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患者内皮细胞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静梅;黄爱军;凌立君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于冠心病患者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50例经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各25例),进行为期6个月的对照研究.对照组按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20 mg,每日三餐时分别服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电图改善情况,检测内皮素-1(ET-1)水平及循环内皮细胞(CEC)数.结果:曲美他嗪组口服曲美他嗪6个月后,心绞痛发作和心电图均改善,ET-1水平及CEC数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够显著延长运动致心绞痛发作的时间,减少发作次数,对患者的内皮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表达的临床价值探讨

    作者:权琳;王毅;徐玲;陈文萍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 LC)的发生发展和肿瘤血管新生密切相关,但是目前临床缺乏有效、准确地评估肿瘤血管新生的指标,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CEC)作为血管新生的新型标志物具有无创和重复性好的优势,本研究拟探讨NSCLC患者外周血CEC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2年12月南京市胸科医院收治初诊NSCLC患者不同时段的外周血标本,利用多色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EC的数量,并且和临床分期、治疗反应和生存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对照样本、Ⅰ~Ⅱ期以及Ⅲ~Ⅳ期NSCLC患者CEC表达中位数分别为26、86和163个/ml,与对照样本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01和0.048).基线CEC> 150个/ml的NSCLC患者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5.6个月,而基线CEC< 150个/ml的NSCLC患者中位PFS为8.8个月,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26);治疗后(复发)CEC> 150个/ml的NSCLC患者中位PFS为4.5个月,而治疗后(复发)CEC< 150个/ml的NSCLC患者中位PFS为8.8个月,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01).结论:NSCLC患者外周血CEC计数与疾病分期和预后具有相关性,是预测预后和监测微小残留病灶的潜在新指标.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介入封堵术前后循环内皮细胞水平动态变化的研究

    作者:邱峻;陈子微

    目的:检测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患者介入封堵手术前后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s)水平的变化,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左向右分流型CHD住院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右心导管测定的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值,将79例研究对象分为不并PAH组、轻度PAH组、中度PAH组及重度PAH组,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3、30、120 d取空腹静脉血,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CECs占有核细胞百分比,比较同一肺动脉压组不同时间段内CECs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肺动脉压的相关性.结果:各组封堵术后3 d CECs百分比均显著高于术前1 d(P<0.05);轻度PAH组、中度PAH组封堵术后30、120 d CECs百分比较术前1 d降低(P<0.05);重度PAH组封堵术后30、120 d CECs百分比和术前1 d相似(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ASP与封堵术前CECs百分比呈正相关(P<0.05).结论:CECs百分比在一定程度内与肺动脉压存在平行关系,反映了肺血管内皮损伤的严重程度;严重PAH患者介入封堵术后CECs百分比并不能显著降低.

  • 检测循环内皮细胞评估晚期食管癌放化疗疗效的价值

    作者:刘培;黄俊星;叶军;张立新

    目的 探讨检测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在晚期食管癌放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66例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分为化疗组(21例,用PF方案)、放疗组(18例,剂量60~70Gy/6周)和放化疗联合组(27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EC.结果 晚期食管癌患者CEC基础值较健康者高[(20.84±7.31)个/μl vs.(11.14±3.07)个/μl](P<0.01).治疗前,3组CEC数相仿;治疗后,放化疗联合组CE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4.39±5.36)个/μvs.(20.22±7.01)个/μl](P<0.01),其他两组降低不明显.结论 检测治疗前外周血CEC有可能成为预测晚期食管癌患者放化疗疗效的指标.

  • 循环内皮细胞的检测及其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周鑫;夏欣一;黄宇烽

    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是由于血管损伤而从血管壁脱落的成熟内皮细胞,其增殖、迁移和黏附形成管腔,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CEC数量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者,提示CEC可作为抗血管生成药物的靶点和疗效监测的标志物.常用的检测CEC的方法 有Hladovec法、Percoll密度梯度快速一步分离法、免疫磁性分离和流式细胞术等.近来流式细胞术发展了6色标记法,成为一种快速、可靠、灵敏的CEC检测方法 .由于CEC与肿瘤血管发生密切相关,可在临床用于疗效监测、优化用药剂量、判断预后、评估药物血管毒性等.

