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家属拒绝尸检无法明确责任
-
美国华盛顿州确诊的一例牛海绵状脑病
2003年12月23日,美国农业部(USDA)对华盛顿州的一头不能行走的奶牛作出了牛海绵状脑病(BSE)的初步诊断.12月25日,诊断经英格兰的BSE国际参考实验室确诊.本报告概述了对这病例的初步调查结果和USDA为保护人类食物供应而采取的公共卫生预防措施.BSE在美国的发生强调了医师们知晓变异型克雅病(vCJD)临床特性和对所有CJD疑似和近似病例死者的大脑安排尸检以评估其神经病理学的必要性.
-
老年不同年龄肝组织基因组DNA含量比较
目的 探讨尸检老年不同年龄肝组织基因组DNA含量变化.方法 选取低温(-80℃)保存尸检的新鲜肝组织样本37例,提取基因组DNA,并按照年龄分为4组:≤65(51.5±15.6)岁组6例,66~79(76.3±2.2)岁组8例,80~89(86.4±1.8)岁组11例,≥90(93.3±4.1)岁组12例,包括2例百岁老人,用紫外光谱法测定DNA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80~89岁组DNA含量(0.310±0.286)mg/ml,分别与≤65岁组DNA含量(1.665±0.529)mg/ml、66~79岁组DNA含量(1.393±0.424)mg/ml、≥90岁组DNA含量(1.147±0.333)mg/ml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80~89岁组DNA含量明显降低;(2)≤65岁、66~79岁、≥90岁3组DNA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基因组DNA含量有随龄逐渐降低的趋势;(3)≥90岁组DNA含量比80~89岁组DNA含量高.结论 (1)人肝组织基因组DNA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表明在衰老过程中,DNA的改变不仅表现在质的方面,在含量上也有所变化;(2)≥90岁组基因组DNA含量出现略有增高的现象.
-
203例胎儿和围产儿尸检中先天畸形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通过病理解剖检查,探讨胎儿和围产儿先天畸形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09 年 9 月至 2012 年 12 月 203例产科围产儿及胎儿尸检资料和临床资料,对先天性畸形及主要死因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诊断与病理解剖诊断符合率为 93.1%.203例围产儿及胎儿尸检中畸形检出率 86.20% ( 175/203),常见为循环系统18.7%( 38例),其次为颜面部16.3%( 33例),肌肉骨骼14.3%( 29例)、神经系统13.3 %(27例)、泌尿生殖9.89%( 20例) 、消化( 11例)、呼吸( 7例) 、染色体病(7例)等系统畸形.其中单一畸形 65.7% ( 115/175),多发畸形 34.3% ( 60/175).结论 先天畸形是影响围产儿及胎儿死亡的重要因素.病理解剖检查是确诊胎儿畸形及明确死因的有效手段.
-
侵袭性霉菌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我院近几年手术纤支镜检查肺活检、尸检等确诊68例霉菌肺部感染病人,病死率12.6%.男43例女25例年龄36~88岁,平均56.45岁,病程2~8.5个月.现就霉菌肺部感染病人报告如下.
-
头部严重外伤后植物状态4例尸检报告
目的探讨头部严重外伤后病人植物状态的原因.方法对4例植物状态死者尸检观察.结果4例尸检均可见脑及脑干弥漫性水肿,全部病例皮质及半数病例丘脑及豆状核有大灶性梗塞、出血,以及弥漫性轴索损害.结论脑及脑干弥漫性水肿,广泛性缺血性损害及弥漫性轴索损害是严重头部外伤后植物状态的形态学基础,致皮质间及皮质与丘脑间联系中断.
-
尸检在医疗纠纷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近年来,发生死亡的医疗纠纷成为医患双方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在实际工作中,明确死亡原因是处理这种医疗纠纷首要问题,国务院于2002年9月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明确规定:"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检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到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即尸检在解决死因不明的医疗纠纷有强制性的特点,也是裁决死亡医疗纠纷的必经程序.
-
肝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
肝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据Adam等统计占肝良性肿瘤的84%.Habscheid报道经尸检发现率为0.4%~7.3%.在组织学上肝血管瘤实际上是一种血管畸形,根据其含纤维组织多少,可分为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4型.
-
迟发性肝破裂死亡1例
1 案例1999-10-31日晚,宜昌县某村村民潘某,因家庭纠纷被其夫用拳头击伤腹部,于同年11月2日下午4时许上厕所时,突然晕倒,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法医于次日对其尸检.
-
丹东市2005~2011年尸检结果病理分析
目的:通过尸检结果分析死亡原因,为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供借鉴.方法:分析丹东市医疗纠纷47例尸检资料.结果:心、脑血管疾患为主要死亡原因,其次为肺动脉栓塞致急性呼吸循环衰竭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失血,其中肺动脉栓塞死亡的患者主要来自基层医院.结论:系统的尸体解剖有助于提高医院的诊治水平,对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有一定借鉴作用.
