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细胞癌基因组5q13.2与8p23.1位点的杂合性缺失分析

    作者:赵璋;张宁;龙江;张蓓;何肖敏;黄坚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HCC)中5q13.2和8p23.1位点的杂合性缺失(LOH)情况,以探索新的抑癌基因.[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83例HCC患者基因组DNA中的5q13.2和8p23.1位点的LOH进行检测,并将其与临床参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83例HCC患者基因组中,36.1%(30例)存在5q13.2位点LOH,在该位点存在OCLN、SMN2、SERF1A、SMN1、NAIP和GTF2H2基因;8p23.1的D8S503和D8S1130位点分别存在68.4%和61.3%的LOH.[结论]HCC患者基因组中存在较高频率的5q13.2和8p23.1位点LOH,这些位点中可能存在与HCC发生密切相关的基因.

  • 乳腺癌和导管增生病变与1p染色体不稳定的关系

    作者:冯玲;徐澍;赵娜;杨宇石;方艺

    目的 检测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usual dutal hyperplasia,UDH)、乳腺不典型增生(atypical dutal hyperplasia,ADH)、乳腺导管原位癌(du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tal carcinoma,IDC)中染色体1p微卫星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的改变规律,探讨乳腺导管增生病变进展为IDC的遗传学改变特征.方法 应用PCR法检测20例UDH、7例ADH、25例DCIS、25例IDC石蜡包埋组织,8%尿素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银染检测染色体1p区间微卫星位点D1 S193、D1S463、D1S2881、D1 S2885、D1 S234、D1S252的LOH/MSI.结果 染色体1p的每个位点均发生LOH/MSI,其发生的频率UDH为55.0%、ADH为42.9%、DCIS为64.0%、IDC为72.0%,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微卫星位点D1 S193、D1S2881、D1 S2885、D1 S252、D1S234在各组中LOH/MSI的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D1 S463的频率在UDH组为5.0%、ADH组为0、DCIS组为45.0%、IDC组为40.0%,其中UDH组与ADH组明显低于DCIS组、IDC组(P <0.008).结论 1p染色体遗传学不稳定是乳腺癌发生的早期事件,D1 S463位点的改变可能在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进展为乳腺癌中起关键作用.

  • 非小细胞肺癌中hMLH1基因完全失活机制

    作者:张亮;徐美林;张维铭;耿鑫

    目的 研究hMLH1基因完全失活机制及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方法 检测hMLH1基因杂合性缺失(LOH),利用甲基化敏感性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paⅡ/MspⅠ酶切-PCR方法 检测异常甲基化;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分析hMLH1基因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40例NSCLC中,hMLH1基因LOH发生率为65%,甲基化发生率为67.5%,72.5% hMLH1蛋白表达阴性,均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29例hMLH1蛋白表达缺失中有21例(72.4%)同时发生LOH和异常甲基化.结论 hMLH1基因异常在NSCLC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完全失活机制可能主要为:LOH+异常甲基化.

  • 肝细胞腺瘤肿瘤抑制基因杂合性缺失分析

    作者:潘晶;丛文铭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杂合性缺失(LOH)在肝细胞腺瘤(HCA)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显微组织切割术从石蜡组织切片中提取DNA,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基础上进行毛细管电泳DNA测序,对12例手术切除的HCA标本进行了视网膜母细胞瘤1基因(Rb1)、腺瘤性息肉病基因(APC)、结直肠癌突变基因(MCC)、结直肠癌缺失基因(DCC)4种肿瘤抑制基因(TSGs)LOH检测.结果4种肿瘤抑制基因LOH发生率分别为Rb1(2/7,28.5%)、APC(1/10,10.0%)、MCC(0/5,0%)、DCC(0/6,0%).发生LOH的3例HCA无1例在手术切除后出现肿瘤复发.结论HCA的LOH是较为少见的分子事件,Rb1和APC基因的LOH可能在少数HCA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但仍不足以支持HCA是肝细胞癌的癌前病变.

  • 头颈鳞癌和颈清扫淋巴结D9S171位点杂合性缺失的研究

    作者:李丙华;徐娅苹;苏立众

    目的探讨头颈鳞状细胞癌在D9S171微卫星多态性位点的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的发生率、临床意义及对检测颈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标准酚氯仿法提取肿瘤组织及颈清扫淋巴结组织的基因组DNA,采用D9S171微卫星多态性位点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m reaction,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硝酸银染色.分析D9S171微卫星多态性位点的LOH.结果头颈鳞癌原发癌组织的D9S171多态性位点的LOH发生率为62.96%;LOH发生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有相关关系(P<0.01).颈清扫淋巴结组织D9S171多态性位点的LOH发生率(35.60%),高于常规病检的阳性率(17.0%),(P<0.01).结论D9S171多态性位点LOH与头颈鳞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LOH分析可能作为检测头颈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手段之一.