  • 流式细胞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方法初探

    作者:马倩;孙洪岩;张爱梅;李庆;操乐杰

    目的 探索流式细胞术单种CD分子(CD146)标记法和三种CD分子(CD45CD31CD146)标记法对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s)检测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单种CD146和三种CD分子标记法检测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20例健康人外周血CECs.结果 流式细胞术单种CD146和三种CD分子标记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检测成功,两种方法显示肺癌患者外周血CECs均高于健康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测定CECs的结果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834,P<0.01).精密度试验显示三种CD分子标记循环内皮细胞法优于单种CD146标记法.结论 单种CD146和三种CD分子标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细胞均可经流式细胞术用于测定CECs,三种CD分子标记循环内皮细胞法优于单种CD146标记法.

  • 循环内皮细胞检测与肺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研究

    作者:孙洪岩

    血管生成不仅为肿瘤生长提供新陈代谢的营养物质,也为肿瘤细胞的分化、转移提供了潜在的路径.抗血管生成在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s)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数量明显增加,CECs和循环内皮祖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s,CEPs)的活力、动力学特征与患者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反应有关.

  • 循环内皮细胞对冠心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作者:潘家义;吴立荣;李伟;李屏;李莎;陈颖;肖良

    目的 探讨循环内皮细胞(CEC)计数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血管风险预测的重要生物标志的有效性.方法 研究分析了110例ACS患者和30例健康人群作对照(HC组);根据其病史、症状、心电图、各种生化结果,利用两种不同的冠心病风险评分系统评估ACS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评分评价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以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评价所有冠心病;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静脉血CEC数.结果 与HC组比较,ACS患者组的CEC计数明显升高,并随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性升高;CEC计数和心血管事件风险的高低明显相关,TIMI UA/NSTEMI、TIMI/STEMI、GRACE评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47、0.64、0.61(P<0.05);CEC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度可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90(95% CI:0.84~0.94, P<0.01);CEC计数诊断ACS中度可信,AUC=0.89(95% CI:0.82~0.93,P<0.01) .结论 CEC计数的升高和ACS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高风险密切相关,CEC可能成为心血管事件的有效预测因子.

  •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作者:董晓敏;余又新;方林森;胡德林;王春华;徐庆连

    目的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脓毒症模型,研究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血清E-选择素水平和循环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A组(假手术组,n=8),B组(脓毒症组,n=32),C组(乌司他丁组,n=32),A组和B组于术后立即皮下注射生理盐水5 mL,C组皮下注射乌司他丁(100 000 U·kg-1,溶于5 mL生理盐水中).A组术后和B组、C组术后3,6,12和24 h四时相点采血检测血清E-选择素,同时行循环内皮细胞检测.结果 B组和C组各时相点血清E选择素水平及循环内皮细胞计数显著高于A组(P<0.01),而各时相点C组血清E选择素水平及循环内皮细胞计数又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脓毒症大鼠存在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化及损伤;在脓毒症早期乌司他丁干预可能对内皮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

  • 补阳还五汤对冠心病(心绞痛型)血管内皮损伤的干预作用研究

    作者:曾建斌;陈章生;陈智军;杨军平;刘中勇;何怀阳;刘涛;伍建光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冠心病(心绞痛型)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硝酸甘油服用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血脂、全血粘滞度及循环内皮细胞( CEC )水平的变化,从内皮细胞保护功能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冠心病(心绞痛型)的调节作用。方法:将80例冠心病(心绞痛型)患者,随机分为服用补阳还五汤观察组( A组)40例、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 B组)。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7.5%、87.5%、77.5%,对照组分别为52.5%、52.5%、42.5%,观察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硝酸甘油停减量大于等于50%的患者占87.5%,对照组为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全血粘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浆CE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补阳还五汤对冠心病(心绞痛型)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和中医证候,减少硝酸甘油服用次数,改善心电图疗效,降低血脂、全血粘滞度指标及循环内皮细胞个数,并有明确的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循环内皮细胞中HSP70表达的研究