-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的急性炎症过程,伴随着胰腺和(或)其他远隔器官的病变.尽管目前有大量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方法,胰腺炎的诊断仍然较困难.一项尸检研究发现有30%~40%的胰腺炎被漏诊!这说明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低估了胰腺炎的复杂性.
-
医疗纠纷中的尸检与裁判探讨
案例一
患者赵某,80岁,因胸闷气促入院。入院后查血气分析,氧分压仅30,氧饱和度50%,予二级护理,医院未给予吸氧,当晚护士巡房时发现患者不知何时死亡。死亡后医院给出诊断:心源性猝死。家属拒绝尸检。
诉讼后,专家鉴定认为,医方在患者存在明显低氧血症的情况下,未给予吸氧等有效处理,存在过错;关于死因,专家认为,虽然因患方原因未进行尸检,但根据病史资料,医方诊断心源性猝死依据不足,不能排除系肺心病致严重低氧,结论构成一级甲等医疗事故。 -
对医疗事故争议中尸检复核途径的探讨
患者死亡的医疗纠纷争议中尸检结论对医疗事故(医疗损害责任)法律责任如何承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尸检结论本质属于法律上的专家证言,其"鉴定结论"或"鉴定意见"依法可以重新进行,但如何对其复核,有关规定对此语焉不详.本文通过案例评析对医疗事故争议中尸检复核途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医疗机构及其相关管理人员有所裨益.
-
医疗纠纷中尸检必要性的探讨
案例一某患儿2岁,因发热咳嗽4天入院。检查:体温37.8℃,脉搏124次/分,呼吸30次/分。一般情况尚好,无紫绀。心率124次/分,未闻杂音。右肺呼吸音低,双肺未闻水泡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400/mm3,中性粒细胞83%。胸透:右肺下叶纹理紊乱。诊断:肺内炎症。给予庆大霉素肌肉注射一日2次及口服药治疗。当晚8时,注射第二次庆大霉素时,患儿哭闹并剧烈咳嗽,继而出现呼吸困难,面部及口唇发绀。立即采取输氧,注射洛贝林、苯甲酸钠咖啡因,人工呼吸等抢救措施。20分钟后,患儿抢救无效死亡。家属提出申诉,认为“打错针致死”。为查明死因,家属同意尸检,尸检发现:总气管内有一被浸泡胀大的豆粒,右侧肺内有炎性改变,左气管内有少许混浊分泌物。患儿死亡后,医生又进一步追问家属患儿病史,了解到患儿10余天前曾有食黄豆并一度出现剧烈咳嗽的病史。
-
尸检告知缺陷案例分析及管理对策
医务人员有履行尸检告知的义务,尸检告知有利于患者家属冷静思考,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有利于纠纷的处理,是判定医疗后果的客观依据.本文结合案例分析,针对医务人员履行尸检告知义务中存在的问题,如履行告知义务的意识差、告知对象不符合法律规定、告知的尸检内容不全面、病历记录不完善等,提出应加强对医务人员法律意识的培训,管理部门通过制作统一的尸体解剖告知模板加以规范以及将尸检解剖告知书纳入病案质量管理,对于明确死因,避免医疗纠纷,防范由于尸检告知缺陷给医患双方带来的不利后果具有现实意义.
-
医疗事故争议中尸检机构及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办法
-
论医疗纠纷中尸检举证责任的归属
笔者近日在报纸上读到一篇文章,法院判决一起医疗纠纷"医院未能提供尸检鉴定,不能完成自己的举证责任,其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对此,笔者有如下几点认识.
-
小儿也防肺栓塞
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国内外大量资料及尸检证实本病并非罕见病,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存在肺栓塞发生的高危因素,是造成儿童肺栓塞的主要病因,如先心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肾病综合征合并高凝状态等.
-
警惕运动猝死及其他伤害
一、运动是一把双刃剑这并非危言耸听,运动确是一把双刃剑.它有促进健康的一面,也有摧毁生命和健康的另一面,这样的事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一位参加马拉松比赛的老人,在中途意外地死亡;奥运会花样滑冰冠军在一次练习中猝死,年仅27岁,尸检证明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一位老同志爬香山,引发了脑溢血身亡.
-
我院临床病理讨论会的做法和体会
文章讨论了临床病理讨论会(CPC)在临床工作中的意义.认为现今有重视现代先进诊疗手段而忽视基础的物理诊断手段和传统治疗方法的倾向;传统的总结诊疗经验和促进医学发展的CPC更少开展,这对培养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十分不利.介绍了该院鼓励尸检工作和坚持CPC的做法,从而体会到CPC在临床工作中能集思广益,解决多学科、多系统病变等疑难问题;能交流信息,利于医师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能培养人才,锻炼年轻医师,利于年长医师更新知识;能增加医院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