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吃深色食物会让疤痕发黑吗
身上不幸出现了伤口,以前常听人说,“不要吃酱油、巧克力等深色食物,不然会留疤!”对此,很多人很是相信,事实真相是这样的吗?伤口的愈合,其实是两个并行的过程.第一个是细胞的增生.伤后24~48小时,在炎症反应的基础上,开始有细胞增生,伤缘上皮增厚,一部分基底细胞与真皮脱离,向缺损区移行并发生分裂.同时来自动脉外膜和其他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和来自血管损伤处的内皮细胞也开始大量增生.细胞增生形成新的组织,逐步填补创伤造成的缺损.
-
合并血管损伤的外伤性胫腓骨骨折诊治体会
四肢骨折合并主要血管损伤约占所有骨折的0.4%,此类损伤创伤严重,病情复杂,如失去重建血循环的时机,则可能导致截肢至危及生命.如能早期诊断,及时妥善处理,则可挽救患肢.2006-2009年,我们收治外伤性胫腓骨骨折伴主要动脉损伤患者共1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
腹腔镜操作孔位置选择方法的效果分析
妇科腹腔镜操作孔位置的选择多采用传统法,选择解剖位置左、右麦氏点,因腹壁血管丰富,术中穿刺时可因腹壁血管损伤发生腹壁出血.采用透光法选择操作孔的位置,显著减少腹壁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分析比较透光法与传统法选择的操作孔在穿刺时腹壁血管损伤情况,现报告如下.
-
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脂蛋白(a)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是导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近年来,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Hcy增高将刺激血管壁引起动脉血管损伤,导致炎症和管壁的斑块形成,终引起血流受阻.脂蛋白(a)[LP(a)]是人血浆中的一种独特脂蛋白,由肝细胞合成并分泌入血.近年来,LP(a)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通过观察T2DM患者血清Hcy和LP(a)水平,探讨、分析联合检测Hcy和LP(a)对T2DM大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
-
外伤性血管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外伤性血管损伤十分常见,血管损伤多为骨关节损伤的并发症,损伤类型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常伴有严重的其他组织损伤.因此外伤性血管损伤的正确诊断和及时修复,是关系到伤者肢体存活和功能恢复的关键.在四肢大血管损伤救治中,快速止血、建立静脉通道,加强术中、术后护理,可以有效保证抢救的成功率,提高术后恢复效果.外伤性血管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包括:术前的快速止血、迅速补充血容量、抗休克治疗;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做好术中配合;术后严密观察惠者神志、血压、肢体血运情况,患肢制动,早期锻炼和加强心理护理.
-
综合治疗对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疾病的疗效
目的 探究综合治疗对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病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我院骨科2011年1月至2017年10月撷取的110例四肢骨折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参照组,每组55例.试验组采用综合治疗,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参照组的80.00%,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综合治疗在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病症中临床效果较好,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应用并推广.
-
外固定架联合显微外科修复治疗四肢骨折并血管损伤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联合显微外科修复治疗四肢骨折并血管损伤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7日至2016年12月18日我院收治的32例四肢骨折并血管损伤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外固定架与显微外科修复联合治疗.随访1年,应用HSS膝关节功能量表统计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32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治疗效果为优、12例为良、10例为合格、2例为差,其优良率为62.5%.32例患者的患肢成活31例,另1例术后感染,引起动脉破裂后截肢.闭合性损伤骨折的愈合率为100.0%;开放性损伤骨折中,骨不连、骨皮缺损9例,采用骨组织瓣转位修复、交腿组织皮瓣转位修复、植骨手术治疗.13例患者遗留肢体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结论 四肢骨折并伴有血管损伤的患者,患肢有可能无法存活.手术治疗中,必须迅速建立肢体的血液循环,应用外固定架对创面与骨折部位进行固定,并采用显微外科的修复技术,能够大程度地保留患肢,提高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气管断裂的紧急麻醉处理一例
1基本资料
患者女性52岁,体重69kg,因骑摩托车不慎被钢筋挂断气管。有颈前组织血管损伤,食道损伤,甲状腺损伤,颈前肌群断裂,头面部血迹模糊不清,血凝块堵塞在颈前部创口,呼吸困难,面色青紫伴全身紫绀,眼球上翻固定,处于濒死状,血压可测到60/30 mmHg ,脉搏弱。 -
锁骨骨折合并锁骨下静脉损伤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合并锁骨下动脉损伤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方法与救治措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术中持续压迫止血,积极组织包括胸外科医师在内的救治队伍、配血、分离锁骨扩大手术视野等措施是必不可少的.结果:成功修复裂伤锁骨下静脉,复位锁骨并行坚强固定,术后患肢无明显肿胀,血液回流正常.结论:此类损伤是罕见的,有必要组织骨科医生学习早期诊断方法、手术措施以提高救治能力.
