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Foxp3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中基因的调控作用

    作者:沈立松;李美星;葛海良

    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是维持机体内稳态的重要细胞,在感染免疫、肿瘤免疫及自身免疫病中发挥重要作用.Foxp3是CD4+CD25+Treg发育和功能的关键基因,通过调控Treg的转录表达谱维持机体的内稳定.本文就Foxp3对CD4+CD25+Treg中基因的调控及作用方式作一综述.

  • 长链非编码RNA在免疫炎症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魏婷婷;杨敏;唐晴琴;仲人前

    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作为基因组中调节基因研究的新领域,可以参与细胞生物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染色质重塑、mRNA可变性剪接、mRNA降解和蛋白质的翻译,具有非常复杂的生物学功能.如今,已发现多种lncRNA在肿瘤、心血管疾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lncRNA在免疫系统中的研究还很有限.近的研究发现lncRNA可以通过与蛋白复合物或转录因子相互作用调节免疫细胞的分化,并且参与免疫炎症反应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控制炎症反应.目前,在一些免疫疾病中也发现有lncRNA的表达差异,但具体的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文章就近几年lncRNA在免疫细胞分化及免疫炎症调控领域的研究作一简述.

  • Blimp1基因突变影响其编码蛋白转录抑制功能的体外研究

    作者:刘之茵;王文方;诸江;李军民

    目的:探讨Blimp1基因突变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基因测序方法检测1例DLBCL患者Blimp1基因的突变情况;用PCR扩增其Blimp1全长编码基因并通过定点突变获得野生型Blimp1的全长编码基因.分别将野生型、突变型Blimp1的全长编码基因亚克隆至含有Flag标签的Flag-CMV4真核表达载体中,将重组质粒分别命名为Flag-Blimp1-wt和Flag-Blimp1-mut;采用PCR扩增获得人CIITA启动子,并将扩增片段插入PGL3-Basic荧光报告基因载体中,所有重组质粒均通过酶切鉴定并测序验证序列正确;将Flag-Blimp1-wt/mut分别与PGL3-CIITA-promoter共转染293T细胞,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报告基因载体的活性及Blimp1基因对其表达的调控,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融合蛋白Flag-Blimp1-wt与Flag-Blimp1-mut的蛋白表达差异.结果:成功构建野生型、突变型Flag-Blimp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及PGL3-CIITA-promoter报告基因载体;经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证实,构建的报告基因载体具有启动子活性,野生型Blimp1蛋白对其表达具有抑制作用,且该抑制作用与Blimp1的转染剂量呈正相关,而突变型Blimp1对其抑制功能明显减弱;蛋白印迹检测结果显示,突变型Blimp1蛋白明显低于野生型.结论:该例患者中Blimp1的突变影响了其转录抑制功能,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导致Blimp1蛋白表达量的减少所引起.

  • 胃癌相关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晓波;于颖彦

    随着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绘制成功.以测序为主的"结构基因组学"研究已趋于尾声,基因组学进入了后基因组学(也称"功能基因组学")时代.

  • miR-182受TEAD1转录调控参与黑素瘤细胞转移

    作者:陈诚;张学军

    目的:探讨黑素瘤中microRNA(miRNA)-183/96/182同源簇的表达丰度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黑素瘤细胞系(A375、WM35)与黑素瘤样本中miR-183/96/182的表达丰度与差异.JASPAR数据库分析miR-183/96/182启动子区域可能存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与染色质免疫沉淀法(ChIP)分析转录因子对miR-183/96/182表达的调控机制.分析转录因子与miR-183/96/182对黑素瘤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miR-183/96/182同源簇中,miR-182在黑素瘤细胞系与肿瘤样本中的表达较其他两种miR升高(P<0.05).黑素瘤细胞系过表达TEAD1后,miR-182的表达升高(P<0.05);抑制miR-182后,TEAD1诱导的黑素瘤细胞转移的作用降低(P<0.01).结论:miR-182在黑素瘤中高表达,其可能通过TEAD1的转录调控参与黑素瘤细胞转移.

