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术前血钠水平与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治疗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术前血钠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PCI治疗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治急性STEMI患者89例,根据3个月后的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差异.结果:预后良好组血钠水平、置入支架数目高于预后不良组,吸烟患者少于预后不良组(P<0.05).术前血钠水平是导致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治疗近期预后差的独立影响因素(OR=1.719,P<0.05).结论:术前血钠水平低可导致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治疗近期预后效果差.
-
替格瑞洛配合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配合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急诊PCI治疗,研究组给予替格瑞洛配合急诊PCI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TMPG、TIMI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EF、LVEDD及血小板聚集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配合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TIMI分级与TMPG分级.
-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途径直接PCI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针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讨论临床实施经桡动脉途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武警重庆总队医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2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经桡动脉途径直接PCI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7.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经桡动脉途径直接PCI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概率,值得推广。
-
急诊PCI术中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23例护理配合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AMI)已严重地威胁人们的生活,是冠心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PCI是非常有效的重建冠脉灌注的手段,适合于90%的AMI患者,而急诊PCI治疗在有效的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预后的同时,可诱发严重的再灌注心律失常.2004年2月~2007年2月成功为86例AMI患者施行了急诊PCI治疗,其中有23例术中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经及时抢救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1977年9月Gruentzig进行了世界上第1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开创了介入心脏病学的新纪元[1].此后,以PTCA术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为基础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迅速发展,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适应证不断拓宽,复杂病变介入治疗成功率不断提高,目前PCI已成为冠心病血运重建治疗的重要手段[2].据估计,2001年全世界各种PCI治疗约260万例,仅在美国即有89万例.我国于1984年开展PTCA,1999年完成PCI术8 000例,2 000年完成1.2万例,2001年1.6万例,2005年完成9万例,且每年以30%~40%的速度增长,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2].尤其是药物涂层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的出现,使得再狭窄事件发生显著降低,将PCI术推向新的高潮,介入心脏病学已经成为心脏病界发展快的学科.
-
加速内皮化与支架术后再狭窄防治进展
冠心病自报道以来,一直是困扰人类的全球性健康问题.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技术的迅猛发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重要的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其显著改善了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被冠以冠心病内科治疗的"里程碑".但伴随而来的,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成为了另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尽管支架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介入操作过程及支架自身致栓性导致了血管的损伤及炎性反应,进而促进内膜增生,患者术后发生ISR,甚至多达四分之一的患者需再次行PCI治疗[1-2].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血栓抽吸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血栓抽吸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徐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STEMI患者中,选取对照组40例(未行血栓抽吸,经球囊预扩张或其他处理后直接放置支架)、试验A组40例(抽出血栓组)和试验B组40例(未抽出血栓组),回顾分析术后各组患者血运,心脏功能相关参数的改善情况,以及术后1个月内各组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反应事件(MACE,包括急性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再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和死亡)的发生率.结果 三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A组和试验B组与对照组相比,PCI术后的ST段回落率、TIMI血流分级、TMP心肌灌注分级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试验A组与试验B组相比,PCI术后的ST回落率、TIMI血流分级、TMP心肌灌注分级、LVEF、LVEDD参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三组均未出现血管痉挛、血管内皮撕裂等与器械相关的不良反应.在术后用药期间也未见与药物相关的典型不良反应.结论 PCI术中配合血栓抽吸相对于直接PCI术而言,对STEMI患者的心肌灌注和血运的改善更加显著.在血栓抽吸的具体疗效方面,以抽出血栓后的临床疗效为理想.
-
冠状动脉夹层后腔内旋磨术治疗钙化病变的疗效观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约有1%~5%患者因冠脉病变处钙化而导致常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 PCI)失败<'[1]>.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PRCA)通过机械方法祛除内膜钙化或硬化斑块,经PRCA预处理再行常规PCI治疗,是目前严重钙化病变的常用处理方案<'[2]>.但常规PCI尤其高压扩张钙化病变后,会导致明显夹层形成;而夹层形成既往被认为是PRCA的禁忌证,因此,在常规PCI处理钙化病变失败后再行PRCA的安全性和疗效,值得进一步明确.
-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28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严重疾病,溶栓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状动脉冉通的有效办法,尤其是后者逐渐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1,2],引,各种相关指南均建议在有条件的医院尽量对ST段抬高型AMI患者进行直接PCI治疗.为进一步了解治疗效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探讨适应证范围,有必要对大量的临床病例进行总结.现将我院近年的连续病例总结如下.
