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MIF、Cyr61在牙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敬;许莹莹;霍峰;王鹏;李乐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和高半胱氨酸蛋白61(Cyste-ine-rich 61,Cyr 61)在牙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牙龈癌患者58例的肿瘤组织切片样本,同时随机抽取其中11例患者癌旁正常牙龈组织切片样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IF和Cyr61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MIF在牙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0.7%(41/58),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率36.4%(4/11);Cyr61在牙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9.7%(52/58),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率54.5%(6/11).MIF与Cyr61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牙龈癌组织分化程度、患者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的正相关;MIF与cyr61两者呈现正相关(r=0.355,P=0.022).[结论]MIF和Cyr61在牙龈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分化程度、淋巴转移相关,且两者呈现正相关,其阳性表达可作为牙龈癌在临床上诊断治疗的参考指标.

  • 姜黄素对人肝癌细胞株 He pG2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勇;肖雅玲;陈朝晖;黎明;李青玲;邹欣;周海燕

    [目的]检测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的表达及释放,探讨姜黄素对HepG2中MIF表达的影响。[方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及不同浓度姜黄素干预组(10,20,30,40,50μmol/L)HepG2中MI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对照组及不同浓度姜黄素干预组(10,20,30,40,50μmol/L )培基中 M IF蛋白水平。[结果]HepG2高表达MIF mRNA及MIF蛋白,各浓度姜黄素干预均可抑制HepG2中MIF mRNA及MIF蛋白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效应( P <0.05);HepG2可自分泌MIF蛋白,各浓度姜黄素干预均可抑制 HepG2中MIF 蛋白的释放,且呈浓度依赖效应( P <0.05)。[结论]人肝癌细胞株HepG2可表达及释放MIF ;姜黄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能有效抑制M IF的表达及释放,这可能是其发挥抗肿瘤效应的分子机制之一。

  •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MIF、MMP9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万波;刘玉明;蒋先镇;陈合群;汪盛;阳建福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癌旁、正常膀胱中的表达,探讨MIF与膀胱肿瘤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抽取组织总RNA,采用RT-PCR法检测MIF和MMP9 mRNA的表达.[结果]肿瘤组织中MIF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其MMP9 mRNA的含量也明显升高(P<0.05).[结论]MIF在BTCC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可能具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影响MMP9表达上调有关.

  • MIF的研究及其在男性盆腔脏器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宇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是早发现的淋巴因子,由多种细胞产生,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CK),MIF在各组织内广泛表达,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MIF在男性盆腔脏器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参与前列腺炎、尿道炎、膀胱炎的发生及发展,且可影响男性生育能力.本文就MIF近年来的研究及其在男性盆腔脏器疾病的研究作一综述.

  •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泌尿系统疾病

    作者:李虎;梁朝朝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因与多种炎症性疾病及肿瘤等密切相关而倍受关注.本文就MIF结构特点、来源,生物学特征、与多种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炎、前列腺癌、膀胱癌)的研究现状以及临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一种新的前列腺癌肿瘤标记物

    作者:李靖;徐勇

    PSA作为前列腺癌筛查和预后检测指标缺乏敏感和特异性.MIF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高表达,可作为一种新的前列腺癌生化标记物和肿瘤浸润的预后因子,协同PSA诊断及评价前列腺癌预后.

  • MIF在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曹阳;田秀巧

    MIF抑制巨噬细胞移动,是一种前炎症因子,在局部参与多种炎性和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目前MIF在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作用倍受关注.本文现就MIF与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的关系及检测MIF对肾小球肾炎治疗的指导意义和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促进有氧糖酵解与直肠癌细胞耐药性的关系

