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药物干预对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DLEVD后促血管分化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的干预对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DLEVD)后促血管分化作用.方法 78只Lewis大鼠糖尿病缺血模型造模,分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干细胞组、干细胞+中药组、干细胞+西药组、干细胞+中西药组.1周后骨髓干细胞移植并予以不同药物干预4周.干预前后激光多普勒仪检测大鼠缺血后肢血流灌注,DSA大鼠后肢血管造影.结果 干细胞移植后,造模大鼠后肢血流量明显增加(P<0.05),有部分侧枝血管建立.结合药物干预后,缺血肢体血流比干细胞移植显著增多(P<0.05).结论 干细胞移植术后的药物干预是必要的,能有效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局部循环,中西药物的共同干预较好.
-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要注重阴阳互化、气血相关
几乎所有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可发生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且往往是它们的终表现和死亡原因.许多心外疾病也可以引起心衰.虽然近些年心衰的机械辅助治疗、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骨髓干细胞移植也显示有希望的前景,但其5年病死率仍和恶性肿瘤相似.
-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本文通过归纳总结近年来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的相关文献,从定植及分布,调节肠道免疫,修复肠黏膜,调节肠动力紊乱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探讨,旨在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更为详实的参考.
-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
尽管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未得到满意的控制,目前迫切需要新的方法治疗心衰,移植干细胞代替移植整个心脏成为研究的热点.1989年,美国东田纳西州大学教授高理权先提出将自身骨骼肌干细胞移植至心脏促使坏死心肌细胞再生的设想,此后10年来大量的动物实验证实了其可行性,并发现骨髓干细胞移植不但可在宿主心肌内分化为心肌样肌细胞(cardiac- like muscle cells),而且可促进并生成新生血管.
-
糖尿病患者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前焦虑调查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内分泌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的心身疾病,焦虑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情绪障碍.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疗法是近年来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新型手术疗法.本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术前焦虑调查,以便为早期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
心肌梗死患者实行骨髓干细胞移植的心理护理对策
心肌梗死患者骨髓干细胞移植是近年来人们积极探索的新课题.首先,现代医学模式认为心肌梗死是一种心身疾病,其发病、发展、治疗、转归与心理因素相关.心肌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表现可影响疾病的预后,因此,给予心肌梗死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好的心理护理十分必要,它有助于疾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总结2006年以来我科通过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病例资料,介绍糖尿病足治疗护理过程的经验及体会.方法 观测创面愈合情况、患足血供改变,详细记录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依据个体情况,拟定个体化治疗方法并行心理护理,充分赢取患者及家属理解、配合,经合理控制血糖、创面换药处理后,抽取自体骨髓干细胞培养扩增后移植于患处局部.结果 缓解疼痛、控制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结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需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经严格控制血糖,合理创面处理的基础上采取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防止糖尿病足发生、发展,降低致残、致死率.
-
克罗恩病合并胃肠间质瘤一例
患者男,56岁,因间断黑便、腹痛1年余,加重50 d入院。2011年6月出现黑便,当地县医院给予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应用,大便转黄。2个月后出现腹痛,脐周为主,大便间断为黑便、暗红色便、黄便,有时腹泻,多时3~5次/d,便后腹痛稍减轻。到北京某三甲医院住院。胃镜:返流性食管炎,食管多发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腹部彩超:脂肪肝,脾大。胶囊内镜:小肠溃疡,克罗恩病。结肠镜:回肠末端多发溃疡。诊断:克罗恩病,贫血,返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脂肪肝,脾大。口服艾迪莎及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有效,出院后坚持用药。2012年3月复发再次入住该院。仍考虑原诊断,在口服艾迪莎基础上加用激素强化治疗(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200 mg/d,1周后改为甲泼尼龙,28 mg/d,逐渐减量)。2012年8月病情再次反复第3次入住该院,再次激素冲击治疗(同上),并行肠系膜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出院后一直口服艾迪莎及激素。入院50 d前腹痛、便次、便血加重,将艾迪莎加量,因腹痛不能缓解入住山西省人民医院。入院查体:体温:37.4℃,脉搏88次/min ,血压:105/56 mmHg,贫血貌,腹部稍膨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上腹部偏左压痛阳性,似乎可及一约拳头大包块,边界相对清。肠鸣音无亢进,双下肢不肿。诊治过程:化验:血红蛋白89 g/L,总蛋白55.2 g/L,白蛋白25.2 g/L,C-反应蛋白62.4 mg/L。血沉56 mm/h。便潜血(+)。肿瘤标志物未见异常。腹部X线片:中腹部数个液气平面,结肠内充气,考虑不全肠梗阻。腹部盆腔CT:(1)左侧腹腔肠管管壁明显增厚,考虑:占位性病变不除外?(2)肝脏膈顶部小囊肿;(3)盆腔少量积液。结肠镜检查进镜80 cm达回肠末端10 cm,未见异常。骨髓穿刺提示:继发性血液学改变(提示铁利用不良)。骨髓活检:纤维组织增生。JAK-2基因V617F突变型阴性。抗核抗体阴性。2013年2月27日转外科。考虑到应用激素,患者白蛋白低,贫血,未立即手术,继续胃肠减压,静脉高营养支持。停激素半个月后手术,术中所见:腹腔内少量黄色清凉液,距屈氏韧带10 cm处空肠及系膜巨大肿物,大小15 cm×10 cm×10 cm,不规则形状,质地较硬,并向周边小肠壁、系膜根部、胰腺体部侵及,部分肠管包绕其中,导致该处肠管梗阻,大网膜包裹粘连于肿物表面。术后病理:(部分小肠)恶性胃肠间质瘤,部分瘤细胞呈上皮样,伴多灶坏死,核分裂像5~8个/50HPF,局灶热点区域分裂像达7~8个/HPF。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肝腹水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肝硬化肝腹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3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抽取自体骨髓160 ml,抗凝分离处理后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下,给患者注入骨髓干细胞悬液约1.0×109/ml,并于移植前和移植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检测患者外周血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白蛋白(ALB);患者临床表现及不良反应.