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胸椎骨巨细胞瘤1例报告

    作者:李鹏鸣

    患者,男,21岁,于10月前出现胸闷不适,伴隐痛经中药治疗无效.2月前胸痛加重,胸闷、气促,到当地医院作胸X光片提示:右侧胸水.胸穿抽出血性胸水约2000ml,未送病检.后采用抗炎、抗痨等治疗,症状减轻,作CT时发现:胸9椎体骨质破坏.于99年10月21日入院.PE:T:37.2℃,胸8-9棘突有压痛及叩痛,脊柱无畸形,无红肿及瘀斑,感觉正常,双下肢肌力正常.血常规正常,肝功:谷草转氨酶42.5u/L,谷丙转氨酶177u/L,谷氨酰转酞酶58.7U/L;肾功正常.CT及X光片均示T8-T9椎体结核伴冷脓肿,T10椎管狭窄,右侧胸膜增厚.B超:右侧胸腔内有7.6×5.2cm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其间可见不规则增强回声.临床诊断为:①T8-T9椎体结核伴冷脓肿形成.②T8-T9肿瘤待排,于99年10月29日在全麻下行T8-T9椎体探查术.术中发现:T8-T9椎体严重破坏,形成骨洞.右胸膜后壁有一肿块约5cm×4cm×3.5cm大小.刮除大量病理肉芽组织和骨碎片,切除肿块,修补胸膜后壁,并置胸腔闭式引流管一根.术后送病理检查报告为:T8-T9椎体骨巨细胞瘤(Ⅲ级).术后切口Ⅰ期愈合出院.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是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之一,多侵犯长骨,以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常见,而侵犯脊柱则很少见.本病例术前诊断不明,CT及X片均提示为T8-T9椎体结核伴冷脓肿.术后送病检才确诊为T8-T9椎体骨巨细胞瘤(Ⅲ组).本病例诊断不明,其原因有:①病变发生于胸椎的骨巨细胞瘤少见,故术前未考虑此病.②CT、X片均提示为胸椎结核而导致临床误诊.③术前虽作胸穿,但未作脱落细胞学检查.④病员从未出现任何脊髓压迫症状,而骨巨细胞瘤侵袭脊柱或骶骨常会出现神经症状.

  • 1160名高三学生谷丙转氨酶和HBsAg结果分析

    作者:蒲吉常

    2000年5月中旬,我们对本县1160名高中三年级学生进行了高考前谷丙转氨酶(ALT)和HBsAg普查,现将结果报告于下:1对象与方法全县高中三年级在校学生1160名,其中男生744人,女生416人,年龄在17~19岁之间.HBsAg采用ELISA法,ALT采用改良赖氏法,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 联合检测血清糖类抗原199、谷丙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害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丽薇;蔡雪梅;黄建

    目的 探讨糖类抗原199 (CA199)、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水平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引起的肝功能损害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2012年2月-2014年2月确诊为甲亢性肝损害患者106例作为甲亢性肝损害组(A组),选取无肝功能损害的甲亢患者95例作为甲亢无肝功能损害组(B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72例作为对照组(C组).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仪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CA199,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γ-GT、ALT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患者血清CA199、γ-GT、ALT水平明显高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A199、γ-GT水平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A199、γ-GT、ALT诊断甲亢性肝损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0.895、0.818.大约登指数分别为0.593、0.703、0.578,对应临界值分别为37.25U/mL、60.81U/L、43.14 U/L,3项指标并联可提高约登指数至0.763.结论 CA199、γ-GT及ALT作为甲亢性肝损伤诊断指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更有利于早期诊断和预测.

  •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及肝功能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作者:段文冰;鞠瑛;王子娥;宋晓斐;刘义庆;闫壮敏;张炳昌

    目的 通过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及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之间的关系,探讨HBV前S1抗原在病毒复制中的意义及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2年5月-7月住院及门诊的HBV表面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310例进行检测,HBV前S1抗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eAg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谷丙转氨酶采用酶学速率法检测.结果 ①HBeAg阳性组前S1抗原检出率高;②HBV前S1抗原与具有病毒活动性复制意义的指标HBeAg有高度的相关性;③谷丙转氨酶水平增高时前S1抗原阳性率增高.结论 HBV前S1抗原检测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HBV的复制及慢性肝炎的活动情况.

  • 应用善得定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12例

    作者:卢彩霞;邹天然

    善得定(sandostatin)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八肽生长抑素[1~3].我院于1999年2~12月,用善得定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大出血12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观察对象:12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30~62岁,均确诊为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大出血的住院患者.患者有明确的乙肝病史2~10年,肝功能损害(血清白蛋白降低,白球蛋白倒置,谷丙转氨酶增高)、腹水、呕吐和(或)黑粪量达800~2000ml/24小时,B超检查示肝硬化改变,胃镜检查除外胃、十二指肠疾患所致的出血.

