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节律控制与心率控制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预后的比较
目的:评价节律控制与心率控制两种治疗方法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患者预后有无差异.方法:160例房颤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节律控制组74例、心率控制组78例,随访1 年,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后再次住院人数及死亡例数.结果:一年内节律控制组46例、心率控制组32例再次住院;节律控制组死亡6例,心率控制组死亡5 例.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节律控制与心率控制对预后的比较,节律控制并不能带来降低病死率和患病率.
-
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的节律控制与心率控制
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通常的处理是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这种做法部分是基于有数据表明房颤是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预测因子,提示抑制房颤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然而,这样做的益处和风险并没有被充分研究.
-
心房颤动抗栓治疗的博弈
1 抗栓治疗策略的变化1.1 抗栓治疗地位的变化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病情进展,发作频率的增加,持续时间延长,缺血性卒中和全身血栓事件可显著增加,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窦性心律人群的5~6倍,其导致的卒中占全部卒中的15%左右[1],房颤主要的治疗目标是减少住院、死亡与卒中.因此,房颤治疗的三大原则重点也随之发生着改变,由初的首先节律控制、其后心室率控制、后抗栓治疗,发展到律、率控制齐头并进至今日抗栓治疗跃居第一位的策略.
-
心房颤动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之争:风波再起?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是理想的治疗目标.但是,6年前AFFIRM试验显示房颤的治疗选择节律控制和心室率控制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一时间传统的思维定式受到严重的冲击.对AFFIRM研究深入分析发现,部分患者停用抗凝药物降低了从窦性心律中的获益,窦性心律仍是死亡率的独立相关因素.AFFIRM试验的结果再次强调了抗凝治疗的重要性,此后制定的房颤指南明确指出无论采用节律控制还是心室率控制都是以个体化的抗凝治疗为基础.那么,在应用抗凝药物的前提下,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孰优孰劣呢?而以导管消融作为节律控制的手段又将会怎样影响房颤的治疗策略呢?
-
心房颤动治疗进展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人群中患病率高.房颤不但引起心衰,导致栓塞和中风,而且明显增加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因此房颤的预防和治疗一直备受关注.房颤的治疗包括上游治疗、急性房颤发作的治疗、抗凝治疗、心室率控制及节律控制等多层面治疗.近年来房颤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已逐步形成患者参与的多学科房颤团队共同合作的综合管理模式.本文就心房颤动的治疗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
心房颤动患者节律控制与室率控制预后比较的荟萃评价
目的 评价房颤患者节律控制与室率控制2种治疗方法预后有无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2000~2010)、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00~2010)、EMbase(2000~2010)中关于心房颤动患者节律控制与室率控制预后进行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进行评价.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s用Revman 5.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6个RCTs共6615名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节律控制组(节律组)3312例,室率控制组(室率组)3303例.荟萃分析结果表明房颤患者节律组再次住院人数高于室率组.对于心房颤动患者节律组与室率组在全因总病死率、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非中枢神经系统性出血方面相关的RCTs结果显示无显著差异.结论 与控制心房颤动的节律相比,控制心室率可以降低患者住院次数但不增加发生其他不良结局的危险性.控制心室率、联合使用抗凝药可以作为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方案.
-
频率与节律控制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临床效果比较
本文选择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2月期间的152例持续性心房颤动(AF)的患者,分别进行控制房颤的心室率(频率控制)和恢复及维持窦性心律(节律控制)治疗,随访3年并进行治疗效果比较,从而探索持续性AF治疗的佳方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心房颤动的"律"、"率"治疗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实践中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显著增加人群发生心力衰竭和缺血性卒中的风险.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和慢性心脏疾病患者的生存状况得到改善,目前房颤的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房颤的治疗策略包括心率控制和节律控制,以及预防血栓形成.迄今为止,房颤的管理是选择心率控制还是节律控制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
NT-ProBNP检测与房颤患者治疗策略的选择
目的:探讨房颤患者复律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变化与房颤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房颤患者50例,入院后复律前、后均检测NT-ProBNP,比较复律成功组和复律不成功组治疗前后的NT-ProBNP水平,以及随访期窦律维持组和房颤复发组NT-ProBNP水平。结果:复律未成功组复律前、后NT-ProBNP均明显高于转复成功组复律前、后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房颤复发组复律治疗后NT-ProBNP水平高于窦律维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律前NT-ProBNP水平异常增高者及复律后仍高于正常者复律成功的可能较小,控制心室率即可;复律后NT-ProBNP水平迅速恢复正常者更容易维持窦律。房颤患者复律后的NT-ProBNP水平可以作为预测房颤是否复发的指标。
-
射频消融节律控制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节律控制治疗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合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双盲法将70例心衰合并房颤患者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药物室率控制、抗凝治疗,观察组则行射频消融节律控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及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两组治疗后LVEF[(51.4±13.4)VS(44.2±15.8)]%、LAD[(38.7±7.9)VS(57.0±10.2)]mm比较,差异显著(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脑梗死发生率、房颤复发率分别为0.0%、8.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37.1%(P<0.05)。结论:射频消融节律控制治疗心衰合并房颤效果明显优于室率控制方案,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
依布利特在心房颤动节律控制中的应用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美国的流行病学资料中AF的患病率在1%~6%不等,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AF可引起心悸、乏力等症状,并可导致血栓栓塞(尤其脑卒中)以及心力衰竭(HF)等并发症,直至死亡.AF的治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2)控制心室率;(3)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
-
心房颤动的合理、优化治疗
房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并发症多,致死、致残率高,所以规范、合理的治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国内、国际相关指南,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旨在对房颤的治疗寻求一种权衡利弊、突出个体化的治疗治疗方案。
-
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节律和频率控制的选择
心房颤动(房颤)往往是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一个常见的并发症.心衰是发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房颤可造成心房和心窜收缩和舒张不同步,使心室舒张时间缩短,导致心衰加重和病情恶化.目前房颤的药物治疗策略通常采用复律并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性心律(节律控制或心律控制)或控制心室率并长期抗凝治疗(频率控制或心室率控制)两大类….两种治疗方法对心衰合并房颤的患者主要终点死亡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是近年临床医学关注的热点.现应用循证医学观点,用临床试验的结果对心衰合并房颤的节律控制和频率控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比较.
