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液态芯片技术检测Y 染色体微缺失方法的优化

    作者:张介平;施晓波;曾莹;吕立夏;朱文斯

    目的 优化基于液态芯片检测高通量、快检测Y 染色体微缺失的方法.方法 以sY84、sY86(AZFa),sY127、sY134(AZFb),sY152、sY153(AZFd),sY242、sY254、sY255(AZFc)等9 个Y染色体微缺失的STS 位点作为检测区域,以sY14(SRY,男性性别决定基因)位点作内部对照.优化探针引物组合,建立基于液态芯片的多重PCR-技术检测Y染色体微缺失的方法.结果 优化的引物对在多重PCR体系中显示特异的扩增效率;多重PCR产物与STS特异的探针微球杂交后,在Luminex上显示非常强的特异性的荧光信号.结论 多重PCR-液态芯片技术检测Y染色体微缺失的方法具有高灵敏性、高特异性,高准确性,操作简单,结果可靠,使快速、高通量筛选男性不育症的分子缺陷成为可能.

  • 男性不育患者精液阴道加德纳菌感染调查

    作者:张水林;朱云霞;糜祖煌

    目的:了解男性不育患者精液阴道加德纳菌(Gv)的感染状况.方法:收集2002年4月~2003年5月期间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男性不育门诊就诊的373例男性精液标本,以及其中63例Gv阳性患者的配偶阴道拭子标本,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技术进行Gv检测.结果:男性不育患者精液Gv定植率为44.2%,阳性者配偶阳性率达87.3%.结论:男性不育患者精液Gv定植率较高,Gv可经性生活传播.

  • 南京市羊种布鲁氏菌分离鉴定及rpob基因分析

    作者:张颖;张之峰;洪捷;周伟忠;鲍倡俊;周明浩;谈忠鸣

    目的:分离鉴定及分子快速诊断方法确诊布鲁氏菌病,并对2011-2016年间南京地区分离到的布鲁氏菌rpob基因进行特征分析.方法:对疑似布鲁氏菌病患者全血进行分离培养,并通过生化鉴定、Real-time PCR对分离到的布鲁氏菌进行bcsp31基因特异性分析及IS-711插入序列分型.利用PCR方法对rpob基因进行扩增,产物测序并分析.结果:2011-2016年共收集到7株布鲁氏菌,经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全部为羊种布鲁氏菌.通过测序分析发现7株羊种布鲁氏菌bpob基因仅出现1个碱基差异.结论:南京地区发现的布鲁氏菌病患者全部为羊种布鲁氏菌感染,羊种布鲁氏菌bpob基因高度同源,在种间水平上显示出良好的多态性.城市地区布鲁氏菌病的传播途径及危险因素更为复杂.

  • EGFR、KRAS 和 ALK+肺癌患者细胞形态学与分子检测的相关性

    作者:胡舜(摘译);余英豪(审校)

    目前越来越强调通过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亚型分类和分子特征来指导临床治疗。研究表明某些NSCLC中占优势形态学特征的肿瘤可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不同基因突变或扩增( EGFR、KRAS、ALK均+) NSCLC病例是否具有独特的细胞形态学特征,作者选择一组经PCR或FISH检测证实为EGFR、KRAS、ALK均+病例进行研究,并重点对肿瘤的细胞形态学特征与突变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

  • 多种分子检测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尹志永;杨大勇;杨立丰;李华;王铁军;陈丽娜

    目的 探究ERCC1、RRM1、TYMS和TUBB3分子检测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方法 收集我院胸外科住院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对照组28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患者胸水或静脉血中ERCC1、TYMS、RRM1、TUBB3基因mRNA表达水平.研究组根据mRNA表达水平选择化疗药行化疗,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顺铂联合化疗.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和总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进展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的P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P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PS评分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同系统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尤其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据胸水或静脉血中ERCC1、RRM1、TYMS和TUBB3表达水平选择化疗药,可提高晚期NSCLC患者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降低毒副反应,提高肿瘤综合治疗效果.

  • 荧光定量PCR检测献血人员外周血白细胞中人疱疹病毒DNA

    作者:宋晓菲;翁伟;甘霖;柳燕

    目的 调查献血人员外周血白细胞中8种人疱疹病毒的DNA分布情况,为我国献血者健康标准要求的完善提供参考性实验数据.方法 收集献血人员外周血标本427例,分离外周血白细胞后提取DNA,使用Taqman探针法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8种疱疹病毒DNA的阳性率和病毒载量进行检测.结果 427例标本中未检测到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HSV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和人疱疹病毒8型(HHV-8)的DNA,EB病毒(EBV)、人巨细胞病毒(HCMV)、HHV-6、HHV-7阳性率分别为51.4%、6.5%、50.6%、21.1%,其中HCMV、EBV和HHV-6均阳性的标本占6.5%,EBV和HHV-6均阳性的标本占25.1%,EBV与HHV-7均阳性的标本占4.0%,HHV-6和HHV-7均阳性的标本占6.9%.EBV、HCMV、HHV-6、HHV-7的病毒载量中位数分别为559、336、4 683、1 126 gqe/ml外周血.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中EBV、HHV-6和HHV-7在三个年龄组中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MV的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市区与郊区人群相比EBV、HCMV、HHV-6和HHV-7的检出率均显著较低(OR=0.657、0.798、0.889、0.721,95% CI:0.147 ~2.451、0.224~2.196、0.221 ~2.703、0.194 ~ 2.445,P <0.05).结论 在献血人员外周血白细胞中可以检出多种疱疹病毒DNA,提示我国献血者健康标准要适时考虑献血者疱疹病毒感染的情况.

