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地塞米松对小鼠脾脏巨噬细胞内TLR4和TLR2表达的影响
为观察小鼠脾巨噬细胞内的TLR4和TLR2在脂多糖(LPS)刺激后,地塞米松(Dx)对其表达量的影响,在向BALB/c小鼠腹腔内注射LPS和Dx后采用贴壁法分离小鼠脾巨噬细胞,通过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了TLR4和TLR2 mRNA的表达量.结果显示:①LPS刺激后,小鼠脾巨噬细胞内TLR4 mRNA显著上调(吸光度比为0.11),TLR2上调不明显(吸光度比为0.008);②预先注射不同剂量Dx,分别为0.1 mg/kg、1 mg/kg、10 mg/kg,再用LPS刺激小鼠.注射了Dx后巨噬细胞TLR4mRNA表达量较单纯注射LPS的小鼠显著降低(吸光度比分别为0.093、0.050和0.014);但TLR2 mRNA表达量随着Dx使用剂量增加而增加(吸光度比分别为0.054、0.080和0.161).该项研究表明TLR4是参与LPS引起炎症反应的主要Toll样受体,而TLR2不起主要作用;Dx对LPS刺激后TLR 4mRN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而对TLR2 mRNA的表达有增强作用;Dx抑制LPS引起的炎症反应可能与抑制TLR4的表达有关.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早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2、4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早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oll样受体(TLR)2、TLR4对其配体双糖链蛋白多糖( BGN)、脂多糖(LPS)的刺激反应性,阐明PBMC TLR2、TLR4在RA疾病早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RT)-聚合酶链反应(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BGN和LPS刺激前后,RA组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4+细胞频率、PBMC TLR2 mRNA和TLR4 mRNA及上清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 RA早期患者TLR2 mRNA明显升高、TLR4 mRNA下降(P<0.01);经LPS刺激后,RA患者TLR4 mRNA升高3.50倍,而健康对照组下降到0.11倍;LPS 和 BGN促进了各组PBMC产生IL-6、TNFα,但RA早期患者组上升的倍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PBMC TLR2、TLR4参与早期RA的发生、发展.
-
Toll样受体2/核转录因子-κB基因表达与小鼠肝癌淋巴道转移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 Toll样受体2(TLR-2)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基因在小鼠肝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方法检测TLR-2和 NF-κB基因在淋巴道低转移潜能小鼠肝癌细胞系Hca-P和高转移潜能小鼠肝癌细胞系Hca-F中的表达水平.结果:TLR-2基因在Hca-P和 HcaF细胞系基因表达分别为(2.14±0.42)×10-3、(4.31±0.62)×10-3,NF-κB基因在Hca-P和 Hca-F细胞系表达分别为(1.41±0.48)×10-3、(2.95±0.22)×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随转移潜能的增高,其表达水平增加.结论: TLR2基因和NF-κB基因表达水平增高提示其在肝癌的淋巴道侵袭转移中起作用,TLR2基因和NF-κB基因有可能成为肝癌转移预测指标和潜在治疗靶点.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14highCD16+单核细胞表达特点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 CD14high CD16+单核细胞频率、功能特点以及与疾病进程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荧光抗体标记结合多色流式技术,检测 CHB 患者外周血 CD14high CD16+单核细胞频率及表面TLR2分子的表达,用 LPS 刺激及细胞内染色方法检测 CHB 患者外周血 CD14high CD16+单核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能力。结果 CHB 患者外周血的 CD14high CD16+单核细胞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CHB 患者 CD14high CD16+单核细胞频率与ALT 呈负相关(R=0.739,P <0.01),与 HBV DNA 载量成正相关(R =-0.283,P =0.008);CHB 患者外周血 CD14high CD16+单核细胞上 TLR2的表达高于其他两个亚群;免疫活化 CHB 患者外周血在 LPS 刺激后,CD14high CD16+单核细胞亚群分泌 IL-6的能力均高于 CD14high CD16-和 CD14low CD16+单核细胞亚群。结论 CD14high CD16+单核细胞可能在清除肝炎病毒及肝脏免疫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
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初步研究
