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

    作者:刘东举

    肝脏是结直肠癌主要的转移部位,大约50%发生肝转移.结直肠癌肝脏转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机制尚不完全明了,微转移是可能的原因之一[1].从解剖学的角度看,引流结直肠的静脉血流均汇入门静脉进入肝脏,肝窦是胃肠道血液回流的部位,对血流的廓清率高,是肿瘤细胞易着床的脏器,结直肠癌易侵入静脉,发生率可高达20%~ 30%;癌细胞一旦脱落进入血循环,很容易在肝脏形成转移灶.据国外资料报道:恶性肿瘤患者40%有肝转移,而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率高达60% ~71%.

  •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胃癌侵袭关系的研究

    作者:马波;赵吉生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通过采用流式细胞仪(FCMS)对胃癌患者外周血中sICAM-1的水平进行定量测定.结果sICAM-1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有肝脏转移癌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癌组(P<0.01).结论sICAM-1做为免疫抑制因子阻断了ICAM-1/LFA-1系统功能,削弱了机体免疫监视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破坏作用,导致肿瘤细胞不断生长和发生远处转移.

  • 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与胃癌浸润和转移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及外周血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与胃癌浸润和转移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和外周血中ICAM-1的水平.结果ICAM-1在胃癌组中腺癌和粘液细胞癌均有表达,其中高分化腺癌表达水平高于低分化腺癌,有肝脏转移癌组高于无转移组.胃溃疡组织中未见表达.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在胃癌患者血清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有肝脏转移癌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癌组.结论ICAM-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可能有助于肿瘤细胞浸润和转移的发生.而ICAM-1作为免疫抑制因子阻断了ICAM-1/LFA-1系统功能,削弱了机体免疫监视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破坏作用,导致肿瘤细胞的不断生长和发生远处转移.

  • 梗阻性黄疸的CT诊断

    作者:王景宇;崔喜民;郭士伟;辛颖波

    1 资料和方法本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29~72岁,平均55.8岁.其中胰头炎3例,胆管炎5例,胆总管结石17例,胰头癌9例,胆管癌7例,壶腹癌3例,肝转移癌4例,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采用CE1600i型全身CT机,层距10mm,层厚10mm,重点部位用5mm薄层扫描.

  • CT对于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及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白利杰;黄江;沈美铖;陈鑫;李建龙

    目的:探讨CT对于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及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及肝癌患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变类型将其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包含原发性肝癌患者32例,B组包含肝转移癌患者28例,C组包含肝血管瘤患者41例.采用CT全肝灌注扫描模式对三组患者占位病灶组织、病灶周围组织及正常肝脏组织灌注参数进行比较.结果:三组占位病灶组织,B组患者肝动脉灌注量(HAP)低,C组患者HAP高;A组患者门静脉灌注量(PVP)低,C组患者PVP高,三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C组总肝灌注量(TLP)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A、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肝动脉灌注指数(HPI)无明显差异(P>0.05);B组病灶周围组织HAP及HPI明显高于A、C组(P<0.05),A、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PVP及TLP差异不显著(P>0.05);三组正常肝脏组织CT灌注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T灌注成像对于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及肝血管瘤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但明确诊断仍需结合其他检测方法进行.

  • 肝转移癌放射治疗进展

    作者:鹿凯;陈林;张莉萍;吴静;李香兰;尤庆山

    过去的几十年,在肝转移癌的治疗方面,放疗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对于局部肝转移癌,临床上往往采取加大剂量已提高局部控制率,以期提高患者生产期.但是,对于有症状的广泛性肝转移患者则给以全肝低剂量照射.放疗已成为不适合手术或化疗等方式的肝转移癌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放疗靶区勾画及放疗技术进步更好的保护了高剂量靶区周围的正常肝脏组织,使得提高靶区放疗剂量的手段很好的应用于临床.关于肝转移癌的适形与立体定向放疗治疗的提高局控率及生存期的临床研究不断出现.本文就局部肝转移的根治放疗与全肝的姑息放疗临床数据做相关综述,认为放疗在肝转移癌的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但是,肝转移癌的临床随机试验研究仍较匮乏.

  • 肝泡型棘球蚴病和肝恶性肿瘤的超声鉴别诊断

    作者:周文蓉;张海;丁海耀;汪金鑫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肝泡型棘球蚴病与肝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就诊于青海红十字医院超声科的36例肝泡型棘球蚴病患者和31例肝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肝泡型棘球蚴病与肝恶性肿瘤的灰阶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表现特征.结果 ①灰阶超声:36例肝泡型棘球蚴病患者,共发现病灶49个,病灶大面积(5.06±2.46) cm2,边界尚清,内部为较低回声、欠均匀;31例肝恶性肿瘤患者病灶大面积为(7.29±5.83)cm2,边界欠清,内部回声为较低回声.②超声造影:肝泡型棘球蚴病49个病灶内部三期均未见造影剂充盈,病灶周边呈环状增强;肝恶性肿瘤动脉期表现为高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表现为等增强或低增强,异常灌注区清晰.结论 肝泡型棘球蚴病超声造影表现有别于肝恶性肿瘤,超声造影技术在肝泡型棘球蚴病和肝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价值.

