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致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钟新泰;龙兆麟;吴世皓;华庆生;黄韬;刘志乐

    目的 总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结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本院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间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结石的患者临床资料,共657例,术后出现尿源性脓毒血症15例.总结病例特点,对可能导致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15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中,术前尿常规、中段尿培养、术前使用抗生素、手术时间、术中液体灌注量等因素与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相关.术前使用抗生素、手术时间、液体灌注量为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充分抗感染治疗、缩短手术时间以及减少术中液体灌注是减少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主要措施.

  • 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谢圣陶;陈广瑜;汤尧;李涛

    目的 分析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相关因素,总结其早期诊断及治疗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与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5年本院收治的43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诱发感染的相关因素,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3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中,60岁以上28例(65.12%),女性26例(60.47%);本组患者中合并糖尿病共有29例(67.44%)、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共有24例(55.81%)、鹿角型结石22例(51.16%)、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6例(13.95%).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39例(90.70%),其中大肠杆菌27例(69.23%),阴沟肠杆菌10例(25.64%),肠球菌2例(5.13%),尿培养阴性4例(9.30%).其中22例鹿角型结石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后出现尿源性脓毒血症.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女性、患有糖尿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尿培养阳性、鹿角型结石、手术时间过长、高肾盂压力、术后引流不畅是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并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其首发症状多样化,所有患者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无明显后遗症.结论 尿源性脓毒血症时诱发感染因素较多,早期发现相关因素并及时积极加以控制有利于防止其临床发生与发展,获得良好的预后.

    关键词: 毒血症 感染
  • 泌尿系统结石经皮肾镜手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因素

    作者:张剑波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统结石微创取石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在本院行微创经皮肾镜手术患者328例,根据PCNL术后是否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分为尿源性脓毒血症组和非尿源性脓毒血症组.统计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各实验室指标,对比分析各个因素对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影响.结果 尿源性脓毒血症组和非尿源性脓毒血症组在性别比例、结石体积、结石数量、手术时间、存在肾功能不全、是否为鹿角型结石、术中灌注压力、是否存在术前尿路感染和hs-CRP方面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石体积、结石数量、手术时间、肾功能不全、鹿角型结石、术中灌注压力和术前尿路感染是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结石体积、结石数量、手术时间、肾功能不全、鹿角型结石、术中灌注压力和术前尿路感染是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诊治

    作者:葛广成;李中兴;冯瑞;吴丹;沈斌;王星

    目的 总结经皮肾镜碎石(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urosepsis)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5例接受PCNL治疗患者出现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病例资料.结果 经积极治疗后,5例患者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 重视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易感因素,PCNL术中严格遵守规程,早期发现病情,积极处理能避免PCNL严重并发症.

  • 尿源性脓毒血症早期诊断与特异性治疗新进展

    作者:李华福

    尿源性脓毒血症是由泌尿生殖道感染所引起的脓毒血症,是泌尿外科常见的临床急症,其死亡率在20% ~ 42%,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成为我们泌尿外科医生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深入了解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结合现在的治疗新进展,重点探索尿源性脓毒血症时白细胞抗原分子的早期改变,从而为我们的早期诊断以及结合机体免疫来达到佳的治疗寻找证据.

    关键词: 毒血症 泌尿道感染
  •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脓毒血症与术中灌注压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聂坚强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微创腔镜技术的发展,经皮肾镜取石术已成为治疗肾内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方法.在我们关注其创伤小、可重复取石、结石清除率高、恢复快等优点的同时,开始注意经皮肾镜取石术所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如脓毒血症、出血、外渗等.而术后脓毒血症是严重并发症之一,术中高压灌注则是其主要因素.本文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脓毒血症与术中灌注压的关系作一综述.

  • 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诊治进展

    作者:毕文浩;程玉峰

    上尿路腔内碎石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虽然在临床中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相对较高,目前已被我们所关注.本文将对上尿路腔内碎石尤其是经皮肾镜碎石(PCNL)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出现脓毒血症后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等做一综述,以求能对尿脓毒血症早期预防和治疗.