目的 观察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N-3 PUFA)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损伤心肌细胞Toll样受体2/4(toll like receptor 2/4,TLR2/4)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LPS诱导心肌细胞损伤(H9C2-1000),分别给予N-3 PUFA预处理(H9C2-N1000)、TLR2 (H9C2-N1000-T2)、TLR4(H9C2-N1000-T4)单独阻断剂或联合阻断剂(H9C2-N1000-T24)干预;收集各组培养细胞,qPCR检测TLR2、TLR4、NF-κB、IL-1β、IL-6和TNF-α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LR2、TLR4、NF-κB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主要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结果 N-3PUFA处理组心肌细胞TLR2、TLR4、NF-κB、IL-1β、IL-6、TNF-α mRNA的表达下调(与LPS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组相比,P均<0.05).经TLR2阻断剂单独和TLR2/4阻断剂联合处理后,NF-κB、IL-lβ和TNF-α mRNA表达明显增高,而与之相反的是TLR4阻断剂单独处理组细胞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与LPS诱导心肌细胞组相比,N-3PUFA组TLR2、TLR4、NF-κB、IL-6、IL-1β及TNF-α水平明显降低;经TLR2单独阻断和TLR2/4联合阻断剂干预后,NF-κB、IL-1β及TNF-α水平与N-3PUFA组相比明显增加(P均<0.05),而TLR4单独阻断组NF-κB、IL-1β及TNF-α水平与N-3PUFA组相当.结论 N-3PUFA能减轻LPS诱导心肌细胞损伤,其主要机制可能为抑制TLR2-NF-κB信号通路,降低炎性细胞因子IL-1β及TNF-α水平.
关键词: Toll样受体2 Toll样受体4 心肌细胞 炎性细胞因子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
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导痰Toll样受体2表达的影响
目的:评价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诱导痰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2(TLR2)的表达是否产生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3月到2011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有长期吸烟史的男性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根据是否长期使用吸入型激素(≥500 μg/d丙酸氟替卡松,疗程≥1年)分为使用吸入激素组和未使用吸入激素组.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测定2组患者诱导痰巨噬细胞表面和细胞内TLR2的表达,并将痰细胞抽提mRNA转录cDNA后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检测TLR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 mRNA的表达情况.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诱导痰巨噬细胞细胞表面TLR2的表达在规律使用吸入激素组显著低于未用吸入激素组(5.35±1.67比12.81±4.89,P=.019).实时定量PCR检测TLR2 mRNA、炎症介质TNF-αmRNA水平在2组患者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而TLR2细胞内与细胞表面表达水平之间(r=0.654,P=0.017),TNF-αmRNA与TLR2细胞表面蛋白表达水平之间(r=0.716,P=0.012)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度COPD可能会导致呼吸道局部TLR2的表达下降,这可能是患者局部抗感染免疫降低的原因之一.
-
创伤弧菌经细胞Toll样受体2、4途径导致树突状细胞急性坏死的研究
目的 探索创伤弧菌(Vv)感染树突状细胞(DC),经Toll样受体(TLR)2、4途径致DC急性坏死的实验研究.方法 建立Vv1.1758株与DC 2.4混合培养感染模型,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感染率,电子显微镜观察Vv定位与细胞结构变化,实时定量反转录PCR测定TLR2、4mRNA表达量,ELISA法检测TNF-α表达量,DNA梯度电泳定性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凋亡及坏死率.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混合培养0.5、1、2、4、6h时的细胞感染率分别为(7.8±0.8)%、(13.9±1.1)%、(34.6±4.9)%、(77.8±10.2)%和(95.8±13.1)%,混合培养2h后的感染率与培养0.5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细菌定位于DC2.4细胞内侧,2h核染色质明显活跃,核内出现凋亡小体;4h胞质内出现空泡,染色质聚集,胞膜毁损严重;6h线粒体高度肿胀变形,细胞坏死.TLR2、4 mRNA表达于0.5h已达峰值.TNF-α在1h时开始增高(P<0.05),2h达峰值.DNA梯度电泳2h呈冲刷状坏死,4~5 h出现720 bp与900 bp凋亡带.2、4、6h时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3.1±3.8)%、(7.8±4.7)%和(12.7±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5±0.7)%(均P<0.05).细胞坏死率分别为(16.7±12.5) %、(41.6±25.9)%和(75.5±3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0.8)%(均P<0.05).结论 Vv感染DC可通过TLR2、4表达上调,TNF-α增加导致DNA降解,期间以细胞凋亡与坏死同时并存,但以坏死方式降解为主.
