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023肥胖与氧应激

    作者:沈秀华;蔡威

    目前各国的研究比较一致地发现肥胖与机体氧应激水平显著升高、抗氧化能力下降有关,氧应激可能是肥胖引起一系列疾病的病因之一,因此可以此为靶点采取预防措施,减少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 肥胖 氧应激 抗氧化
  • 营养性肥胖大鼠氧应激水平的改变

    作者:沈秀华;蔡威;汤庆娅;冯一;吴江

    目的 观察营养性肥胖大鼠氧应激、抗氧化能力的改变.方法 20只断乳的sD雄性大鼠(75~80g)随机分两组,每组lO只.膳食诱导肥胖组(DIO组)喂饲高脂饲料,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10周后取血及睾周、肾周脂肪组织.用ELISA法检测血浆8-表氧-前列腺素2a(8-epi-PGF2a)、二硫代双硝基苯甲酸法测血浆抗氧化酶G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黄嘌呤氧化酶法测血浆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HPLC(高效液相色谱仪)测血浆维生素E并经血脂校正.同时测血浆空腹血糖、胰岛素、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糖脂代谢指标.结果 高脂喂养10周后,DIO组的各项肥胖指标(体重、腹部脂肪/体重、Lee's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8-epi-PGF2a增高,SOD和GPX活性、经血脂校正后的血浆维生素E水平显著降低(P<0.05).另有脂代谢紊乱,空腹血糖与胰岛素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脂喂养肥胖大鼠模型显示血脂升高并伴有胰岛素抵抗;氧应激水平增高而抗氧化能力下降.

    关键词: 肥胖 大鼠 氧应激
  • 酒肝宁煎剂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CYP2E1及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的影响

    作者:殷晓轩;尹常健

    目的 观察中药酒肝宁煎剂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CYP2E1及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72只,根据大鼠体重,采用分层抽样法将大鼠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酒肝宁毒性试验组、酒精性肝病模型组、益肝灵治疗组、酒肝宁低剂量组、酒肝宁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酒肝宁毒性试验组灌胃23.5 g/kg酒肝宁煎剂以观察本药物有无肝脏及其他毒性;酒肝宁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分别以生药量17.5 g/kg和23.5 g/kg灌胃:益肝灵用量为0.206 g/kg.均药物治疗4周,检测治疗前后TNF-α、IL-6、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各治疗组血清IL-6(F=46.281)、TNF-α含量(F=9.101)、肝组织CYP2E1活性(F=62.537)与酒精性肝病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组大鼠血清中SOD活性明显增强(F=19.210),MDA含量降低(F=34.952),与酒精性肝病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酒肝宁煎剂可有效降低CYP2E1及细胞因子IL-6,TNF-a含量,其抗肝损伤作用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反应、调节细胞因子活性、减轻肝细胞炎症、减轻纤维化程度有关.

  • 益心康胶囊含药血清对氧应激所致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韩玲;陈可冀

    目的和方法:应用羟自由基损伤体系(Fe2+/H2O2)在体外与大鼠心肌线粒体共同孵育30min,观察了氧应激对心肌线粒体的影响,探讨益心康胶囊(H303)含药血清对氧应激损伤的保护机制.结果:不同浓度Fe2+/H2O2可使反应体系中脂质过氧化产物明显升高;线粒体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线粒体肿胀度增加;线粒体GSH含量明显降低.H303含药血清可明显减轻上述损伤,表现为显著抑制线粒体脂质过氧化和GSH含量的降低;改善线粒体超微结构,减轻线粒体肿胀度.结论:氧应激可造成心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损伤.H303抗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防止线粒体脂质过氧化,保护内源性抗氧化物,改善线粒体结构等作用而实现的.

  • 益心康胶囊含药血清对氧应激所致大鼠心肌线粒体H+-ATP酶活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

  • 山楂叶总黄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组织NF-κB及其抑制物表达的影响

    作者:严茂祥;陈芝芸;何蓓晖

    目的:研究NF-κB及其抑制因子(IκB)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发生中的作用,观察山楂叶总黄酮(TFHL)对其的影响,探讨TFHL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高脂饮食喂养SD大鼠12周建立大鼠NASH模型,同时分别以250、125mg·kg~(-1)·d~(-1)的TFHL和195.4mg·kg~(-1)·d~(-1)的易善复进行干预,观察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血清MDA、SOD、TNF-α水平,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及其抑制物IκB基因m RNA和蛋白在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高脂脂饮食诱导NASH大鼠肝组织出现重度脂肪变、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及坏死灶,血清MDA、TNF-α含量较正常大鼠显著增高,SOD活性下降,肝组织NF-κBp65、IκBα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同时肝组织NF-κB p65、IκBα蛋白表达与血清TNF-α和MDA含量呈明显正相关,与血清SOD活性呈明显负相关;TFHL和易善复能显著改善NASH大鼠的炎症程度,能提高大鼠的血清SOD水平,降低MDA和TNF-α的含量,降低肝组织NF-κB p65、IκBα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TFHL能减少NASH大鼠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细胞因子对肝细胞的损伤,调节组织NF-κB p65、IκBα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其防治NASH发展的重要机制.