  • 血管内皮细胞在脓毒血症中的作用

    作者:谢琼虹

    近年来脓毒血症发病机制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但脓毒血症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自从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活化蛋白C治疗脓毒血症有效报道以后,炎症时内皮细胞受损引起关注,本文就内皮细胞在脓毒血症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毒血症 内皮 血管
  • 女性患者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并发尿脓毒血症的护理方案探讨

    作者:鲍慧;钱卫红;潘铁军

    目的 探讨女性患者上尿路结石行腔内碎石术后发生尿脓毒症的护理方案.方法 总结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本科室22例行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并发尿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术前风险评估和原发症的控制、术后早期液体复苏及各种护理方案.结果 21例患者1周内体温、脉搏、血压和血常规恢复正常,平均住院12d康复出院.1例患者腔内碎石术后12h内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早期发现及规范化的护理,可显著减少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患者不良后果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 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在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症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法江;黄红星;郑轶群;黄海;胡明;黎卫;石映江

    目的 探讨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症对预防感染性休克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对本院201 1年1月至2014年12月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症患者46例,在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同时,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外引流,观察和分析患者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前2h和术后48h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感染性指标变化情况以及行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尿脓毒血症及感染性休克发生情况.结果 46例患者中,44例顺利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外引流,2例行输尿管镜下双J管置入内引流术.术后48h复查血WBC、NEUR、CRP和PCT感染性指标均较前术前2h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患者待感染控制及引流充分后再行输尿管镜碎石术,术后无1例出现感染性休克.结论 对于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症患者,采取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外引流和积极的抗感染治疗,有利于预防输尿管镜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和严重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

  • CRRT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谭小飞

    目的 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从2013年7月至2015年4月来本院就诊的临床诊断为脓毒血症并急性肾损伤的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CRRT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每组各38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体温、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生化指标包括(PH)、血红蛋白(H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白蛋白(ALB)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进行比较,再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及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CRRT治疗组的体温和心律均低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温、心律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RRT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在PH、SCr、BUN、WBC及PLT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RT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PH、SCr、BUN、WBC、PLT、ALB及hsCRP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RRT治疗组的A-PACHEⅡ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CRRT治疗组的生存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RT治疗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能有效清除代谢废物,维持内环境稳定,提高患者的短期生存率,推荐在临床上应用.

  • 类似严重细菌感染的儿童恙虫病7例临床分析

    作者:单小鸥;钱彩;陈益平;林忠东

    恙虫病系立克次体感染,由恙螨通过叮咬处进入人体,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产生立克次体血症及毒血症,导致全身小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可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

  • 恙虫病肾损害30例临床分析

    作者:余毅;马志海;应怀昌;林瑞英;潘月健

    目的:了解恙虫病肾损害的临床特点,探讨肾损害可能的机制.方法:根据既往流行病学资料、草地接触史、典型临床表现和化验检查及首诊病例外斐氏试验OXκ阳性而确诊恙虫病.其中30例肾损害病人反复进行了尿常规、肾功能和B超等检查.结果:35例恙虫病患者典型临床表现为高热、皮疹、焦痂或溃疡、淋巴结和肝、脾肿大.30例尿检呈蛋白尿、管型尿,但肾功能正常,B超示12例肾影稍增大,光点增强.所有病人经及时诊断,予氯霉素、强力霉素或环丙沙星等治疗,均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肿大的淋巴结和肝、脾回缩,尿检和肾影像恢复正常.结论:恙虫病肾损害常见,急性肾损害的机制可能是立克次氏体毒血症引起的血管炎所致,其治疗关键是及时有效地治疗恙虫病.

