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骨科科研单组设计资料中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估计
在<中国骨伤>2009年第11期中,我们详细阐述了单组设计的要点及统计分析的内容,旨在帮助骨科科研人员掌握该实验设计类型的特点和技巧,从而解决骨科科研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本文着重讨论单组没计资料中总体均数的置信区间估计的问题.
-
基于舌、面、脉诊图像参数的冠心病中医疗效评价研究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中医治疗前后舌、面、脉诊图像参数的变化特征,寻找舌、面、脉诊图像参数的变化规律,客观评估舌、面、脉诊图像信息在冠心病中医疗效评价体系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中医疗效评价方法提供客观化指标.方法:运用上海中医药大学自行研制的中医舌诊、面诊数字化检测仪以及Z-box脉诊仪采集冠心病患者中医治疗前后的舌、面、脉诊图像,运用配对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寻找患者舌、面、脉诊图像参数的变化特征及规律.结果:①治疗前后患者的舌诊图像参数R、G、B、H、S、V值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后的R、G、B、H、V值呈现下降趋势;②治疗后患者的面诊图像参数H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余治疗前后的面诊图像参数R、G、B、S、V值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后的R、G、S、V值呈现下降趋势,B值呈现上升趋势;③治疗前后患者的脉诊图像参数hl、h3、h4、h5、t、w、h3/hl、h4/h1、h5/h1、w/t值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后的h4、h5、t、h5/h1值呈现明显上升趋势,h1、w、h3、h3/h1、w/t值呈现下降趋势.结论:舌、面、脉诊图像参数可以作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新指标,同时为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疗效评价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疾病诊断与疗效评价相关参数差异性理论探讨
疗效是中医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疗效评价是中医临床研究需解决的十分紧迫而重要的问题.疾病的诊断与疗效评价在中医临床治疗和研究中经常混为一谈,往往是诊断明确但是缺乏疗效评价标准体系,将诊断标准中某些指标的好转定为疾病是否向愈的标志,缺乏敏感性与准确性.引入状态表征参数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明确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价参数的差异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科研技术有重要作用.
-
后伸背法操作特征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分析
目的:通过3D Motion测定后伸背法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为后伸背法操作的规律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邀请1名临床工作25年的推拿医生对21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后伸背法操作,采用动态捕捉系统和三维测力台采集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结果:后伸背法在操作前受试者腰部后伸角度约为(14.65±3.83)°,操作瞬间受试者腰部后伸角度约为(18.16±3.32)°,背法瞬间腰部角度加大(3.51±1.80)°,操作时间约(0.23±0.07)s;在操作瞬间,施术者足底合力值变化约(967±120)N.结论:后伸背法操作是施术者弯腰、屈膝、伸膝、挺臀的过程.其挺臀发力过程是瞬间动作,主要特征是发力时间短,力量大.本实验为后伸背法的规范化操作提供了数据支持.
-
微观参数的中医辨证意义
从微观参数与微观辨证的含义,探讨微观指标的中医辨证意义,分析了微观辨证研究现状和局限性,提出了注重中医思维、赋予指标中医学含义、延伸传统四诊的范围、建立中医特色的微观参数体系是微观辨证发展趋势.
-
全自动血细胞洗涤机(ACP215)突发停机后参数的修改
目的:对全自动血细胞洗涤机(ACP 215)在解冻去甘油化红细胞过程中突发停机后机器参数的修改.方法:通过学习全自动血细胞洗涤机(ACP 215)工作原理以及在日常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出对机器参数进行修改的方法.结果:进行参数设置后做出的红细胞与采取正常程序做出的红细胞通过质控科测定,各项数据基本符合.结论:突发停机后通过重新设置参数这种办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从而解决了原先突发停机后只能采取手工的方法,这样既节省了制备时间,又保证了血液的质量.
-
血小板抗体检测的方法比较
随着临床输血事业的发展,血小板(PLT)的使用日益广泛.但是,随着血小板的大量使用,血小板输注无效(refractoriness to platelet transfusion,RPT)已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常见问题.目前对血小板抗体检测的普及程度还很低,为此本文对现有的血小板抗体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便为广泛开展血小板抗体检测及血小板配型提供有价值的参数.