  • 依达拉奉通过抗氧化机制对哮喘豚鼠气道上皮细胞凋亡及bcl-2mRNA、FADD表达的影响

    作者:程艳华;刘剑波;刘颖;王永杰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气道上皮细胞调亡及bcl-2mRNA.FADD的影响,探讨依达拉奉通过抗氧化机制减轻哮喘豚鼠气道上皮细胞的凋亡.方法 40只健康豚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A)、哮喘组(B)、地塞米松治疗组(C)、依达拉奉治疗组(D),n=10,用卵清蛋白腹腔注射致敏及反复雾化刺激建立哮喘模型.原位杂交检测肺组织bcl-2mRNA表达,3'末端脱氧核昔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昔(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生化、放免.免疫组化及形态学观察等方法.结果 ①B组MDA值明显高于D组与A组,SOD值明显低P D组与A组,D组与C组比较差异不显著.)D组BALF中IL-5含9与C组比无明显差别,明显低于B组.③ FADD在B组表达增加,D组中表达降低..D组气道上皮细胞凋亡减轻且与bcl-2mRNA.FADD有相关性.结论 氧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能降低氧应激水平,上调bcl-2mRNA的表达,抑制FADD的表达,保护气道r.皮细胞,减轻哮喘的反复发作.

  • 氧应激在TNF-α诱导人内皮细胞PDGF-B链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作者:石建茹;王小明;邱劲;斯琴;孙仁宇;郭恒怡;吴其夏

    探讨氧应激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PDGF-B)链基因表达中的作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以TNF-α处理或预先以小分子抗氧化剂N-已酰半胱氨酸(NAC)处理,用ELISA和RT-PCR法分别检测PDGF-B的蛋白和mRNA表达,用氧化-还原敏感的荧光探针2,7-Dichlorofluorescein(DCF)检测细胞内的氧化-还原水平.结果显示,TNF-α(200U/mL)作用24h后,HUVECs中PDGF-B的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分别较对照组增加50%和129%(P<0.05),但小分子抗氧化剂N-已酰半胱氨酸(NAC,20mmol/L)能明显阻断TNF-α对PDGF-B蛋白和mRNA表达的诱导作用.TNF-α处理后4h HUVEC的氧应激水平明显升高,至24h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可被NAC完全抑制.这些结果提示TNF-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PDGF-B表达可能主要通过氧应激介导.

  • 库普弗细胞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作用

    作者:李芬;管小琴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肝脏疾病.病理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氧应激和脂质过氧化、肠源性内毒素(intestinal endotoxemia,IETM)是酒精性肝病的两个重要致病机制[1],和库普弗细胞有密切关系.

  • 缺血预适应与外科心肌保护

    作者:王洪武;周剑宇

    心肌保护在心脏外科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资料表明,在缺血心肌细胞内发生的许多变化,如钙水平增加,膜损害,自由基产生,三磷酸腺苷(ATP)水平下降,氧耗竭等,造成代谢或缺氧应激,而同时细胞中的内源性保护机制将被激活.

  • L-精氨酸对酒精性肝脂肪变大鼠肝组织NOS表达及氧应激的影响

    作者:田德安;洪捷敏;刘南植;王家駹

    目的:探讨L-精氨酸对酒精性肝脂肪变大鼠肝组织NOS表达及氧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在饮水中力A酒精的方法建立酒精性肝脂肪变动物模型.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A,B组分别喂饲400 mL/L乙醇至16,20 wk;C组喂饲乙醇同B组,自17 wk起腹腔注射L-精氨酸;D组为正常对照组.B,D组自17 wk起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应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肝组织中NOS的蛋白和mRNA表达,同时测定肝组织中NO,MDA,GSH,SOD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A,B组肝组织出现了不同程度脂肪变性,B组更为显著(t=76.5,P<0.05).与D组相比,A,B组肝组织中NO,MDA含量、iNOS表达明显增高(P<0.01);GSH,SOD含量、eNOS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B组相比,C组肝组织脂肪变性被逆转或明显减轻(t=62.5,P<0.05),NO含量无显著改变,MDA含量、iNOS表达明显降低(P<0.05);GSH,SOD含量及eNOS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L-精氨酸对酒精性肝脂肪变的治疗作用可能与iNOS表达降低、eNOS表达升高以及氧应激减轻有关.

