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辨别药物导致耳蜗毒性和前庭毒性的客观方法

    作者:陈曦;孙建军

    目前了解到有些药物对内耳有毒性作用,如引起耳蜗病变,导致听力损失。我们可以用脑干诱发电位(ABR)、耳声发射等方法直接检查发现,但如造成前庭功能损害,就只能通过行为学和组织学的方法进行检查,而上述方法也不易发现早期的前庭损害。本文作者通过实验了解前庭诱发电位(VsEP)在评价前庭功能方面的作用。……

  • 芬兰成人成骨不全患者的听力损失:一项全国性调查

    作者:

  • 239半规管阻塞术

    作者:曹振宇;张英;殷善开

    半规管阻塞术是在半规管骨管上开窗后,用骨蜡、骨屑、筋膜、生物胶或激光阻塞或阻断内淋巴流.目前应用多的是后半规管阻塞术治疗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其疗效已得到了肯定.在用后半规管阻塞术成功地治疗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后,有人进行了三半规管阻塞,旨在探索治疗梅尼埃病的方法.本文了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的特点、发病机制、半规管阻塞术的方法、与其它手术的比较、引起听力损失和保存听力的机制.

  • 在双耳听力损失患者处理中转诊至助听器门诊意义的预期评估

    作者: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听力相关性初步研究

    作者:原晶晶;鲍诗平;张帆;焦楠;刘勇刚;张伟

    目的 通过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听力水平了解HBV对听力是否存在影响.方法 对64名慢性HBV感染者(包括HBV携带者3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例)及46例对照者行纯音测听、声导抗测听等检查,并对平均听阈行统计分析.结果 3组语频平均听阈(500、1000、2000 Hz)比较,HBV携带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乙肝组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HBV携带组和对照组在500~ 8000 Hz倍频听阈无统计学差异(P>0.05),250 Hz听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乙肝组和对照组250~8000 Hz各频率听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250、2000、4000、8000 Hz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HBV携带者听力水平除250 Hz外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而慢性乙肝患者各频率均出现听力下降.提示慢性乙肝患者可能存在内耳的感染及病变.

  • 社区老年人群纯音听阈测试结果分析

    作者:马菲;曲成毅;白丽霞;王婷;银炯;薛志林

    目的 获得社区老年人群纯音听阈的正常值.为选取敏感频率测试老年人听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845例,按平均听阈(0.5、1.2和4kHz听阈平均值)≤40 dB HL为正常或轻微损失,筛选205人,按60~65岁、66~70岁、71~75岁和76岁以上分组,计算各年龄组在0.5、1、2、3、4和8kHz的听阈及听阈检出率,采用SPSS13.0软件进x2行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 听力正常老年人群不同年龄组听阈值存在显著差异(P<0.01).随着年龄增长,听阈值呈增高趋势;不同频率听力测试显示不同频率组听阈值存在显著差异(P<0.01),各年龄组的听阈随频率的增高而增高,随频率.年龄增高,听阈检出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高频较低频测听能够早诊断老年人听力损失,可作为检测老年人早期听力损失的客观手段.

