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单、双箱型椎间融合器在PLIF手术治疗腰椎不稳症中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钦亮;刘艺;陈鸣;陈金传;邹国友

    目的 应用单、双箱型椎间融合器(Cage)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不稳症,通过比较影像学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探讨应用单枚箱型Cage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进行椎间融合的可行性.方法 在对56例单节段腰椎不稳症患者施行PLIF(Posterior lumar interbody fusion)手术,均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复位与内固定,实施单枚Cage椎体间植骨37例,双枚Cage椎体间植骨19例.统计两组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用M-JOA评分的症状改善率评价患者治疗效果,并观察手术并发症.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摄X线片,观察椎体间高度、整个腰椎前凸弧度、融合节段前凸弧度、融合节段间的滑移,并辅助CT判断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单枚Cage植入组较双枚Cage植入组手术时间短(P<0.01),出血少(P<0.01).术前术后的椎体间高度、整个腰椎前凸弧度、融合时间二组病例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腰痛症状改善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融合率均为100%.结论 使用单枚箱型Cage与双枚箱型Cage行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均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有效治疗方式,二者在缓解下腰部疼痛、椎间融合率方面效果显著.单枚箱型Cage行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行PLIF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患者医疗费用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两种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

    作者:刘艺;李钦亮;储朝明;陈鸣;陈金传;郭侃锁;尹华

    目的 对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减压的碳纤维椎间融合器(cage)植入术与自体髂骨块植骨加钛板固定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CDH)进行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评估.方法 需要手术治疗的单节段CDH患者60例,其中前路减压cage植入术31例,自体髂骨块植骨加钛板固定术29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摄X线片,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症状改善率、融合时间、融合率、融合节段椎体间高度的维持情况.结果 cage植入术较自体髂骨块植骨加钛板固定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P<0.01).两组融合节段椎体间高度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两组间症状改善率、融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ge植入术较自体髂骨块植骨加钛板固定术并发症少.结论 cage植入术和自体髂骨块植骨加钛板固定术都是前路减压治疗单节段CDH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而cage植入术在减小手术创伤的同时,可以获得同样的临床效果,是治疗单节段CDH理想的术式之一.

  •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前路手术治疗

    作者:游浩;刘洋;陈方舟;朱胜文;李明辉

    目的 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经前路行减压、植入椎间融合器(Cage)、钢板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1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行经颈前路减压、植入Cage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3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8~36(23±1.5)个月,椎间隙在15~24周内融合,术中减压较彻底,术后恢复融合节段间隙高度,未出现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椎间融合率达100%.未发生邻近节段退变.结论 经颈前路行减压、植入Cage加钢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效果满意,但对邻近节段退变现象仍需长期观察.

  • 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作者:李铭;缪志和;郑端;王守立

    2006年5月~2009年4月,我院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螺钉结合椎间融合器治疗3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取得满意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45~76岁.病程8个月~12年.患者均有腰腿痛病史,有间歇性跛行,跛行距离20~500 m症状加重.单侧下肢症状者23例,双侧下肢症状者9例.术前均行腰椎X线平片、CT和MRI检查.合并椎间盘突出20例,合并下腰椎失稳15例,其中腰椎滑脱Ⅰ度7例,Ⅱ度2例.26例为单节段,6例为双节段,L3~4 3例,L4~5 15例,L5~S1 8例,L3~52例,L4~S14例.

  • 单枚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

    作者:邓强;张天太;赵军;杨峰;张绍文;李红专;罗晓

    2006年1月~2008年2月,我科采用单枚椎间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下腰椎不稳症患者17例,疗效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17例,男6例,女11例,年龄32~65岁.病程4~72(28±3.5)个月.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腰痛.间歇性跛行12例,伴有明显椎管狭窄11例,双侧或单侧下肢放射痛或麻木10例,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12例,肌力减弱13例,性功能减退1例.患者术前行腰椎动力位片、CT及MRI检查,滑脱部位:L4~5 9例,L5~S1 8例.

  • 后路椎间融合器加椎弓根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

    作者:王邦军;吴维才;卢朝黎;涂万荣

    目的 评价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器(Cage)融合和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对27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全椎板减压、Cage加节段性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2~36个月,所有患者都获得了椎体间完全融合.术后1年及终随访时JOA评分恢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发症有脑脊液漏1例, 1例足趾背伸功能减弱.结论 后路椎管减压、Cage加节段性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可增强稳定性,提高疗效.熟练掌握该项技术,可减少或避免相关并发症.