结果:移植后的第12周,患者的血清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肝腹水患者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肝硬化患者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12例的人文护理例报告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在失代偿性肝硬化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失代偿期肝硬化12例,其中肝炎肝硬化11例、酒精性肝硬化1例,年龄36 ~64岁.在患者髂后上棘抽取200 ml骨髓体外分离纯化骨髓源性干细胞,经肝固有动脉移植入肝脏,在移植后12周观察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移植后第12周患者白蛋白由移植前的(31.8±4.46)g/L升至(38.86±5.02)g/L,凝血酶原时间从移植前的( 16.44±3.25)s逐渐下降至移植后的(14.84±3.22)s.纤维蛋白原从(1.92±0.68) g/L逐渐升高至(2.82±0.78)g/L,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食欲好转、体力增强10例(83%),腹水减少或消失及下肢水肿减轻9例(75%),腹胀减轻11例(92%),1例反复发作的肝性脑病患者12周内再未复发.结论:肝硬化患者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的人文护理可以提高移植效果.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5例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代谢异常综合征[1].老年糖尿病患者大多伴有足部溃疡,而且预后差.干细胞移植是近年来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及糖尿病足的新技术.我院自2008年3月开展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对接受此项移植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干细胞治疗肝硬化避免加重肝纤维化的进展
不少研究显示使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时可以减轻其纤维化程度[1-2].然而也有研究证实干细胞也是肝纤维化中肝星形细胞和肌成纤维母细胞的来源之一[3-4],Russo等[3]将小鼠骨髓干细胞移植于肝硬化的同系小鼠,在受体鼠肝内,仅很少量干细胞分化为肝实质细胞,而大部分分化为肌成纤维母细胞和肝星形细胞,并且Ⅰ型胶原转录活化,从而导致或加重肝硬化.
-
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诊断治疗进展
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主要发生在免疫受损人群,如急性白血病、骨髓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恶性肿瘤化疗等患者.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观察表明,IA患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多趋势,在尸解病例中超过了念珠菌感染.本病的病死率很高,在56%~88.1%之间.早期诊断后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
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30例
目的:探讨肝动脉插管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的可行性及其对肝硬化患者肝功的改善作用.方法: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0例,分离其自体骨髓干细胞,行肝动脉插管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患者于移植后1、2、4、8 wk和12 wk进行肝功能等检测,并观察其移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移植1,4,8 wk和12 wk后,22例(73.3%)患者ALT逐渐降低,由平均180.35±15.6 U/L降至70.36±21.3 U/L;21例(70%)患者TBIL逐渐下降,由平均155.32±23.1 μmol/L降至80.19±18.4μmol/L;23例(76.6%)患者ALB逐渐升高,由平均26.36±16.3 g/L升至32.64±12.8 g/L.移植后全部(100%)患者PTA不同程度升高,由治疗前平均26.18±13.9%上升至治疗12 wk后的51.63±22.7%.移植后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移植后12 wk内腹水减轻的14例(46%);食欲改善的22例(73%);乏力好转18例(60%);腹胀减轻13例(43%);在30例移植患者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作为治疗肝硬化的一种新的措施安全有效.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目的:骨髓干细胞移植首先被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取得较好疗效。近来,基础研究已经对干细胞(包括单个核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内皮祖细胞和纯化干细胞)的血管再生作用得出了较为肯定且一致的结论。但是,在临床上,针对冠心病心绞痛的干细胞移植治疗尚属少见。有研究认为, CD133+和CD34+干细胞是一种较强的改善血管内皮,促进血运重建的种子细胞。因此,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极有潜力地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方法。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应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和纯化CD34+干细胞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介入法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三例
-
骨髓干细胞再生心肌研究进展
干细胞是具有潜在分化能力的细胞,根据干细胞的来源可分为两类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cells,ES)和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s, AS).机体内几乎所有的组织都包含有干细胞,其中骨髓干细胞以其取材方便、体外易培养扩增成为具临床应用前景的干细胞之一[1].已有的研究证实,将骨髓干细胞移植到受损心肌,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其作用机制不明,存在横向分化(transdifferation)或细胞融合(cell fusion)[2]等多种争论.现就骨髓干细胞再生心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骨髓干细胞移植诱导胃肠上皮细胞再生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对多脏器功能障碍诊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发现胃肠功能成为影响多脏器功能障碍转归的重要环节.对严重创伤、出血、休克等各种打击下出现的胃肠功能衰竭,当前的治疗主要集中于胃肠道黏膜屏障的保护方面,包括氧化剂、谷氨酰胺、短链脂肪酸以及微生态制剂等的应用,但随着打击的进一步加重,单纯的保守治疗常常难以治愈.
-
组织追踪法评价急性心梗患者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后左室节段功能
-
经冠状动脉内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不同基础心功能影响及其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