-
不同温度和时间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EDTA-K2抗凝静脉血在不同温度和时间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运用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91份在不同温度下保存不同时间的血标本,其中31份血标本于4℃冷藏,并于0.5h、24h、48h、72h测定.30份血标本20℃保存,于0.5h、2h、4h、8h、24h测定;另30份血标本20℃保存,于24h、48h、72h再测定,各以0.5h测定结果为对照组,观察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变化.结果 20℃保存24h,WBC、RBC、Hb、MCH及WBC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种血常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保存72h,WBC、RBC、H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6种血常规参数从24h即有明显的变化,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冷藏72h,WBC、RBC、MCH、Hb在72h内比较稳定,HCT、PLT及WBC分类在48h内比较稳定,14种血常规参数在24h有明显变化.结论 血常规标本4℃冷藏,血细胞参数结果较稳定,但仍要考虑到个别参数的变化,以便于为临床提供更可信的数据.
-
流式细胞仪进行干细胞绝对计数的方法
干细胞移植对于白血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而准确的干细胞绝对计数对于干细胞移植的成败又十分重要。流式细胞仪结合荧光单抗技术为干细胞绝对计数提供了一种快速、定量、重复性好的方法。本文介绍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干细胞绝对计数的原理、方法及意义。 1 流式细胞仪简介 流式细胞仪是对悬浮状态的细胞逐个计数并记录其有关参数的细胞分析仪器,因其测量速度快,在很短时间内可以分析大量细胞,并能测出多个参数,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流式细胞仪能测量细胞的五个参数:前向角散射光(FSC)、侧向角散射光(SSC)、绿色荧光(FL-1)、黄色荧光(FL-2)和红色荧光(FL-3)。FSC和SSC是细胞对激发光的散射信号,分别反映了细胞的大小和细胞的粒度:细胞越大,胞内颗粒越多,则FSC和SSC越强。例如在外周血中,根据细胞大小及胞内所含颗粒性物质的多少,可区分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粒细胞。粒细胞有较大的核或较多的颗粒,细胞直径也比淋巴细胞大,因而其FSC和SSC均比淋巴细胞强。
-
MRI主要参数的物理学意义及临床应用基础
T1、T2是磁共振成像(MRI)的主要参数,即组织与器官的T1或T2在图像上有相对应的灰度表示,因此了解T1、T2的本质及它们受外界的影响是很重要的,这实际上就是图像分析的物理依据.
-
2.40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动力障碍样功能性消化不良(GERD+)患者的胃肌电活动和排空活动:水负荷试验的作用
目的明确GERD+患者水负荷试验的胃电图GD发生率、胃排空参数.方法在一个缘于GI疾病就诊的人群中,评价67个序贯的有明显烧心/反流的病人.其中包括:41个女性,26个男性,年龄:19~78岁,均完成GERD和消化不良症状的调查表.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动态变化及意义
目的进一步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动态变化和临床表现的关系. 方法采用Sysmex K-1000型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47例HFRS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进行动态检测.结果 HFRS患者在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压积(PCT)均明显降低.临床上有多个部位出血表现的患者,其MPV和PCT比仅有皮肤粘膜出血点的患者显著降低.至恢复期,上述三项指标均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动态监测HFRS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对了解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及估计患者出血倾向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定量组织病理学、细胞增殖和图像细胞计量DNA分析对弥散浸润性星形细胞瘤进行分级
本文研究目的定量评价组织病理学对弥散浸润性星形细胞瘤进行分级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在133例原发性弥散浸润星形细胞瘤患者中,选择几例可以定量分析者,用WHO及St Anne-Mayo对弥散浸润型星形细胞瘤进行分级的4个标准(核的不典型性、有丝分裂、内皮增殖和肿瘤坏死)的有关参数:①平均核大小(um2);②有丝分裂数(个/mm2);③内皮细胞级分(%);④坏死的面积分数(%);⑤核的级分(%);⑥单位体积的有丝分裂数(M/V;index);⑦Ki-67(MIB-1)标记指数(%);⑧核的DNA含量分析.然后,对这些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将评价分数与1979年和1993年WHO确定的病理恶性度分级方案与患者预后联系起来.