  • 腹腔镜诊断新生儿先天性胆道闭锁1例

    作者:孙新一;罗华;赵平武;张珍;代强

    患儿,男,年龄45天.生后1周左右出现黄疸,且进行性加重,伴陶土色大便,深茶色小便.体检:腹壁静脉显露,肝脏肿大,肝下界于右锁骨中线肋缘下4~6cm,质地偏硬.术前查肝功能黄疸指数增高,直接、间接胆红素均增高,谷丙转氨酶(ALT)增高.腹部B超、ECT检查:肝内外胆道显示不清,疑为阻塞性黄疸.术前经内科正规保守治疗1个月,而黄疸无减退.

  • 胆源性肝硬化继发肝脓肿伴皮下脓肿形成1例

    作者:覃岭;何峰;陆德云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8岁,因反复上腹痛23年,乏力、纳差4年,复发伴发热2天入院。患者于1989年诊断为“肝内胆管结石”,2008年患者出现纳差、乏力,腹胀,皮肤、巩膜黄染伴皮肤瘙痒,诊断为“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至2009年先后5次行“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肝叶部分切除术、胆总管取石、胆-肠吻合术”,术后安置胆道引流管。2012年3月因脾大伴功能亢进行“脾动脉栓塞术”,术后脾亢缓解。2012年11月5日因食管静脉曲张,行胃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此次出现上腹绞痛,发热(高体温38℃),伴头昏、嗜睡入院。查体:血压:86/54 mmHg,体温38.5℃,嗜睡,精神差,肝病面容,皮肤、巩膜重度黄染,颈部可扪及多个大小约1.5 cm肿大淋巴结,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度可,余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心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腹软,剑突下压痛,中上腹正中可见一长约20 cm陈旧手术瘢痕,右上腹可见一斜行长约12 cm 陈旧手术瘢痕,右下腹可见一长约6 cm陈旧手术瘢痕,肝脏肋下未扪及,脾脏肋下5 cm处可扪及,质硬,边缘光滑,无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次/min,双下肢不肿。入院血常规WBC:23.00×109/L;RBC:2.54×1012/L;Hb:93 g/L;PLT:136×109/L;N:92.0%;L:4.6%。肝功:总蛋白73.5 g/L,白蛋白31.6 g/L,球蛋白41.9 g/L,白球比0.8,总胆红素132.6μmol/L,直接胆红素109.6μmol/L,谷丙转氨酶198 IU/L,谷草转氨酶263 IU/L,谷氨酰转肽酶304 IU/L,碱性磷酸酶263 IU/L,凝血功能:PT 17.3s, FIB 7.82g/L,APTT 35.2 s,TT 15.2 s,甲胎蛋白阴性。B超示:肝前区梭形无回声区域,皮下可见约5.7 cm ×3.0 cm ×2.7 cm不规则脓肿见图1,中上腹CT示:①肝左内叶见团块状约9.0 cm ×6.7 cm低密度影,内可见分隔影,内部密度欠均匀,边缘欠清晰,考虑-肝脓肿;②肝内胆管结石;③肝硬化,脾脏栓塞术后改变,脾周见少许积液影;④肝包膜前方及剑突下方见7.3 cm ×1.7 cm囊性低密度影,壁厚、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腹壁可见6.6 cm ×2.5 cm囊性低密度影,见图2;初步诊断为“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脾大伴机能亢进、食管静脉曲张(重度)、肝内胆管结石伴感染、肝脓肿伴皮下脓肿形成”。给予左氧氟沙星,替硝唑静滴抗感染治疗。先后2次在超声引导下行皮下脓肿穿刺术引流术,抽出黄色粘稠脓性分泌物50mL,脓液细菌培养提示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生素均耐药,调整抗生素为亚胺培南1 g,q12h静滴抗感染治疗治疗2周后,复查腹部CT示:①剑突皮下软组织及肝左叶包膜下层次欠清,肝右叶可见6.8 cm ×5.1 cm团片状低密度影,对比肝内团片状低密度影体积缩小,肝包膜前方及剑突下方见5.2 cm ×1.0 cm囊性低密度影,腹壁可见1.9 cm ×0.9 cm囊性低密度影。②肝内胆管结石,肝内胆管扩张,肝右叶钙化斑。③肝硬化、脾大,见图3。复查血常规示:WBC:3.71×109/L;RBC:2.12×1012/L;Hb:73 g/L;PLT:210×109/L;N:60.7%;L:26.1%。肝功:总蛋白84.5g/L,白蛋白32.2 g/L,球蛋白52.3 g/L,白球比0.6,总胆红素40.4μmol/L,直接胆红素27.8μmol/L,谷丙转氨酶8 IU/L,谷草转氨酶30 IU/L,谷氨酰转肽酶76 IU/L,碱性磷酸酶257 IU/L。患者停用抗生素后未出现畏寒、发热,肝脓肿伴皮下脓肿好转出院。