  • 转录因子Sp1在肝癌细胞VEGF表达调控中的作用

    作者:潘奇;王鲁;孙惠川;李涛;张巨波;钱永兵;周俭;樊嘉;汤钊猷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Sp1在肝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录调控中的作用.方法:构建VEGF启动子双报告基因质粒系统,脂质体转染至肝癌细胞株MHCC97H中,分析VEGF表达调控的主要作用区域及转录因子Sp1对VEGF转录活性的影响;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转录因子Sp1与VEGF启动子的结合活性;采用RNA干扰技术进一步分析转录因子Sp1对VEGF的转录调控作用.结果:应用VEGF全长启动子及5'端缺失突变体报告基因分析发现VEGF启动子上-88~-61区域是VEGF转录的主要的调控区域;用点突变体报告基因技术发现此区域上的转录因子Sp1结合位点突变后VEGF表达明显下调;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证实Sp1可特异性结合于VEGF启动子上;Sp1特异性siRNA下调转录因子Sp1表达后发现VEGF的表达也随之明显下调.结论:转录因子Sp1与VEGF启动子特异性结合是VEGF转录调控重要的机制,并进一步调控肝癌血管生成及转移复发,深入分析转录因子Sp1在肝癌中的表达将有利于探讨肝癌血管生成及转移复发机理.

  • 胆汁酸代谢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刘彩茹;邵勇;何芳

    胆汁酸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脂质营养素的吸收和消化,病理条件下胆汁酸代谢失衡发生胆汁淤积,这些与肝硬化,肝胆疾病,肥胖,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肝癌、肠癌等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胆汁酸也是激活细胞核及细胞膜受体、控制代谢和能量平衡的内分泌信号分子[1].胆汁酸作为内分泌信号分子调节和整合靶基因的机制尚不清楚.新研究表明,在胆汁酸代谢过程中,表观遗传调控发挥着重要作用,表观遗传调控辅助因子感受胆汁酸代谢变化,调节组蛋白的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modification,PTMS)和染色质重塑,从而调节基因转录,维持胆汁酸的平衡[2].表观遗传(epigenetics)是指一组不改变基因型而可决定细胞表现型的遗传机制与现象,其研究的内容是基因序列不发生改变的可遗传变化,这种可遗传改变调控基因表达的变化,是基因表达转录调控的另一种方式.染色质重塑和组蛋白翻译后修饰是胆汁酸表观遗传调控的主要机制,现就胆汁酸代谢的表观遗传调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A酸受体α融合蛋白对LMO2基因转录调控的影响

    作者:杨贤雯;王萍;刘静秋;王侃侃

    目的:通过研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染色体融合形成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A酸受体α(PML- RARα)对红系重要转录因子LMO2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揭示APL中红系分化受阻的潜在机制.方法:利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结合多聚酶链反应(ChIP-PCR)技术探讨PML-RARα融合蛋白在体内调控LMO2转录的作用方式.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研究PML-RARα对LMO2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利用逆转录(RT)-PCR技术研究PML-RARα在APL模式细胞株PR9细胞中对LMO2转录的影响.通过分析患者样本数据,观察LMO2在各种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ML-RARα.异常融合蛋白结合于LMO2的远端启动子区域,对LMO2的转录活性进行抑制,并且这种抑制呈现梯度依赖的方式.随着PML-RARα的表达升高,LMO2的远端转录本转录水平受到明显抑制,表达量下调.与其他类型的AML以及正常骨髓细胞相比,LMO2在APL中表达较低.结论:LMO2是PML-RARα的靶基因,PML-RARα通过结合在其远端启动子区域对其转录进行负调控.

