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研究进展

    作者:陈晓云;杜建雄

    骨髓移植中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已引起医学界的足够重视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移植后输血也进行常规照射.其实输入含免疫活性淋巴细胞的血液成分而引起的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表现更重,漏诊、误诊率高,治疗效果也差.因此,探讨TA-GVHD发病机制、诊治及预防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 各型病毒性肝炎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及白细胞介素6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任贵英;高涛;王介非

    1985年Rubin等[1]发现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存在于人的细胞表面和体液中来,相继发现某些疾病,尤其是引起机体免疫平衡失调的疾病,sIl-2R的水平与病情变化密切相关[2].白细胞介素6(IL-6)是由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分泌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它在机体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参与了多种疾病的病理发展过程[3]但sIL-2R和IL-6在病毒性肝炎病程中的临床意义仍不十分清楚,为探讨这一问题,我们检测了148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现报告如下:

  • 肺炎嗜衣原体蛋白酶样活性因子重组蛋白的血清学诊断价值初探

    作者:郑江花;吴移谋;丁滔;陈丽丽;莫小辉;李忠玉

    目的 克隆、表达肺炎嗜衣原体(Cpn)蛋白酶样活性因子(CPAF)的免疫优势区基因(CPAFm),初步评价其在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构建pGEX6p-2/CPAFm重组质粒,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结果;将纯化蛋白免疫新西兰兔,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免疫原性;与人抗Cpn抗血清反应分析其免疫反应性.间接ELISA法检测Cpn IgG和沙眼衣原体(Ct)阳性血清.结果 高效表达和纯化出一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1.3×103的重组蛋白,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证明其能与人抗Cpn IgG抗体发生反应;在被免疫的新西兰兔体内,特异性IgG抗体的滴度为1∶16 000以上,间接ELISA法检测40例Cpn IgG参考血清,阴性和阳性结果的符合率均为100.0%(20/20);与微量免疫荧光法(MIF)对照,检测300例临床血清标本中的IgG抗体,符合率为98.3%;检测Ct阳性血清未见交叉反应.结论 表达的Cpn CPAF免疫优势区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在Cpn的血清学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肾母细胞瘤基因1对鼻咽癌细胞-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靶向作用研究

    作者:方慧云;程伟民;季明芳;俞霞;李付贵;何洁冰

    目的 探讨肾母细胞瘤基因1(WT1)对鼻咽癌细胞(CNE)-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靶向作用,证实WT1对CNE-2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WT1对CNE-2进行处理,借助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对EGFR的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借助CKK-8观察CNE-2增殖能力情况,借助流式细胞术观察CNE-2凋亡情况,借助基质胶侵袭试验(Transwell)测定CNE-2侵袭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测定结果显示,采用WT1组信号强度明显低于二甲亚砜(DMSO)组和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T1组检测灰度值为0.358±0.148,DMSO组为1.370±0.068,空白组为1.390±0.077,WT1组检测灰度值明显低于DMSO组和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K-8检测结果显示,采用WT1进行处理后3、6、9、12h,抑制值表现为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空白组细胞凋亡率为(0.832±0.207)%,DMSO组为(2.081±1.221)%,WT1组为(20.731±1.104)%,WT1组细胞凋亡率高于空白组和DMS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测定结果显示,DMSO组穿透细胞数量为67.21±2.17,WT1组为20.13±2.25,WT1组穿透细胞数量低于DMS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T1抗原能够作为CNE-2 EGFR的靶向基因,可较好地实现对CNE-2 EGFR免疫活性的抑制.