-
如何降低甘露醇对小儿血管的损伤
甘露醇对血管刺激性强,易引起疼痛和药物外渗,增加患儿痛苦.探讨预防性护理降低甘露醇对患儿血管损伤的效果.
-
保温护理在四肢骨折伴主要血管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保温护理在四肢骨折伴主要血管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四肢骨折伴主要血管损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信封式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术前、后均为常温22~25℃,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保温护理,提高温度为30~35℃,术后予以烤灯局部照射至30~35℃,持续14 d,并观察两组患者的肿胀消退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骨折伤口愈合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肿胀消退时间和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愈合优良率为100.00%,对照组的愈合优良率为70.00%,观察组的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温护理在四肢骨折伴主要血管损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疗效,促进肿胀组织消肿,缓解疼痛,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腹部计划生育手术并发脏器损伤
腹部计划生育手术包括经腹输卵管结扎术、腹腔镜绝育术、剖宫取胎术、输卵管吻合术等,脏器损伤是其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包括膀胱损伤、肠管损伤、大网膜损伤、输卵管系膜撕裂和卵巢门损伤,腹腔镜绝育术还可引起腹膜后血管损伤等.了解腹部计划生育手术并发脏器损伤的危害、发生原因及技术防范,及时正确的诊断及处理,有利于降低脏器损伤的发生率,降低其危害程度.
-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血管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血管损伤致出血的预防与处理.方法:收治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血管损伤患者4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止血,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二次手术,均康复出院.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血管损伤致出血为其常见并发症,难以避免,关键在于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及时、正确评估病情,采取有效措施止血.
-
识别卒中常见的预警征兆
约每40秒钟,即有一人发生卒中.卒中也称为“脑病发作”,由于血管损伤导致脑部某个部位血流受限引起.快速诊断和治疗可防止潜在的毁灭性伤残或死亡,这也是为什么每个人应了解卒中常见预警征兆的原因.
-
严重骨盆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早期急救和护理对严重骨盆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严重骨盆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在急救和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严格的规范操作,避免患者受到二次伤害,预防并发症,减少死亡率.
-
高血压微量蛋白尿形成与血管及肾小球损害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变化与高血压伴发血管内皮损伤及肾小球损害的相关性.方法:收治高血压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与门诊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尿mALB、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血肌酐值等与血管内皮和肾小球结构改变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发现,两组病例血肌酐、尿酸与血压增高情况无相关性.研究组尿微量蛋白、β2微球蛋白、尿转铁蛋白、尿免疫球蛋白IgG显著降低,提示研究组存在肾小球损害及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LB的变化不仅可以反映肾脏功能损伤情况,还可反映心血管疾病存在的风险和伴发的血管内皮损伤,可以直接提示肾血管的损伤程度,成为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
股动脉断裂修复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随着血管外科的发展,血管修复术已成为治疗血管损伤的主要方法,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及肢体.2007年3月~2011年3月收治股动脉断裂伤患者11例,均急诊全麻下行血管修复术,术后在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及护理下,均痊愈出院,现将围手术期的急救与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针对老年患者更具有独特的优势,老年患者病情复杂且变化较快,同时机体老化、血管条件差等特点,而静脉留置针可以减少其血管损伤,减轻患者痛苦,为危重患者的抢救提供了新的方法,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然而,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中,特别是长期置管的患者,常常会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
提高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操作成功率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静脉用药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给患者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护理问题--血管损伤.针对于老年患者自身的特殊情况及长期的治疗过程,通过对临床老年静脉穿刺患者的观察和护理我体会到:合理地应用静脉、保护静脉、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才能有效地防止血管损伤,减轻老年患者的痛苦,使静脉用药得以顺利进行,并提高老年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
PICC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简称PICC管,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并使其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是静脉输液的安全可靠通道,具有创伤小,操作安全便捷,避免反复进行穿刺,从而避免了长期输注化疗药物对血管损伤所致静脉炎的发生,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从而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化疗的患者.2009年12月~2010年10月行PICC置管术31例,其中6例发生相应并发症,现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