  • 听神经病患者的临床听力学特点

    作者:马丽涛;李娜;孙勍;王辉兵;李红云;单希征

    目的 探讨听神经病患者的临床听力学特点.方法 自2003年1月-2007年5月共收集到22例听神经病患者的病例.总结听神经病患者的病史、纯音测听、鼓室曲线图、镫骨肌声反射、言语测听、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耳蜗电图(electrocochleogram,ECochG)、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及对侧白噪声抑制试验特点.其中10例患者行颅脑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结果 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13例,发病年龄为10~20岁,表现为进行性双耳听力下降,7例患者伴有耳鸣,突出的表现是言语识别率差,无噪声接触史和耳毒性药物应用史,无家族史.22例患者听力曲线包括上升型13例,平坦型7例,高频听力下降型2例;鼓室曲线图均为A型;镫骨肌声反射均消失.所有听神经病患者ABR不能引出;全部病例均可记录到DPOAE,但不能被对侧白噪声抑制.耳蜗电图显示17例患者-SP/AP>0.4,5例患者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消失或振幅很小,颅脑MRI检查无异常发现.结论 听神经病患者听力学检查有以下共同特点:①双耳进行性听力下降,青少年发病,言语辨别能力甚差,听力损失程度不同,多为轻度到重度,少数为极重度,纯音听力大多为低频下降为主的感音神经性聋,一部分表现为平坦型、甚至高频下降型;②声导抗为"A"型鼓室曲线,镫骨肌声反射引不出;③DPOAE均可引出,耳声发射对侧抑制消失;④ABR引不出或严重异常;⑤影像学检查无任何阳性发现.听神经病的确定目前仍停留于功能性诊断,尚不能确定其病因、病变部位,详尽的听力学检查、典型的听力学表现有助于临床诊断.

  • 鼻咽癌放疗后听力损失特征分析

    作者:孙映凤;杨海弟;郑亿庆

    目的 分析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听力损失的特征,从而探讨其可能的损害部位.方法 收集鼻咽癌放疗后患者54例108耳,放疗结束后纯音听阈测试结果,以放疗结束后生存时间分组,生存时间<10年者37例,≥10年者17例,按听力损失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按听力损失类型分为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及混合性聋.分析其耳聋发生率、听力损失类型、程度等特点.结果 108耳中97耳有不同程度的耳聋,占90 %(97/108);轻度聋20耳,占19%(20/108),中度聋27耳,占25%(27/108),重度聋26耳,占24%(26/108),极重度聋24耳,占22%(24/108);传导性聋4耳,占4%(4/108),感音神经性聋36耳,占33%(36/108),混合性聋57耳,占53%(57/108).女性听力损失的发生率为87%(45/52),男性听力损失的发生率为93%(52/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放疗后<10年者听力损失发生率为86%(64/74),≥10年者听力损失发生率为97%(3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大部分患者存在听力下降,以中耳及内耳同时受损多见,严重影响患者听觉言语交流,内耳损伤以耳蜗底转高频损伤为主.性别与鼻咽癌放疗后听力损失无关.患者听阈随着放射治疗后年限的增加而增大.

  • 耳鸣严重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THI问卷调查

    作者:雷珊珊;郑庆印;陈振倩;赵瑞利;毕丽艳;马小卫;杨影

    目的 探讨耳鸣时间、部位和响度及听力损失程度与耳鸣严重程度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对30例以耳鸣为第一主诉的原发性耳鸣患者进行纯音测听,使用中文版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评估患者耳鸣的严重程度,讨论耳鸣时间、部位和响度及听力损失程度与耳鸣严重程度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果 耳鸣时间和部位与THI得分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P<0.05),耳鸣响度和听力损失与THI得分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耳鸣时间和部位可能对耳鸣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影响,耳鸣响度和患者听力损失程度可能对耳鸣严重程度无明显的影响.

  •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力变化随访

    作者:杨花荣;思超;杨彩霞;白亚婷;白治丽

    目的 研究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力损失程度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82例,检测并观察听性脑干反应阈值正常和异常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出现时间;比较轻中度听力损失组和重度听力损失组黄疸出现时间及血清胆红素水平;分别对黄疸出现时间及血清胆红素值与听性脑干反应阈值进行单变量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 8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听性脑干反应阈正常23例,占28.05%,异常59例,占71.95%;DPOAE检测正常69例,异常13例,异常率15.85%.ABR正常的23例DPOAE均正常,ABR异常59例中DPOAE检测异常13例,正常46例.血清胆红素水平<342 μmol/L时,黄疸出现时间≤48 h组的重度听力损失者有1 5例,占50%,明显高于黄疸出现时间>48 h组的10%(P<0.05);血清胆红素水平≥342 μmol/L时,黄疸出现时间≤48 h组和黄疸出现时间>48 h组的轻中度和重度听力损失者的比例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直线相关性分析,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听性脑干反应阈呈明显正相关(r=0.652,P<0.05),黄疸出现时间与听性脑干反应阈呈明显负相关(r=-0.756,P<0.05).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越高,出现黄疸的时间越早,听力损失程度越严重.