-
尿酸通过TLR2炎症信号通路上调脂肪细胞肾素-血管紧张素表达
目的 探讨尿酸调控脂肪细胞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的大鼠脂肪细胞以不同浓度尿酸(0、1、5、10、15 mg/dl)干预不同时间(0、12、24、48、72 h).部分前脂肪细胞转染siRNA-Toll样受体2(TLR2)或其阴性对照,分化成熟后予以10 mg/dl尿酸干预48 h.实时PCR法检测TLR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紧张素原(AGT)、血管紧张素转化酶1(ACE1)、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R)、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AT2R)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TLR2、核因子κB(NF-κB)信号分子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液及细胞裂解液AngⅡ水平.结果 脂肪细胞TLR2 mRNA水平随着尿酸浓度的增加逐渐升高;10 mg/dl尿酸干预的脂肪细胞,随着时间的延长TLR2 mRNA逐渐升高,但72 h反而降低;高尿酸明显上调脂肪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6、MCP-1)和RAS各组分(AGT、ACE1、AT1R、AT2R、AngⅡ)的表达;脂肪细胞转染siRNA-TLR2后TLR2、NF-κB表达明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下降,RAS各组分表达减少.结论 尿酸部分通过TLR2/NF-κB信号通路上调脂肪细胞局部RAS表达.
关键词: 尿酸 Toll样受体2 炎症 脂肪细胞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
Toll样受体2基因敲除减轻1型胶原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脂肪组织的沉积
目的 研究toll样受体2(TLR2, toll like receptor 2)基因敲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脂肪组织Ⅰ型胶原沉积的影响.方法 雄性C57bl/6小鼠和TLR2基因敲除小鼠根据普通饮食或高脂饮食喂养分组并制造肥胖模型.实验结束后Masson染色检测脂肪组织总胶原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TLR2、Ⅰ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1)蛋白相对表达量.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脂肪组织Ⅰ型胶原α1和Ⅰ型胶原α2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高脂饮食小鼠脂肪组织TLR2、总胶原、Ⅰ型胶原、MMP2和TIMP1蛋白升高;Ⅰ型胶原α1和Ⅰ型胶原α2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MMP1蛋白相对表达量减少.与肥胖组相比,基因敲除的高脂饮食小鼠脂肪组织总胶原、Ⅰ型胶原、MMP2和TIMP1蛋白降低;Ⅰ型胶原α1和Ⅰ型胶原α2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而MMP1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结论 TLR2基因敲除可能通过TIMP1和MMP1减少了Ⅰ型胶原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脂肪组织的沉积.