  • 复方中药对大鼠高脂饮食所致脂肪性肝炎肝组织氧化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作者:于洪波;戴林;彭海英;牟新春;左中

    目的:探讨氧应激和脂质过氧化在高脂饮食所致脂肪性肝炎形成中的作用,复方中药防治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组为6组,每组10只.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模型I组、Ⅱ组喂高脂饲料;中药治疗I、Ⅱ组分别在喂饲高脂饲料9wk、13 wk予复方中药灌胃;饮食治疗组在喂饲高脂饲料13wk后改为普通饲料喂养.12 wk末处死正常组、模型I组、中药治疗I组大鼠;剩余3组大鼠继续喂养至16 wk末处死,测定血清转氨酶(ALT、AST),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肝匀浆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谷胱甘肽(GSH)水平,观察肝组织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12 wk出现单纯性脂肪肝,16 wk发展为脂肪性肝炎.与正常组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明显增多(6.45±1.07,8.38±1.32μmol/g vs 5.08±0.91μmo1/g,P<0.01),而抗氧化物SOD(171±14,148±26 kNU/gt vs 198±25kNU/gt,P<0.05和P<0.01),GSH(40.8±5.1, 35.0±9.0mg/g vs 48.5±7.6 mg/g,P<0.05和P<0.01),GSH-PX(11.2±1.5,10.3±1.8 μmol/L vs 16.4±3.7 μmol/L,P<0.01)含量明显降低,且肝脏的脂肪变性严重程度随着高脂饮食喂养的时间延长而加剧.中药治疗组各项指标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而饮食治疗组大鼠肝脏病理学仍呈轻-中度脂肪变性,各项指标与模型组比无显著差异.结论:氧应激和脂质过氧化在NASH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复方中药通过抗脂质过氧化等作用来治疗大鼠NASH.

  • 氧应激在大鼠乙醇及四氯化碳致慢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房龙;杜时雨;赵洪川;姚树坤

    目的:复制大鼠乙醇及四氯化碳(CCl4)致慢性肝损伤模型,观察氧应激反应在其发生中的作用.方法:50只,♂ Wistar大鼠平均分为A-E 5组,实验持续8 wk.A组生理盐水灌胃;B组乙醇灌胃(560 mL/L);C组在B组基础上同时PGE1腹腔内注射;D组乙醇(560 mE/L,)灌胃4 wk,然后CCl4腹腔注射4 wk.E组在D组基础上同时PGE1腹腔内注射.实验4、8 wk结束时分别检测全血GSH-Px,血清ALT、AST、ALP、TBA、TG、CHO、MDA.8 wk结束时处死动物,留取肝脏标本,行光镜及电镜检查.结果:5组大鼠的原始体质量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束时,与A组相比,B组和D组的终体质量和增加体质量明显降低(249.00 g±18.83 g,258.50 g±20.28 g vs319.00 g±29.61 g;65.00 g±15.28 g,76.50 g±15.82 g vs 134.00 g±21.58 g,均P<0.01),肝质量占体质量百分比明显增高(3.267%±0.3165%,4.735%±0.7567%vs2.736%±0.1988%.均P<0.01),相应PGE1干预后(C组和E组),大鼠的生长缓慢、肝脏肿大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均P<0.01);B组和D组血清中的ALT、AST、ALP、TBA、TG和CHO含量发生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或0.05),PGE1干预后增高水平明显下降;乙醇和CCl4能引起外周血GSH-Px降低和MDA升高(均P<0.01),PGE1干预后能够得到明显改善,而PGE1的干预则可明显减轻乙醇和CCl4引起的肝脏病理学改变.结论:氧应激反应可能在大鼠乙醇及CCl4致慢性肝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抑制氧应激反应可能是缓解肝损伤的重要措施.

  • 氧应激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刘梅;陆伦根;陈尉华;窦爱霞;房静远;曾民德;郑瑞丹

    目的:探讨氧应激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次氮基三乙酸铁(FeNTa)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在6,12,24和48 h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检测氧应激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用不同浓度的还原型谷胱甘肽与Fe-NTa共同培养细胞,再检测SOD活性.结果:Fe-NTa作用12 h与同一时间点的空白对照组比较,500和1000 μmol/L组细胞增殖明显增多(A:0.369±0.124,0.485±0.101 vs0.285±0.044,P<0.01),作用24和48 h各浓度组与同一时间点的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无Fe-NTa干预的空白对照组12,24和48 h与同样处理的6 h组比较,细胞增殖明显增多(A:0.285±0.044,0.253±0.033,0.278±0.037 vs 0.111±0.005,P<0.01),随着Fe-NTa剂量的增加,作用12,24和48 h与同样处理的6 h组比较,细胞增殖亦明显增多(P<0.01).200和500 μmol/L Fe-NTa组与对照组比较,SOD活力明显降低(156.95±21.17,100.92±10.02 μkat/L vs 197.74±17.59 μkat/L,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1123±217,1549±182 mmol/L vs580±332 mmol/L,P<0.01).预先加入GSH的各组与模型组(200 μmol/L Fe-NTa)比较,SOD活力明显升高(5.42±0.58,6.67±0.18,8.75±0.58 μkat/L vs 2.25±0.35 μkat/L,P<0.01).结论:氧应激促进HSC增殖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且可导致脂质过氧化损伤,还原型谷胱甘肽有抗氧化作用,可对抗脂质过氧化损伤.