-
心房颤动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心房颤动(房颤)是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和病死率.由于房颤患病率高,危害严重又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房颤的临床研究一直是电生理领域的热点.本文将介绍近年来房颤药物治疗(心室率控制和节律控制)、抗栓治疗以及非药物治疗方面临床研究和治疗现状与进展.
-
肺功能测定临床应用
肺脏的呼吸功能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环节.呼吸功能包括肺容量、通气、换气、呼吸动力学,血液运输、呼吸节律控制及通气调节等.目前在气道反应性、呼吸肌肉(膈肌)功能、睡眠呼吸生理、运动呼吸生理、核素肺通气/灌注功能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本文将重点讨论与临床关系为密切的肺通气功能及换气功能.
-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31例
心房颤动(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病人发生AF后,治疗上有两种选择:恢复窦律,维持窦律(节律控制);保留AF,控制心室率(室率控制).AF后可伴血流动力学障碍,生活质量下降,诱发心力衰竭同时栓塞发生率上升,而且部分AF病人即使无病因可查,经历一定时间后心房、心室也可扩大.窦性心律是生理性心律,AF以后转复窦性心律符合生理状态.因此,AF的治疗首先考虑能否恢复其窦律,尤其是心力衰竭并发阵发性房颤的病人.
-
心房颤动防治策略
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心律失常,其发生率在近几十年内持续增加[1].更重要的是房颤并发症明显增加且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因此,现在认为房颤是一种恶性心律失常.21世纪随着多种心律失常机制得以阐明和确认,并获得根治,房颤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和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房颤的基础研究和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正在迅猛发展和不断涌现.传统观念认为,房颤治疗应首先力争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随着AFFIRM、RACE等一系列研究的发表,这一观念已彻底转变,但有相当多的临床医生又陷入另一个误区,认为房颤发生后只要控制心室率和抗凝就足够了,而忽视了节律控制的重要意义,毕竟窦性心律本身不会带来任何害处.在特定的群体,如有心力衰竭的病人和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年轻人,节律控制可能是一种更好的选择[2].
-
控制房颤心室率方法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尽管房颤本身并不直接危及生命,但房颤时快速、不规则的心室率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恶化,产生明显症状,尤其使患者有发生脑血管栓塞的危险.目前的房颤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室率控制和预防栓塞性事件.所谓室率控制即允许房颤存在的同时减慢心室率.房颤的佳心室率值尚未明确,静息时60~80/min,运动时90~115/min,可大致认为心室率已得到较好的控制.以下简要综述控制室率的方法.
-
房颤节律控制随访研究解析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治疗上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种是节律控制,即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另一种是室率控制,即仅控制心室率,不转复AF.既往一直认为,由于窦性心律是生理性心律,保持窦性心律能够更好地减轻症状,改善心脏功能,减少血栓栓塞危险,且不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对AF患者的治疗应首选节律控制策略;只有在复律失败或不能复律时才退而求其次,施行室率控制治疗.然而,历时长达6 a,先后入选了4 060例AF患者,被美国心脏学会(AHA)列为2002年10项主要科研成果之一的房颤节律控制随访研究(atrial fibrillation follow-up investigation in rhythm management trial,AFFIRM)却否定了节律控制的优势,甚至报道节律控制组患者病死率较室率控制组似有增加趋势(353比302)[1],使一些致力于节律控制研究的学者感到困惑和沮丧.那么如何看待AFFIRM研究,对于AF患者究竟应该首选哪种治疗策略,AFFIRM研究究竟带给我们什么启示,笔者认为只有深入解读AFFIRM试验才能得到正确答案.
-
射频消融节律控制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采用射频消融节律控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收治的76例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纳入研讨领域,并按随机双盲法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射频消融节律控制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LVEF、LVEDD、LAD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采用射频消融节律控制治疗效果显著,该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率,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