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转移癌射频消融治疗方案制定--超声造影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薇;吴洁;武金玉;严昆;杨薇;李荣杰;张仲一;陈敏华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转移癌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前的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7月-2012年12月期间经皮RFA治疗的肝转移癌共267例485灶为本研究对象。其中180例251灶RFA治疗前行CEUS检查并确定RFA治疗方案(CEUS组),另87例234灶为RFA治疗前未行CEUS检查(对照组)。两组病例的各项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采用增强CT或(和)MRI、CEUS及肿瘤标志物检查定期随访判断疗效。结果 CEUS组中,25.1%(63/251灶)的CEUS测值较常规超声增大3 mm以上;8.8%(22/251灶)CEUS后显示清晰;造影后发现新病灶41灶。 RFA治疗后,肿瘤早期灭活率CEUS 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5.2%(239/251灶)、92.7%(217/234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局部复发率CEUS组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4%(31/251)、19.7%(46/234)(P<0.05)。局部复发时间CEUS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转移癌经皮RFA治疗前行CEUS检查有助于准确判断病灶大小及数目,制订有效治疗方案,从而提高肿瘤早期灭活率、降低复发新生率。

  •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经皮肝穿门静脉大剂量热碘油栓塞治疗肝转移癌

    作者:独建库;何伟华;邹洋;马小桔

    目的 探讨采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皮肝穿门静脉灌注大剂量加热碘油治疗肝转移癌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肝转移癌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联合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分别采用TACE联合经门静脉路径灌注大剂量热碘油和常规TACE治疗.结果术后复查CT、MRI,联合组瘤体缩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随访6、12、18、24个月,联合组总有效率为61.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TACE联合经皮肝穿门静脉灌注大剂量热碘油治疗肝转移癌疗效比常规TACE方法更有效,是治疗肝转移癌安全有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转移癌的对照研究

    作者:周春泽;吕维富;张行明;肖景坤;张正峰;鲁东

    目的 探讨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PVE)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转移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9例无法或拒绝接受手术切除肝转移癌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6例)单纯行TACE,治疗组(23例)在此基础上联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观察比较2种疗法对患者术后肝功能、肝脏体积、不良反应、并发症及近期疗效和累积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①术后6个月治疗组有效率65.2%(15/23)高于对照组30.8%(8/26)(P = 0.04);治疗组肿瘤长径总和由术前(9.92 ± 2.63)cm下降为术后(7.32 ± 2.61)cm,对照组由术前(10.34 ± 3.12)cm下降为术后(9.13 ± 3.42)cm,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1个月及13个月,累积生存率比较P < 0.05.②肝脏体积变化比较:对照组术后肝脏体积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术前非栓塞叶体积为(481 ± 251)cm3,术后2,4,8周分别为(523 ± 250)cm3,(548 ± 249)cm3,(552 ± 249)cm3,分别比术前增加(10.1 ± 7.6)%,(16.1 ± 10.9)%,(17.2 ± 11.5)%.③术后肝功能:两组患者术后血浆白蛋白水平变化均不明显,治疗组术后第1,3天,ALT、AST、TB等指标较术前明显升高,至术后第7天下降(P > 0.05).两组相比,术后第1天、第3天ALT、AST、TB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第7、14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选择性PVE联合TACE能够有效的控制和缩小肝转移癌,改善患者累积生存率,是治疗无法手术切除肝转移癌安全有效的选择,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 介入化疗配合中药治疗肝转移癌疗效观察

    作者:沈德美;乔德林;章宏靖

    临床发现胃癌时伴有肝转移者约占5%~8%;结、直肠癌10%~25%在治疗时已有肝转移[1].大部分病人早期诊断困难,失去了手术机会.我院从1994 年2月~1999年12月,将因胃、结、直肠癌在根治术后或姑息术时证实的肝转移癌36例,给予介入化疗加中药治疗后的疗效分析,报告如下.

  • 转移性肝癌组织间置管后装放射治疗

    作者:孟岩

    目的:观察转移性肝癌组织间插植后装放射治疗的效果和毒副反应,探讨其应用于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可行性.方法:对25例结、直肠癌术后确诊肝转移患者行组织间插植后装放射治疗.剖腹探查术中置管18例,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7例.放射源为高剂量率192Ir,每次照射8~10Gy,总量30~40Gy,3~5次,1~2周内完成.结果:25例无明显毒副反应,1,3,5年生存率(按寿命表法)分别为81.8%,34.5%,10.2%.癌胚抗原(CEA)滴度变化可作为肿瘤控制与否及有无肝内、外隐匿病灶的重要指标.结论:术中B超引导肝穿刺2种置管法安全、可靠;作为局部根治性治疗手段,对原发于结、直肠的肝转移癌的治疗是有效的.

  • 直肠癌合并肝转移同时手术切除的安全性及预后

    作者:李勇

    目的 探讨直肠癌合并肝转移患者施行同时手术的安全性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2月至2003年9月直肠癌合并肝转移同时施行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og rank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23例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6%、60.9%和21.7%.区域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术后生存期有关.结论 对直肠癌合并肝转移患者施行同时手术及二期手术切除,均可获得相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疗效更好.

