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400黄连解毒汤对进行性D-半乳糖胺肝损害的抑制作用
-
国外医药信息
从耳叶决明叶中分离得到具有保肝活性的化学成分经作者实验发现,耳叶决明叶80%丙酮水提取物,对D-半乳糖胺诱发小鼠原代肝细胞的细胞毒性具有保护作用。进一步研究中,从耳叶决明叶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苯并香豆素苷avaraoside I(化合物1),1个新的黄烷醇二聚体avaraol I(2)和29个已知化合物。
-
c-Jun 氨基末端激酶在D-半乳糖胺/脂多糖诱导急性肝衰竭小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c-Jun 氨基末端激酶(JNK)在D-半乳糖胺/脂多糖(D-GalN/LPS)引起的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32 只C57BL/6 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利用D-GalN/LPS 构建急性肝衰竭模型,于给药后0 h、2 h、4 h、6 h 取材,应用蛋白免疫印迹、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对磷酸化的JNK(p-JNK) 进行检测并作半定量分析,观察其在模型中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肝组织损害、肝细胞坏死逐渐加重,6 h 重;p-JNK 在给药后的实验组小鼠肝组织中持续高表达,高峰出现在给药后2 h.结论 给小鼠注射D-GalN/LPS 后可以增加JNK 的磷酸化水平,JNK 信号通路可能在D-GalN/LPS 引起的急性肝衰竭损伤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
中药及其提取物阻抑脂多糖/半乳糖胺诱导的急性肝衰竭的研究进展
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是指既往无慢性肝病的患者突然出现大量肝细胞凋亡、坏死,肝功能显著异常,在短期内(8周)迅速进展至肝性脑病的一种可逆性综合征[1]。近年来,肝移植的开展使急性肝衰竭的整体生存率明显升高(超过60%)[2],但因肝脏供体不足、严重并发症及高额医疗费用等因素,我国急性肝衰竭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及药物作用靶点已成为肝病研究的重要方向。小剂量LPS联合D-GalN诱导建立的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是筛选保肝药物的理想动物模型[3]。该模型以热毒血瘀证为主[4],符合临床急性肝衰竭的主要病机--热毒炽盛和瘀血阻络[5-7],因而清解湿热、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类中药可能是治疗急性肝衰竭的有效中药的主体[8],其他功效的中药作为必要的补充。近几年,国内外文献报道了多种在LPS/D-GalN模型中有治疗作用的中药或提取物,现就结合该模型的致病机理分别阐述其阻抑急性肝衰竭的研究进展情况。
-
N,N'-二乙酰-L-胱氨酸对半乳糖胺联用脂多糖引起小鼠免疫性肝衰竭的作用
目的研究N,N′-二乙酰-L-胱氨酸(DiNAC)对免疫性肝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DiNAC对Balb/C小鼠由半乳糖胺联用脂多糖引起免疫性肝衰竭的作用.半乳糖胺/脂多糖攻击6 h后,小鼠血清ALT,AST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别用全自动生化仪、流式细胞仪测定,并用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切片,统计半乳糖胺/脂多糖攻击24 h后的小鼠存活率.结果给肝衰竭小鼠ip DiNAC(50,200,800mg·kg-1),能明显阻止小鼠血清ALT和AST活力增高,使肝组织损害减轻及提高小鼠存活率,并呈剂量依赖关系;DiNAC能增强免疫性肝衰竭小鼠外周血CD4+,CD8+,Th1和Th2 T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结论DiNAC对免疫性肝衰竭动物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这一作用与其免疫调节有关.
