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医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研究进展
长期高血压会引起肾损害,中医治疗高血压肾损害有较大优势,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 高血压肾损害属中医"眩晕"、"腰痛"、"水肿"、"尿浊"等范畴.为肾虚不能固摄精微,瘀血、痰浊壅阻肾之脉络,清浊不分、精微外溢所致.病机主要为肝肾阴虚,肾气亏虚,痰瘀阻络.
-
跟骨骨刺综合征治疗进展
跟骨骨刺综合征是引起足跟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疼痛主要是由于跖腱膜因反复微损伤在跟骨结节处炎症反应[1、2].主要临床症状为足跟部跖侧痛、行走时加重,足跟底前内侧压痛,跟骨侧位片可见骨刺.现就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跟骨骨刺综合征情况综述如下.古代医籍记载本病为"气落底",认为多由肝肾亏虚、精血不足、寒湿凝滞、风湿痹阻而成.温雄[3]认为主要是跟骨底面长期慢性损伤,风寒湿邪或痰湿瘀血留滞经络,以致气血不得宣畅、营卫失和所致.
-
慢性盆腔炎中医治疗概况
慢性盆腔炎(CPID)临床表现主要有下腹疼痛、腰骶胀痛、白带多、月经不调等.积极研究防治慢性盆腔炎对维护妇女生殖健康,预防或减少不孕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1].慢性盆腔炎属中医"妇人腹痛"、"带下病"、"经病疼痛"等范畴.病机为素体虚弱,或正气内伤,外邪侵袭,或久病不愈,瘀血内结,或七情内伤,脏气不宣,或湿热之邪内侵,或素体阳虚,下焦失于温煦,痰、湿、瘀血相博结于内,滞留冲任胞宫,气机不畅,脉络不通[2].现将近几年来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研究综述如下.
-
中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皮肤瘙痒26例
皮肤病瘙痒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全身瘙痒,或局部肛门、女阴、阴囊等部位瘙痒,多以夜间为甚.笔者受“久病致瘀”、“瘀血发渴”及“久病致虚”、“诸痒为虚”等观点启发,用补阳还五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并发皮肤瘙痒症2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6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男16例、女10例,年龄55~78岁,糖尿病程1~15年.符合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1999),且符合中医气阴两虚血瘀型,排除原发性皮肤损害及其他原因所致的皮肤瘙痒.
-
静脉输液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静脉输液治疗是常见的治疗途径,静脉输液存在的护理问题也不少,比如皮肤瘀斑、血肿是静脉输液常见的并发症[1].瘀血和血肿刺激局部组织、神经,引起局部疼痛不适,给患者造成了躯体上的痛苦,视觉感观上造成不良刺激,心理上造成恐慌,给下一次静脉穿刺带来困难,也是引起医患矛盾的诱因之一[2].对于休克、肿瘤晚期、血液系统疾病等危重患者来说,不但建立静脉通道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对多重药物安排输液的速度、顺序、时间间隔,以及输液方式亦有严格要求,本文就常见输液护理问题加以总结,并提出对策供参考.
-
刘宇新运用灌肠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经验
吾师刘宇新教授从医近40载,擅长治疗妇科疑难杂症,对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更是有独到的见解,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慢性盆腔炎多由经行产后,胞门未闭,风寒湿热之邪或虫毒乘虚内侵,与冲任气血相搏结,蕴积于胞宫所致.<景岳全书.妇人规>曰:"瘀血留滞作癥,唯妇人有之,其证则由经期或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恚怒伤肝,气逆而血流……总由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成癥矣."此论述与慢性盆腔炎症的发病与临床特点相似.
-
功能性消化不良证治探讨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多表现为上腹饱胀,腹痛,早饱,胀气,食欲下降,烧心,泛酸等上腹不适症状.现就其证治方法探讨如下.1 病因病机FD属中医"胃脘痛"、"痞满"、"腹胀"等范畴.由于饮食不节、饥饱失常而损伤脾胃,使脾胃升降失调、气机壅滞,影响脾胃受纳、转输、运化功能而发病.过食生冷、气虚及阳可致脾胃阳虚;嗜食肥甘辛辣之品,火灼胃阴,可致胃阴亏虚;忧思郁怒,气机郁结,肝失疏泄,横逆犯胃,可致肝胃不和或肝脾失调;脾虚气滞,可致瘀血内停.脾虚是病理基础.
-
浅谈痰热瘀血与小儿支原体肺炎
小儿支原体肺炎属中医学"肺炎喘嗽"范畴.现将痰热瘀血与支原体肺炎的相关性探讨如下.1发病机理小儿外感风邪,由口鼻皮毛而入,首犯肺卫,邪阻于肺,肃降失职,水液输化无权,留滞肺络而聚液为痰,肺主气而朝百脉,心主血而行营阴.
-
肝纤维化从痰瘀论治探讨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向肝硬化发展的中间环节,"痰瘀"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痰湿是人体津液代谢异常的病理产物,瘀血乃血液运行失常的病理产物,两者又可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种种病理变化,如痰浊和瘀血均可导致气血升降出入异常,而气血运行不畅又可致痰湿内阻,形成痰瘀互结.
-
从痰饮论治肺源性心脏病体会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属中医"肺胀"范畴.可分为外寒里饮,痰浊阻肺,痰热郁肺,痰蒙神窍,肺肾气虚,阳虚水泛证型.病位在肺、心,涉及脾肾,病机为痰浊水饮或瘀血.笔者认为痰浊与肺心病发病关系密切,从痰饮论治可获满意效果,体会如下.