    作者:荆燕;赵秀华;谭磊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HTV)引起的以发热、出血、低血压休克和肾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学者认为机体在受到病毒感染时,可出现自身保护性应激反应,选择性上调作为分子伴侣的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对感染的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本研究检测了54例HFRS患者不同病期、不同临床类型的循环内皮细胞(CEC)中HSP70的表达,旨在了解不同病期、不同临床类型的HFRS患者CEC中HSP70表达的临床意义.

  • 循环内皮细胞在临床肿瘤学的研究进展

    作者:熊鸣;乔媛媛

    循环内皮细胞(CEC)是从血管壁脱落并进入血液循环中的成熟的内皮细胞,CEC数量增加反映显著的血管损伤和功能障碍.在多种以血管损伤为标志的疾病,包括不同类型的肿瘤中,CEC数量均呈不同程度增加.临床数据显示,CEC计数有助于评价肿瘤预后和治疗反应,是监测临床肿瘤进展潜有力的工具.

  • 恩度联合顺铂胸腔热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效果观察

    作者:陈亚翔;霍悦;贾友超;杨阳;臧爱民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顺铂胸腔热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胸腔积液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62例NSCLC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2例,均在超声下行胸腔穿刺引流术,术后先行胸腔循环热灌注(循环液中加入顺铂10 mg/m2)1 h后,胸腔内注入生理盐水10 mL、利多卡因5 mL、地塞米松5 mg、顺铂30 mg/m2,观察组同时胸腔内注入恩度15 mg/m2.每组治疗2次/周,共治疗2周.治疗后评价胸腔积液疗效,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采用流式三标记法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s)及活性循环内皮细胞(aCECs).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3.33%、84.38%,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CECs及aCECs数量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CECs及aCECs数量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采用恩度联合顺铂胸腔热灌注治疗NSCLC胸腔积液效果较好,可能与降低外周血CECs和aCECs数量、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有关.

  • 子宫内膜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计数、比例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王兴霞;康山;马俊英;孙江慧;刘雪洁;李利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 CECs)计数、比例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53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为病例组,20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采用Hladovec法对两组行外周血总CECs计数,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总CECs、活性循环内皮细胞( V-CECs)比例,并进行比较。分析病例组外周血总CECs、V-CECs水平与肿瘤大直径、临床分期、基层浸润深度、细胞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对照组总CECs计数分别为20.00(8.75,32.65)、4.95(2.35,7.15) cells/μL,两组比较,P<0.01。病例组、对照组总CECs比例分别为2.45%(1.15%,3.05%)、0.65%(0.35%,1.00%),V-CECs 比例分别为1.01%(0.45%,1.35%)、0.23%(0.10%,0.31%),两组比较,P均<0.01。病例组总CECs计数和总CECs、V-CECs比例与肿瘤大直径有关(P均<0.05),与临床分期、基层浸润深度和细胞分化程度无关。结论子宫内膜腺癌患者外周血总CECs计数及总CECs、V-CECs比例升高,且与肿瘤大直径有关。 CECs、V-CECs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腺癌的血管生成,对其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有可能成为评估肿瘤血管生成状况、判断疗效的标志物。

  •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及意义

    作者:陈瑶;汪翼;李燕;孙书珍;王玉林

    目的 为单纯性肥胖儿童内皮功能障碍的早期预测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学龄期单纯性肥胖儿童(肥胖组)及健康查体儿童(对照组)各30例,专人测定血压及肥胖相关体格指标,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活力(NOS)及血浆内皮素(ET)、血管假血友病因子(vWF),超声检测增加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幅度(FMD),流式细胞仪检测循环内皮细胞(CEC).结果 肥胖组皮褶厚度、腰臀比(WHR)、体质量指数(BMI)、ET、vWF、CEC显著高于对照组,而NO、NOS、FMD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单纯性肥胖儿童同时存在血管内皮舒缩、凝血功能障碍及内皮组织学损伤;上述相关指标可作为早期预测指标.