    作者:黄荣;汪泓;陈保华;樊明湖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结直肠癌细胞耐药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用5-氟尿嘧啶(5-FU)药物浓度持续递增法诱导人结直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构建5-FU耐药的人结肠癌LoVo/5-FU细胞.检测指标包括细胞对5-FU的敏感性(IC50)、细胞MIF蛋白表达、细胞葡萄糖摄取水平、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细胞培养基上清中乳酸水平,分别用CCK-8法、Western blot、2-NBDG法、微孔法、试剂盒法检测.比较LoVo/5-FU细胞与亲本LoVo细胞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并检测用siRNA或慢病毒技术干扰或过表达MIF蛋白,或用PFKFB3抑制剂PFK-15抑制有氧糖酵解后,LoVo/5-FU细胞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LoVo/5-FU细胞,该细胞的MIF蛋白表达、对5-FU的IC50、葡萄糖摄取、LDH活性和乳酸生成水平都较其亲本LoVo细胞明显升高(均P<0.05);在LoVo/5-FU细胞上,siRNA干扰MIF后表现为MIF蛋白表达、对5-FU的IC50、葡萄糖摄取、LDH活性和乳酸生成水平均明显减少,而MIF蛋白过表达后表现为上述指标的明显升高(均P<0.05);用PFK-15抑制有氧糖酵解后,LoVo/5-FU细胞对5-FU的IC50、葡萄糖摄取、乳酸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但LDH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PFK-15对MIF过表达的LoVo/5-FU细胞也有同样作用(均P<0.05).结论:MIF通过上调LoVo细胞有氧糖酵解,诱导其对5-FU耐药能力的增加.

  •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脓毒血症

    作者:詹芝娅;方向明

    1966年Bloom和David将由活化的T淋巴细胞分泌的可抑制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移动的细胞因子正式命名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MIF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它既是一种细胞因子,又是一种源于垂体的激素,还可以作为糖皮质激素生理活动的负反馈调节1.随着MIFcDNA的成功克隆及其结构的阐明,目前对MIF的来源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 miR-451通过靶向调控MIF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

    作者:张雪梅;孙延亮;姚志勇;王喜梅

    目的 探讨miR-451是否通过靶向调控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表达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从而进一步揭示miR-451的抑瘤机制.方法 运用qRT-PCR检测72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miR-451的表达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外源高表达miR-451对MIF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然后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外源高表达miR-451对人胃癌MGC-803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 qRT-PCR检测结果显示,miR-451在72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明显下调,miR-451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miR-451能下调MIF蛋白的表达.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发现,过表达miR-451能抑制MGC-80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451通过靶向调控MIF的表达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 脑心通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敏C反应蛋白、AP-1及MIF的影响

    作者:王起;王妮妮

    目的:探讨脑心通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斑块、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激活蛋白酶-1(AP-1)及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12月郑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0例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托伐他汀钙及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脑心通辅助治疗,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颈动脉IMT及颈动脉斑块大小、斑块厚度、斑块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动脉IMT及颈动脉斑块大小、斑块厚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hs-CRP、MIF、c-Jun蛋白及血浆粘滞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hs-CRP、MIF、c-Jun蛋白及血浆粘滞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心通治疗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可显著减小斑块体积、降低炎症反应及改善患者血液粘滞度.