  • 免疫活性细胞回输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引起肝组织损害

    作者:高燕;魏来;陈红松;孙婧;王松霞;王宇

    目的明确免疫活性细胞回输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时肝组织损害情况. 方法随机选择16例CHB患者用自体免疫活性细胞回输法治疗,追踪52周.治疗前后行两次肝穿刺获得肝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价肝脏组织炎症情况,Masson染色评价肝组织纤维化情况,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指标以及肝功能,评价免疫治疗对肝组织的影响. 结果完整随访14例患者,4例患者治疗前后完成2次肝穿刺,其中1例患者结果显示治疗后肝细胞坏死和小叶内炎症程度明显减轻(G3→G1),纤维化程度改善(S2→S1).其余3例肝脏组织学变化不明显,但无加重或恶化.免疫活性细胞体外培养前后,进行免疫荧光抗体染色,经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有明显的改变,CD4+细胞比例逐渐下降,CD8+细胞比例从20%上升至60%~80%.回输治疗后52周的随访结果,HBV DNA阴转率为42.86%(6/14),乙型肝炎e抗原阴转并伴有抗-HBe阳性的血清转换率为42.86%(6/14),无1例发生乙型肝炎表原抗原阴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复常率为42.86%(6/14).在回输治疗时以及治疗后的随访中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结论免疫活性细胞回输法治疗CHB不引起肝组织损害,其免疫调节作用是通过非细胞毒机制途径达到对病毒抑制或清除的作用.

  •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预防早产儿感染的Meta分析

    作者:陈贻骥;吴季俭

    医院内感染是造成早产儿和/或低出生体重儿患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免疫球蛋白具有多种抗感染免疫活性,静脉免疫球蛋白(ⅣIG)可预防早产儿院内感染或改善院内感染的过程.为评估IVIG预防早产儿(胎龄小于37 w)和/或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 g)院内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设IVIG预防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通过MEDLINE、EMBASE和Cochrane(循证医学)数据图书馆,按免疫球蛋白、新生儿、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检索.

  • 胸腺肽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作者:李洁;王晓杰;邹素兰

    胸腺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负责T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成熟,其功能的正常与否与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1966年,Goldstein等从小牛胸腺中提取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命为胸腺肽(Thymosin),并证实其具有免疫活性.

  • 海藻酸钠在药剂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樊华;张其清

    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L)是一种从天然褐藻中提取的聚阴离子多糖(海藻酸)的钠盐,由β-D甘露糖醛酸(M糖)和α-L-古洛糖醛酸(G糖)连结而成,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制剂、组织工程、临床治疗、细胞培养、食品加工等领域.在药物制剂领域,SAL常用作增稠剂、助悬剂和崩解剂,也可用作微囊化材料和细胞的抗寒保护剂,还具有降血糖、抗氧化、增强免疫活性等作用[1].近年来,随着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和药物新剂型的开发,SAL作为一种高效的生物粘附剂和pH敏感性的凝胶材料,其应用研究也日益增多,现将其应用现状和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 胸腺肽α1的制备及临床应用新进展

    作者:韩香;顾军

    1966年,Goldstein等首次从小牛胸腺提取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命名为胸腺肽(胸腺素,Thymosin),1972年经改进提纯方法制取了胸腺肽组分5(Thymosin fraction 5,TF5).TF5较其它胸腺组分免疫活性强,但TF5是数十种多肽的混合物,使得探讨其效果和作用机制很困难.1977年,Goldstein等从TF5中进一步分离得到了单一多肽--胸腺肽α1(Thymosin α1,简称Tα1,为含有28个氨基酸残基的酸性肽,其活性较早先开发上市的TF5提高10倍~1 000倍.Tα1作为免疫调节剂,不仅免疫调节作用显著,而且具有TF5不能超越的靶向作用[1].

  • 蚁狮多糖的提取工艺及体内免疫活性研究

    作者:王颖娟;张培;李子忠;罗丽平

    目的:优化蚁狮多糖的提取工艺,探究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蚁狮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比较水提取法、蛋白酶水解提取法(以酶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选)和稀碱液提取法(以碱液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选)提取蚁狮多糖的效果.取128只KM小鼠随机分为4个研究组,每个研究组随机分为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与蚁狮多糖低、中、高剂量组(20、40、80 mg/kg),每组8只,尾静脉iv给药,0.2 mL/10 g,每日1次,连用1周,分别用于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与吞噬指数、脾和胸腺指数、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血清溶血素水平.结果:3种方法所得提取液中蚁狮多糖含量分别为14.48%、38.66%、30.62%.蛋白酶水解提取法所得蚁狮多糖含量高,其优提取工艺条件为40℃下用100μg/g的木瓜蛋白酶提取3 h.与对照组比较,蚁狮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脾指数显著升高(P<0.05),胸腺指数显著降低(P<0.05),而淋巴细胞转化率无显著变化(P>0.05);蚁狮多糖中剂量组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蛋白酶水解提取法适于蚁狮多糖的提取,其优选工艺可靠.蚁狮多糖具有增强小鼠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的活性.