  • 一起皮肤炭疽疫情病原的实验室检测及毒力基因鉴定

    作者:谈忠鸣;张忠献;顾玲;胡建利;朱叶飞;祁贤;董晨;汤奋扬;周明浩

    目的 对201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一起皮肤炭疽疫情的病人临床标本及病牛肉标本进行快速分子诊断及毒力基因的鉴定.方法 用Real-time PCR方法对病人的血、焦痂标本及病牛肉标本进行炭疽杆菌染色体编码的rpoB基因及质粒PXO1、PXO2上pag、capA基因的检测,并对质粒上4种毒力基因(cya,pag,lef,cap)进行扩增并测序.结果 病人焦痂标本和病牛肉标本中均检测出rpoB基因和质粒PXO1、PXO2基因,4种毒力基因的测序结果证实扩增序列为炭疽杆菌质粒基因片段,病人标本与病牛肉标本的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结论 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此次皮肤炭疽疫情是由当地村民宰杀携带炭疽杆菌强毒株的病牛引起.

  • 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序列分析与分子检测

    作者:陈金顶;索青利;廖明;辛朝安

    目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DNA序列分析,了解沙门氏菌侵袭蛋白A(invasion protein A,invA)基因核苷酸序列有何差异,建立沙门氏菌的分子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对3种沙门氏菌标准菌株的invA基因及6种非沙门氏菌株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的片段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 3种沙门氏菌标准菌株PCR均扩增出283 bp的特异条带,非沙门氏菌皆无特异带扩增;DNA序列分析证实,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核苷酸序列比较保守.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沙门氏菌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灵敏性,invA基因的序列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沙门氏菌不同分离株的流行病学、遗传学与分子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 Flanders 病毒 TaqMan RT-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李浩;赫晓霞;曹玉玺;聂凯;刘岩;何英;高晓艳;付士红;王环宇

    目的:应用TaqMan PCR技术建立针对Flanders病毒(Flanders virus ,FLA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下载GenBank中FLAV基因序列资料并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选择其L基因中的高保守序列片段进行FLAV特异引物与探针的设计,使用来自于不同科属的15株病毒验证方法特异性,通过重复/平行实验验证方法稳定性,并利用体外转录的L基因RNA标准品建立基因拷贝数绝对定量分析模型。结果引物与探针工作特异性良好,同一样品重复检测Ct值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7%,定量分析模型灵敏度达到100 copies/PCR。结论建立完成针对FLAV的TaqMan PCR检测方法。实验结果显示,本方法具有高特异性、高敏感性、高稳定性、简便、易操作的特点,为今后对 FL A V的检测、监测及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手段。

  • 内阿米巴属原虫分子检测及基因分型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董海聚;王荣军;张龙现

    内阿米巴属原虫是可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及其他内脏器官的人兽共患原虫,属内种类较多,但致病性种类主要是溶组织内阿米巴,可引起人和动物出现痢疾和肝脓肿,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的内阿米巴属原虫的包囊和滋养体在形态上很难区别,且同种的致病性、感染力等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临床上传统的诊断方法很难确定病原的种类,相应也直接影响了临床用药,为了解内阿米巴属原虫的种类分布及其分型情况,本文就内阿米巴属原虫分子检测及基因分型方法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 原发性少精、无精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分子检测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袁慧珍;刘艳秋

    目前估计在育龄夫妇中的15%患有不育,而男性因素在不育病例中所占比例接近50%.精子发生障碍可由多因素引起,例如疾病、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遗传缺陷和环境因素等.遗传缺陷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所引起的精子发生障碍,估计占男性不育因素的30%[1].近年来研究表明,男性原发性少精、无精子症与Y染色体微缺失密切相关,总缺失率约为8.2%[2].

  • 阪崎肠杆菌分子检测研究进展

    作者:张朝;张伟;刘卫华;马晓燕;苏旭东;李英军

    对分子生物学法检测阪崎肠杆菌的研究进展及在分子检测中内部扩增参比(内参)的应用作一综述.

  • PCR技术在放射生物学中的应用

    作者:张继(金惠);阮健磊;刘建香

    1 PCR仪的主要特点PCR技术具有高效、灵敏,特异性强,应用范围广等特点.DNA序列的快速扩增使在DNA水平上进行大量的种群研究成为可能.单链扩增对几十或几百个个体进行快速测序而不经过以前所需的繁琐的克隆步骤.一旦得到了一组具代表性的庄到数据,可用更方便且简单的分析方法.来获得等位基因的序刿数据.对分析来说,传统分子技术所需的组织样品用量相对较多,尤其是许多无脊椎动物,它们对于进行分子检测所用的一般操作方法来讲太小.因此,对于小生物、共生生物或那些在培养基中不易生长的生物个体的直接分析是困难的.

