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产后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12例分析

    作者:张保华;武森;裘丽红

    目的:探讨产后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综合分析12例产后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临床均以亚急性高颅压症状为主,以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多见.结论:对于有妊娠和生产史,不明原因出现颅内压增高、局限性神经症状、突然意识障碍的患者,行头颅MRI或DSA检查确诊.抗凝、溶栓治疗是CVT主要治疗方法.

  • 产妇下肢静脉栓塞11例分析

    作者:周玲;梁志元;李洪国;赵玉环

    我院1994-01~2006-01发生产妇下肢静脉栓塞1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23~35岁,产后发病时间为1~23 d.

  • 反复血管栓塞、截肢-抗磷脂综合征长期漏诊1例分析

    作者:杨勐航

    对反复血管栓塞、截肢-抗磷脂综合征长期漏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53岁.6 a前查出双下肢深静脉血栓,5 a前查出肺动脉栓塞,2 a前因左上肢动脉血栓、坏疽,行截肢手术;病程中血小板进行性下降,低达17×109/L;本次因气促伴右侧胸痛12 d入院.

  • 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首发表现的肺癌1例分析

    作者:汤丽萍;赵卫国

    对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首发表现的肺癌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68岁.2009-08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肿胀、疼痛,行走受限,未予重视.半月后出现右侧胸痛,伴胸闷、气短,深呼吸时胸痛无明显加重,无放射痛.无发热,无明显咳嗽、咳痰,无痰中带血,无心悸、心前区疼痛.于当地医院给予治疗4 d(具体不详),症状缓解不明显.

  • 外科临床护士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认知情况调查

    作者:周艳红;陈硕华;刘艳

    目的 调查外科临床护士对静脉血栓形成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知识的来源以及对护理管理者的要求.方法 对114名外科临床护士进行不记名调查和测试.结果 获取知识的来源第一位为培训,护士长与一般护理人员的知识测试成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管理者需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知识的培训及管理.

  • 糖尿病肾病肾衰竭患者4次血液透析后并发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

    作者:张五星;周伟;李大勇

    1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61岁,高血压10年,糖尿病5年, 尿蛋白增多3年,血肌酐升高2年,脑梗塞1年.实验室检查:血BUN22.37mmol/L、Scr491μmol/L、TP43g/L、ALB21.8g/L、K5.5mmol/L,FG5.09 mmol/L, 2hG 8.53mmol/L,Hb67g/L,24h尿蛋白1.7g,血管超声示"左静脉血栓形成",腹部超声示"右肾4.9cm×5.0 cm×9.1cm、左肾5.3cm×5.5cm×9.5cm".诊断: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期;深静脉血栓(左静脉);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入院后给予控制血糖、血压,活血、抗凝,间断输白蛋白、利尿,纠正贫血等治疗.

  •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体会(附29例报告)

    作者:孙文郁;涂巍;张弘彬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MVT)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1月~2005年6月间收治的29例SM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SMVT患者,年龄18~74岁(平均61.2岁).主要症状有腹痛、腹胀、呕吐、发热、呕血和便血.主要体征有腹部膨隆、肠鸣音减少、腹膜刺激征、腹穿抽出血性液、白细胞计数升高.误诊率72.4%(21/29),复发率24.1%(7/29),死亡率27.6%(8/29).结论 SMVT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容易误诊.螺旋CT确诊率高,应该作为SMVT诊断的首选检查.早期诊断、早期进行抗凝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和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术后抗凝同样重要.发生肠坏死时,应进行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 直接下肢CT静脉造影诊断小儿右侧髂外静脉、股静脉血栓1例

    作者:吴新淮;常钧;张文敏;袁芳;尹致庆;王志文;史小湘

    患者女,1岁2个月,因咳嗽15天余,右下肢肿胀4天入院.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中小水泡音.右下肢肿胀伴有皮温减低.彩超显示:右髂外静脉及股静脉壁粗糙,增厚,腔内充满低回声,欠均匀,范围约达80mm,考虑右髂外静脉血栓形成,管腔有闭塞.行直接下肢CT静脉造影检查显示:大隐静脉怒张;股静脉(图1)和髂外静脉内可见匍萄样的充盈缺损区,范围以髂静脉到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处的下方,诊断为右髂外静脉、股静脉上段血栓.经溶栓抗炎等对症治疗后,再次行直接下肢CT静脉造影检查,显示髂外静脉、股静脉(图2)未见扭曲及充盈缺损,患者治愈出院.