  • 射频消融术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转移癌

    作者:马国安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A)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转移癌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不宜或不能手术的转移性肝癌患者40例行RFA(A组),38例行TACE(B组).观察缓解率、半年、1年、2年生存率.结果A组缓解率、半年、1年、2年生存率为65%、87.5%、70%、22.5%.B组缓解率、半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78.9%、94.7%、78.9%、39.5%.结论对肝转移癌患者TACE术疗效优于RFA.

  • 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的彩色超声鉴别诊断

    作者:王秀云;李风华;郝晶

    目的评价肝肿瘤指标和肿瘤血管分布模式在鉴别肝恶性肿瘤方面的价值.方法对113个肝恶性肿瘤进行彩色及脉冲多普勒显像,观察肝血流模式,计算肝肿瘤指标(肿瘤血管血流速度峰值/同侧肝动脉的血流速度峰值).结果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的肝肿瘤指标分别为1.12±0.36、0.62±0.21,二者有显著差异(P<0.0D;原发性肝癌血流模式多呈"提篮"型和肿瘤内血流,而肝转移癌多见肿瘤外围绕行的血流.结论彩超上用肝肿瘤指标鉴别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是有价值的,原发性肝癌血流模式有一定特征,但特异性有限.

  • 胃肠道癌局限性肝转移的95例治疗分析

    作者:王向昱;郑志强;叶兵;王继生

    目的探讨胃肠道癌局限性肝转移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87-2000年收治的原发癌根治术后的95例胃肠道癌局限性肝转移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原发癌加肝转移灶切除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1%、39.1%、19.4%,而肝转移灶未治疗的患者其分别为26.7%、0、0,1、3年生存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肝转移灶微波固化和无水酒精注射及肝脏区域化疗的合并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5%、29.4%、12.0%,其与肝转移灶切除组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肝转移灶未治疗组的1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P<0.05).结论胃肠道癌局限性肝转移患者,应尽可能彻底切除原发癌和肝转移灶,肝转移灶微波固化和无水酒精注射及肝脏区域化疗是其治疗的重要的补充.

  • “七平衡整合肿瘤诊治技术”应用移植肝转移癌1例探索与研究

    作者:梁喜才;孙家兵;邓志梅;刘岩

    我国1977年开展人体肝移植的尝试,随着经验的积累,尤其是近10年的飞速发展,我国的肝移植已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术后疗效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2014年8月MORA科成功救治一名因肝癌复发行肝移植术术后广泛转移的患者,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7岁,2年前于体检时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并于2012年5月26日行肝癌切除术,病情好转出院.于2013年2月复查肝脏CT时提示肝癌复发,同年3月份行肝移植术,并发胆管炎,给予抗炎及口服药物(FK506 0.5 g,2次/日,雷帕明片1片,1次/日,拉米夫定片300 mg,1次/日,熊去氧胆酸片150 mg,1次/日,阿西替尼0.5 mg,1次/日)治疗,时有乏力、食欲不振、咳嗽、反酸,2013年9月行PET-CT时提示肺转移瘤可能,行肺脏粒子植入术(具体粒数不详)治疗,术后双肺转移瘤较前缩小,但有胸腔积液,时有胸痛、胸闷、乏力,多次复查AFP及肝功化验逐渐升高,经几家医院就诊,确定广泛转移,且病人出现恶液体质,治疗没有进展.