-
解读中国PCI指南2009系列讲座(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及防治
近年来,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在我国迅猛发展,该技术已十分普及,且每年的PCI病例数增加25%.近,国内医疗行政部门正在抓紧对心血管专项技术(包括PCI)和专科医生的规范化管理和资质准入,目的旨在加强PCI的质量控制,保护患者的利益,使心血管介入工作进一步健康发展.在此期间,增加对PCI并发症的认识,熟悉和掌握严重并发症的临床预防和处理,显得更为重要.2009年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制定的<中国PCI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根据现有的PCI治疗技术,对术中和术后主要的严重并发症及其处理提出了新的防治策略.
-
经桡动脉应用一根指引导管完成急诊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可行性
急诊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操作过程基本相似,但急诊PCI更突出"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特点.急性心肌梗死(AMI)"绿色通道"缩短了急诊室至导管室的时间.介入医师一直在努力设法缩短穿刺至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开通的时间(needle to ballon).传统的急诊PCI多应用股动脉入路,近年来应用桡动脉入路行急诊PCI治疗,国内外也积累了一定经验[1-3].应用一根指引导管同时完成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简化了左、右造影导管造影的程序,缩短了needle to ballon时间,结果报告如下:
-
生理学指导下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较单纯影像学指导下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优势:FAME研究简介
随着药物洗脱支架(DES)的问世,越来越多的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接受了PCI治疗.然而,由于DES价格相对昂贵,且存在晚期并发症,因此,如何准确地使用DEs非常关键.
-
国产药物洗脱支架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后近期疗效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关键是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快速开通,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已取得显著疗效,但是国产药物洗脱支架在急诊PCI治疗中的应用报道尚少.本文回顾分析我院4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情况,以探讨国产药物洗脱支架在急诊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冠状动脉左主干及三支病变的血运重建策略SYNTAX研究解析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自从1968年问世以来已经成为有症状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的标准治疗.通过技术上的改进(如不停跳、小切口、动脉桥等),使CABG的死亡率和桥血管的闭塞率明显降低~([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于1977年问世,随着器械和技术的进步,PCI治疗的患者从临床情况到病变情况均日趋复杂~([2]).
-
冠脉总缺血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治疗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
冠脉总缺血时间和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临床预后关系密切,尽快有效的进行再灌注治疗,恢复冠脉血流是有效的治疗措施.本文综述了冠脉总缺血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治疗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冠脉总缺血时间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PCI治疗 -
急性冠脉综合症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法治疗BNP变化分析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法(percutaneous Com-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脑利钠肤素(BNP)变化并进行分析.方法 选自安阳地区医院以内科2006年1月-2009年住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4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急诊PCI组118例,药物保守治疗组130例及我院门诊体检健康人110例设为对照组入院时、入院18h、治疗4周后BNP检测.结果 入院时PCI治疗组与药物保守治疗组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性.入院18h PCI治疗组与药物保守治疗组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性.治疗4周后PCI治疗组与药物保守治疗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脑利钠肽素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上有这良好的指导作用,对采用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数据显示明显低于药物保守治疗,说明采用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法治疗疗效更确切.
-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1例报道
随着PCI治疗相关技术和材料的不断改进及PCI治疗左主干经验的积累,PCI治疗在无保护左主干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2009年12月5日我科收治了一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并行CAF及PCI,现报道如下.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评价
目的 探析在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抛硬币随机方式将方便选取的该院2016年11月—2018年4月诊治的64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各自运用PCI治疗、常规临床治疗,对2组临床成效予以评价.结果 试验组的Ⅳ、Ⅲ、Ⅰ级各为0例、2例、18例,对照组各为4例、8例、5例(χ2=4.27、4.27、11.47,P<0.05);试验组治疗前的LVDd、LVEF、FS、LVDs各为(55.23±11.37)mm、(41.78±6.91)%、(20.42±2.28)%、(33.84±0.49)mm,对照组各为(55.27±11.42)mm、(41.75±6.95)%、(20.48±2.31)%、(33.87±0.51)mm(t=0.01、0.01、0.04、0.10,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LVDd、LVEF、FS、LVDs各为(41.12±6.58)mm、(54.31±5.96)%、(27.65±2.87)%、(28.58±0.67)mm,对照组各为(50.61±7.54)mm、(46.22±6.67)%、(24.11±2.95)%、(31.36±2.72)mm(t=4.37、4.23、4.04、4.94,P<0.05).结论 在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上,PCI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
不同时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直接PCI治疗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直接PCI治疗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的变化;术后24 h和30 d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死亡)及出血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下降(P<0.05),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能明显改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安全有效。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PCI治疗 -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的临床治疗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在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实施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过程中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在该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并接受PCI治疗的患者84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根据随机单双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PCI治疗基础上给予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在PCI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 d/1个月和3个月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24.2±4.6)/(39.5±8.4)(44.5±10.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6±7.5)/(43.5±9.2)/(46.7±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出血和呼吸困难的发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PCI治疗的过程中,可以明显降低多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同时没有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