  • 尿IgG亚类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调节作用

    作者:CHEN Wei-ying;梁伟;FANG Fang;余学清

    目的:探讨微小病变型(MCD)及膜性肾病型(MN)肾病患者尿IgG亚类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影响.方法:收集MCD和MN肾病患者的尿液,分离纯化尿IgG1、IgG2、IgG3、IgG4 4个亚类纯品,并加以鉴定.将这两种病理类型肾病患者的尿IgG3、IgG4分别刺激HK-2细胞,用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检测HK一2细胞MIF蛋白表达的量效关系(0、0.1、0.5、1.0、2.5、5.0 g/L,刺激HK-2细胞24 h)和时效关系(1 g/L刺激HK一2细胞0 h、1 h.6 h、12 h、24 h、48 h).结果:MN和MCD肾病患者的尿IgG3、IgG4均可上调HK-2细胞表达MIF蛋白,并呈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MN患者尿IgG3刺激HK-2细胞随着剂量的增加,MIF蛋白表达逐渐增强,到1.0 g/L时达到峰值,时间效应则在1h即明显升高,12 h达到峰值;IgG4在0.1 g/L时即达到峰值,时间效应则6 h即明显升高,12 h达峰值.而MCD患者尿IgG3刺激HK-2细胞表达MIF蛋白,在1.0 g/L时才开始明显升高,5.0 g/L达峰值,时间效应上则在12 h才明显升高;IgG4在0.1 g/L时开始明显升高,0.5 g/L时达峰值,时间效应上则在48 h时才出现明显升高,并达峰值.结论:MN及MCD肾病患者的尿IgG3、IgG4均可上调HK-2细胞表达MIF蛋白,且MN患者尿IgG3、IgG4的作用强于MCD患者,提示这两种病理类型肾病患者尿IgG亚类可能存在结构或功能上的差异.

  •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作者:单志新;余细勇;林秋雄;杨敏;符永恒;谭虹虹;郑猛;林曙光

    目的:扩增、克隆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重组MIF蛋白.方法:根据人MIF基因序列,设计、合成PCR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人T淋巴细胞mRNA中扩增MIF基因.将MIF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并将构建正确的重组表达载体pGEX-4T-MIF转化工程菌BL21(DE3),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IPTG)诱导表达重组MIF蛋白.用GSTrap亲合柱纯化表达产物GST-MIF,行柱上凝血酶消化,洗脱获得MIF蛋白.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MMI)鉴定MIF蛋白的生物活性.结果: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NA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GEX-4T-MIF,人MIF cDNA长348 bp,编码115个氨基酸.经IPTG诱导,高效表达出可溶的GST-MIF蛋白.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GST-MIF经凝血酶消化,获得13 kU的MIF蛋白.MIF蛋白对巨噬细胞移动的抑制率达30%,具有生物活性.结论:克隆、测定了人MIF基因,在大肠杆菌表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MIF蛋白.

  • 血浆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作者:朱遵平;余细勇;林秋雄;刘福成

    目的 探讨血浆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检测87例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浆MIF及高级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of advancedglycation endproducts,RAGE).并分别分析血浆MIF与RAGE、颈一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arotid-femoralpulse wave velocity,cfPWV)的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浆MIF浓度显著升高;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浆MIF与RAGE呈正相关(r=0.357,P=0.035),与cfPWV呈负相关(r=-0.293,P=0,042).结论 血浆MIF浓度升高与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检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患者的血浆MIF浓度将有助于早期诊断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孔耀中;黄英伟;陈统清;关伟明;余学清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巨噬细胞浸润、肾脏病理改变、肾功能损害的相关关系.方法正常人和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MIF蛋白、巨噬细胞标记抗原(抗CD68,KP1)的检测应用微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MIF的基因表达应用原位杂交方法;MIF与KP1的相关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技术检测.肾脏组织的病理改变应用常规病理学方法检测.24h尿蛋白、血肌酐的测定按本院检验科常规方法检测.结果正常人肾脏组织仅有少量MIF的表达,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脏组织MIF表达水平(包括蛋白和Mrna)显著上调.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MIF表达水平与KP1+细胞数有显著相关性,MIF表达水平、MIF+KP1+细胞数与肾脏病理改变程度及肾功能损害明显相关.结论MIP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脏组织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并与肾脏组织巨噬细胞浸润、肾脏病理改变程度、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提示MIF表达上调可能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损害的重要机制之一.