  • 胃原发性绒毛膜癌1例

    作者:郭仁杰;吴宁;黄汉兴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9岁.因进食差,消瘦2个月,发现上腹肿物1个月,于2005年4月9日人院.查体:心、肺(一),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上腹可触及10cm大小肿物.电子胃镜:胃窦癌伴幽门狭窄.病理示:(胃窦)低分化腺癌.B超:肝左叶及肝门区占位性病变.于2005年4月21日行胃癌根治术及肝转移癌局部切除.术中见胃肿瘤位于胃窦约10 cm×10cm大小,侵出浆膜,侵犯横结肠系膜,与肝十二指肠关系密切.术后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 超声造影在肝脏瘤样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卢晓潇;邹晓娉;黄雪兰;曹霞;王薇;杨欣;郑春梅;李丹;潘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瘤样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患者102个肝脏瘤样病变(病灶直径≤3.0cm)进行声学造影检查,分析造影增强模式,所有病例均经术后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结果:102个肝脏瘤样病变造影模式分别有特征性表现,30个肝细胞癌中26个病灶表现为“快进快出”,仅4个病灶表现为“快进慢出”;25个肝转移癌中11例为单发病灶,14例为多发病灶,均呈恶性肿瘤典型“快进快出”造影模式;21个肝血管瘤病灶表现为“慢进慢出”;9个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表现为“快进慢出”;7个炎性假瘤病灶表现为三期均无造影剂进入;10个肝脏局部脂肪缺失病灶表现为“等进等退”.结论:肝细胞癌、肝转移癌、肝血管瘤、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炎性假瘤、肝脏局部脂肪缺失在超声造影过程中具有特征表现,超声造影能够为肝脏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30例

    作者:张家驹

    笔者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30例,疗效满意.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龄在36-74岁之间,用药前体温38.6-39.8℃,发热时间11-42d.其中原发性肝癌14例、肝转移癌3例,肺癌9例,乳腺癌肺转移1例,肺癌脑转移3例.舌质红或绛21例,暗红7例,淡红2例,脉细数16例,弦数10例,滑数4例.

  • 胃癌肝转移与肝硬化的关系

    作者:王志刚;李创;汪昱;郑起;秦新裕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转移的规律.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3年间手术诊治并经病理组织学确诊57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45例,伴肝转移者2例;胃癌无肝硬化患者531例,伴肝转移癌者99例.结果:肝硬化组肝转移癌发生率为4.4%,非肝硬化组肝转移癌发生率为18.6%.结论: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的肝转移发生率显著低于不合并肝硬化患者.

  • 大肠癌肝转移机制及诊治进展

    作者:施东华;王小林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大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在西方国家,大肠癌是癌症死亡的第二位原因,大约有1/4的大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发现已存在肝脏转移灶,而肝转移是晚期大肠癌患者的主要死因.对大肠癌肝转移机制的研究,可能为临床诊治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提供新的线索.

  • 肝动脉化疗灌注术与化疗栓塞术对肝转移癌患者近期疗效和生存率的影响对比

    作者:董增辉;殷占新;王常富;吕婷

    目的 对比分析肝动脉化疗灌注术与化疗栓塞术对肝转移癌患者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肝转移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化疗灌注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的肿瘤直径和Child-Pugh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出现恶心 、呕吐 、发热 、肝功能受损以及肝区疼痛等并发症情况;并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观察其半年生存率以及1年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的有效率为63.38%(23/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89%(14/36)(P<0.05);治疗后两组的肿瘤直径和Child-Pugh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恶心呕吐 、发热 、肝功能受损以及肝区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半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化疗灌注术相比,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可以明显提高肝转移癌患者近期疗效,改善肝功能 、缩小肿瘤面积(体积),且提高远期生存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阿妥伐他汀对结肠癌裸鼠肝转移模型cyr61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蔚;李建生;王忠振

    大肠癌患者肝转移发生率为50%[1].他汀类药物具有减少心血管急症发生率及抗肿瘤双重作用,我们前期进行了阿妥伐他汀对结肠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2],本实验建立人结肠癌细胞裸鼠肝转移模型,探讨阿妥伐他汀对结肠癌裸鼠肝转移癌生长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 肝转移癌的介入治疗

    作者:钱骏

    肝转移癌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在西方国家,肝转移癌和原发性肝癌的比例约为20:1,在我国,两者发生概率相近.肝转移癌源于结、直肠癌者多见,预后不良,平均生存时间仅6~12个月[1].

  • 直肠上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直肠癌肝转移17例

    作者:左方田;石青;徐甜甜;方素芬;杨洋;郭武华

    目的 探讨直肠上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转移直肠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对合并肝转移直肠癌17例患者行TACE后再进行直肠上动脉化疗栓塞术,经3F微导管超选择进入直肠上动脉后灌注5-Fu和草酸铂,再注入伊立替康和Lipiodol乳化栓塞剂.结果 17例患者治疗均获得成功,术后2~7d16例患者解黏液脓血便明显增加,有些患者可见明显坏死组织.3例腹痛患者2例在术后3d腹痛消失,1例5d消失.1周时有5例肛门胀痛消失,2例明显的改善.1周时7例患者里急后重感明显改善,4例改善不明显.长期随访未发现肠穿孔、局部感染患者.结论 直肠上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合并肝转移直肠痛是安全有效的,其快速促进直肠肿瘤坏死的作用可以作为直肠癌综合治疗手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33 条记录 5/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