  • 腹腔镜联合射频消融和125I粒子治疗肝转移癌

    作者:陈开运;向国安;王汉宁;高鹏;张刚庆;肖方联

    目的 探讨腹腔镜切除并联合应用射频消融和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转移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62例术前经CT或MR确诊肝脏有转移灶的患者,行腹腔镜下肝转移瘤切除或射频消融,后将125粒子植入肝脏肿瘤部位.结果 术中超声发现新病灶17个,所有患者均顺利行腹腔镜切除或射频消融及125粒子植入.2例术后出现肝脓肿,1例术后发生腹腔少量出血,余无严重并发症.125个转移病灶位于肝脏右后内叶或巨大仅行腹腔镜下射频消融及125粒子植入,22例患者的38个边缘转移病灶行离体切除.随访12~25个月(平均22.3个月),有12例转移癌未见液化,行腹腔镜下二次射频及125粒子植入.1年生存率为74.2%(46/62),2年生存率为59.7%(37/62).结论 腹腔镜切除并联合应用射频消融和125粒子植入治疗肝转移癌具有微创、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 大肠癌肝转移切除并术中门静脉置灌注泵治疗体会

    作者:吴清泉;张平

    大肠癌肝转移发生率较高,积极治疗大肠癌肝转移,是提高大肠癌远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我院自1997年对大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并行术中门静脉置灌注泵化疗的患者10例,随访至2002年4月,取得一定效果,现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 乳腺癌肝转移诊断和治疗现状

    作者:李小平;黄雯霞;刘鲁明

    大多数乳腺癌患者诊断时已发生了隐匿性远处转移,肝脏为仅次于肺、骨的第三位乳腺癌远处转移部位,尸检约为50%~60%有肝转移.乳腺癌肝转移(breast cancer liver metastasis,BCLM)被多数学者认为是影响乳腺癌预后较重要的因素,与其他部位转移相比较,肝转移对化疗反应差,生存期短.文献报道BCLM的平均生存期为9个月,1年生存率仅为23.4%.

  • 血清TGF-α水平对肝癌临床诊断的意义

    作者:梁启廉;揭育丽;银正民;张英;梁伟娟

    目的:检测血清TGF-α在肝癌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8例原发性肝癌、16例肝转移癌、20例肝硬化及25例正常人的血清TGF-α含量,并与AFP值进行比较.数据用x±s表示,以正常人x±2s作为上限计算TGF-α阳性率,以400μg/L为上限计算AFP阳性率.结果: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TGF-α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原发性肝癌组、肝转移组血清TG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P<0.05、P<0.01);原发性肝癌Ⅲ期组血清TGF-α水平高于Ⅱ期,但无明显差别(P>0.05);原发性肝癌组肝转移组血清TGF-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转移组血清TGF-α和AFP阳性率分别为68.8%和0%;原发性肝癌组血清TGF-α和AFP阳性率分别为78.9%和68.4%.结论:肝癌患者血清TGF-α明显升高,血清TGF-α检测有助于肝癌的诊断、鉴别诊断,效果优于AFP,但对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意义不大.

  • 骨显像发现下消化道出血一例

    作者:朱虹;常林风;秦丽萍;冯宣;汪蔚南;陈龙邦;龚涌灵

    患者女,48岁,因皮肤、巩膜黄染,腹胀伴双下肢肿胀1个月余,加重20余天入院。患者3年前曾在当地医院作“左乳癌改良根治术”。1个多月前因“黄疸”在当地以“药物性肝炎”予保肝、对症治疗,后经外院CT诊断为“肝胆管细胞癌伴肝内转移、脾转移”,遂转入本院肿瘤科。体格检查:巩膜、全身皮肤和粘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左乳缺如,右乳未扪及包块。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肝胆B超示:①弥漫性肝癌化疗后改变,胆囊萎缩;②大量腹水。上腹部CT示:①肝转移癌侵犯肝内胆管;②T11低密度灶考虑转移癌;③大量腹水。临床诊断:左乳癌术后伴肝转移。为证实和了解肿瘤骨转移情况,申请全身骨显像。

  • 灰阶超声造影对肝肿瘤21例诊断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海鸣;高勇

    使用SonoVue造影剂对肝肿瘤21例作超声造影检查.同时与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对比分析.21例造影显示病灶34个.选择其中23个典型病灶为重点观察对象.结果:超声造影准确定性19例(90.5%),常规超声为10例(47.6%)和彩色多普勒超声为12例(57.1%).结论:二代造影剂SonoVue可连续观测病灶内血流灌注情况,等同于增强CT和增强MRI的检查原理和判断标准,是超声诊断肝肿瘤的一种新型实用手段.