  • 维生素D受体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调控机制

    作者:严婷婷;任琳琳;洪洁

    背景:维生素D受体( VDR)属于类固醇激素受体超家族,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以及免疫应答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呈低表达。目的:探讨VD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调控机制。方法:收集2010年2月-201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30例,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和相应癌旁非癌组织标本的VDR表达情况。从基因表达汇编( GEO)数据库中提取22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癌组织VDR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的关系。采用组蛋白-赖氨酸N-甲基转移酶EZH2-siRNA或5-氮杂胞嘧啶核苷(5-AZA)处理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和SW620,以实时PCR检测VDR表达水平,以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检测VDR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结果: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VDR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非癌组织(26.7%对70.0%,P<0.001)。结直肠癌组织VDR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期、远处转移、脉管转移、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VDR 高表达者生存期显著长于低表达者( P =0.032)。与转染对照-siRNA 相比,HCT116、SW620细胞转染EZH2-siRNA后,EZH2 mRNA表达水平和VDR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均显著降低( P<0.05),VDR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P<0.05)。5-AZA处理HCT116、SW620细胞后,VDR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较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VDR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结直肠癌中VDR表达下调且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VDR在结直肠癌中的转录抑制受组蛋白甲基化和DNA甲基化共同调控。

  •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与基因转录调控

    作者:张霞;巨红妹;李雅杰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lence information regulator 2,Sir2)家族是一类保守的去乙酰化酶蛋白家族,广泛存在于古细菌到哺乳动物的多种生物中,具有依赖NAD+的去乙酰化酶和ADP-核糖转移酶活性.Sir2在染色质沉默、基因调控、代谢调节和细胞寿命调节等众多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主要是通过去乙酰化酶活性以及与其他蛋白相互作用从而调节染色质结构、修饰转录相关因子,实现对基因转录的调节.本文重点对Sir2参与基因转录调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异位ACTH综合征的糖皮质激素抵抗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李娜;李小英

    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其高ACTH水平不受内源或外源性糖皮质激素的抑制,即仔在着糖皮质激素抵抗,但其抵抗机制目前所知甚少,明确其机制将有助于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文综述了糖皮质激素受体前、受体和受体后抵抗的发生机制.

  • 转录抑制因子ZHX1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振强

    锌指结构和同源框1 (zinc-fingers and homeoboxes 1,ZHX1)属于ZHX蛋白家族,ZHX蛋白家族还包括ZHX2、ZHX3.ZHX1开放阅读框编码873个氨基酸,其中包含2个锌指结构(C2-H2 zinc-fingers)和5个同源结构域.ZHX1可与其家族成员ZHX2和ZHX3结合形成异源二聚体,或自身结合形成同源二聚体,定位于细胞核中发挥调控转录作用.

  • 多功能核蛋白P54nrb/NonO在肿瘤中的作用

    作者:徐丹;梁珊珊

    P54叫NonO是一种能够行使多种生物学功能的核蛋白,在人体多种组织和细胞系中广泛表达并具有高度的种间保守性,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P54nrb/NonO在多种肿瘤中的作用报道逐渐增多,然而其具体的肿瘤生物学作用和分子机制尚不明确.P54叫NonO在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鼻咽癌、肺癌、血液系统肿瘤等多种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

  • 原癌基因HER2转录调控的研究进展

    作者:钱露;郭宁

    原癌基因HER2在许多肿瘤中过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抑制HER2过表达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肿瘤细胞HER2过表达主要由其基因转录水平的异常增高引起,通过抑制HER2基因启动子活性实现肿瘤细胞HER2的低表达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因此深入阐明HER2转录调控机制,可能为靶向HER2的肿瘤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

  • 转录因子Runx1对RPL4 启动子的调节作用

    作者:张寒;郜慧芳;郑胡镛

    目的:儿童白血病细胞全基因组芯片数据聚类分析发现,核糖体蛋白L4(ribosomal protein L4, RPL4)启动子区域具有转录因子Runx1的结合位点TTCATTCT,由此推测Runx1可能与该基因启动子之间存在调控作用. 本研究通过观察Runx1蛋白与RPL4启动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Runx1对RPL4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在儿童白血病发生机制中的意义. 方法:构建含RPL4启动子及其突变体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与Runx1的表达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进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 结果:Runx1蛋白可使RPL4启动子的转录活性降低(P< 0.01);随着Runx1剂量的增加,RPL4启动子的转录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 0.01);Runx1蛋白对RPL4启动子的突变体转录活性无调控作用(P>0.05).结论:Runx1蛋白对RPL4启动子具有转录抑制作用,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Runx1蛋白通过结合RPL4启动子区域的TTCATTCT位点发挥调控作用.