再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每一个参数对患者组织病理学恶性度分级及预后作用的大小,用接收器运行(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每一个参数能使患者预后好的临界值是多少.以Cox成比例的多变量分析为基础,选择可以独立影响预后的参数建立一个决定预后的决定树模型.结果与结论所有的定量评价与患者的生存期有显著关系.平均核的大小为36um2,有丝分裂3个/mm2;内皮细胞级分为2.5%;缺乏或出现肿瘤坏死;肿瘤细胞核级分为16%;M/V-index是有丝分裂50个/mm2.DNA计量分析和患者的生存期没有明显关联.但是,Ⅱ级伴有DNA改变的星行细胞瘤比不伴有DNA改变的Ⅱ级患者生存期要短.Ⅱ级与Ⅲ级重要的区别在于是否存在有丝分裂活性,一个有丝分裂象不能认为具有有丝分裂活性,必须找到几个有丝分裂象才能诊断Ⅲ级星形细胞瘤.高的有丝分裂活性标志着恶性度很高.Ki-67免疫染色可以用来识别增殖强的肿瘤区域.内皮增殖不能作为分级的决定性指标.依据手术患者的特征曲线,有无肿瘤坏死以及核分裂计数(以瘤组织中核分裂数3个/mm2为界)是在不同生存状况不同患者中为敏感和具特征性的.根据这两个参数对肿瘤进行分类,对提示预后差者有很重要的大意义.根据ROC曲线确定定量参数的理想分界点的值,以参数对预后的影响程度为依据建立一个简单的决定树模型,统计学分析显示,此模型比1979年和1993年分级标准对预测患者的生存期更有指导意义.(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科张伟摘译徐庆中校对)
-
流式细胞免疫分型在B细胞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随着流式细胞术及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流式细胞术以其快捷、敏感并能同时对多个参数进行定量分析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淋巴造血系统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目前在我国部分医院,该技术也被常规应用于白血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但在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院自2000年初开展了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面结合我院4例淋巴结活检病理及流式细胞免疫分型资料,探讨流式细胞术在B细胞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发肺间质气肿的高频通气治疗
肺间质气肿(PIE)是在应用常频通气(CM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随着高频通气(HFV)技术的应用,NRDS并发PIE的情况明显下降[1];但如果应用不当也会发生肺气肿,常导致PIE加重及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张力性气胸、纵隔气肿等.为此,我们对并发PIE的NRDS患者进行高频通气治疗,探索其参数调节规律.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治疗体会
我科自1993年以来,共收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20例,在病因治疗及综合治疗的同时,使用机械通气治疗,选用适当的机械通气模式及参数,把握撤机时机,大大降低了死亡率,现总结如下.
-
Q-T间期离散率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危险因素
体表心电图各导联Q-T间期的差异为Q-T间期离散度(Q-Td)和Q-T间期离散率(Q-Tdr).本文选择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观察发作期、缓解期时心电图复极参数,发现Q-T间期离散率(Q-Tdr)增加的比率大.测定Q-Tdr较测定Q-T间期和Q-Td为临床评价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1],将其作为缺血性心脏病预后的指标已愈受关注.
-
口鼻气管插管交换器的应用研究
我们采用自行研制的口鼻气管插管交换器引导换管,同时观察换管前后患者的R、BP、HR、SpO2及动脉血气分析等参数的变化,比较换管时间及成功率,以便评价本交换器的临床应用价值.
-
老年人重症急性胆管炎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评估
老年人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外科急危重症,病死率较高,也是老年人胆道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确定老年人罹患本病的高危因素,现对1990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216例ACST患者的多种可能的危险因素(临床资料和实验室参数)进行分析,以期预测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正常成人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测定中的应用
目的 测量正常人肠系膜上动脉(SMA)的血流参数.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测量160例健康人SMA的血流参数.结果 SMA直径(D)、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平均流速(Vmean)、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男女性别之间、年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确定了正常人SMA血流参数的正常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