  • 99mTc-Annexin Ⅴ兔静脉血栓显像

    作者:吴大勇;张文艳;边艳珠;胡玉敬;魏强;李金付

    目的 探讨采用99mTc-膜联蛋白Ⅴ(Annexin Ⅴ)进行静脉血栓显像的可行性.方法 将10只家兔随机分为血栓组及对照组,每组5只.血栓组通过手术于下腔静脉置入螺旋铜丝,建立静脉血栓模型;对照组手术过程与造模术相同,但不置入铜丝.术后1天对两组实验兔注射99mTc-Annexin Ⅴ进行显像,分别于注射后30、60、90 min及2h行静态平面显像,勾画ROI,血栓组分别计算血栓部位与本底、血栓头侧下腔静脉部位放射性计数比值,对照组分别计算与血栓组血栓段对应的下腔静脉部位与本底、头侧下腔静脉部位放射性计数比值.处死动物,血栓组取血栓称重、测量放射性计数,计算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 ID/g),行HE染色.结果 血栓组5只实验兔可于血栓部位观察到放射性浓聚,对照组下腔静脉未见放射性浓聚.血栓组血栓与本底、血栓与头侧下腔静脉部位放射性计数比值(4.06±0.49、1.62±0.26)高于对照组(2.27±0.24、0.96±0.05;t=7.32、5.63,P均<0.05),血栓百分注射剂量率为[(0.0189±0.0022)%ID/g],病理显示为新鲜混合血栓.结论 99mTc-Annexin Ⅴ有望成为一种新的静脉血栓显像剂.

  • 可取出式下腔静脉滤器的实验研究

    作者:楼文胜;顾建平;陈国平;何旭;陈亮;苏浩波

    目的探讨一种可取出式下腔静脉滤器的可回收性和安全性.方法 22只猪分为A(n=13)、B(n=9)两组,A组用圈套器经股静脉取出滤器,B组以及A组无法圈套取出滤器的剖腹取出滤器.通过下腔静脉造影、不同时间段回收滤器、下腔静脉大体观察和显微镜检查评价滤器的可回收性能和下腔静脉内膜改变.结果所有滤器均置入成功,观察期内没有出现滤器移位.7、10、12天可安全回收滤器,2周后滤器无法取出.滤器置入后7天内膜开始包绕滤器,10、12天内膜增生为轻度增生;14、16、20天为中度增生;30~103天为显著增生.结论这款可取出式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和回收简便,动物实验的大安全可回收时间为10天.

  • 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肝、脾动脉阻抗指数

    作者:肖文丽;郝晓云;卫琼鹏

    目的 观察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时肝、脾动脉阻抗指数的特点,探讨其产生机制及意义.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分别检测8例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16例肝硬化不伴门静脉血栓及16名正常人的门静脉、肝动脉和脾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三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组与肝硬化不伴门静脉血栓组比较,门静脉时间平均大流速(PVTAMV)明显减低(P<0.05),脾动脉阻力指数(SARI)、脾动脉搏动指数(SAPI)、门脉高压指数(PHI)明显增加(P<0.05),而两组的肝动脉阻力指数(HARI)、肝动脉搏动指数(HA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的PVTAMV、SARI、SAPI、PHI、HARI、HAPI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TAMV、SARI、SAPI和PHI可作为反映门静脉高压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

    作者:虞晓龙;李尊;郑建刚;奚静

    目的 与深静脉造影相比,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0例临床疑诊下肢DVT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深静脉造影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80例可疑深静脉血栓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65例下肢DVT,深静脉造影诊断64例;一致性检验显示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好(Kappa值=0.8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DVT的敏感度为96.88%(62/64),特异度为81.25%(13/16).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DVT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与深静脉造影相结合,作为诊断DVT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 低分子肝素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作者:宋奕宁;李建国;关振鹏;吕厚山;张万蕾;强沁晨;金龙;杜湘珂

    目的观察经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方法对121例经低分子肝素预防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于术前、术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下肢深静脉通畅情况.结果经LMWH预防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为50.4%,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为13.3%,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为72.4%(P<0.005),双膝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高于单膝关节置换术后(P<0.05).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近端DVT发生率为3.3%,远端DVT发生率为47.1%.结论尽管采用LMWH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仍然很高,术后有必要早期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 直接增强MR下肢静脉造影对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作者:邹立秋;冯飞;杜端明;江锦赵;刘鹏程;谢敬霞

    目的 分析直接增强MR下肢静脉造影对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患者的直接增强MR下肢静脉造影的成像资料,其中17例的MRI资料与超声资料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24例中4例为阴性,2例为单纯浅静脉曲张,18例为深静脉血栓;与超声对照,17例MRI下肢静脉造影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3%、93.8%.结论 应用直接增强MR下肢静脉造影的方法显示深静脉是可行的,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腿后肌间静脉血栓

    作者:刘月洁;杨力;宋奕宁;张万蕾;李建国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腿后肌间静脉血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行膝关节或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2例共94肢,于术前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有无血栓并检测股静脉反流情况;术后14天行超声检查及顺行性下肢X线静脉造影.结果 术后65肢分别经静脉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静脉造影发现3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18肢小腿后肌间静脉内血栓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腿后肌间静脉血栓的检出明显优于X线静脉造影.术前有反流的静脉中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57.14%(16128);无反流的静脉中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17.78%(8/45),术前伴有股静脉反流的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正常静脉(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小腿后肌间静脉血栓优于X线静脉造影,便于对血栓进行动态监测.可为临床治疗及疗效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致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

