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循环内皮细胞及血乳酸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祁瑞刚;刘海花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s)及血乳酸(LA)含量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循环急性脑梗死(ACI)120例作为试验组(ACI组),同期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ACI组按梗死灶面积分为大、中、小灶组,根据NIHSS评分分为轻、中、重度组,检测发病24 h内外周血LA及CECs的含量.结果 ACI组的CECs与LA水平两者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416(P<0.01).不同梗死面积组LA、CECs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小、中、大灶组的CECs、LA随梗死面积增大逐渐升高,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组LA、CECs水平三组依次升高,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CECs及L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梗死面积越大、NIHSS评分越高,CECs及LA水平越高,推测其可作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

  • MBMC 移植对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中 NO、ET-1 和 CEC 的影响

    作者:于东汇;李中言;林威;祖权;高庆宁

    目的:研究骨髓单个核细胞(MBMC)移植对实验性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和循环内皮细胞(CEC)的影响.方法:建立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实验组直接心肌注射DAPUI标记过的MBMC.于造模后即刻、移植后4和12周,行血NO、ET-1、CEC检测.结果:实验组移植前血浆NO、ET-1及CE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造模成功大鼠血浆NO水平明显降低,ET-1及CEC水平明显升高,与移植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BMC移植术后4周、12周时,大鼠血浆NO水平继续升高,ET-1及CEC水平持续下降,与移植前、造模成功后4周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该大鼠模型有严重的血管内皮损伤;②MBMC移植对其血管内皮损伤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③血中NO、ET-1、CEC水平检测,可作为判断血管内皮损伤程度、评价疗效、判断预后的指标.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化学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和亮;赵金垣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中的具体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ARDS组和卡托普利(Cap)组,后2个组按不同取血时间再分为6个亚组,每组大鼠5~6只.观察投用ACEI类药物Cap对油酸所致ARDS大鼠生理、生化指标及循环内皮细胞(CEC)的影响.结果在全身血压保持在正常水平下,Cap对ARDS有一定疗效.2 h时ARDS大鼠肺动脉压从(23.50±5.79) mm Hg(1 mm Hg=0.133 kPa)降到接近正常的(14.43±1.51) mm Hg;反映肺毛细血管内皮损伤情况的CEC数量从(6.88±1.90)/0.9 μl减少到(4.25±0.20)/0.9 μl;动脉血氧分压从(35.08±4.59) mm Hg上升到(70.48±9.54) mm Hg,同时肺湿干重等指标已接近正常;说明即使投用大剂量油酸亦仅能引起轻度肺损伤.结论 ACEI能降低肺动脉高压,阻抑ARDS的病情进展并对肺血管内皮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

  • 青蒿总香豆素抗热应激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作者:闫寒;李爱媛;赵一;林启云;李沧海

    目的:研究青蒿抗热应激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利用高温高湿环境造成家兔热应激模型,观察青蒿总香豆素对家兔肛温上升及血液、肺组织磷脂酶A2活性和循环内皮细胞数目的变化,并测定其对脑、心脏、肾组织钠泵活性及小鼠抗脑缺氧能力的影响.结果:青蒿总香豆素可明显降低热应激家兔体温上升速度,并伴随血清、肺组织磷脂酶A2活性降低,循环内皮细胞减少,显著抑制脑、心、肾组织钠泵活性,延长断头小鼠张口喘气时间几近1倍.结论:香豆素部位可能是青蒿祛暑功效的活性成分群之一.

  • 血瘀证与内皮细胞、血清细胞因子关系研究进展与思考

    作者:衷敬柏;王阶

    血瘀证是临床常见的证候类型,多类疾病均可见到血瘀证表现,血瘀证证候实质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拟分别探讨血瘀证与循环内皮细胞、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等的关系,内皮素与血瘀证的关系已有另文分析,本文不再赘述.

