(0.640,0.812)].结论 DTC患者术后停药随访中血清肌酸激酶水平与疼痛有明显的相关性,FT3为肌酸激酶升高的影响因素,以FT3超过1.3 pmoL/L作为控制停药标准,可以有效减少肌酸激酶水平升高.

  •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体重指数与血清脂联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博;杨文华;苏俊平;孙凤莉;陈亮;李杰;崔国忠;戴殿禄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体重指数与血清脂联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67例,根据体重指数分为体重正常组(n=64)、超重组(n=47)和肥胖组(n=56),同时设置健康对照组( n=40)。观察各组的肿瘤大小、分期,血清脂联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结果正常组的肿瘤大小以<1 ;cm为主,而肥胖组则以≥1 cm居多( P <0.05);正常组肿瘤分期Ⅰ、Ⅱ期比例居多,肥胖组以Ⅲ、Ⅳ期为主( P <0.05);3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患者体重指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P <0.05);三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体重指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P <0.05)。结论脂联素、VGEF在甲状腺癌发生、进展过程中有着密切相关性;同时两者与患者体重指数密切相关,这可能为甲状腺癌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

  • 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在cN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应用

    作者:王伟;曹苏生

    目的 探讨临床颈侧淋巴结阴性(cN0)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颈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cN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cN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颈淋巴结清扫范围.结果 经4个月至4年的随访,28例患者均未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 cNO期分化型甲状腺癌实施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可达到与目前常规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相同的治疗效果而较少不良反应.

  • 术前超声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手术选择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博;王金锐;胡静;葛辉玉;苗立英;陈文

    目的 探讨术前超声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手术方式选择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6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颈部淋巴结术前超声所见与手术方式及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术前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度88.0%、灵敏度85.4%、特异度91.4%.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区域多见于颈旁区(Ⅱ~Ⅳ区,43.1%)及中央区(Ⅵ区,37.5%),显著高于Ⅰ区(1.1%)及Ⅴ区(5.2%),其差异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且术前超声在颈部不同分区或不同手术清扫方式中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与病理均有较高的符合率.结论 术前超声检查可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做出比较客观的准确诊断,对手术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分化型甲状腺癌临床及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赵博;胡静;王金锐;葛辉玉;苗立英;陈文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及超声资料,将甲状腺原发肿物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单因素分析,年龄<45岁、男性患者、甲状腺原发肿物多灶性、大径>1 cm、肿物形态不规则、肿物侵犯或紧邻甲状腺被膜、肿物血供丰富以及肿物位于背侧的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率更高(P<0.05).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甲状腺原发肿物侵犯或紧邻甲状腺被膜以及肿物的丰富血流为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按相关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甲状腺原发肿物侵犯或紧邻甲状腺被膜>肿物血流丰富>年龄(<45岁).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存在一定的高危因素.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前超声检查更需要仔细扫查,寻找颈部有无转移淋巴结征象.

  • 相关实验室检查和超声特征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孙彤;田晶;李辰运;卓娜;段清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与结节性甲状腺肿(NG)在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TSH、TG、TGAb、TPOAb)及超声影像特征方面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甲状腺部分或全部切除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DTC或NG的354例患者术前超声检查图像特征及TSH、TG、TGAb、TPOAb水平,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绘制ROC曲线,评价其在DTC和NG鉴别诊断中的意义.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TC组TSH、TG、TGAb、TPOAb水平高于NG组;DTC组内纵横比≥1、有微小钙化、边缘不规整、形态不规则、极低回声、内部结构为实性、结节为单发的比例高于NG组,均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在结节大小、实质回声不均匀性、结节内血流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绘制结节数目、TSH、纵横比、形态、边缘、综合指标的ROC曲线,形态、边缘、综合指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0.85、0.96,有很好诊断价值.结论 TSH、TG、TGAb、TPOAb水平升高,纵横比≥1、有微小钙化、边缘不规整、形态不规则、极低回声、内部结构为实性,结节为单发是DTC的危险因素.结节数目、TSH、纵横比、形态、边缘联合形成综合指标对于鉴别DTC和NG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 钠碘转运体与分化型甲状腺癌

    作者:袁耿彪;匡安仁

    钠碘转运体(NIS)是甲状腺滤泡细胞基底膜上的一种糖蛋白,具有选择性和主动性转运碘(I-)到甲状腺滤泡细胞内的功能.NIS不仅存在于甲状腺,也存在于腮腺、胃黏膜、乳腺等多种组织.有报道,将NIS基因转染到NIS低表达的甲状腺癌细胞和其他类型的肿瘤细胞内,肿瘤细胞表达NIS,增加了131I的摄取.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和其他肿瘤,131I治疗展现了良好的前景.

  •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清骨钙蛋白水平测定

    作者:张海三;张红星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治疗不同阶段血清骨钙蛋白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97例确诊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1个月即131-碘治疗前、131-碘治疗后1个月、131-碘治疗后半年采肘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T1、T4、TSH、血清骨钙蛋白(BGP)水平.结果 不同时间BG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97.58,P=0.000),131-碘治疗后半年血清骨钙蛋白水平均高于其他时间,131-碘治疗后1个月高于手术治疗前与手术治疗后,差异均存在显著性意义,而手术治疗前与手术治疗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GP水平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呈负相关,与T3、T4水平负相关.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的患者存在骨代谢异常,这可能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及TSH水平有关.

  • 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发生肺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纪立秋;王治国;张彤;张文文;葛香妍;李根;张国旭;郝珊瑚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肺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早期对肺转移进行诊断.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核医学科收治的405例DTC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临床病理类型、职业、环境状况、原发灶大小、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情况、基因突变等.进行log-rank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建立回归方程,后再对方程的预测正确率进行检验.结果 405例DTC患者中,肺转移6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及二手烟暴露情况、职业暴露史、体质量指数、病理类型、原发灶数目、甲状腺外组织侵犯、纵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DTC肺转移的7个显著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病理类型、原发灶数目、纵隔淋巴结转移及体质量指数是影响DTC肺转移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病理类型、原发灶数目、纵隔淋巴结转移及体质量指数是影响DTC肺转移的相关因素.针对此类患者,临床上要加强重视,完善定期复查和随访工作.

949 条记录 3/48 页 « 12345678...474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