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骨痛、夜尿多、乏力:当心多发性骨髓瘤
张大爷今年65岁,近一年总是感到疲乏,还经常发作腰腿痛,起夜的次数也从以前的一次增加到三、四次.到附近的医院看过,检查有轻微贫血、腰椎间盘突出、前列腺肥大.医生说这些都是老年人常见的问题,建议加强营养,进行牵引,并加用针对前列腺增生的药物,但症状并没有明显好转.有一天下雪后,张大爷滑了一跤,跌坐在地上,腰痛剧烈.到医院一检查,发现是腰椎压缩性骨折,同时有中度贫血和蛋白尿.经骨髓穿刺和血液检查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在医生的建议下,张大爷进行腰椎骨折保守治疗两周后开始接受全身化疗.其实,像张大爷这样经过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才得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并不少见.
-
骨髓穿刺中的护理配合探讨
目的 探讨骨髓穿刺中的护理配合.方法 本院收治的86例需行骨髓穿刺的患者,数字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3例采取优质护理,对照组43例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在实施干预后,研究组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行骨髓穿刺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
利福平致血细胞减少22例报告
我院1988~1998年间结核病人服用利福平(RFP)引起血细胞减少共22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2例中男16例、女6例.年龄18~66岁,平均31.4岁.白细胞减少11例(50.0%),血小板减少5例(22.7%),全血细胞减少6例(27.3%).全部患者结核病诊断明确,服RFP前血像检查均属正常.服常规量RFP,女性及体重50kg以下男性每日450mg,50kg以上男性每日600mg,晨起顿服.1例服RFP后一周出现进行性面色苍白、血尿、黄疸,住院后2天死于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13例2周后出现各类症状,其中发烧、无力2例,瘀斑、鼻出血、眼结合膜出血5例,头晕、心慌、胸闷、面色苍白5例,查血常规发现血细胞改变,对3例行骨髓穿刺,骨髓像正常.8例无自觉症状,服药一个月时复查血常规时发现白细胞降低.血细胞减少情况见表1.
-
肺结核导致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1例
患者,男,77岁.1995年5月因高热、乏力、轻咳、贫血,于综合医院血液科诊治.入院时血常规:WBC 1.9×109/L,RBC 2.17×1012/L,Sg0.378,MCR 0.10,LY0.612.按恶网治疗25天,贫血无缓解,转入北京某医院,当时左侧颈淋巴结肿大约1.5cm×2.5cm,处于昏迷状态.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为淋巴结核;骨髓穿刺,骨髓像:网织红细胞0.5%~1.5%正常,铁粒幼细胞染色,查环形幼红细胞性贫血.
-
哪些情况需要做骨髓穿刺
骨髓穿刺是血液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重要的操作技术之一.只有成功的骨髓穿刺(简称骨穿),才能有利于正确诊断,有利于指导治疗,有利于预后的合理推测.哪些情况需要做骨穿?1.确诊各种血液病,如各类白血病、各种恶性淋巴病、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
海蓝组织细胞综合征的实验室诊断
目的:通过5例海蓝组织细胞综合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合文献报道,对该病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诊断方法更进一步明确.方法:通过体格检查,结合血液常规及生化、骨髓穿刺等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结果: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少见,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结论:对于海蓝组织细胞综合征的诊断,只要掌握本病的特点,就可以进行骨髓穿刺等实验室检查,以尽早确诊.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HOX11基因阳性复发1例
病历资料患儿,男,8岁,2008年6月3日因"发热8天,咳嗽5天"入院.入院查体:淋巴结大,肝肋下3.0cm.骨髓穿刺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原始淋巴细胞89%;染色体46XY[6];免疫分型表达HLA-DR、CD34、CD22、CD19、CD10;14种常见融合基因阴性;强的松窗口试验敏感;化疗后第35天骨髓提示完全缓解.参照XH99方案,将该患儿划为低危组,但因为DNA指数未检测,故按照XH99中危方案予以化疗.现治疗23个月,2010年2月22日末次骨穿提示骨髓完全缓解,末次化疗为HDMTX+6MP方案,2010年5月VDLD方案化疗前,在无任何临床症状情况下,常规骨穿检查中提示骨髓复发,故留取骨髓标本送检,做免疫分型、染色体及找相应融合基因,免疫分型与病初完全一致,染色体正常,14种常见融合基因为阴性,但发现HOX11基因阳性.目前再次给予VDLP方案诱导缓解中,第35天骨穿提示完全缓解.