  •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在卵巢癌侵袭中的作用与意义

    作者:武鸿美;朱森林;贺龙君;刘艳辉;谢丹

    背景与目的: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ae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与肿瘤的恶性进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MIF基因对卵巢癌HO-8910和OVCAR-3细胞侵袭和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瞬时转染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靶向敲除MIF基因,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F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通过体外迁移、侵袭实验和噻唑蓝比色法(MTT)分析MIF对HO-8910和OVCAR-3细胞迁移、侵袭和增殖能力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IF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细胞比较,瞬时转染MIF siRNA的HO-8910和OVCAR-3细胞中MIF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MTT结果显示,转染MIF siRNA的两株卵巢癌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转染MIF siRNA的HO-8910细胞穿膜细胞数(MIF-si1:48.0±7.3;MIF-si2:38.0±3.6)与阴性对照组(78.0±8.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穿过铺了Matrigel膜的细胞数(MIF-sil:35.0±5.0:MIF-si2:30.0±5.6)也显著少于阴性对照组(P<0.05).同样,转染了MIF siRNA的OVCAR-3细胞穿膜细胞数(MIF-si1:40.0±4.5;MIF-si2:42.0±3.0)与阴性对照组(65±2.1)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穿过铺了Matrigel膜的细胞数(MIF-sil:25.0±3.0:MIF-si2:27.0±3.4)也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53.6%(37/69)卵巢癌组织中有MIF蛋白表达.MIF蛋白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MIF基因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分子靶向治疗卵巢癌的潜在靶点.

  • 周围神经损伤后雪旺细胞分泌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的变化

    作者:黄涛;秦建强;霍霄鲲;余磊;熊绍虎;刘大庸;钟世镇

    目的研究损伤的周围神经能否激活和促进雪旺细胞分泌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方法切取SD乳鼠损伤和未损伤的臂丛及坐骨神经,分离、纯化、培养雪旺细胞,72 h后分别收集培养基,即得损伤神经雪旺细胞条件培养基及未损伤神经雪旺细胞条件培养基,以含10%小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其中的MIF含量.结果损伤神经雪旺细胞条件培养基中MIF含量明显高于未损伤神经雪旺细胞条件培养基及对照组,未损伤神经雪旺细胞条件培养基中MIF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损伤的周围神经能激活和促进雪旺细胞分泌MIF,在激活巨噬细胞、调节免疫炎症反应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细菌-酵母穿梭表达质粒pGBKT7-MIF的构建及转化

    作者:单志新;余细勇;林秋雄;符永恒;谭虹虹;林曙光

    [目的]构建并转化能在酵母菌AH109中表达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的穿梭表达质粒pGBKT7-MIF.[方法]用RT-PCR方法从人T淋巴细胞中扩增MIF基因全外显子片段,并定向克隆入细菌-酵母穿梭表达质粒pGBKT7中;用PEG/LiAC法将pGBKT7-MIF转化感受态酵母菌AH109.提取转化酵母菌的质粒DNA,转化大肠杆菌并行质粒的酶切鉴定.[结果]扩增出人MIF cDNA片段,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DNA测序证实获得正确的重组质粒pGBKT7-MIF;获得可在色氨酸缺陷培养基(SD/-trp)上生长含pGBKT7-MIF的酵母菌克隆.酶切鉴定表明pGBKT7-MIF已转化入酵母菌AH109.[结论]成功构建穿梭质粒pGBKT7-MIF,并转化入酵母菌AH109.

  •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免疫学机制

    作者:张素真;张德纯

    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也逐渐深入.目前研究认为UC的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免疫机制是其致病的一个重要方面.UC的发生涉及到免疫反应的多个方面.该文对UC发病的免疫学机制从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T细胞及细胞因子方面作一综述.

  •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研究进展

    作者:梁婷;侯桂华

    1966年Bloom和David将由活化的T淋巴细胞分泌的可抑制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移动的细胞因子正式命名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MIF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它既是一种细胞因子,又是一种源于垂体的激素,还可以作为糖皮质激素生理活动的负反馈调节剂.随着MIF cDNA的成功克隆及其结构的阐明,目前对MIF的来源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139 条记录 6/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