  • 梗阻性黄疸内外引流对肠黏膜屏障改变的影响及比较

    作者:吴明浩

    目的 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角度观察胆道内、外引流术对胆道梗阻的疗效,以探讨胆道内、外引流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缺点.方法 胆道良恶性梗阻,胆红素明显增高患者40例,分组行鼻胆管外引流术(ENBD)和胆道塑料支架内引流术(ERBD),动态观察术后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和TNF-α含量的变化,分析比较两种引流术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全身炎症反应的改变.结果 ERBD与ENBD组术后血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均呈进行性下降.ERBD与ENBD组术后1 d DAO、血内毒素、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d和7d,ENBD组DAO、血内毒素、TNF-α值明显高于ER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ERBD与ENBD对解除胆道梗阻、引流胆汁方面均有较好效果.(2)ENBD对改善肠黏膜屏障有一定局限性,而且长时间外引流可能导致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加重,并由此引发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全身炎症反应.

  • 瞬时毒血症是阑尾术中寒战的一大原因

    作者:樊宁忠

    目的:比较单纯性阑尾炎和化脓性阑尾炎术中处理阑尾操作时寒战发生率的不同,说明瞬时毒血症可能会促使寒战发生.方法:阑尾切除手术76例,分为两组,单纯性阑尾炎切除36例,化脓性阑尾炎切除40例,观察术中开始处理阑尾操作10分钟内寒战发生率.结果:术中处理阑尾操作10分钟内寒战发生率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钳夹阑尾导致瞬时毒血症是寒战发生的一大原因.

    关键词: 化脓性 毒血症 寒战
  • 休克型肺炎10例误诊分析

    作者:柏志强

    休克型肺炎是由于细菌性肺炎 (如肺炎链球菌、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厌氧菌等 )造成的毒血症所致的一种以微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 [1].临床表现复杂多变,部分病例可因假象而误诊 [2].我院 1998年 1月~2000年 12月共收治休克型肺炎 39例,误诊 10例,误诊率达 25. 6%,现分析如下.

  • 慢性乙型肝炎与HBV携带者病毒血症水平的对比分析

    作者:罗炽权

    慢性乙型肝炎病程迁延,乙型肝炎病毒(HBV)在肝细胞内持续复制,是引起肝炎慢性化的主要因素.因此,了解不同类型HBV感染者病毒血症水平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深入研究乙肝的临床过程,对正确的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 TTVDNA在肝细胞中的表达及其致病性研究

    作者:朱惠明;姜岭梅;周伯平;黄勋;乐晓华;徐六妹

    1997年12月日本学者Nishizawa等先从一例输血后非甲非庚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分离到一种DNA病毒克隆(N22),命名为TT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并报道感染TTV后表现为一过性或持续性病毒血症,且病毒滴度与ALT升高相关,推测TTV可能是未知病毒致肝损害的病因之一[1].为探讨这一新型病毒在肝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特点,我们在TTV ORFl的保守区设计一对引物,采用PCR扩增法,以地高辛标记TTVORFl部分基因序列(1914-2186nt),获得双链TTV DNA探针.用此探针对部分肝病患者肝组织TTV DNA进行原位杂交检测,并对其中一株TTV ORFl部分基因进行分子克隆与核苷酸序列分析,现报道如下.

  • 肠系膜淋巴在激活重症中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童华生;唐柚青;苏磊

    目前认为重症中暑是一种在热应激状态下继发于肠源性毒血症启动的全身炎症反应过程,肠道和血管内皮为这种病理损害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肠门脉经典途径引起肠源性毒血症不能解释重症中暑早期存在的全身炎症反应和多脏器损害过程.新近观点认为:由于不经过肝脏第二水平防御系统,肠系膜淋巴途径早期即可快速转运肠源性毒性物质而直接诱导全身炎症反应.大量研究认为,多种重症疾病状态下肠系膜淋巴中存在着启动炎症反应和血管内皮损伤的生物毒性物质.

  • 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进展

    作者:赵志新

    慢性丙型肝炎(下称慢性丙肝)仍是世界性的难题之一.目前全世界丙型肝炎病毒血症患者约有300万人.许多患者长期无症状直至严重肝损害后才出现临床表现.自1989年发现丙型肝炎以来,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已获得很大的进步,1990年开始使用干扰素治疗至今已有近半数患者可以达到成功治愈.但近3~4年间慢性丙肝的治疗进展不大,主要限于如何更好地使用现有的药物.

223 条记录 9/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