  • 伊立替康与替吉奥联合治疗胃癌同时性肝转移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张辉

    目的:回顾性分析伊立替康与替吉奥联合治疗胃癌同时性肝转移临床疗效。方法入组胃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65例,选用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化疗方案:伊立替康180 mg/m2,静滴,d1;替吉奥胶囊60 mg/m2,2次/d,d1~d14。每个周期21天,经4个周期化疗后进行疗效评价分析。结果此组65例患者中3例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25例疾病稳定,19例疾病进展。临床有效率32.3%(21/65),疾病控制率70.8%(46/65),中位缓解期为6.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9.7个月。此组患者不良反应为:①恶心、呕吐Ⅰ/Ⅱ度(63.0%);②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Ⅲ/Ⅳ度(38.2%);③延迟性腹泻发生率为74.5%,其中严重36.0%(Ⅲ/Ⅳ度);④脱发Ⅰ/Ⅱ度(58.7%);⑤其他:口腔黏膜炎、皮肤毒性等(23.0%)。结论立替康与替吉奥联合方案治疗胃癌同时性肝转移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基本可耐受,对于胃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经皮微波凝固综合治疗转移性肝癌

    作者:沈杰;马爱英;刘秋如;丁威;王亚进

    目的 观察经皮微波凝固(PMCT)为主综合治疗转移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对35例转移性肝癌,共96个目标病灶,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然后在超声引导下行PMCT和经皮瘤内注射无水酒精(PEI),1个月后再进行全身静脉化疗.结果 经综合治疗后,患者受益率(CR+PR+SD)为88.6%,血清肿瘤指标转阴率为75.9%(22/29),中位生存期为24.5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1.4%、51.4%.结论 以PMCT为主联合TACE、PEI和全身化疗治疗转移性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合理的综合序贯治疗模式.

  • 肝转移癌介入治疗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陈秀芳;孙余省

    肝脏特殊的解剖及生理位置使其成为恶性实体肿瘤的常见转移部位,高选择性肝动脉插管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该病常见方法之一.本院于2001年9月~2003年10月共收治81例肝转移癌患者,均接受肝动脉及部分原发灶动脉插管介入治疗,取得较好效果,但术后多数患者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并发症.现将介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

  • 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进展

    作者:张成武;赵大建

    近年来,随着肝脏外科的发展,诊断治疗新技术和新药物的不断涌现,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的理念和方法日益更新.现就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的适应证、手术时机、不可切除肝转移瘤的治疗及围手术期化疗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 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进展

    作者:卢长江;陆才德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据统计,2004年美国有超过145 000的结直肠癌新患病例,有超过56 000患者死于结直肠癌[1].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的主要靶器官.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率可高达50%,而能获得手术切除者仅占10%~20%[2].如何处理结直肠癌肝转移,是改善结直肠癌预后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国内外学者对肝转移癌的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不能切除的肝转移癌,也已有许多可行的治疗方法.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动态CT增强扫描影像学表现

    作者:姜海涛;张彦梅;范璐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肝内转移灶CT动态增强表现特征以及肝内分布规律.方法 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94例,常规行三期增强CT检查.结果在94例结直肠癌患者中,检出肝内转移灶389个,包括环形强化灶224个(57.6%),结节状强化灶122个(31.4%),其它类型强化灶43个(11.1%);33例右侧结肠癌患者肝内转移灶位于肝右叶者89个(69.5%),位于肝左叶者39个(30.5%),右叶分布比例明显高于左叶(P<0.05);61例左侧结肠癌患者肝内转移灶位于肝右叶者137个(52.5%),位于肝左叶者124个(47.5%),两组肝内转移灶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结直肠癌肝转移灶CT动态增强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其原发病灶位置与肝内转移瘤分布有一定的规律,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提高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癌的检出率.

  • 肝肿瘤微创切除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效果研究

    作者:王金榜;庄競;刘永刚;李保东;冯伟宇;徐冬利;张辉亮;程科

    目的 比较开腹与腹腔镜下微创肿瘤切除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1年2月~2014年8月我科收治的8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开腹手术切除治疗38例,经腹腔镜下肝肿瘤微创切除术治疗44例.术后常规行影像学检查随访.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围术期死亡,两组出现白细胞下降、消化道反应、乏力、手脚麻木、肝区疼痛、发热、黄疸、腹腔积液等不良反应,部分不良反应有显著差异;术后第7 d和14 d,两组血清AST、ALT均先升高后降低,血清白蛋白和胆碱酯酶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1 a、2 a和3 a生存率分别为86.4%、47.7%和38.6%,开腹组分别为71.0%、42.1%和34.21%,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下肝肿瘤微创切除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效果较好,但对患者全身情况要求较高,手术技巧需娴熟,其在这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还需要继续观察.

  • 一期切除结直肠癌并发肝转移癌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新团;耿智敏;王华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一期切除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8年7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结直肠癌并发肝转移癌患者72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分期切除,治疗组给予一期切除.结果 在围手术指标的比较中,治疗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87.38±100.87)mL和(644.39±124.88)mL,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6.00±2.75)d和(9.50±3.00)d,P<0.05],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4.25±2.95)d和(18.85±4.66),P<0.05];在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中,36例治疗组未发生切口感染,显著低于对照组(8.3%,P<0.05);在生存情况的对比中,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7.44±6.44)月和(34.98±5.29)月,P<0.05],1a生存率分别为97.2%和80.6% (P<0.05).结论 一期切除结直肠癌和肝转移癌是安全可行的,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使患者生存获益.

233 条记录 6/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