  • 左肾多发错构瘤1例诊治

    作者:林少坤;孙安毅

    肾错构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又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约占肾肿瘤的3%,是肾脏常见的良性肿瘤,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X染色体的失活、突变或基因杂合性缺失有关[1],临床多无症状,少数也仅有腰、背、腹的轻微不适,易误诊为肾癌,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我院2015年8月,收治1例左肾多发错构瘤患者,现将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 急性白血病7q杂合性缺失和微卫星不稳定性研究

    作者:夏瑞祥;倪婧;汪渊;周青;杨明珍;曾庆曙;王永庆;蔡学杰

    目的探讨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及微卫星不稳定性在白血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PCR-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硝酸银染色技术,选择位于7q多态微卫星标志序列引物探讨急性白血病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LOH)现象.结果在D7S487位点LOH发生率为3.0%(1/33),D7S523发生率为6.1%(2/33),D7S515发生率为15.2(5/33),D7S636发生率为9.1%(3/33),在33例患者中无1例出现微卫星不稳定性(MSI).20例正常对照标本中无1例出现LOH和MSI.结论7q区域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TSG)参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

  • 中国人胃癌nm23H1基因遗传不稳定性与临床病理特性的相关性

    作者:林兴秋;梁勇;李继承

    目的研究17号染色体D17S396位点微卫星不稳定性和杂合性缺失对胃癌nm23H1蛋白表达的影响,为胃癌临床治疗及分析预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石蜡包埋组织中抽提DNA,应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常规银染、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及Leica-Qwin计算机图像分析等方法进行nm23H1基因遗传不稳定性研究.结果 40例胃癌D17S396位点MSI、LOH检出率和nm23H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0.00%,17.50%,55.00%.TNMⅠ+Ⅱ期的MSI检出率为31.82%,显著高于Ⅲ+Ⅳ期(5.56%),而LOH则相反.淋巴结转移组的MSI检出率为5.00%,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5.00%),而LOH则相反.nm23H1蛋白阳性率在淋巴结转移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结论 MSI和LOH通过不同的途径调控散发性胃癌的发生和转移.MSI是胃癌的早期分子指标之一;LOH可与胃癌高淋巴结转移、预后差的特性相关.

  • nm23-H1基因杂合性缺失与肺癌转移机制的研究

    作者:梅同华;李长毅;黄爱龙

    目的探讨肺癌nm23-H1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与肺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Southern印迹杂交检测39例肺癌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nm23-H1缺失情况.结果 nm23-H1杂合性缺失(LOH)率为36.1%(13/36);ⅢB+Ⅳ期的LOH发生率(55.6%,10/18)高于Ⅰ+Ⅱ+ⅢA期(16.7%,3/18),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肺癌LOH发生率(60.0%,9/15)高于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者(19.0%,4/21),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nm23-H1杂合性缺失与肺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nm23-H1基因在抑制肺癌的侵袭转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2种不同ING1 mRNA剪接体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作者:韦建宝;陈利生;高枫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ING1在大肠癌发生和进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NG1 mRNA的表达;用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PCR-SSCP)方法进行突变检测;用微卫星位点进行杂合性缺失(LOH)分析.结果p33/ING1 mRNA和p47/ING1 mRN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明显弱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者;这2种不同ING1 mRNA剪接体之间的表达强度相一致.Dukes C、D期患者癌组织中这2种ING1 mRNA的表达强度明显弱于Dukes A、B期者.35例中均未发现ING1基因突变,仅有4例(11.4%)出现微卫星位点的LOH.结论 p33/ING1 mRNA和p47/ING1 mRN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相一致;它们的低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进展有密切关系.ING1基因的突变和杂合性缺失少见,其低表达可能是发生在转录或转录后阶段.