-
活血补阳刍议
活血化瘀与温补阳气是针对瘀血与阳虚病证的两种不同治法,根据有关资料,结合临床体悟,笔者以为补阳须活血、活血能补阳.故陈管见,以期就正.
-
中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研究进展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具有进行性恶化的特点,易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现将近年来UA的中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发生与寒邪内侵、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有关,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为气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标实为血瘀、寒凝、痰浊、气滞。任建勋等[1]指出UA常见于痰瘀互结证。李振中等[2]认为气虚不仅导致脂质在脉道蓄积过量而为浊邪,而且气虚鼓动无力导致血液瘀滞,脾气虚弱、无力运化水湿、湿聚而为痰。吴以岭[3]强调“络脉瘀阻或瘀塞日久,瘀血与痰浊凝聚成形”,沉积于心络壁形成心络“癥积”,致使“络道痹阻,而致胸痹心痛,即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病机为浊痰瘀血集聚融合物阻痹络道。王阶等[4]发现气虚血瘀是UA的核心病机。并且气虚血瘀,痰瘀互阻,阳虚寒凝,心肾阴虚,心脾两虚为UA的基本证型。林钦等[5]研究发现10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痰阻心脉证28例(26.67%),心血瘀阻证23例(21.90%),而具有血瘀证表现的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共41例(39.05%),血瘀证加痰浊证共69例(65.72%)。中医证型以痰阻心脉证和心血瘀阻证为常见,提示痰浊和瘀血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发病因素。阳虚寒凝,血瘀痰浊为主要证型。 -
辨证治疗耳鸣心得
耳鸣具有一定的高发性,多见于中老年人,也可因青壮年耳部疾患所致[1].耳鸣可分为实证和虚证两大类.实证耳鸣为外邪、肝火、痰火、瘀血等所致,实邪蒙蔽清窍,虚证耳鸣是脏腑虚损、清窍不得濡养所致.古代医家认为,耳为清空之窍,正常情况下应保持其"清空"状态[2].耳为肾之窍,肾虚会导致耳鸣,但耳鸣并不一定是肾虚引起,或由肝胆湿热、或由痰瘀、或由脾阳虚导致肾阳虚所致等.
-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损伤程度评定1例
1案例资料余某,男,27岁.1999年11月14日13时许,被他人拳打脚踢头部、肩背部及四肢等,造成多处软组织挫伤,其中顶枕部及左颞部头皮下有小面积瘀血斑.当时伤者感头痛、头晕,但无呕吐、昏迷、抽搐及肢体活动障碍,无意识障碍及近事遗忘.
-
外伤致小肠平滑肌瘤破裂1例
1案例某男,44岁.某年6月2日被他人用拳击中腹部,腹痛3小时入院.检查:生命体征平稳,腹部未见擦皮伤及肿胀瘀血区,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阳性,移动性浊音阳性.辅助检查:血WBC20.4×109@L-1.
-
中药熏洗治疗内痔95例
熏洗法是用中药煎汤热熏和浸泡局部的治疗方法,又称溻渍法,此法使药物直接作尉于息处,通过坐浴熏洗肛门局部可消除痔静脉扩张和瘀血,促使痔核萎缩而达到治疗目的.笔者应用自拟中药汤剂熏洗肛门治疗内痔9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
瘀血与肛肠疾病
瘀血是体内血液停积,包括体内瘀积的离经之血,以及因血液运行不畅,停滞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内的血液.瘀血停积体内不散,不仅失去血液的濡养作用,还可导致新的病变发生.气血瘀滞,血行不畅势必会导致局部的病变,有不少医家记载了瘀滞的病因病机及其与肛肠疾病的关系.
-
慢性顽固性便秘与情感障碍的相互关系及中医治疗对策
慢性顽固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症状,可以由多种疾病引起.随着现代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大量研究表明,慢性便秘患者多并发神经精神症状[1-3],甚至导致部分患者发生情感/心境障碍(情感/心境障碍是以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通常伴有相应的认知、行为、心理生理学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改变或紊乱,躯体症状也很常见).
-
孕妈咪,请对这些食物say no!
怀孕的妈妈总是容易变馋嘴猫,但是再馋也得对以下食物say no!孕妇不能吃什么蔬菜?1 茄子:茄子味甘气寒,质滑而利,孕妇食之,尤见其害.2 木耳菜:木耳菜不是木耳,又叫豆腐菜、落葵.性寒,有滑肠凉血之效,怀孕早期及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忌食.3 生菜:生菜上往往含有细菌、农药等,生吃易腹泻,不利于胎儿.4 马齿苋:又称马齿菜.其性寒滑,故怀孕早期,尤其是有习惯性流产史者忌食之.但在临产前又属例外,多食马齿苋,反而有利于顺产.5 慈姑:慈姑有活血作用.尤其是在怀孕早期和有习惯性流产史者,更应忌食之.因为活血破血,滑胎利窍之品,均对妊娠不利.6 苋菜:苋菜能通血脉,逐瘀血.怀孕初期不吃为宜,尤其是有流产倾向或有习惯性流产史者更忌.临产期宜食之,有利生产.
-
中西医结合治疗瘀血阻滞型跟痛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瘀血阻滞型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瘀血阻滞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局部封闭治疗.试验组另给予中药内服.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随访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内服配合局部封闭治疗瘀血阻滞型跟痛症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