-
骨髓穿刺活检标本石蜡切片的质控
造血系统疾病是临床上常见而又难治的慢性病,患者的治疗用药和预后的判断与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密切相关,准确无误的病理报告有赖于优质的组织切片.石蜡制片的程序繁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影响切片的质量,故做好骨髓石蜡切片的质控至关重要.
-
HE-天青Ⅱ双染法在骨髓活检石蜡切片中的应用
骨髓病理学诊断即骨髓活组织诊断(简称骨髓活检),是以病理组织切片为标本进行的骨髓组织形态学检验和分析评估[1].优良的骨髓活检石蜡切片染色技术是骨髓活检病理诊断的基础,也是病理技术工作中的难点.传统的常规HE染色是骨髓活检标本的基础染色方法,但在显示不同分化阶段的红系、粒系骨髓细胞胞质的嗜碱性差异和嗜碱性粒细胞的嗜碱性颗粒等方面均不理想.探索一种新的染色方法,能有效的显示不同种类及不同发育阶段骨髓细胞的形态特点,将对骨髓活检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提供有效的帮助.
-
女性阴阜肉瘤样型与富于巨细胞型混合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一例
患者女,34岁.4个月前无意中发现阴阜肿物,约花生米大,自觉肿物生长迅速,近3 d肿物触痛明显,于2005年12月26日入院就诊.体检:左侧阴阜距皮下0.5 cm处可触及一直径约为3 cm的肿物,界限清楚,触痛明显.B超示:左阴阜皮下囊肿,结节性质待查.血液学检查:外周血象未见异常,骨髓穿刺可见少数异形的淋巴细胞.遂行阴阜肿物切除术.
-
骨髓活检与涂片在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浸润诊断中价值的比较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通常发生于淋巴结,骨髓作为NHL的原发灶较少见,但却是NHL常见的浸润部位.探讨骨髓侵犯对指导恶性淋巴瘤的正确分期、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目前除了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检,检测骨髓侵犯的方法还包括MRI、流式细胞术、聚合酶链反应、骨髓三维结构重建等[1],但骨髓涂片和切片作为一种经典可靠且安全简便的方法,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骨髓活检与骨髓穿刺在骨髓转移瘤诊断中的比较
虽然骨髓检查已经用来评价非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分期~([1-4]),但采用大样本、随机化的骨髓检查来分析非血液系统肿瘤骨髓累及情况的报道并不多~[5].
-
骨髓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1.病例简介:患者男,34岁.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乏力、气短,自觉头晕、头痛9个月入院.体检无明显异常.血常规示红细胞及白细胞减少,分片偶见原始细胞.骨髓穿刺示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占59%.流式细胞学免疫分型CD33、CD7、CD11b、CD19、CD5、CD2、CD3阳性.染色体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双表型.于确诊后7个月进行骨髓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移植后给予环孢酰胺免疫抑制剂治疗,病情平稳.于移植后第55天检查发现患者右颈后可触及肿大淋巴结2枚,大小均约1.5 cm×1.0 cm×1.0 cm.临床考虑:(1)白血病髓外复发;(2)病毒感染;(3)淋巴瘤.因患者移植术后2个月,尚未出无菌舱,不宜手术摘取淋巴结送检,因此于无菌舱内应用"友谊式穿刺针"[1]穿刺肿大淋巴结获取尽可能多标本,除制成1张细胞涂片外,剩余组织全部制成细胞块,常规切片,HE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EB病毒原位杂交染色.