  • 不同人群高频听力测试结果分析

    作者:曹永茂;陶泽璋;罗志宏;朱素琴;李骏;舒进;黄治物

    目的通过测试不同年龄段常频听力正常受试者的高频听阈,从而获得高频听力的正常值.方法2002年2月~2003年12月,对常频听力正常的受试者进行了高频测听.按国际标准将符合条件的受试者分为青年组和成年组,青年组160名,年龄在18~25岁之间,平均21.7岁,其中男96名,女64名;成年组192名,并按照10岁为一个年龄段分为25~岁、35~岁、45~岁、55~岁和65~岁5个小组,每组均行双耳常频和高频听阈测试,计算高频各频率的检出率,并对检查结果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别进行方差分析和x2检验.结果青年组常频听力测试在各频率均<25 dB HL,在4000、6000和8000 Hz处的听阈略高(P<0.05);成年组常频区的听力测试在各频率均≤25 dB HL,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听阈值有逐渐提高的趋势(P<0.05).将青年组和成年组受试者按照性别分类,发现女性受试者的听力比男性的好(P<0.05).高频听力测试显示正常青年组的听阈随频率的增高而增高(P<0.05),同时对于各个频率,随年龄的增长听阈也逐渐提高(P<0.05).结论本研究获得了青年人以及不同年龄段成年人的常频和高频听阈均值及其性别差异.

  • 52例听力损失儿童及其父母耳聋基因芯片筛查结果分析

    作者:邹凌;蔡娟;杨馨婷;吕康模

    目的:对非综合征性先天性重度及以上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及其父母进行耳聋相关基因检测,探讨耳聋基因芯片筛查在临床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来自医院听力检测中心的47个听障儿童家庭,包括52例非综合征性先天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儿及其父母,应用遗传学耳聋基因芯片对47个家庭进行GJB2、GJB3、SLC26A4、线粒体12S rRNA4个常见耳聋基因9个检测位点的基因检测。结果146例受检者中,17个家庭的43例筛查结果阳性,其中16例听力损失患儿筛查阳性,筛查阳性率为30.8%。GJB2基因235delC位点纯合突变8例,GJB2基因235delC位点杂合突变20例,GJB2基因235delC位点和SLC26A4基因IVS7-2A>G位点杂合突变1例,SLC26A4基因IVS7-2A>G位点纯合突变2例,SLC26A4基因IVS7-2A>G位点杂合突变10例,SLC26A4基因2168A>G位点杂合突变2例。结论应用耳聋基因芯片检测技术能快速、高效地检测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的遗传性致病基因,适用于大规模群体耳聋基因的筛查,有助于临床医生从病因学角度辅助耳聋诊断,引入正确的康复干预措施,并为具有聋病易感基因的听力损失儿童家庭提供针对性的遗传咨询指导。

  • 鼓膜穿孔患者真耳耦合腔差(RECD)的测量和应用

    作者:刘平;王恺;郑芸;郑虹

    前言鼓膜穿孔在临床上较常见,多由外伤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起.由于鼓膜穿孔导致的传导性耳聋者,可以通过手术提高听力.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鼓膜穿孔患者都愿意接受中耳手术,有些患者(尤其是长期干耳者)要求通过配戴助听器来补偿听力.这类患者由于鼓膜穿孔,其外耳道容积、劲度、质量及阻抗特性和正常人相比有很大不同,因此其听力损失和声学特性也差别较大,为他们选配助听器时,要考虑这些因素并对其进行定量.这种真耳和助听器耦合腔的差别称为真耳耦合腔差(RECD).本文就鼓膜穿孔患者RECD的测量和应用综述如下:

  • 可训练助听器——自动优化压缩、频响和增益

    作者:尤金成;段吉茸;戴瑞邦;Josef Chalupper

    听力学家通常根据患者的听力损失特点利用特定的处方公式来确定增益、频率响应以及压缩的初始设置,以便使每一位患者的助听器设置达到理想状态.传统的常规处方公式包括NAL-NL1(National Acoustic Laboratories' nonlinear fitting procedure,version 1)、DSLv5(desired sensation level version 5.0)或助听器制造商针对特定产品推出的处方公式.

  • 人工耳蜗技术报告(Ⅴ):成人植入的成效

    作者:冀飞;郗昕;洪梦迪

    1语后聋成人成人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主体是语后聋患者.也就是说,他们的听力损失是在获得了言语和语言之后才出现或变为极重度聋的.

  • 老年人听力筛查现状分析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傅鑫萍;段吉茸;张敏

    人口老龄化将成为21世纪的社会问题,老年性听力损失越来越需要广泛的关注.由于老年人对听力保健认识不足,助听器价格昂贵等原因使其未进行有效的干预.开展高效益低成本的老年人听力筛查有助于提高老年人听力保健意识.政府主导的助听器补贴政策在缓解老年人经济压力的同时,也有助于不断增强老年人听力保健意识,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改善老年听损人群的日常生活.本文就目前国内外老年人听力筛查现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未来老年人听力筛查提供帮助.

  • 骨导听觉稳态反应

    作者:高胜利;黄治物

    听觉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 state responses,ASSR)是由调制声信号的反应相位与刺激信号相位引起的具有稳定关系的听觉诱发电位.近年来关于ASSR的研究报道较多,其中大部分是关于气导ASSR的研究.然而如同其它听力检测方法,气导测试仅能评估听力损失的程度,不能判断听力损失的类型(如鉴别传导性,感音神经性及混合性聋),如气骨导联合应用可弥补这一缺陷.因此随着ASSR广泛应用于临床,骨导ASSR(BC-ASSR)的研究显得有一定的必要性.本文就骨导ASSR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前景综述如下:

  • 利用激光触发听觉的光学耳蜗

    作者:张开银;邱建新;李亮;黄银生

    1 引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有轻度听力损失者(听力阈值在25~40 dB之间)近6亿,中度以上听力损失者(听力阈值大于40 dB)大约2.5亿.导致耳聋的原因很多,比如耳毒性药物、遗传、感染和疾病等因素.近年来,因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导致耳聋的人数也逐渐增多.

  • 增强患者满意度的新解决方案——耳内受话器(RIC)技术

    作者:张敏;段吉茸;戴瑞邦

    研究表明用户希望助听器使用简易有效,美观、配戴舒适并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1].近年新出现的耳内受话器(receiver in the canal,RIC)技术和一系列创新自动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满足这些需求.耳内受话器技术能为更宽范围的听力损失患者提供无反馈和无堵耳的选配,行为研究表明该技术在实际生活中也具有显著的接受度.以下将以CENTRA Active为例讨论耳内受话器技术独特的声学特性及应用.

  • 儿童行为测听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作者:邹建华

    近年来,随着诊断听力学的迅速发展,听力检测方法越来越多.先进的电生理检测设备能够快速、客观、准确地获得听觉反应值,在临床及康复听力学中都占据了很大的优势,相比较而言,传统的行为测听技术显得费时费力、测试结果不稳定等.但是,行为测听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有着电生理测听技术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这项技术始终贯穿在临床听力学特别是聋儿康复过程中,不但用于小儿听力损失的诊断,在小儿助听听阈获得及人工耳蜗调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谈谈儿童行为测听技术应用的心得.

872 条记录 3/44 页 « 12345678...434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