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防治哮喘食方
哮喘即支气管哮喘,是Ⅰ型超敏免疫反应引起的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喉间哮鸣如水鸣声,或伴有咳嗽,多在夜间或清晨发作或哮喘加剧.随着环境污染严重,过敏原增多,哮喘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以下食疗药膳在防治哮喘中有一定作用.
-
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与超敏C反应蛋白关系之初探
目的 对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与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用中医方法对22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观察其hs-CRP与MS证型的相关性.结果 ①各组MS患者hs-CR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MS各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 hs-CRP增高现象,其值随证型的演变而变化,肝阳上亢<痰浊阻遏<痰瘀互结<阴虚热盛<阴阳两虚<气阴两虚(P<0.05).结论 hs-CRP的水平与MS中医证型密切相关.hs-CRP可作为中医辨证的客观指标.该研究为MS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
脑出血患者犬尿氨酸代谢产物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色氨酸(TRP)作为人体的必需氨基酸之一,在体内可在吲哚氨2,3-双加氧酶(IDO)的作用下降解为犬尿氨酸(KYN),KYN可在犬尿氨酸氨基转移酶(KAT)作用下生成犬尿喹啉酸(KYNA),或在犬尿氨酸羟化酶作用下生成喹啉酸(QA).QA可产生神经毒性作用,而KYNA可有效地拮抗兴奋性氨基酸对脑组织的损伤.脑出血患者体内KYN与KYNA的代谢情况国内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脑出血患者体内犬尿氨酸代谢变化情况及其与炎性标志物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之间的相互联系.
-
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 PCT、hs - CRP 的影响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 C 反应蛋白(hs - CRP)影响。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期间治疗的14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纳入本次研究,并随机均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行雾化吸入及常规抗感染治疗,若患儿存在缺氧症状,则应及时进行吸氧支持。研究组行常规抗感染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疗程持续1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情况、疗效,以及血清 PCT、hs - CRP 水平。结果治疗组患儿咳嗽、肺部湿啰音及气喘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 PCT、hs - CRP 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 PCT、hs - CRP 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 ﹤0.05),且治疗后研究组血清 PCT、hs - 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缓解机体内炎症反应,可在临床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加以应用。
-
一级预防中应用他汀类药物的理由-评价瑞舒伐他汀的干预试验
一级预防中应用他汀类药物的理由--评价瑞舒伐他汀的干预试验(Justification for the Use of Statins in Primary Prevention: An Intervention Trial Evaluating Rosuvastatin,JUPITER).JUPITER是一项长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大型研究,共纳入17802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正常(<130 mg/dl),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升高(≥2 mg/L)的健康人群,随机服用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20 mg/d或安慰剂组.
-
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患者合并颈动脉斑块的关系及其性别差异
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是重要的炎症反应标记物,近年来逐渐认识到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在不稳定斑块发生、演变、破裂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国外近的研究对hsCRP是否为预测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认识并不一致[1,2];而且认为可能存在性别差异,hscRP只在女性患者中对心血管病有预测意义[3~6].本研究旨在探讨hscRP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及斑块的相关性,以及是否有性别差异.
-
血脂两项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
目的 观察血脂两项(胆固醇、甘油三脂)、hs-CRP 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42例正常健康者及75例冠心病患者分别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中 hs-CRP、TG、TC、检测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且各项指标间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联合检测患者血液中 hs-CRP、TG、TC、的含量,对冠心病具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缺血性卒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对155例经头颅CT或MRI证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于发病3d内采用比浊法测定hs-CRP,根据hs-CRP的结果分组.结果梗死病灶大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梗死病灶比较小的患者(P<0.05),有脑卒中病史的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高于无脑卒中病史的患者(P<0.05).结论在卒中和动脉硬化的病因学中炎症反应起重要作用,在卒中的处理中还需要进一步采取干预炎症反应的治疗.
-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P-选择素、血小板活化因子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以发展迅速、多部位、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为特点,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炎症反应在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性作用.P-选择素与介导活化血小板、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等的黏附密切相关.研究显示,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一个分子标志~([1]).