  • 人膀胱移行细胞癌染色体9p21.3-9p23杂合性缺失作图

    作者:张睿;张建军;张自强;何祖根;程书钧;高燕宁

    目的研究并确定人膀胱移行细胞癌染色体9p21.3-9p23区域杂合性缺失发生率和小缺失区域,为寻找与克隆膀胱移行细胞癌相关的抑癌基因提供线索.方法选取7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其中6个位于9p21.3-9p23,另1个位于9q34作为对照),对2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其对应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核素标记的聚合酶链反应和聚丙烯酰胺变性凝胶电泳.分析9p21.3-9p23区各微卫星位点杂合性缺失的发生情况及其与病理分期分级的关系.结果24例膀胱癌中的20例(83.3%)存在至少1个微卫星位点的杂合性缺失.在9p21.3-9p23区域的6个位点中,杂合性缺失率高的为9p23的D9S285,达66.7%(8/12);其次为9p21的D9S1846,达54.5%(6/11).位于9q34.12的D9S1821的杂合性缺失率为54.5%(6/11),而且在发生杂合性缺失的6个病例中,有5个被证明为部分染色体片段的缺失.结论在9p21.3-9p23区域,可能至少存在2个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相关的候选抑癌基因,分别位于D9S285和D9S1846附近.

  • 前列腺肿瘤高密度allelotype初步分析

    作者:王照明;黎永祥;张建民;姚青

    目的探讨原发性前列腺癌及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肿瘤(PIN)22条常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显微切割技术提取前列腺癌及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肿瘤各10例的DNA,然后采用PCR及微卫星多态性技术,对22条常染色体上的382个微卫星标志位点进行高密度allelotype分析.结果10例原发性前列腺癌在染色体1p、1q、2p、2q、6q、8p、8q、10q、11q、13q、16p、17p等部位存在高频杂合性缺失(LOH),前列腺上皮内肿瘤则在染色体2p、2q、6q、8p、10q、1q等区易检测到LOH.结论前列腺癌患者2q14、8p12~21、10q23~24、13q14等区域存在高频的LOH,位于这些区域的抑癌基因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锌指基因家族与乳腺癌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袁南贵;罗雪平

    目的: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筛选与乳腺癌转移的相关基因;方法:通过外显子测序技术对1例转移性乳腺癌的原发肿瘤组织及转移组织分别进行全外显子测序.结果:发现杂合性缺失涉及的基因多的是19号染色体,统计发现位于该区域的锌指基因家族的杂合性缺失发生率高,涉及基因26个,主要集中在19p13及19q13上.结论:19号染色体上锌指基因家族的的杂合性缺失可能与乳腺癌的转移密切相关.

  • 肿瘤患者血浆DNA变异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艳;邵建永;吴秋良

    肿瘤患者外周血循环中存在着游离DNA,其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并且具有肿瘤DNA的特征性改变.检测患者血浆中肿瘤性DNA的特征性改变,如突变、杂合性缺失,甲基化等,对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等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 胶质母细胞瘤染色体lp36杂合性缺失的初步研究

    作者:赵钧慧;周垂贤;胡京蛟;王慧

    日的探讨1p36上可能存在的与胶质母细胞瘤(GBM)发生有关的肿瘤抑制基因的缺失区域,为发现和定位肿瘤抑制基因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为基础的杂合性缺失分析(LOH)法对12例胶质母细胞瘤染色体1p36上12个微卫星多态标记序列作了较详细研究.结果 12例胶质母细胞瘤至少有一个位点出现杂合性缺失者11例,总缺失率为91.7%(11/12),其中以D1S214-D1S2666位点间区域LOH的频率高.结论 胶质母细胞瘤染色体1p36发生高频率杂合性缺失,提示位点D1S214-D1S2666缺失区域间可能存在着与GBM发生有关的抑癌基因.

  • 外阴鳞癌组织中HPV检测及FHIT基因杂合性缺失、微卫星不稳定性观察

    作者:范余娟;蒙亚晴;杨开选;徐红

    目的 观察外阴鳞癌( VSCC)组织中HPV感染情况及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的杂合性缺失(LOH)、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选取VSCC组织24例、外阴尖锐湿疣(VCA)42例、正常外阴组织20例,用PCR法检测上述组织中的HPV6、11、16、18、31、33亚型,用PCR-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PCR-SSCP)法检测FHIT基因D3S1300位点的LOH和MSI.结果 在正常外阴、VCA、VSCC组织中低危型HPV( HPV6/11)阳性分别为2、38、21例,高危型HPV(HPV16/18/31/33)阳性分别为0、13、10例;VCA、VSCC组织与正常外阴组织比较,P均<0.05.在正常外阴、VCA、VSCC组织中,FHIT基因D3S1300位点上LOH、MSI阳性分别为0、9、13例,VSCC与VCA、正常外阴组织比较,P均<0.05.VSCC组织中HR-HPV感染与FHIT基因D3 S1300位点LOH/MSI相关(r =0.438,P<0.05).结论 VSCC组织中存在较高的低危型、高危型HPV复合感染及FHIT基因LOH和(或)MSI;二者在VSC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浸润性乳腺癌及乳腺增生细胞3p、9p上5个微卫星位点的杂合性缺失观察