  • 哈蟆油中免疫活性部位的提取工艺与药效学研究

    作者:王微;郑飞;李霞;张炜煜

    目的:研究哈蟆油中免疫活性部位的佳提取工艺,并通过药效学实验验证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酶解液的水解度、收率为指标,利用酶法对哈蟆油中蛋白质进行提取;并通过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复制免疫低下和免疫增强模型小鼠,以脏器指数、吞噬指数为指标,验证哈蟆油中免疫活性部位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哈蟆油中蛋白质分2次水解出,第1次水解的佳工艺为加木瓜蛋白酶2 000u·g-1,调pH值至6.0,在45℃下提取4.5h;第2次水解的佳工艺为固液比为1:20(V/V),调pH值至6.0,在40℃下提取4.5h;药效学实验证明0.1 g·kg-1哈蟆油提取物对免疫低下模型小鼠免疫功能有显著增强作用(P<0.01);0.2g·kg-1哈蟆油提取物对免疫增强模型小鼠免疫功能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并对免疫器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所选工艺合理、可行,提取的蛋白质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 神龙口服液免疫活性及毒性试验研究

    作者:朱京虎;黄丽君;刘冬生

    现代医学实验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免疫药理学的发展,从而也促进了祖国的传统中药在免疫学方面的研究.中药神龙口服液以蛇为原料制成,其性味甘温,有医疗和食疗作用.本试验探讨神龙口服液在体内外对红细胞变形能力的调节作用,并进行了初步的毒性试验.

  •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 LexA蛋白的表达、纯化及鉴定

    作者:沙建平;邹全明;张卫军;杨珺;毛旭虎;郭刚;罗萍;刘开云;陈洪章

    目的 对EHEC 0157:H7 lexA达、纯化,并检测其免疫活性.方法 lexA基因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ET22b(+),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包涵体经洗涤并用8 mol/L尿素溶解,Heparin Agrose亲合柱层析为第-步纯化,Superdex75凝胶过滤层析作为第二步精细纯化,HPLC测定LexA蛋白的浓度,将纯化的kxA蛋白经注射途径免疫家兔,制备兔抗lexA血清,采用免疫双扩、ELISA及Western blot分析LexA的免疫活性.结果 lexA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表达产量高达总菌体蛋白的40%左右,经Heparin Agrose亲合柱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两步组合纯化目的 蛋白,经HPLC测定目的 蛋白的终纯度为98%,表达及纯化的lexA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结论 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的LexA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

  • 胃内容物鼻咽部反流与腺样体组织免疫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春林;林小燕;李春雷;饶澄;王科;刘兆辉

    目的 研究腺样体肥大(AH)患儿中胃内容物鼻咽部反流与腺样体免疫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AH病例,分为AH不伴扁桃体肥大组(A组),AH伴扁桃体肥大组(B组),收集无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的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鼻咽部分泌物中胃蛋白酶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腺样体组织中BCL-2、PCNA、CD45Ro、CD20的表达,进一步分析胃蛋白酶水平与BCL-2、PCNA、CD45Ro、CD20的相关性.此外,分析上述指标表达水平与AH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A组和B组中胃蛋白酶平均水平分别为(2.91±1.69) ng/mL,(2.70±1.42) ng/mL,胃蛋白酶阳性率分别为57.1%和54.6%,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A组和B组的胃蛋白酶平均水平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L-2、PCNA、CD45Ro、CD20在腺样体组织中的表达,B组有高于A组的趋势,但仅CD20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胃蛋白酶与BCL-2、PCNA、CD45Ro,CD20表达呈正相关(均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64,0.66,0.63,0.58.此外,在根据AH程度分组的亚组比较中,胃蛋白酶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BCL-2、PCNA、CD45Ro、CD20的表达水平均与腺样体的分度有关(P<0.01).结论 鼻咽部分泌物中胃蛋白酶表达水平与腺样体的免疫反应活跃程度相关,胃内容物鼻咽部反流可能是AH的可能病因.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娟;王欣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后对其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子宫肌瘤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IL-8水平明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中CD3+CD4+CD8-细胞、CD3+CD4-CD8+细胞、CD19+细胞、CD3-CD56+细胞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上述4种细胞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中上述4种细胞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IgM、IgA、IgG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上述3种指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肌瘤复发率[10.91%(6/55)]与对照组[12.73%(7/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较开腹手术引起的炎性反应低,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对预防子宫肌瘤复发有一定疗效.