  • 颈前路单cage植骨融合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

    作者:周仕国;徐杰;刘春华;林克凤;王钦奋

    目的:探讨颈前路单cage植骨融合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颈前路单cage植骨融合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63例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患者。比较术前、术后3周和末次随访的ASIA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60个月。 ASIA评分:术前为(48.15±17.23)分,术后3周为(61.42±17.34)分,末次随访为(64.11±16.93)分;术后3周、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3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融合节段3~12个月均获得良好骨性融合,影像学复查显示减压充分、内固定位置良好。患者均无神经、血管损伤,均无cage移位、沉陷及钢板松动、移位、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颈前路单cage植骨融合联合钢板内固定是治疗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较为理想的方法。

  • 椎间融合器和颈椎前路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近期效果

    作者:熊卜贵;杨述华

    目的观察高位颈椎采用椎间融合器、低位采用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效果.方法对86例C3~4、C5~6或C6~7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及C3~4椎间融合器和C5~6、C6~7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植骨融合率及有无植入物并发症.结果术后进行6~12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全部病例植骨愈合良好;症状明显改善者75例(占87%);无椎间融合器下沉、脱位,无钢板及螺钉松动或断裂现象.结论高位颈椎采用椎间融合器、低位采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以下优点: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术后颈椎可获得即刻稳定,防止植骨块移位,术后无需石膏固定,能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

  • 单枚椎间融合器并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王建华;夏虹;吴增晖;廖穗祥;尹庆水

    目的 对单枚融合器联合单侧钉棒系统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5具新鲜小牛腰椎标本,建立以下力学模型:A组:双侧开窗+双枚融合器置入+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B组:单侧小关节切除+单枚融合器斜向置入+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C组:单侧开窗+单枚融合器置入+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D组:单侧开窗+单枚融合器置入+对侧椎弓根钉棒固定.在生物力学平台上测试各试验组在不同工况下的ROM值.结果 A组的固定稳固,各工况下ROM值低.B组的前后抗弯ROM值与A组差异无显著性, 其左右侧弯和旋转方向的稳定性较A组有所降低.与B组比较,D组的前后弯曲性能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其左右侧弯方向的ROM低与B组.两组的抗旋转ROM值差异无显著性.C组的左右抗弯及抗旋转性能均差于B、D 组.结论 单枚椎间融合器联合对侧椎弓根钉棒固定是一种力学性能较为优良组合,可以替代单侧斜向融合器并同侧椎弓根钉棒技术用于下腰椎微创手术.

  • 改良TLIF同时使用自体骨植骨与椎间融合器治疗双节段退变性腰椎不稳的初期疗效分析

    作者:钟华璋;田大胜;周云;荆珏华;钱军;陈磊;江曙

    目的 分析在应用改良TLIF治疗双节段退变性腰椎不稳中自体骨块和椎间融合器放置不同病变节段的初期临床疗效.方法 33例双节段退变性腰椎不稳患者均行改良TLIF联合后路内固定系统治疗.Ⅰ组上位病变节段自体骨植骨联合下位病变节段椎间融合器14例;Ⅱ组上位病变节段椎间融合器联合下位病变节段自体骨植骨19例.术前、术后、末次随访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功能评分行临床疗效评估;测量计算椎间孔高度、腰椎生理前凸角及椎间隙平均高度作为影像学评价标准;融合情况采用Suk标准判断.结果 两组间性别、随访时间、病种比例、年龄等一般资料以及术前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各项参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Ⅰ组植骨节段术后与末次随访的椎间隙平均高度、椎间孔高度均较Ⅱ组改善明显,两组间其余术后与末次随访的各项参数之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所有节段达到骨性融合,两组植骨节段融合时间分别为(5.42±1.40)、(5.53 ±1.12)个月,融合器节段融合时间分别为(6.86±1.61)、(6.26±1.4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TLIF同时使用自体骨植骨与椎间融合器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其中上位病变节段自体骨植骨联合下位病变节段椎间融合器能取得更满意的初期临床疗效.

  • 三种不同术式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疗效观察

    作者:许旭;朱辉;李学则;任大营;胡正军;佟长征

    目的: 探索单侧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方法:2004~2006年采用单侧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24例,并在手术时间、神经损伤、融合率、平均矫正丢失度、椎间隙高度维持率及临床疗效方面和PLF及PCF组进行比较.结果:在手术时间上单侧PLIF组和PLF组无差异,但和PCF组有差异.在神经损伤、断钉方面三组无差异.在融合率、维持间隙高度及平均矫正丢失度方面,单侧PLIF组和PCF组无差异,但和PLF组有差异,优于PLF.结论:单侧PLIF术式为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理想方式.