关键词: 肥胖症 Toll样受体2 Ⅰ型胶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1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结肠黏膜Toll样受体2和4的表达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TLR)2、TLR4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和正常人结肠黏膜的表达.方法:研究30例IBS腹泻型患者及12名健康志愿者结肠黏膜TLR2和TLR4的表达,半定量分析TLR2及TLR4平均吸光度值.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IBS患者结肠黏膜固有层水肿疏松.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健康对照组和IBS组肠腔肠上皮细胞(IEC)的TLR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BS患者的隐窝IEC的TLR2弱表达者较健康对照组少(6.7%比50.0%),而均匀表达增强者多(40.0%比0,P<0.05).86.7%的IBS患者基底侧及肠腔侧IEC均表达TLR4,较健康对照组增高(50.0%,P<0.05).细胞计数表明,IBS患者固有层TLR4阳性细胞数大于健康对照组(70.084±21.887比20.577±4.546,P<0.01),IBS患者的结肠黏膜TLR2及TLR4的吸光度值均增高单位分别为0.3079±0.0283比0.3886±0.0510和0.3044±0.0481比0.3971±0 0996(P<0 01).结论:IBS患者结肠有炎症表现,TLR2、TLR4存IBS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
实验性结肠炎大鼠Toll样受体2和4表达及益生菌治疗的作用
目的 探讨和分析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结肠Toll样受体2(TLR2)和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意义,并分析益生菌治疗的作用.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均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对照组(UC组)和益生菌治疗组(PC组).UC和PC组建立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实验性结肠炎大鼠模型.PC组大鼠给予双歧三联活菌悬液(2.2×109 CFU/只)治疗,1次/d,共4周.光镜下观察肠黏膜炎性反应并评分.Western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结肠TLR2和TLR4蛋白及mRNA表达,分析其变化及益生菌治疗的作用.结果 NC、PC和UC组炎性反应评分分别为4.35±0.88、10.25±1.36和7.94±0.85.PC组炎性反应评分较UC组明显改善(P<0.05),但高于NC组水平(P<0.01).NC、UC、PC组TLR2和TLR4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0.26±4.24、47.20±4.62、36.64±3.67和8.16±4.50、25.84±4.46、19.71±3.28.二者在UC组的表达明显高于NC组(P<0.01)和PC组(P<0.05),PC组高于NC组(P<0.01).NC、UC、PC组TLR2和TLR4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240±140、10 570±2690、6640±1420和210±110、8580±2710、5290±1540.二者在UC组的表达明显高于PC组(P<0.05)和NC组(P<0.01),PC组高于NC组(P<0.01).结论 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结肠TLR2和TLR4表达明显增高,提示肠腔内抗原摄取增多.双歧三联活菌可明显降低二者的表达水平,提示该益生菌可能通过降低TLR2和TLR4表达减少肠腔抗原的摄取.
-
Toll样受体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细胞癌易感性的关系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2(TLR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肝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组与对照组研究,收集211例肝细胞癌(肝癌组)和232例非肝细胞癌(对照组)外周血标本,对TLR2的5个SNP采用多重单碱基延伸SNP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分布的差异,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多态基因型与肝细胞癌发生危险度的关系。结果:rs3804099、rs3804100基因型在肝癌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rs3804099和rs3804100带CT突变杂合子与带TT的野生型纯合子比较,发生HCC的危险性显著降低;经年龄、性别校正后OR值分别为0.493(95%CI:0.331~0.736)和0.509(95%CI:0.342~0.759)(P<0.05)。单倍体TT可显著降低HCC发生的危险(OR 0.524,95%CI:0.394~0.697,P<0.01);相反,单倍体CC可增加肝细胞癌的发生(OR 2.743,95%CI:1.915~3.930,P<0.01)。结论:TLR2基因SNP与肝细胞癌的发生显著相关。
-
肝癌荷瘤小鼠肥大细胞前体数量和表型的变化特点
目的 研究肝癌荷瘤小鼠肥大细胞前体的数量和表型的变化特点.方法 建立H22肝癌荷瘤小鼠模型,获取骨髓、脾脏及肿瘤组织并制备单细胞悬液,进行荧光抗体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中粒-单核细胞前体(GMP)、脾脏中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共同前体(BMCP)和外周肿瘤组织中肥大细胞前体的比例,以及后两者内源性危险相关模式分子(DAMP)的识别受体Toll样受体2(TLR2)的表达情况.结果 肝癌荷瘤小鼠骨髓细胞中GMP、脾脏细胞中BMCP和外周肿瘤组织中肥大细胞前体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小鼠(P<0.05).与正常小鼠比较,荷瘤小鼠脾脏BMCP中TLR2表达阳性细胞的比例无明显增高(P>0.05),但外周肿瘤组织肥大细胞前体中TLR2表达阳性细胞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结论 H22肝癌荷瘤小鼠肥大细胞动员明显增强,表现为骨髓、髓外器官和外周肿瘤组织中肥大细胞前体的比例显著升高.髓外器官阶段BMCP中TLR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其变化主要发生在外周肿瘤组织阶段的肥大细胞前体.