  • 以肾病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肌炎1例

    作者:余江;林祥虎

    患者,女,48岁.因颜面及肢体水肿1年,全身乏力,伴肌肉酸痛不适40d,于2007年3月1日入院.患者1年前不明原因出现颜面及肢体水肿在我院门诊诊治;当时查小便常规,蛋白质≥3.08g/L,隐血(-)白细胞(-),酮体(-),胆红素(-);24h尿蛋白定量6080.0mg/d;肝功:谷丙转氨酶(ALT)27.3U/L,总蛋白(TP)53.18g/L,清蛋白(ALB)24.78g/L,球蛋白(GLO)28.48g/L,总胆红素(TBIL)7.7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0.6μmol/L,间接胆红素(IDBIL)7.1μmol/L.

  • 可逆型梗阻性黄疸兔与人类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肝功指标改变比较

    作者:王天然;古宇;邹自英;李继红;李素华;陈莉

    目的 探讨可逆型梗阻性黄疸兔血清肝功指标改变与人类梗阻性黄疽患者肝功改变是否有差异.方法 用止血钳钳夹胆总管造成实验兔可逆型梗阻性黄疸,用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肝功相关生化指标;另外测定结石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肝功相关指标;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梗阻黄疸实验兔(梗阻7d)TBIL、DBIL、BA分别为(31.1±6.9)、(16.7±5.2)和(61.5±20.5)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血清Alb、ALT、AST和GGT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肝损伤性改变.人梗阻性黄疸患者治疗前分别为(135.7±55.9)、(54.9±15.2)和(38.7±28.9)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血清Alb、ALT、AST和GGT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肝损伤性改变.结论 实验性梗阻性黄疸兔血清肝功相关指标改变与人类梗阻性黄疸患者相似,梗阻性黄疸可造成肝功能损害.

  • 儿童病毒性肝炎87例临床分析

    作者:夏嘉陵;朱渝;蒋虹;万朝敏

    目的 总结儿童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寻找更经济合理,便于临床实施的治疗方案.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3年中治疗的儿童病毒性肝炎病例87例,按住院天数分为两组:实验组(住院天数≥14d)和对照组(住院天数<14d),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结果 儿童急性病毒性肝炎以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高,占57.5%;发热、腹痛是儿童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常见症状.实验组谷丙转氨酶(ALT)恢复率和下降率均大于对照组(P<0.05),谷草转氨酶(AST)恢复率和下降率两组无差别.结论 急性肝炎时ALT是肝功能较敏感的指标,经14d以上治疗的患儿恢复较好;AST则是较稳定的指标,其恢复需要更长时间.

  • 住院军队飞行人员血脂异常脂肪肝和谷丙转氨酶升高的分析

    作者:张俊琦;郑放超;黄宗国;钟梁;张燕

    目的:探讨军队飞行人员血脂异常和脂肪肝及谷丙转氨酶升高的分析.方法:以2002年10月至2006年9月因各疾病住院的飞行人员共507人,其中男性504人,女性3人;年龄(22~53)岁.检测腹部B超、肝功、血脂及谷丙转氨酶等项指标.结果:住院飞行员的血脂、脂肪肝、谷丙转氨酶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 脂肪肝是进展性肝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应以预防为主,加强飞行人员的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改善生活方式尤为重要.

  • 瓦斯突出吸入有害气体患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检测

    作者:杨正贵;段宇华

    煤矿井下瓦斯突出,其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人在短时间内吸入大量有害气体,会出现头昏、头痛、心慌、胸闷、恶心,严重者呕吐、昏迷、大小便失禁,甚至引起死亡.在对吸入大量有害气体患者的生化检查时,发现患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检测结果偏高,报告如下.