  • 单枚腰椎间融合器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症

    作者:廖中亚;袁建华;胡伟;吴建明;马成才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减压单枚椎间融合器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05年4月至2009年4月,对38例腰椎不稳症的患者均行后路减压单枚椎间融合器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果 38例患者经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症状均消失,腰椎高度无丢失,无断钉、断棒并发症.术后椎间融合标准按SUK标准,优30例,良8例.临床疗效根据日本JOA评分(29分法),优21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89.5%.结论 经后路减压单枚椎间融合器配合椎弓根内固定在治疗腰椎不稳症上,植骨融合率高,症状改善明显,疗效满意.

  • 腰椎间融合器在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袁华澄;尤元璋;李楠竹

    目的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疾病中应用椎间后路融合器植入融合椎体的临床结果,并对该手术的优点、并发症防治进行讨论.方法回顾分析26例应用椎间融合器植入融合椎体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经24~36月随访,疗效优良率为89.5%,椎间融合率为89.5%,融合器术后脱落1例.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以椎间融合器后路植入,椎体融合率高,可防止术后腰椎不稳,从而保证临床效果.但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对其并发症要有足够认识,并提出预防方法.

  • 椎间融合器与RF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

    作者:郑庆祥;吕卉;卢书峰

    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常见病,约占腰腿痛病人总数的5%,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笔者自1998年采用椎间融合器(TFC)与RF系统治疗本症3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椎间植骨与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比较

    作者:肖智青;王凤龙;朱锦忠;王爱明;张学全

    目的:观察椎间植骨与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脊柱滑脱症,观察其融合率及临床症状的缓解状况,并与应用椎间融合器融合的病例进行比较.结果:椎间植骨融合率及临床症状缓解率均高于应用椎间融合器融合的痛例.结论:椎弓根螺钉系统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脊柱滑脱症,符合生物力学固定融合,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并且椎间植骨融合可能是进一步减少远期并发症的重要方法.

  • 单枚椎间融合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失稳的护理

    作者:王荣君;周丽萍

    腰椎融合术是目前治疗腰椎失稳的主要手段,而腰椎不稳定是严重影响中老年健康的常见病.本院自2002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单枚椎间融合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失稳患者27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腰椎滑脱后路复位内固定后不同植骨融合方法的研究

    作者:杨勇胜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后路复位内固定中不同植骨融合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腰椎滑脱患者60例,分成A、B、C组,分别进行行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自体骨植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椎间融合器。术后定期随访,比较其术后效果。结果术后1年各组患者腰椎滑脱均获完全复位,未出现固定螺钉松动、拔出、断裂及腰椎再滑脱现象。椎体融合率A组与B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A组与C 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间隙高度、Naka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腰椎滑脱患者因合理选择植骨方式。

  • 应用椎体间融合器和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

    作者:温桃芳;赖光松;何朝洪;曾广轩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椎间融合器(TFC)和椎弓根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31例.结果:随访12~38个月,所有滑脱椎间均维持复位且骨性融合,临床结果按照Nakai分级评估,优23例,良6例,一般2例,差0例.优良率93.5%.结论:应用椎间融合器和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效果良好.

  • 颈椎前路手术的配合

    作者:郭美云

    1 临床资料我院自1996年至2001年共开展颈椎前路手术72例,其中男43例,女29例,年龄大66岁,小17岁,平均38岁.颈椎前路病灶清除11例,前路减压+植骨术26例,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32例,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器3例.经过1~5年的随访,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自体骨回植单枚椎间融合器加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

    作者:易建云;谢立俊;赵隆队;胡生庭

    目的 探讨自体骨回植单枚椎间融合器加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2006年7月-2010年9月,我院应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滑脱,术中采用切下椎板棘突关节突回植、单枚椎间融合器(cage)加椎弓根内固定39例.结果 随访10-38个月、平均16个月,6个月有明显骨性愈合,12个月后骨融合良好,椎间隙高度无明显改变,未见复位丢失.按侯树勋等疗放评价标准:优29例、良7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2.3%.结论 采用自体椎板、棘突及关节突作为骨源联合单枚cage植入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可获得满意的融合结果,并减少了并发症,临床效果满意.

413 条记录 11/21 页 « 12...891011121314...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