  • 人卵巢癌相关候选基因HE4(WFDC2)的转录调控主要由Sp1与位于-71和-48的Egr-1位点结合所介导

    作者:赵莹珺;杨剑峰;朱景德

    目的阐明HE4基因转录调控机制的细节.方法1.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评估HE4基因在肿瘤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2.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为基础,对HE4基因的上游顺序构建了3'、5'缺失突变和一系列连接体扫描突变;3.通过瞬时转染/体外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对这些重组质粒中插入片段进行启动子活性的分析;4.针对蛋白和关键顺式区域的结合的特异性和能力,开展泳动滞后和抗体介导的超迁移分析.结果通过对(-1860/+29)的HE4基因上游片段及其剪切体的分析,将HE4基因小启动子确定为-107/+15的DNA片段.通过对连接体扫描突变体的分析,将关键的顺式作用元件确定在W45(-71/-48)片段,生物信息学提示该区存在两个Egr-1位点.通过用已知的反式作用因子与报告基因质粒分别进行共转染,提示Sp1是为有效的反式作用因子,而不是Egr-1.通过泳动滞后和抗体介导的超迁移实验,证实Sp1确实是参与作用的转录因子.结论HE4基因的转录活性主要是由转录因子Sp1与位于(-71/-48)区域的两个Egr-1位点结合所介导的.

  • 核心结合因子α1对牙本质涎磷蛋白基因转录调控的影响

    作者:郭婷;曹罡;余擎;肖明振;赵守亮;吉兰

    目的:观察核心结合因子α1(core binding factor α1,cbfα1)对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基因启动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小鼠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MDPC-23为实验细胞,DSPP基因上游2.6kb片段(-2475bp~+53bp)为启动子.通过采用瞬时转染、报告基因等方法,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在MDPC-23中,cbα1对DSPP基因启动子启动活性的影响.结果:在MDPC-23细胞中,pGL3-Enhancer2.6K+pcDNA3-cbfα1共转染组荧光素酶的表达量显著小于pGL3-Enhancer-2.6K+pcDNA3共转染组(P<0.01).结论:cbfα1对DSPP基因上游-2475bp~+53bp区域的启动活性有抑制作用.

  • 釉原蛋白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在不同细胞中转录调控的分析

    作者:朱庆林;吴补领;余擎;孔辉;郭婷;费俭;王铸钢

    目的:克隆釉原蛋白基因启动子及可能影响转录调控的序列,分析其在不同细胞中的转录模式.方法:检索并分析釉原蛋白基因的上游调控序列.利用PCR及酶切方法,从小鼠C57BL/6J基因组上扩增不同长度(包括基本启动子区域)的转录调控序列,与PGL3-Basic载体的虫荧光素酶基因连接.瞬时转染CHO、Hela、UMR-106细胞,检测荧光素酶的活性,分析不同长度的启动子片段在各种细胞中的转录活性.结果:共构建了6个不同长度的报告载体,瞬转后发现在Hela细胞中有较强的荧光素酶活性,在CHO、UMR-106细胞中活性很弱.在不同的细胞内,启动子活性随片段长度变化,其变化趋势有明显的相似性.表现为在转录起始点上游975bp与532bp的区域具有较强的转录活性,而转录起始点上游285bp区域的转录活性有所降低.结论:釉原蛋白的启动子可在Hela细胞中激活,Hela细胞可作为研究釉原蛋白启动子转录调控的细胞模型;初步判断釉原蛋白启动子上的-1693与-975之间的序列为转录抑制区域,-532与-285之间为转录增强区域.

  • STAT3在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研究进展

    作者:余守强;杨小龙;朱少金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STATs)是一种存在于胞浆并在激活后能够转入核内与DNA结合的蛋白家族,具有信号转导和转录调控双重功能.

  •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工程

    作者:刘颖;刘娟;肖莹;陈军峰;张磊

    随着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源合成途径日渐全面的认识,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植物次生代谢途径进行遗传改良.以期大幅度提高目标产物含量已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次生代谢途径和遗传修饰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本实验室的相关工作,着重介绍黄酮和花青素、吲哚生物碱、莨菪烷和吡咯烷生物碱、萜类化合物等重要植物药用成分的次生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265 条记录 6/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