-
153 和厚朴酚与厚朴酚对叔丁基氢过氧化物或D-半乳糖胺致大鼠原代肝细胞毒性的防护作用
-
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通过抑制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磷酸化对半乳糖胺/脂多糖所致小鼠肝损伤发生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小鼠内毒素耐受动物模型,探讨内毒素耐受对半乳糖胺/脂多糖(Galn/LPS)诱发的急性肝损伤发生的影响,以及肝脏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3和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3的信号转导在内毒素耐受发生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
前列腺素介导部分生长因子的促肝细胞分裂与细胞保护作用
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 以及肝刺激因子(HSS) 等作为有丝分裂剂,在肝细胞增殖和肝再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近年来又有较多的研究证实,HGF、HSS等生长因子对肝毒剂(CCl4、半乳糖胺等) 损伤肝细胞具有细胞保护作用[2,3].另外,再生肝本身也具有很强的抗损伤能力,其机制之一就是再生肝中含有HSS等生长因子[4].
-
肝衰竭前期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17/调节性T淋巴细胞失衡的研究
目的 研究肝衰竭前期大鼠模型建立的方法以及地塞米松和胸腺肽干预前后辅助性T淋巴细胞(Th) 17、调节性T淋巴细胞(Ireg)和Th17/Treg的变化.方法 64只大鼠随机分为四氯化碳(CCl4)组和脂多糖(LPS)联合D-氨基半乳糖(D-GMN)组,分别建立肝衰竭前期大鼠模型.通过观察大鼠活动,肝功能以及全血Th17、Treg的变化,评价成模效果.并用地塞米松和胸腺肽进行干预,观察干预效果.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造模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Cl4组:t值分别为-3.95、-3.60、-3.57,P值分别为0.006、0.009、0.009;D-GalN联合LPS组:t值分别为-10.56、-9.63、-11.82,P值均<0.001).造模后大鼠外周血Th17均上升、Treg均下降,Th17/Treg失衡.造模组大鼠肝组织病理符合肝衰竭前期改变.地塞米松干预后大鼠Th17下降(CCl4组:0.830±0.224 vs 0.580±0.105,t=3.25,P=0.014;D-GalN联合LPS组:1.301±0.163 vs 0.921±0.141,t=4.12,P=0.004)、Treg上升(CC14组:0.317±0.076 vs 0.385±0.083,t=-11.13,P<0.001;D-GalN联合LPS组:0.351±0.110 vs 0.570±0.119,t=-4.06,P=0.005)、Th17/Treg再平衡(CCl4组:2.201 ±0.556 vs 1.511 ±0.534,t=3.56,P=0.09;D-GalN联合LPS组:3.699±0.976 vs 1.619±0.423,t=3.82,P=0.07),胸腺肽干预后Th17上升(CCl4组:1.161±0.219 vs 1.270±0.230,t=-5.74,P=0.001;D-GalN联合LPS组:0.451±0.095 vs 0.929±0.130,t=-8.61,P<0.001)、Treg下降(CC14组:0.643±0.100 vs 0.615±0.092,t =2.66,P=0.032;D-GalN联合LPS组:0.200±0.085 vs 0.161±0.095,t=3.15,P=0.016)、Th17/Treg失衡加剧(CC14组:1.799±0.625 vs 2.071±0.587,t=-6.47,P<0.001;D-GalN联合LPS组:2.244±0.634 vs 5.770±1.455,t=-11.72,P<0.001).结论 CC14和LPS联合D-GalN两种方法均可成功建立肝衰竭前期大鼠模型,均未出现死亡,肝组织学及血清生化学变化符合肝衰竭前期改变.地塞米松干预后Th17/Treg失衡改善,胸腺肽干预后动物模型Th17/Treg失衡加剧.