-
颗粒物对气道上皮TLR2及其下游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暴露所致急性肺损伤的肺组织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s 2,TLR2)及其下游分子的改变.方法 采用气管滴注PM小鼠模型,将24只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对照组、低浓度PM组、中浓度PM组和高浓度PM组.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细胞分类计数和肺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估肺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观察TLR2在肺脏的表达情况.采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BEAS-2B进行体外PM暴露研究,qRT-PCR、Western blot、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TLR2及其下游信号分子的表达.结果 各PM暴露组小鼠BALF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数量及构成比增加,肺组织炎性损伤加重,IHC染色显示TLR2在气道上皮强表达.各PM暴露组支气管上皮细胞TLR2、MyD88、IRAK1、RelA mRNA水平呈浓度梯度依赖上调表达,TLR2和p-NF-κB蛋白质水平增加.结论 PM所致急性肺损伤中,肺组织尤其是气道上皮细胞TLR2表达明显上调.TLR2/MyD88/IRAK1/NF-κB信号通路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激活可能介导PM所致肺组织的炎性损伤.
-
TLR2和TLR4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中的检测
目的 研究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Toll样受体(TLR)2和TLR4水平检测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43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A组),41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B组)及45例细菌性肺炎患者(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胸腔积液上清中TLR2和TLR4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2水平,分析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上清TLR2、TLR4与TNF-α、MMP-1、MCP-2的相关性及TLR2与TLR4的相关性.探讨TLR2和TLR4水平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A组胸腔积液上清TLR2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三组胸腔积液上清TLR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胸腔积液上清中TNF-α、MMP-1、MCP-2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A组胸腔积液上清TLR2分别与TNF-α、MMP-1、MCP-2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45、0.753、0.712,P=0.000、0.000、0.000);A组胸腔积液上清中TLR2和TLR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59,P=0.000);TLR2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4,明显高于TLR4的AUC的0.537(P <0.05).结论 TLR2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中水平明显升高,与胸腔积液中TLR4、TNF-α、MMP-1、MCP-2水平相关,可能参与病情的发生发展,对结核性胸膜炎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胎盘胎膜组织Toll样受体2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2(TLR-2)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患者胎盘胎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PPROM患者60例作为PPROM组,及同期正常分娩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两组对象胎膜组织TLR-2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胎盘胎膜组织TLR-2蛋白表达.结果 PPROM组胎膜组织中TLR-2 mRNA相对表达量为0.612±0.1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324 ±0.122(P <0.01);PPROM组胎盘组织和胎膜组织TLR-2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152±0.011和0.443±0.00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80±0.006和0.276±0.005(P均<0.01);在PPROM组,胎膜TLR-2蛋白平均光密度值依破膜时间<16 h→破膜时间16~ 24 h→破膜时间>24h之序递升,总体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1);PPROM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为2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P<0.01);PPROM组发生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胎膜TLR-2蛋白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患者(P<0.01).结论 PPROM患者胎盘胎膜组织TLR2表达上调,可能在胎膜破裂过程中有一定的作用.
-
TLR2和TLR4与老年慢性左心衰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和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在老年慢性左心衰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的表达及其表达的差异在老年慢性左心衰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方法 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健康对照者和慢性左心衰患者分成对照组 (LVEF 50%~70%)、心功能Ⅰ级 (LVEF 40%~49%)、Ⅱ级 (LVEF 32%~39%)、Ⅲ级 (LVEF 27%~31%) 和Ⅳ级组 (LVEF 22%~26%).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慢性左心衰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2和TLR4的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心功能Ⅰ级、Ⅱ级和Ⅲ级组比较,心功能Ⅳ级组的TLR2和TLR4的水平明显上升(P<0.05). 结论 TLR2和TLR4的表达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和LVEF的下降而明显上升.TLR2和TLR4的表达显著上调可能是促进老年慢性左心衰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TLR2和TLR4及其介导的炎症反应与老年慢性左心衰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
异氟醚麻醉诱导大鼠脑海马神经炎症并激活Toll样受体2通路
目的 观察异氟醚麻醉与神经炎症的关系并探究其中的反应机制. 方法 将15只雌性SD大鼠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3组(每组5只):对照组行热板实验,麻醉组行异氟醚麻醉、热板实验,空白组不做上述处理.热板实验后取大鼠大脑进行切片制作,免疫荧光双标检测观察Toll样受体2(toll like receptor 2,TLR2)在大脑海马区的表达,Westemblot检测海马区TNF-α、IL-1β、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以及TLR2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麻醉组大鼠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在异氟醚麻醉2h[(3 1±4)s比(19±3)s]和24 h[(25±4)s比(19±4)s]后显著增高(P<0.05),而48 h时与对照组PW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麻醉组大鼠海马区TNF-α、IL-1β、IL-6、MCP-1以及TLR2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 结论 异氟醚麻醉促进海马区炎症因子表达,并激活TLR2信号通路.