  • 水蛭、丹参及其复方对血瘀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李凤文;张立石;刘红;蔡永春;潘静华;贾晓元;丁家欣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中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VEC)的作用,进一步为探讨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机理,提供新思路和途径.方法:用注射肾上腺素,并附加冰浴的方法,复制血管内皮损伤的血瘀模型,检测血循环内皮细胞(CEC)数和血液流变学,并观察灌服大鼠水蛭或丹参及其复方5 d或10 d后的变化.结果:该血瘀模型,具有高度重复性的CEC数增加,与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压积增加相并行.服中药的各组,CEC数明显减少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结论:该血瘀模型有明显的血管内皮损伤,水蛭、丹参及其复方均有保护VEC的作用.

  • 桃红四物汤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润生;李大勇;陈文娜;马贤德;张扬;李雪晶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调节血管肉皮细胞功能、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的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饲喂及动脉内膜损伤的方法制作大鼠ASO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9只)、桃红四物汤低浓度组(中药A组,12只)、桃红四物汤中浓度组(中药B组,10只)、桃红四物汤高浓度组(中药C组,9只),造模后8周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测肢体血流灌注,光镜、透射电镜观察动脉大体形态,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测定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s)数量,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内皮素-1 (ET-1)和NO水平.结果成功建立了大鼠ASO模型,模型组大鼠血脂水平明显升高,左后肢血流灌注量明显下降,外周血中CECs数量明显增多,动脉管腔不规则狭窄,血管壁超微结构被破坏,大鼠血清TNF-α、IL-1、ET-1水平均明显升高,NO水平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B组和中药C组的上述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 内皮细胞损伤及分泌功能的异常是ASO发生的重要病理过程,桃红四物汤能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分泌功能,是ASO的有效治疗方药.

  • 益气活血通络中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循环内皮细胞的影响

    作者:马丽红;阮英茆;焦增绵;李晓惠

    有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VEC)功能障碍在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众多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往往是以损伤内皮细胞而起致病作用的.

  • CML患者循环内皮细胞的分子标志物与其体外增殖能力相关

    作者:吴静怡;黄亮;周剑峰;裴仁治;张丕胜;刘旭辉;杜小红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s)的分子标志物与其体外增殖能力的关系.方法 免疫磁珠分离CML患者的CECs,与同期培养的HUVECs进行生物学特性比较.用FISH检测CECs上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结果 CML患者的CECs与HUVECs均有典型的血管内皮细胞形态,两者均高表达CD146及VWF,与HUVEC相比,CECs高表达CD34、KDR及CD133(P <0.05),增殖能力更强.12名CML患者CECs中bcr/abl阳性率为10.77%,与疾病进程呈正相关的趋势.结论 证实CML患者的CECs不同于成熟内皮细胞,它们的高增殖能力可能与表达肿瘤特异融合基因有关.

  • 人循环内皮细胞的分离和鉴定

    作者:李宏伟;王春玲;修瑞娟

    目的建立从外周血中获取循环内皮细胞(CECs)的免疫磁珠分离技术.方法取1 mL全血按1:2稀释,加入20 μL抗CD146磁珠抗体,4℃孵育,再加入等体积缓冲液,置于磁架上,吸弃液体,用100 μL缓冲液重悬磁珠.用吖啶橙或Giemsa染色在荧光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计数与磁珠结合的细胞,并用抗-vWF及CD31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经抗-vWF及CD31鉴定所分选的CECs是内皮细胞.正常健康体检者的CECs数量为10.5(6~16.5)个/mL.使用此法对正常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混合于正常人全血中的高回收率为91%.结论用CD146免疫磁珠技术分离CECs,具有客观、准确、省时、特异性强及回收率高、取血量少和对内皮细胞损伤小的特点,本方法可用于不同疾病患者血液中CECs的定量检测及其功能状态分析.