-
应用小儿头皮针胸骨骨髓穿刺28例报告
目的 用小儿头皮针选胸骨作骨髓穿刺,代替传统的小儿骨髓穿刺取材方法,以探讨用小儿头皮针进行胸骨骨髓穿刺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我院就诊需作骨髓检查的患儿28例.采用带塑管的7号小儿头皮针作穿刺针,首选胸骨为穿刺部位.结果 1次穿刺成功24例(85.7%),2次成功2例(7.1%),3次成功1例(3.6%),总成功率为96.4%,无一例发生意外或感染.结论 应用小儿头皮针进行胸骨骨髓穿刺具有创伤小、疼痛少、安全性大、容易操作及成功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穿刺针冲洗法的改进
消毒供应室每日为临床供应大量的穿刺包,如胸骨穿刺包、腰椎穿刺包、骨髓穿刺包等.其中穿刺针的处理尤为关键,虽然有关医院感染管理书籍未明确穿刺针是否需要按玻璃注射器四步洗涤法要求处理,但为了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长期以来我院供应室一直按四步洗涤方法处理各种穿刺针.四步洗涤即去污、去热源、冲洗药液、蒸馏水冲洗.去热源用的三效热源灭活剂有一定腐蚀作用,以往我们没有特别的冲洗管道,只是用10 ml注射器抽吸蒸馏水反复冲洗2次,穿刺针座受腐蚀,管腔冲洗不彻底,寿命缩短.我们通过改进冲洗方法,使穿刺针冲洗彻底,寿命延长.近2年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护理程序在门诊骨髓穿刺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程序对门诊骨髓穿刺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4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对照组按常规对病人实施护理.结果 实验组通过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整体护理,病人对骨髓穿刺的认知程度、满意度明显提高,恐惧、疼痛明显缓?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护理程序对门诊骨髓穿刺病人的应用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护理.
-
一次性注射针头在老年人胸骨骨髓穿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一次性注射针头进行老年人胸骨骨髓穿刺的可行性.方法应用一次性注射针头对38例老年患者进行胸骨骨髓穿刺.结果共进行4 5次穿刺,一次性穿刺成功44次,一次性成功率97.8%,所有取材满意,无骨髓液稀释,无局部感染、出血、穿刺意外发生.结论应用一次性注射针头进行老年人胸骨骨髓穿刺,具有方便、快捷、安全、损伤小、取材好等优点.
-
Wegener肉芽肿的X线表现(附2例报告)
例1,男,56岁,因头痛、脓涕伴低热月余,加重5天入院.1个月前因受凉后出现鼻塞、脓涕、血涕、失嗅并有腥臭味,后出现持续性头痛.门诊以"鼻窦炎"收住院,入院后又出现咳嗽、脓痰.体格检查:体温36~38.5℃,血压14/9kPa,脉搏80次/min,发育中等,慢性病容,呼吸动度均匀,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80次/min,心律规整,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未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109/L,中性细胞80%,淋巴细胞20%,血红蛋白12.9g/L,血沉86mm/h.骨髓穿刺:感染性骨髓象.X线检查:鼻窦正位片示两侧额窦偏内侧密度增高,且不均匀,右上颌窦腔密度亦增高,且中心不均匀,窦腔无明显扩大,各骨壁无破坏征象.胸片示两肺广泛分布大小不等的结节状球形阴影,多数病灶边缘清晰,大者约5.5cm×5.9cm,小者1.5cm×1.7cm.病灶中心可见厚壁空洞,洞壁厚薄不均,内壁不光整,其中可见大液平(图1).空洞有的呈多房或蜂窝状改变.病灶分布以两上肺为多.两肺门未见肿大淋巴结.两肋膈角锐利.数日后复查胸片,见原病灶扩大,并出现新病灶.经治疗后病灶吸收减少,空洞壁变薄.入院后患者经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后经鼻腔活检,病理为坏死性肉芽肿.经用环磷酰胺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
-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特殊临床表现1例
1 病例简介患者男,72岁,2003年4月因乏力、头晕、伴发热,经骨髓穿刺及免疫分型确诊为"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行TA方案(吡柔比星40mg,第1~3天,阿糖胞苷150mg,第1~7天)化疗2个疗程,于第1疗程化疗前行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术,穿刺部位为左臂肘正中静脉.2次化疗期间导管使用良好,未发现与导管相关感染等并发症.5月28日为第2次化疗第6日,患者出现高热,遵医嘱应用奈替米星+氧氟沙星抗感染.
-
家族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二例
例1,男,66 岁,突发胸痛9 h 于2001 年6 月10 日入院.患者46 岁时因颜面、口唇红紫,查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均明显高于正常,并行骨髓穿刺确诊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vela,PV),后长期服用羟基脲及白消安,控制血红蛋白在130 ~140 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