-
TLR2、4基因多态性与尖锐湿疣患者易感性及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LR2、4基因多态性与尖锐湿疣易感性及复发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Snap-shot方法对140例尖锐湿疣患者及105例HPV检测阴性的对照组外周血TLR2 597(T/C)、1350(T/C)、15607(A/G)、2408 (G/A)和TLR4 896(A/G)、l196(C/T)进行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对治疗后6个月复发及无复发的尖锐湿疣患者间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尖锐湿疣组TLR2597(T/C)中TT、TC及CC分别有72、48及20例,对照组分别有71,31及3例,尖锐湿疣组突变基因C基因频率31.43%,对照组17.62%,尖锐湿疣组显著高于对照组(x2=12.04,P<0.01).并且TLR2 597 (T/C)的突变基因C基因频率在复发尖锐湿疣组为38.68%,无复发尖锐湿疣组为27.01%,复发尖锐湿疣组显著高于无复发尖锐湿疣组(x2 =4.16,P<0.05).尖锐湿疣组TLR2 1350 (T/C)中TT、TC及CC分别有74、49及17例,对照组分别有73、29及3例,尖锐湿疣组突变基因C基因频率为29.64%,对照组为16.67%,尖锐湿疣组显著高于对照组(x2=11.05,P<0.01).复发尖锐湿疣突变基因C频率为36.79%,无复发尖锐湿疣组为25.29%,复发尖锐湿疣组显著高于无复发尖锐湿疣组(x2=4.18,P<0.05).尖锐湿疣组TLR215607 (A/G) AA,AG和GG分别为44、66例和30例,对照组分别为26、58和21例,尖锐湿疣组突变基因G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x2=0.33,P>0.05).TLR2 2508 (G/A)及TLR4 896 (A/G)、1196(C/T)在尖锐湿疣组及对照组均未检测到基因突变.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TLR2 597及1350紧密连锁(D '=1,r2=0.93). 结论:TLR2597 (T/C)及1350(T/C)紧密连锁,不仅与尖锐湿疣的易感性相关,而且与尖锐湿疣治疗后的复发相关.
-
TLR2拮抗剂T2.5通过MyD88信号通路下调MMP-9减轻缺血性脑损伤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Uoproteinase-9,MMP-9)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12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和TLR2拮抗剂T2.5处理组.通过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2h再灌注模型,T2.5组于再灌注开始时经颈静脉注射T2.5(0.121 2μg/g).再灌注24 h时测定脑梗死体积、脑水肿程度、血脑屏障通透性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缺血侧皮质不同时间点TLR2、MyD88和MMP-9表达.结果 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缺血组从缺血再灌注后6h开始TLR2和MyD88蛋白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并持续至24 h(P均<0.05);而MMP-9在缺血再灌注后24 h才显著升高(P<0.05).缺血再灌注后24 h时,缺血组血脑屏障通透性、脑水肿程度、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P均<0.05);此时,T2.5组TLR2、MyD88和MMP-9表达均较缺血组显著降低(P均<0.05),且血脑屏障通透性、脑水肿程度、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 TLR2、MyD88和MMP-9可能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TLR2拮抗剂T2.5可能通过TLR2-MyD88信号通路抑制MMP-9表达,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