  • CML患者循环内皮细胞中BCR/ABL融合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作者:吴静怡;黄亮;周剑峰;裴仁治;马俊霞;张丕胜;刘旭辉;杜小红;陈冬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肿瘤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有着与正常血管内皮细胞不同的特征.这些肿瘤血管内皮系统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分离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外周血中的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增殖潜能,并测定其CD133及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CEC在CML自然病程中的重要作用.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CML患者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应用免疫磁珠分选CD45-及CD146+的细胞,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进行体外培养并绘制其生长曲线;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CEC表面CD31、CD34、VWF及CD133的表达情况;利用FISH技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阳性率.结果表明,CML患者外周血中分离的CEC具有典型血管内皮细胞形态,表达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抗原CD31、CD34、VWF,增殖能力明显强于健康对照组,12名CML患者CEC中CD133表达的阳性率为31.29%,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率为10.77%,与疾病进程呈现正性相关的趋势.结论:CML患者的CEC是肿瘤侵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疾病的传播和扩散有关.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循环内皮细胞、血乳酸和一氧化氮浓度的变化

    作者:李春盛;顾伟;贾志凌

    目的探讨血中循环内皮细胞(CEC)、乳酸(LA)、一氧化氮(NO)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应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和光电比色法测定37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中CEC、LA、NO浓度的动态变化,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中的CEC、LA、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CEC数量与NO值,LA值分别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氧化氮和乳酸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起重要作用.

  • 循环内皮细胞与危重病

    作者:刘禹赓;李春盛

    各种危重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损伤,内皮损伤后内皮细胞受损、脱落,造成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启动一系列连锁反应,加重疾病的发展,因此需要对内皮功能加以重视.

  • 伊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及循环内皮细胞的影响

    作者:吕纳强;何苒;宋卫华;党爱民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血浆内皮素1(ET-1)及循环内皮细胞(CECs)的影响.方法 入选50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2周安慰剂洗脱期后,给予伊贝沙坦150 mg/d,治疗4周,如血压得到控制(收缩压<140 mm Hg和舒张压<90 mm Hg),继续原剂量治疗4周;如血压未得到控制[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将药物剂量加倍继续治疗4周,观察血浆ET-1、CECs及血压的变化.结果 50例患者均完成试验,口服伊贝沙坦2周末血压明显下降[治疗前:(154.0±12.8/96.3±2.0)mm Hg vs治疗后(130.4±10.8/84.5±9.5)mm Hg,P<0.01],治疗2、4、6、8周末血压间无明显差异;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浆ET-1和CECs显著下降[ET-1:治疗前(37.5±9.5)vs治疗后(29.7±12.1)ng/L,P<0.01;CECs:治疗前(6.7±3.6)vs治疗后(4.4±2.8)106 cells/L,P<0.01].结论 对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伊贝沙坦有效降压的同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 大动脉炎与血管内皮损伤

    作者:党爱民;朱俊明;郑德裕;刘国仗;阮英卯;惠汝太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损伤、血浆内皮素-1水平与大动脉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或住院大动脉炎患者56例,以血沉(ESR)作为判断疾病活动性的标志,ESR≥20mm/h为活动期,<20 mm/h为非活动期(稳定期).其中大动脉炎活动期病例31例,稳定期病例25例.用放免方法测定大动脉炎患者血中内皮素-1(ET-1)水平,同时检测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细胞(CECs)作为血管壁损伤标志.结果大动脉炎活动期患者组,血浆中ET-1浓度和CECs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期患者组[分别为(136.9±12.2比49.4±2.7)pmol/L和(58.0±4.0比17.0±2.0)cells/μL,P<0.001)].大动脉炎患者血浆中ET-1水平和CECs数量与血沉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65,P<0.001和r=0.88,P<0.001).结论大动脉炎活动期,血浆ET-1水平升高可能通过引起血管收缩和管壁平滑肌细胞增殖,导致受累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参与大动脉炎血管损害的发生和发展.大动脉炎患者伴有血管内皮的损伤,外周血CECs数量可作为大动脉炎活动期的标志之一.