-
冠心病患者血清GGT、血脂、hs-CRP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入院期间行冠脉造影术后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34例,非冠心病对照组38例.冠心病患者根据Gensini评分分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A组)40例、中度狭窄组(B组)38例、重度狭窄组(C组)56例.检测各组患者年龄、性别、血清GGT、血脂、hs-CRP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血清GG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hs-CRP水平均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冠心病组高密度脂蛋白(HDL)低于非冠心病组(P<0.05).B、C组血清GGT、TC、TG、LDL、hs-CRP水平均高于A组(P<0.05),B、C组血清HDL低于A组(P<0.05).C组血清GGT、TC、TG、LDL、hs-CRP水平均高于B组(P<0.05),C组血清HDL低于B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GGT、TG、hs-CRP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DL是冠心病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GGT、血脂、hs-CRP的联合检测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单纯性超重、肥胖青少年血清脂联素、瘦素、游离脂肪酸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单纯性超重、肥胖青少年血清脂联素、瘦素、游离脂肪酸(FFA)、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及其与糖、脂代谢的相互关系.方法 按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发布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随机选择15岁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组(组1)77例、超重组(组2)120例和正常对照组(组3)109例,测定空腹血清脂联素、瘦素、游离脂肪酸(FF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胰岛素(Fins)、血糖(FBG)血脂谱及临床基本资料.结果 空腹血糖在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152).组3至组1的甘油三酯(TG)呈梯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梯度下降,各组间差异显著(P<0.001).组3至组1的FFA、hs-CRP、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梯度升高,脂联素呈梯度下降,各组间差异显著(P<0.001).瘦素在组1中明显升高,组2、组3间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306例受试者经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脂联素的独立影响因素是体重指数(BMI)、HDL-C、hs-CRP(R=0.429,R2=0.184);瘦素的独立影响因素是BMI、Fins、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R=0.364,R2=0.133);FFA的独立影响因素是BMI、TG(R=0.661,R2=0.437);hs-CRP的独立影响因素是脂联素、BMI、HDL-C、HOMA-IR(R=0.445,R2=0.198);HOMA-IR的独立影响因素是瘦素、BMI、FBG、FFA(R=0.574,R2=0.330).结论 单纯性超重、肥胖青少年血游离脂肪酸、瘦素、hs-CRP明显升高,脂连素明显降低;体重指数是瘦素、脂联素、胰岛素抵抗、hs-CRP共同的独立决定因素;脂肪细胞因子在调节糖、脂代谢及炎症方面有重要意义,可能是肥胖与代谢及发生心血管疾病之间的联系分子.
-
冠心病患者瘦素、血胆红素、血脂、Hs-CRP 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瘦素(leptin) 、血胆红素、血脂以及超敏炎症 C-反应蛋白(Hs-CRP) 水平在冠心病中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 98 例,其中心绞痛患者 56 例,心肌梗死 42 例,同时选取正常人组30 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其 24 h 内瘦素、血胆红素、血脂以及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 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瘦素、血胆红素、血脂以及 Hs-CRP 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心肌梗死组瘦素、血胆红素、血脂以及 Hs-CRP 水平高于心绞痛组.结论 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血胆红素、血脂以及Hs-CRP 水平的变化对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肺鳞癌合并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分析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是指抗利尿激素(ADH)或类似抗利尿激素样物质分泌异常增多或肾脏对ADH超敏而引起的以水潴留,稀释性低钠血症,尿钠增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
-
灯盏花素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超敏 C反应蛋白 (hs-CPR) 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年8月至2010年 8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灯盏花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2、7、14d 时的 hs-CPR 含量、病死率、栓塞血管再通率、心功能分级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 7、14d 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病死率、栓塞血管再通率、心功能分级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血清 hs-CPR与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灯盏花素治疗心肌梗死可能与其降低患者的 hs-CPR水平有关.
-
电磁超敏综合征:现状与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环境中的电磁场种类和强度日益增加,所带来的潜在健康影响也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部分职业和普通人群在使用电器设备(如终端显示器、打印机、电视机以及手机等)时会产生多种不适症状,并且自认为这些症状是由电器设备发射的电磁场引起的[1-3].
-
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 —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8例,列为AMI组;稳定型心绞痛23例,列为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19例,列为UAP组.选择同时期我院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乳胶比浊法和循环酶法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1、2、4周血清hs-CRP和Hcy水平.结果:治疗前,冠心病各亚组血清hs-CRP和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1、2、4周,冠心病各亚组血清hs-CRP和Hcy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1),但仍然高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各亚组血清hs-CRP和Hcy水平比较,AMI组>UAP组>S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hs-CRP和Hcy与冠心病的发生 、发展密切相关,且病情越重,hs-CRP和Hcy水平越高.检测患者血清hs-CRP和Hcy水平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 、分期和预后评估.
-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DMCI)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02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DMCI患者44例,非糖尿病脑梗死(CI)患者58例.所有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及斑块的稳定性,并检测hs-CRP和Hcy水平.结果 DMCI组hs-CRP和Hcy水平与CI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CI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86.4%)与CI组(6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CI患者中不稳定性斑块组和稳定性斑块组hs-CRP和Hcy水平与无斑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性斑块组hs-CRP与稳定性斑块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M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较高,可能与hs-CRP和Hcy升高相关.
-
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分析
目的:通过对脑出血患者血液中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其与脑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确诊的74名脑出血患者作为实验组,与体检中心联系选取29名于我院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样本进行采血,凝血后离心得血清,用试剂盒对c反应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并观察变化情况,比较两样本间差异。结果实验组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明显高于对照组,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含量与脑出血量关联。结论可以通过监测血清Hs-CRP反映患者病变情况。
-
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分析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100例脑出血患者病例资料,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并与对照组85例健康人群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分析.结果 脑出血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参与脑血管病炎症反应因子之一,在脑出血患者血清中增高对临床评估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cTnI、Myo、CK-MB、hs-CRP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检测4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68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16例.检测血清中cTnI、Myo、CK-MB、hs-CRP的含量水平,并动态分析其在AMI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变化.结果 AMI组cTnI、Myo、CK-MB、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nI、Myo、CK-MB、hs-CRP的联合检测在AMI的诊断、治疗过程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