    作者:周玉斌;徐克;肖亮;冯博;苏洪英;关丽明

    目的探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所致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下腔静脉置入滤器后,应用经颈静脉髂-股静脉血栓清除术、PTA和/或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等血管介入技术进行综合性介入治疗.结果 6例患者经上述综合性介入治疗后血栓全部清除,5例患者的7处髂静脉狭窄经PTA治疗后效果满意,另1例患者的2处髂静脉狭窄PTA后效果不佳,经置入1枚Wallstent(14mm×80mm)和1枚国产Z型(16mm×56mm)静脉内支架后狭窄解除.术后随访5~33.5个月,平均19.4个月,临床无复发.结论经颈静脉髂-股静脉血栓清除术、PTA及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等介入技术的综合应用是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所致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手段.治疗后近、中期疗效显著,但其长期疗效尚需做大样本的进一步观察.

  • 二维彩色多普勒显像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并腓肠肌内血肿1例

    作者:胡卫玉;陈文卫

    患者男,62岁,左小腿肿胀、疼痛、皮下纡曲的血管清晰可见,足踝上方皮肤变紫、溃烂、发病2年,现肿胀疼痛加重就诊.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左下肢小隐静脉走行纡曲呈静脉团状,股浅静脉及腘静脉、胫后静脉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中等强光团,静脉内壁粗糙增厚,静脉瓣膜增厚,左小腿腓肠肌内见一7.3cm× 2.8cm的混合性包块,边界有包膜,包块内以液性暗区为主并见光带和低回声光团显示(见图).CDFI:股浅静脉、腘静脉、胫后静脉内见彩色血液充盈缺损或细线状血流信号,频谱形态不随呼吸运动而起伏,乏氏动作时,股浅静脉、胫后静脉内均可见返流血液,时间约1.5~2.2s,左小腿混合性包块内未见彩色血流信号.超声提示:①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并深静脉瓣功能不全.②左小腿腓肠肌血肿.静脉造影结果:左下肢股浅静脉、深静脉、腘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瓣功能不全.左小腿血肿穿刺抽出约50ml咖啡色液体.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左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

    作者:张军辉;伍纯;赵云岚

    例1 患者男,26岁,1998年9月10日负重时左大腿肌肉拉伤,感局部疼痛,当时未行检查和治疗。后因左下肢逐渐肿胀并感到疼痛加剧,并于1个月后来我院就诊。彩超显示:左侧骼股静脉内径较对侧增宽,髂外静脉内可见一大小约43mm×11.5mm的不规则增强回声团,压之不瘪,其远端静脉内径16mm,近端静脉内径10mm,强回声团内未见血流信号(图1)。超声诊断:左侧髂外静脉血栓形成(慢性期)。经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等治疗28天后,患者左下肢仍有浮肿并疼痛不适,超声显示:左侧髂外静脉及股静脉内均可见增强回声团,分布欠均匀,内可见散在点状血流回声,大隐静脉代偿性扩张。出院后继续予阿司匹林及丹参等药物治疗。5个月后复查彩超显示:左下肢髂外静脉内仍可见不规则增强回声团,其近端静脉内径10mm,远端静脉内径8mm,彩色血流纡曲通过强回声团。超声诊断为左下肢髂股静脉血栓部分再通。

  • 非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的价值

    作者:周玉斌;徐克;冯博;苏洪英

    目的探讨非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性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下腔静脉置入滤器后,应用经颈静脉髂-股静脉血栓清除术、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等多种血管介入技术进行综合性介入治疗.结果滤器置入成功率为100%,7例患者经上述综合性介入治疗后有5例患者血栓完全清除(71.4%),1例血栓部分清除(14.3%),1例无效(14.3%),5例血栓完全清除患者术后随访2~53个月(中位随访期29个月),临床无症状复发.1例血栓部分清除患者术后症状减轻,随访期内症状反复.7例患者术中、术后未发生肺动脉栓塞,6例随访患者随访期内未发生肺动脉栓塞.结论经颈静脉髂-股静脉血栓清除术、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及PTA等介入技术的综合应用是治疗非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种简便、实用、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手段.

  • 国产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庆桥;祖茂衡;徐浩;顾玉明;李国均;魏宁;许伟;刘洪涛

    目的 评价国产下腔静脉滤器(IVCF)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2年1月-2006年8月,82例下肢DVT患者施行了国产IVCF置入术.IVCF置入后行经导管尿激酶溶栓、髂静脉球囊扩张或/和支架置入治疗,经右颈内静脉途径行IVCF取出术.结果 共置入82个IVCF,技术成功率100%,无复发性肺栓塞,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2.4%.70例患者将国产IVCF取出,IVCF平均留置时间为(11.9±9.5)天;12例患者IVCF为永久性留置,随访3~48个月,IVCF无移位及血栓形成.结论 国产IVCF能安全、有效预防肺栓塞,国产IVCF置入术是治疗下肢DVT的重要方法之一.

1993 条记录 7/100 页 « 12...45678910...9910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