  • 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冯志强;沈志祥;谭诗云

    近几年来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酒精的消耗也在逐年上升,而酒精是导致脂肪肝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危害性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由于其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其治疗效果并不尽人意.可以说,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进展就是其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深入研究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将会极大地促进临床治疗以及对于该病的防治.目前,国内对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多偏向于中医药,中医对该病的病机演变、辨证论治等进行了研究和论述,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将从乙醇和乙醛、氧应激与脂质过氧化、β-内啡肽、铁、炎症递质与细胞因子、免疫学等方面阐述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

  • 趋化因子与肝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迎宾;田德安;刘南植

    近年来,趋化因子(Chemokines)在肝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研究表明,趋化因子在各种肝损伤中表达上调.通过应用趋化因子抑制剂,特异性趋化因子缺陷动物模型以及调控趋化因子受体等方法,趋化因子与炎症细胞浸润的密切关系得以证实.而在肝脏慢性炎症中,炎症因子、生长因子、氧应激及其产物等刺激因素促进趋化因子的表达.高表达的趋化因子能激活肝星状细胞(HSC)参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的形成.由于趋化因子有促进血管生成和新生物增生的作用,其与肿瘤的关系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将阐述趋化因子在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中的作用机制.

  • 游离脂肪酸、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作者:高志强;陆付耳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患病率日益升高,其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受到普遍关注;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密切相关,并且是其重要的病理生理学环节之一,而升高的血浆游离脂肪酸被认为在二者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游离脂肪酸升高通过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活化受体α、细胞色素P450、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和肝细胞解耦联蛋白2等介导肝细胞的损伤作用,同时这些酶类和细胞因子又促使血浆游离脂肪酸更为升高,从而引起细胞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异常、氧应激、乃至胰岛β细胞和肝细胞凋亡,加重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程度.胰岛素抵抗使内脏脂肪组织脂解速率明显增加,导致动员至门静脉的游离脂肪酸选择性增加,后者对肝组织具损伤作用,从而使脂肪肝和胰岛素抵抗之间形成恶性循环.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丁效蕙;赵景民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作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s,NAFLD)关键性的中间阶段,其发病机制的探讨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大量研究认为胰岛素抵抗、氧应激、细胞因子是发病环节中的重要因素,目前有前景的治疗方案多数围绕NASH的关键性致病因子及发生环节展开.

  • Fe-NTA诱导的氧应激通过调节Bcl-2家族蛋白及线粒体膜电位影响人肝星状细胞和肝细胞的凋亡

    作者:刘梅;李树杰;李阳;解瑞金;汲书生

    目的 研究Fe-NTA诱导的氧应激对人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和人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明确其机制与Bcl-2家族蛋白及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肝星状细胞株及人肝细胞株张氏肝,取不同浓度的次氮基三乙酸铁(Fe-NTA)处理产生氧应激,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用AnnexinV-FITC+PI双染色法测定Fe-NTA作用后两种细胞的凋亡率;用比色法检测细胞内Caspase 3活性的改变;用阳离子荧光染料JC-1染色,检测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用RT-PCR检测抗凋亡基因Bcl-2和凋亡基因Bax的mRNA表达情况;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铁负载产生氧应激后,两种细胞中SOD水平均下降,MDA含量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Fe-NTa诱导的氧应激不能使HSC发生凋亡,亦未能使HSC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反而使细胞内Caspase 3活性逐渐降低,抗凋亡基因Bc1-2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ax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降低;Fe-NTa诱导的氧应激使肝细胞发生凋亡增多,肝细胞内Caspase 3活性逐渐升高,同时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抗凋亡基因Bc1-2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ax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Fe-NTA诱导的氧应激通过调节Bcl-2家族蛋白及线粒体膜电位影响人肝星状细胞和肝细胞的凋亡,通过上调Bcl-2表达及下调Bax表达、维持线粒体膜电位不致崩溃、降低Caspase 3活性而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凋亡,而对人肝细胞起到相反的作用,诱导肝细胞凋亡.

  • 活性氧簇与肝炎病毒的关系

    作者:梁耀东;成军;吴君;程明亮

    0引言细胞凋亡(apoptosis)是多细胞有机体为调控机体发育,维护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有多种生理病理因子如炎症递质和细胞因子等的参与,其中,氧应激(oxygen stress)造成大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及其继发性细胞损伤过程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94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