-
注射用穿琥宁应用进展
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ss]叶或全草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消肿的功效,其主要活性成分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是α.β-不饱和内酯,国外资源阐述穿心莲内酯有弱的外周镇痛活性,并抑制下丘脑的前列腺素合成,所以可镇痛,解热[1-3]。另外,还能使胆汁分泌恢复正常,从而抗胆汁淤积,提高肝细胞成活力,调节肝细胞及血清中酶的水平。因此,穿心莲内酯具有对抗半乳糖胺对肝的毒害作用。……
-
氧化苦参碱预防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预防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半乳糖胺和二甲基亚硝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氧化苦参碱(30mg/kg、90mg/kg)预防前后肝指数、血及肝组织生化、羟脯氨酸含量、TGFβ1mRNA表达、电镜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氧化苦参碱预防组较模型组肝功能改善、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及TGFβ1表达水平降低(P<0.01);预防组肝组织内SOD、GST-PX较模型组升高,而MDA低于模型组;电镜显示肝细胞损伤减轻,病理组织学明显改善.结论氧化苦参碱对半乳糖胺及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肝纤维化均有预防作用,其主要机制为抗脂质过氧化、保护肝细胞和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从而抑制纤维生成等.
-
氧化苦参碱预防半乳糖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预防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半乳糖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氧化苦参碱(30mg/kg、90mg/kg)干预前后肝指数、血及肝组织生化、羟脯氨酸含量、TGFβ1 mRNA表达水平、电镜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氧化苦参碱预防组较模型组ALT、AST下降,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及TGFβ1表达水平降低(P<0.01);预防组肝组织内SOD、GST-PX较模型组升高,而MDA低于模型组;电镜显示肝细胞损伤减轻,病理组织学明显改善.免疫组化显示预防组desmin及α-SMA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氧化苦参碱对半乳糖胺诱导的肝纤维化有预防作用,其机制为通过抗脂质过氧化而保护肝细胞、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从而抑制纤维生成.
-
D-氨基半乳糖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D-氨基半乳糖,又称半乳糖胺或软骨糖胺,广泛存在于寡糖、糖蛋白和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中.20世纪50年代首次发现其有细胞毒作用,但对其特异性致肝损伤机制尚不清楚.
-
以无纺布编织型生物反应器为基础的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生物型人工肝,评价其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无纺布编织型生物反应器接种原代猪肝细胞构建生物型人工肝,对D-氨基半乳糖胺诱导的猪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模型进行治疗.结果生物型人工肝治疗可显著降低受试动物血氨和血清L-乳酸浓度,稳定血糖水平,改善Fischer指数,并延长动物存活时间.结论以无纺布编制型生物反应器为基础构建的生物型人工肝对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具有明显的肝支持作用,具有临床应用可行性.
-
D-氨基半乳糖联合脂多糖诱导急性肝功能衰竭小鼠血清微小核糖核酸的表达
目的 探讨D氨基半乳糖联合脂多糖诱导急性肝功能衰竭小鼠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NA)的表达变化以及与肝组织miRNA的相关性.方法 Balb/C清洁级小鼠40只分为两组,模型组32只,对照组8只.模型组应用D-氨基半乳糖联合脂多糖诱导Balb/C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1 mL.模型组给药后0、3、5和7h分别处死小鼠各8只,采集血清及肝组织,观察小鼠给药后肝功能生物化学指标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抽提血清及肝组织miRNA,取0、5和7h肝组织进行锁核酸(LNA)-miRNA微阵列分析,并用实时定量反转录PCR检测miRNA.组间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随着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发生,肝组织miRNA的表达发生显著变化,共有21个miRNA明显上调,27个miRNA明显下调,其中miRNA-122和miRNA-1187表达下调,miRNA-146a、miRNA-155表达上调.经PCR验证发现小鼠肝组织miRNA 122和miRNA-1187表达逐渐下调,血清miRNA-122和miRNA-1187的表达则逐渐上调;炎性相关的miRNA 146a和miRNA-155在肝组织和血清中表达均明显增加.小鼠miRNA-122和miRNA-1187在组织与血清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值分别=-0.477和-0.420,P值分别=0.0089和0.0231),而miRNA-155在组织与血清中表达呈正相关(r=0.678,P=0.0001).小鼠血清miRNA 122(r值分别=0.571和0.554)、miRNA-1187(r值分别=0.471和0.542)的相对表达量与ALT和AST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miRNA 122和miRNA-1187在给药5h上升显著,早于血清转氨酶的变化.结论急性肝功能衰竭小鼠肝组织和血清miRNA-122和miRNA-1187的表达呈负相关,血清中miRNA-122、miRNA-1187的变化早于血清转氨酶的变化,有可能成为早期预测肝损伤的血清标志物.