  • 分析循环内皮细胞与CRP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养华

    目的: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CRP与循环内皮细胞水平进行研究,分析循环内皮细胞与CRP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诊断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35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以35例不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以及3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对患者的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数量以及血清CRP水平进行测定。结果3组中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CEC含量及CRP水平高,单纯冠心病组次之,而健康对照组CEC含量低,P<0.05。结论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血管内皮损伤导致糖尿病血管病变,极易累及冠状动脉,检测CRP和CEC的联合动态,不仅有利于诊断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还可以指导干预炎症反应和内皮细胞保护剂的使用等临床综合治疗手段,以降低并防止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 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液中循环内皮细胞的变化

    作者:高莹;阮英茆;张林峰;李晓惠;王靖;牟牧

    目的:观察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液中循环内皮细胞(CEC)的变化.方法:按本院病理科改良的Hladovec法测定,分离血液中内皮细胞,在显微镜血球记数板上观察并记数.全部研究对象60例,深静脉血栓组28例,对照组32例.结果:深静脉血栓组CEC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性别、年龄间CEC数值无差异(P>0.05).CEC数量与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itine Hcy)水平有正相关(r=0.68).结论: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液中循环内皮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正常人,CEC数量的变化与Hcy浓度相关.

  •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前后循环内皮细胞的动态变化

    作者:陈源源;徐成斌

    了解循环内皮细胞对于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后冠脉再通情况及近期预后的可能意义.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为溶栓及非溶栓组,分别检测溶栓治疗前后循环内皮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以及相应的心肌酶谱和心功能改变情况,并进行统计学研究.结果1.经溶栓治疗者心肌酶峰提前,心功能受损较轻,且循环内皮细胞较治疗前及非溶栓治疗者明显减少.2.经溶栓治疗冠脉未通者循环内皮细胞无明显变化,心功能受损严重,近期死亡率高.循环内皮细胞数量的变化对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内皮损伤机理的实验研究

    作者:彭文鸿;毛宝龄;王萍;秦雪冰;张卫国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是缺氧引起的肺循环功能障碍.近年来,内皮细胞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逐渐引起重视,而循环内皮细胞(CEC)被确认为反映血管内皮损伤的特异性指标.本实验通过观察电镜下血管内皮的病理变化,血CEC数量、形态变化、血和组织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变化,探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时血管内皮损伤的变化.

  • 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特点与循环内皮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卢蓉;尚小珂;张刚成;周红梅

    目的 明确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s)计数与右心导管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右心导管检查确诊肺动脉高压的患者42例,术前均行肺动脉高压常规检查项目.所有患者均行标准右心导管检查,术中同时用EDTA负压采血管采集患者左下肺动脉血50μl,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ECs计数,根据绝对数计算分为三组:A组(26例),CECs计数<20个/ml;B组(11例),CECs计数20 ~ 50个/ml;C组(5例),CECs计数>50个/ml.比较三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心功能评估和右心导管检查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A、B、C三组中的先心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和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分别有18例(69.23%)和7例(26.92%)、8例(72.73%)和2例(18.18%)、3例(60.00%)和1例(20.00%);首次诊断肺动脉高压时间至今分别为(22.43±19.22)个月、(25.56±20.01)个月、(39.80 ±22.8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世界卫生组织(WHO)心功能评定Ⅲ/Ⅳ级中,A组22例(84.62%),B组5例(45.45%),C组5例(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6 min步行距离,A组(494.27±153.01)m,B组(412.47 ±76.20)m,C组(241.60± 170.80)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O.001).Borg评分,A组(2.42±2.26)分,B组(3.50±1.23)分,C组(6.00±1.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分别为,A组(283.29±155.57) pg/ml,B组(299.98±57.46) pg/ml,C组(4528.80±599.09)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肌钙蛋白Ⅰ(阳性)分别为,A组2例(7.69%),B组3例(27.27%),C组3例(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二聚体分别为,A组(0.17 ±0.12) μg/ml,B组(0.21 ±0.18) μg/ml,C组(1.00±1.21) 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右心导管检查的血流动力学方面,所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Cs与患者的临床心功能状况相关,与肺动脉高压相关的化验室指标相关,但未能显示出右心导管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

189 条记录 1/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