  • 流行性出血热血清酶的动态检测

    作者:肖寒;杨福秀;但家立

    国内外研究表明,对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PK)等检测发现,不同临床类型的EHF患者ALT、AST有不同程度升高,重型、危重型明显高于轻型,两者动态变化近似正态分布,ALT、AST大于正常范围10倍以上预后不良,且与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无关[1]。但同时监测血清肌酐与血清酶(ALT、AST、γ-GT、ALP)临床意义目前未见报道。为了有助于临床分型、治疗和判断预后,1997年1月~1999年1月对50例EHF少尿期患者进行了血清酶动态研究。

  • 三型肝病患者血清ALT和补体联合检测的实际意义

    作者:梁厚凤;张忆雄;徐林

    目的检测甲型肝炎、乙型肝炎、重型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血清补体(C)的含量.方法ALT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C3、C4含量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甲型肝炎,重型肝炎C3、C4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乙型肝炎C3、C4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肝病患者ALT异常程度越高,其血清中补体含量越低.但与肝病的类型无相关性.

  • 伤寒并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一例报告

    作者:张力;安华松

    患儿,男,7岁,因发热9天、抽搐1次、无尿10小时入院.9天前出现发热,曾在外院用"氨苄青霉素、氟哌酸、SMZCo"等治疗,半天前出现抽搐、无尿.家族中无类似"发热"病史.体查:T35.8℃,Bp9.31/6.67kPa,贫血貌,表情淡漠,心肺未见异常,腹轻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剑下3cm可及,质软,脾未及;血红蛋白95g/L,红细胞3.56×109/L,网织红0.2%,血小板42 ×109/L,白细胞11.7×109/L;尿常规:淡红色,微混,尿蛋白++,白细胞5~6/Hp,红细胞0~3/HP,细胞碎片较多,粗颗粒管型1~3/Hp,细颗粒管型0~1/Hp,蜡样管型0~1/Hp;血清钠132.3mmol/L,钾3.41mmol/L,血尿素氮11.8~24.5mmol/L,血肌酐181.5~434.9mmol/L,谷丙转氨酶100IU/L,谷草转氨酶402.9IU/L,总胆红素27.52μmol/L,间胆25.72μmol/L,抗O(-),二氧化碳结合力25.9mmol/L,肥达反应:H 1:640,O1:80,血培养:伤寒沙门氏菌;胸片无特殊.

  • 150例乙肝患者壮医目诊阳性征分析

    作者:谭俊;付小珍

    目的:探讨应用壮医目诊诊断乙肝的临床诊断符合率.方法:对150例经乙肝5项及肝功能血液生化检查确诊的乙肝患者,采用壮医目诊诊断的乙肝阳性眼征率.结果:目诊阳性征与生化检查的符合率是:大三阳黑睛86.6%,白睛89.2%;小三阳:黑睛87%,白睛89.4%;谷丙转氨酶升高90.5%.结论:壮医目诊诊断乙肝简便快捷,诊断符合率较高.

  • 红芪多糖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柳姜冰;任远

    红芪多糖灌胃150mg/kg可降低由D-氨基半乳糖引起的肝损伤大鼠血清SGPT、AKP的活性,明显减轻肝脏的病理损害,提示HPS有保肝作用.

  • 二氢杨梅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邝满元;贾蕾;罗明英

    目的:观察二氢杨梅素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肝纤维化大鼠血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8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复方鳖甲阳性对照组和二氢杨梅素低、中、高剂量组.采用40%CCL4皮下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的同时分别用3种不同浓度的二氢杨梅素进行干预,持续13周.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AST及HA、LN、PC-Ⅲ、CⅣ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鳖甲组及二氢杨梅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ALT、AST及HA、LN、PC-Ⅲ、CⅣ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二氢杨梅素对大鼠实验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和抗肝纤维化作用.

  • 参灵肝康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肝损害53例临床观察

    作者:周艳兰;陈新河

    目的:观察参灵肝康胶囊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6例住院使用抗精神病药所致肝损害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参灵肝康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葡醛内酯片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2周末观察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指标变化、临床疗效等。结果:治疗后参灵肝康组患者血清 ALT、AST 降低水平显著,痊愈率占84.62%、总有效率94.23%,治疗效果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参灵肝康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疗效较好。

  • 川楝子水提物与GOT和GOP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白梅荣;田梅;高玉峰

    目的:观察川楝子水提物对血清和肝组织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OP)活性的影响.方法:按照参考文献制备两种川楝子供试液(水提物),各组小鼠灌胃相应剂量的川楝子水提物,共给药10次.末次给药后,取血和肝组织(制成1%匀浆液),用赖氏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中的GOT、GPT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两种川楝子供试液的大剂量组均明显降低血清和肝组织中GOT活性,但对GPT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川楝子可能是GOT的抑制剂,具有引起乳酸中毒的危害性.

898 条记录 39/45 页 « 12...36373839404142...44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