  • 温阳化浊通络方对30例系统性硬化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作者:卞华;吕振领

    目的:观察温阳化浊通络方对系统性硬化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61例系统性硬化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予强的松、青霉胺治疗,治疗组30例予温阳化浊通络方联合强的松、青霉胺治疗,均治疗6个月,观察甲襞微循环、循环内皮细胞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管襻形态、血管流态、襻周状态的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均能降低血液中循环内皮细胞水平(P<0.05,P<0.01),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温阳化浊通络方具有明显改善系统性硬化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作用,并可显著降低血液中的循环内皮细胞数量.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与CRP的关系及意义

    作者:姚磊;朱沂;余鹃春;蒋栋能;康玲;张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CRP与循环内皮细胞水平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以26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43例不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和2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数量及血清CRP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组CEC数量(8.3±2.4/0.9μl)和ClIP水平(6.41±2.12 mg/L)明显高于冠心病组(7.2±3.1/0.9μl、4.63±1.88 mr/L)(P<0.01)和健康对照组(3.6±2.0/0.9μl、2.31±1.26 ms/L)(P<0.01).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CEC数量和CRP水平呈正相关(r=0.682,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可能与CEC及CRP有关,二者的协同作用可能在其微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流式细胞术在检测肺动脉高压CEC计数中的应用

    作者:王红宇;王正飞;杨再珍;翟伟锋

    目的 探索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先灭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ic hypertension,PAH)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endothelialcells,CEC)计数的新方法.方法 选择先心病合并肺高压病人26例,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后,先后标记鼠抗人CD31及CD3抗体,应用流式细胞仪计数CD31及CD31双阳性细胞的百分比.寻找肺高压患者与CEC数量的关系.结果 CEC计数在肺动脉高压组(n=2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n=18).结论 流式细胞仪法能有效计数和分辨CEC,该方法克服了以往CEC研究方法的不足,提高了特异性及回收牢.

  • 川崎病患儿血管内皮损伤的临床干预

    作者:皮光环;田小兵;王媚;吴春;黄越;孙群英;何云

    目的 探讨川崎病患儿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和外周血浆血管件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损害的关系,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和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其影响.方法 川崎病45例,无冠脉损害组30例、冠脉损害组15例.健康儿童20例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川崎病患儿于病程的5~10 d单次输入IVIG治疗,2 g/kg,并均于1VIG治疗第4天开始子低分子肝素钠治疗,100 IU/kg,1次/12 h,皮下注射,连用7 d.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方法 计数各组儿童外周血CEC,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榆测其外周血浆vWF水平.结果 外周血CEC数量:冠脉损害组高于无冠脉损害组,且2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F=151.7 P<0.001);外周血浆vWF水平:冠脉损害组高于无冠脉损害组,且2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F=16.2 P<0.001);川崎病急性期IVIG干预治疗前后冠脉损害组、无冠脉损害组CEC数、vWF水平变化均有硅著统计学差异(t=9.31,4.43Pa<0.001;t=8.92 P<0.001,t=2.97 P<0.01).低分子肝素钠干预治疗前后CEC数量、vWF水平:冠脉损害组和无冠脉损害组均有显著差异(t=3.45 P<0.001,t=2.28 P<0.05;t=3.51 P<0.001,t=2.61 P<0.01).结论 川崎病存在明显的血管内皮损伤,有冠脉损害者血管内皮损伤更严重,IVIG和低分子肝素钠干预治疗对其有明显改善作用.

  • 新生猪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中循环内皮细胞形态学观察

    作者:常永超;许德英;王清江

    Gaynor等在兔血中发现了循环内皮细胞(CEC),此后Hladovec等建立了分离CEC的方法,并发现CEC数量和形态的变化可以反映血管的损伤及严重程度.该研究建立新生猪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HIBM),观察CEC数量和形态学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189 条记录 6/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