-
丹酚酸B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周期的抑制作用
丹酚酸B(SAB)是丹参的主要水溶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抗D-半乳糖胺急性肝损伤和抗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作用,还可抑制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及胶原合成[1],对脂质过氧化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临床上已初步显示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来源是活化的HSC.我们试图在细胞增殖的整体水平上探讨SAB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
胡黄连提取物对四氯化碳或半乳糖胺损伤的原代培养大鼠肝实质细胞的作用
为研究胡黄连提取物对四氯化碳( CCl4)或半乳糖胺 (D-GaIN) 损伤原代培养大鼠肝实质细胞的保护作用.半原位酶分离法分离大鼠肝细胞,利用 CCl4或 D-GaIN 引起原代培养大鼠肝实质细胞损伤模型,以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变化为指标,并采用 MTT 法对细胞活性和增殖进行检测.结果:胡黄连提取物能够增强受损肝细胞的活性和增殖能力,但不能显著降低 CCl4或 D-GaIN 肝损伤模型 ALT 活性.
-
注射用鲨鱼肝再生因子对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影响
观察鲨鱼肝再生因子(sHRF)对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影响.采用化学药物引起小鼠急性肝损伤,测定血清中ALT、AST的含量以及对肝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sHRF能显著降低四氯化碳、硫代乙酰胺及D-半乳糖胺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含量的升高;减轻对肝脏细胞的病理性损伤.实验表明sHRF对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
CPU-HAP-140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从海洋生物纯化获得的一种活性多肽CPU-HAP-140,用四氯化碳和半乳糖胺分别损伤小鼠肝来研究CPU-HAP-140的保肝作用.结果发现:(1)CPU-HAP-140能显著降低四氯化碳和半乳糖胺所致的小鼠血清ALT和AST的异常升高,并呈现良好的剂量相关性.(2)CPU-HAP-140能显著降低半乳糖胺中毒小鼠的死亡率.(3)肝组织切片:CPU-HAP-140可使四氯化碳和半乳糖胺损伤肝组织的程度减轻.(4)急性毒性试验表明,CPU-HAP-140属低毒活性多肽.以上结果提示,CPU-HAP-140可能是一种有希望用于临床治疗肝病的生物制剂.
关键词: CPU-HAP-140 肝保护作用 半乳糖胺 四氯化碳 -
三萜类化合物对化学损伤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三萜类化合物对半乳糖胺(D-GalN)和四氯化碳(CCl4)损伤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两步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进行原代培养,评价积雪草酸(asiaticacid,AA)和β-甘草次酸(β-glycyrrhetinic acid,GA)对D-GalN和CCl4损伤原代培养肝细胞的保护作用.光镜评价细胞生长形态,MTT法测定细胞活性,测定细胞上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并以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中活性氧(ROS),细胞上清活性氮终产物(NOx)和细胞内谷胱甘肽(GSH)含量;用JC-1法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结果:AA和GA均可显著抑制D-GalN所致的AST和LDH升高(P<0.05),AA尚能提高细胞存活率(P<0.05);AA和GA也能显著抑制CCl4所致的LDH释放(P<0.05).AA和GA均显著减少两种化学损伤细胞ROS生成和NOx释放,明显改善D-GalN所致细胞线粒体△ψm的降低;AA尚显著抑制两种化学损伤细胞内GSH降低.结论:三萜类化合物对D-GalN和CCl4致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细胞ROS、NOx生成和GSH降低相关,对D-GalN损伤尚有改善线粒体膜电位作用.