  • 参芪多糖泡腾片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理研究

    作者:任娟;顾燕

    目的 考察参芪多糖泡腾片对小鼠和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通过碳粒廓清试验及2,4-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通过测定小鼠右耳肿胀度和肝、脾、胸腺指数,考察参芪多糖泡腾片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通过测定注射用环磷酰胺(CTX)致免疫低下大鼠脾指数、胸腺指数,肿瘤坏死因子-o(TN F-α)和白介素-2(IL-2)水平等的变化,考察参芪多糖泡腾片对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 参芪多糖泡腾片能够升高小鼠肝指数、脾指数、廓清指数K值及吞噬指数α值;增强DNFB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并升高CTX所致免疫低下大鼠脾指数和TNF-α、IL-2水平.结论 参芪多糖泡腾片具有增强小鼠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大鼠免疫力的作用.

  • 青藤碱促进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研究

    作者:兰绍阳;佘世锋

    目的 探讨体外青藤碱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免疫调节能力的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小鼠MSCs.将青藤碱和(或)小鼠BMMSCs加入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第3天,以MTT比色法检测各组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Thl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和Th2细胞因子[IL-10、肿瘤坏死因子β (TGF-β)]的水平.结果 90%培养出小鼠BMMSCs细胞为CD29+、CD44+、CD45 -、CD34-,是典型的MSCs.青藤碱联合BMMSCs组的吸光度(A)值为0.316±0.066,低于青藤碱组、BMMSCs组和阳性对照组的0.499±0.089、0.602±0.101和0.922±0.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藤碱联合BMMSCs组IL-2、IFN-γ水平分别为0.066±0.009和0.769±0.074,低于青藤碱组(0.259±0.017、1.023±0.095)、BMMSCs组(0.177±0.045、1.422±0.106)和阳性对照组(0.631±0.021、3.158±0.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藤碱联合BMMSCs组IL-10和TGF-β水平为2.216±0.247和1.863±0.221,高于青藤碱组(1.437±0.072、1.1 12±0.095)、BMMSCs组(1.386±0.169、1.128±0.107)和阳性对照组(0.236±0.027、0.118±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藤碱能够促进小鼠BMMSCs的免疫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Th2细胞因子分泌以及抑制Th1细胞因子分泌有关.

  • 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南雁

    变应性鼻炎(AR)是特异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1].变应性鼻炎的特异性治疗是世界组织推荐使用的唯一对因治疗的手段.尘螨是一种世界性过敏原,在我国也是引起变应性鼻炎发作的主要致敏原之一[2].2005年2月~2007年2月我院应用特异性免疫制剂--螨变应原疫苗(阿罗格)治疗AR,经观察1年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维生素D与多发性硬化防治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黎燕(综述);罗春阳(审校)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炎性脱髓鞘疾病,也是青壮年致残的主要原因。MS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影响了超过210万人群,并有上升趋势。MS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在MS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维生素D作为钙磷代谢的调节剂而被人们广为熟知。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维生素D同时在抗炎和免疫调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维生素D作为一种环境因素,可能对MS的发病和病程进展起着重要作用,补充维生素D可能对MS起到预防及治疗作用。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维生素D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与MS发病的相关性研究,以及补充维生素D对MS复发率的影响作一综述。

  • 来那度胺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临床进展

    作者:谢勇

    来那度胺(Lenalidomide,CC-5013,Revlimid)是沙利度胺(thalidomide)的类似物,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它可以引起骨髓瘤细胞的凋亡,抑制由细胞因子和骨髓基质细胞介导的肿瘤细胞抗药性的产生,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可以增强地塞米松的细胞毒性,增强患者体内抗骨髓瘤细胞的T细胞(T-cell)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NK)的细胞免疫活性等作用[1~5],已经显示出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独特作用.

574 条记录 25/29 页 « 12...21222324252627282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