  • 甲状腺肿瘤的分子检测进展

    作者:谭先荣;赵向旺;何文山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分子遗传学认识已显著扩大.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甲状腺肿瘤生物学,并已开始转化为临床实践,成为甲状腺癌的细胞学和病理诊断以及更好地预测肿瘤的辅助工具.在常见的2种甲状腺癌——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中,主要的基因突变类型有4种:BRAF基因突变、RAS基因突变、RET/PTC和PAX8基因的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的重排.目前它们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和预后的价值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所有这些突变和重排都会激活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在超过7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发现存在着这些单独出现的基因突变[1].而约75%的滤泡状癌中存在着RAS突变或者存在PAX8/PPARγ重排[2].

  • 发菜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比较与分子鉴定研究

    作者:陈雪燕;何兵强;谭晴晴;张全芳;汝医

    目的 以发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的提取DNA方法,筛选出了一种适合快速提取发菜DNA的方法.方法 分别利用自主研发的硅珠DNA纯化技术、细菌试DNA提取试剂盒和植物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发菜基因组DNA.结果 本实验室开发的硅珠DNA提取纯化技术具有快速、无毒以及获得的发菜DNA纯度高等优势.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和测序得到16S rRNA基因,利用Blast软件进行序列比对,与发菜同源性为99%.结论 本研究研制的发菜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可用于发菜源性的分子鉴定.

  • 分子诊断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作用

    作者:毕丽伟

    肺癌致死率位居癌症之首,为大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挥药效,现多采用个体化治疗,通过分子诊断对患者进行分类,采用适合的治疗方案,以期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就分子分型与靶向药物和传统放、化疗方法的关系作一综述.

  • 重组酶介导扩增方法快速检测黄热病毒

    作者:郑伟;徐琦;罗鹏;冯娟;郭利川;应清界

    目的 本研究采用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核酸扩增方法(RAA),通过使用逆转录酶,建立黄热病毒的一步法等温核酸扩增(RT-RAA)方法.方法 根据黄热病毒基因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并分析RT-RAA的重复性、特异性、灵敏度;以所建立方法对黄热病毒样本进行检测,同时以基因测序进行验证.结果 黄热病毒RT-RAA扩增,体系中加入40U的逆转录酶扩增效果佳.该方法检测时间短(<20 min),并且灵敏度高,检测下限可达100 copy,与登革病毒、西尼罗病毒、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基孔肯雅热病毒等蚊媒病毒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 构建的黄热病毒RT-RAA方法具有快速、特异以及灵敏的特点,适应于黄热病毒的口岸快速检测.

  • 实时荧光重组酶介导核酸扩增在疟原虫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郑伟;麻慧君;鲁婕;郭利川;应清界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虫媒传染病之一,遍及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世界上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1].据统计,疟疾每年感染数千万人,仅在非洲,每年有5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疟疾,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疟疾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其防治的关键[3].

  • 2种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基因检测方法诊断耐多药结核病的评估研究

    作者:李辉;王少华;朱岩昆;马晓光;闫国蕊;邢进

    目的 评价2种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基因检测方法线性探针(MTBDRplus)和探针熔解曲线(MeltPro),用于临床涂阳痰标本诊断耐多药结核病的检测效能.方法 随机收集涂阳结核患者的痰标本,分别进行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IF)药物敏感性试验,包括金标准比例法传统药敏试验、MTBDRplus和MeltPro检测,获得MTBDRplus和MeltPro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总符合率.结果 共有128例符合标准的痰标本纳入分析,与金标准比例法药敏试验比较诊断耐INH、RIF结核病(TB)和耐多药结核病(MDR-TB),线性探针MTBDRplus和MeltPro检测MDR的灵敏度、特异度、总符合率分别为71.43%、94.21%、92.97%和71.43%、98.35%、96.88%.结论 MTBDRplus和MeltPro用于涂阳痰标本中检测耐多药结核病,具有相似的高灵敏度和特异度、检测快速的特性,但2种方法针对不同药物的检测结果稍有差异,在耐多药结核病防治中还需依据检测目的选用适宜的方法.

  • AlphaLISA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作者:王颖;宋娟;崔雨;甘星;孙鹏;王克霞;韩俊;董小平

    AlphaLISA技术是一种基于微珠的化学发光的新型均相检测技术,与传统的ELISA技术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精确性、均一性、背景低、广泛的动态检测范围,而且无需洗涤及样本需求量极少等特点.该技术可用于多种组织、细胞来源的生物分子的检测,如细胞因子、抗原抗体的检测、蛋白相互作用及蛋白质与核酸相互作用的检测以及药物分析等研究.随着AlphaLISA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已在医学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83 条记录 3/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