    作者:马骄;文春荣;谢渊;龙义国;张小蕾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乳腺增生细胞中染色体3p、9p上5个微卫星位点(MS)杂合性缺失(LOH)模式.方法 显微分离技术分离病变细胞, PCR-微卫星技术分析18例乳腺单纯性导管增生(UDH组)、15例不典型导管增生(ADH组)和3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细胞的3p、9p上D3S1447、D3S1612、D3S1597、D9S171及D9S1748位点的LOH模式.结果 UDH组中仅1例D3S1447位点发生LOH(10%),ADH组5个位点均发生一定频率的LOH(10%~22%),IDC组5个位点均发生高频LOH(19%~48%).至少1个位点发生LOH者,UDH组为6%、ADH组为33%、IDC组为71%,三组相比,P<0.05;2个或以上位点发生LOH者, UDH组为0、ADH组为13%、IDC组为40%,UDH组、ADH组与IDC组相比,P均<0.05.IDC组中D3S1612发生高频LOH者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为63%,无淋巴结转移组为19%,两组相比,P<0.05.结论 UDH组的D3S1447位点发生的LOH和ADH组的5个位点发生的LOH有作为癌变风险预测分子标记的可能性,分析多个MS的LOH模式对于乳腺癌的早期预测和早期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D3S1612位点的LOH可能是IDC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分子机制.

  • 17p染色体遗传学不稳定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

    作者:赵娜;冯玲;杨宇石;徐澍;方艺

    目的 检测乳腺病变组织标本17p染色体区间6个微卫星位点微卫星不稳定(MSI)和杂合性缺失(LOH)情况,进一步探讨乳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方法检测106例份乳腺病变标本[其中乳腺导管上皮普通型增生(UDH)31例、非典型增生(ADH)10例、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3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33例]17p染色体上6个微卫星位点(D17S695、D17S261、D17S786、D17S796、D17S831、D17S654)MSI及LOH发生情况.结果 106例标本中6个微卫星位点均有一定频率的LOH/MSI发生.D17S261、D17S796位点LOH/MSI发生总频率分别为32.1%、24.5%(P<0.05).D17S261位点LOH/MSI发生率UDH低于DCIS,DCIS低于IDC(P均<0.01);D17S796位点LOH/MSI发生率UDH低于DCIS(P<0.01).结论 乳腺病变组织标本17p染色体区间6个微卫星位点微卫星均有一定频率的LOH/MSI发生,17p染色体的遗传学不稳定是乳腺癌发生的前奏,D17S261、D17S796位点在UDH向IDC演变过程中可能起到关键作用.

  • 乳腺癌组织FHIT基因位点杂合性缺失及其蛋白表达的研究

    作者:陈凌;银平章;孔令非;刘正国

    目的:探讨FHIT基因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运用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对FHIT基因位点上5个微卫星位点进行LOH的检测.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40例肿瘤组织中Fhi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37.5%的原发性乳腺癌存在LOH,45%的肿瘤样本发生Fhit表达的缺失或明显下降,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00).结论:FHIT基因位点的LOH及Fhit蛋白表达的缺失及下降是乳腺癌早期的和频发的事件,FHIT基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 散发性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细胞中多个微卫星位点杂合性缺失的研究

    作者:丁元廷;张小蕾

    目的 检测乳腺典型性(导管)上皮增生(UDH)、乳腺非典型性(导管)上皮增生(ADH)和浸润性导管癌(IDC)细胞中3p、9p、17p、17q上10个微卫星DNA(MS)位点的杂合性缺失(LOH)频率和模式,探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LOH的变化规律.方法 随机选取28例UDH患者,29例ADH患者和35例IDC患者的病理样本,采用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进行LOH分析.结果 ①D3S1447、D3S1029、D17S855 3个位点在UDH、ADH、IDC均有一定频率的LOH发生,且有逐渐增高的趋势;②TP53只在IDC中发生LOH;③D3S1612位点的LOH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63%)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19%)(P<0.05).结论 ①D3S1447、D3S1029、D17S855 3个位点的LOH组合可能是乳腺癌发生的早期分子改变模式;②TP53的LOH可能可作为分析乳腺癌浸润能力、预测复发及预后判断的独立指标;③D3S1612的LOH频率在预测乳腺癌淋巴转移风险上有一定价值.

218 条记录 6/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